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裴逸的犹豫,冯黎却直截了当的说:“你不用管我,我本身也不想去建康,那里对我来说更危险。你尽管去吧,只要你安全,我就保证,整个僚部72寨,就绝对会保湘州平安的。”
“冯妹子,我也承诺不了什么,我只能说,谢谢你。”
冯黎笑着说:“没关系,总有一天我的付出会有回报的。”
说罢冯黎也没纠缠,就转身离开了。这反而让裴逸更愧疚了。不过有冯黎,湘州就定了一半。
这次去建康可谓是倾巢出动,除了张任,基本上所有人都离开了湘乡。裴逸本来想要留下高衡,让他陪父亲高商过年。但是父子二人都不同意,高商也希望儿子高衡能够跟着裴逸多学一点东西。毕竟这是高家第一个做官的。
临走之时,高商偷偷塞给了裴逸一个皮革挎包。裴逸疑惑的问:“这是什么?”
“这是君侯您要的手枪,我按照图纸,连夜赶工,打造了两把。弹丸和火药草民也给您装好了。为了防水,草民专门用牛皮做的火药匣。”
“辛苦你了,高师傅。你也不必自称草民,论辈分,我还得叫您叔。”
“不敢不敢,君侯折煞小的了。”
“高叔,我走后,冶铁厂就交给你了。还有桓温的那些学徒,记得这猫教老虎,上树的本领可别教给外人。”
高商心领神会的一笑说:“放心,在下心中有数。君侯一路顺风。”
裴逸小心翼翼的放好火枪,这可是保命的绝技。随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向着建康出发了。寒冬的路途并不好走。凌冽的寒风和瓢泼的冰雪让行人都一种折磨。不过至少车队有充足的帐篷和柴火可以御寒。但是一路上,却陆陆续续碰到了许多迁徙的百姓。许多人看见裴逸的军队,也都默默地跟在背后,也不靠近,只是求个安全。毕竟现在盗贼横行,跟着官军,至少盗贼们不敢动手。
结果队伍越来越庞大,原来五百多人的车队,现在一下扩到了近千人。当裴逸他们安营休息时,那些跟随者只能靠着树旁点堆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裴逸于心不忍,于是让所有士兵以及随行家眷腾出帐篷,而裴逸自己也和高衡、谢琰、顾恺之挤一个帐篷。百姓们纷纷过来感谢裴逸,这些人大多是去建康的,有做生意的,有去看亲戚的,也有北方来的难民。
军队做好瘦肉粥,分发下去,捧着热气腾腾的热粥,一些百姓望着望着都留下了眼泪。一些人是因为终于吃上了一口肉而感动,有些则是想到了被饿死在北方的亲人,还有一些,是因为没想到这位官老爷如此和善亲民。
其中的许多平民百姓并不知道裴逸这个名号,但是在跟士兵们的聊天中,大家也都渐渐被裴逸的故事所吸引。
许多难民此时决定,改道去湘州。裴逸给他们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带给张任,安置他们。
谢道韫看到这种情景,欣慰的笑着说:“小叔,你真是个好人。道苓,你真的好幸福。”
裴逸一下蒙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莫名其妙的被谢道韫发了个好人卡。一旁的司马道苓紧紧的抱着裴逸的胳膊说:“那是,我的逸哥最棒了。”
“也没有了,大家都是同胞,能帮就帮,同舟共济。”裴逸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急忙转移话题:“对了,道蕴你跟彦威先生的《晋书》编纂的如何了?”
265。第265章 回朝()
♂
谢道韫说:“前人差不多了,最近我在写当朝的人,小叔你的传记我也在记录。”
裴逸开玩笑的说:“原来我也有传记,哈哈,不要写我的黑历史啊。”
“黑历史是什么?”
“没什么,别管了,早点休息吧。我们明天还要赶路呢。”
当到了离建康城还有几十里地的时候,裴逸发现这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新修建的砖砌房鳞次栉比的排列在道路的两旁,上次路过的时候,还只是田野。朝廷派来的接引已经在这里早早恭候裴逸他们了。
裴逸通过接引的嘴中方才知道,原来这些房间都是临时给南渡的难民住的,而建房子的钱都是裴逸提出的福利彩票挣的钱。能看到钱用到正途,裴逸还是内心很欣慰。
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路在接引下,到了朱雀桥边,谢安、王坦之、王羲之这些老面孔都到了,而且其中还有自己的岳父泰山,会稽王司马昱,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都站在桥边翘首以盼。这些人里面,只怕就只有谢安是主要来迎接裴逸的,其他人都是看自己亲戚的。
一时间同行的许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朱雀桥边一时上演了一幕幕落泪的场景。谢安也是看到谢琰、谢玄和谢道韫三人,欣慰的笑了:“回来就好。”
不过谢道韫现在感觉很不自在,尤其是王羲之在身旁时。现在谢安跟自己的这个老朋友可是结下了不少梁子了。其中谢道韫居然逃亲,这让王羲之面子上难看不已。不过归根结底,最后仇恨都毫无疑问的落到了裴逸身上。毕竟谢道韫是被裴逸“裹挟出京”的,即便裴逸并不知情,但是谁信?
