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严禁任何人陪同,唯一需要禁军做的就是在南宗堡的山路起始点设卡,严防一切人等出入。理由也给了,帅司说要在古骨龙城附近的山谷里举行一次军事演习,模拟夏人从此突袭。
等演习完毕之后会率领这三百多蕃兵随时突袭山路上的卡子,负责这里守卫的禁军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没准三天就来,也说不定十天后才来。
“这些蕃兵为何如此怪异,他们背上背的是什么?”接到这个命令,修路的禁军立马就变成了战斗部队,忙着从附近山坡上砍倒树木制作鹿砦,那个规模和尺寸都快赶上南宗堡的城墙了。
南宗堡的守军也得配合守卫山路,两位带队的指挥使凑到一起,怎么看远去的蕃兵怎么觉得纳闷。
这些蕃兵都不着甲胄,全是短打扮,也不见有任何刀枪武器。倒是背着个半人高的大包,包里装的鼓鼓囊囊,上面卷着铺盖,外面还挂着一对儿椭圆形的东西。
“也不光是蕃兵,里面还有以前禁军的人。听说是和钱指挥使有瓜葛,几个月前就被抓捕去了湟水南岸砍树,怎么又混入蕃兵了呢。”
修路的禁军指挥使人脉比较广,眼神也比较毒,从这队蕃兵里认出了几个熟面孔。可是那几个人从他面前走过时目不斜视,仿佛根本就没看见一样。
“李兄,我多说一句,要想活着熬到戍边期满,还是不要去打听帅司大人的事情,只要你我守住这座关卡就完成了任务。”
南宗堡的守将比较沉稳,他既没参加钱家叔侄针对新任长官的逼宫,也没有选在洪涛这边站队,而是完全把自己置身事外,借助南宗堡远离州城的优势,缩在一边悄无声息的观察。
到目前为止他还是这个态度,在没把这位新上司完全看明白之前,唯一的目标就是耗时间。熬到戍边期满就可以离开这个原本贫瘠,现在又变得危险的破地方了。
其实在禁军的中下层军官里,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这些职业军人打仗打烦了、也不想做为长官之间互相倾轧的棋子,只是把军伍生活看成了一份工作,能少干就少干。
“张兄此言极是,我这就派人回州城领取双倍箭矢,哪怕夏人真来了,也休想从你我面前过去一个人。有了这条路再加上四轮箱车,至古骨龙城不过半天。平日只需派半都兵力沿途设卡,一旦再把南宗堡至湟州城的路修通,日后从州城到边关真可谓朝发夕至了,难道说帅司大人要重建古骨龙城?”
李姓指挥使自然明白同僚的心情,可是他所处的位置不同,做为驻扎在州城的禁军,想躲开这位神经病上司基本没希望,所以必须大致搞清楚未来的动向才安心。
“……那样的话,恐湟州边境就不再是如今的局面了。听说对面的夏人也在筑城,再加上古骨龙城……”这番推测吓了南宗堡守将一跳,然后越想就越靠谱,脸色顿时黑了起来。
一旦双方再起冲突,他们的安稳日子就真走到头了,到时候不仅要在这位嗜杀的上司手下混日子,还要面对夏人的进攻。
“如果我是张兄你,就赶紧把南宗堡的城池好好修缮修缮。一旦北面打起来,兄台这里恐怕就是最大的屯兵所在。”看到自己的推测有了市场,李姓指挥使又开始显摆起对未来的预测,很有点指点江山的意思。
“极是……极是……不如请李兄帮我谋划谋划此堡该如何加固,堡中正好有昨日刚猎来的两只黄羊,你我兄弟边喝边聊如何?”
