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裴小小脸一拉,厉声呵斥说:“你别说话大喘气行吗?快说我家少主发生了什么事情。”
“要说咱们的裴君侯有多牛,那要从他被俘虏的时候说起,为了拯救涟源县的百姓,裴校尉带着12勇士吸引僚兵,最终不敌被抓,但是百姓们却安全撤退回了湘乡。虽然咱们的裴君侯做了俘虏,但是他却临危不惧,一揽衣袖,对着凶狠恶煞的僚主冯黎说:‘僚主,你不敢杀我!’此时僚主冯黎大怒道……”
在这个鸿翎急使分九章十二节,像是说评书一般说完了这个添油加醋,激动人心的裴逸智取僚寨以后,听得司马道苓和裴小小两个人的心不停地乱跳。
葛仙翁却淡定捋着胡须说:“我说你是鸿翎急使吧,你怎么还有这么多时间在这里胡说八道?”
鸿翎急使喝着一口水,这才想起来,急忙告别了司马道苓他们,然后换了匹马继续朝建康飞驰而去。
鸿翎急使一走,司马道苓就骄傲而欣慰的说道:“逸哥就是厉害,没想到短短十几天,就平定了僚人的叛乱。真是我的骄傲呢。”
葛仙翁却不置可否的说:“离我的预期太慢了,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太令人失望了。”
司马道苓不服的嘟着嘴说:“仙翁,您又瞎说,别的南蛮校尉几年都完成不了的事情,逸哥半个月就平定了,怎么还慢了,有本事您去平定啊。”
“你这小妮子还生气了?”葛仙翁说道:“这还没入裴家门,就已经是裴家人了。老朽的意思是,还好我们这几天游山玩水,拖了几天时间,要是早到了,裴逸还没有平定僚人这么显著的军功,老朽还真不知道怎么给你那个驴脾气的父王说媒提亲。现在万事大吉,你个小妮子倒恩将仇报了。”
司马道苓急忙挽住葛仙翁的胳膊,帮他捋着他的白胡须说:“好了啦,仙翁别生气了啦,道苓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了。道苓很开心呢。”
“你这小妮子,现在只怕最开心是建康的另一个小妮子。”
葛洪预料的没错,葛洪眼中的建康的那个小妮子一接到捷报,兴奋的把捷报往桌子上一拍,高兴地说:“这个裴逸真是太给吾长脸了。居然才离开建康一个多月,就平定了僚乱。传谢安、王坦之!”
“传谢安、王坦之!”
而谢安和王坦之两个接到褚太后的懿旨后,也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如此焦急,都吃晚饭了。谢安不得不从谢家的家宴上急急忙忙的穿鞋离开,让整个谢家人都疑惑不已。
当谢安和王坦之在宫门口碰到时,两个人都惊讶的看着对方:“安石兄,您也被召见了?”
“文度兄,别提了,前几天忙,一直没时间照顾家,今天拙荆非要举办家宴,让我陪陪子侄们吃饭,敦促一下他们。结果现在可好,中途又要进宫,只怕我回去就惨了。”
王坦之笑着说:“嫂子的家教还挺严的。”
谢安苦笑着,然后做了手刀的姿势说:“文度不要开玩笑了,拙荆再严,能有桓温家的那口子严吗?”
“哈哈!”王坦之哈哈大笑,指着谢安道:“安石啊!你这个人,总能给自己找乐子。好了,快进去吧,太皇太后肯定有急事。”
两个人笑着到了中殿,但是让谢安和王坦之惊讶地说,褚太后现在比他们两个还要开心。她现在正在开心的吃着晚饭,并且同时给谢安和王坦之也准备好了晚饭。
褚太后夹起一块鱼,细细品味说:“这裴侯发明的红烧鱼,味道浓厚,让人欲罢不能,真乃人间美味啊。我今日特别让人做了这道红烧鱼,二位卿家,快快落座品尝一下。”
谢安和王坦之不知道褚太后这唱的是哪一出,在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后,两个人落座了。
谢安夹起一块鱼说道:“在下的义弟裴悠然,在厨艺上确实独步天下,所做的红烧鱼、糖醋里脊、红烧肉这些,都曾经让臣和家人回味无穷。今日看到此红烧鱼,令臣想起了远在湘州险恶之地义弟。不知可否安好,已经半月没有收到他的消息了。”
王坦之看乐天派的谢安为裴逸感伤,也急忙说:“安石切莫伤心,裴侯虽然年少,但聪慧过人,当年燕兵南下,不过半夜一通鼓,就给吓跑了,这僚人又岂能难倒他?裴侯定然能够在南疆立下不世之功。”
谢安说道:“虽然我也希望我义弟飞黄腾达,不过现在我只求义弟一个平安消息,纵使千金,我也愿意去换。”
褚太后微微一笑说:“安石说得可否是真的?”