谢安并不会提起这件事情,在谢安的信条中,事情已经发生,骂人又有什么用?还不如静下心来解决。虽然自己现在需要面对的裴逸给陈郡谢家带来的思想和价值观上的不小的革新。但是谢安依旧很感激自己的这个义弟。毕竟裴逸在外打拼,谢家可以或得巨大的声望和实力,虽然谢安心里并不清楚裴逸的实力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现在的湘州,尤其是湘乡,就像是一块飞快增肥的小猪,桓温、司马氏、谢家,甚至是太原王氏的王坦之,都想将其纳入自己家的势力中,这样就意味着有了打破门阀之间平衡的资本。而就目前来说,桓温似乎占着劣势,司马家和谢家都已经渗入了裴逸的身边,若抛开情谊仔细计算。裴逸身边几乎没有自己人了。
妻子司马道苓是司马家,而武陵王司马晞也到了湘州,褚太后更是帮裴逸救了裴家人。而谢安是裴逸的结拜大哥,谢琰和裴逸又是心腹之交。裴逸又对谢家有着天然的倾向性。似乎双方平分秋色。不过谢家和司马家目前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击败桓温。故而裴逸现在也不会面对政治斗争的残酷。
裴逸内心很清楚,现在他内心很纠结。打倒了桓温,司马氏和谢氏的共同利益将不复存在,届时裴逸不得不面临选边站的问题。裴逸到有点不希望打到桓温。让自己走到众叛亲离或者兄弟反目的地步。
谢安内心虽然同样清楚,不过他就是这样一个不会把担心表现在脸上的人。谢安依旧是那和善的笑容:“快五个月没见了,义弟却是一点变化没有。这三个小家伙,多亏了义弟悉心照顾啊。尤其是瑗度(谢琰),进步让我很满意。”
谢玄此时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哎……三叔你还是偏心啊。”
谢安哈哈笑道:“羯儿你和令姜都是起点太高,跟着义弟已经没什么进步空间了。你跟瑗度比什么?”
谢玄笑着对裴逸说:“义叔,你看你大哥说我俩才华拆不多呢。”
谢安也是无奈的笑了:“你小子,真会给我找茬。好了,我们不多说了,裴逸,你先去见见你的岳父泰山吧。等结束了,再来乌衣巷,我们给你接风洗尘。”
这话说得裴逸心里一颤,女婿见岳父分外眼红。司马昱瞪着裴逸半天不说话。司马道苓急忙给一旁同来迎接的姐姐司马道福使眼色,但是司马道福也不知道怎么劝。瞪了大半天,司马昱才说了一句话:“回家!”
裴逸一路灰溜溜的跟着司马昱,已然完全没有之前讨亲时的霸气了。毕竟结婚后,这可就是自己的岳父泰山了,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他说什么,你还是得听着。他做什么,你还是得让着。
会稽王府的氛围倒是没有司马昱的脸上那么抑郁。呈现这一片欢乐热闹的气氛。大家都在忙活着迎接驸马爷和公主的回府。裴逸的岳母徐王妃更是抱着女儿司马道苓就高兴地哭了:“瘦了……瘦了……湘乡条件不好吧……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司马道苓也是在母妃怀里娇气地说:“没有,湘乡其实吃的挺好的,不过天天带着孩子们玩,运动比较多,所以瘦。”
司马道福在一旁诡谲的一笑说:“带孩子玩?妹,你挺开心啊。什么时候,自己生几个孩子带着玩啊?怎么都快5个月了,也没见你的肚子鼓起来啊?是不是裴逸不行啊。”
司马道苓急忙羞愧的说:“姐……你别大庭广众下说这些啊……多不好。”
裴逸此时却尴尬无比,怀孩子这个事情还是要看几率的吧。而且按照现代的标准,裴逸和司马道苓都还未成年呢。
不过司马昱咳嗽了一声,一时间大家都安静了。司马昱憋了半天,才开口问道:“裴逸,湘州你治理成果如何?屯粮多少?置何产业?兵事如何?”
