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异姓王爷-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明地一手沿着欧阳如如曲线流畅的脊背下滑,透着薄薄的轻移。一路感受着她那温润的肌肤带了的滑嫩,突然一下子就抄起了她那团翘楚、柔韧的丰臀,然后几步就来到了绣床旁边,轻轻地将她放到了上面。

岳明一看欧阳如如一副羞答答的样子,更是欲火中烧,伸出一只手抚摸着她精致地脸颊,继而缓缓下滑。 摩挲着她优雅白皙的脖子,然后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了一股邪邪的坏笑;不等欧阳如如回神,那支大手已经迅速地深入浅浅的领口,握住了那团温热、挺拔的乳峰,感受着手心美妙之极的温润触感,带着一股陶醉般的声音,凑到她的耳垂儿旁边。邪邪地笑道:“感觉怎么样?”

“嗯,”欧阳如如嘤咛一声,一下子就涌入了岳明地怀里,两颊酡红,满心的喜悦和羞涩,随着岳明的那双大双熟稔技巧的侵犯,她的身体内也有一股温热激情在澎湃着。她轻轻地闭上双目,静静地期盼着接下来更加幸福的那一刻。

良久,良久,欧阳如如觉得夫君的手似乎慢了下来,力道也不如刚才那样了急迫。她轻轻地睁开眼睛一看,夫君那英俊地脸上此刻带着浓浓的倦意,双目微阖,原来夫君是真的太累了。

欧阳如如嫣然一笑,轻轻地从夫君的怀里挣脱出来,岳明也真是累极了,一看欧阳如如挣脱了自己的拥抱,还想上前接着摩挲;可是欧阳如如将他地双手轻轻一按,反手解开了他的袍带,紧接着将他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地脱了下来。然后轻轻地将他推到在了床上。

欧阳如如弓着漂亮的臀部趴倒了床上。将绣床上面左右两个勾着罗帐的铜钩儿一放,两个人一下子就笼罩在了一团绯红色的暧昧气氛之中;岳明知道欧阳如如觉得自己太累。肯定要采取主动了,于是也不说话,微微闭着眼,任凭着她的随意。

岳明的这番姿态让欧阳如如更加大胆,她站在床上,衣带轻扯,身上本来就不多的衣物顺着她凹凸有致的娇躯纷纷滑落,一弯腰、一撅臀,一挺胸都透着一股子让人血脉喷张地冲动,随着最后地一两件贴身的小衣褪下,她那让人看上去不忍亵渎地玉体,瞬间就横陈在了岳明的眼前,迎着轻纱外面粉红色的光束,欧阳如如赤身裸体地站在了岳明的眼前。

雪白如玉的肌肤,修长挺拔的大腿,和上下那两处让人不忍亵渎的地方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他的眼前。岳明心中的欲望顿时一下子爆发了,刚想翻身一跃而起,可是还没等他动身,欧阳如如一下子就偎依在了他的胸前,一低头,润滑柔腻的樱唇连着滚烫的香舌在他裸露的胸膛上开始了肆意的游弋……

红烛燃尽,屋中漆黑一片,绣床上的颠鸾倒凤之声却开始了。先是欧阳如如喜极而泣的呢喃之声,然后是一阵急促的呼吸声夹杂这绣床的晃动声,紧接着就是她尽力迎合翻转的欢快呼喊之声,伴随着外面枝头上不知名的小鸟的歌唱,新的一天来到了!

两个人就这样一夜癫狂,直到窗外透过了朦胧的清光才慢慢地睡去。

因为心里记挂这明天的事情,岳明稍微迷糊了一阵就醒了,低头一看怀里初乘雨露的欧阳如如玉体横陈,满脸都是幸福、甜蜜和满足。如云的秀发摊在胸前,黑的发亮,白的耀眼,光洁柔嫩的脖子上还留在一串串的印记,平滑细嫩的小腹,浑圆修长的大腿,丰挺的美臀,还有那隐藏在衾被中令人浮想联翩的无限风光,岳明忍不住轻轻在那对蓓蕾上又亲吻了一番,才算是暂时解决了早晨挺拔的冲动。

欧阳如如也许是太满足了,昨天晚上一直都是她在主动逢迎,如今岳明在她身上又是一阵揉捏摩挲,然后穿衣起床,她竟然浑然不知,还像一只小猫一样蜷缩这,酥软的身子除了随着轻柔的呼吸上下起伏外,其余地都是一动不动。

