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他相对而坐的台中知县林荣一副忧心忡忡的神情,冲着一脸满不在乎地吴群开口道。

    “这果子甜倒是不甚甜,可这汁水多的很,用来解渴倒是不差!”

    吴群随手将吃剩的果核扔出堂外,接着抬手抹了一把嘴角的果汁,然后将手上的汁水往衣袍上擦了几下后感慨道。

    “我说老吴,我适才所言你莫不是未听到不成?靖海伯的人也传来警迅,说是码头上红毛贼之战船增添了两艘,那个热兰遮城距我等也只有数百里之地,若是其水陆并进前来攻打掳掠,官军能否抵挡得住?实在不行就赶紧向朝廷求援啊!”

    “放屁!求个鸟的援!老子手下这两千人是吃素的?这成百上千之佛郎机、火铳莫非烧火用的不成?要不是这道路难行,老子早就带人把那个啥子狗屁热兰遮给拿下了!”

第360章 雏形() 
眼见林荣依旧是一脸担心的样子,吴群耐着性子继续道:“老林你且安心,据某所知,南边红毛贼人数不足千人,若是其要来攻我,定会留下守城之人,以防被我抄了老窝。如此算来,若其来攻,人数当在六到八百之数。老林,你虽是文官,也不知兵,可你算算,两千对八百,谁能赢?唵?”

    “老吴,你的话虽是不差,可我也看过一些杂书,以少胜多之事可是不少,你可莫要大意才好!”

    林荣眼睛看向堂外,不放心的提醒道。

    “嘿!我说老林,你从何处看的这些狗屁杂文?以少胜多也要看两边是何等阵容!不是吹的,我这两千人就算对上一万流贼也能杀他个七进七出!这红毛贼也是火铳大炮,咱这边也是同样不缺,你觉着他有多大能耐败了我?”

    自崇祯九年登陆台湾至今近两年以来,吴群与林荣之间一文一武倒是相处融洽,在多数大事小情上也是配合默契,两人之间的友情不断升温,直到发展到现在不分你我的状况。

    二人先是在摸清了岛上的状况后,动用武力斩杀了数名郑家留在岛上的首领头目,逼迫其他人向朝廷归顺,然后便在岛上这片中部靠南的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不得不说,朱由检先安排工匠上岛一事是多么正确的举措,在这些工匠及其家眷的努力下,在岛上原有两千多移民的配合下,四个各相距十里的大型村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建了起来。

    村子的绝大部分房屋建筑都是用木材打造的,为此林荣特意回了福州一次,在请见了福建巡抚邹维琏后陈述岛上现状,恳请能得到福建官府更多的支持。

    邹维琏因在郑芝龙及移民一事上有功,已被朱由检特晋为东阁大学士之衔。

    而据他所闻,他在福建的日子可能不多了,皇帝念他劳苦功高,准备将他往内地省份调派,以免受南方潮湿酷热之苦。

    邹维琏当然清楚台湾移民的重要性了,在心情大好之下特意接见了林荣,并且大笔一挥,用朱由检拨下的银子采购了大批台湾急需的物资,雇佣船只分批送到了岛上。

    这批包括锤镰刀斧铁钉生漆石灰绳索布匹药材蚊帐砖石等等在内的生产生活物资,极大的缓解了岛上物资匮乏的状况,也使得各项建设速度提升了不少。

    随灾民前来的各个州县的官吏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管束和指挥下,工匠们打井修渠、修路铺砖,很快便让每个村子都具备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和设施。

    四个村庄之所以建设的如此规范,得益于福建巡抚署衙工房派人上岛做的规划和布局。

    这些工房的书办吏目对于村落的布置都用石灰做了标记,尤其是对中的饮水井做了严格细致的安排。

    每个村子的正中间以及村内的四角各置一口水井,内壁全部用砖石砌成,井口成拱形而略高于地面,一张方圆内全部用青石铺就,防止泥土杂物进入井中污染水源。

    由于台湾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打井并没费多大气力,每口水井也都不深,水质清澈甘冽,水量充沛,五眼水井足以供两千口人日常使用。

    每个村落都建在了地势较高之处,村里的排水沟渠也都挖的够深够宽,就算遇上暴雨来袭也不致太大内涝的发生。

    因为劳力充足的缘故,几个村子的基础设施没用十天就已建完,随后就是修建各家的住宅了。

    在林荣以及官吏们的统一调配下,移民们以及郑家移过来的壮年男子组建了数只施工队,无偿帮助各家修建房屋宅院,而老弱妇孺则是负责洗衣做饭打下手,没用几个月工夫,所有的移民全部搬入了新居。

