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贫女持家-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严厉的女人看见林琪旁边围着几个小孩子,没有凑过去,也没有叫林琪过来,而是静静的站在门口,问身后的晚烟道:“七妹,越越爱吃她卖的糖吗?”

    晚烟低眉顺眼的小声回道:“是。不过这小妹妹有些日子没来了,越越和我念叨好几次了。”

    那严厉的女人道:“好。那一会儿给越越多买点。”

    晚烟没有再说话,只是恭敬的立在她身后,看着卖糖的林琪。

    林琪自然也看到了她们俩,也听到了她们说话,她在心里推测,晚烟这么怕这个女人,想来这应该就是方家的正房夫人了吧?越越曾说过她娘在家里最大,那么很显然,这个严厉的女人,应该是越越的娘亲了。

    还真没想到,那么可爱的越越,竟然会有这么一位严厉的娘亲。

    不过仔细看看,母子俩其实长得还真的挺象的。

    方夫人等那些买糖的孩子们都走了,这才招呼林琪道:“小妹妹过来,我看看你的糖。”她说这话,还特意放柔了声音,大概是怕吓到林琪。

    等林琪走近后,方夫人看到林琪的糖都是用纸包着的,大概是放心了卫生问题,对林琪道:“这糖我全要了,晚烟,给她钱。”

    说罢,她先转身回院了。

    晚烟拎过篮子,大声对林琪道:“小妹妹,我身上没带钱,你在这儿等我会儿,我这就去取钱。篮子我先拎进去,一会儿顺便给你带回来。”

    林琪见方夫人进了院子了,趁着晚烟接篮子的功夫,飞快的把袖子中的信塞进了晚烟的手里。

    晚烟把信塞进袖子中,低低的对林琪说了声“明儿个来取回信”,拎着篮子赶紧回院子里去了。

    林琪往左右看了看,见街上再没他人,这才放心的长吁了一口气。

    摸了摸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脏,林琪叹道,这地下党的工作,看来自己是无法胜任啊。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一个小丫环拎着篮子出来了,对林琪道:“卖糖的,这篮子给你。这里有半两银子,够你的糖钱了吧?剩下的不用找了,我们夫人说赏你了。”

    赏……

    林琪皱了皱眉,这个字眼听着真不舒服。

    不过不舒服也没办法,这就是一个阶级森严的社会,自己还是早些习惯才好。

    回到家里,林琪对苏大夫道:“晚烟姐姐身边有人,让我明天去拿回信。”

    苏大夫见信送出去了,才千恩万谢的告辞了。

    在他走后,林琪决定明天再帮他们最后一次,以后自己就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什么也不干这危险的工作了。

    晚上朱七娘和林守平回来的时候,跳下车来的,竟然不止是朱七娘夫妻二人,竟然还有大伯家的大虎,四叔家的拴子。

    他们怎么来了

    这是什么情况?

    林琪下意识的去看朱七娘,朱七娘的脸色,果然如林琪预想的一样,十分的阴沉,就好象暴风雨来临前的天气一样。

    四个柱子根本就没发现朱七娘在生气,只是看到了好久没见的堂兄弟,嗷嗷叫着就扑上去了,对大虎和拴子进行了热情的欢迎。

    虽然以前堂兄弟们经常打架,但孩子们哪有隔夜仇,再加上好久未见了,此时乍一见面,自然是亲热无比。

    林守平从后面拿下来了两个小包袱,里面大概是放的衣物,林琪这才明白,大虎和拴子,这是来自己家长住了。再往深里一想,林琪的脸色也有点难看了,该不会,他们是想学这制糖的技术吧?

    一想到林守平那懦弱的样子,肯定是没顶住林老太太大伯母四婶的共同压力,这才将他们的孩子都带来了。

    制糖是自己想出来,又不是林守平想出来的,他有什么权利往外让啊?

    在这一刻,林琪心中充满了愤怒!

    不是她自私,不想拉自家人一把,而是她在生气,气林守平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这制糖,好歹是她想出来的,他就不能和她商量一下吗?

    林守平把侄子们的包袱放进屋里,又走来对站在门口的林琪道:“五丫,你堂兄他们还没吃饭呢,你去给他们收拾点饭菜。”交待完了,自己赶着马车,去朱家还车了。

    林琪没有理他,气愤愤的关上门,回屋找朱七娘去了。

    朱七娘已经回了她的卧室,林琪去的时候,她正靠在被子上,两眼呆呆的看着窗户,不知在想什么。

    “娘,大虎哥和拴子哥怎么来了?”

