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乩戳耍庵致蚵羧绻共簧细献帕担鞒粕倘恕�

    “粮船何时能到?”亲手把面具帮王冠撩起来,听完了粮食换生铁的建议,洪涛不禁感叹,宋人做买卖真是个顶个的好使,有脑子、有手段、还有胆识。

    “过完上元节家叔就在筹备船只和购买粮食,只是第一次驾海船逆流入河,路上免不了要有不少关节需要打点,无它,只是些许钱物而已,以后要想常来常往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家叔善于此道,必不会让大人等太久。”

    王冠也只知道个大概,在这个年代除了使用驿站系统,远距离传递消息基本不可能,而远距离运输的误差能控制在一个月之内就算很准了。

323 机械化步兵() 
“从金明池装生铁吧,我再拿点东西带回去给你家叔叔看看,如果他感兴趣,以后你们王家就是此物在福建路的专卖。”

    湟州不缺生铁但缺粮,渭桥镇生铁产量只要想炼,再供应几个王家都够用,那玩意不是钢,不用顾忌碳含量,扔到高炉里烧就是了,反正高炉也不能熄火,没有王家也得保持每天小批量的熔炼。

    所以说用生铁换粮食这笔买卖并不亏,至少对自己而言不亏。至于说王家拿到生铁转手可以赚多少倍利润,这和自己毫无关系。

    自己还要再助王家一臂之力,让他们多赚一些,这样才可以把这个家族也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那样以后几年湟州就不会缺粮了。几年之后嘛,想不了那么长远,几年之后自己在哪儿都是问题。

    “可是实验室里那些家伙用的琉璃盏!”说别的王冠都没这么快反应,一说起赚钱的事儿他脑子转速立刻提升两个等级,与天才无异。

    “别做梦了,烧造琉璃的事儿暂时只能由马尾城进行,不过这件东西上确实有琉璃。莲夫人,快带这个无知军汉去见识见识什么叫光明吧,本官还要清点货物,没功夫和他聊这些腌臜物。”亲自带王冠去看汽灯?不可能,都太子太保了必须矜持。

    其实洪涛是想赶紧去看看渭桥镇生产的钢板弩成色,王大头虽然保证只要是个合格工程师拿到图纸就必须能一丝不差的做出来,但在亲手试过之前还是不太敢全信。

    这小三百辆箱车里装载的基本都是军备,除了一部分胸甲和头盔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三种新武器,火箭、钢板弩还有攻城弩。

    这三种武器已经由湟州城的铁工坊做出了一小部分,但由于人手和原料的限制,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太多。真正能体现工业化大生产的还是渭桥镇,那几千名工人不是白雇佣的。

    事实证明渭桥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不仅没有退步,还提高了。他们此次提供的二千具钢板弩和湟州城出产的有些不一样,弩臂有粗有细、有薄有厚。这真不是工艺水平问题,而是有了更科学的测量办法。

    弹簧钢这种特殊钢材目前还不能人为量产,也就是说炼钢工坊无法控制哪一炉出来的是弹簧钢、哪一炉出来的是普通碳素钢。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试剂,不能很精确的测定各种原料的含量,只能凭借记录矿石、焦炭、石灰石等物的产地、来源、等级什么的,在大致的范围内依靠经验尽量缩小每炉之间的差距,加大出产弹簧钢的几率。可是事实上吧,大半依旧要靠碰运气。

    为此渭桥镇还改进了高炉和平炉的规模,不是造更大的炉具,而是稍微缩小,但多建了好几座。同一批原料送入不同高炉分批次炼制,不计用工成本和原料成本,只要能多出一炉好钢就是胜利。

    但是这样一来,每批弹簧钢的性质也就不太一样了,有的性能更优秀、有的性能稍稍减弱。要是全按照王大头给出的图纸制造,就会造成钢板弩之间的性能差异明显。

    武家人虽然没有彭大那般执拗,但也不屑于做出这等不符合大匠身份的活儿,但又不能误了湟州的定额,咋办呢?

    工匠们找到了一个测量弩臂蓄力值射程的大致办法,然后通过改变弩片薄厚宽窄来调整射程,最终达到基本一致。

    别看钢板弩的个头比神臂弓要小一圈,但它的射程在使用木羽箭平射时不输于神臂弓,且穿透能力更强。因为箭头都是钢的,对付此时的铁甲占据硬度优势。

    要是使用无羽箭进行短距离射击,在三十米左右连渭桥镇产的表面渗碳板甲都扛不住,一箭就是一个洞。

    抛射嘛,洪涛根本没准备这种重量比较轻的箭矢,大面积覆盖射击太浪费了,一场仗打下来就得把箭矢消耗得七七八八,不利于长期作战。但并不是说超远距离就无计可施了,此时就该攻城弩上场了。

