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最近心情非常不好,最近几天吃饭都吃的很少。朱厚照兄弟都知道这时怎么回事,特别是朱厚照,父亲的心情他最能体会。当年皇太子庄田,除了曹略这只硕鼠,朱厚照也是气的不行,不免每顿多吃了一碗饭,化愤怒为食量,看到弘治这个样子兄妹三人都不好受。
今天正好是坤宁宫换玻璃的日子,一群工匠敲敲打打,正难得下午在这里清闲休息的弘治不免被这么噪音弄得心烦意乱。张皇后看到弘治一皱眉,准备喊那些工匠停下,明天再来环玻璃。刚要起身,殿门口传来小丫头兴奋着急地喊声“大哥你慢点,脚抬高点,要跨门槛了。”弘治和张皇后都站起身来走向门口,看看朱厚照他们三个在弄什么东西。刚从西厢房出来就看见兄弟二人抬了个什么东西刚进门口,这东西挺高,比兄弟两高出一大截,似乎是木头做的,还没看明白,小丫头就跑着过来,一下子扑到弘治怀里,仰着脸对着弘治笑道“爹爹,这时大哥和二哥特意搬来的镜子哦,照的可清楚了,爹爹,娘亲好好看看,你们一定会喜欢的。”弘治微笑地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说道“好,看看去。”说着就拉着小丫头,朝门口走去,张皇后也跟在后面。这时,兄弟二人已经把穿衣镜放在了大厅的地上,正在调试镜子的角度。弘治和张皇后看了也是吃了一惊,他们站的比较近,这时正好看见镜子里弘治牵着小丫头,张皇后就在旁边,小丫头还不停对着镜子做鬼脸。能看的这么清楚的镜子,弘治夫妇都是第一次见,这时朱厚炜还在一边喘气,朱厚照则是开始向父母介绍起了这款玻璃镜。
这玻璃镜看着单薄,不过也有个4;5十斤,兄弟两搬了一段路,朱厚照是没事儿,朱厚炜就有点吃不消了。毕竟才11岁,手里力气不足,要不是练了几年武艺,估计这会儿就躺下了。
弘治和张皇后听了朱厚照的介绍,都是不住点头,最后弘治问了一声“你面镜子你们卖价多少?”朱厚照笑嘻嘻地伸出了一根手指。张皇后说道“1000两也算物有所值了。”小丫头立马接道“不是的娘亲,大哥和二哥卖1万两呢?”张皇后不可置信道“一万两?这还有人买吗?”弘治倒是很平静,对于两个儿子,特别是小儿子的奸商本色非常了解,对于这个价位一点也不意外。
朱厚照这时说道“今天放在水晶斋的3面都卖光了,而且还有10几个说要买。”张皇后出身不高,但也算是殷实之家,不过对于这些人的消费观念还是感到很惊奇的。弘治这时问道“送到宫里的一共几面?”朱厚照微笑着回答“两面,一面是在乾清宫,我们已经搬过去了。”弘治听了也是笑了开来,对于镜子弘治不是很看重,这几天他心情不好,三个子女和张皇后都很担心他,他也知道,现在兄弟两亲自搬运镜子,可见孝心一片,这时弘治才算恢复了以往。
晚饭过后,父子三人聊天,5个皇庄的账本都是直接查好了交给锦衣卫,由锦衣卫直接送到弘治的案头。这时弘治严肃的说道“这次查账多亏了朱府的几个人,账本已经汇总了过来,触目惊心啊。”兄弟两也是有了心理准备,面色严肃地听着弘治的话语。“我继位19年,这庄子就让他们管了19年,先皇那时不算,这19年来总共偷拿了120万两,现在可以追回的就只有80万两,1万5千顷的皇庄,他们竟然偷了这么多。”朱厚炜说道“不是有一个没拿吗?”这时弘治笑了笑“还真是有这么个人,他那个庄子以前不是他管的,他当管庄不过5年,这次我把他连夜叫了回来,看看这个洁身自好的太监。”朱厚照在一旁插嘴道“长的什么样?”弘治这时心情放松了,微笑说道“长的不像个太监,除了嘴边没有胡须,看着到有几分你们杨师傅的样子。”朱厚照兄弟这时也来了兴趣,像杨廷和的太监,很有趣,长相那肯定是不差的。这时弘治继续说道“我要赏赐他些东西,他还不要,说是这辈子最佩服三宝太监,要是朝廷以后派人再出海,他也要去,哪怕是去船上打扫甲板。”朱厚炜此时眼神一亮,嘴里说道“这个太监还真是有趣。爹爹,他叫什么名字”弘治想了想说道“纪准。”
第五十二章 神机营()