岳明又狠狠地看了一眼满床的无限春色,然后赶紧地就出了门。

如今已经是日上三竿,岳明悻悻地去和灵儿打了一声招呼,然后来到前院叫上冯凯就直奔皇宫。今天赵祯让他进宫,就是要安排他南下金陵之事,综合目前收到的情报,和对朝中局势的的分析,这件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一晚上癫狂,如今可不能在马背上再颠簸下去了,于是岳明也让人弄了一顶大轿,郝管家临时分派了四个人来充当轿夫,他舒舒服服地坐了上去,冯凯骑马跟在后面,两个人离开了将军府就直奔京城而去。

岳明一边走一边感叹,以前总是羡慕那些在家里妻妾成群,在外面事业有成的人,可是今天自己终于混到了这个级别,没想到第一天下来就搞得浑身像散了架一般,自己家里今后又多了这两个狐媚子,恐怕就得天天回去加班了,这份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岳明从没坐过轿子,何况郝管家派来的这几个也不是职业的轿夫,一举一动都很不专业,刚一起步岳明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摇摇晃晃的不说,里面还又闷又热,于是只好勉强忍着进了城,看了看这里离皇宫也不是太远了,就急忙让他们停了下来。

岳明下了轿,将那些轿夫打发回去,就和冯凯一前一后地直奔皇宫。此时岳明才觉得一今天这汴梁城里的气氛和昨日竟然大不相同,原来昨天晚上大将军府发生的一幕早就已经弄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如今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里,人们议论的都是昨天晚上自己的那番惊人之举。

这些人说的神乎其乎,听得岳明是一阵摇头,可是还有更绝的,路旁不远处有一个小茶馆,里面还有一个说书的,下面的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就见前面那个说书的放下手中的茶碗,轻轻一拍案上的醒木|Qī…shu…ωang|,朗声说道:“上回书咱们说到岳大人智擒李元昊,墨卫军扬名汴梁城,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国公爷绝技惊四座,两佳人同寝侍一夫…………各位请稍安勿躁,请老夫慢慢道来。”

下面听书的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一个个抻着脖子,竖着耳朵,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说书先生在台上瞎白活!

岳明使劲儿看了那个说书的老头儿一眼,心说你老没搞错吧,我这当事人就没有享受到的待遇,你怎么知道?…………还两佳人同寝侍一夫纵然是你老昨天在外面听我的房,估计你也不能知道的这么详细!

一路上听这自己的这些花边新闻和刚刚出炉的文学作品,岳明真是哭笑不得;以这种包装和宣传的力度,自己就是想不出名也不行啊。

来到宫门外,冯凯照例在外面候着,岳明一个人就来到了赵祯日常处理政务的景福殿,小太监一通报,时间不大就见赵祯亲自迎了出来。

当朝天子亲自出殿迎接一个大臣,这种事恐怕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岳明急忙上前参拜道:“微臣岳明叩见皇上!”

赵祯一把就将岳明拉了起来,看了看左右的那些小太监没有注意他们俩,就凑到岳明的耳边笑着问道:“昨天夜里怎么样,还忙得过来吧?”

岳明看了看一脸嬉笑的赵祯,还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第二卷 玩转京城 第113章 生不如死

他们君臣俩就这样说说笑笑地进了景福殿,惹得两旁的小太监一阵阵暗自咂舌,一个个都在心里暗自喟叹:看看人家岳大人,跟皇上好得就像哥儿俩似的,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进了崇文阁,赵祯稳稳地往龙椅上一座,怒了努嘴示意让岳明坐在他的对面,等小宫女上了茶之后,赵祯笑道:“岳明,三月二十八就是黄道吉日,朕打算让你这一天就离京南下!”

果然不出陆秉文所料,现在可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岳明不敢马虎,急忙起身说道:“微臣遵旨!”

赵祯也站了起来,在大殿里来回踱了几步,忽然回头问道:“岳明,你知道朕这次让你南下,代天子巡幸江南到底是为了什么吗?”

一看赵祯说法毫无章法可言,岳明也只好反问道:“此事也正是微臣想要问皇上的,臣不敢妄测圣意,还望皇上明示!”

赵祯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笑问道:“你还记得雷恭允吗?…………他可是你的前任啊,不过这小子如今在金陵可闹大了!”

雷恭允,这不是以前那个墨卫使吗,岳明笑道:“臣当然记得,不知这位雷公公现在何处,担任何职,皇上的意思是?”

赵祯脸色一沉,恨恨地道:“雷恭允被太后从墨卫使的任上罢职后,张尧佐出面保了他。后来丁渭请示了太后。将他调到了江南应奉司地任上。担任江南应奉司地都司。原本想着他能吃一堑长一智,有所收敛,可最近朕听说他在江南大肆敛财、卖官鬻爵、横行不法,竟然还将他地手伸向了市舶司衙门,如今江南各路已有十几名的官员参劾他。…………江宁是朕的龙兴之地,朕听说后本想亲自到江南去走一遭,可是朕刚刚亲政,朝中的诸多政务还要朕在京城坐镇,须臾离开不得啊!”

