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醒,他从来没有一次这样期盼着疟病快些传入京,消京里多死些人,这样他献方才显得举足轻重,怎么……转眼之间却被闫家知晓
到底是哪里走漏了风声,乔老爷看向方三迈,“你怎么和闫家说的?”
“我还能怎么说,只好应付闫家人,晚一些向同乡要来送去闫家,”方三迈满是汗毛的脸皱在一起看起来很滑稽,“都是大周朝的重臣,我们一个也得罪不起……要说没有……将来事发……我等定要被驱逐”损失钱固然可怕,去驱逐回国就更加糟糕
乔老爷睁大了眼睛,露出几分的威严,“在我打听清楚之前,不能将药送去闫家”
方三迈被弧
乔老爷趁机叫来管事,“腾出个院子,让先生在府中歇着”
方三迈被请出去,乔老爷忙让人出去打听消息,不一会儿功夫下人回到府中禀告,“是杨家给出的方子”
乔老爷下意识地脱口问,“哪个杨家?”
“就是……就是……瓷儿胡同,被抄家的那个杨家,听说是杨大小姐说的要用疟病治杨梅疮,闫家先下就到处寻治疟病的良药”
乔老爷袖子一挥站起身来,登时将身边茶碗都扫在地上,杨家怎么直到金鸡纳树能治疟病
杨家凭什么知道
乔老爷径直走向内院,乔夫人正坐在炕上笑着和丫鬟说话,看到乔老爷满面铁青,忙站起身去服侍,“老爷这是怎么了?出了一身的汗,”说着看向丫鬟,“快去拿碗银耳莲子汤来”
乔夫人正转头说着话,豁然觉得手腕一疼如同被铁夹夹赚惊慌地转过头来,对上乔老爷满是红血丝的眼睛,“你不是说杨家没有治疟病的良方?”
乔夫人不知晓老爷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慌忙不迭地点头,“妾身仔细瞧了,是没有”
乔老爷脸上怒气更重,“那杨大小姐怎么让闫家去找番僧要金鸡纳树”
乔夫人挣脱着却怎么也甩不掉乔老爷的手,“老爷……这是怎么回事……慢慢说……快松开妾身”
乔老爷半晌才松开手,铜铃般的眼睛眨也不眨,“除了我,谁也别想用这味药,谁也别想用,我宁可将药都烧光,也不给他们分毫,我乔某人绝不会为他人做嫁衣就让他们去治,让他们的了疟铂让他们一个个都去送死”
乔老爷哈哈笑两声,“大周朝从来没用过的药,我就不信朝廷会因为一个孤女的话,千里迢迢去番国运回来”******************感谢梅在飞同学的PK票感谢起飞的蝶同学的更新票,我拿走了哈感谢luna
joe同学送来的粽子感谢大家的打赏和留言
第四十一章 治疟良药
闫家,内室里的闫夫人听了管事的话一阵欣喜,没想到真的有金鸡纳树这种东西
董昭端起茶来喝,他自认为并非孤陋寡闻,可是这两日杨大小姐却让他再三诧异,杨大小姐还没有及笄,整个人看起来比寻钞子还要纤弱,性子却是那般坚韧,面对屋子里的那么多人没有半点的慌乱,平静地反驳满屋子的京城名医2m
“世子爷……”
董昭放下思绪迎上闫阁老的目光
“西边准备出一座小院,就将白老先生请过去给世子爷诊断”
董昭想了想,“阁老还是先安排二爷的事,我不着急”这次来闫府,他本也不是为了看病
闫阁老这才吩咐下人,“问问杨大小姐那里还需要什么”
下人已经躬身回道:“要空心针,已经让人去做了”
杨大小姐要的东西真是一件比一件奇怪
董昭有一种想要亲眼的冲动,稳健的性子还是让他瞬间按捺下来,若无其事地拿起茶来喝
……
闫家在东园子收拾出一座干净的院落,杨茉才走进去,管事妈妈就跟了上来,“都按照小姐说的办好了”说着将针拿给杨茉看
没想到空心针做的这么快,虽然不如现代的注射用针那么精致,但是已经很符合她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怎么做
“我们府上下人家中的小幺正好在打摆子,府中的郎中已经去查看,若果然是疟病就让人抬进府”
管事妈妈禀告完,白老先生已经急着问,“要怎么才能感染上疟部”
杨茉道:“一会儿我会用针取患者的血,再将血直接送进闫二爷的血管内”取患者的血容易,要让闫二爷感染上最好直接将针送进闫二爷的血管
屏风后一阵寂静