    林琪不问还好,林琪一问,朱七娘那呆呆的眼中,忽然就滚出了而硕大的泪珠。

    “五丫啊,娘对不起你呀,这制糖的法子本来是你想出来的,可娘没用,娘也就耍耍嘴皮子上的威风,娘什么也管不了啊。”朱七娘哭的十分的伤心,但声音比较压抑,似乎是怕在二柱他们屋里的大虎和拴子听到。

    林琪见她哭的脸上都是泪,拿过布巾,就上炕去帮她擦脸上的泪。

    见女儿这样体贴,朱七娘一把搂住林琪,更是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在朱七娘的哭诉中,林琪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前几天大伯林守业回去以后,和家里人说三弟家因为熬糖发了财,眼红的杨氏立刻就做出了打算,她联合了张氏,一起去和林老太太说了这件事,林老太太自然是希望儿子们都富起来,当时就表示,等三儿子回来,一定和三儿子说这件事。

    果然,在林守平和朱七娘回去之后,林老太太就提出,让林守平把制糖的技术教给大儿子和三儿子,有钱一定要一起赚。林守平自幼就怕林老太太,自然是老娘说什么是什么,就那么点头同意了。

    怕朱七娘偷藏手艺不认真教,她老人家本来还想亲自来林琪家监督朱七娘,后来听说儿子现在住的房子是朱家人出钱租的,这才作罢。

    要来林琪家学制糖的,本来是杨氏夫妇和张氏夫妇,老太太大概是怕儿子儿媳们走了,孙子都归她照顾累得慌,才拍板让大虎和拴子来了。

    到了此时此刻,林琪还能说什么?

    碰到了这么一个孝子爹,除了自认倒霉,她没什么办法也没有。

    现在,朱七娘哭成了泪人,林琪只得压下心里的怒火,反过来安慰朱七娘道:“娘,别哭了,他们都已经来了,你哭也没用。你换个角度想想,大伯和四叔家学会制糖了,他们自己能挣钱了,总比来咱们家伸手要钱的强。”

    这些穷亲戚,既然摆脱不掉,还不如大家一起致富,省得他们跟盯着肥肉的狼狗一样,说不定哪天就上来咬一口。

    反正糖果的市场很大,他们要学,就教他们吧。

    虽说无奈,林琪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朱七娘听女儿说的有理,也就慢慢止住了哭,只是仍哽咽道:“我就是不甘心,以前的时候天天欺负我,现在咱家的手艺,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出,就这样白白拿走啊?”

    林琪也不愿意,可林守平已经答应了,她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母女二人在这边擦眼抹泪,从二柱他们屋里却是传来了男孩们的嬉笑打闹声,这在朱七娘听来,是格外的刺耳。

    林琪问朱七娘道:“娘你还没吃呢吧?我去做点饭给吃。”

    朱七娘搂着林琪不撒手,欣慰的抹眼泪道:“还是女儿贴心,知道问娘吃了没?儿子有啥用?一点人事不知!”

    看来,朱七娘对四个柱子和大虎拴子玩的这样热闹,很有意见。

    林琪劝她道:“他们既然来了,娘你就看开些吧,天天给他们个笑脸,还能记你个好,你要是天天板着脸,人家把制糖的法子学去了,背后还得骂着你。”

    见女儿如此懂事,朱七娘就听了女儿的话,渐渐的不哭了。

    林琪安慰好朱七娘,就来到了厨房。

    今晚她是做了饭的,可现在加了两个人,这饭肯定是不够的。

    林琪拿来盆子,抓了几把杂面,烙了几张杂面饼子。

    等林守平回来,正好赶上林琪放桌子吃饭。

    大虎比二柱要大一岁,今年十三了,栓子和二柱同岁,今年都是十二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林琪烙的那六张饼,不一会儿就让这两家伙给吃光了,还一人喝了两碗粥。

    林守平看见侄子们一个个吃的肚皮溜圆,笑的很欣慰。

    而朱七娘,只喝了一碗粥,到底是不愿看他们,早早回房休息去了。

    吃罢饭,林守平给两个侄子拿了水果让他们吃,又翻箱倒柜的找来被褥给侄子们铺上,把侄子们安顿好了以后,才回房去了。

    林琪收拾了收拾,也回房休息去了。

    躺在被窝里,林琪辗转反侧的睡不着。

    也许在林守平眼中,自己家有钱了,拉大哥四弟一把是应该的,毕竟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可他在当个好兄弟的同时,却忘了他还有妻子儿女。

    当他做出他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的同时,却忘了问问妻儿的意见。

    林琪不知道林守平是大男子主义,还是在他心中,妻儿根本没有兄弟重要。

    林琪一边想着,一边转着手腕上的那只木镯子,久久未眠。

    都快到半夜时分了,林琪才将那只桃木镯摘了下来,扔进了箱子里。

    从此以后,她宁可亲近四个柱子,也不再亲近这个不管妻儿的爹了!

