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便安排一块地方也并不是难事。等战争结束后,再轻易的修改国界可就难喽,前世,以色列通过“六日战争”占领了西奈半岛,最后还不是还了回去?一个屁大的耶鲁撒冷就弄的鸡飞狗跳多少年?
在地图上瞧了半天,陛下突然发现自己的目光一直就没离开过中东,“嘿嘿”一笑,看来还是没有脱离前世的思想,在潜意识中,想要把那爷俩送到中东在添点乱。这么想是不对的,中东的石油是陛下早就惦记上的,为此,甚至放弃了直接进军印度。现在,赶跑了英国人,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伊拉克已成为帝国的殖民地,还有伊朗和以色列也选择加入了大联盟。沙特和也门那还不是得看陛下的眼色行事?
再让蒋家爷俩去掺和也没啥必要,那就剩下……北美?
钟义为自己的想法也吓了一跳,肢解美国?这似乎有点想远了。
哎,算了,暂时维持台海平衡,看战争的走势吧。
委员长的访汉请求,就这样让陛下在地图前给否决了,原因是……还没给他找好地方。但钟义也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以战争期间,元首不宜轻易出访的借口拒绝了老/蒋后,又由沐雨出面,以加强双方情报机构合作,增加双方互信和情报透明度的理由邀请戴笠访汉。
戴老板是委员长手下头号信任之人,有什么事让戴笠说,老/蒋也比较能放心。换成其他人,已成惊弓之鸟的光头还得提防被人卖了。
1942年7月末,戴笠以国/军军事调查局的身份正式访汉,这在外界看来,是大汉接纳台湾加入大联盟的信号。
最擅长借势的委员长还于同日,举行了中华远征军誓师大会。其实老/蒋本想借台湾远征军的名头钻个空子,但还是没能过得了未央宫那一关。老蒋还是没能弄明白陛下的心思,大汉不是美国,陛下不会也绝不允许有人故意分裂中华。
在前世,孙立人因为在缅甸以两个师的兵力,消灭了十万的日军,被人称为“东方隆美尔”、“丛林之狐”。
这一世,老/蒋为向陛下示好,几乎将全部逃出大陆的国/军精锐都编入了远征军行列。他也想明白了,如果大汉不插手,有这些精锐也守不住台海。而如果大汉插手,少了这三十万部队,台湾也必保无忧。
孙立人也被紧急晋升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在淮海对阵独将军时的惨败,并没有击倒这位百战名将。如今临危授命,既是代表中华军人出战,又是决定台湾命运之战。在孙立人的心中,有着一比别样的感觉,荣耀还是屈辱?
同样一身戎装,披着黑色大氅的蒋中正,在海风中瘦弱的身躯貌似有些轻轻摇晃。抗战处心积虑,内战百般挣扎,可最后还是躲不过避逃孤岛的命运,孙立人突然觉得,他眼前委员长不再是之前那覆手倾天下,翻手定乾坤的一代枭雄,“他……老了!”
可实际上,老/蒋的年岁才刚过半百。
见码头上的部队已经准备就序,穿着笔挺军服的孙立从大步跑向前,“报告委员长,中华远征军第一军已经集结完毕,准备登船,请委员长训示!”
蒋中正摇了摇头,然后慢慢解开了颈间的系扣,出人意料的将身后的黑色大氅披在了面前国/军上将的身上,“抚民,出国征战,不要落了我大中华铮铮军魂,一切……拜托了!”
在大陆时,如果能够披上委员亲赠的披风,那将是何等的荣耀?就算是在此时,孙立人的眼角仍不禁落下了两滴英雄泪,“请委员长放心,抚民会牢记您的信任和重托,率全体远征军戮力同心,扬我国威,扬我军威!”
猛的,孙立人突然转身,大吼一声,“全体都有,敬礼!”
码头上排着整齐队列的国/军士兵们用左手握紧了手中的dh…40大汉四零式自动步枪,右手则整齐的举起,向他们的领袖敬礼。
在内战的战场上,他们的确是失败者,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是合格的军人。抗日的战场,舍身忘死,奋勇杀敌的身影中,大部分是与他们穿着同样军装的国/军将士。尤其是在大汉向日本宣战之前的那几年,正是他们握着落后的武器,与日军浴血奋战,支撑着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远处挂着金龙腾云海皇家海军军旗的炎黄轮上,接连鸣起的长笛,应该也是在向这群中华军人致敬!
在民族的战场上,他们没有战败!
