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静也认出了韩明秀,得知韩明秀是她未来几个月的英语老师,小静也非常高兴,下课时还主动来跟韩明秀打招呼。
一个多月不见,小静还像从前那么清新淡雅,跟白玉兰花似的,给人一种清雅卓然的感觉。
一看到小静,韩明秀就情不自禁的想起大乱来。
可怜她的那个傻弟弟啊,现在还陷在感情的漩涡里不能自拔呢!
第681章 啃下这块硬骨头()
“来来来,咱们都举起杯,一起祝老高大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来……干杯……”
首都老字号庆云楼里,崔厂长站在酒桌前,一手执杯,一面大声张罗着。
酒桌周围坐着高汉元两口子,周锡龙一家三口,崔厂长一家三口,韩明秀以及何莉。
这些年来,他们这些人里每每有人过生日时,大家都会凑到一起聚一聚,一来是给寿星祝寿,二来也是聚在一起联络联络感情,毕竟是一起患过难的人,他们之间的感情自是别人不能比的……
一杯酒下肚后,高大爷红光满面道:“感谢大家过来给我过生日,趁咱们这些人今天聚的这么全,我也说个喜事儿给大家助助兴,那就是我们家秀儿到高中实习去了!而且啊,还被学校领导委以重任,教毕业班的英语,她教的那两个班可是重点班啊!”
“是嘛,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众人都纷纷祝贺韩明秀踏出校门实习,并且又在实习单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韩明秀微笑说:“其实也没什么的,就是学生们马上要面临高考了,责任重大,我尽职尽责了而已!”
“秀儿,你太谦虚啦,这世上尽职尽责的人有的是,可出类拔萃的人并不多!”周婶笑着说道。
何莉感慨说,“秀儿都实习了呀,那不就是快毕业了吗?这时间可真不经混呀,一转眼就四年了。”
“可不是咋滴,从前在农安的时候,只觉得时间过得慢,简直度日如年的,现在呀,就觉得这日子过得跟坐火箭似的,嗖嗖的,咋就这么快呢?”高大娘也跟着感慨道。
韩明秀说:“大娘,那是因为你现在过的幸福,所以就觉得时间过得快,没听人家说吗,幸福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就是这么回事儿。”
高大娘也笑道:“哈哈,是啊,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回来这些年啊,我们老两口子诸事顺遂,还有秀儿他们养几个陪着我们,我们俩这辈子都没像这几年这么顺心过!”
“大娘,那还不都多亏了秀儿啊,要不叫秀儿,你们上哪儿享这天伦之乐去?”何莉姐笑着说道。
高大爷说:“正是这理儿呢,我们老两口子平时没事时也总说,要不叫秀儿和这三孩子陪着,我们老两口子的日子哪能像现在这么幸福啊?”
“所以呀,你们可得把握住现在的幸福,秀儿眼瞅着就毕业了,高大爷,你可得帮着活动活动,可不能让她分配回黑龙江去啊。”
现在的各大院校都实行包分配制,就是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给安排工作。具体的分配方针就是,打哪儿来的毕业后就分回哪儿去。
韩明秀是在黑龙江考的大学,那她毕业后就得分配回黑龙江去。
听到何莉的话后,高大爷得意的说:“这个都不用我们出手,人家秀儿自己就搞定了。你们是不知道啊,秀儿教的那两个毕业班都是重点班啊!那学生都是尖子生,都是北大清华的苗子,挑剔着呢!本来大伙还都怀疑她一个小姑娘年轻没教学经验,怕她教的不好耽误人家,结果秀儿刚上了两节课,就把他们都给镇住了!校长也对秀儿赏识的不得了,还组织全校英语老师去听她的课,现在,连他们学校的公开课都是秀儿给讲的……”
高大娘也骄傲的说:“校长都说了,等秀儿毕业了,他就去向教育局申请去,申请让秀儿留在他们学校,是校长主动提的,所以啊,秀儿工作的事,根本都不用我们操心……”
高大爷和高大娘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和话里满是骄傲和自豪,就像是做父母的炫耀自己女儿似的。
周锡龙本来还想帮韩明秀安排工作呢,听到人家靠自己的实力就把问题给解决了,不禁向她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周婶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事似的,问道:“秀儿,还有个事,我听说你最近要开饭店,张罗的咋样了,缺不缺钱?手续啥的办得费不费事?需不需要我们帮什么忙?”
