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凶猛彪悍的性格立刻迸发出来,不仅对敌人凶,对自己人也一样凶。挥舞着手中一切可以开路的武器玩了命向内城门冲,想尽快逃离瓮城,多待一瞬间都是危险。

    有一个人这样做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结果逃命成了互相砍杀,谁都想第一个进入内城门,所有挡在自己眼前的人立刻变成了敌人。

    瓮城里发生的骚乱被热气球上的瞭望手用望远镜看得真真切切,洪涛马上也如亲眼所见一般,第三个命令随之而来,留下两具攻城弩继续向瓮城里发射霹雳弹,保持压力不给骚乱的辽军静下来仔细想的机会。

    剩余二十多具攻城弩向前推进到护城河边,进入城头弓箭有效射程内,冒着时不时飞过来的箭矢准备支援工兵渡河。

    东路军在城南完全压制了守军,一板一眼的按照操典准备登城,中路军和西路军那边就没这么好运了。为了掩护东路军的侧翼,苗魁和王大不能堵城门,只能干等着对方冲出来反击。相比东路军的攻城战,他们那边到是打得更热闹。

    “大人,西边的敌军有点多!”王十二是除了瞭望手之外最先得知战场变化的第二人,光看旗语见不到实情让他很别扭,有点抓耳挠腮。

    “别管其它事儿,我们这里动作越快,苗将军和你大姐那边的压力就越小。”不用王十二提醒,一里之外传来的阵阵铜号声已经说明了一切。

    护城河上的临时桥梁终于搭建好了,两队工兵推着箱车开始渡河。为啥有吊桥不用呢?这就是洪涛从历次攻城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城门附近的防御设施最强,穿再厚的甲胄也扛不住大石头和热油,即便有箱车挡着依旧会出现伤亡。

    不去攻击城门,另外选择渡河地点,对工兵来说是一样的工作量。铵油药卷也不挑嘴,放哪儿都是炸,城墙下面比城楼附近相对而言安全点。

    随着工兵渡过护城河,刚刚转移完阵地的攻城弩又开始发射,集中把火油弹扔到了城楼东侧的城墙上,弄出一条几十米长的火焰带,为在城墙下凿洞塞药卷的工兵提供掩护。

    析津府的守军是真没见过如此奇怪的攻城方法,敌人的每个动作都是陌生的,想搞懂要琢磨一会儿,没法及时应对。

    到现在为止他们也没搞清楚城外的人到底扔的什么玩意,一会儿炸开来伤人无数,一会儿又成了火海。难道敌人真的会法术吗?连城墙都没法靠近,那些铁皮人在下面捣鼓啥也就不太重要了,想看也看不见。

    “打旗语告诉工兵把引线留到河南岸来,等敌人上城头灭火时再点燃。”

    洪涛坐在箱车里不住的发号施令,身边还站着一群指挥官,一只眼盯着战斗进程一只眼盯着手上的小本子边听边记录。

    这都是经验啊,虽然有些听上去太无耻那也得好好学,打仗比的不就是谁更无耻嘛。在这方面开国侯王诜说第二真没人敢称第一,坏主意如滔滔江水般一个跟着一个,都是把人往死里坑的招数。

    工兵的动作非常快,塞好药卷之后马上撤退,穿着五六十斤重的甲胄愣是小跑了起来,可见越是了解铵油药威力的人就越敬畏。

    懵懵懂懂、不知不解的辽军不知道啥叫怕,当他们发现城下不再往上扔东西时立刻抬着沙土、抱着毡卷往城墙上冲,一边灭火一边往下抬伤员。

    “得,这下别等着工兵点火,他们自己就给点着了,死都这么着急,真勇士也。老九,吹冲锋号。十二你也别瞎比划了,城楼归你,注意安全啊。”