第265章 班加西门户
远征军的运输船队需要将在南洋知秋岛休整集结。在那里,他们将接受一些战场应急培训。非洲及地中海周边的作战环境与国内战场有很多不同。
更为主要的是帝国总后勤部将为他们在这里完成换装。在台中集结时,他们已经换装了全汉械式的轻武器。在雅加达,由三个集团军组成的远征军将继续换装火炮辆等重型武器装备,其中还将有三个国/军序列中摩步师将改编为装甲师。
这完全是按照方面军的架势来打造远征军了。
总后负责人康军舰中将向孙立人代传陛下命令时就说到:“中华远征军并非是殖民地军队,你们同样是汉人。所以,待遇、装备一律同帝国十三军团看齐,若台湾方面供给不足,皆由帝国总后勤部统一负责。”
孙立人对些感激涕零,在国/军那么多年,虽然孙立人一直混税警团,有大财神宋子文做后台,一直没尝过断饷缺粮的滋味,可在其他国/军部队中,克扣军饷、断缺补济的事他见太多了,就算是中央军中的嫡系和非嫡系之间,也是差距巨大。
到了汉皇这,人家的套路和委员长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汉帝国的军需系统无疑是光明磊落,正规许多。
而且,看这装备的数量和规格,就知道,没拿远征军当外人。“待遇、装备一律同帝国十三军团看齐!”这话听着就让孙立人心里热乎乎的。
看出来出征前怕被汉军充作炮灰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以小人之见度君子之腹……想不到我孙抚民也会有这时候!”
不过,孙立人不知道的是,汉皇虽然对远征军一视同仁,但地中海前线等待他们的却绝不是轻松的旅程。
三十万中华远征军在苏伊士港登陆,孙立人则乘飞机抵达开罗,向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蒋云志报道。
肖国兴、关沧海、龙洲、隆美尔,加上孙立人,蒋云志手下的“五虎大将”也终于聚齐,中华远征军的到来也算是完善了代号“踢球者”行动的最后一块拼图。
“踢球者”故名思义,一场比赛结束,终要有人出局,有人畅享胜利的喜悦。
陛下没有兴趣与协约国再在这里玩下去了,近一年的消耗战,使得失去大部队殖民地的英国已渐露不支。美国战争总动员,工业潜能全开,飞机坦克军舰的产量惊人,但失去后顾之忧的德国海狼也是频频出动,邓尼茨的u潜艇部队,在大西洋上袭船战,已经严重制约了美国的海洋运输能力,甚至一艘运载一个整编加拿大旅的客轮,都被u潜艇送进了冰冷的大西洋海底。
“战争打成这样,可以有人出局了!”蒋云志离开长安的前一个晚上,陛下在金华殿为其摆饯行宴时,淡淡的说到。
陛下说的出局人,无疑指的是邱吉尔。三国斗地主,你得有资格。没有了印度、没有中东,没有非洲,英国还有与汉、美一起斗地主的资格吗?
“我不管你怎么打,也不要什么一舰一船、一城一岛的局部小胜,那都是你的事!我只需要一封胜利的喜报,将多国部队轰出非洲,轰出地中海的喜报!云志,我期待——在直布罗陀看日出!”
一句话,一杯酒,一个小……要求。
在蒋云志看来,那真的是一个“小要求”。陛下只不过想去那个海峡看看日出,虽然自十八世纪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之后,除了英王,再也没有其他帝王可以站在那里。
每年英王都会在直布罗陀巨岩顶上举行一次日光礼,这几乎成了英国霸权主义的象征。“嘿嘿,去一次后,陛下会不会把那个小山顶崩掉?”会议桌前的蒋云志的嘴角露出了一丝邪笑,倒是让分坐两侧的大汉将官们心底生出一丝不安。在大汉帝**内部,很多人都知道,蒋总长的黑脸是天生的,怎么黑都没大事;蒋总长的邪笑是可怕的,那意味有人要倒霉了。
这是一重要的战前准备会议,地海中方面军各路将官齐聚,长桌两侧充斥了帝国海陆空三军的绿、白、蓝三色将官服和殖民区军队的土黄色军服,以及德军深灰色战衣,当然还有国/军的制式军装,整个会议室的军服五花八门,但却一个共同的特点——将星闪耀。
这种闪耀不是将军们肩章,而是指那些正襟而坐将军们本人。
德国人隆美尔、意大利人吉利齐亚尼、中华人孙立人,更多的当然还是汉国将军。蒋云志自不必多说,龙洲、关沧海、肖国兴也无一不是帝国骁将。
在后世,曾有人做出一个统计,那就是在蒋云志主持的这一次开罗会议中,走出了七位元帅和十一位上将!
“踢球者”行动,成全了汉皇陛下直布罗赏日出的心愿,更成全了许多诸多军事天才们的绝世功勋!