周婶一提到开饭店这个事,韩明秀顿时苦恼不已,就把自己买房子受阻的事情跟大伙儿说了。
崔厂长听了,说:“这有啥难的,你等着吧,我去帮你谈,用不上三天,保证能让你顺利的买到他家的房子,还不用花太高的价钱。”
韩明秀一听,半信半疑地问道:“崔叔,你确定?”
“当然确定,你看你崔叔啥时候干过没把握的事儿?”崔厂长自信的拍了拍胸脯,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
韩明秀看到他说得言之凿凿的,也就不由得不信了,她喜出望外地说道:
“好,那可太好了!那我就把这事拜托给你了,崔叔,你要是能帮我办成了,那可真是大功一件哪!”
崔厂长哈哈一笑,说:“你呀,就擎好吧!”
三天后,崔厂长果然过来通知韩明秀,叫她带上一万三千块钱,去交钱签买卖合同!
之前,崔厂长胸有成竹地说他能把这事谈妥时,韩明秀还将信将疑,毕竟那老头子那么倔,自己磨了两天都没说动他,她就不信崔厂长能顺利的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没成想,人家还真就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不光啃下来了,还照她之前给出的一万五千元的价格少了两千。
“崔叔啊,你到底是咋做到的呢?说出来教教我呗,我也跟你学学。”去签合同的路上,韩明秀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崔厂长嘿嘿一笑,谦虚地说:“教啥教,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跟他们签了份合同,让他以后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他开油坊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咱让他赚钱了,他自然也就让出油坊了……”
原来,崔厂长跟那个油坊的倔老头,签了一份长期的合同,往后,长城服装厂的食堂用油全部都使用他家油坊的。
另外,服装厂每年的端午节和新年都会给员工们搞福利,福利一般都是给大家发米面油。
往后,服装厂搞福利的油也都从他家进。
服装厂有三四百号人的,每人每年至少能分二十斤豆油,也就是说,油坊年年光往服装厂卖的搞福利的油就有六七千斤。
再加上食堂一年用的几千斤,加起来总共得有1万多斤的油呢。
一年是一万多斤,那两年呢,三年呢,五年呢,十年呢……
这么算起来,那可是一大笔的收入啊!
有了这份合同,他家的油坊就再也不愁没生意做了……
韩明秀听到崔厂长的话后,不禁感叹自己还是太嫩了,做生意的经验还是不如崔厂长精明老道,看来,自己要学的地方还很多啊……
到了簋街,崔厂长陪着韩明秀找到油坊倔老头,双方签合同时,韩明秀还特意提醒了一句。
服装厂虽然可以长期使用他家的油,但是,油坊必须保证油的质量过关,要是油的质量不过关,用陈旧或腐败的豆子(花生、芝麻)榨油,一经被测出,韩明秀不光要终止跟他的合作关系,还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倔老头则很硬气的告诉她,他从不做亏心的买卖,要是韩明秀真的查出他的油有质量问题,他就情愿让韩明秀随意处罚,以死谢罪都行。
韩明秀一看倔老头说的这么硬气,顿时放心了不少。随后,她还告诉倔老头,自己打算开一座大酒楼,要是他家的油合适的话,酒楼里的用油也不到别处去买了,就都在老头这买好了。
老头一下子做成了两单大买卖,自是高兴不已。
最后,双方高高兴兴的签订了买卖合同,韩明秀也交上了一万三千块钱,这座房子就正式入手了。
这样,这三座房子就都成她的了。
韩明秀高兴极了。
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把这三座旧房子扒了,重新盖一座豪华气派的大酒楼了。
第682章 招聘人手()
五一的时候,韩明秀的酒店终于开工了。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要等到五一才开工呢,是不是太迟了?
这个说起来就尴尬了。
之所以拖到这个时候才开工,是因为韩明秀没钱了!
