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硬着头皮向那边走去,有种掐死那家伙的冲动,真倒霉!这都能遇到这个家伙,真是无处不在呀!
“没想到这都能遇到你。”杨帆无奈地说道。
“哈哈!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圈子其实不大。”胡伟非常高兴,正郁闷着,就送上门一个解闷的人。
突然间,他又发现一个很熟的人,马上又大喊:“喂!酒鬼,这边。”
杨帆抬头一看,这不是前两三天买他竹签的那个人吗?那人长得非常有特色,想忘记都难,原来是个酒鬼呀!
梁明鉴一听声音就吓了一跳,马上反应过来,知道是谁。不过,他没有抬头望这边,权当没听见。
“咦!那家伙竟然无视?”胡伟也不是傻子,知道那家伙想不理他。
不过,他不想放过那家伙,于是更加大声喊道:“酒鬼!别装聋扮哑!要我过去请你吗?架子变大了呀!”
得!这一嗓门,梁明鉴悲哀地发现,自己逃不了啦!
于是,只好英勇就义一样抬头,挤出一丝难堪的笑容:“哈哈!原来是老弟你呀!真是巧了。刚才想点东西,没有听见,抱歉!抱歉呀!”
连杨帆也替他悲哀,是够倒霉的,估计梁明鉴心里在后悔来这拍卖会吧?
对于梁明鉴那说辞,胡伟撇了撇嘴,他又不是傻子,能看不出来?一个个躲他瘟神一样。就杨帆好一点,起码还算愉快。
但他不知道,杨帆有多不愉快!
凑在一起的梁明鉴跟杨帆有点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两位老弟,等一下我们喝一杯去。”梁明鉴开口道。
好吧!真是不折不扣的酒鬼,一见面就是喝一杯,杨帆悲哀发现,周围就他一个正常人。
“妈的!整天喝,迟早有天喝死你,一天不喝你会死呀?”胡伟开口道。
他也有点怕这家伙喝酒,说好的一杯,他娘的!一喝就是几瓶,喝了之后,还唐僧一样在哪碎碎念,说一些乱七八糟的,什么以前怎样怎样。他大爷的!所有人就在听他“讲故事”,偏偏你还不能不听,稍微说话打断,就会遭到六亲不认的破口大骂!
因此,胡伟要陪这家伙喝酒,是宁死不从的。
“唉!”梁明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杨帆都感到一阵凉气从脚底升到头顶。
“你不懂,你这种粗人,哪能体会喝酒的乐趣和享受?我看这位小兄弟很不错,应该是志同道合之辈。”说着说着,梁明鉴就盯上杨帆。
杨帆真心感觉在这呆不下去了。谁跟你是志同道合之辈?拜托!我很少喝酒。
第十四名,加油!再跟大家要点跟票!现在很重要,大家不要嫌麻烦!中午网络就恢复正常了,接下来会按时上传章节,早上八点跟下午六点!
。。。
<;div>;
<;/br>;
第五十六章 岳飞雕件()
三个人聊了一会,准确说是梁明鉴跟胡伟扯了一会,两人话题总是说不到一起,总会跑题,一旁杨帆听着,感觉挺搞笑的。
拍卖会开始,中规中矩一个开场白,然后进入拍卖环节。胡伟跟梁明鉴都安静了下来,盯着前面。
这两个家伙都属于跑来碰运气的,看能不能遇到些自己没有见过的物件,长长见识。一般情况下是不参加竞拍的,他们更热衷自己去捡漏,而不是高价拍一件回去炫耀。
当然,真有自己感兴趣的,那就另说了。
第一件一般都是好货,所有人都有点期待。没有让大家失望,那是一幅吴道子的古画。美中不足的是,这幅画并不是吴道子的登天之作。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对唐代的绘画有着深刻影响,他被后世尊为“画圣”,后来他的徒弟接替了“画圣”的名号。
能成圣,自然是非同凡响,要知道,孟子那么出名,也只能混一个半圣做做,古往今来,冠与圣号的屈指可数。
拍卖品摆出来后,大家可以自由上前,近距离看一看,然后再竞拍。
“可惜!只是吴道子前期的作品,虽然存世少,很珍贵,但还不算宗师之作。”胡伟开口道。
自从他得到那块玉牌,对宗师之作就眷眷以求,希望能搞到更多的宗师作品,毕竟每一件宗师之作都有其神奇之处,令人着迷。
梁明鉴也听说这家伙得到一件宗师之作,是一块十二生肖圣玉牌,非常神异,如有龙在内,让人叹为观止。不过,他没有见过。
“宗师之作那是那么容易发现的?对了,你那块宝贝,什么时候让我看看?”梁明鉴说道。
“以后有空你到京城再说吧!”