这时要汇报工作吗?裴逸毕恭毕敬地说:“启禀岳父泰山,湘州今年入冬屯粮120万担,主要有制瓷、制酒、冶铁、开矿以及其他附属产业,盈利2000万贯。而湘州常备军5562人,马匹500匹,士兵皆是配有明光铠、新制横刀的精锐重甲武卒。”
虽然120万担粮食意味着让荆、湘、江三州百姓过冬都绰绰有余,而2000万贯是大晋五分之一的国库收入,这还是仅仅五个月时间。重甲武卒更不用说了。但是司马昱还是严肃着脸说:“恩,还算有点成绩。好了,留在王府吃饭吧。”
第266章 制衡()
♂
在岳父家吃饭,似乎成了裴逸在晋朝最怂的一件事情。明明自己的这个岳父以软弱著称,但是还是给裴逸一股强势的感觉,饭局间只有如同质询式的问题,让裴逸浑身不自在。
不过司马道苓却感觉自在异常,而且十分清爽。因为现在自己嫁给了朝廷最有潜力的新星,一下摆脱了加重对自己的束缚,而且在古代,丈夫一旦有权利,女人的话语权和地位自然会得到同等的提高。这让原本只是司马昱众多儿女中的普通公主司马道苓,成为了其中最有话语权的,家中除了司马昱,只怕再也没有人能比司马道苓有话语权。
这让司马道苓对父亲找的那个侍妾李陵容和她的两个儿子,有了绝对的强势。司马道苓也向趁机出口长年被压抑刁难的恶气。司马道苓在席间给家中之人送礼物,王府之中,甚至连最普通的卫兵,都有一份白瓷制作的小礼物。但是唯独李陵容和她的两个儿子什么都没有。这让李陵容在席间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司马昱更是无话可说,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前自己都管不住这个女儿,现在更不好再管教了。
不过徐王妃却不想让自己的这个女儿如此树敌,虽然自己跟李陵容因为争宠而被她经常刁难坑害,但是自己这边做人还是有礼有节,不能失了风度。
于是徐王妃偷偷叫来了司马道苓的侍女秋月,然后从女儿司马道苓送给自己的礼物中,挑了最好的三件礼物,让秋月送给了李陵容和他的两个儿子。
本来要回去了,但是徐王妃拉着自己的女儿司马道苓不舍得。裴逸看母女情深,也只好让司马道苓留在王府,自己离开了。
刚刚吃完岳父家的饭,裴逸现在到了谢安家,又是一顿。这一次,几乎所有的谢家子弟都在场。谢琰自然成了主角。席间,谢琰开始侃侃而谈自己在湘乡的英雄事迹,尤其是自己发明的扭力投石车是如何吓得僚人叛军立刻投降的,描述的简直就是神话。
裴逸也只能笑着附和一下,自己学生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过这倒是把其他的谢氏子弟听的入神了,谢道荣、谢道粲、谢道辉三姐妹,还有谢汪、谢冲。不过似乎谢万之子的谢韶不以为然,只是啧的一声“兵莽”的抱怨。
不过这一声抱怨倒是让谢家人觉得这个外号挺合适现在的谢琰的,纷纷开始叫他兵莽。
而裴逸也第一次见到了许多嫁入谢家的女人们。谢玄的妻子邹贤,还有刚刚一岁大的儿子谢瑍,而谢瑍一见到裴逸,肥嘟嘟的小手就死死抓着裴逸的手开心的笑,让大家觉得这个小孩跟裴逸挺有缘的。还有谢石的妻子诸葛文熊,当她听裴逸讲故事时,似乎眼神中十分崇拜崇拜裴逸,但是她却又不好开口,只能跟着大家一起附和。
不过欢乐之余,谢安却对裴逸说:“义弟,你此次回来要做好思想准备。朝臣们对你的不满越来越严重了。”
这句话让裴逸心中凉了半截,也是十分茫然,自己远在湘州,也得罪了他们了?难道非把自己发配到宁州才行吗?裴逸只能想到一个人:“兄长,莫非是桓温想要刁难我?”
“义叔,只怕不是这样。”谢玄侧卧在一旁,也不管席间的礼法,只是悠然地说:“以我对桓温的了解,他不会用这种低端的方法对付你。而且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让你参加北伐,就绝对不会再纠集朝臣再生事端了。只怕是朝中的几个大家族,看你一介寒门,势力已然超过他们,故而心生忌惮和妒忌,故而才会联合起来打压你。”
谢安点头说:“羯儿说得没错。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陈郡殷氏、颍川庾氏、吴之四姓八大家族这一个月以来,都对轮番上书朝廷,要削你的权。理由有千万种,但是原因还是一个,你的升迁的太快,让所有人都心里不平衡。”
这么一说,裴逸就明白了:“原来是我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旧秩序。本来我的官职、威望、钱财都是这些门阀士族的。现在可好,我当了三品大员,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超过了他们,钱财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们想要维护旧秩序?真是反动保守。好,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拿我如何?”