“义弟裴悠然,如今是所有人之中,令臣最牵挂的。”
“那就好。”褚太后说:“吾倒是有一个令义弟的消息,你可否愿意拿东西来换?”
谢安一听,这是什么情况,太皇太后您要是知道,直接告诉我就行了吗?怎么还学会开价了,这个恶习怎么总感觉似曾相识。谢安无奈地说:“太皇太后,您知道您现在跟裴侯越来越像了吗?抓找个机会就开价。”
“放肆!”
“臣有罪!”谢安急忙下跪,只是一旁的王坦之已经笑的快憋不住了。
“好了,不多说了,安石,你就说换不换,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告诉你一个你义弟的消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谢安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褚太后真的跟裴逸没学到什么好的,唯利是图倒是学的挺溜,以后我们这些臣工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好,臣答应。”
褚太后笑着说道:“那就好,能逼迫让江左第一风流人物答应吾一个条件,吾也算得偿所愿了。告诉你吧,你的义弟裴逸,已经平定了僚乱,这是他发来的捷报和僚人统领冯黎的归义表文。你义弟这次可是立下了千古奇功了。”
“真的?”谢安急忙从黄门郎手中夺过表文一看,激动地说:“真的,居然是真的。才离开一个多月时间,义弟就平定了僚乱,正是让为兄汗颜啊。”
褚太后笑着说:“好了,安石,你也高兴完了,现在吾可以说吾的条件了吗?”
谢安欣慰地说:“太皇太后请讲,能得到此消息,任何条件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用你死而后已。我只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何事?您吩咐。”
“我收到消息,葛仙翁正在前往建康的路上,衡阳公主也回来了。而葛仙翁的目的是为裴逸和衡阳公主说媒。你和会稽王是好友,我怕会稽王到时候会难为裴逸他们,我希望你到时候能帮吾说说,促成裴逸和衡阳公主的婚事,你看如何?”
谢安一听,也是恍然大悟,笑道:“哈哈,原来您是这个要求。这是喜事,我这个当义兄的,自然当仁不让!”
186。第186章 主公、军师和内探()
♂,
“总之,俺觉得主公您应该向朝廷推荐俺大哥为镇北将军,实在不行,俺把俺的平南将军让给他,有了他,俺们何愁北方不平,晋室不兴。后人到时候必然以张良、萧何称赞主公为一代良相。”
邓遐此时在宣城赭圻大营主账,又一次向桓温推荐裴逸,希望能够让裴逸或得更好的平台。
桓温只是微微一笑说:“好了,应远,我知道了,有机会,我自然会向朝廷举荐的。你退下吧。”
“好,那俺告辞了!”说罢,邓遐便转身离开了。不过邓遐刚一离开,郗超便从帷幕之后走了出来。
桓温无奈地苦笑着说:“这已经是应远第七次找我,让我重用裴逸了。”
郗超立刻进言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裴逸刚刚平定僚乱,还借平定僚乱之际,扩军备战,几乎整个南河东郡,全民皆兵,又新得僚兵过万,现在已然野心初露。应当扼杀,不可重用。”
“你说的我知道,但是我们要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假如我们能够拉拢裴逸,那岂不是可以将他手中的精锐兵马纳入我所用。你想想,光是裴逸给邓应远训练的500重甲武卒,都已经让我心动不已。更可况亲自跟着裴逸的军队呢?到时候北伐岂不是如虎添翼?”
“但是就目前的情报而言,裴逸肯定是站在了褚太后的一边。我还是那条建议,杀。”
“那只是他太年轻,还看不清整个朝廷的情况。这次我们就有一次机会,离间裴逸和褚太后。”
“什么机会?”
桓温拿出一份信说:“根据南河东郡传来的消息,葛洪已经启程前往建康会稽王府,想要给裴逸跟衡阳公主说媒。”
“说媒?他们两个什么时候在一起了?这万万不可啊,若联姻成功,司马家岂不是又有一个强力的外援了?”
桓温哈哈大笑道:“景兴啊,内子也是司马家的公主,难道影响我了吗?”
