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娘子要用这些佛经去换何物?不如把经书送到我的部落,北面有的我们也有!”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佛祖嘱托,卞马一反常态,抢着要改变身份,从犯不过瘾要当主犯了。

    “卞头领唐突了,生意人贩卖货物最该讲的就是信用,这批经书已经许了买家,只要我还有一丝气在就得送达。但卞头领不用急,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下次来恐怕就不是我们几个人、几头驴子,有更多更好的货物,好到你想都没想过、没见过,到时候如果不满意我愿意全部白送。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太放心,假如货物太多会不会无法顺利出入关隘?”

    富姬也不清楚这些人为何对几本破书如此恭敬,当初拿着佛经去给阿赫玛德看样品的时候,对方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发挥,已经不是光打听打听消息的活儿了,她打算把以后的落脚点和仓库也一次性搞定,这样回去见到驸马才好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步棋又走对了,卞马都快把胸口拍红了,唾沫星子喷出老远,极力证明着他的部落有多大、多厉害、能力多强,货物不怕多就怕少。只要有好货就不愁买家,到时候出关入关就是小事儿,就算关隘再多那也是把守大路,不可能在每条小路上都弄个军寨。

    不管是兰州还是延州,边境地区无不是沟壑纵横、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只要地形熟悉再有里应外合,几十匹驼马的货物分分钟往来。

    “蕃人为何都喜经书?”谈好了意向性合作条件,卞马直接让弟弟带着两名蕃兵骑马护送着五本经书先返回部落,其余人继续向女遮谷进发。

    蕃人高兴了富姬却高兴不起来,她肚子里憋了太多疑问,那个无所不知的驸马又不在身边,必须得找人搞清楚。选来选去,还是施铜比较靠谱。

    “他们不是喜欢,是需要。蕃人信佛,祈祷时必须有祭品,除了牛羊金银之外,焚烧经书最为虔诚。”施铜不负所望,果然知道大致的情况。

    “难道说这些经书最终都是要烧掉的?那岂不是白白装订印制的如此精美,只要是经书就可以吗?”这个答案让富姬心疼的嘴都歪了,生意人的本性立刻就展现了出来,分分钟想着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呵呵呵……花掌柜不会真以为蕃人是傻子吧,经书和经书肯定不一样,越珍贵越精美的经书才越虔诚,寻常之物他们连一头羊都不会拿来换的。”

    施铜让富姬说得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位可真是傻大胆,啥都不懂就敢不远千里独自来这里用命换钱,不服真不成啊。

    “原来如此……他们真能带领驮队出关进关找到买家,不是说蕃人终年奔波不停,没有固定住所吗?”一个问题解决了还有第二个,不全问清楚富姬就觉得没完成任务。

    “花掌柜,在这里我们才是客人,他们祖辈生活在此,每条沟、每条河都了如指掌。大军如有进退,也得靠蕃人向导才稳妥。这边的蕃人和北面的蕃人同种,只要不打仗就是同族。今天还是内附的蕃人,明天说不定就站在对面的队伍里和我们刀兵相向,过些天说不定又内附了,谁能说得清呢。”

    蒋大郎可能觉得这些问题太简单,不用施铜这种级别的老兵来讲,他就可以说明白。而且他也愿意说话,每天不和谁聊会儿就难受。

    “那我们岂不是羊入虎口了?”富姬听明白了,也更担忧了。如果自己找的通路如此不保险,那还不如不找,三天两头被人黑吃黑何谈赚钱。

    “在蕃人部落中有个规矩,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抢杀商队的,要是没有商队往来他们的日子会更难过。如果是和部落约定好的商队,那就是部落的客人,即便有仇也不能到这个部落的地盘上动手

    。谁坏了这个规矩就会被其它部落围攻,连他们的皇帝也管不了。但也不是说一点危险都没有,他们崇尚强者,太弱的人会被看不起,也就不用遵守规矩了。”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难度,蒋大郎还没想清楚该如何回答,只能接着由施铜说。

    “那我等四人算不算得强者?”富姬心里的疑问差不多都解开了,最后还有个标准问题搞不太清楚。

    “……能与之一换一就不弱!”施铜闻言一愣,想了想,伸手把朴刀抽了出来,身体突然就像鼓胀了一圈,冒出阵阵煞气。

    就连不远处正在说笑的蕃人也顿时静了下来,纷纷向这边观望,每个人的手都在慢慢向自己的兵器靠近。

    “我虽是女流之辈,也不见得就换不来一个!”富姬被这股气息一激,感觉身上的血液流动速度都快了不少。

    玩兵器不是她的长项,但也不是只会玩算盘,后背上那张6石弓摘下来在马上拉满就是一箭,准确的射在了几十步外的树干上。

    “好箭法!啊哦……啊哦……”装逼这个活动最需要的不是技能,而是肯捧场的观众。

    平心而论,富姬这一箭准头不错但力量不足,如果射在人身上只要穿着皮甲就不会丧失战斗力。

    但一个女流之辈能有如此箭法和胆识也算不易了,不仅施铜三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那些蕃兵也不住的吆喝着表示祝贺,瞬间就让富姬觉得上前线冲杀好像也不那么可怕了。