前面说过,她一有钱就去买古董或者房子,从不留现金的。因为她知道,未来华币贬值的很快,存钱远不如留东西划算。
所以,她的身边总是只留两三万块钱的流动资金,其余的收入全部被她拿去投资了。
而她那两三万块钱的流动资金,在买那三座房子的时候就全部都花光了。这还没够呢,要不是大舅妈拿出五千块钱入股,估计她都得出去借钱去了。
好歹是把房子给买下来了,但随后翻盖新楼房的钱就木有了。
韩明秀打算盖一座三层的楼房,底下还要修一层地下室,主要当冷藏室用。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她找人粗略的算了一下,大概需要八万块吧。
八万块钱,她现在委实是拿不出来了。
其实,她要是找高大爷或者周叔或者崔经理或者写信给苏阿姨的话,大家凑一凑,完全可以凑出这笔钱来的。
不过,韩明秀不愿意麻烦别人,特别是钱的事儿,再好的朋友,只要有了金钱的往来,关系就或多或少的变味了。
所以,她不想跟这些人染上金钱的关系,只想通过别的渠道去凑这笔钱。
她的空间里还有很多价值连城的好东西,要是她舍得卖的话,凑齐这八万块钱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问题是,那些好东西都是她好不容易得来的,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她舍不得往出卖啊。
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去银行贷款。
这些年来,韩明秀陆陆续续的买了不少房子和四合院,这些房子都是房照和房产证齐全的,要是手续不齐全的,多便宜她都不会买的。
她就拿着这些房照,一遍一遍的跑银行,去办理贷款业务。
跟银行打交道有多难,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
为了贷下这八万块钱,韩明秀跑了一个多月,腿儿都跑细了,好话也说了一火车,最后还是花了一千块钱的好处费,外加给人家一条金项链,才把这八万块钱贷了下来。
钱款下来后,韩明秀便急忙委托崔厂长帮着召集人马,立刻开工。
因为有了钱,工程进展的很顺利,进度很快,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完工了,只是还没有装修而已。
一般的新房子,刚盖完得晾晒一段时间才能装修,不然的话新房子墙壁里的潮气往外返,会把装修弄花。
房子晾晒的期间,韩明秀也没有闲着,她开始招兵买马,为海鲜酒店的开业做准备。
她准备招八个女服务员,四个大厨,四个改刀、面袋儿,两个打杂的,一个采购员和一个大堂经理。
招聘这些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这些人必须都品行端正,踏实肯干,她的员工里,可有笨的,傻的,但绝不许有那种偷奸耍滑的人存在。
对于那十多个服务员的标准,就是要求她们相貌端正,服务周到,礼貌热情,永远不许像国营饭店的服务员那样,动不动就跟顾客甩脸子。
厨师的要求更高,除了要有高超的烹饪技术外,还必须得讲究卫生,上岗之前必须得有持有体检报告,证明没有传染性疾病才可以聘用。
打杂的相对来说要求低一些,只要踏实肯干就可以了,采购员不用聘了,大舅和大舅妈自告奋勇的承担了。
最难找的就是那个大堂经理了。
因为韩明秀根本没时间长期待在这里,酒店的经营和发展就都靠那个大堂经理了。
所以,这个经理是关系到饭店盈利与否的关键,必须得认真选择。
其实,对大堂经理这个职务,韩明秀心里倒是有一个人选,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表姐夫林宏政。
林宏政是个聪明的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办事善于把握尺度和分寸,还很会抓时机,加上他一直是在政府机关上班,对接人待物的场面事儿也十分擅长,若是对他稍加培训一下,让他担任大堂经理的职务,肯定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想让他过来给自己当大堂经理好像又不大可能,因为林宏政在农安那边有正式的工作,这个年代的人都对正式的工作有一种执念,认为要是有一个正式的工作,这一辈子就有了铁饭碗,永远都不愁吃不愁喝了。
即便是那份铁饭碗的工作赚的少,还是在小地方,但要让大家选择的话,一百个人里得有九十九个人会选择留在小地方守着他的铁饭碗,而不会选择上首都当一个饭店的大堂经理的。
虽然韩明秀不抱什么希望,但还是把自己的想法打电话跟林宏政说了。
“姐夫啊,你那个工作的事儿我实在是办不了,不过,我这倒是有份工作,不知道你乐不乐意做,你要是乐意做的话,我一个月给你开一百块钱的基本工资,奖金除外……”
林宏政听到一个月有一百块钱的工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啥工作?快说来听听!”