    从第二天开始,大虎和拴子就开始和林守平学制糖了。

    对着这两个侄子,林守平是倾囊相授,解说示范的十分仔细。

    朱七娘懒得看他们,说身体不舒服,回房休息了。

    林琪也满心不悦,拿了半篮子糖,去方家取晚烟的回信了。

    再次来到越越家后门,林琪只吆喝了几声,晚烟就出来了。

    还好,这一次是她自己出来的。

    顺利交接了书信后,林琪就迅速离开了方府。

    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剩下的糖很快就卖掉了,林琪只好打道回府。

    回到家里,苏大夫正在和林守平说话,看来已经是等候多时了。

    找了个机会,林琪把信给了苏大夫,苏大夫连连道谢着告辞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林琪应该会长大一点了~小胖子越越该暗生情愫了~

    来花,来花,我写的会温馨点~

☆、第43章

    大虎和拴子并没有在林琪家住很长时间;熬糖技术其实很简单;它主要看的就是熬的时候的火候问题。

    在住了四五天之后,手艺学到手的大虎和拴子就带着兴奋和激动,急于回家炫耀帮家里发财去了。

    在他们走后第三天,大伯和四叔就来城里卖糖了。

    由于很长时间没人走街串巷的卖糖了;大伯和四叔的生意很好;多半天就把糖卖完了。

    卖完糖后;兄弟俩相约买了点东西;一起来到了三弟家。

    他们能买的;不过是水果点心之类的东西,不过对于一向吃亏吃惯了的朱七娘和林守平来说,这可是第一次见到他们的回头钱。

    兄弟俩不断的说着感激的话;这让朱七娘和林守平都受宠若惊了;就连一向不待见林家的朱七娘,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说实话,看到他们能自食其力了,林琪心里是松了一口气。

    看着那满脸堆笑的兄弟俩,林琪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做人大度一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能带着穷亲戚们奔小康,那自己家的问题,就立刻迎刃而解了。

    想起前几天丁六让他们多做些糖的话,再本着送佛送到西的想法,林琪告诉他们,他们做好的糖果,可以和她家的一起批发,这样不用沿街叫卖,还省了一个人的劳力,不过价钱上要便宜一成。

    林家兄弟一听说批发要便宜一成,似乎就有点不太愿意,林琪耐心性子,仔细给他们解释利弊,直到她说的十分清楚了,林家兄弟这才满意的点头同意了。

    林琪和他们定好了日子,再过六天是丁六来收糖的日子,让他们尽快多的赶制,六天后先送一批来。

    林家兄弟答应着去了。

    果然,到了第六天的时候,一大清早,林家兄弟就赶着马车来了,车上满满的拉了一车的糖,比林琪家十天做的一点不少,看起来,这林守业和林守全兄弟俩,也是全家上阵了。

    丁六的糖,根本没在城里卖,而是直接拉去了京城。

    在那个天子脚下繁华之都,丁六的糖果,始终是供不应求,哪怕他一再的提高价钱,也有许多人前来购买,要知道,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本来他就在为货源发愁,现在一看又多了两家卖糖的,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按照林琪家的价格,立刻就将那车糖拉走了,同样是现金支付。

    一下子拿到手里六七两银子,林守业和林守全兄弟俩眼睛都湿了。

    以前的时候两人除了种地,不过是在城里打打短工,一天弄个几十文钱,勉强糊口罢了,现在竟然一下子赚子这么多钱,兄弟俩感觉自己是在做梦一样。

    “三弟,弟妹,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下咱们家有盖房子的钱了,孩子们能说门好亲事了……”兄弟俩对着带他们致富的三弟和三弟妹,不停声的道谢。

    林守平不好意思的笑道:“这有啥谢的,谁叫咱是兄弟呢!”

