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拣宝大家-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避尘珠呀!”贾老赞叹道。

    可惜,避尘珠的辐射还是挺大的,观赏起来比较麻烦。不然的话,他都想让杨帆借他一段时间,摆在书房,不怕落尘了。

    “阿弥陀佛!老衲能否回购这枚避尘珠?”孤灯大师十分无奈地问道。

    他们和尚对生老病死不是很看重,自然也就不怕什么辐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底古墓() 
杨帆都还没开口,贾老就代为回答:“绝对不行。”

    这种珍宝,虽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只要不缺钱,没有谁会忍痛割爱的。再说,这避尘珠放在寺庙的藏经阁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也不见有谁被辐射死亡,那些和尚不一样长命百岁?

    孤灯大师预料到这结果,但还是忍不住小小的失落。这宝贝毕竟是他们寺庙出来的,怎么说他脸上都没有光。

    “他妈的!这种宝贝老子怎么没有遇到。”胡伟咽了咽口水。

    避尘珠的珍贵,不会比他的圣玉牌差,论稀有程度,甚至更加珍稀,都是无价之宝。

    “小帆,避尘珠我暂放一段时间。”贾老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杨帆点点头,他是无所谓的,但还是得提醒一句:“最好别总拿着玩,检查一下辐射有多大。”

    这是安全的做法,贾老虽然不是很在乎,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一只脚踏入棺材的人,没有太在意多活几天。不过,弟子好意提醒,他也就笑着点头答应。

    “这老家伙真命好。”六爷有点吃味地说道。

    今天,就他的传人没有在场。不过,想想那丫头,也就算了。在古董造诣上,恐怕也是输杨帆一筹。

    至于盗墓的本事,不是他教出来的,也不好意思拿出来比。盗墓说好听点是考古,说难听点是不大光彩的职业,毕竟是挖人家坟墓的工作,有损阴德。

    这时候。贾老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还有一本证书。

    “填一下资料。”

    “什么来的?”杨帆一愣。眼睛一扫,又是一怔。

    “古玩协会的入会证明。”

    这个协会杨帆也听说过,由业界精英、社团、文博专家、书画家组成。传播中华文化,服务收藏大众,促进中外交流。协会旨在团结海内外广大华人收藏家,弘扬保持和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抢救、开拓各种民间收藏品,提高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品位。

    “加入古玩协会义务不多。对你有好处。”贾老开口道。

    这次,让杨帆上京,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领他入会。对他知识的交流很有帮助,协会里面很多信息都是共享的,有益无害。

    杨帆不再啰嗦,马上就填上自己的资料。

    他明白,如果不是贾老出手,他要加入古玩协会还不是那么容易,起码还得考核一下,不会随随便便填一个资料那么简单。

    “明天的活动。也是协会举行的,你这件避尘珠正好可以拿去参展。”戒贪和尚开口道。

    杨帆没有意见。东西都到贾老的手里了。贾老也没有反对,不过,还得让人检测一下比较好。如果真的辐射大,那就不行了。他不在乎辐射,但不能忽略别人呀!

    “等会,我们去逛逛潘家园,或者琉璃厂?”胡伟提议道。

    “也好。”杨帆点头道。

    但就在这时候,失踪了一段时间的沈梦走了进来。

    六爷看到她手中的洛。阳铲,脸都绿了。这丫头,都那么大,还没有点正经,以后怎么嫁出去?

    “咳咳!丫头,你跑哪去了?”他询问道。

    “小道消息,外面出现一个古墓,过去看看。”沈梦回答。

    说完,眼睛转向胡伟:“喂!老胡,姐让你准备的那本《玄关要术》呢?放心,保证会还你的。”

    “呃!没空,一会老子要陪杨兄弟去琉璃厂玩玩。”胡伟马上把杨帆拉出来当挡箭牌,这个时候还讲什么义气?

