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难从命(云霓)-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点点头。

  说了会儿话,老太太有些疲惫,让芮青扶着到贵妃榻上躺一躺。

  容华、研华、瑶华就去外面的亭子里说话。

  小丫鬟们端了茶、果儿来给小姐、姑奶奶们吃,然后聚在一处看池子里的大鱼。

  容华几个人边说话,边看那边的丫鬟喂鱼。

  那丫鬟道:“这池子里的鱼怪的很,要调好几种食儿给它们才行。”说着那丫鬟扔进去一块鱼食,一会儿功夫从池底游过来条金白相交的锦鲤,张开嘴将那食儿吞了进去。

  瑶华正说:“前段日子听大姐说过有个‘清华寺’的,香火最为旺盛,到那里去的求家中平安的多一些。”

  研华顿时有了些精神,“我之前也听说过。‘清华寺’,说是祈福的人不少。”一方菩萨管一方的事,想求家里安宁就该去清华寺。研华早就想去寺里上上香。

  瑶华点点头,“我正想着,若是有时间该去上柱香保保平安。”

  研华立即道:“要不然我们明日就去上香?”

  瑶华道:“那怎么好,姐姐就别说了,总是方便一些,我现在却是难出去的。”

  已婚的妇人总比待字闺中的小姐行动方便一些。

  研华道:“不过是上香罢了,哪家小姐还没去上过香呢,无非是多找些人跟着,从旁门进去,上了香就回来,也遇不到外人,”说着去看容华,“八妹妹你说呢?”

  研华兴致勃勃地看向容华,却看到容华的目光有异,研华就像是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

  容华道:“两个人到寺里去总是有些不安全。”寺里不过是泥胎的菩萨,只怕是求的未成又生出什么事来。

  尤其是研华,一肚子的心事,要寄托于那些死物不成?

  研华“噢”了一声,沉默下来,半晌却又道:“不然问问祖母去不去。”

  瑶华吃了两颗蜜饯子,那边小丫鬟们也喂完了鱼儿。

  因容华要早些回去,晚饭开的早,一会儿丫鬟过来道:“饭已经准备好了。”

  几个人正准备回老太太屋子里请老太太出来。

  就有二门听差的婆子传话给锦秀。

  锦秀上前在容华耳边道:“侯爷来了。”

  容华不禁有些惊讶,薛明睿鲜有这么早回来的时候,却怎么还会直接来了这里,昨晚也没有跟她说过会来。

  又想起薛明睿昨晚说的话,顺天府那边应该是他说了话的,不然顺天府尹蒋夫人也不会对她那样的态度。

  容华刚要带着锦秀去迎,陈妈妈已经过来道:“大太太还说呢,什么也没准备。”

  容华笑笑,“我之前也是不知道。”

  陈妈妈又道:“姑奶奶快想想,侯爷都爱吃什么,好吩咐厨子做一些出来,家里有几个厨子都会南北的菜式。”正说着廖氏也过来笑容满面地道:“侯爷来了?却别在这里说话了,容华去陪着侯爷才是。”

  陈妈妈笑了,“奴婢是老了,乍一听侯爷来了,却慌了神,”顿了顿又道:“姑奶奶只是看,我在后面听音便是了。”

  廖氏亲切地和容华一起走了,“上次侯爷回来做的那些菜式也不知道侯爷用的好不好。”

  容华笑道:“三婶也不用许多麻烦。”

  廖氏笑道:“那怎么行,我已经让厨子多做了菜出来,你再说上几道侯爷爱吃的,不嫌麻烦。”

  容华笑着应了。

  府里众人顿时忙碌起来。

  容华想起自己入府的时候,赵宣桓和淑华回来时的情形,却与眼前一般无二,只是当时她不过是一个被人冷在一旁的庶女。

  容华在被簇拥笑着说话,众人从穿廊上走过,灯笼下面的红穗也偏向众人飘荡。

  一时之间瑶华、研华被丢在身后。

  瑶华看着容华走的方向不知在想什么,一会儿研华不自然笑了一声,“我也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瑶华点点头,两个人各怀心事,谁也没在原地过多停留。

  瑶华回到屋子里换衣服,湘竹在一旁道:“现在不过是要靠着侯爷才会这样,等到将来小姐嫁给了世子,还不是一样的风光。”

  连湘竹劝慰的话都有变化,容华才嫁过去的时候,湘竹说,虽说是嫁去了勋贵之家,武穆侯的名声谁不知道,到底风不风光自己心里明白罢了,薛家又岂会对一个庶女怎么样。

  现在却变成了这样一番话。

  可见容华的厉害,若是侯爷不在乎她又怎么会帮忙?容华不过是回一趟娘家,侯爷却亲自过来接。

  赵家那边,不论是谁都没有露面过。

  只这一点点的变化,众人心中就有了冷暖,将来她就算顺利嫁过去了,不过是继室,府里的人就不会有其他传言?祖母对她虽然还是好的,却已经大大不如从前,瑶华慢慢坐下来,心窝处不禁有几分隐隐作痛。

  “今天大姐怎么没回来?”