南宗堡的守将是个沉稳人,但也是个没什么能力的人。按部就班的听令可以,一旦轮到让他自己做主时就要抓瞎。
就在这两位守将嘀嘀咕咕的一起钻入南宗堡时,洪涛带领的特种部队已经抵达了古骨龙城东侧的山谷。这里没有道路,四轮马车无法通行,车上带的补给品全部要装入各自的背包。
“小心些,不要弄破外面的油布,更不许剧烈摔打。一旦它炸了,那咱们就全得埋骨在这茫茫大山中。”
最后一辆箱车比较特殊,里面装的不是小袋的炒米和青稞,也没有奶酪、肉干或者茶叶,而是用稻草、牦牛皮包裹着的十个黑黝黝的大西瓜。
每个西瓜都用皮绳编成的网兜罩着,士兵们把它提出来之后,专门腾出几个人的背包,一个一个的把大西瓜装了进去。
背包四周依旧用稻草和毛皮填充,比携带珍贵的官窑瓷器还小心。就算这样洪涛依旧不停的叮嘱着,生怕谁粗心大意。
这些大西瓜是什么呢?它们肯定不是西瓜,甚至连食物都不是。假如仔细看的话,这些大西瓜的瓜蒂处是用蜡封死的,里面若隐若现的盘着几圈细绳。
霹雳弹,这是洪涛为大西瓜起的名字,依旧是俗不可耐。没错,它是一种土地雷,外壳用生铁铸造,经过后期热处理后变为了更有韧性的灰口铁。外壳的内部全部装填的是改良过的颗粒黑火药,每只里面八斤多,算上外壳总重不到二十斤。
使用的时候只需把蜡封打碎,点燃里面那些盘起来的导火索即可。如果长度不够还有很多备用导火索,可以把十个霹雳弹都连起来一起点燃。
这种武器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铸铁和后期热处理已经不是什么太新鲜的绝学了,燃烧速度更快的黑火药也是洪涛按照火炮的发射药调配的,总共也没用一个月就基本试制出成品。
效果嘛,除了蒋二郎和几个特助部队里的蕃人之外谁也没见过。洪涛倒是看到了,怎么说呢,按照他的目的效果不错,但要是做为通用性的武器,没啥大用。
当地雷用基本没可能,因为需要点火才能爆炸,操作难度很大。当榴弹用吧,它的个体又太重了,人扔不动。用抛石机抛射,当做守城武器也不成。外壳太薄,落地就碎,凑巧点着了也是一个大号烟雾弹,屁用没有。
那洪涛废了这么大力气,总不会就为了弄出几个大炸弹放着玩吧。当然不会,他是有非常明确目标的。
这十个大铁球是用来对付夏人筑城用的,它能把那座城连带夏人的兵将和奴隶都会化为乌有。只要黄蜂画回来的图纸没有太大误差,洪涛就有这个把握。
272 呼风唤雨()
“一队分散到附近山腰上隐蔽起来,就当做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以七日为限,如果本官还未带队返回,自行返回州衙找莲夫人要本官的亲笔信,后面的事情按照信中所言行事。二队三队,出发!”
洪涛留下了一百人,然后带着剩下的二百人沿着山谷向上次和讹力命族接头的山谷走去,一边走还一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白布斗篷披在身上,很快就消失在积雪中。
这时的洪涛和几个月前已经有点脱胎换骨了,身材依旧不怎么健硕,但是通过强化训练,再弱的人也会有所长进。
他的心肺功能进步最大,以前爬一座山就喘得不成,两条腿和灌铅了一般。现在能跟着受过训练的蕃人以相同速度连着翻过两座山不掉队。
当然了,和特种部队里其他人比起来,他在耐力、速度方面还是倒数第一。但他有个优势就是不要脸,自己的背包不背,所有补给品和用具都由其他队员分摊。少了这二三十斤重量,他还能多坚持半座山。
“大人,还是像上次一样由末将带队去吧,作战步骤我等已经训练了二个多月,不会有任何差错。就算出了意外,我等也会想办法把这些霹雳弹送上去,二郎敢立军令状!”
抵达第二个山谷之后,洪涛又下令把二队留下,所有霹雳弹都由三队背负。休息几个时辰,就要带着三队开拔。这时蒋二郎忍不住了,他没想到帅司大人要亲自跟着队伍上前线。
“本官没有弱到跑都跑不掉的程度,山上无法骑马,有了踏雪板谁还能追上我?”洪涛很不服气,他听出来了,蒋二郎与其说是在劝自己不要冒险,不如说是在提醒自己别拖后腿。
真不拿豆包当干粮啊,来,我给你看看,不光能跟上部队行军速度,咱还能自己背着背包呢!