    “琉璃厂天天去,你不腻?今天姐带你们去玩点刺激的。赶紧的,那古墓十分有趣。”沈梦不容杨帆等人的反对,一句话安排了大家今天的行程。

    看着女贼那略具威胁的目光,胡伟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沈梦的“提议”。

    “你一个女孩子,玩什么不好,天天跑去那些墓地,撞到脏东西就知道了。”六爷教训道。

    “爷爷!放心啦!”沈梦有点无语,这老头有点迷信。

    “小僧就不陪你了。”戒贪和尚没有兴趣。

    不过,沈梦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这厮很无耻地改口了。

    “左右今天没事做,去去也无妨。”

    胡伟等人听了,均是翻白眼,和尚见多了,但这么不要脸的和尚真不多见。

    古墓并不是太远,还在京城的范围内,三个小时的车程。那是一个湖,湖泊并不大,但看起来挺深的。

    “古墓呢?”

    沈梦指了指湖泊:“下面。”

    “水葬?”胡伟等人皱了皱眉。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投河式、撒灰式。

    建国后,水葬比较少见,只有一些少数民族还能看到。藏族多实行天葬,只有凶亡者和一些传染病亡者被贬用水葬。

    总之,水葬的人貌似都不是很吉利,所以胡伟他们才脸色微微变幻。

    “怎么?不会是怕了吧?我说,你们大男人的,我一个小女子都不怕。”沈梦调侃道。

    戒贪和尚瞪了一眼,暗道:你算哪门子的小女子?男人婆更加符合。整个神经病一样,整天跟阴森森的墓地打交道,晚上难道就不会做噩梦的吗?

    杨帆打量了周围的环境,看得出,这个湖泊是一个人工湖。能在下面建古墓,以前肯定不会是湖泊。

    湖泊看起来不大,但放在古代,这个人工湖绝对是一个大工程,也可以看出,这个古墓的主人非常有钱。

    发现杨帆等人的到来,一个男人走过来,对沈梦开口道:“梦姐,下面的情况我们已经勘测清楚,你要不要来看看?”

    沈梦点点头,带着杨帆他们到哪些人群中间去。

    没想到,这丫头还挺有威望的,那些人纷纷问好。杨帆还能看到考古的研究生,还有一个老头,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你来了?看看这石门的图案。”那老人家给沈梦递过来一张图片。(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盗墓与考古()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盗墓与考古中国数千年来的墓葬形式,都来源于伏羲六十四卦繁衍出来的五行风水布局,万变不离其宗,都讲求占尽天下形势,归根结底就是追求八个字:造化之内,天人一体。

    老人家是考古圈的教授,目前沈梦也是他的弟子。

    “水底古墓很少见,我也只遇到三次。这个墓地是最讲究的,看它的风格,应该是清朝的王贵族墓地。风水格局相当好,你来看看。”老人对沈梦说道。

    沈梦是第一次看到水底的墓地,所以非常感兴趣。

    她一看图片上的画面,石门刻画着不少的花纹,看起来非常精美、神秘。

    “要抽水吗?”老人身边的研究生问道。

    抽水机已经准备好,要将湖水抽干,恐怕还得一整天的功夫。不过,不抽干,他们研究不了,就算将古墓的石门打开,湖水就会冲进去,将古墓里面的一切淹没。

    “赶紧动手,尽快将水抽干净。”老人开口道。

    沈梦看了会,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先介绍一番杨帆他们。

    杨帆才知道,这老人叫楚修善,是水木大学考古专业的教授,圈内非常有名,地位跟贾老他们在古董行业一样。

    沈梦把图片给杨帆他们见识见识,这些人毕竟都是玩古董的,对历史等知识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说不定他们认得上面的图案。

    她自己则是周围看看,对风水格局,她也有点研究。如果没有水,这个墓地很凶险,绝对不能葬人的。但有了水,那就另当别论。

    “这考古还蛮专业的。”杨帆开口道。

    但戒贪和尚撇了撇嘴:“盗墓就是盗墓,考什么古?”

    在他看来,所谓的考古,其实跟盗墓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挖掘坟墓。只是更加小心,对墓地减少破坏而已。但墓都被你挖了,还在乎破坏多少吗?