正是在汉皇的“踢人出局,解决问题”战略思想指导下,在这些各**队大能们的谋划下,“踢球者”计划应运而生。
在整个堪称宏大的计划中,隆美尔指挥德意非洲军团正在进行班加西会战,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节点。
“利用盟军在近一年之久的消耗战中建立起来的海、空优势,利用苏尔特湾地区的兵力优势,围歼英国第八集团军。”
蒋云志语调冰冷的话声中,“踢球者”行动正式展开。
近卫军团第3装甲军,第4机步军,兖州军团、犹大军团、南洋第二军团在肖国兴中将的指挥下,于古塞巴耶越过埃及与利比亚边境,尤其是近卫军团的两个军,在强大后勤能力的保障下,以其高速的机械化行军能力,一昼夜连续行军近五百公里,在法里格干河的塞哈比堡,劫断了班加西英军与多国部队的陆上交通线。
在而此之前,关沧海的皇家海军北部舰队派出了以艘奉先号和文举(孔融)号战列舰为首的战列舰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与意大利海军汇合,出伊奥尼亚海,让多国部队以为盟军要发起叫嚣已久的马耳他夺岛战,没想到这只是虚晃一枪。
西西里岛上空军依旧没完没了的对马耳他狂轰滥炸,马耳他岛守军紧张的都不敢回军营,干脆就睡在海滩后面的工事中。但这一支战列舰队却是连弯都没转,直奔利比亚的苏尔特湾。
因为丢掉了地中海上空的制空优势,加上德、汉两国潜艇的嚣张,多国部队甚至在第二天才知道盟军战列舰队的目标是苏尔特湾。
在君士坦丁的多国部队地中海方面军总司令部,英国陆军上将亚历山大的眉头几乎紧蹙了结。他知道,布鲁克危险了,英国超大规模第八集团军危险了!
撒丁岛和西西里岛上的盟国空军织成了一个大大的网,将协约国海军死死按在了突尼斯海峡以西,而在苏尔特湾,协约国的空军力量根本无力出击。没有飞行员愿意长途奔袭后,再闯进敌人航母舰载机的包围圈中。
可是……一旦盟国海军战列舰队在海上抄了班加西后路,布鲁克还有什么办法可将第八集团军带出来?
看起来这就是一个绝对的死局,但英国人本性中的固执让亚历山大并没有放弃,他依然死死地盯着地图,在寻找盟军包围圈中的漏洞。
电话声突然响起,亚历山大眉着的死疙瘩突然散开,目光牢牢地盯住了地图上的一个点,就如同他年少时在伦敦科文特花园歌剧院中,第一次见到“绝代美人”玛格里特时一样,如痴如醉。
“爵士,是艾森豪威尔将军的电话!”参谋的声音传来,亚历山大露出了招牌性的绅士微笑——他也正想找艾森豪威尔。
“嘿!艾克!”
“您好,爵士!”话筒里传说来了艾森豪威尔温和的声音。亚历山大喜欢别人称呼他为爵士,除了在军界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外,他还是大不列颠帝国世袭的科特子爵。“爵士,第八集团军危险了,我们想,我们要做点什么!唯一的希望就是……”
“艾季达比亚!”
两位将军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一个地名,唯一不同的是,是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口音上的明显差别。
艾季达比亚,位于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西南,素有“班加西门户之称”,距班加西不到二百公里,距海岸线有二十公里,正好处于战列舰炮火之外。
只要能抢占这个要点,就在沿着苏尔湾地缘线,为第八集团军打开一条狭长的撤离路线,虽然这样的撤离,一定会遭致盟军空军和海军舰载机的联合轰炸,但总比死守班加西被围歼要好!
班加西失守已成定局,但布鲁克如果能发挥出在两年前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的指挥水准,再次上演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好戏,那无疑会给多国部队带来战略、战术上重大转折,甚至打断盟军的进攻计划也极有可能。
多国部队的两位指挥官不约而同的看到了艾季达比亚这个战役节点,身为班加西会战外围部队指挥官的肖国兴同样看到了这个战略要地。塞哈比堡距离艾季达比亚一百余公里,以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如果急行军的话,三个小时而己。
但作为阻击部队的兖州军团、犹大军团和两个南洋军团,都还在沿哈米姆干河急行军。率先抵达塞哈比堡的只有近卫军团第3、第4两个军。
可是,就算人能坚持,车辆总得检修呀!24小时急行军五百多公里,猛虎坦克的发动机性能已足够强悍,再加近卫军装甲部队一比一的工兵部队才能保障这样的长途连续行军。命令装甲军马不停蹄、车不息火,继续突进?