    台湾中南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也为开荒屯田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而岛上的水稻可以做到每年三熟,郑家原先在岛上修建的几处粮仓里早就囤满了稻米。

    随着村庄建设与开荒拓田的同时进行,岛上的粮米已经足够这万余人的食用,再也不需依赖郑家船队从外往岛内输送粮食了。

    在灾民的住宅建完之后,坐落在四个村子的中心位置、规制简单的台中县衙终于也修建起来,林荣也终于找到了做官的感觉。

    随后,两座大小不一的兵营也相继建成。

    吴群在考虑再三之后,将中军兵营建在了最南面村子的西南方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来自南面荷兰人的威胁。

    这座兵营建成后,吴群亲率一千五百人驻扎其中。

    兵营除了靠海的方向以外,其他三面夯土垒砖建了三座宽敞的炮台,每座炮台上各配备六架佛郎机,在这样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想要打破兵营向移民区推进可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另一座规模较小的兵营建在西北靠海的方向,这是为了防范被自海上登陆的敌人抄了后路设计的,两座兵营的规制基本相同。

    吴群今天是特意从三十里外的中军跑到县衙里,找林荣讨要郎中和药材,以预防开战时的伤损,顺便在这里蹭一顿饭吃。

    林荣身边的厨子林三可是烧了一手好菜,精致的闽南菜让吴群这个北方土包子百吃不厌。

    “我说老林,林三呢?某可是有些日子没见着他了,这家伙该不会又出去找那个寡妇了吧?这眼看着快到午时了,这小子还不赶紧滚回来!”

    “呸!你前几日刚来我这里蹭过饭,还有脸说好些日子没见着林三!你就别惦记林三找不着寡妇之事了,他现下正在灶间忙活着呢!”

    就在岛上明军正在准备抵挡可能来犯之敌时,位于台湾到东南的热兰遮城内,荷兰住台最高长官普特曼,正在长官公署内召集相关人员商讨大明向岛内移民之事。

    热兰遮城为典型之近代欧洲棱堡,壕沟围绕四周,斜坡土堤为台基。

    墙面乃红砖砌成,用糖水、糯米、蚵壳灰、砂捣和黏之。内城为方型,有上下两层,长宽皆为一百二十步,城壁高约三丈,厚达四尺余,四角棱堡厚度足有五尺,这样的厚度加上硬度,就算是用大炮轰也轰不开。

    热兰遮城内的地下室为仓库,为储存弹药、粮食及杂物之用,上层设有长官公署、教堂、了望台、士兵营房等设施。

    外城四角附城为长方型,长约两百步,宽近一百,较内城稍低,内有长官及职员宿舍、办公室、会议厅、医院、仓库等公共建筑。

    “诸位,经过我方侦察兵数次抵近侦察,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除了郑伯爵家族历年来移来岛上的两千多人以外,明国政府正在向台湾岛组织大规模移民,甚至还派有大量的军队来保护这些移民地安全。明国政府这些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荷兰在东南亚的利益,我们总督府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阻止此类行动的延续!”

    四十多岁的普特曼脸上的神情严峻异常,话语间也是透着些许的焦虑和担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荷兰来往于大洋上的商船以及舰队便传来了各种消息。

    他们发现悬挂着郑家旗帜的大小船只频繁的往来于台湾海峡两岸,不断地向岛上运送大量各种物资,而且今年上半年中,类似的行为并未减少。

    当他们将这一情况反馈到台湾总督府后,引起了普特曼的高度警惕。

    普特曼早就知道岛上有郑家从大明移过来的几千口人,但由于移民数量过少的原因,荷兰人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是郑家船队最近的举动却是有些反常,普特曼决定派出小股侦察兵前往郑家码头附近查看具体情况。

    经过侦察兵数月时间内几次抵近侦察,传回来的消息令普特曼意识到情况不对。

    岛上不但新增添了大量的人口,并且还有数量不少于一千人的军队保护,而这些军队显然并非郑家的武装,他们更像是明国的政府军。

第361章 红夷() 
“长官阁下,我们远涉重洋,自遥远地欧洲来到东亚地区,并且占据了台湾这块宝地,目的是为了与东亚各国进行正常贸易,从而赚取大量的利润供我们享受高贵的生活,而不是为了与近在眼前的大明帝国为敌,那样的话恐怕不会有太美好的结局。何况明国移民和军队并不多,台湾岛的面积足有欧洲几个小国那样大,我们和明国人友好相处、瓜分台湾岛才是最好的办法!”