    攻城弩就是钢板弩的放大加固版,它的弩臂由两层钢板组成,内侧的短一些,用钢箍固定在长臂上,起到加强弹性的作用。

    在弩身下方还有个六脚木架子,平时弩身和架子是分开来放到箱车上随军移动的,战时先用长铁钉把架子的四角固定在地面上,然后用三根螺栓和两个卡槽把弩身牢牢固定在架子上,再用带棘轮的上弦器给攻城弩上弦。

    整套程序下来只需要两个士卒操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扛起来跑,只要压上重物,同样可以发射,准度稍差而已。

    它可以同时把两根比大拇指还粗、近一米五长的巨箭平射到三百米开外并洞穿一切甲胄,还可以抛射箭羽更大更长的箭矢超过五百米。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换上一根带皮兜子的弓弦,用来抛射球状物,比如说小号的霹雳弹和火油罐。距离稍近一些,最大距离也不过二百三十米。

    最有意思的是在弩前面还可以加装两张木板,也是用螺栓固定的。这两张木板就是攻城弩的防御设备,它是洪涛从郭留诺夫重机枪上借鉴来的。在攻城时多少可以防御敌方的箭矢攻击,二百多米的距离并不安全。

    别看有近三百辆箱车,多一半里面装的都是各种弩箭和小号霹雳弹,但最重也最占地方的并不是它们,而是箱车本身。

    其中一百五十辆箱车都是特制的,它的车架、悬挂和辐轮和箱板都加粗、加大、加厚过,更坚固更抗打击。

    当然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载货空间缩小、载货重量下降。要想长时间载重行进,必须由两匹马或者骆驼驱动。

    这就是洪涛的另一个新武器,战车!

    不是远古时期冲锋陷阵的战车,而是能跟随轻骑兵或者步兵一起长途跋涉并在战斗中起一定防御作用的后勤运输车。

    在如何对付西夏骑兵部队的问题上,洪涛没有去选择用骑兵克制骑兵,而是选择了车阵。以厢军的基础,用几个月时间把他们训练成可以一战的战兵有可能,训练成骑兵根本不可能。

    骑兵不是会骑马就可以,这是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兵种,除了骑马之外还要熟悉马性、了解骑兵作战优缺点、会饲养战马等等,没个三五年时间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这些技能洪涛没有,苗魁、蒋二郎、施铜他们会点也有限。溪罗撒倒是习惯骑兵作战,也指挥过中小规模的骑兵对攻,但蕃人的作战风格宋军是没法学的,还是等于没用。

    既然短时间内玩不了骑兵,洪涛干脆就不费那个脑子了,咱还是玩步兵吧。这个兵种门槛比较低,最适合自己这种棒槌将军。

    自己不善于指挥冷兵器作战是没错,但古人还不太熟悉热兵器和后世的战法呢。相比较起来,双方等于都是新手,自己的劣势无形中就缩小了,优势反而扩大,并不吃亏。

    但传统的步兵肯定不成,行进速度太慢,太依靠后勤补给了。遇上西夏军队还得是被吊打的命,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

    用箱车和骆驼代步,这有点像后世的机械化步兵。在行进速度上要高于步兵,基本和骑兵相当,但作战方式依旧是步兵为主。

    箱车就是古代的装甲车,运兵、运送给养都可以,战时还能当做掩体,用来对付骑兵肯定比传统步兵好用。

324 金属罐头(420月票加更)() 
遇上这种机械化步兵,骑兵的优势就不太明显了,劣势反而凸显出来。

    在运动战上,机械化步兵也很灵活机动,随时可以作战也随时可以撤退,不容易被吊打。在攻坚战上步兵本来就比骑兵有优势,步弓、步弩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比骑弓、骑弩强大。

    碰上步兵呢,机械化步兵瞬间就可以变成骑兵用,利用自身的灵活机动性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形式有利就打,形式不利就撤。

    设计的挺好,理论上也成立,但想达到设计目标,除了士兵需要训练有素之外,还得有装备上的辅助。

    现在箱车、橐驼、武器、弹药都具备了,作战思想也成熟了,唯独还缺一种东西。没有它,啥机械化步兵也是白搭。

    什么东西这么重要呢?王冠和几名水虎翼的将官们正吃呢。在他们面前摆着好几个打开的金属罐子,每个罐子里都是汤汤水水的装满了肉和苹果,屋子里飘逸着浓浓的香味,很能勾起人的食欲。

    “怎么样,官兵们每人每日一罐肉食、半罐水果,再加上三块干粮,不少吧?”洪涛都多余问,王冠他们几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知道个屁的口粮问题。