这样空口说,白老先生和沈微言也不会明白,杨茉转头看管事妈妈,“将屏风撤了吧!”行医治病早晚要拿掉屏风
管事妈妈一阵为难
杨茉笑着道:“白老先生教我药理,是我恩师,家中女公子见西席是否也隔着屏风”
管事妈妈登时没有了二话
屋子里却还有一个沈微言
杨茉只得将幂离带上,管事妈妈这才肯将屏风拿走
白老先生手抖,眼神不好,恐怕不能准确地辨认血管,杨茉看向一旁的沈微言,“一会儿病人来了,我教你如何取血”
沈微言惊喜地看向杨茉,慌忙不迭地点头,“我……一定用心学”然后低下头,脸上一片绯红,像是做了什么坏事一般
杨茉看过去也觉得新奇,现代的男医生哪里会这样腼腆,不管是问诊触诊一个个大大方方,真正难为情的是女患者
说话间,闫家下人已经将病人抬过进院子
杨茉还没有仔细去看病人,一个人影走过来跪在地上,杨茉低下头,看到穿着灰色衣裙的妇人
“杨大小姐奴婢给您磕头了,巧玲虽是个女娃娃,却是奴婢唯一的孩子,能将她救活,奴婢下辈子做碰马也要报答您”
闫家的下人已经卖身给闫家,只能许了下辈子,杨茉弯腰要去拉那妇人,秋桐眼尖先一步伸手将妇人扶起来
妇人眼睛红肿满脸泪痕,渴盼地看着杨茉
杨茉轻声道:“我巧玲的情况”
妇人就像得到了保证,沙哑地应着,拿起袖子去擦眼角
杨茉走到床边,巧玲看起来有八九岁,如今正紧闭着眼睛昏睡着,肚子明显地涨起来,是疟原虫在肝内发育的征兆,现在已经被释放在全身
现代中国类似严重的疟疾已经很少见,从非洲回来的同事在她面前不停地说那边孩子可怜的情形,瘦弱的身子腹部却扭曲地隆起,让人看着心酸,她本想着离婚之后和医疗队去非洲两年,没想到转眼之间她就回到了古代,并且在这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杨茉伸手去摸孩子的额头,滚烫的温度提示她是超高热,“烧了多长时间了?”
妇人忙道:“大约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太长了,只要超过一个时辰就有可能发生脑部不可逆的损害
“拿些碎冰来”杨茉看向管事妈妈
管事妈妈应了一声,忙吩咐下人去取
用粗布做的小口袋装上碎冰,杨茉亲手放在巧玲的脖颈两边和腋下
沈微言仔细地瞧着
“这里有大血管,冰块放在这里,能快速带走身体的温度,但是冰块温度过低,要轮流拿下来,并进行局部按摩,以免冻伤,其他部位要用温水擦拭,”说完杨茉抬起头看沈微言,“可有降温的中药?”
沈微言忙询问白老先生,“能不能用小柴胡汤”
白老先生点头,“可再加紫雪丹”
杨茉看向旁边的妇人,“先将体温降下来,等拿到了药就可以给巧玲服用”
温水擦身又经过冰袋冷敷,床上的巧玲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妇人颤抖地扑过去,“娘在这里,娘在这里”
杨茉吩咐下人,“趁着巧玲醒了,将药送下去”
巧玲吃过了药,又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下人不停地换着冰袋,要不是救闫二爷,巧玲哪里会得到这样的治疗,恐怕连两日也熬不下去若是能将金鸡纳树皮广泛使用,不知道能救回多少人
杨茉正想着,闫夫人进了门
闫夫人脸色深沉,似是没有了半点血色,“番僧打发人来说了,那金鸡……药已经用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运过来”
用完了?这怎么可能,她记得清清楚楚,那些传教士恰好有大量的金鸡纳树,要不然怎么能赚的钵满盆溢,乔家等许多官员也因此获利……怎么可能找不出金鸡纳树
只有一个解释,恐怕不是没有,而是不想给
眼下疟病还没有盛行,没有到奇货可居的程度,就算她知道金鸡纳树可以治疟铂若是拿不出来一样没有用处,乔家和传教士依旧可以等待最好的时机用来获利
屋子里的人一脸的紧张
白老先生禁不住咳嗽,沈微言也脸色苍白,不住地去看床上的巧玲
杨茉想到乔家的嘴脸,不禁不屑,别以为没有了金鸡纳树,她就不能治疟,她要尽她所能治病救人,还要让乔家将吞进去的金鸡纳树原原本本地拿出来