韩明秀就把想聘他当大堂经理的事儿说了,并且告诉他,这份工作虽然赚的多,但是也辛苦,整个酒店上上下下都要他操心。可以说,他要是当了这个酒店大堂经理的话,就不能再做别的事儿了,必须每天从早到晚守在这儿,一刻都不能放松。
韩明秀还在电话里告诉林宏政,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酒店的效益要是好的话,她可以按酒店的营业额给他一定的奖励。所以说,来酒店做还是很有前途的,就是看他敢不敢放弃他的铁饭碗,来她这儿闯一下子了……
林宏政听了韩明秀的话后,在电话那头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自己想考虑几天,考虑好了再给她回话。
其实,对林宏政的这个答复,韩明秀一点都没感到意外。她之前也没有对他抱有多大的期望,之所以给他打这个电话,也是为了回复一下林宏政之前托付她办工作的事,给他打完这个电话了,林宏政应该就不会再幻想把工作调到首都了……
酒店的招聘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广告才贴出去一天,就有好多人前来应聘,其中以应聘服务员的和打杂的人居多。
这也是因为当前社会可供大家谋生的工作太少,在家待业的人太多了,钱也不好赚,所以一有个工作岗位,大家便蜂拥而至,都想借此谋个出路。
韩明秀并没有急着确定人选,她认真的接待了每一个前来应聘的人,通过她们的语言交流,行为举止等方面,测试她们是不适合在这儿工作。
经过一周的层层筛选,她终于选出了六个合格的服务员,虽然距她预想中的还差两个,但是,她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宁可缺几个人,也不会找那些不称心的留在这碍眼。
而厨师方面,除了大乱算一个内定的外,韩明秀又找到了两个。
其中一个是都一处的马大厨,擅长粤菜,在首都特别有名,愣是被韩明秀花高价给挖来的。另一个是大乱在技工的同学小丁,也是大乱的好朋友,韩明秀看这小伙子挺机灵的,又有大乱做担保,就聘下了他。
不过,韩明秀并没有打算让小丁到厨房去给客人炒菜炖菜,他毕竟还是个新人,手艺什么的照那些有名的大厨还有一定的差距,她可不想让他坏了自己饭店的名声。
所以,韩明秀给小丁和大乱安排的工作就是,让他俩专门负责做生蚝。
生蚝的吃法有很多。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生吃,在生蚝上挤几滴柠檬水,然后就可以直接吃了,味道特别鲜美,后世有很多人喜欢这一口呢。
不过,这年代的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吃法,所以,韩明秀就把另外几种做生蚝的办法教给了大乱和小丁。
其中有蒜蓉粉丝蒸生蚝,最中餐的吃法。还有生蚝煎蛋,也叫牡蛎煎蛋,也很好吃;还有葱姜辣炒蚝肉;生蚝蔬菜粥……
当然,还有炭烧生蚝。韩明秀认为,最常吃、也是最好吃的,就是这种做法了。
炭烧生蚝是后世宵夜里最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了,据说,华国人每吃掉的一万斤生蚝里,就有八千斤被做成了炭烧生蚝。
第683章 蚝门海鲜烧烤()
由此,便足可见烤生蚝有多受欢迎了。
韩明秀上辈子就很爱吃烤生蚝,因为爱吃,所以曾特意钻研过烤生蚝的技术,没想到这个技术这辈子还真用上了。
她亲自把烤生蚝的方法教给了大乱和小丁,还顺便把烤肉串的技术教给他俩了。
没错,韩明秀还准备在饭店里推出烧烤。
烧烤这种小吃在后世有多受欢迎想必大家也知道,那滋滋冒油的肉串,上面还沾着孜然,芝麻和辣椒面,吃到嘴里便是一股焦香,要是再来瓶啤酒,那就更美了。
韩明秀经过考察,发现目前首都还没有一家烤肉串的店铺呢,所以,他们饭店里要是能推出烧烤,百分之百受欢迎。
就这样,韩明秀既要忙着在学校给毕业班上课,又要忙着管理酒店的各项事宜,简直忙得脚得脚打后脑勺,恨不得一天有四十个小时才好……
就在她忙得昏头胀脑,快要不支的时候,王海杏一家三口背包罗伞的来了。
原来,是林宏政办理了停薪留职,举家赶到首都,给韩明秀当大堂经理来了。
韩明秀一看林宏政来了,顿时喜出望外。她没想到,这个堂姐夫还怪有气魄的,居然舍得停薪留职跑到首都来跟她闯,就凭这胆识和气魄,就足以证明他没看错人……
林宏政来后,韩明秀把酒店的规章制度详细的告诉了他,同时把酒店的经营管理方式也灌输给了他。
林宏政是个聪明的人,什么事一点就透,什么东西也一教就会。韩明秀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越发对他感到满意了,也越发觉得自己找对了人,有他在,自己一下子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