    而且,这些考古的方法、手段等等完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咳咳!”楚老微微尴尬一下,转过脸去。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他在考古方面的成就,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他可是正正宗宗的盗墓派,古代非常出名的摸金校尉。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这个秘密就是他的儿子都不知道,后代因为没有人对考古感兴趣,所以他准备将手艺都传给沈梦这个女弟子。那丫头盗墓的天赋非常高,让他很满意。

    “你们怎么找到这个古墓的?”杨帆很好奇。

    按理说,这附近,没有一点墓地的痕迹,全都被埋藏在湖底,应该不容易发现的呀!

    “老夫一个老友住在附近,我来玩两天。看到这湖泊,马上就认出是人工湖,所以特别研究了一下,就猜测下面有古墓。”楚老捋着胡子笑道。有点得意。

    这手段,现在已经很少人能比得上他了。

    杨帆听这老人的分析,顿时肃然起敬,是个有本事的人。

    “楚老好本事。”

    楚老摆摆手:“我这也是三脚猫功夫,古代能人很多,可惜很多东西都失传了。”

    他告诉杨帆。在古代,盗墓能人很多,一个籍籍无名的盗墓者可能就比他厉害。

    “刚解放时曾枪毙一个老盗墓贼,他将一生所盗文物国宝全部卖给了外国人。那家伙才是厉害,出了名的闻家。专盗汉唐以前大墓,出土器物只要一闻,便可准确断代。”

    他给杨帆他们说了一个故事,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

    杨帆听后万分感概,盗墓虽然不光彩,但也是一门大学问。

    楚老说的那个盗墓高手他没听过,但听说一个叫“焦四”的盗墓大家。

    那家伙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

    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焦四很高兴,说:“我们找到了!”

    这听起来很神奇,但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打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像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

    “这玩意没见过。”胡伟看了一会,将图片给杨帆。

    杨帆看了几眼,感觉有点熟悉。这种熟悉很奇怪,自己并没有见过那些雕刻,但就是熟悉。

    他沉思起来,努力搞清楚这种状况。良久,才呼了口气。

    原来,那熟悉感是明目符传达给他的,自己确确实实没有见过。

    “怎么?你见过?”胡伟心头一紧,看杨帆苦思了半分钟,然后释然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知道那些雕刻。

    “似乎是一个风水阵法。”杨帆开口道。

    “风水阵法?”楚老诧异地看了眼杨帆,目光中隐约有点怀疑。

    也难怪,他都不认得那些东西,虽说他不是专攻风水算命的,但也有所涉及。偏生一个年轻人认识,能不怀疑吗?

    “百世福荫阵,下面应该有一条龙脉,被锁住了。”杨帆将明目符传过来的信息说出来。

    说完,胡伟等人都是看猴子一样的眼光。知道这小子古玩很厉害,但从没得知这厮还能玩风水呀!

第一百六十九章 建文帝陵墓() 
“百世福荫阵?没听过。…。。… ”沈梦秀眉一皱,差点就要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胡扯的。

    然而,楚老却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亲眼看过这个阵法,但听说过。因为这个阵法威力巨大,甚至有伤天和,完全就是强行占据天地灵气为己用。

    他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阵法往往是消耗龙脉,转化为某个家族的气运。一开始,确实很有作用,百世繁华,但最后会很悲剧,遭天谴,包括布下这阵法的人。

    因此,这是一个禁阵,很少用到,以至于后来都失传了。

    “竟然是百世福荫阵,我说呢!这里下面我看应该是有一条隐龙脉的,但这方圆的百姓生活并不怎么安康幸福。按道理说,应该是人杰地灵的。如果被锁住,那就好解释了。”楚老恍然。

    看龙脉,是他们风水家的看家本领。虽然更专业考古,但看风水也是他的特长,即使是隐龙脉,他也能观察出来。

    看风水首要寻龙,然后才可点‘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先要选好大区域,再选择最好的地点。

    风水理论认为龙脉象大地上的血管,龙脉里藏着大地的能量,如果我们可以找到龙脉,再从一个适合的地方吸收提取这种能量,在不破坏地理环境的情况下得到大地的支持,我们的生活就会安定幸福,甚至趋吉避凶。