毕竟是宗师的作品,那幅古画还是拍出了一个让杨帆难以接受的价格,一千八百多万落锤。现场的气氛被炒热起来。
“这些平常物件,没什么意思。”胡伟开口道。
看到上面连续两件都是普通的铜器跟瓷器,他跟梁明鉴都有点失去了兴致,感觉无聊起来,懒得上去观看了。
“嗯!现在拍卖会的水平是越来越差,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宝物很罕见。”梁明鉴深以为然,很赞同胡伟的说法。
又一件摆上来,那是一尊木雕,大物件,差不多一米高,老樟木雕琢的,刚摆上来,就散发出淡淡的樟木香味。
“岳将军雕件?这么大件,有点年头了吧?”梁明鉴瞥了一眼。
雕件很大,但没有很出色的地方,雕工还算不错。然而,这是樟木,不算什么贵重木材,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反正他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胡伟也很无语,现在的拍卖会堕落到这种程度了吗?
杨帆站起来,跟前面两三次一样,随着一些人上前瞄几眼。胡伟跟梁明鉴很意外,毕竟这些普通的物件通常都是不入他们法眼的。
不过,念在杨帆初入行,想要多见识见识一些古玩,倒也没有太深究。
杨帆认真看了下,神情微微一顿,发现点有趣的地方。
“如大家所见,这是一尊岳飞雕件,大师级的雕琢,木材是上百年的老香樟,最适合用来供奉,机会难得,十万起拍,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千。”拍卖师在上面嘶着喉咙喊道。
在场有不少商人,感觉拍回去当财神供奉在公司也很不错。
岳将军一军破万敌,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这对他们做生意也是一个好意头,十多万并不贵。
没一会,价格就飙到了二十万多。
“三十万!”杨帆立即把价格抬升好几万,让现场不少人都侧目,随即摇摇头,年轻人呀!果然就是冲动。
有时候,他们最讨厌就是跟这些没有头脑的年轻人竞价了。一个个都是不将父母赚的钱当钱,一砸千金,好面子。
“要是我家孩子,我一巴掌就拍死他!省得他糟蹋钱财。”一个中年人忍不住开口道。
这种败家子,他最是反感,平时教育孩子,都是严格控制他们的开支的。还是学生,就想买什么豪车,没得商量,以后自己赚钱去。
升到三十万,那些老板也冷静下来,失去了竞价的兴趣。
拍卖师一看气氛,也马上拍板,将物件拍给了杨帆。这件物品一开始,他们还以为会流拍,没想到还拍出个过得去的价格。
“嗯?你要那玩意做什么?我看也就是清朝的物件。雕琢师应该还是出自民间,三十万就有点贵了。”胡伟提醒道。
“是呀!这次你有点冲动了。淡定,好东西肯定还在后面的。”梁明鉴也插口道。
市场上,顶多也就是十多二十万,绝对能找到,毕竟不是什么珍稀木材,民间还是很多的。
“呵呵!无所谓啦!”
杨帆笑了笑,没有解释,岳飞腰间的那块牌子是件好东西,除了他谁能看出来?牌子外面刷了一层漆,使得其跟整个木雕根本没有什么异样。
可见,大家对这尊木雕都不看好,连拍卖行的鉴定师都没有仔细检查,竟然没有发现那块牌子根本就不是木制的,而是玉牌。
胡伟疑惑地看了眼杨帆,根据他对这家伙的了解,绝对不是冲动的人,更重要的是,这小子眼力贼精。
他可是知道,贾老都收徒了,主角就是这家伙。以贾老那老家伙挑剔的眼光,也绝对不会找一个无才之人。
“妈的!那玩意难道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能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要的话,我改天帮你联系。”听见胡伟的话语,梁明鉴笑道。
随后,也出现了好几件精品,令现场的竞价气氛高涨,基本上都是几百万成交的。
很快,就来到了尾声,大家关注的还是压轴品。
“相信大家都在期待我们这次拍卖的压轴品,我也不废话了,马上展出我们这次拍卖最贵重的宝物。”拍卖师话音刚落,一个美不可方的礼仪小姐小心翼翼地将压轴品捧上来。
求跟!排名上不去呀!麻烦各位了!