“去吧,有小人在大人不会有事。”黄蜂看了一眼驸马背上那个明显比别人瘪好多的背包,真是被这种死不要脸的行为打败了,居然站到了驸马一边。
“你……”蒋二郎很是不解,虽然黄蜂的身份和谁也没讲过,但他早就看出来了。驸马的安危对谁来讲都是最重要的,但对黄蜂更重要。别人好歹还有逃跑的理由,他没有。
“蒋大人,多说无用,现在能拦住大人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官家、一个就是长公主,请问你能找来哪个?”黄蜂一边说一边打开自己的背包,把驸马从背包里掏出来的东西往里塞,能塞多少算多少吧。
“……那大人就交给你了,我去前面带路。”听到黄蜂都放弃了,蒋二郎也没辙。
“二郎、二郎!稍微走慢一些。好饭不怕晚,早几个时辰晚几个时辰其实结果都一样。如果赶不上凌晨,我们在山顶住一天,也可以检验这些日子的训练成果。”
即便是把负重减轻了一多半洪涛依旧没有信心,这些特种部队的人太能走了,原本就比自己强很多,训练的又比自己刻苦许多,差距不是一点点。
“山上很冷……”蒋二郎都有心把这位上司打晕之后扔在营地里,这都是什么命令啊。
“咱们有羊绒被褥,还有防水布。本官如此辛苦,日日窝在小院中好不容易才研制出沥青,总不能一次不用吧?听本官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不求快只求稳。此次出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不仅关系到本官的前途,同时也是各位的前途。”
多无耻的事儿到了洪涛嘴里都会改变性质,如果不了解他的人听到这番话,必须觉得这是一位老成持重的领导。
“末将遵命……唉!”可惜蒋二郎不是外人,要是以前还不了解的话,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吃过那么多不了解的苦头,再不了解还不被骗死啊。但了解归了解,有时候也没辙,谁让人家是领导呢。
“大人真的有把握不费一兵一卒,仅凭十个霹雳弹就可以把夏人的城池毁掉?”队伍开拔了,黄蜂陪着驸马走在最后。
对于这次行动他一直都不抱太大希望,因为驸马的计划太邪乎了,也没有交待过具体细节。霹雳弹的威力他见过,确实很厉害,偌大的牦牛用劲弩几下都射不死,但一颗霹雳弹就能炸死两三头。
可夏人的正规军就有一营之多,据蒋二郎说很可能是夏国最精锐的山地步兵山讹,俗称步跋子。这种选自横山地区的山地民族士兵作战非常勇敢,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另外还有上千由擒生军控制的奴隶,就算全坐在原地随便炸,剩下的人也不是一百多名特种部队能应付的。更不要说夏人在附近没准还有援兵,一旦被缠住就很难脱身了。
“到现在为止,你还没理解特种作战的真正含义。战斗不仅仅是人对人、刀对刀的拼杀。就如本官之前讲过的暗杀、投毒、纵火、煽动、细作一般,特种作战的含义非常广泛,其中有一项就是利用大自然。
人类和大自然比起来,永远是极其渺小的存在。比如说河川爆发的洪水,任凭你有百万雄兵照样会被抹平。除此之外还有山崩、海啸、地动山摇。假如这些自然现象能被利用起来的话,往往可以起到惊人的效果。”
之前没有和任何人吐露自己的计划,是怕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出其不意,一旦被人知晓就会全部作废,屁的效果都没有。
什么叫秘密?就是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大于等于两个人以上知道就永远不算秘密。现在队伍已经开始上山了,就算有人想透露也没有机会,洪涛终于可以说了。而且他自己也憋的很难受,希望有人能够分享。
“……大人可以召唤洪水山崩!”黄蜂好像听明白了,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驸马有本事他知道,那些稀奇古怪且非常好用的东西都是驸马捣鼓出来的,好像他的脑子还装着无数类似的玩意。
但脑子再聪明、发明的东西再多,和控制大自然比起来也全是雕虫小技。试想一下,假如驸马能呼风唤雨,有多少具马蜂窝才能抵挡?
更可怕的是,假如驸马有了什么歪心思,大宋可就保不住了。到时候不管有多少军队,也会让滔天的洪水吞没,同时还会有无数无辜百姓受难。
山崩地裂、洪水泛滥才是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分不出敌人、友军和平民。
“召唤?哈哈哈哈……黄蜂啊,你真得去儿童团听听课了。世界上没有神仙,更没有星宿下凡。本官我要是能召唤大自然灾害,还费劲弄那么多乌金行的作坊何用?躺在床上念念咒语,什么夏人、北朝,还不是瞬间灰飞烟灭。记住啊,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有其固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叫科学。摸清规律也就是掌握科学,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为自己人造福、给敌人施加打击。马蜂窝如此、霹雳弹也是如此。”
洪涛被黄蜂的话逗乐了,殊不知他这一乐算是救了自己一命。如果再装神弄鬼吹牛说自己真能呼风唤雨,黄蜂那只已经攥住了蜂刺的右手保不齐就会猛的一挥,然后世界就清静了。
“赎小人愚钝,还是不知大人要如何对付夏人……”黄蜂的脸上都见汗了,暂时松开了手,但还没离开蜂刺。
“抬头看看山顶,能看到什么?”洪涛这个关子算是卖痛快了,看着迷迷瞪瞪的黄蜂比喝了蜜蜂屎还甜,但在解开谜底之前还得来个问答题。
273 神火()
“……天空……还有雪花。”黄蜂使劲儿的仰起头,此时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群山中就是这样,山脚下、半山腰和山顶往往有不同的气象表现,蕃人说这叫一山三季。
“天空个屁,你在开封城里抬头也能看到天空。雪花倒是靠谱,山顶上是不是有很多积雪?”面对黄蜂这么一个既无情趣又没幽默感的家伙,洪涛终于失去了耐心。
“那是自然,大人的踏雪板在积雪上很好用,可这和毁掉夏人的城有何关系?”黄蜂的脖子都快仰断了,依旧没觉得积雪和打仗有什么关系。
“嗨,桑格,你来告诉黄大人,如果山顶的积雪滑落会发生什么事情?”