  “那边传话过来说,大姑爷病了,大小姐就不得回来了。”湘竹说着就悄悄道:“刚才苗丁家的从大太太屋子里出来,想必是去了赵家打听。”

  瑶华不说话,湘竹忙拿了衣服来给瑶华。

  “小姐要穿哪件?是品红的那件,还是新做的那件上香时穿的?”

  瑶华想了想,“穿那件新做的吧!”

  湘竹点点头,将衣服拿出来给瑶华换上,淡青色丁香妆花褙子,秋香色百褶裙,蓬松了的发鬓绾了个高高的神仙髻,用翡翠镂空金花发箍扣了,后面扔用了丝绦辫过两侧道燕尾处正好露出穗底。

  因怕冷,外面又罩了一层细丝织的半透明罩衣。

  黛眉微染,嘴唇一点朱红却又不化开,只在里面朦胧着,与外面淡色的唇相较,便如窥探到了花心,病态中却是极美,妖娆中透着许脆弱。

  这般打扮下来,已经听到外面有人来道:“老太太说,都是家宴也没有太多讲究,让二小姐也过去呢。”

  湘竹在外面道:“小姐换件衣服就过去。”

  待到丫鬟走了,瑶华用手指捻了些香,这才带着湘竹住老太太屋子里去了。

  老太太屋子里,大家坐在一起说话。

  薛明睿在,众人不免稍稍拘谨,只有容华在一旁红了脸颊自然地微笑。

  老太太吩咐人拿出她屋子里那套薄胎瓷出来给侯爷沏茶。

  茶水倒在杯子里,从外面能看到微青的颜色,与杯底的颜色融在一起,似海天一色。

  看到容华喜欢,老太太便道:“我还有一套崭新的,八丫头喜欢就拿去。”

  容华笑道:“那怎么好,我知道祖母最是喜欢茶具的。”

  老太太慈祥地笑道:“我还不是攒起来好给你们玩,今儿你们高兴了,我才能高兴。”然后去看容华头上的发簪,振翅的蝴蝶,上面坠的是米粒大小的各色宝石,远远看去,那蝴蝶似栖在发间,这支步摇方才还不曾有的,应该是侯爷刚刚买给容华的。

  老太太点点头,她也送过不少东西给赵家,投的都是蔡夫人所好。

  老太太看了看薛明睿,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看向容华的时候露出些笑意……以后就要看容华都喜欢些什么。

  老太太正想着,瑶华进了屋,众人的目光一瞬间都被吸引了过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露情意(上)

  瑶华在众人的目光下,得体地向薛明睿请了安,然后行了家礼,容华笑笑,瑶华在别人面前的确是大方得体。

  再加上这身打扮,别人的目光就不难在她身上停留。

  瑶华生的本就漂亮,更懂得如何用自已的美貌,怪不得常宁伯家的下人那日会出现在陶府门前。容华想起去常宁伯府吊唁那天,常宁伯世子极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那种眼神让人觉得异常的不舒服,难道真的是因为……

  容华看着瑶华目光一盛。

  老太太道:“好了,我们都过去吧,一会儿侯爷和容华还要早些回去。”

  众人应子,还是薛明睿、容华簇拥着老太太先走了,其他人才跟在了后面。

  小丫鬟们指指点点容华衣服上的斓边抿嘴笑。

  湘竹问:“怎么回事?”

  小丫鬟忙道:“没什么。”

  瑶华听到湘竹等人说闲话,入席的时候特意看向容华,容华家服上的斓边纹样十分雅致,并没有什么不好,也不知道那两个小丫鬟偷偷地笑什么,正想着,猛然瞧见武穆侯爷露出的内袍,袍角的纹样竟然和容华衣裳的斓边一般无二。

  瑶华看到这个,不知怎么眼睛一热,心里不知是股什么滋味,再看容华头上那根翅欲飞的彩蝶,透着勃勃生机。

  容华给薛侯爷夹菜,似乎都很对侯爷的心思。

  薛明睿吃了块小炒肉,然后又从盘子里夹了一块,却是给了容华。

  瑶华刚也吃过这道菜,现在却忘了是不是好吃。

  一时之间老太太又请了酒来,容华平日里从不沾酒,今儿却喝了半盅,脸颊也微红了。

  研华也吃了杯酒,却皱起了眉头,平日里倒不觉得酒这么苦的。

  廖氏给众人倒酒,看到容华面前还有半盅,再看容华眉眼朦胧,也就没有蓄满,一个个满下来,一不注意将瑶华面前的酒杯倒满了,之后才发觉笑着对瑶华道:“你也尝尝,老太太藏的酒有些微甜的,你八妹妹从不吃酒,还吃了半杯。