    新军的每名士兵每日口粮定量,都是综合了湟州禁军和蕃兵的意见之后,又加了百分之五十,肯定能吃饱,吃好嘛,就不保证了。

    其实这个年代的士兵真挺苦的,要求也很低,能吃饱就满足,如果隔三差五能有点荤腥再来碗酒喝,就像打了胜仗还有了缴获。

    洪涛亲口吃过禁军的军粮,一种头盔大小的面饼,半发面半死面,刚烤出来的时候还不错,凉了以后和肉干一般硬。

    看来想在古代当兵必须得有一副好牙口,没有空口白牙咬碎半斤榛子和松子的本事,当兵就得挨饿。不是不给你吃,是给你吃你也咬不动。

    “大人又在说笑了,每日吃这些岂不是人人都要来吃兵饭……此肉炖煮得甚是熟烂,味道十足。湟州能有如此人物真是难得,就算到开封城里开一家肉羹店,也必会人满为患。大人不会真的要让军汉们……”

    王冠正吃得满嘴流油,想都没想,说完之后才觉出不对来。回头盯着驸马的脸,好像那上面有答案。

    “王指挥猜的没错,这就是我湟州新军的军粮。可惜时间紧迫做不出太多口味,要不就弄几车带回渭桥镇让工匠们也尝尝了。”

    洪涛很得意的点了点头,外人越是惊诧就说明自己越成功。前些天刚刚把这些野战食物送到军营里让大家试吃时,新军们也是这个表情,就连见多识广的蒋二郎和蒋大郎都傻眼了。

    “这……这是不是有点过于靡费了……”王冠此时的表情比蒋大郎还纠结,若不是顾忌职务就得拍桌子骂人。你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每个士卒都吃这些得多少钱啊,养得起吗!

    “这些吃食由本官发明,名曰罐头。味道先不谈,你等可知它们能多久不腐败吗?”这种表情洪涛也看过不少,当初说新军所有人都坐车骑橐驼行军时,苗魁也是这么评价的。

    “若是多放些盐醋,四五日总能有吧……湟州气候清凉,七八日也难说……”除了见钱眼开,王冠对吃也挺在行的。

    当初在金明池时,他没事就会给驸马介绍开封城内的吃食,哪家酒楼做的哪几种菜好吃全门清,就连瓦子里摆摊的吃食都了如指掌。

    “你等所吃罐头,应该是上元节之后生产出来的头一批,不到三个月。”说这句话的时候,洪涛笑得那叫一个猥琐啊,就差在脸上写出坑人两个字了。

    “什么!上元节……大人莫要玩笑,吃坏肉是会要人命的……”王冠看到这个表情脸色立马就有点黑。

    为了确定驸马不是在开玩笑,又从罐子里夹起一块肉,先是舔了舔,然后又咬了一小口,怎么吧嗒嘴也没尝出有任何异味。

    “呦呵,王大人居然知道这么多卫生知识,可喜可贺啊。可惜王大人的眼神不太好,盖子上的小字难道没看见?”

    变质肉类毒性比谷类、蔬菜都高,想不到古人早就知道了。为了让王冠彻底相信,洪涛伸手指了指盖子。

    “元丰五年一月,湟州食品厂!这、这是……”王冠眼神很好,只是没意识到盖上还有字,此时定睛一看,嘴唇直哆嗦。

    “别怕,本官不会害人,更不会害自己的袍泽。嗯,这一批有点咸,确实是第一批。”

    这个玩笑不能再开了,再说下去王冠他们几个肯定得吐。挺好的东西吐了浪费,洪涛拍了拍王冠的肩膀,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给出了评价。

    “真的能放置月旬不坏!可是此物之功?”王冠信了,百分百信。

    这位驸马吃东西比谁都在意,很多食物都不吃,比如来历不明的生鱼和生肉。但只要他吃了,那就一点问题没有。

    可是谁也没听说过炖熟的肉能放置两个多月还香喷喷的,里面肯定有问题。问题在哪儿呢?第一个值得怀疑的就是装肉和水果的铁罐。

    这种罐子黑乎乎的不太像铁,更不像钢。如果真的放置了两个月,不管是铁还是钢都要生锈。别看王冠不懂冶炼和锻造,他可是在渭桥镇待了一年多,整天耳濡目染好歹也能知道点基本尝试。

    不是钢铁,更不是铜,又比锡硬,能是啥玩意呢?别问啊,肯定是驸马发明出来的新物件,肉和水果不坏的奥妙应该就在它上面。

    “别瞎猜了,这只是铅锡铜的合金,肉和水果不腐的秘诀在这些汤中。诸位家中都薄有浮财,想不想与本官合伙建作坊售卖此物?就算大宋禁军看不上,寻常百姓家出远门带上几罐也很方便。”请王冠吃罐头,除了借机调笑调笑之外,洪涛还有另一个目的。

