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的话顿时让诸将清醒过来,诸将都是久经战阵之人,知道自己方才有些想当然了。

    竹山离大军所在的郧县有近两百里之远,竹溪更是再两百里开外;房县与保康距离则更远。数路探马要跋山涉水后方能抵达目的地,然后还要隐蔽抵近查探,记下地形地貌与流贼的兵力部署后再返回禀报,然后才能根据探回的情报制订战略战术。这一切都是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哪能在不明地形,不知敌情的情况下就打过去?那样做纯属纸上谈兵的无用书生之举。

    见众人表情讪讪,卢象升笑着安慰道:“尔等立功心切,本官岂能不知?尔等放心,朝廷既是将寿州之功也计入赏功,此番郧阳之役岂会忽略?功劳少不得你们!但诸将要切记!战事一旦开启,诸将须谨遵将令,与友军配合作战,务使献贼走脱!否则本官绝不宽待!”

    说到最后一句,卢象升语气陡然严厉起来。

    众将皆是抱拳遵命后,各自回营向士卒宣示朝廷赏功一事。

    张献忠自得到潘独鳌、徐以显的投靠后,野心陡增,二人的归附对他来说意味非凡,这是一种象征。

    强如高迎祥者,鼎盛时坐拥两万精骑、数万步卒,加上前来投靠的其他各路流贼,麾下兵马最多时足有数十万,隐隐已成天下反贼之首。

    但就是如此强大的力量,从来也没有读书人前来投奔。

    这就是说读书人并不看好反贼们的前景。

    潘独鳌和徐以显虽然并非读书人里的精英,但在张献忠这等草莽人物眼中,读过圣贤书的人无论眼界还是见识,那都属于顶尖的人物。

    从另一个角度讲,二人的投奔间接的表明,读书人对大明的江山已经不看好了。

    自从两人携家带口来到黄茅关的献营营地后,张献忠对两人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尊敬。

    他给两人各自配备二十名亲兵,都是专门挑选出来的久经战阵的精卒,各有一名军中老卒作为亲兵队正。

    按照张献忠的吩咐,这二十人分成数队,每天十二个时辰护卫在两人身侧,睡觉时则在门外站班守夜。

    张献忠特地从竹山本地找了数名仆从婢女送到两人家中,以供其家人使唤。

    了解男人喜好的张献忠还给二人各自赠送了两名美婢,这种贴心的安排让潘独鳌、徐以显感激异常。

    两人出身并非豪奢之家,家中虽有些许余钱,但并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的花用。年纪稍长的潘独鳌家中只有一妻二子,还有年近七旬的老爹。日常的收入就是靠自家原有的三十亩田地,以及投献其名下的五十亩田地的产出,另外就是平常给人代写书信之类的润笔,加起来一年也就是二三十两银子的收入,算是比普通百姓稍强一些而已。

    徐以显与潘独鳌家的情形差不多,也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家庭。

    二人平时何尝没羡慕过那些家有娇妻美婢的豪富之人?可惜顶多就是打磨打磨眼珠子,然后喝点小酒,痛骂几句世风败坏之类的话解解气而已。

    原先可想而不可求的美事突然就出现在眼前,而且是真实不虚,可以尽情享用的,一切犹如做梦一般。

    潘独鳌、徐以显在对张献忠不胜感激的同时,也是拿出了全身的本事来帮他做事。

    张献忠虽然在官军中待过数年,对营伍之事算是颇为精熟,但对兵法则是一窍不通,打仗全靠经验和临场的嗅觉,其麾下士卒也是按照他在官军学到的那点皮毛来操训,并非是十分的精深方法。

    潘、徐两人拿出手抄的孙子兵法给张献忠仔细讲解,并将从书中看到的操练团营方阵的方法教授给他。

    张献忠将竹溪的孙可望、李定国喊来,一同听取潘、徐两人的教导,然后再按其法操训部分老营士卒。

    经过近一个月的操演,老营数千士卒行止已经有模有样,再不是原先交战时乱糟糟的样子;变得进退有据,阵型颇为齐整,比以前显得精悍不少。

    就在这期间,盘踞在百余里外的房县一带的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曹操罗汝才等人,在听闻张献忠率部至此,并打破竹山县城之后,也派人前来与张献忠部取得了联系,并着人知会了更远一些、在保康一带的闯塌天刘国能。

第183章 刘国能() 
在张献忠攻占的竹山县以东两百余里的荆山脚下,有个叫安平堡的地方盘踞着一伙流贼,贼首也是陕西人氏,绰号叫闯塌天的刘国能。

    刘国能也是崇祯八年初参与焚毁皇陵众多流贼中的一员,后来因惧怕官军报复,这才一路辗转来到湖广一带。数月之前,刘国能与老回回、革里眼等人率部试图攻下襄阳府,却在湖广巡抚方孔炤率领的官军守御下没有成功,无奈之下流贼们继续向西流窜。