。。。
<;div>;
<;/br>;
第五十七章 惊世柴窑()
那是一个不完整的瓷器,残缺了五分之一,一个盘子。这样的压轴品,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不认识的人还在心里暗想,主办方不会搞错了吧?
一些古玩高手却是精神提起来,知道拍卖会不可能砸自己招牌,那残破的物件,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或许,大家还不知道,这是一件柴窑瓷器,尽管已经残破了,但它的珍贵,相信在座不少人都清楚。”拍卖师也不知道是因为一件柴窑瓷器即将面世激动,还是因为这件宝物即将拍出天价而振奋。
“很珍贵的吗?”在场很多都是大老板,对古玩其实不是很了解,有些人身边则是带了掌眼的高手。
掌眼是一种称呼,指专门帮人鉴定工作的一类人。
“柴窑是中国古代著名官窑之一,被誉为中国‘诸窑之冠’,然而它却只存在于传说中,原因是至今未发现柴窑的窑址,也无完整的柴窑器皿传世,甚至连柴窑瓷器的残片也未曾有人亲眼目睹。”有人解释道。
听到这话,那些人自然清楚上面那件残破品的分量了。
元青花能拍出上亿的天价,就是因为它的存世品非常稀少。然而,柴窑还没有存世的作品,大家都难以预料这会以什么价格拍出。
“因为柴窑的珍贵,而且在这之前,均没有真品,没有多少参考,也不敢断言,这是十足的柴窑。现在,有请各位高手上前鉴定,我们的鉴定师把握还是很高的。”拍卖师也不怕让人看,既然摆出来拍卖,肯定是有把握的。
这一回,一大群人涌上去,现场立即出现安保人员,保持秩序。
“我去!竟然是柴窑,如果是真的,这次千里迢迢跑过来算值了。”胡伟第一时间窜了上去,梁明鉴随后而至,反而杨帆没有着急,先让其他人忙。
“如果是真的,大好消息,真该喝一杯了。”
柴窑的信息他知道不少,事实上,这种瓷器的确只存在于传说中,历史上有记载,严嵩父子倾全国之力,仅得数枚,可见明朝人就很少见到柴瓷,且宋时仿制柴器甚多,因此,其地位与目前仅剩百余枚的汝窑同等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名窑窑址已经找到,惟柴、哥在中国陶瓷史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古代瓷器以柴窑为贵,明朝人就有“论窑器,必柴、汝、官、哥、定”之说。可见,柴窑放在古代,已经是被吹上天的宝物。
“据说,日本珍藏了一件柴窑作品,叫青百合花瓶,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有个古玩专家开口道。
“不清楚,协会派出人前去研究,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出来。”另一个人回答道。
他口中的协会,是指中国古玩协会,是一个民间的机构,专门收纳民间古玩人士的,当然,也有门槛,不是随便就能进入充当会员的。
这样的协会,其实还有很多,几乎是每个省都有一个分协会,还有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入会要求也低一些。
一群高手在前面研究、琢磨,越看越觉得就是柴窑,当然,百分百断定,大家也不敢保证,毕竟谁都没有鉴定柴窑的经验。然而,这就已经足以让现场的人都沸腾起来。
别说残缺了五分之一,就算只剩下一块残片,也能被人争抢得头破血流。
在历史上有记载:“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
放在古代,得到残片都会被视为珍宝,何况现在?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嗯!很符合记载上面的描述,我研究了一下,它的存世时间也符合。”梁明鉴等人最后说道。
“他妈的混蛋!出现柴窑,居然没有事先透露消息。兄弟,我的资金有点不足,一会借我点。”胡伟咒骂道,骂完对杨帆借钱。
柴窑呀!虽然还不是很确定,但已经有八成认定了。如果得到,几乎是绝世孤品,谁不想拥有?
说起来,这种瓷器在后周是专门替君王生产的。胡伟很清楚,它是是中国历代惟一以君主姓氏命名的瓷窑。
然而,拍卖会要得就是这种轰动的效果。打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一会争起来会更加激烈,虽然会可能出现资金准备不够充分,但在场都不是省油的灯,筹钱不是难题,影响不会很大。
一开始就大肆宣传,有好处,也有坏处。柴窑的名头太大,可能会引来顶级的鉴宝专家,万一被鉴定是假货,那就不妙了。
“可以!不过,我要提醒你,我的资金也不是很多,可能帮助不大,你最好还是多做打算。”杨帆提醒道。
这么一件宝物,他并不想争夺,有点得不偿失。他认真看了一下,这瓷器的“记忆”有点残破,比较模糊,产地等都查不出来,但基本上可以知道,这是柴窑的真品。
“相信大家已经心中有数,现在开始正是竞价。这件柴窑底价一千万,每次加价不得低于十万。”拍卖师激动起来,他有预测,这件作品将会创下一个新高。
“一千一百万!”