杨茉转头看向白老先生,“先生可听说过青蒿能治疟病”
临床上治疗疟病除了用奎宁还有青蒿素
从中草药中提取抗疟的青蒿素,一直都是中国医者骄傲的事
白老先生仔细想,“有典籍中提起过,我记得也有人用过这方子,可是效果……”说着摇摇头
说到这里,杨茉忽然想起来,她说错了,“不是青蒿,是黄花蒿,不能用水煎,因为里面抗疟的成分经过高温失效,应该用盐水腌渍,然后将枝叶挤出来直接服用,一定要用新鲜的才行”
黄花蒿里面含青蒿素,差就差在提纯上,但是有青蒿素就一定会有效果
沈微言站起身,“我……我知道黄花蒿……我去找”
看到白老先生点头,沈微言快走几步冲了出去
一路出了闫府大门,微风吹在沈微言脸上,沈微言这才发觉,听到杨大小姐说黄花蒿,他竟然都没有去想古方中有没有记载,而是一门心思将黄花蒿拿来用,在他心里已经十分笃信杨大小姐的医术,甚至超过了他的恩师
沈微言觉得脸颊滚烫,他抬起手背擦了擦,加快了脚步跑出了胡同
……
一味药就能治疟铂这是谁也没听说过,尤其是这种黄花蒿,根本就是药铺弃之不用的
现在杨大小姐不但拿出来用,还并不煎煮,直接拿帕子攥出汁液来
杨茉亲手将黄花蒿汁液喂给巧玲
巧玲的阿娘紧紧攥着巧玲的手,“孩子,一定要好,不要抛下娘一个人”
巧玲想要说话却已经没有了力气
用冰水挤出的汁液很凉,喝下去也有退烧的作用,杨茉喂完药就坐在锦杌上守着巧玲
巧玲阿娘掉着眼泪,“杨大小姐真是菩萨心肠,奴婢这么多年哪里见过您这样的小姐,肯为下人用心,老天保佑您,定会多福多寿”
*********************************感谢tige
xuejun同学送来的粽子大家要多多留言艾多多打赏
第四十二章 救活
“烧退了一些”秋桐试过巧玲的体温
只要能退烧,就等于暂时薄了性命,杨茉过去仔细看,外面的沈微言也得到消息,连手中的黄花蒿也没放下,慌忙进了屋zxSm
巧玲的阿娘欣喜地攥住巧玲的手,床上的巧玲也醒过来,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说话
“怎么了?”巧玲的阿娘附耳过去
“是要喝水”杨茉看向春和,春和忙去倒水来
烧了这么久,任谁都会觉得口渴
巧玲喝了些水,似是将眼睛也润的稍亮了些,巧玲阿娘挂着眼泪喊,“小幺,小幺,杨大小姐将你救活了”
巧玲的眼睛向周围看了一圈,然后落在杨茉身上,尚在虚弱中的孩子,目光中透出感激和欣喜
看着巧玲母女,杨茉整个人也一下子松懈下来
“大小姐去歇歇吧,这里有我照看就行了”巧玲阿娘躬身向杨茉行礼
杨茉点头,嘱咐管事妈妈,“一定不要让蚊虫进屋,免得将病气传给他人”
杨大小姐说蚊虫传病气这话,让人心中难以相信,可是杨大小姐的法子确实又将徐桂家的小幺救活了,管事妈妈想及这个不敢怠慢,“大小姐放心吧,奴婢让人烧着驱蚊虫的熏香”
一切安排妥当,杨茉走出屋,夕阳已要落下,天空还是湛蓝的,说不出的天高云淡,沈微言蹲在廊下挑黄花蒿,袖子整齐地挽过手腕,每拿起一棵黄花蒿都要凑在鼻端闻闻,要拣选好几次才能选出一棵放进笸箩里
“为什么要挑这些?”杨茉低声问,在现代毕竟没有接触过草药,她也不懂得怎么挑选优劣
沈微言这才发现杨茉站在他身边,慌忙站起身来,将手里的草药往旁边拿了拿,手指蜷起来遮盖住指尖上的泥土,“青蒿和黄花蒿该是同药性的东西,若是青蒿没用……我想黄花蒿特别的地方就是和青蒿味道上不太一样,我……尝了尝……味重的留下……入药会更好些”
原来挑选中草药是要自己尝,在现代她们都是拿药厂做好的药来用,哪里会管这些杨茉想着蹲下身去拿笸箩里的黄花蒿尝
沈微言忙开口阻止,“味道不好,很臭,大小姐还是别吃”
都是医者,他能尝的怎么就认定她尝不得,“我知晓是什么味道”
嘴上这样上,真正尝到和闻到的是两码事,舌尖又苦又麻,难得巧玲能将那么一大碗汁液喝下去,更难得的是,沈微言竟然尝了这么多杨茉抬起头来,旁边的沈微言忙垂下头去,似是在掩盖脸上的神情
算起来她只对沈微言凶过一次,也是焦急之下口无遮掩,也不至于换来他这样的恐惧,“这些你都尝过?”