现在五个新接手的皇庄一共有查抄出的80万两,再加上从朱府拿过去的40万两,一段时间内资金是没有问题的了。水晶斋生意火爆,在最开始的半个月,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了3万两,现在慢慢趋于平稳,每天在2万以上,新书半个月内也产生了10万两的利润,朱厚炜手里的钱财算是宽裕了许多。水晶斋的利润全部用于改造皇庄,管理人员也都到位。修路,造房子的工匠也已经出发开始建造,虽然人数,劳力还不是很足,但是等到白孝德的招工队伍回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所以兄弟两最近除了到杨师傅那里上课,基本也没什么事做,常常跑到朝阳院打发日子。朱厚照还经常拉着弟弟妹妹跑到老李那里玩耍,只不过他主要是去找人献殷勤,朱厚炜和小丫头也是心里有数,嘴上不说的。以前,张皇后到了庄子上最多也就是去管庄府上坐坐,还没有讲过白玉莲,朱厚照想着是不是把白玉莲介绍给张皇后,但是心里有些忐忑,拿不定注意。看着朱厚照脸上时常露出纠结的表情,朱厚炜和小丫头也是看在眼里爽在心头。朝阳院的学生给这座水泥建造,外表朴素的庞大建筑群带来了勃勃生机,离着老远就能听到里面传来整齐的读书声,路过的村民脸上也是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学生学的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自然,体育和音乐,现在才是入学第一年,要等到第三年才会有别的课程。这些孩子在朝阳院呆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熟悉了院里的规矩,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就开始放下拘谨,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好动。一到体育课或是没课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跑到操场上疯玩,当然大部分都是男生,女生基本都是往图书馆跑。所有的操场上都有在玩耍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踢足球,不过也有玩别的,比如羽毛球,跳房子,还有比较皮的就在操场上追逐打闹。朱厚照兄妹三人今天也来到了操场上,朱厚照是想上场踢球的,可惜以前朱府的队员基本都外派出去了,现在在场上踢得人都是初学者,水平实在是提不起他的兴趣,所以只是慢慢走在场边,观看这些玩耍的学生。走着走着,牵着妹妹的朱厚炜突然停下了,怔怔地看着正在玩耍的一群学生,朱厚照和小丫头也顺着朱厚炜的眼神看去。大约离他们30来米远的地方30多个年纪或大或小的男生正在打闹,他们分作两拨人,人数都差不多,一个大喊道“吾乃吕布吕奉先是也,敌将还不快前来受死。”另一波当中有人喊道“吕奉先算什么,我是洪七公,看我降龙十八掌。”说着两拨人捡起了地上一些小石子,隔着10多米远互相扔了起来,同时还有其他人在互报家门,要不就是历史名将,要不就是武林高手,战斗的不亦乐乎,期间还有人发出疼痛时的低喊。朱厚照看了觉得挺逗的,于是转头问朱厚炜“你说这些个历史名将到底谁最厉害,我是说个人武艺。”朱厚炜回过头来,有些兴奋“不好比,就好像岳飞大战开朝时的黔宁王(沐英,生时封为黔国公,死后追封为黔宁王),你认为哪个厉害?”朱厚照皱着眉头想了想“秦琼吧。”朱厚炜却是说道“个人武艺不知道谁厉害,不过生死相搏,估计黔宁王能活下来。”朱厚照一听来了兴趣“为什么,黔宁王有什么压箱底的本事?”朱厚炜又转头看着那些“名将”“武林高手”,双眼透着热切,嘴上也有些激动地说道“火器”。老朱家打天下的时候,正是火器开始发展的时候。历史上的火器起源于宋朝,而重要的发展时期却是在明朝。当时的朱家军的队伍里已经有了不少的火器,在战场上这些火器也是屡立战功。当然当时的火器也就是铜铳,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这些。铜铳也就是当时的火炮,外观就像是大号的铜管,威力并不大,射程也不远,无法和后来的红衣大炮相媲美,不过火铳的所有参数基本和欧洲的火绳枪差不多,然而在时间上要早欧洲将近百年。在那么多的将军中,沐英无疑是使用火器的佼佼者,他发明的三段式射击让他在战争中无往不利。他的子孙也是世镇云南,与国同休。闲的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朱厚炜总算想起了现在可以做什么了,火器,以后在战争中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提高现在的火器的水准,这样才能派上大用场。