    行至郧阳府和襄阳府交界的安康县时,刘国能看到安平堡一带适合歇脚,同时又觉得现在自己实力偏弱,急需要筹集粮草物资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于是他决定暂在安平堡停驻,先歇息一阵子,观望一下风向再说。至于所需物资,遣人拿着银钱去襄阳采买便可。局势动荡下,路上已经没有官府设卡查看路引,进城时拿出点银钱暗中递给看门的士卒,也不会有人太过在意。至于攻打安康县城,刘国能暂时还不想,因为他心里有了别样的想法。老回回、革里眼等人则去了临近的房县,双方算是相互呼应,以免落单后被剿。

    刘国能的情况与在陕西投降的张文耀差不多,都是边军出身。与张文耀不同的是,刘国能是在陕西镇从的军。仗着一身勇力与胆量,刘国能从军后在与鞑子的交战中立下不少功劳,但却因为得罪了顶头上司,所以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个小小的队正。

    刘国能家在安塞县,原先家中有爹娘和一个弟弟,一家人日常靠着十亩田地艰难度日。刘父农闲时给大户人家放羊,每月能有几十个铜钱,用以购买油盐等物。

    天启四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却无法吃饱,无奈之下,十六岁的刘国能瞒着家人去陕西镇从了军。一是寻思能在军中吃个饱饭,二是能有饷银寄回家中供养家人。

    此后的数年里,刘家靠着刘国能时有时无的军饷,以及斩杀鞑子首级挣来的赏银,日子过得倒也比从前强出不少。家中爹娘数着攒下来的银钱,已经准备给兄弟两个都讨上婆姨,好给刘家传宗接代了。

    就在这时,不幸降临到了这个苦难的家庭。

    崇祯三年时,刘父放羊时遇上了极端恶劣的天气,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突然袭来,大白天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刘父趴在一处山崖的缝隙中才未被大风刮跑。狂风足足刮了一刻钟的功夫方才停息,过后刘父查点羊群数量,竟有二十几只羊不知被吹到了何处。

    雇使刘父的大户指斥他丢羊并让刘家照价赔偿,老实巴交的刘家人无奈之下只得把数年积攒的全部财产拿出来赔给对方。谁知道那户人家竟然嫌刘家赔的七两多银子太少,非要十两不可。

    眼看着准备给两个儿子讨婆姨的钱转瞬间就没了,并且人家还继续上门讨要,老实怯懦的刘父也忍不住动了怒,与上门要钱的人发生争执并动起了手,刘国能十二岁的弟弟也上去帮拳,最终双双被人多势众的对方打成重伤,捱了数日之后父子相继身亡。刘母眼看着丈夫儿子死在自己眼前,终日嚎泣不止,一只眼睛也是哭瞎。

    与刘家交好的乡亲偷偷给刘国能送了口信过去,得到消息的刘国能眼睛都红了,当既携带兵刃,与数名在军中并肩杀敌的好友连夜赶回安塞。

    刘国能几人回到村子后,白天一人去村里踩好了点后,几个人就躲在村外的一处废弃的窑洞里。到了晚上,几人寻到那户人家后翻墙进去,将那一家老少二十余口满门杀绝,金银细软也搜寻一空。

    刘国能提着仇家的首级去祖坟上给父亲和弟弟上了香,大哭一场后回家带上母亲,与几个兄弟投奔了流贼王佐挂一伙。

    刘国能几人都是军中好手,不管是见识还是头脑,比起那些土鳖流贼强出无数。入伙之后拿出在官军中学到的本事操训士卒,习练兵刃搏杀,不久之后,这伙农户为主的流贼便已像模像样。贼首王佐挂对刘国能等人也是极为赏识和信任,他们兄弟几个都被任命为头领,手下也各自有了数百号流贼。

    王佐挂一伙四处打家劫舍,破村灭寨,打出了不小的名气,也引起了官府的注意。终于在崇祯三年的冬月,被时任延绥巡抚的洪承畴遣游击贺虎臣率一千边军突袭击溃,王佐挂也当场阵亡。

    刘国能几人侥幸逃得性命,待官军走后开始收拢残部,最终聚起了一千余人。刘国能带人找到王佐挂的尸体后,寻了处地方将其掩埋,也算报答当初王佐挂的收留之情。之后刘国能带着母亲率残余部众四处流动,凭借着几人的本事,逐渐打响了名头,前来投奔的部众也越来越多,最多时超过万人。