桓温的妻子正是南康公主司马兴男,不过郗超还是不放心:“但是情况不同啊。”
“有什么不同?只要动一点心思,我们保证今年年尾的建康,一定是热火朝天,天翻地覆,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纵使裴逸不能为我所用,他也可以不自觉成为我牵制褚太后他们精力的棋子。褚太后想要把裴逸安插在湘州,牵着我?我就给她来个将计就计,让她不动自乱。”
“愿闻主公高见。”
桓温低声说道:“琅琊王氏的王珣不也很喜欢司马道苓吗?我们先派人去给琅琊王氏吹风,让他们赶紧去向会稽王司马昱提亲。而细作传来消息,司马昱这个老头,喜欢王珣这种名门之后,不喜欢裴逸这样的唯利是图的寒士。所以司马昱必然会答应琅琊王氏的请求。”
“这样就能让裴逸娶不到司马道苓,同时让裴逸怨恨司马昱和晋室?”
“不仅如此,我打算在琅琊王氏去给王珣说媒的时候,我再派内子去帮裴逸说媒。”
郗超惊讶道:“让公主殿下去帮裴逸说媒?主公,您是想借此机会卖裴逸一个人情?”
“没错,不但可以卖一个人情,还可以让褚太后误以为我们跟裴逸有什么秘密的来往,毕竟内子平时可是深居简出的。现在我已然派人去执行了。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褚太后高明是高明,看人也很准,可惜用人不当,太依靠司马宗室了,相信了司马昱这个虚荣、懦弱、胆小怕事、轻视寒士的废物,否则我还真得费费脑子来解决裴逸的问题。”
“主公,您还是想用裴逸吗?”
桓温笑道:“那是自然,大晋人才,半数出自我的手,我怎么可能忘了这个天降奇才呢?到任半个月,和平解决僚乱,让僚人心悦诚服,天下谁能做到?不夸张的说,我窃以为,得裴逸者的天下啊!哈哈。”
郗超看着桓温开心的样子,脸上充满了担忧,他还是觉得这个裴逸不能受到重用。郗超此时问道:“对了,主公,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军费最近实在紧张,我想了一般办法解决。”
不过桓温现在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小问题上:“哦?那好,我相信你,你去按照你的想法办吧。”
“那鄙人就告退了。”
郗超退出了营帐,招呼五营校尉檀玄到了自己的营帐内。
郗超嘱咐道:“你去找竺瑶,让他以朝廷北伐大业名义,征收厉山镇的所有作坊,为军队提供军费。”
五营校尉檀玄听到后,惊讶的目瞪口呆:“军师,您说啥?接收厉山镇?厉山镇可基本都是南蛮校尉裴逸的产业啊。”
“接收的就是他的产业。裴逸这个人,平时吊儿郎当,但是城府极深,我看他是韬光养晦,以求天下大变之机会。主公把裴逸和褚太后他们的关系想的太简单了。我倒觉得褚太后可能已经彻底掌控了裴逸。所以我要在主公和裴逸之间烧一把火。只要把历山镇给拿下,裴逸就失去了金源,这样不但沉重打击了裴逸,还可以让我找到理由,劝说主公彻底铲除裴逸。好了,快去办吧。”
“是!”
“对了。”郗超忽然想起了什么:“记得让竺瑶以荆州军的名义去征收,不要提我的名字,知道吗?”
“是!”
郗超看着桌面上来自南河东郡的厚厚一摞情报,叹息的说:“裴逸,你虽然是个人才,但可惜你确实不能为主公所用。来世就生个太平盛世吧。”
此时藏在暗地中的一个黑影,听到了两个人谋划,然后悄悄地溜走了,一路窜到了一个偏帐之中。
偏帐之中不停地传来轻柔的咳嗽声,那个黑影一进来,就立刻毕恭毕敬的报道到:“启禀少主公,已探明,郗超要对南蛮校尉裴逸下手,但是他的策略,属下不太明白。他准备强征裴逸在厉山镇的作坊,然后再劝桓温杀了裴逸。”
“郗超只不过是想先斩后奏而已。”这个少主公的声音轻柔而带着一丝随意,看似有气无力,但是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他深不可测的力度。
他一袭如同皓月的白衣,与乌黑的长发若黑夜,形成鲜明的反差。微风轻轻抚动着他的博带,那长发也只是随意的一扎,任其随意垂落。洁白如脂的皮肤几乎与他的白衣一样的颜色,这衬托着他的墨眉更加俊俏,黑瞳更加深邃。他的俊美,让许多女子都汗颜。
他的唇微微一动,舌齿若蜻蜓点水一般,轻声说道:“桓温此人,虽然为人和善,善纳贤良,但是却为人记仇,多为猜忌,总是幻想被迫害。小叔若只是保持中立,还可保全性命。但是若只要有一点反抗桓温的意思,只怕桓温就会立刻变脸,痛下杀手。所以郗超一定是想先强行逼迫裴逸和桓温对立,然后再建议桓温斩草除根,到时候木已成舟,桓温就算想留小叔,也留不住了。”
那个是侍从问道:“少主公,那我们现在怎么处理?”