    辽军灭火的方式也不能说不对,很多被混合油引燃的物件都被他们从城墙上扔了下来,结果引燃了铵油药卷的引线。怪不得工兵们玩了命往回跑呢,他们显然也预料到了这种可能。

    如果说霹雳弹的爆炸声是爆竹,那几十卷铵油药一起爆炸的声音就是礼花弹。声音很闷但经久不息,一浪一浪的冲刷着所有人的耳膜,同时也敲击着每个人的身体。

    站在前排的新军士兵能明确感觉到气流的推力,后面的士兵则是通过大地的起伏感知,脚上像踩着水浪,不留意的话会被晃倒。

    工兵的手艺没的说,他们设计的就是让城墙向外倒塌,这样能在护城河边形成一个斜坡,更利于攻城部队攀登。

    实际上这个斜坡坡度更缓,辽人明显在修建城墙时偷工减料了,外层包裹的砖石层太薄,里面的夯土也不太结实。

    按照宋朝城墙坚固程度计算的用药量有点大,直接把析津府的城墙炸透了,不光外面是个斜坡,内侧的砖石也都被巨大的气浪顶飞了出去。

    偷工减料的结局往往就是自食恶果,城墙后面集结的辽军原本只需要灰头土脸,外加耳朵有点疼。

    现在好了,全被飞溅的砖石碎块打成了血葫芦,再被灰土扑面扫过,立马就成兵马俑。只是表层的灰土很快就被里面流出的血液冲刷开,一块块的从身体上剥落。

    这个场面大多数新军士兵看不到,只有热气球上的瞭望手能全程观察。经历过凉州之战的老兵只是咧了咧嘴没啥反应,另一个在大名府才入伍的新兵直接就吐了,一边吐还得一边向王大和苗魁的瞭望手打旗语,说明这边的进展。

    热气球下面拽着绳子的新军士兵这通骂啊,你孙子早上不能少吃点!可惜骂声再大上面也听不见,还不能撒手跑开,只能任凭漫天飞舞的泔水打在脸上,温热的!

    “滴滴答……滴滴答……蹦蹦蹦……冲啊!”随着城墙应声而倒,铜号声第一个响起来,然后就是攻城弩发射时弓弦震动气流的闷响。

    两队端着滑轮弩、扛着一窝蜂的新军士兵小跑着冲过了护城河,沿着斜坡向城墙上冲去。在他们前面则是一波又一波的爆炸,霹雳弹就像不要钱一般把倒塌城墙两侧炸成了伸手不见五指。

    待新军士兵冲到缓坡的一半时,攻城弩立刻调整角度向城墙内侧抛射霹雳弹,以阻隔敌人的增援部队。

    这套战术已经练了一年多,反正新军总共也没两三套战术配合,内容还极其简单,不用军官指挥士兵们也能配合熟练。

    跟在攻城部队后面的是几十具还没组装的攻城弩,被新军士兵扛着、抬着一起登上城头。等它们在城墙上组装好,城墙争夺战基本也就没啥看头了。月牙铲一般的巨大弩箭会在马道上一扫上百步,所过之处不留活物。

    城内的辽军还别想踏踏实实打巷战,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攻城弩时不时就会向敌军集结处扔两颗霹雳弹。有本事你就别集结,看看光靠散兵素质能不能对抗有组织的新军扫荡。

    “给左路军和中路军发信号,封锁东西北五座城门!”此时洪涛又下达了攻城战役的最后一个命令,苗魁和王大可以关门打狗了,析津府的守军和居民谁都别想跑。

611 总有想不到() 
    攻城战到此为止就算打完了,敌人不可能有啥反击。在巷战中火箭比攻城弩和霹雳弹还歹毒,两具就能封死一条街,来多少躺下多少。

    “把热气球收起来全军进城!”

    等到瞭望手确定南门附近城墙和街道都被占据之后,洪涛手一挥,新军源源不断的通过倒塌的缺口涌进了析津府。而后面的几百辆箱车则分成两队,绕过已经倒塌的南城门向东西两座城门运动。

    从射杀出城使节到占领南边半座城市整整用了一小时,冬日的太阳也刚刚升起来,驱散了凌晨的阴霾,缕缕阳光照射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析津府真的不太像北宋大城市,它的内城或者宫城不在城市中间,而是位于西南角,南侧和西侧的城墙同时也是宫墙。

    新军突破开阳门之后沿着城墙就把南侧的宫门丹凤门给占了,但没马上进攻宫城,因为里面没有太多辽军。

    等新军把清晋门到东安门的整个南城全占据之后,继续清缴北城残余敌军的任务被西路军和中路军接手,洪涛的东路军才腾出手进入宫城搜索。

    开阳门城楼上已经成了废墟,洪涛也不想跟着新军走街串巷搜索敌军,干脆把指挥部挪到了丹凤门上,居高临下俯视着辽国南京的宫殿,一边看一边撇嘴。

    整个析津府就没多大,边长六里左右呈正方形,宫城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弱,多一半还是山水园林,仅靠东恻的三分之一才是皇宫,大殿不过四五座,还没有开封城内的庙宇宏伟。

    “官人,开阳门的城墙砖料不够,都炸碎了,是不是能把宫墙拆了?”第一个来汇报工作的是王七,他没有战斗任务,继续干老本行修补被炸塌的城墙。

    “拆,需要什么就拆什么,这里又不是咱的城,什么宫墙不宫墙的。”

    洪涛毫不犹豫就采纳了王七的建议,这座城夺回来也不会再当做陪都,这些宫殿别看个头不大,但绝对违制僭越了,自己不拆它们也保不住。

    “护城河是否需要修补?”王七冲城楼下一挥手,早已等候着的工程兵就扑向了东侧的宫墙。

    “先弄城墙,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人手够的话一天半到两天才能让水泥干透。”王七给出了准确答复。