    刘国能的母亲虽然瞎了一只眼睛,但对儿子造反一事始终是坚决反对,在最开始的时候甚至不吃刘国能送来的饭食,说宁愿饿死也不吃贼食。最后在刘国能百般苦求,以及保证不杀伤良善后方才勉强进食,但从此对刘国能没了好脸,见到他就要叱骂一番,刘国能只得找了个粗使婆子照顾母亲。

    数年来刘母跟着儿子辗转各地,时间长了也不再骂他,但却是时常惦记着回到安塞。每次见到儿子刘母都要唠叨,让儿子投降朝廷,然后回到安塞种地,顺便看护刘父和弟弟的坟墓,至孝的刘国能渐渐地也是动了投降的心思。

    自从在安康停驻,并与张献忠取得联系的同时,刘国能也嘱咐手下,去襄阳采买食盐、药材等物时顺便打听各方的消息,以便对天下大势多知晓一些。

    这一日,去襄阳城采买的手下带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闯王高迎祥被官军擒获,送到京城凌迟处死了。

    在消息得到确认后,刘国能立刻召集帮他报仇的几名兄弟商讨此事。

    听到高迎祥被擒并凌迟的消息,几人都是大为震惊。

    年纪最小的王二娃开口道:“大哥,这闯王端的厉害,手下恁多人吗,咋说败就败了?”

    面色黝黑,身材精瘦结实的刘栓接话道:“许是中了官军埋伏不成?俺们离开陕西时日不短,这地界啥时候出了这么强的官军?难不成还是洪老倌儿带兵剿的?”

    说起洪承畴,几人都是心有余悸。当初正是在洪承畴率兵打击下,他们被迫从陕西窜往河南等地。

    刘国能虽然从贼数年,但毕竟是做过军中头目的人,对朝廷官员依旧是保持原先的敬畏和尊称。他摇头道:“不是洪大老爷,李老四打听过,是新来的陕西巡抚孙大老爷,去陕西一年多,练出了一只强军!正是孙老爷带兵埋伏了闯王!”

    贺三冠开口道:“看来这陕西俺们是回不去了。有洪老倌儿在,又出了个更厉害的孙老倌儿,回去就是找死!大哥,俺们以后怎生是好?高闯王恁强都给剿了,俺们以后可别落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王二娃等人都是默不作声,一想到高迎祥几十万人马都被剿灭,众人心头不免惴惴。

    刘国能闷声开口道:“几位弟兄都是俺刘国能的生死之交,俺今天就说句心里话:俺们当初起兵造反也是迫于无奈,这数年间虽也作恶良多,可比起别股义军造的孽来说已算少的;俺老娘时常念叨俺,叫俺寻空降了朝廷,做回良民,俺心下亦是动了这般念头。现今又听高闯王被剿,这就是说朝廷官军越打越强了,再打下去,俺们说不定就走了高闯王的路。俺实不想看着几位兄弟到头来连个坟都没得!俺们也是从过军的人,眼看着做反贼着实没了出路,要不俺们就降了朝廷算了!”

    王二娃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贺三冠迟疑一下开口道:“大哥,这数年间俺们可是跟官军交手无数,打破的州县亦是不少,手上人命可是数不过来了!这要是降了,朝廷能免俺们一死?”

    刘栓接话道:“老贺说的没错!降了朝廷倒也成,可这之前的债咋算?要是朝廷将俺们诓了去杀了,俺们岂不就是那冤大头?”

    王二娃点头道:“俺心里也是这般琢磨的!就怕俺们降了之后,朝廷饶了那些兵卒的命,却将俺们这些头领杀了!再说俺们多年来也是享福惯了,就算朝廷饶了俺们,可要是回家种地,俺还真是不甘心!”

    刘国能四下看看并无他人,压低声音道:“几位兄弟所言俺岂会不知?俺是这么打算的:先遣人跟官府中说了算的大老爷接上茬,让大老爷给俺们求一份圣旨,赦俺们一死;之后俺们也不回家种地,俺们带着手下入了官军,去将八大王他们给剿了!其一,这是投名状,证明俺们真心归附;其二,有了功劳,俺们之后的前程也有了!几位兄弟觉着如何?”