    这可能是富姬此行最后一次使用弓箭,三日后与卞马在女遮谷分别,沿着一条沟向北又走了半日多,如果不是施铜他们开始往身上套甲胄,她都不知道已经出了大宋朝的边境,此时脚下的土地属于夏国了。

137 浊水寨() 
接下来的过程更简单,第二天一早她们这一行人就被远处的牧人发现了,又过了两个时辰,四周不停出现骑马的人影,但都不过来,只是远远的伴行。

    直到距离浊水寨大概还有20多里路时,才有大批骑兵卷着尘土呼啸而至。这回真是蕃兵了,西夏的正规军!

    当施铜把阿克玛的的短刀拿出来说是受人之托来找押队叶戈罗之后,那些西夏兵也没过份为难,只是检查了一下货物,再把各人携带的兵器拿走,就把四人夹在马队中间进了浊水寨。

    浊水寨听着挺大,其实就是个插着一圈木栅栏的军营,不过百十号西夏骑兵驻守,和宋朝边境上那些军寨一样,除了当岗哨之外就是巡逻警戒的功能。

    “我如何确定他就是叶戈罗?”自称叫叶戈罗的西夏军官让富姬很难确定,因为他比阿赫玛德大了可不止几岁,族兄?说是阿赫玛德的爹都不为过。

    在确认对方身份之前,富姬不想多说什么。但怎么才能确定对方身份呢,这个问题还得咨询施铜。

    “你这小娘子太过啰嗦,这里难道还有第二个叶戈罗不成!”不承想这位西夏军官能听懂汉话,立马就不乐意了,手里转着那把短刀,眼神却瞄着富姬,好像在琢磨该从那个部分下刀子。

    “他们的军官都有腰牌,拿来看看便知!”施铜丝毫没理会对方的威胁,不光告诉了富姬如何分辨对方身份,声音还挺大。

    “好你个蛮子,莫不是宋军的探子,就不怕绑了拖在马后变成一堆碎肉!”施铜话一出口西夏军官就蹦了起来,用汉话和西夏话不停吼叫着。

    “年轻的时候我在湟州杀过羌兵、杀过吐蕃兵,眼珠子掉出来都没怕过。要不咱俩试试,我砍翻了你就是假的,你砍翻了我就是叶戈罗!”

    施铜的变化让富姬咬着牙根的恨,好不容易到地方了,怎么突然和对方叫起劲儿来了呢。俗话讲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好好说话不成,何必非要喊打喊杀呢。可是又不能出言相劝,只好拼命冲他使眼色。

    “哈哈哈……好好好,就依你言!来人,给他一把刀,让他看看我到底是谁!”西夏军官也是个二百五,居然要在自己的军寨里和一个陌生人比武。

    比武的场地就在帐篷外,四周围了一圈西夏兵将。当富姬看到两个人手里拿着的武器之后,才算稍稍舒了一口气。不是真刀,而是木刀,想必是这些西夏兵平时训练用的吧。

    两个半大老头拿着棍子互相拼杀确实挺好玩的,就像是两只毛都快掉光了的大公鸡,拼命要证明自己比对方强。尽管累得呼哧带喘,但谁也不肯示弱,但又谁也占不到便宜。

    施铜胜在经验,他的招数简单却很奏效,经常能化险为夷并做出犀利的反击。西夏军官胜在体力,别看他和施铜岁数差不多,但力气很大,棍子下下都带着风声,也不管什么部位,没头没脑的招呼。

    俗话讲拳怕少壮,打架这个事儿就怕防御好的,只要能拖时间对方早晚力衰,然后露出破绽。

    施铜就是这么干的,趁着西夏军官一棍轮空脚下踉跄的机会,用自己的棍子别入对方双腿间来了个绊子,然后用木棍一头往倒地的西夏军官身上戳了一下,示意对方已经中刀死了。

    “给,我的腰牌,南人煞是狡猾……”西夏军官倒也没耍赖,爬起来连土都没掸,一边摘下腰牌扔过来,一边还嘀嘀咕咕的不服气。

    “……”施铜把腰牌翻了过来让富姬看,合算西夏军队还是个双语队伍,腰牌正面是西夏文,但背面有汉字汉名,确实叫叶戈罗。

    “阿赫玛德想用三十匹橐驼换这些经书,是他让我来找你联络族人前来交易。”富姬见到腰牌也就放心了,至于说他们兄弟俩为何差这么多年纪,管他呢。

    “……你让他骗了,这些经书可以换五十头橐驼或者三十匹细马,不如我再帮你找个好买家。”