前世在网上得到的知识又有了用武之地,朱厚炜脸上露出了傻乎乎的笑容,仿佛看到了以后自己带着千军万马,杀向北方,凶悍的鞑靼在隆隆的炮声,犀利的火枪声中一败涂地,自己名留青史,攀藤人生巅峰。不过在朱厚照和小丫头看来,这时的朱厚炜已经开始疯癫了,这傻子般的笑容,就只差没留口水了,两人不自觉地站的离他远了一些,小丫头挣脱朱厚炜的手时,正在做白日梦的某人才回过神来,左手握拳放到嘴边咳嗽两声掩饰尴尬。想要改良火器,首先要清楚现在的火器水平如何,各种参数如何,然后决定哪些是要改造,哪些是直接可以摒弃不用的。在坤宁宫吃过晚饭后,父子三人闲谈,朱厚炜向弘治提出要到全国火器最先进的军队去视察,同去的当然还有朱厚照。弘治想了想,便点头同意了。他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不会无的放矢,有什么要求提出来肯定是有目的的,现在是要视察军队,可是是以太子的名义去的,所以也不会有问题。第二日从杨师傅那里出来,和张皇后打了个招呼,兄弟二人就结伴去了当今火器最先进的军队——神机营。由于去的是军营,今天兄弟二人没有带着小丫头,毕竟军营是不许进女眷的,小丫头很不高兴,这就到了朱厚照大出血的时候了,在达成一系列条约之后,兄弟二人才出发。朱厚照脸色泛绿,小丫头则是喜气洋洋。神机营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比欧洲要早100多年,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驻扎的地方离京城不远,大概有20公里左右。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3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馀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营专习神枪、神炮。稍后,又得都督谭广马5000匹,称五千下营,附於神机营,设官如神机营以下各军,营下编四司,每司设把司官2人,神机营的任务是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这次是乘坐马车而行,5辆马车沿着新造好的水泥路快速地向神机营进发。大约走了1个半小时,一行人终于到了目的地。远远就看到神机营左掖的营地,营地用石墙围筑,高约3米,还能看见墙上站着几个人巡逻,看来厚度也不会小。营地门口站了一撮人,两个提督内臣和其他的主要官员都在等着迎接。兄弟二人下了马车,一群人上前行礼,跪下叩头道“臣叩见太子殿下,二殿下。”朱厚照双手虚托“都起来吧。”刘瑾从旁拿出弘治给的信物,内臣接过看了无误,众人才一起走进营中。一路上基本是姓刘的内臣(宦官)在做着介绍,带领兄弟二人看了神机营的宿舍,操练场地,以及营地的防御情况。兄弟两看完后都有种感觉,那就是脏,虽然似乎已经清理过了,从一些地方可以看出应该是清理完没多久,不过各种建筑的墙上那些黑印却是怎么也抹不去的。途中也看到了一些军士,今天没有操练,大多数人还是留在了营房。这些军士基本都是面有菜色,显然平时吃的不咋地,当然雄壮的汉子也是有的,不过看着他们对其他人那种颐指气使的模样,可见这些人在营中也是小有身份的。朱厚照这时问道刘内臣“今天不用操练吗,平时多久才操练一次。”刘内臣不慌不忙道“回太子,营内和其他军队一样是十日一操。”朱厚炜微笑着接了句“多久实弹操练一次?”刘内臣脸色微变,不过还是平静地回答“二殿下,神机营与其他军营不同,所用皆是火器,实弹操演颇耗钱粮,因此为一月一操。”朱厚炜听了点点头,没有做声。朱厚照微微皱眉道“这样吧,你去击鼓聚将,今日让我们兄弟看看神机营是如何训练的。”刘内臣面不改色“是”不过朱厚炜观察到其他官员的脸色,很多人都有些泛黑。来之前朱厚炜心里是有底的,只是不知道神机营的现状会不会打破他心里的这个底。
第五十三章 火器()
大约过了20分钟,神机营的将士就被聚集到了演武场。说实话,朱厚炜对于这个速度很不满意,这些将士就在军营里面,然而聚集起来需要20分钟,万一上了战场,遇到敌人袭营怎么办,这段时间足够骑兵跑10公里了。再看场上的将士,队伍站的并不整齐,有些队列都是歪着的,站在靠近高台的士兵还算精神饱满,可是站在高台上的兄弟二人看的很清楚,后面的与其说是士兵,还不如说是难民,衣着破旧不堪,上面有着许多污渍,还有不少人的衣服上竟然还有许多破洞。许多人都是微微佝偻着身子,完全没有精神。