“你立刻去通知三叔,让他写信提醒小叔克制情绪。暂时不要跟桓温对立的太明显。另外,我觉得最近一定是建康即将发生什么大事,所以郗超才如此急着下杀手。你告诉三叔,一定让他多加留意,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
“是!”
“哦!对了。”这位少主公拿出一封信交给了侍从:“你把这封信交给宁妹。”
侍从看着那封信,笑着说:“少主公对少夫人就是深情,每一旬,一个封信。”
“好了,你快走吧。”
“是!”侍从于是立刻离开了。
这位少主公躺到了榻上,然后伸了个懒腰说:“裴……逸?我的义叔?我们还未谋面,我谢玄就要替你操心生死大事,真是累哟,只希望累的有价值……”
187。第187章 包钢法()
♂,
僚人已然诚心归附,裴逸被俘虏的前后始末,也终于被母亲大人她们知道了。这一次隐瞒,可是让母亲大人着实生气了。
“逸儿!你知错了吗?”母亲大人坐在榻上,生着气在质问裴逸。
裴逸委屈地说:“孩儿这不是没有事情吗,您也没有必要生这么大的气吧。这就是谋略而已。”
“什么谋略!难道瞒着娘亲,也是你的谋略吗?”
裴逸笑着说:“这不是怕您着急吗?”
此时小姨崔蔺抱着一只大雁崽子走了过来低声劝解说:“好外甥,你认个错就行了。”
裴逸只好说道:“娘,对不起,是孩儿鲁莽了,以后有事情一定回报给您。”
母亲大人听到这里,气也就消的差不多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逸儿,以后无论去那里,必须告诉娘亲,明白吗?”
“明白了,娘,那孩儿待会要去僚寨,在这里先通报了。”
“恩!走吧。”
裴逸这才急忙逃出了大堂。小姨崔蔺跟了上来说:“外甥,以后可别再敢这么危险的事情了,你知道小姨我知道真相后,是有多后怕吗?”
“知道了,小姨。”裴逸一看,怎么小姨从头到尾都抱着一只大雁崽子:“小姨,你抱只大雁干什么?你的新宠物?”
小姨崔蔺开心地说:“什么啊,这是给你纳采之礼时用的大雁啊。小姨亲自去抓的。就等着去建康会稽王府给你提亲的时候用呢。除了这些,我还买了一只鹿呢,都是那个时候用的。”
看着小姨一脸的兴奋劲,裴逸完全感觉是她在结婚,而不是自己。
这几天裴逸也是在顾不上考虑自己婚姻的事情。因为自从和平了以后,战后重建任务还很繁重。尤其是帮助僚寨建设制糖厂。
不过裴逸一个制糖厂,换来的东西更多。那就是裴逸期待已久的铁矿。在僚人老乡的帮助下,裴逸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铁矿露头。现在煤、铁已经搜集齐了,裴逸也开始着手建立冶钢厂。
一时间,刚刚平定不久的湘州,俨然一副大生产的样子。铁矿、煤矿开设,制糖坊、冶铁坊、瓷坊相继建立。不过这些产业都是靠着裴逸雄厚的财力才建起来的。
现在厉山镇的烧酒和香皂已然成了大晋百姓们必备的生活必需品,原本只是荆州和扬州流行,现在市场已经拓展到了益州、湘州和交州,裴逸的财力撑起一个郡的建设,完全不成问题。而且现在厉山镇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也多亏了赵馨兄妹的经营得当。裴逸也没操多少心。
裴逸去了涟源视察冶铁坊,这里是他的新产业。谢琰已然在这里开始把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将他之前自己通过学习物理和化学,摸索出来的灌钢法在这里试点生产了。谢琰几乎现在天天泡在冶铁坊和铁匠们在一起。张任也时不时的过来看看,毕竟张任是铁匠出身。
不过裴逸一进冶铁坊,就被裴逸提拔成城门都尉司马的高衡看见了,他兴奋地带着一个灰发老铁匠走了过来打招呼:“裴君侯。”
裴逸想了一下问道:“你是……高衡?”
高衡憨笑说道:“没想到裴君侯还记得我。”
“你可是把我抓过的,我怎么能忘呢?这位是?”
那位灰发老铁匠急忙自我介绍道:“草民高商,是高衡的父亲,君侯,我还要感谢您提拔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当军官啊。我都没想到,以前只是想让他子承父业,当个铁匠的。”
“高伯父,您儿子恪尽职守,这是他应得的。您应该为他骄傲。我今天是来看看冶铁坊的成果的。高伯父带我看一下吧。”
“不敢妄称您的伯父,君侯请。”
裴逸一进冶炼场内部,所有的铁匠立刻毕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