  众人又举杯,瑶华浅浅地尝了一口,酒气不由地上呛,少不得咳嗽了两声。

  老太太笑道:“二丫头之前从不吃酒的。”

  瑶华看看众人,微微抿起嘴唇笑笑却不说话,几乎满屋子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只有一双眼睛从未向这边看过一眼。瑶华看一眼自已的袖口,忽然嫌弃这衣服的颜色不够鲜亮起来。

  容华银红色的褙子十分的抢眼。

  吃过饭,陶正安方从外面赶了回来,见到薛明睿显得有些忙乱,只叫人上好茶来。

  老太太笑着道:“我还能短了侯爷的茶不成?”

  陶正安方正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再看向容华,只见容华坐在薛明睿身边,神态自若,手指也舒展着。立即发觉自己紧紧攥了拳头,整个身体僵硬地绷起,薛明睿是他的女婿,他难道还会怕女婿?这样想着,趁着大家还没有注意,陶正安稍稍放松下来,却看薛明睿的一直冷着脸,有些话却不知道如何说起。容华侧头看了一眼薛明睿。薛明睿细长的眼睛微敛,拿起茶杯低头喝了口茶,一直正襟而坐,这样的冷面侯爷,的确是让人不敢直视。

  陶正安更是有求于薛明睿,比往日增添了几分恭谨。

  薛明睿不说话,陶正安也开不了口,终是找了个借口将容华叫了过去。只能指望容华将说给薛明睿,陶正安拿定主意,跟容华说话也万分温和起来,“薛家人有没有问起这几日我们家的事?”

  陶正安这种关切的表情,是她再熟悉不过的,浓黑的眉毛,方正的脸自然而然透着耿直,尤擅一手的好字,写起来也是银钩铁画刚劲有余。在她心里陶正安一直是这般的模样,直到她临死之前……说不怨恨是不可能的,这几日她一直在思量,是要不顾一切地报仇,还是要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有个交代。

  以前她已经输了一条命,她是要让那些害了她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却不能拿现在去偿还过去。

  薛家老夫人遣了人过来,无非是要看她在娘家有什么动作,若是她放任娘家的事不管,这样的品行老夫人心里会掂量。

  泄恨容易,若是要搭上将来,却不值得。

  容华露出一脸的关切,“婆家倒是没有人问起,不过听祖母说,顺天府已经找了父亲。”

  陶正安垂下头来,“顺天府偏是一口咬定挖出来的是你五姐。这几日我也是正周旋。”

  容华道:“顺天府那边怎么说?”

  陶正安道:“开棺验尸本来就众多人目睹,若是不了了之也不容易,少不得要有个说法,你回去问问侯爷该怎么办才好。”

  容华应承了,“既然不是五姐姐的尸骨,父亲就将当年五姐姐埋骨之处指出来,让顺天府仔细查办即是。”

  陶正安听得这话脸上不由地慌张,“你却问问侯爷,能不能就私下了结。”

  到了这个地步仍旧不愿意与她说实话,容华心里一笑,只要这件事要她来办,她自然有办法让陶正安全盘托出。

  “若是不能私下具结父亲预备怎么办?之前可有人能证实五姐到底得了什么病?”

  陶正安道:“倒是有郎中看过你五姐姐的病。”

  容华点点头,“父亲早日将那郎中寻到,万一有需要自然让郎中做了证词。家人恐也要我出两个可靠的。”

  陶正安仔细思量道:“你母亲身边陈贵家的是清楚的。”

  大太太身边的陈妈妈,那天晚上,整件事她都参与其中。

  容华又道:“也不知陈妈妈家里都还有什么人。”

  陶正安微微一思量,“听你母亲说,陈贵家里还有两个孙儿,小的那个年纪比你弟弟弘哥也差不多。”

  容华点头,顺理成章说起弘哥的事。

  说那先生的名字,陶正安立即面露喜色,“若是侯爷肯让弘哥过去,我们自然求之不得的。”

  看来薛明睿说的没错,这位伍先生的名声的确响亮。

  陶正安道:“你却不知这位伍端范,可是圣上特旨允过可以不为官的。此人是雍圣二年殿试落榜,却有人说他是圣上钦点的无名状元。”

  容华倒是没想到这位伍先生还有这样的经历。

  陶正安道:“这段时间家里事多,多亏了有你,”说着又叹口气,“过段时间,我准备给七姨娘挪个风水稍好的地方重新硷葬。”

  就算她已经不是七姨娘生的那位八小姐,可若是没有七姨娘,她还不知道能不能再生前人。所以不管怎么说,陶正安安葬七姨娘,也算是给了她些回报。

  容华点点头,陶正安是要用到庶女就给些好处,却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两个人坐了一会儿,陶正安又道:“自从上次回赵家,大姐就一点消息都没有,直到今天义承侯府打发人来说你大姐夫病了。”说着脸上露出丝讥诮来。

  容华心里不由地一沉。

  赵宣桓病了?是不是因为这件事?这病是真是假?