    水虎翼这些军官家里都是比较有钱的,否则也捞不到这个既不用打仗、又不用戍边的军职。

    当然了,他们家里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门户,只是有钱打点罢了。目的也不为升官发财,只是想让没什么本事、又不太会做买卖的儿子有个差事做。

    但在洪涛眼里,这种中小档次的商人才是最好的合作者。他们没有太多官府背景,纯粹为了追逐利益,后世不是提倡要做个纯粹的人嘛。

    按说罐头目前应该属于战略物资,把它推向大宋民间市场合适吗?洪涛觉得挺合适的,罐头的防腐工艺只有自己掌握,又不是甲胄、弓弩这样的兵甲利器,不需要朝廷特许就能经营。

    还不像汽灯那样需要煤油,目前炼油业没有官府批准恐怕也开展不起来,但小规模的分馏煤焦油必须可以。

    相对于那些听着、看着就高大上的新鲜事物而言,罐头是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原料来源多种多样、加工技术简单易学,村里弄个小作坊就能干。

    自己总不能全都为大宋贡献,得弄点完全属于自己的产业。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哪天自己下台了,失去了对乌金行的控制,光靠宝绘堂太单薄。

    花膏就别想了,朝廷就算肯把乌金行给自己也不会放手花膏的,琼林苑里那些白蜡树也没什么用了,有了石蜡谁还去费劲养腊虫。

    王冠只待了一天就带着百十辆空箱车回湟州城了,他要从当地装载一批木材和毛皮拉回渭桥镇去,都是商人家的儿子了,怎么可能空手而归呢。

325 找茬儿的(480月票加更)() 
但这并不是他匆匆忙忙离开马尾城的原因,其中一辆箱车里装的汽灯和罐头才是重点。

    就算他能待得住,他手下那几位将官也待不住了,都打算赶紧回到渭桥镇,然后通知家里人到渭桥镇商议发财大计。

    驸马说了,这个罐头厂不能放在渭桥镇,更不许打着驸马和水虎翼的旗号,必须是看起来很普通的民间作坊。销路什么的也得自己去找,他不管,但必须占四成份子,且一分钱都不掏,全靠技术入股。

    啥叫知识产权、啥是技术入股大家还不是太明白,但对这个股份分配办法都没什么异议。本来嘛,人家发明的独家绝技,凭啥白拿出来给大家一起发财呢。

    其实洪涛还有一个事儿瞒着他们没说,也不光是瞒着王冠和水虎翼的这几位将官,几乎所有人包括儿童团和青年团以及莲儿、富姬都隐瞒了,罐头食品有毒!

    并不是罐头里的食物有毒,防腐剂含量很少,就算吃了不太安全,也远远达不到毒的程度。

    但罐头的包装却不那么安全了,铅锡铜合金,里面的金属铅含量高达60%,长期食用肯定会对人体有些损害。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总不能用瓦罐和玻璃瓶做军用罐头吧。那些材质太不抗造了,行军途中稍微有点不留意损耗就会很大。

    原本带了十五天口粮,结果行军半天再一数,得,就剩七天的了,其余的全碎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吃点铅就算对人体有害,也是慢性中毒,但战争是马上要人命的事儿,所以洪涛必须选择后者。慢性中毒就慢性中毒吧,除了打仗之外尽量少吃就是了。

    其实铅这个玩意也没那么厉害,后世里有些人对养生的态度过于谨慎了。笔者小时候用的牙膏皮全是铅的,用完之后还有人回收,送到废品站去能卖钱。

    还有那时候的马口铁罐头的焊缝也有很高含量的铅,再加上玻璃器皿里的铅、餐具瓷器里的铅,真没少摄入,但真正能达到铅中毒标准的没几个。

    有人肯定要问,干嘛不弄冷轧板和马口铁呢?你不是都能炼钢了嘛!

    这个问题吧,探讨起来有点长。简单点说吧,炼铁炼钢是冶炼锻造行业中最简单的,什么冷轧板,那玩意对设备和技术难度要求太高,没有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想都别想。

    如果洪涛能弄冷轧机,什么拔丝机、轧钢机就全能弄了,机械加工工艺也能达到出内燃机的水平。到那时还弄什么罐头,直接上铁丝网和推土机不好吗?

    想像一下,洪涛带着两万步兵和二百辆柴油推土机去攻打西夏,是个什么画面?

    每辆推土机后面还拉着一串车斗,步兵全坐在里面赶路。敌人骑兵来了,队形都不带变的,一边突突突冒着黑烟前进,一边从射击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