谢安疑惑的问:“义弟?你有何对策?”
“没什么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不出招,我怎么应对?最好大家相安无事。倘若他们对我不利,我也鱼死网破。大哥,不提这事了,先来喝酒吃饭,咱们难得一举。”
这点小插曲很快就被遗忘了。说到底朝堂上的事情,他这种外官只能被动应对。大不了自己罢官不做了。凭借着自己的产业,裴家照样富可敌国。做官,说到底只不过是裴逸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
晋朝的一切,都是以家族利益为主的。而司马家能够在风雨飘摇之中保证皇位100多年,那也是因为谁哪个家族都不允许别的家族一家独大。一旦有家族打破平衡,想要更进一步,别的门阀士族就会跟司马家联合打击那个家族。从琅琊王氏到颍川庾氏,再到龙亢桓氏,都是如此。
而如今,裴家的快速崛起让其他传统的大家族更是恐慌不已。假如司马皇室不打算与他们合作,而是选择和裴家联合对抗龙亢桓氏,那样其他的大家族只怕地位就越摇摇欲坠了。谁都不会允许这样一个从北方逃难来的小家族崛起,威胁自己家族的地位。
而褚太后恰恰就是不想跟这些大家族合作了。因为一个权臣倒下了,后面千千万万的权臣又站起来了。只有彻底打破大家族之间的平衡,然后提拔一批对皇室忠诚的小家族,这样就能间接的加强皇权。因为收买这些小家族很容易,就像裴逸的裴家,褚太后只要不过多干预裴逸,其实裴逸依旧感激褚太后。裴逸很清楚,褚太后就是自己的靠山。
267。第267章 辞职不干()
♂
一切都出乎裴逸的预料。似乎朝臣们对裴逸已然是怒不可遏。不过充当发言人的并不是那些门阀士族的人,而是寒门出生的车胤,这个因为囊萤夜读而载入史册的勤奋好学的好孩子,成为了批判裴逸的火力点。
车胤激动而包含愤怒的白胡子,跟随巧舌如簧的嘴,说着那些亘古不变的义正言辞——无商不奸。商人就不应该做官,而裴逸正在用金钱腐蚀着整个朝廷,让所有朝臣都变成唯利是图的人。在他的口中,裴逸成了无恶不作,鱼肉百姓,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的大贪官。
车胤几乎是哭喊着出来,跪倒在地上请求着朝廷整肃朝纲,让这个大晋重回那个无欲无求亦或是礼教严肃的时代。
裴逸此时站在朝堂上,只想捂着自己的耳朵。自己是最讨厌贪官污吏的,现在却被别人说成唯利是图的大贪官。裴逸真的受之有愧啊。倘若真要说裴逸跟卖官鬻爵有关系,那也是褚太后和司马皇室为了赚钱,卖官给裴逸啊。有本事你车胤把褚太后批判一番啊!
不过裴逸知道,或许车胤这样的清官是真的想让按照自己清廉的价值观约束朝堂,对于裴逸,即便裴逸并没有利用手中的钱财贿赂他人,但是车胤也要防微杜渐。毕竟在古代,士农工商,让他们这些自称士族的人,和裴逸这个顶着士族帽子的商人同朝为官,确实让他们难以接受。
但是其他那些附和车胤的人,明显就是要让妒忌裴逸日渐扩大的势力的人。虽然这些士族们平时标榜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魏晋风度,但是实际上还是看不得比自己的地位的人窜上来。他们的风度,只是对于和他们同等地位和名望的门阀士族圈子中。寒门和老百姓,完全不在他们的考量的范围内。谁能允许一个草根,坐到了比这些自诩风度翩翩的士族子弟还要高的位置上。
裴逸不知道是不是桓温早就算好了朝廷会迫于压力废了自己的官,才故意给裴逸开出一帮空头支票,让裴逸当什么后将军。
裴逸这才到建康任后将军之职一天,褚太后就迫于压力罢免了裴逸的官职。而与此同时,八大家族齐心协力,共同推举了车胤接替了裴逸湘州刺史之职。不过对于查抄裴逸的财产,褚太后却没有同意,并且依旧保留了裴逸南河东郡太守的职位以及裴逸的那些产业。
车胤似乎还是不依不饶,想要让裴逸净身出户,车胤可不想在自己担任湘州刺史期间,让裴逸当自己手下的一个郡太守。裴逸是真的想不明白自己哪里跟他有深仇大恨了,就是因为当初朝堂之上,为了争夺湘州刺史一事吗?车胤,你就说说你收了王珣多少钱?事情都这么久了,你还抓着我不放。
谢安此时虽然心里很是恼火,但是现在的他也无法为裴逸保住后将军的这些职位,毕竟裴逸触犯了众妒。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