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困惑--围城内外现代女性忧思录-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几个晚上,她独自在图书馆楼顶上徘徊,望着满天的繁星和校园里点点灯光,想到自己高中的拼搏和父母的溺爱,老师同学的关怀,取消了一次又一次自杀念头。但她毕竟是一个弱者,终究没有抵制住死亡的诱惑,在一个昏沉沉的夜晚,她留下短短的最后一封信,穿上平时最喜爱的白衬衣黄裙子,一口气又奔上了图书馆的楼顶,纵身一跳,永远地闭了那双“不争气”的眼睛。
  第十四章 快乐的悲哀
  当女大学生闯入爱情王国,也就是说,你第一次发现有个小伙子向你投来含情脉脉的秋波,于是你产生一种想法,“可能也就是‘他’吧。”他未必就是“他”,你还确定不了——谁知道往后会发生什么事?但是,即使你还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但已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有如严冬刚尽送来的一缕和煦春风,天上洒来犹带余寒的阳光。有千万个人,就有千万种恋爱。有些人把脚趾浸在爱河里试试温度如何,逐渐适应水温,有些人却莽撞地一头扎进水中。
  1。有些人的恋爱一帆风顺
  未和他一起玩爸爸,妈妈的游戏,躲到汽车房换上去舞会的夜礼服,带上一瓶葡萄酒,酒瓶上放一根蜡烛,再放在野营的桌上。
  当代女大学生兴冲冲地和男友们骑上自行车,在外面宛若小爸爸。小妈妈般地玩个够,然后分手回家。他们的爸爸妈妈——真正的爸爸妈妈——躲在窗帘后窥伺着他们。这些20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很晚才回家。
  她们实在令父母头痛。她们不再在学校饭堂吃饭,却跑到快餐店的角落,吃炸土豆、汉堡包,一面与异性朋友脉脉含情相对,愿待多久都行,他们是自由的。
  今天为人父母的很注意孩子们的自由问题,包括性方面。他们尽量迁就子女们的行为。性革命浪潮还未过去,有些少年躲在厕所里偷偷抽烟,把萨特的小说《恶心》藏在抽屉里读,都相信人们不久将亲若兄弟。城里有避孕九,但禁止吃。胆大的新潮女子偷偷到计划生育处弄到这些药丸,小伙子买避孕套,到店里买橡皮球,还向妇女要药。
  大伙都梦想进大学,以便结交异性朋友,小伙子偷偷溜进姑娘的宿舍……做父母的早已忐忑不安,惶惶然抓紧时间管教子女。青年们悄悄交谈男女Zuo爱的奥秘,讲究夫妇义务的时代已经过去。
  女大学生在父母的管束下,不是偷偷地流产,便是堂而皇之地结婚。她们一见钟情,随便Zuo爱,不是在校园的山上而是在床上做,多好玩!好像施了魔法,瞬间就从少年变为成|人!
  面对这种危机,做父母的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不得不违心地为子女们张罗婚事,准备好两个房间,因为这对小夫妇很快就要生儿育女啦!
  另一种是呵斥子女:“读完书再谈恋爱,不要虚度年华,理智一些!”但这种鸵鸟政策是危险的,他们不久便发现儿女们长大了,木已成舟,只好将就啦,幸而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早婚的那些女大学生过早地失去青春,虽没经过战祸,却备尝锅、盆、碗、碟、奶瓶、尿布之苦。
  她们指望志同道合,携手前进,但眨眼之间幻想宣告幻灭。他们摆脱了父母管束却被自己的儿女束缚……初恋的美梦碰到现实便化为泡影,夫妇共同生活10年。
  15年之后,还能存下多少幻想!