    说话的是东印度公司派驻台湾的贸易代表巴列维特,这是一名颇具绅士风度的年轻男子,高挺的鼻梁、褐色的眼睛,英俊的脸庞上带着不以为然的笑容。

    “我反对贸易代表先生的意见!我认为,明国政府的这些举动,很可能对我们荷兰及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利益产生严重威胁!”

    说话的是一脸络腮胡子地荷兰驻军上校范。戴克。

    “我很欣赏上校先生的言论,请上校先生继续讲下去!”

    普特曼一脸欣慰之色看向范。戴克,示意他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

    “遵命,长官阁下!”

    范。戴克向普特曼点头示意,然后眼神迅速地瞟了一眼一旁的巴列维特。

    “现在的情形就像我们当初占领这块地区时有些类似。热兰遮城修建完工时,麻豆和目加溜湾人等原住民也是对我们抱有敌意,而我们开始也曾经试图用友谊来化解这种敌意,但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利益冲突,妄想通过示好来消除误会是万万行不通地!”

    普特曼缓缓点头以示同意范。戴克的言论,而巴列维特却是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情。

    “东南亚各种族都有一个明显地弱点:欺软怕硬!明国人也是这样!当初如果我们不去抵抗麻豆人和目加溜湾人,任由他们继续破坏我们的城堡建设,毁掉我们即将到手的果实,甚至于害怕害怕他们而不敢报复,那我们伸出的橄榄枝将不会被他们接受!”

    说到这里,范。戴克逐渐加重了语气。

    “事实证明,当我们动用强大地武力把他们的人和村落彻底击溃和破坏,焚化了他们骄傲自大的气焰后,他们反而主动向我们伸出了友谊之手!若不是这样,我们在其他地方的城堡建设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各种畅销欧洲的商品就无法从这里取得!东南亚的人种特性决定了他们都具有野蛮基因,那就让我们用文明之剑来教化他们吧!”

    范。戴克说完之后,端起桌上的咖啡畅饮一口后随口赞道:“咖啡的香气远远胜过明国的茶叶,我认为它将会在整个欧洲开始流行,我们应当加大咖啡的贸易,减少对明国茶叶的需求和依赖!”

    范、戴克对于刚刚在欧洲小范围流行的咖啡情有独钟,时常托人购买捎带咖啡豆到台湾,然后自己磨碎后煮沸饮用。

    “上校先生,我承认,您刚才说的的确有道理,但您好像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巴列维特站起身来到桌上的白釉茶具前,拿起茶壶倒了一杯热茶,端起来嗅了一会后才啜饮一口,在口腔中停留数秒后方才咽了下去,脸上露出了回味的神情。

    “茶叶真是东方大明帝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啊,这种自然地清香味道让人陶醉,喝一杯热茶后整个人都舒适无比!当然了,上校先生推崇那种苦涩的豆子也是个人自由,本人并不反对!”

    “贸易代表先生,请继续您的发言!这是在讨论正事,和会议无关的问题请在私下交谈时再说!”

    普特曼略带不满地打断了巴列维特关于咖啡和茶叶的讨论。

    他虽然是台湾地区长官,但却对代表东印度公司的巴列维特没有任何限制权。

    占据台湾的目的是为了贸易,而不是为了挑起战争后赔钱,如果他不能征得巴列维特的同意便与大明开战,那东印度公司也会对他进行强力弹劾,直至他灰溜溜地回国。

    “普特曼阁下、上校先生,您二位可能对大明帝国了解的不够彻底,本人因为在东印度公司的原因,经常参与到与明国的各种贸易中去,所以也接触和了解到有关明帝国方方面面的信息。明国人可不像岛上原住民那样的粗鲁野蛮,相反,大部分明国人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而且明帝国是远东地区的庞然大物,他的军队是用上百万来计算的,如果招惹到明国政府,我们在台湾这一点可怜的力量很可能经受不住明国军队的打击,那样的后果对于我们来说将是毁灭性和难以接受的!”

    巴黎维特神情郑重的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端着茶杯坐下来继续小口啜饮着热茶。

    “贸易代表先生,你显然犯了短视地错误!幸亏您不是我们荷兰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否则地话,我们的军队将会时刻处在危险的境地!”