    这种能量象电一样,输出后可以发生不同的效果,如何发挥大地能量是理气风水的功劳,比如是催旺升迁学业,还是催旺财运健康,但是至少要先把龙脉给找出来。

    “真有这个阵法?”不仅沈梦诧异,连胡伟他们也好奇起来。

    “有,但百世福荫阵布置起来很麻烦,威力巨大,一不小心被反噬。绝对是很惨的。所以,这个阵法很少用,后来都失传了,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楚老说道。

    他对杨帆有点兴趣,这个年轻人竟然知道风水阵,还是那么隐秘的失传阵法,不简单呀!

    “你怎么知道的?”胡伟看向杨帆。

    “我看的书有点杂。风水的一些基本要领我可能不清楚,但一些偏‘门’的知识我可能见过。”杨帆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其他人听后。全都郁闷得要死。这家伙还真是气人呀!想到他古董方面的见识,貌似也是这个特征。

    “都不知道你这家伙怎么学的。”沈梦白了一眼。

    随着‘抽’水机不断‘抽’水,湖里的湖水慢慢下降,三四个小时后,湖水被‘抽’干。不少人下去捉鱼,一米长的大鱼也有好几条。

    “他娘的!这几条鱼我们带回去,那么大的湖鱼少见呀!”胡伟说道。

    野生鱼好吃,谁都知道。这么大的湖鱼,有钱都不好捉。

    “阿弥陀佛!看来小僧要破戒了。”戒贪和尚念了一句佛语。

    杨帆等人无语。貌似这光头从来都不戒酒‘肉’的吧?算个屁破戒呀!哪天,这家伙跑去叫小姐乐一个晚上,大家也不会太惊奇。

    大家来到石‘门’边,楚老他们正要打开石‘门’。杨帆连忙喊停,大家都是不解地看过去。

    “这里有一块石板,你们来看看。”杨帆指着自己踩着的地方,上面覆盖了二三十厘米的淤泥。

    通过明目符。他发现,这块‘床’一样大的石板上面刻了不少字。看到那些文字,稍微一斟酌,他也是愣住了。

    楚老连忙走过来,不怕手脏,直接用手‘插’进淤泥中‘摸’一把。

    “来几个人。将这上面的泥清理干净。”他‘摸’到石板上面的雕刻,应该是一些重要的信息,作为考古家,对这些是很感兴趣的。

    那些工人当中,马上过来四个人,快速把上面一层二三十厘米的淤泥清理。石板的原本面目慢慢暴‘露’在大家的眼底。

    “家史记载?”胡伟一看,前面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通过这些记载。楚老很快就知道这墓是谁的。

    “原来是他的墓,难怪没有人找到,原来在湖底。”楚老恍然大悟。他相信,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会引起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震动。

    “建文帝!”杨帆也是一愣。

    一般说来,人们往往知道明朝的十三陵,比较出名的还有凤。阳的明皇陵和南。京的明孝陵。这样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五陵。

    实际上,明朝是有十九座皇帝的陵墓的。除了上面的十五个之外,还有明祖陵,是朱元璋为他爷爷以上的祖宗修建的。明显陵,是嘉靖皇帝为他父亲修建的。

    而在明孝陵旁边,还有一座陵墓,经过考察,结合史料分析,是朱元璋早逝的太子朱标的坟墓,朱标曾经三次被追封为皇上,而且墓葬的规制和明孝陵基本一致,当然可以算作皇陵,目前,被命名为“孝东陵”。

    另外,在十三陵有一座景泰陵,没有陵号。这座陵墓是真正当了7年皇帝的朱祁钰的墓葬。由于明英宗复辟,取消了他的皇上的资格,也没有给他的陵墓命名陵号,所以,一般用他的年号代替陵号。也就是说,所谓十三陵,实际上是十四陵。加起来共计十九座皇帝陵墓。

    然而,任谁也没想到,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的墓并不包括其中。

    建文帝刚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图谋夺取帝位,以讨伐其身边“逆臣”为名,起兵北平,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其出逃的传闻颇多,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