    “那就先弄城墙,护城河不用管。”护城河对于新军守卫城市没太大意义,二天的时间还不知道有没有呢。

    “你回来做什么,宫城里都清理干净了?”王七刚转头下去,王十二又登上了城楼,脸上还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爹爹随孩儿下去看看吧……”王十二往前走了几步,说话之前还左顾右盼,确定特种兵站的比较远才压低了声音。

    “嘶……你这孩子是想挨揍了吧,信不信我把你大姐叫回来收拾你!该干嘛干嘛去,打仗还粘着大人不嫌丢人啊!”

    王十二在这些将领里年纪最小,经常会干一些符合他年龄的事儿。只要不违反军规造成严重后果洪涛一般不搭理,但这次真不能忍了。仗还没打完就回来找家长要下去逛街,真当自己不敢动手打人!

    “……公主,您那位公主在里面呢,还特别凶,拿着两把短刀追着士兵们砍。您看您看,追出来了,嘿嘿嘿……”

    王十二其实还是挺懂事的,当着特种兵不想挑明,但头上挨了一巴掌之后也没辙了,只能再把声音压低,同时把望远镜递上,咬着嘴唇偷偷乐。

    洪涛没接王十二的望远镜,他自己有,拿起来一看!可不嘛,特里公主正在皇宫南边的马球场上追砍新军士兵呢。虽然她没穿迷彩服,但一头短发很明显,满城辽人肯定就她一个是这个头型,如假包换。

    士兵们估计是得到了王十二的命令不许伤她,所以只能跑。结果一群士兵被一个女人追的满院子乱窜,远远看去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在玩老鹰抓小鸡游戏。

    “……她怎么没回上京?这下麻烦了……你就不会劝她别喊打喊杀,找几匹马让她带着仆人出城!”再来三座析津府洪涛都有办法打下来,但对这个女人没啥辙。

    她的脾气太大,现在又知道是自己背信弃义攻打辽国城市,见面之后就不是追着砍了,飞刀技能还得再用上。自己这个小身板肯定没新军士兵跑得快,性命堪忧,必须不能下去。

    “她说要砍死您,还骂了好多难听话……要不让特种兵把她打晕扔出城去?”王十二是不太会说话,这时候就别转述了。

    “……你们有没有办法抓住一个人但别伤她?”洪涛已经没心思和王十二计较说话方式问题了,转头问了身后一句。

    “套马索可以,几根一起套有多大力气也跑不掉!”身后的几名特种兵都是从湟州就入伍的,大部分是蕃人,马上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赶紧去找绳子,跟本官去套人!”假如特种兵还说没辙洪涛就只能让工兵上了,穿着盔甲把这头母暴龙围起来制服。

    特里公主很生气,肺都快气炸了。同时也很伤心,自己的心上人不光背叛了自己、欺骗了自己,还带着新军把自己国家的城市攻陷、屠杀自己的同胞和国民。

    现在她只要看到穿着迷彩服的人就觉得是开国侯王诜,没二话,砍死算!啥也不用说,砍死这个负心汉,自己也跟着一起死,没脸回去面见父皇。

    “狗贼,受死来!”突然,她真的看到了仇人,那个家伙正在宫门外探头探脑向自己这边张望。

    “混蛋!放开本宫,放开本官……”

    可惜刚跑到一半,两根套马索就准确的套在了自己身上,身形一顿立马又是两根。就这样特里公主依旧梗梗着脖子奋力向前,试图再靠近那个小人一步,没有短刀也不怕,哪怕是咬也要咬死他。

    “把她送到野战医院交给十七,找软和一点的布绑不要伤了。如果不吃不喝就硬灌,和十七说好好待她。”

    洪涛眼看着特种兵把特里公主绑成粽子也没敢凑过去,这时见面只能挨一顿臭骂啥也换不来。这个女人已经进入一种疯狂状态,自己把她骗狠了,要等平静下来之后才好谈话。

    越现代化的军队杀起人来越效率,三万左右守军不到一个时辰就全报销了,当最后一队契丹骑兵倒在拱辰门外时,析津府战役宣告结束。

    王大带领中路军继续在城内挨家挨户搜索残余敌人,顺手把百姓全都赶进宫城用高墙暂时圈禁起来,整座城市从杀声震天改成了哭声震天。

    此时洪涛才发现山川督察院的情报不准,析津府人口数量远比预估的多。为什么会这样呢?阿速死力给出了答案,季节问题。

    虽然这里不是牧区,但也有很多富裕牧民会在冬季到来时进入城市居住。而山川督察院统计到的数字恐怕是夏季的,那时候析津府城内的人口数量最少,不到十万。现在恐怕要超过十五万了,还不算住在城边的居民,全算上恐怕要有二十万。