“一千五百万!”
“两千万!”
……
下面的人一个喊得比一个凶,古玩人士的有钱,以及疯狂,这一刻彻底释放出来,让不少老板都心惊不已:原来这些貌不惊人的家伙,都是那么有钱的呀!
换成他们,砸下去上千万,也会头疼一二吧?但这些家伙眼睛都喊红了。
杨帆叹了口气,早就预料会这样。他看了眼旁边的胡伟跟梁明鉴,见他们脸色阴沉如水,可见这两个家伙的资金真的不充足。
梁明鉴微微摇头,他是准备放弃了。这才一会功夫,价格就蹿到了五千多万,还能愉快玩耍吗?他认识现场的一个大富翁,人家曾经在国外拍卖会尝试过豪砸上亿资金,将国宝归送回国。
最后,一件还不是十分确定的柴窑,以九千六百五十万成交。如果完整的瓷器,相信价格会直指元青花,甚至威胁它的地位。
没多久,柴窑的消息传了出去,整个古玩圈都轰动起来。
目前我们又前进了一名,排在第十三名,加油!感谢书友150514203840163的打赏!
。。。
<;div>;
<;/br>;
第五十八章 圣虎玉牌()
拍卖会结束,杨帆等人被请到贵宾室,接待大家是何探,因为罗老的关系,杨帆也就喊他荣哥,似乎这家伙的小名叫小荣,当初罗老就是这么叫他的。
“老弟,你的司机在外面吧?我让人请进来了。”毕竟那么大的一件雕琢品,他都怀疑杨帆细胳膊小腿的能不能搬动。
杨帆点了点头,朝他拍下来的那尊雕件走去。之前,拍卖现场因为位置不足的原因,徐平并没有进入会场,而是在外面的大厅等待。
“我说你小子头脑发什么热,竟然弄了一件这样的玩意。”胡伟忍不住摇头,赚钱没有利润,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当然,不是说几十万的东西不值得。而是这东西实在太平凡,如果是一些特殊物品,虽然不贵,比如之前梁明鉴从杨帆手中得到的竹签,但也有的必要,看各人喜欢。
别说胡伟看不过去,就是何探也很意外。
“难道我们鉴定师打眼了?又被小帆你捡了漏。”何探开玩笑道。无论怎么样,在他看来,杨帆这是给他面子。
“呵呵!要不,原价让荣哥你收回去?”杨帆干脆说一句。
何探连忙摆手:“拍卖行没有退货的规矩。”
杨帆看了眼那家伙,暗道:一会就有你后悔的时候。
他走上前,直接摘下岳飞雕件腰间的虎型令牌,掂量了一下,真不是木质的。他心中一喜,一开始就知道这件宝物,但只有拿到手,他才真正放下心来。
“嗯?搞什么?”梁明鉴惊异地看着杨帆。
无端端的,破坏它干什么?有钱也不能这样吧?
“老弟,别冲动呀!”何探也马上说道。
这时候,徐平走进来,直接朝杨帆走来。他接到消息,杨哥拍了一件很大的宝贝,进来帮忙扛出去。
“荣哥,有祛漆的工具吗?”杨帆询问道。
作为专业的拍卖行,这些东西应该是有的吧?
何探有点疑惑地点点头,招呼一个手下,让他去拿工具过来。
作为古玩高手的胡伟、梁明鉴等人一听,马上意识到,那块牌子不简单,马上凑过去。不看不知道,认真一看,胡伟有种熟悉的感觉,心头大惊。
“我看看。”他接过手,认真观察,发现这块牌子不是木质的,最可能是一块玉,一看上面的图案,已经说不出话来。
“日呀!他妈的!之前我怎么就不上去看看?”他觉得,如果当初他也上去观察,肯定也可能发现这块牌子外层的油漆,只要认真,并不难看出。
“有可能是件宝物,杨老弟你待会得请喝几杯才行。”梁明鉴也开口道。
至于何探等人,已经傻眼了。在他们拍卖行捡漏?自开业以来,貌似还是头一遭吧?何探嘴角抽了抽,真想给自己一巴掌,刚才为什么不同意原价收回?
“兄弟,五百万让给我,我就要这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