  美国巴特里克。巴佛尔·德尔伙写的第一部小说《黎明的孩子》描述的就是一对早婚夫妇,男主角特里斯当,女主角卡米尔,年龄15至17岁,他们相爱,由于孤独和无聊,他们的恋情迅速发展。当时他们正在疗养所治疗肺病。他们太不谨慎了。不久,卡米尔怀了孕。她明白自己不久于人世,这个将出生的孩子将是使她话下去的希望,而他也不想她失去宝贝。孩子生下来,卡米尔死了。特里斯当独立抚养孩子。他对生活失去兴趣,小生命常使他忆起已死的初恋。他过量酗酒而中毒,他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终于自戕了事。
  作者巴特里克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大女儿尚在幼年。他谈论他是怎样构思这本小说的:我创作的小说以初恋为主题,我早就酝酿这个主题了。
  青少年时期已撰写了初稿,现在不过是朝花夕拾而已。
  我十分了解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对青少年来说,生活是不好对付的,谁也难料自己会出什么事。尤其是感情生活、爱情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他们缺乏生活经验,父母的劝告又听不入耳,时常瞒住父母胡作非为……我是在书堆中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我生性胆怯、内向、腼腆,没有朋友,不和任何人来往,我只和小说(那时流行袖珍本小说)里面的人物聊天。
  我不了解外界的生活和人情事故,在女孩子面前噤若寒蝉,拘谨笨拙,但又热衷于狂飘式的生活,走向极端,多愁善感,幼稚。
  卡米尔不是这种年龄的化身:她年纪轻轻就怀了孕,身体孱弱,重病在身。我认为怀孕的妇女很值得描写,有些男子为此狼狈不堪……,我觉得这个主题不错。此外,我喜欢孩子,喜欢做父亲。

()免费TXT小说下载
  我的书又是描写生与死的,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跌宕曲折。卡米尔去了,爱情完了,特里斯当万念俱灰。他认为他们的初恋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强烈的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是凭主观愿望培养孩子,方法生硬古板。他疾病缠身,把Xing爱看得高子一切,他不像成年人那样恐惧死亡,却尽知及时行乐的重要。
  女主人公卡米尔在六十年代初期算得上是很开放的女性。她预感在世之日无多而早熟,那个时候未婚生育是耸人听闻的非同小可的大事,她可真是个反叛性格的女性,现在对这类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城里人对此仍认为是愚蠢的,软弱无能的表现……)过早体验人生对青少年是有害的,早婚的女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造成种种恶果的不乏其例。
  18岁便结婚成家未免为时太早。美国电影编导奥里维·诺林编导的第一部影片《告别学校》反映的主题便是这个。
  三年前这部电影获得成功。影片中的主人公才15岁。作者本人很早就做了父亲,但他对早婚却是肯定的。
  我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因此我很早结婚另立门户,在新的家庭里寻找温暖。我编导的电影反映了这个主题,孩子们由于缺乏父母之爱便另起炉灶,自己当爸爸妈妈。
  孩子们希望早日成|人,需要找个榜样。如果找不到可以效仿的,他们就找个人作为依靠,在同龄的朋友们中寻找支柱。我就是这样辍了学,我的妻子也如是。我什么活都干,小工、伙计不论。
  离开父母的家另立门户,其实不过从一个梦想跳进另一个梦想,这一类青少年多是性格软弱的。为了医治家庭带给他们的创伤,于是痛苦地摸索人生之路。这样做似乎是绕弯路,因为大家走的不是这条路。他们跨越了难关,或自认为跨越了……年轻的夫妻互相保护看,筑了一个巢,躲在里面应付艰苦的生活。
  有一天他们将从这巢里钻出来,当他们成熟了的时候,当他们互相帮助着长大了的时候。
  我女儿18岁了,幸好她不固有我这么一个年轻的爸爸难为情。
  今天的年轻人与我们那个时候不同了,他们在父母家里很幸福。过早结婚成家,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不啻是个打击。
  做父母的过分地管束孩子或管教无方会逼使孩子脱离家庭。
  林勇是小说家,今年27岁。
  我先后学过三十六门不同的专业,但一无所获。
  我在音乐学院认识了玛丽,我们经常在假期一起外出巡回演示。
  我20岁,她18岁。我和她的恋爱经历已不是第一回了。我刚与一位杭州美人分了手。但我是头一回与一个女人过夫妻生活。我们决心同甘共苦,设计了一套适合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敞开大门,许多朋友探访,天天像过节,大家一起喝酒唱歌,嘻嘻哈哈,通宵达旦。