最新的情报是多国部队一支机械化先锋已经抵达卜雷加港地区。肖国兴看了看地图,长叹一声,战役的准备还是有很大缺陷,盟军的发起点距离多远。
“陛下还是太急了!”
第266章 近卫军前进
“近卫军团没有孬种,近卫装甲军更从来没掉过链子,请司令放心!我部将在一小时后继续突进,目标艾季达比亚!”
近卫装甲第3军军长董志华在无线电中的声音让肖国兴悬着的心落了下来。第3军三千多辆坦克和履带装甲车在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下,五百多公里的急行军仅有五十多辆“趴窝”,还没有赶到塞哈比堡。
目前,装甲第3军和机步第4军燃油、弹药充足,只是人员经过长途急行军,相当疲惫。可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只得辛苦前线的将士们了。大汉皇家近卫军,陛下的天子亲军,当然要展现出更强大的战斗力和意志力。
慈不掌兵、交不管财,肖国兴狠了狠心,“请第3军的将士们再咬一咬牙,拿下艾季达比亚,堵住英军,我将亲自为大家向陛下请功!”
“肖司令,您就擎好吧!近卫第3军,保证完成任务!”
大汉皇家近卫军团,无论哪一个军,都是骄兵,都是悍将。无上的荣誉感,刺激着他们在每一场战斗中,每一任务时,都不容易失败。
塞哈比堡,一昼夜急行军后,累的干脆就靠在履带上休息的装甲兵们,在接到命令的下一刻,立马起身整理随身装备。
十五分钟后,沙漠中的“猛虎”与猎豹再次行动,将夜色照得雪亮的大灯与发动机隆隆的轰鸣,让略显荒凉沙漠小城塞哈比堡变得热闹无比。来回奔跑与喊叫着的工兵产加紧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坦克与装甲步兵车车中则是一片肃然,只有通讯器中传来了军长董志华的命令:“目标艾季达比亚,出发!”
广褒的沙漠地型使得装甲军的行军少了许多限制,久违的242阵型得以再一次施展。所谓242就是全军以八列纵队突进,中间是四列坦克,而两侧则分别是两列履带装甲步兵战车。新式的猎豹…2式步兵战车,有着极强的搜索能力,同时复合装甲的使用又使得猎豹在减轻自身重量的同时,还增强了对于火箭筒等武器的防御能力。
对于一直重视装甲步兵战车的近卫装甲部队,这样的队型是他们最擅长的长途行军保护模式。只是在一般的地型中,很难能有这么宽阔的道路让其展开。
如今任务紧急,又是长途急行军后的人困马乏状态,最主要的是法里格干涸的河床,给了装甲军施展的空间。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都打开了防尘器,铁马洪流在平整的河床中全速奔驰,扬起了沙尘如同一条风暴走廊。
同样的风暴走廊也在距第3军两百公里外的沙漠公路上狂飚,美国第2装甲师和英国龙骑兵第3旅也在急速行军,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机械化第3师和美国第27摩步军。
赫赫有名,战功累累!
如果说来自不同国家的这几支部队有什么共同特点的话,那一定是上面的八个字。亚历山大在与艾森豪威尔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并没有任何藏私的拿出了手中最强的数支的机械化部队。
这些部队与近卫装甲第3军的目标一致:抢占战略要地艾季达比亚。只不过一个是要接应友军撤退,另一个则是要堵住班加西包围圈的最后一个漏洞。
皇家空军的夜间侦察机不时通过北斗通讯指挥系统传递着海边公路上多国部队的位置,听得董志华更加的心急如焚。双方现在和艾季达比亚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多,而第3军似乎还要稍稍落后一些。
“掉队的不要管,拖到一边等待后方工兵救援,其他车组,全速前进!”
肖军长在通讯器中的声音显得有些嘶哑,一昼夜没有睡觉,而且还是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年龄比士兵要更大一些的肖少将身体更是几乎到了极限。
随着这一声命令,沙尘长龙中发动机的轰鸣声变得更加沉闷,激荡在董志华的心间更显不安。“第3军以疲惫之态,迎战数倍于已的敌人,而且对方也全部是机械化部队,此战……”董志华满脸的凝重,“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近卫军搏命血战的时刻到了!”
通讯器中,肖军长并没有选择隐瞒敌情,所有的装甲兵们都知道,在前面,在艾季达比亚,将会有无数的敌人在等待他们,但……那又如何?
从建国伊始,近卫军的作战从来都是以寡敌众。从黄金城到西澳珀斯,从千里大跃进到阿德莱德和墨尔本,哪一战近卫军不是无所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