    范。戴克将杯中地咖啡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地往桌子上一顿,用带着嘲讽意味的语气开口道。

    “巴列维特先生,您可能只看到明国人在岛上目前为数不多的人口和军队,但是据我得到的情报来判断,明国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面积旱灾的侵袭,并且大规模的反政府军正在四处攻击明国政府的城堡,数不清的明国北方人口被迫四处流浪。如果我判断不错的话,这批新来的移民就是明国北方的流浪人口,被明国政府组织起来运到台湾来的,而未来几年内,还会有大量的明国人被运到台湾,他们将会向整个台湾岛蔓延!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制止明国政府的行为,那未来我们的热兰遮城以及大员将会被他们吞噬!”

    范。戴克的一番话让巴列维特陷入了沉思当中,而普特曼则是频频点头。

    “上校先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们在远东地区的高级别人员都知道,明帝国人口规模十分庞大,据测算,明国总人口应该在一亿左右;若是他们把北方的受灾人口搬迁十分之一上岛,那也会是个十分可怕的数字,几百万人口已经相当于我们荷兰的总人口数一倍还多!”

    一提到人口数量,不管是巴列维特还是范。戴克,面上的神情都是既喜又忧。

    喜的是,如果能把比欧洲总人口还多几倍的市场打开,那他们将会获取数不清的金币和各种财富。

    而反过来的话,要是和这样大的帝国成为敌人,那压力也是非常巨大地。

    这个时期的荷兰总人口还不到两百万,虽然仗着武力横行大洋,获得了“海上马车夫”这一令人生畏的称号,但他们还从未和一个如此大的帝国做过敌手。

    “为了坚决阻止明国政府侵占台湾的行动,我们必须用武力给明国军队和移民造成重大杀伤,让他们从心里感到惧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台湾以及整个远东地区的地位和财富!巴列维特先生,我相信东印度公司也会赞成我的这个决定的!”

第362章 敢战() 
“好吧!我承认,普特曼先生和上校先生的话非常有道理!为了让公平贸易长久的持续下去,我代表东印度公司同意荷兰军队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希望战争开始后,不要造成大量平民地伤亡,尤其是不要杀伤女人和儿童,那种行为是非常不人道的!这次战争东印度公司会派人随军,观察这方面的情况后写出报告上交给我!”

    巴列维特考虑半天之后,终于同意了这次的军事行动。

    “您的决策不会有错的,巴列维特先生!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明国军队,至于平民将来还要给我们生产物品的,除非意外,否则我们不会向平民开火!”

    范。戴克高兴地站起身来向巴列维特伸出了右手,巴列维特微笑着伸出手与范。戴克地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很好!现在我们终于达成了一致!上校先生,这次出兵你打算带多少人去?明国军队人数可是不少,两处兵营加起来,总人数应该在一千五百人左右。我们的军队虽然善于打仗,但人数太少的话恐怕会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人数过多的话,热兰遮和大员的防卫也成了问题,上校先生,你有没有最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

    既然出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接下来就是如何打好这一仗了。出于对明军人数众多的担心,普特曼还是对范。戴克做出了提醒。

    “长官阁下,现在我们热兰遮城内有士兵一千零五十三人,赤嵌城有三百四十六人,乌特勒支堡有五十四人。你说的明国军队情况我已经考虑到了,这次我准备从热兰遮带走六百人,赤嵌城抽调两百人,乌特勒支堡士兵不动。这样总共加起来是八百人,这些军官士兵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团,加上我的二十名卫兵,一共八百二十人,剩余的六百多人守卫两座城堡已经足够,我们的乌特勒支堡有强大的火力将敌人挡在热兰遮的城外!”

    提到乌特勒支堡时,范。戴克的脸上流露出了满满地自信与骄傲,普特曼也是微笑着点头表示了认同。

    乌特勒支堡就修建在从外界通往热兰遮城的唯一陆路通道上,距离热兰遮城只有十里之地。

    这座城堡是典型的欧洲棱堡,平台基座高出地面一丈左右,然后在基座上面修筑城堡。

    乌特勒支堡配备了八座炮台,安装了口径不同的火炮,可以对由远及近的敌人进行不间断的火力打击,炮台设计成了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射击的错落有致的样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火力的浪费。

    堡上的射击孔也是分上中下三层,敌人一旦突破火炮的封锁靠近城墙,就会遭到火枪从不同角度的射杀。

    堡内平时虽然只有不到一个连的士兵驻扎,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