  我们的儿子小莲莲出生了。我们并不把他作为累赘,而是把他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出外时常常带着他。很早教会他穿衣、吃饭,自己上学,从不包办他的事,他也很懂事。
  我敢说,我和玛丽的婚姻是成功的,我们相濡以沫,一起教育下一代。如果不是她的鼓励,我不会拿起笔杆而且获得成功。我虽然自知有写作能力,可是我需要动力,需要鼓励,尤其是爱情的动力。
  她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演员不易成功。对于从事戏剧和电影事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和本人是否热爱这份事业。
  假如仅有一个角色,却有三个有天分的女演员竞争,那么,常常是那个与导演关系最好的女演员获选,其中原因微妙复杂。
  玛丽因为有了我,从不拒演分配给她的角色,有时她不能演她喜爱的角色,只能自认运气欠佳或是时机不巧,她心里明白。
  我们努力避免过千篇一律的单调、平淡的生活,希望结识朋友,改变生活方式,但往往不如人意,有时我们不得不暂时分别。
  玛丽快当演员了。她要亲自编导电影,新的生活等待着她。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一条原则:志同道合,相处和谐。
  我们互相勉励,互信互爱。这是感情深厚的基础,一旦失去这条,我们夫妇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对于夫妇来说,相互勉励是改善关系的关键,感情上的支持最为重要。
  许多早婚的少年夫妻犯了这样一条错误:他们不是严肃地对待生活,而是闹着玩,他们想学成|人那样生活,但因社会经验不足而失望。
  总的来说,早婚的夫妇大多悔之莫及,有孩子的稍好一些。
  但也有一些少年夫妇始终不渝,同舟共济,对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张克加讲起她的生活经历就像神话,但却是真实的事情。她现在已经27岁了。她回忆道:结婚时我念大学四年级,正好20岁。事先未经深思熟虑,因为我未婚先孕,只得退学。父母为此大为恼火,不断咒骂我丢了他们的脸。
  我不愿像父母那样多产。但在具有传统观念的家庭里,避孕很困难,父母反对我们做他们不愿做。不曾做过的事。
  我父亲常说:“你啊:既然愿意降生在这个家,我就全部的接受下来。为了不要有五个以上的孩子,我简直是在吃毒药。
  言下之意,我不能随便避孕。让母亲为性欲付出了代价,我也必须依样画葫芦。不生孩子就是犯罪。这种负担是很重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我想摆脱父母令人窒息的管束。当时我快取得学士学位。本来可以暂不结婚,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希望早日成为真正的成年人,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代价,要报答,照料他们,我不愿拖累父母而被看作是不懂事的娃娃。
  我和“大个子”认识了七八个月就结了婚,我们是在中山大学认识的。我认为我们爱情是牢固的。我不像一般少妇,婚后埋头家务,我又继续上成|人大学。1988年,我们把女儿给人照料,或者带着她各处走。
  1988年真是快乐的年头,我俩常出门赴宴。女儿很乖,当我们之中有一个要去上课时,另一个就留下来照料她。我一点也不觉得疲劳,而且高兴。我们是高高兴兴结婚的,孩子也不成为累赘。而我的父母却把养孩子视为苦差事,我实在不理解。
  几年之后,我们又生了一个男孩。
  我俩婚后7年一直相安无事。我认为夫妇拌嘴的原因,常常由于彼此把问题尖锐化了,夸大了……,为了发泄怒气而闹僵……总而言之,直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和谐,我们离工作单位很近,可以回家吃午饭,我们常常交谈,我们并不迁就对方,各自保留人格和个性,谁都不抹杀对方的个性。“
  家庭的负担,是这一类型的都遇到的问题。少年夫妻的负担尤其重,感情上如此,物质上也如此。
  此外,还有个两人个性是否相容的问题。少年的生活道路尚未选择,他们应付生活的能力还不强,还确定不了是否与爱人能棚皆相处,误会,矛盾免不了,频频发生……年轻时代的爱情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创伤永平治愈不了,结合得比较好的,还可以学着携手前进、互帮互爱着生活……
  2。爱的恐惧
  中世纪时期,中国害怕两件东西:科举、战争。今天的校园文化也惧怕两件东西:爱情、贫穷。
  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对爱情的恐惧虽没有公开表露,骨子里对它的畏惧着实不亚于战争和传染病,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与死亡一样可畏。
  人们在公开场合却沤歌爱情,以溢美之辞赞美它,而对爱情的表现——两性关系却噤若寒蝉。这就如以镶花边的台布遮掩粗糙劣陋的钢琴脚,一如出卖肉体的荡妇化装成修女。