  陶正安接着道:“你母亲病了,你三婶还要帮忙办府里的事,你若是有空就去看看你大姐,看看那边到底怎么样。”

  是想要让她去赵家探口风,顺便将这件事说给大姐吧?若是能将薛家的事说给大姐听了,说不定赵家会锦上添花。就算赵家无动于衷,也要让赵家知道,陶家不光有他一门的贵亲。

  陶正安的打算倒是好。

  只是她该不该去?

  赵宣桓……容华心中微微迟疑。

  容华和陶正安从屋子里出来,陈妈妈已经等在门口。

  陈妈妈向陶正安、容华行了礼,笑着道:“大太太请八小姐过去呢!”

  陶正安道:“也别说的时间太长,侯爷还等着呢。”

  陈妈妈应了。

  容华跟着陈妈妈住前走,容华似是不经意间,“听父亲说,陈妈妈有个小孙子和弘哥年纪相仿的。”

  陈妈妈愣了一下,怎么就说到这个上面,陈妈妈再仔细去看容华的表情,八姑奶奶看她的时候似是有些异样。莫非是大老爷和八姑奶奶说了些什么?

  容华进了大太太屋子,研华刚伺候完大太太用饭,正端了水给大太太漱口,见到容华来了,研华忙看了一眼大太太,大太太没有说话,研华道:“我去外面看看母亲的药熬的怎么样了?”

  大太太点点头,研华带着香巧从屋子里出去。

  研华走了,大太太拍拍床上的位置让容华坐过来,“今天的饭菜如何?侯爷用的可好?”

  容华点点头,“家里南北的菜式都有,三婶也安排的好。”

  大太太笑道:“以后要常常回来,等过段时间我好了,就更方便了。”

  绕了一大圈,大太太问起大老爷都说了些什么。

  容华照实将话说了一遍,将陈妈妈的事说的尤其清楚,“父亲说,母亲这边最可信的就是陈妈妈,这件事让她来做应该错不了的。”

  大太太道:“陈妈妈在我身边许多年了,有些事她知道的是比别人清楚的多。”

  那天晚上的事,陈妈妈更应该记得请清楚楚。

  容华故意看了一眼外屋的方向,总要有人先开口。

  第一百三十三章 初露情义(中)

  容华笑笑,又说起研华的事,“不知道六姐在孟家过的如何。”

  大太太冷哼一声,“嫁出去了之后还能跟在家里一样?还给婆家出主意进什么高丽参,孟家人进了就后了悔,真以为她能有什么好主意,结果孟家人将那些东西全都拉来了家里,老太太用了体己的银子将那些参买了,孟家人依旧不依不饶地让她三番两次地回来。”

  “如今家里稍有些风吹草动,就让她回来探听消息。”

  “孟家人……亏是诗书世家,却端的这样的品行。若是依我之言不嫁去孟家倒比现在如何?”

  老太太也是匆忙之中挑了这门亲事,谁也不知道孟家到底如何,六姐夫毕竟是有些才学的,比王家的傻子不知好了多少。

  容华道:“不然让人跟着六姐回去,至少将家里的事说清楚。”只要顺天府这件事没有定案,孟家人恐怕不会让人来接研华。

  大太太却板起了脸,“跟他们有什么好说的。”

  若是自己亲生的女儿恐怕就不会这样,但凡听到什么消息早派人去打探,对待研华就是不闻不问。

  就算是顾及一时的情分,也应该稍稍过问一下,刚才研华总算还在跟前端茶送水。

  容华从大太太屋子里出来,路过院子里的小厨房,研华正坐在旁边不知道想什么,看到容华过来,研华急忙站起身,叫了一声,“八妹妹,”然后用绢子抹了抹眼角,“这边有烟,呛眼睛。”

  容华却不说破,两个人边走边说话。

  研华道:“上次让八妹妹问问秋闱的事,也是我一时之间听别人说起,一定要先拜见师,才会顺利考中,也不知道这些传言是不是真的。”

  容华道:“这种事以前倒是从没听过。”

  研华道:“若是真有这样的事,倒能找找关系,我们家好歹在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