    朱七娘也道:“大哥四弟,可别这么客气,咱都是一家人,有钱自然要一起赚。”浑然忘了当初是谁哭的要死要活的了。

    林家兄弟拿着银子激动的回家了,待下次再来送糖的时候,不仅他们来了,杨氏和张氏竟然也来了。

    杨氏和张氏这辈子第一次合作,给朱七娘买了一根簪子,给林琪买了两朵漂亮的珠花,给林家父子买了一匹布。

    这一次,不仅朱七娘受宠若惊了,就连林琪也受宠若惊了。

    杨氏一副恩怨全抛只剩亲情的样子,笑眯眯道:“弟妹,这东西你可得收下,这是我和四弟妹给你的谢礼。以前穷,一口粥也得争一争,现在有钱了,咱什么也不用争了,弟妹你大人大量,以前的事就不要记着了。”

    张氏也道:“三嫂,谢谢你们肯将这个挣钱的法子教给我们,别的不说,以后拴子他们要是娶了好媳妇,你就是咱们老林家的第一功臣。”

    一向被欺负的朱七娘在听了妯娌们的奉承话后,已经乐的找不着北了,不仅旧怨全消,反而和她们说笑了起来。

    就这样,林家三兄弟,开始了家族式的制糖业,每隔十天,就往外批发几车糖。

    很快,三兄弟的腰包就鼓了起来。

    杨氏和张氏再也没有找过朱七娘的麻烦,反而是每次来送糖时,都会捎一些东西给朱七娘,有时候是地里的野菜,有时候是可口的点心,有时候是时鲜的水果……朱七娘虽然嘴上喊着不用他们带东西了,可心里着实乐开了花。

    家里赚钱了,林琪分的钱也多了。

    朱七娘在一次闲聊中问过林琪为什么这么小就要攒钱,林琪无意的回答了一句“爹爹靠不住,只得自己打算”,从那以后,朱七娘就再也没有心疼过钱,而是在钱拿到手时,立刻就分三成利给女儿。

    看来,林守平带来的苦果,她是尝够了,不想让女儿再重蹈她的覆辙了。

    越越在知道林琪家有四个可以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之后,隔三差五的就会跑到林琪家来玩耍。偶尔会和林琪抱怨习武太累,夫子太严厉,讨厌哪个哪个同学,林琪用大人的眼光,一一给予了他引导,慢慢的,小家伙在学堂混得风生水起了。

    有了越越这么个学生整天在眼前晃,四柱想读书的念头就一直没有放下过。见卖糖赚的钱足够支付他的学费后,就天天跟在朱七娘后面,念经一般不断的对朱七娘嘀咕:“我想读书,我想读书,我想读书……”

    朱七娘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怎么也不同意。

    四柱的眼中希望的小火苗逐渐黯淡了,人也渐渐沉默,连饭吃的都少了。

    林琪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晚上的时候,打开了钱箱子,并用一宿的时间,给四柱缝了一个书包。

    第二天,林琪趁吃早饭一家都在的时候,将十两银子和书包放到了四柱面前:“四哥,你去读书吧,我给你钱,就去越越那个书塾吧,你俩也是个伴,今天就让爹给你送去。”

    四柱那眼睛刷一下就亮了,林琪就坐在他对面,很清楚的看到,他那眼睛就如同电视的显示屏被打开了一样,眼睛都不用眨的功夫,屏幕上就充满了色彩。

    朱七娘大概没想到林琪会来这么一招,把筷子一放,对四柱道:“你去读书了,家里的活你就干不了了,可你哥哥们还日日在干活,娘一碗水端得平,我得扣你的钱。你现在没钱,但这笔帐,我会给你记着,以后你们兄弟各各成了家,分家的时候,这笔工钱,我得扣下来,到时候你别怨娘不公平。”

    四柱毫不迟疑的说道:“行,扣吧。反正我要读书。”

    朱七娘一拍桌子,定了价:“一天扣你二十文,不多吧?你要在家做糖,挣得钱可比这多多了。”

    四柱坚决的点头了。

    “那你爱去就去吧,反正娘还是那句话,我不乐意你读书,五丫愿意给你出这个钱,以后你就是考上状元了,也记着五丫的好,不用记娘的好。”

    见朱七娘同意让自己读书了,四柱抱着书包和银子,已经快乐疯了。

    他这边正高兴呢,三柱却忽然道:“娘,我也想读书!”

    他这一句话,却如石破天惊般,把大家都吓住了。

    四柱说要读书,大家都不意外,因为他天天把这事挂嘴边,家里人早就都知道了,可三柱不声不响的,从没表露过心迹,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心里竟然还藏着这个念头。

    朱七娘一反应过来后,立刻大声嚷道:“不行,你瞎凑什么热闹?赶紧的好好给我在家熬糖!”

    三柱的眼睛死死盯着朱七娘,倔强的与朱七娘对视,毫不退缩:“娘,我也要读书!我喜欢读书,不喜欢熬糖!”

    他说的话,速度不快,一字一句非常清楚,但正是这不紧不慢的速度,显示出了他更加坚强的决心。

    说实话,在这个家里,三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人。

    最大的那个孩子和最小的那个孩子,是最得父母喜欢的,而中间的,往往是不受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