以前山东来的军户,朱厚炜在后世的资料上知道,他们基本就是种田,做工的,反正不是正规的军人,但是神机营不同,他是大明的精锐部队,然而却没有一丝强军该有的精神面貌。最重要的是按照神机营的编制,整个营里应该有战兵,炮兵共计5000余人,但是站在场上的大概连3000都不满。多亏了以前在皇庄的经验,现在兄弟二人一看人群,就能知道大概有多少人数。
朱厚照阴着脸问道“全营应该有5000人,怎么才这么些?”刘内臣依然不慌不忙地答道“回太子殿下,剩下的人员到边境防御鞑靼人了,因此营中人数不够5000。”朱厚照还想再说什么,朱厚炜拉了他的衣服一下,朱厚照回头看向朱厚炜,朱厚炜微微摇头。朱厚照才转头对着刘内臣,从牙缝里露出几个字“开始训练吧,要实弹的。”
接着,神机营的训练开始了。首先是队列阵型,兄弟二人看的索然无味,这些队列说的难听点,即使是朱府的学子也比他们站的要好,所欠缺的仅是稍微复杂些的阵型。没过多久,将士们拿着从军器库里刚取出的火器开始了实弹演习。
大明的火器种类繁多,光是火铳的样式就不下十几种,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以两百步计算,那也不过是150米。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不过那些射程达到两三里远的火器要到嘉靖万历时期,从国外引进仿造之后才有,现在的火炮基本就是铜铳。
铜铳形状粗壮,看着像分成几节的大号铜管,由铳口、铳膛、药室、尾銎组成。铜火铳发射的是石制或铁制的球形弹丸,用来杀伤敌人。明朝制造的一些大型火炮被称为“大将军”、“二将军”、“夺门将军”,它们都属于铜火铳一类的管形火器,明军装备的大小铜火铳有18万支。铜铳属于片杀伤武器,一般射程也就是几十米到200米不等。要到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93厘米,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因为后膛装弹对铸造技术要求较高。
大炮基本没有什么可说的,现在的铜铳还上不得台面,即使是大炮家族的低级成员虎蹲炮在历史上也要等几十年才能出现。不过明朝的火铳就值得说说了。
首先是三眼铳,它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然后就是火铳,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京师保卫战广泛使用。长43。5厘米,口径3厘米,2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相当于今天的步枪吧,最早的制式。十眼铳是明代试验性连发武器,10节铜质炮身,口径10厘米,每节一发,可以十次发射,因为射程短,不安全,被后来的拐子铳代替。在神机营中也不过只有几杆。最后就是抬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不过这种火铳装填很慢,所以神机营中没有太多。
除了这些,明朝还有许多非主流的火器,这次训练,兄弟两也是看到的,旁边的一个武官特意站在一旁讲解,不然即使是有着渊博火器知识的朱厚炜对于这些也认不得全。
首先是集束火箭,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这种武器明军已大规模使用!
然后是神火飞鸦,明代的军事技术家还创制了“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两种“有翼式火箭”。这两种火箭分别在鸦形与球形体内装满火药,火药中有火药线通出,并与起飞火箭火药筒中的火药相串联;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至敌方,并将鸦身与球体内的火药引爆,杀伤和焚烧敌军的人马,是破阵攻城的利器。
再次是万人敌,大型爆炸燃烧武器,重40公斤,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