第184章 战前() 
崇祯九年腊月二十八,郧县城外卢象升所部驻地一片欢声笑语,每个营地的将官士卒脸上都满是喜悦之情。

    兵部武选司郎中何楷带着相关人等赶到了这里,在当众宣读了圣旨以及朝廷对将官士卒们的升赏后,全军上下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何楷宣旨完毕就去了郧阳府暂歇,然后再赶回京师。眼看过年还要被安排远离京师前来出差,何楷当然不高兴。再说虽是身为兵部郎中,但他从来不喜行伍中人,这次出差也无甚油水,有卢象升这种新晋大学士在,他也不敢公然索贿。

    在得知自己的升赏后,祖宽等人之前的种种不满彻底烟消云散。

    祖宽由总兵一跃成为正一品的大将,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与他的伯父比肩,并且还有恩荫。这让他志得意满的同时,心里又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李重进更是喜笑颜开。

    他和祖宽奉命前来内地剿贼时,内心也是十分的不满。没想到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从一个游击一步步晋升到总兵头衔。他心里清楚,若是他一直待在辽东,到死能混上个参将就算不错了。

    人都是自私的,谁不希望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可辽东的高级将官名额是有限的,就算朝廷批下来,升职的也都是和祖家沾亲带故的人。

    在辽东,武将升职不论战功,论的是裙带关系。

    没有关系和背景,就算你战功再多也白搭,混到游击也就到头了。

    但是一旦有战事,你这个游击得带头出战,战死算你倒霉。

    李重进并不在祖家的小圈子内,若不是百余年来数代一直戍守辽东,并且能打能扛,他连个游击也当不上。

    自己在辽东也算拼尽了全力,祖家的恩德已经报答了,我李重进再不欠祖家什么了,接下来该是报圣上的赏识之恩了。

    李重进暗自下了决心。

    黄得功、秦翼明、高其勋、吴群等人自是对朱由检更加的忠心。众人都觉着自己没有白白付出,所有的辛劳都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卢象升表面上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其实心里对朱由检感激之情用语言难以表达。

    士为知己者死。

    自己从河间知府荣升至大学士之高位,虽说期间也是全身心为大明付出,但若无圣上赏识与恩典,若非圣上为其挡住了朝堂之上的无数攻盰,自己的仕途并不如现下一般的坦途一片。

    卢象升知道自身的弱点:太过耿直,不屑于阴谋诡计,善谋事而不善谋身。

    这样的性格按理说不适合身列朝堂之上。若是遇见耳根子软的皇帝,自己功劳再大,也会在各种构陷之下黯然退场,甚至会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

    当今圣上实乃胸怀宽广的明君。自崇祯八年后,圣上一改之前急躁多疑的性格,变得稳重大气、英明睿智。

    不管是在自己还是洪承畴、孙传庭的使用上,今上始终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再鼓励臣下放手施为,大胆任事。并且从后勤物资上给与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这才使得原本艰难无比的剿贼战事变得越来越轻松。

    现今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官军士卒,都对彻底剿灭流贼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一扫之前悲观疑虑、士气低落的态势,此前的危局已经彻底扭转过来。

    闯贼已经授首,陕西基本平定,只要把面前的献贼等部斩杀,祸乱大明十年左右的流贼便会全部荡平,关外跳梁也终将难逃败亡之下场。

    在外征战多年的各路人马对于过年并无太过重视。尤其是天雄军的将士,从崇祯二年起便跟随卢象升征战南北,已经数年不曾回到家乡;比起已经阵亡的弟兄来讲,能活着便知足了,过不过年无所谓。

    崇祯十年正月初八日,京营的两只兵马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行军,终于抵达郧阳府。在得知卢象升扎营于郧县后,神机营总兵茅元仪与伍军营总兵冯勋在安排好扎营事宜后,各自带着亲兵联袂赶到三十里外的郧县,拜见东阁大学士、五省理臣卢象升,听从卢象升对此次郧阳之役各路兵马的部署和安排。

    竹山县衙大堂内,八大王张献忠踞坐于本是知县升堂办公的大案之后,义子艾能奇披挂整齐,手按腰刀立于他的身侧。

    堂下分别摆放了两排交椅,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曹操罗汝才、闯塌天刘国能带着各自手下的大将坐于椅子上。

    罗汝才瞅了一本正经的张献忠一眼,心中暗道:日你娘的,大伙儿都是义军,凭甚你坐在上头!俺们甚时成了你的手下?

    刘国能则是心中暗想:李老四不知有无见到巡抚大老爷,也不知朝廷对俺们归降是何想法。

    接到张献忠请各路头领前来竹山商议大事之前,刘国能便已将常年跑外的李老四遣往襄阳,让他携带重金收买官府中人,以求能见到在襄阳的湖广巡抚方孔炤。

    罗汝才大大咧咧地开口道:“俺说八大王,此番让俺们来为的甚事?莫不是又捉了好多美人儿要分与俺们几个?”

    熟悉他秉性的贺一龙、老回回等人哈哈大笑起来。

    罗汝才生性好色,带着部众辗转各地破府灭县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手下搜罗美妇供他淫乐。现在他的帐中还有数十名大明各地的妇人,白昼宣淫对他来讲已经是家常便饭。

    张献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