沈微言道:“尝过了,”说着指向旁边一大摞,“都是从里面选出来的”
那还真是不少,救巧玲一个人就用这么多黄花蒿,真的等到疟病大肆盛行,只怕是京中的黄花蒿根本不够用,从外面运来的却不新鲜,不但要让大家注意防范蚊虫,更要想法子做出更多抗疟的药
“大小姐在愁什么?”沈微言小心翼翼轻声问
“金鸡纳树粉”那些传教士身上必带的神粉
沈微言握着手中的黄花蒿,“黄花蒿不是已经起了效用,为何还要金鸡纳树粉”
“每年夏秋都发疟铂这些黄花蒿能救多少人?要想法子让他们将手里的药拿出来”
沈微言一时弄不明白,“大小姐是说,那些人手中有药不肯拿?那是为什么?”
杨茉想到得意洋洋的乔家人,“因为他们不怕得病”既然不怕,她就要他们尝尝得病的滋味,免得他们仗着富贵荣华傍身,不知旁人疾苦
巧玲好转的消息传去闫阁老那里
不一会儿功夫闫阁老和闫夫人就来到小院子
闫夫人看着床上的巧玲,早些时候这孩子已经口唇青紫,请来的郎中说熬不过今晚,下人将巧玲要抬进府,她还开口阻止,想想杨大小姐要让乔儿过上这样的铂她就害怕,后来还是老爷下定决心……
她没想到转眼间巧玲脸色如常,呼吸平稳,似是好了许多
“夫人,杨大小姐将巧玲救活了”巧玲阿娘不停地重复一句话
闫夫人怔怔地看着巧玲,真的活了,杨大小姐会治疟铂这样推算,乔儿的病也定能治好,闫老夫人这几日第一次欢喜地手指发颤,“杨大小姐,巧玲的病能完全治好吧?”
杨茉点头,“只要病情一直好转,过几日就能痊愈”治病最重要的是对症,只要知道感染的病是什么,用对药,很快病情就会大幅度好转
闫夫人眼泪簌簌而下,真的能治愈,乔儿还有机会能被治好,想到这里,闫夫人拉起杨茉的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杨茉迎上闫夫人的目光,“夫人言重了,夫人将我叫来府上看二爷的病症,我也只是尽力而为”
想到之前对杨大小姐的怀疑,闫夫人露出歉意的神情,杨大小姐将家中的秘方都拿了出来,亏她还百般阻拦,她不由地想起常三小姐来,常三小姐在她面前不止一次说过,杨大小姐不会医理,差一点她就因为常三小姐的话,断送了乔儿治病的机会下次常三小姐再说出那种话来,她一定会反驳过去,杨家正经的后人所学,比常三小姐这个外来人还少了不成?
和闫夫人说了会儿话,杨茉随着白老先生去看文正公世子
文正公世子因是她治好的,白老先生路上细细问了她情形
杨茉低声说了自己所想,“若是身体仍旧不能活动自如,我以为还是中风造成的”也就是说栓子还在血管中,所以限制了一部分身体活动
白老先生道:“文正公府送来的药方我都看了,用的都是综合方配伍针灸,却疗效不太明显,要不是世子爷行伍出身,别说走动,恐怕连站起来也难”
白老先生突然叹气,“大周朝难得的将才艾年纪轻轻就……太可惜了”
杨茉知晓中风的后果,所以在闫家看到文正公世子,她也觉得惊讶,要知道大多数病人会因后遗症的痛苦,余生都瘫痪在床,能坚持复健的人没有几个,不过,若是能忍过这段时间,加上溶栓治疗,日后也有康复的可能
复健……对了,她怎么忘了,可以指导文正公世子做恢复治疗
……
屋子里十分安静,杨茉看着白老先生诊脉
“还需按中风治疗,这种病症治起来不会立即见效,世子爷不能着急”
听着白老先生的话,董昭想起很快被批复下来在家休养的奏本,在家赋闲时间越长,将来越不好再入仕
白老先生和沈微言去出去写方子,杨茉没有立即跟出去
屋子里静寂无声,杨茉隔着屏风望过去,那边一片沉闷
许多人六十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还会心态失衡,文正公世子的年纪,才刚刚入仕,正是大好的时光
椅子上的董昭,似是正要起身
“将先将重心放在能行动自如的那一侧,然后另一侧缓缓吃力,站起来才容易些”轻软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董昭皱起眉头,他从十几岁开始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练习骑射上,从没想过想站起身还需旁人帮忙,这样想着,豁然觉得脚下一麻,身体忽然失去了平衡,幸好他握住椅子扶手才站稳
轻轻的脚步声响起,董昭抬起头,看到杨大小姐从屏风后走出来
一顶幂离戴在头上,显得身形更加的娇小
“病还没有完全好,世子爷就算着急也没有用,若是用力不当,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反而不利于恢复”
听着那轻缓的声音,董昭的神情慢慢松懈下来
他性子冷淡,平日里连家中姐妹都不敢与他说话杨大小姐却敢上前碰触他,暂且他认为是因为他昏迷着,她才有这样的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