赵祯这番话让岳明彻底明白了,这是要让自己到江南去肃贪啊!

岳明虽然对此事早有所料。可是从皇上的口中亲自说出来,还是让他感到很激动,谁不想天子剑在手,杀尽天下贪官,还百姓一个清明世道,朗朗乾坤啊!

赵祯看了看岳明,笑道:“这段时间朕看得出来。你已经将你的那支墨卫军变成了我大宋的一支利剑,这次对付李元昊不过是牛刀小试了一把,将来咱们还要派上更大用场,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朕还是决定让你将这支墨卫军带下去!…………另外朕还对你带领的那支禁军寄予厚望。朕希望你能将他训练成咱们大宋京城周围的五大禁军中最精锐的一支,到时候朕还要御驾亲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定要完成太祖皇帝地遗愿。到时候你的这支禁军就是朕的御林军,你还要充当朕的头路先锋啊!”

岳明心里一阵冲动,这就是最高指示啊,有了赵祯这句话,自己以后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在京西校场练兵了,…………研制大批的新型武器、大规模的改良各种火器,想起这些岳明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地冲动。*****于是上前道:“多谢皇上。臣定当竭尽全力!”

赵祯道:“其实朕让你到金陵去收拾雷恭允……还有一个想法。岳明你知道不知道,你的那支墨卫军和那一万禁军如今已经快将我们封桩库里的钱用光了;你的墨卫现在已经都快发展到两千人了。这还不算你们从民间招募的那些人,这些人整天要进行各种训练,需要大量地钱粮保障;另外你的那一万禁军又在大量制造各种大弩,狄青狄将军还在和火药库、军器监的那些工匠们研制新式的火器,………你们还时不时地让他们进行各种实战演练;没了钱就知道派人来朕这儿取,你可不知道咱们封桩库里面的金帛现在都已经快让你给折腾光了!”

如果在平时,一个皇帝要是冷不丁地当面向一个将领说出这番话,那肯定会预示着什么,说不定皇上这番话说完,两旁的侍卫一拥而上就要当场拿下了!可是岳明丝毫不用担心,因为他在制造那些“连体大弩”、让狄青研制火器这些事,每次在行动之前,岳明都会事无巨细地以正式奏章的形式上奏给赵祯。

因为这些事毕竟都是属于军机要务,而所谓的军机要务又是大宋王朝的君臣们最为忌讳的,任何一点疏漏都有可能让人抓住把柄,参你一个图谋不轨地罪名,估计到时候就是连赵祯也救不了他!

听赵祯说话地口气,岳明更知道这位皇上是在发牢骚,真实的意图是想着让他到江南去给国库敛财去,于是明知故问地说道:“那皇上地意思是?”

果不其然,赵祯一开口就提到了钱:“雷恭允在江南大肆敛财,听说还插手市舶司的赋税,江南各路的税赋大部分已尽收其手,最近朕……朕还听说京城里也有人参与其中。****你这次到了江南,不仅要将雷恭允这个混蛋给朕绳之以法,还要将参与此事的官员一网打尽,将他们贪墨的钱财一文不少地给朕带回来,只要是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一定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最后还要将市舶司的赋税权交给三司!…………你看看,这是前天李迪和张尧佐联名给朕上的奏折,主要就是说的这个事儿!”说着将龙书案上放着的一道奏折递给了岳明。

岳明接过来一看,这道奏折是同平章事兼礼部尚书李迪和三司使(宋朝真正的财政部)兼户部尚书(名义上的财政部)张尧佐联名上的奏折。这道奏疏洋洋洒洒写了足足有五千多字。他大致看了两眼就知道了其中地要领。两个人在奏折中先是陈述了国库地收入正在日益锐减。如今天下地赋税管理十分混乱,尤其是提到江南市舶司的财税正在被各级官员大肆瓜分,如今朝廷已经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文事待修、武备松弛,就连赈灾朝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西北战事的军饷如今都无法保障,所以他们力主整顿天下的税收,开源节流;还要将天下所有的财税并入三司衙门,今后朝廷所有的开支也都要由三司衙门严加审批。确实是属于迫在眉睫的花费,三司衙门才能进行统一调配。

以岳明的眼光看来,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国家要强盛的关键所在。以前他在金陵的时候,就曾经亲眼目睹朝廷在这方面地管理十分混乱,别的不说,就连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军事行动其物资调拨、军需保障也不能做到统筹统支、一体调。

三司使、枢密院和地方各级官吏各自为政。有些事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竟然到了十分荒唐的地步,这样看来李迪和张尧佐也是为了国计民生费尽了心思。…………可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此时岳明已经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刚才赵祯说的,如今他地墨卫军和那一万人的禁军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花光了当年赵匡胤十几年的积蓄。如今封桩库已经是底朝天了;如果今后他的墨卫军每花一文钱也要向张尧佐和李迪他们打报告,然后等着人家地一支笔,这……这不是就等于是被人卡住了脖子吗?