    重新回到帐篷里叶戈罗也不管有没有女人在场,先脱了一个光膀子,喘着粗气还没忘了背后捅他兄弟一刀。

    “不必,既然已经谈好价格就是好买卖。我们买卖人讲究信用,如果叶大人也对经书有兴趣,不妨再等等。我能来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富姬在打架方面是弱项,可到了谈买卖的时候就比较自如了。对方为什么会这样说她不清楚,但她知道一个原则,就是不能随便改变交易对象。

    “嘿嘿嘿……想不到草原上还会有跳货娘,真是稀奇。你等先在此住下,不能出寨子,我会派人回族中通报,二日后就可赶到。”

    叶戈罗好像没啥可说的了,喊来账外的牙兵带着富姬一行人去休息。随后就有两个西夏士兵打马而去,想来是去通知阿赫玛德部落的。

    也不知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只安排了一座帐篷供四人居住。富姬对这个安排倒没多说什么,军寨里确实也不富裕,这座帐篷还算比较新的,比大多数西夏士兵住的都新。

    “刚刚为何要和他打斗,万一输了岂不是麻烦!”不过她对施铜刚才的表现很不满意,就算眼睛是被西夏人砍瞎的那也不能逮着西夏人就想报仇,把正事全耽误了。

    “花掌柜误会了,叶戈罗是故意不给腰牌查看,他在试探我们。假如事事顺着他的意愿,我们恐怕就回不去了,更没有橐驼可换,只剩四具枯骨,这点小伎俩岂能瞒过我。花掌柜如果想做这一行就必须记得这里不是大宋,规矩礼数都不作数,最终还要靠武力说话!”施铜居然也会笑,只是笑起来比哭还难看。他并不觉得刚才是冒险,反而认为是救了大家。

    “铜大哥说的没错,和蕃人交往万万不可讲我们的礼数,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也得硬撑着别喊疼,一旦被他们看低就和牛羊无异。”平时很少说话的蒋二郎也赞同施铜的做法,说得更直接。

    “我还倒忘记了,一换一对吧?”

    富姬也笑了,自嘲的笑。这次出来让她感觉到世界真奇妙,同时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好在还能及时补课,并不算晚。

    要学的远远不止这点,还有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这里的饭菜让富姬吃足了苦头。半生不熟的羊肉、干硬的炒米、苦涩的青稞面、油腻的奶茶……顿顿如此。

    菜和水果在这里算过年,只有到兴庆府所在的平原地区才有可能见到那些奢侈品,在边塞地区能吃饱就不错了,如果再能喝上茶,就是幸福。

    富姬这是头一次觉得茶水是如此好喝,还学着施铜的样子把为数不多的茶叶渣子也咽了下去,甚至感觉到了一丝甘甜。

138 有惊无险() 
叶戈罗来过一次,询问客人们对食物是否满意只是借口,套话是真。他很想知道下一批货物是什么、有多少、何时能到、打算换哪些货物。

    这些问题富姬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因为她自己都不清楚。但又不能说不知道,得再啥都不说的情况下让对方安心,这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于这一点富姬非常明白,驸马委以重任又许下了重诺,恐怕也是这么想的。

    “叶大人太心急了,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即便橐驼如数交与我等,这笔交易也只完成了一半,能否有下一次还要看我有没有命带着货物回到宋国。”

    上赶着不是买卖,在谈判的时候谁着急谁就输了,在这方面三个叶戈罗也斗不过一个富姬。在看到这个蕃将马上就要被自己绕急眼的时候,富姬终于不在顾左右而言他,用话把对方又按了下去。

    “我派兵送你回去,但只能到五十里之外,再近恐有宋兵!”这个问题确实也算问题,叶戈罗咬了咬牙,解决!