  知识阶层一面悲叹性自由,一面推崇它。这种现象在八十年代末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学生在挥着“三M”的书籍(即马克思。毛泽东、马库斯)的同时,一边还阅读着威廉的著作《性革命》:最根本的问题是必须认识到,性生活不是私事。我并非说某些政府部门或组织可以干预夫妇的性生活,我认为一个人不能将性欲视为可以任意妄为之事,它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
  既然大家只敢谈爱情而不敢谈性问题,我就来个“反其道而行之”。报刊,书籍等在谈到性关系时,多从医学角度着眼,爱情却是小说家使用的辞句。表面看来,我们的社会是多么严肃、理智啊!事实上爱情远不是如此冷静、理智的,它是狂热的感情。
  人们认为这样做,性问题就不再成其为颠覆社会的因素,国家就更能控制,百姓就能监督。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是迫害爱情的,也是好心办了坏事,鼓吹Xing爱,把爱情视为纯Xing爱。性自由造成怎样的后果,没有一个审查社会风化的人敢于指出,把爱情与性关系割裂开来,只能使爱情的内容空洞、摧毁它。人们需要满足性欲但却羞于公开宣扬,这样就产生了反常现象:有人海淫,有人爱读黄|色刊物。
  伍德·埃伦在他的《性知识大全》一书中有一节“夫妇的不安之‘夜’”。这是有关性知识教育的袖珍本,作用就与烹调书籍相差无几,书中提到满足性欲的结果就是……衰弱、憔悴。现代的男性无所谓爱情,他吻女人并非出于爱。
  他们如Se情龟影中的毛角那样,为了摆脱单调的生活,他已不再考虑庸俗与否了。男人不追求爱情,他们只要取乐。
  惯于猎色者和淫棍有一套不成文的理论:“如果你不与我睡觉,你就不是解放的女性!”所谓的解放就是义务地与男性睡觉,肉体关系的“开放”。女人似乎天生就该如此。我们与我们的前辈有多大的区别?她们终日想的是盐米酱醋,而陪男人睡觉也是现代家庭妇女的义务。
  有人会说,你说哪里话呀,简直一团漆黑啦。不错,我说的事情是黑暗的那一面。不过,从来没有人指出这一点。
  只要我们看看当今报刊和杂志刊登的文学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二十多年来,我们是怎样从追求爱情发展到了恐惧爱情、拒绝爱情的。不管是男是女,他们都承认害怕爱情,害怕得不敢接受爱情。
  叶公好龙,由于害怕而拒绝爱情的人对追求她(或他)瞅说:“我不爱你”,其实他们的真正意思是:“我怕爱你”,“我想爱你,只是……”,“因为你太强了,你……”,他们怕负家庭责任,怕受累,只不过他们不公开声明罢了。
  人们都有这种看法,妇女对爱情的态度执著、含蓄、深沉,男人却热烈而易变。伊夫林·萨勒络特写的《女性的表现》一书论证了生物的这类区别。男人是好色者,女人是牺牲品,为了追求女人,男人甜言蜜语,人类与自然界的雄性动物一样,以炫耀自己取悦异性。
  女大学生爱读爱情小说,男性喜看Se情杂志,大家都是私下里阅读的。许多女性认为,公开看爱情小说与她们接受的教育,与她们的社会地位不相称,她们只能偷偷地背着人看。
  男人与女人在罗曼蒂克方面是否有很大区别,是不是女人看重感情而男人则不需要感情,仅要肉欲。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么害怕爱情的应当是男人,而女人则应担心得不到爱情了。可是,女性从她们个人的经验中得知,“别离开我”不只是女人的悲叹……男人们也明白,“我不爱你”不只是男人才说的话。
  我询问过一个唐璜式的男人,为什么他的感情变幻无常,他说:“我越是喜欢一个女孩子,和她相对时我的举止越笨拙。我不愿意堕入情网。我怕……我怕的是当我需要爱情时,她会拒绝我。”这是一种需要柔情而引起的恐惧,爱情与食粮一般重要。今天在西方,男人似乎摆脱了从前那种对感情的饥饿感。
  一位腼腆的男人说:“如果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我总是宁可追求那个我不怎么爱的,我担心我最爱的那个姑娘会拒绝我,让我失望……,我怕她抛弃我,怕她对我的爱不如我对她的爱深……,如果我没堕入情网,我就不会不能自拔……”怕被人“吃掉”,一个女大学生说:“我把爱情关系视作人吃人的关系。人不是被别人吃掉,就是吃掉别人。爱情会使我局促不安,手脚无措,我沉默寡言,心事重重,没有了主张,受他的摆布……我不但替自己担心,也替他担心:因为不是他吃了我,就是我吃了他……”w说:“我害怕爱情的热度会降低。初恋时,我欢乐、雀跃、惊喜……,然后是苦苦地追求,费尽心思……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忧心忡忡……我就如病了一样。猝不及防地掉进陷阱,滋味总是不好受。”对于w来说,爱情关系是慢性的窒息,可导致其情感走向灭亡。“
  王芳说:“我害怕爱上一个人,因为我缺乏自信,我不相信我可爱……我从未见过我父亲,我因此而自卑,我想过,如果他不把我当女儿看待,那是因为我不值得疼爱。由于天性自怯,我总是追求那些有缺陷的男人:已婚的、性格孤痹的、性萎靡的,搞同性恋的……,我通过他们来衡量自己的魅力:如果这些不热衷于追求女性的男人也有点喜欢我,那就说明我还有点魅力。可是和这些人来往简直就像人地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