    “你和你的族人把契丹人挑出来单独关押,能不能看住?”人太多了,全放了转眼就会成为辽国士兵,全杀了真没那么多人力。咋弄呢,只能继续玩种族仇杀,让他们内耗去吧。

    “报告博士大人,城里还有上万熟女直是奴隶,他们会和伯咄部一样供奉月神,成为神的子民……”

    阿速死力能成为族中萨满,除了出身之外脑子好用也是重要因素。刚刚归顺几个时辰就已经学会了新军的口吻说话,还敢于提出有利于神的建议。

612 巨变() 
    “那就这么办,城内有的是武器,凡是愿意归顺月神的族人都是战士,纳入你的族群统一指挥。但你要为他们担保,有人叛乱你和你的族人先倒霉!”

    事到如今也只能冒险一试了,反制措施就是把伯咄部的一干首领、大小族长控制起来,谁招拢的女真人叛变谁就得先死。

    阿速死力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个条件,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为何对女真人这么有信心。这个问题洪涛就不去琢磨了,有闲工夫再慢慢打听。

    用不了多久宫城里就会成为阎罗殿,祖辈都受契丹人奴役的伯咄部和女真人一旦有了武器能饶过这些契丹俘虏?想一想就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趁着鸡皮疙瘩还没让自己大脑失控,洪涛要抓紧安排下一步行动。苗魁的西路军正在抓紧时间从箱车上往下搬运作战物资,腾空之后马上就得出城向海河口进发。自己要去听取探马的汇报,尽可能给苗魁提供比较安全的线路规划。

    辽国在南京道大概驻扎了八万左右的常备军,这一路上被自己消灭了近一半儿,另一半大多在边境线附近驻扎,比如易州、范阳、漷阴、香河,能马上调往析津府的不多。

    但辽国的军制和西夏一样,后备兵源集结速度非常快,也不用像北宋禁军一样准备什么粮草,只要命令传达下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牧民骑着马拿起武器从四面八方赶来,直接在析津府附近找几个地方集结,转眼就能投入战斗。

    这时就得看王韶带领的一万多骑兵给不给力了,还有种鄂、李宪、章桀统领的三军路会不会大举北上。

    假如他们动作比较快,能在边境地区搞出点动作,辽军就没法集中精力对付自己。要是他们还都按兵不动那自己就等着苦战吧,能不能赢还得两说。

    不管怎么算计,反正北伐计划第一阶段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也对得起神宗皇帝的嘱托。只待回去报信的几队探马把延安郡王带领新军攻占析津府的消息传遍河北大地,再把辽国南京皇宫里的各种公文印章送进宫,后面的事儿就全不归自己把控,只能听天由命。

    农历1087年10月18日,北宋开国侯王诜率三万新军突然北上,过固安直取辽国南京道析津府,激战一个时辰克之。

    这个消息不用新军信使和顺丰邮政传递,第二天就随着辽国溃兵传遍了整个南京道,又被快马送往位于上京南边的辽皇冬捺钵广平淀。

    耶律洪基刚刚在这里过完自己的五十六岁生日,前来祝贺的各族首领还没完全散光,析津府陷落的消息就到了。

    在位已经三十多年的老皇帝非常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可随后又有三拨来自析津府和固安等地的信使到来,带来了更加详尽的战报。

    析津府不光陷落,南京道留守耶律和鲁幹以及一干重臣大将全部战殁,最后一批信使逃出来时南城墙已经陷落,一多半信使都被敌人射杀,只有少数亡命狂奔十多里,凭借出色的骑术才算逃出生天。

    耶律洪基没听到特里公主的消息,但他知道女儿就留在析津府城内。她不喜欢冬天的捺钵,更愿意留在繁华的陪都过冬。

    “我的儿啊……”这下不光女儿没了,还搭进去十多位重臣。南京道现在是群龙无首,再坚韧的神经也扛不住如此大的打击,老皇帝大喝一声仰面跌倒,人事不省。

    他这一倒不光南京道群龙无首,整个辽帝国顿时也乱套了,皇族、后族、契丹重臣、汉族重臣吵成了一团,还有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要提前准备后事,让年仅十一岁的耶律延禧继位。

    辽国这边乱,和北宋朝廷相比反倒算平静的。不管耶律洪基醒没醒好歹人家还活着,做为胜利者的神宗皇帝直接就驾崩了!

    10月22日,当第一批新军信使把王诜的亲笔战报和南京留守的印章送抵后,神宗皇帝就连夜召集重臣议事。可能是太激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