    “那自然是好,不过你我在此说得如此详细是否能作数?也不瞒叶大人,我只是一颗小卒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真正能做主的人肯定不会来此冒险,想必叶大人这边也是同样情况。所以我们与其在做不了数的问题上浪费口舌,不如先说一说能作数的事情,比如下次如何互相联系、用什么当做信物。还有就是你这边可以提供何种货物供交换,我要拿回去给能做主的人看。”

    还是那个问题,在谈判的时候谁先让步谁就被动,哪怕是一点点的让步也能说明很多问题。富姬现在就更有底了,原本是自己一无所知,听起来反倒像对方是新手一样。

    “……待我想想再做决断……”叶戈罗脸都憋红了,最终也没憋出任何干货来。富姬还真说对了,有什么货物、有多少、怎么换,他这个小小的押队根本不清楚,只好再去问过,可碍于面子又不能承认。

    还没等叶戈罗想清楚,30匹橐驼就被几个牧人赶过来了,双方在军营门口进行了交接清点,然后一个自称是阿赫玛德长辈的老人又把富姬请进了毡帐,就之后的交易问题继续协商。

    都不用别人提醒,富姬就能确定这个人必须是阿赫玛德的长辈,搞不好就是亲爹,因为他们两个长得很像。

    但他到底是什么辈份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认识不认识阿赫玛德也无所谓。谈生意又不是攀亲戚,靠这种人情是没用的。

    最终结果是富姬记录了一大堆他们可以提供的货物,其中自然也包含马匹,不过数量有限。

    每个部落的马匹数量相对固定,突然少太多的话不仅影响繁育,还容易被西夏政府发觉。尤其是未经阉割可以当做战马的公马和母马,不仅价格高,能提供的数量更少,每次不超过三五匹。

    这还要看富姬的货物是否过硬,如果没有他们特别需要的一匹都不会交换。一旦被西夏政府发现,轻则会被赶离这片牧区,重则会死人的,风险太大不值得。

    富姬强忍着没在马匹上做更多关注,只是忠实记录了老人所说的话,然后再次拿起阿赫玛德的短刀,在一小队西夏骑兵的护送下原路返回。

    简短节说,当天傍晚一行四人重新进入了大宋边境,本来想在一处避风的沟底忍一晚,待天亮之后再去女遮谷汇合,免得夜晚迷路。这一片地区的沟壑样子都差不多,即便是施铜这样的老兵也无法在夜晚寻路。

    不曾想卞马更着急,他每天都派出三名斥候在这段边境巡视,昼夜不间断。有了向导,人和橐驼很快便安全返回了女遮谷。然后马不停蹄,由卞马的族人驱赶橐驼,一起踏上了归程。

    回程时富姬选择了走水路,这还是蒋大郎提出的建议。按照他的说法,从兰州出发顺着官道向东南行三百余里就是巩州熟羊寨,有渭水上游最大的码头。

    这里是顺着渭水西进水运的集散地,有很多粮商的槽船停靠。粮商们卸完了粮食,当地又没有太多东西可运,大部分只能空船回去。

    所以只需要付出很便宜的价格就能搭顺风船沿河而下,运气好的话可以直达开封。就算赶不上直达开封的船只,半路上另行租用也不亏。而且坐顺水船出行又舒服又快捷,比走陆路强百倍。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这家伙就是个老兵油子,打仗不拿手,怎么偷奸耍滑才是本行。可越是这样的人在部队里就越吃香,蒋大郎靠着他那张嘴,当过一段押运粮草的承局。至于为什么没干下去,蒋大郎不说,肯定是没干好事儿被撸了呗。

    富姬并没过多怀疑蒋大郎的能力,就算熟羊寨没有船只可用也不耽误行程,由于不用再绕行去延安府,陆路返回开封走的官道也要路过陇西城,熟羊寨离陇西只有三十里,稍微拐个弯而已。

    现在四人已经都是骑兵了,虽然施铜他们没有马匹,但骑骆驼也照样熟练,总比走着快多了。

    相对而言富姬倒也更愿意走水路,不光是为了舒服和快捷,主要是试一试水路的情况。以后说不定能用上,既然这次就是出来探路的,那就什么路都探探最有效率。

    事实证明蒋大郎所说非虚,熟羊寨码头确实槽船云集,不光有船还有大量纤夫,没有他们槽船是无法逆流而上的。

    但到了这里之后,他们的命运和槽船一样,都没啥用了,所以只要花很少钱就能雇佣,尤其是像富姬这样顺水向东的,简直就是纤夫的最爱。

    哪怕不给钱,只要能让上船就愿意。不就是伺候几十匹骆驼嘛,这玩意比马匹好伺候多了,性格更温顺。

    雇了五艘槽船和十名纤夫,富姬也和卞马要了一件信物,下次来先要去这位蕃将的部落里转转,算是言而有信。然后就拿着两把短刀上船了,这些蕃人太俗,信物都一样,还是短刀。

    不过富姬不在乎,船家说只需不到20天就能走完2000多里水路直达开封城外。为啥不能顺着汴水进城呢?因为船上有橐驼,凡是有货物的船只都需要在西水门缴纳税款。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