岳明知道,要想着训练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和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正规军,那可是用金山银山堆起来的,离开了钱一切都等于之痴人说梦!如果哪一天李迪和张贵妃的那个伯父张尧佐不高兴了,大嘴一歪歪,说几句他劳民伤财的话,那恐怕所有的事都要半途而废了。 这可是自己所有的心血!

岳明早就听说张贵妃的那个伯父张尧佐。仗着自己受宠的侄女,在东京城里横行不法。为所欲为,如此看来这家伙地胃口还真不小,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将他地眼睛又盯上了自己的墨卫军;这还不算,如今他又联合李迪,用财税要尽归朝廷这个冠冕堂皇地理由为幌子,来一步一步地挟制自己,这一招实在是很高明啊!

要想解决这件事,那可需要从长计议,眼下岳明最关心的就是此次南下治理贪官的事。大宋朝是文人政治,全国各地的官员之中文官又占了十之七八,这些人可都是贪官的主体。面对这么一个大群体,朝廷惩治贪官,打击腐败的主要的措施还是官员问责制,主要的手段就是罢职、流放和充军。

想想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放牛娃朱元璋,那可是一个绝对厉害的角色,对待贪墨的官员动不动就是剜心、剥皮和油烹等让人肝胆欲裂的手段,时不时的还要来个灭族政策的所谓“一扫光”,如此惨绝人寰的手段还不是得了一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结果,如此一比较,大宋惩治惩治贪官的这些手段岂不都成了小儿科!

对待贪官,杀虽然不是万能的,可不杀却是万万不能的!

面对这个问题,岳明忽然想到了赵祯在亲政的当天晚上,宋室的诸位王爷要求赵祯到宋太祖赵匡胤的寝殿之内的密室里,跪拜那尊“誓碑”的一幕,那天晚上岳明就在赵祯的身旁,背上的一字一句可是看得明明白白,誓碑上是赵匡胤留给后世子孙的遗诏,其措辞之强硬、语气之严厉,可谓让人记忆犹新,那尊誓碑上共有三行文字:

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之罪,只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

二云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

三云,后世子孙须谨遵此誓,有违犯者,天必殛之。

这些话就不仅仅是对后世子孙的教训了,简直就成恶毒的诅咒了,怨不得有宋一朝很难见到朝廷诛杀文官,即使是那些祸国殃民的大奸贼,其结果也只是流放偏远之地。

岳明当然不能当着赵祯说出那尊誓碑上赵匡胤的遗诏来,可是这最关键的一条也必须问清楚,于是只好旁敲侧击地问道:“刚才据皇上所说,如今江南各路的官员已经贪墨成风,鱼肉百姓,为害一方,他们无视我大宋的律条,真可谓祸国殃民的大蛀虫,早已经丧失了一个读书人最起码的良心和品德;如今他们的所作所为,竟然让朝廷连在西北战事的粮饷都无法保障了,这样下去,可就不是疥癣之疾,而成了毒疮之祸了,其结果贻害无穷啊!…………治理贪官,整顿吏治,贵在杀伐决断,标本兼治,不知皇上让微臣到了江南后,如何惩治我大宋的这些国之蛀虫们?”

岳明的这段话说得可谓是触目惊心,振聋发聩,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希望你赵祯将生杀大权给了我,不然这个活儿实在是不好干。

其实不用岳明提醒,赵祯早就在思考这个事关大宋国策的根本问题了。显而易见,那些贪官中某些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哪还是他们所自我标榜的士大夫,对于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解民恨,不杀不足以正朝纲,不杀更不足以警示那些蠢蠢欲动着,可是太祖皇帝的遗诏犹然历历在目,自己是赵氏的后世子孙,太祖皇帝的话也能违背吗?

岳明一看赵祯犹豫不决的的脸色就知道这位仁兄看来还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心里一阵失望,“不得杀士大夫”这句话就等于是给那些贪官污吏们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防弹衣,这样憋手蹩脚的,还怎能让那些贪官们闻风丧胆,谈贪色变吗!

赵祯显然已经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脑子里肯定也在一遍遍地过着赵匡胤留给他的那道遗诏,一边在大殿里来回走着,一边苦苦的思索,最后竟然颇为无赖的说了一句:“一刀下去那么痛快,岂不是便宜了他们!………如何才能做到让他们不敢动朝廷的一文钱,朕相信你岳明会有好办法的!”

岳明看得出来,这已经是赵祯最后的底线了,于是暗暗笑道:“既然如此,那我还是让那些贪官们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