要不说洪涛嘴碎呢,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你告诉黄蜂不就得了,他非不,还得假借前面那个蕃族士兵的嘴讲出来,就好像这么容易的答案不值得亲自说一般。
“神佛在世,大人千万不要如此讲,积雪一旦滑落整座山上的积雪都会跟着一起崩塌。到时候这些大树会被连根拔起,箱车大的石头在雪浪中来回翻滚,谁也逃不掉的。”
蕃族士兵不知道帅司大人问这个倒霉事儿做什么,一脸的紧张神情,绘声绘色的给黄蜂描述了一下雪崩的景象。
“假如山下有一座城呢?”不等黄蜂发问,洪涛又抛出一个问题。
“会被积雪冲毁,变成一片雪原。小人儿时见过一次大雪崩,山下的湖都被盖住了,从此再无露出过。”
蕃人士兵的汉话学的不错,日常交流完全没问题。口音嘛,洪涛就不嫌弃了,因为他自己也是一嘴怪异的强调。
“大人是说要用积雪……可是夏人明知道会有积雪掉落,为何还要在山下建城?”
黄蜂终于有点明白了驸马的用意,可他没见过雪崩,更不知道雪崩的具体条件,只是觉得夏人不会那么傻,偏偏找个有积雪滑落的山谷里建城。
“并不是所有山坡上的积雪都会自动滑落,蕃人懂得如何找寻积雪牢固的山谷过冬,夏人应该也知道这些窍门,但他们想不到本官会用霹雳弹人为制造雪崩。
如果你画回来的地图正确,他们城池的北面就是个积雪很厚但冰盖也很厚的陡坡。这种地形很难会有积雪滑落,他们自以为很安全。可惜碰上了本官,再安全的地方也会变成地狱,天煞星可不是好惹的,以后恐怕还得加上呼风唤雨,你说呢?”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洪涛又该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呼风唤雨好像比天煞星听着高级一些,也更有技术含量。
“就这么简单?十个霹雳弹换上千条人命和一座城?”黄蜂全听明白了,这位驸马是要用霹雳弹炸开积雪造成雪崩,然后掩埋夏人的城。
虽然没见过雪崩啥摸样,但他见过洪水。既然连城市都能被毁掉,想来人也是没处跑的。这招太尼玛阴毒了,就和夏人到开封城外扒开黄河大堤差不多。
“按照本官的估算,三两颗即可,十颗只是为了保险。万一冰盖太厚积雪不足以滑落,我们岂不是白忙了。所以做事情要留出余地,越紧要的事儿就越得向万无一失努力。”
雪崩这玩意洪涛在加拿大见过,还玩过当地人专门主动制造雪崩的无后坐力炮。一般情况下一两炮就能解决问题,十颗霹雳弹确实打着富裕呢。
“大郎说的没错,读书人杀人不用刀……”黄蜂已经有点陷入迷茫状态了,他很想不通,宋军每次和夏人打仗都把吃奶的劲儿使出来了还不一定能胜利,怎么到了驸马这里玩一样就赢了呢。
“……谁在背后编排本官呢?是不是蒋大郎?好你个蒋拽子,回去我就打断你另一条胳膊,让你和大头一起去残联上班!”
给别人起外号是洪涛的专利,反过来,他是最烦别人在背后给自己起外号、传闲话的,尤其是有损自己高大形象的闲话。
这次的山顶行军运气不太好,雪花越飘越大,刚走一半路前面十米就已经看不到人了,四周全是白茫茫一片。为了安全起见蒋二郎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息,待风雪小一些再走。
这下洪涛高兴了,他的背包已经挂在了黄蜂肩上,就这样还嫌前面走的太快呢。大雪算是挽救了他的脸皮,可以名正言顺的休息。如果大雪再晚来半个时辰,他就得主动要求停止前进了。
在雪山上如何扎营呢?蕃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在被风的地方用行军锹挖个雪洞,铺上牦牛皮,四五个人往上一坐就算休息了。
渴了抓把雪塞嘴里嚼,饿了抓把炒米塞嘴里接着嚼,嚼肉干也成。但这玩意有点硬,扔脑袋上能当板砖用,没经过练习一般人的牙口还真啃不动。
山上的雪应该很洁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