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乔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瑛看看他,又道:“对了,乔致庸能去江南贩茶,我们为什么不能?明年到了季节,我们也要派人去武夷山贩茶!”
  胡管家大惊:“可是……”
  雪瑛冷冷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人敢去,并且能给我贩回茶来,要多少银子我给多少银子,赔了算我的,赚了银子,我和他们三七分账!”
  胡管家想了想,为难道:“东家,以前的老规矩,无论总共赚多少,掌柜的都只拿一,东家应当拿九!”
  雪瑛眉头一皱,声音高了一点:“这个规矩从我这儿改了。还有,我听说乔家的伙计都顶了身股,我们何家的伙计,也每人给他们顶一份身股,要快!”
  胡管家不敢再说什么,赶紧点头答应。
  又停了一会,雪瑛看着胡管家,缓缓道:“这次我出门去,好容易觅了一个典当业的好手盛泰盛掌柜,我已经把他请来,过一会他去见你,典当这一块就由他和你一起负责。”
  胡管家一惊。
  雪瑛不动声色仍旧平淡地说下去:“这典当行业你们都不熟悉,所以我请了位行内高手,何家的生意自然仍由你主事,你和新来的盛掌柜要好好配合!”
  胡管家不觉背上出了一点冷汗,赶紧道:“少奶奶放心,胡某必当配合,必当配合”。
  雪瑛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何家剩下的掌柜、伙计愿意做典当的,自可留下学着做,盛掌柜也会配合你安排,不愿意的就像上次一样,拿丰厚的遣散费客客气气地打发他们走人。”
  胡管家点头。
  雪瑛下意识地看看小腹,道:“从今儿起,我要在家里静养,谁也不见了!有什么事赵妈或者翠儿会转告你,刚才交代的事,你就和盛掌柜尽快着手吧!”
  胡管家赶紧起身告辞,雪瑛忽然又叫住他道:“乔家的茶叶生意进行得如何了?”
  胡管家愣了愣道:“听说乔东家带人去恰克图贩茶,已经走了大半年了,前两天听说好像是回来了。”
  雪瑛呆呆地听着,脸上没有一丝变化,心里却浪头般翻滚起来,她不再说话,挥挥手示意胡管家退下了。
  乔家这两天热闹得如同翻了天一般。长栓在外客厅中坐着,得意非凡,厅内一干人,包括玉菡在内,都在听他讲去恰克图来回路上的见闻。“哎,太太,我和二爷这一回,那可真叫九死一生,先是二爷走在沙漠上,差点渴死,我用自己水囊里的水喂他,他才活过来,后来我们又在蒙古大草原上碰上了匪帮,有一个匪徒要砍二爷,千钧一发之际,我大喊一声,你给我住手……哎,我别吵醒了小少爷,我嗓门大……”
  玉菡笑起来:“没事儿,你说你的,这两个孩子啊,都随他爹,睡得死,打雷都不会醒的。”
  旁边一干男女仆人原本憋着,这会都笑了起来。
  长栓有点不安了:“哎,你们笑什么?”
  长顺原本笑着要走,见他发问,忍不住开口调侃道:“长栓,知道不?牛肉近来可便宜了!”
  众人闻言越发轰然大笑起来。
  长栓有点生气:“你说我吹牛?你……”
  玉菡竭力忍住笑道:“长顺,你出去招呼二爷,看他需要点什么。其他人也都各忙各的去吧……”
  长顺和众人笑着应声出门。
  玉菡转过头,换了一个话题:“长栓,你坐下。我听二爷说,你和雪瑛表妹的丫鬟,叫什么翠儿来着……相好?”
  “太太……那只是我,我喜欢她,八字还没一撇呢……”说着长栓的脸骤然红起来。
  祁县城中,曹掌柜陪致庸、茂才走进大德兴,伙计赶忙上茶,人人喜气洋洋。
  致庸呷了一口茶笑问道:“曹爷,大半年不见,家里怎么样?”
  曹掌柜喜滋滋道:“东家,您和孙先生走时留在大德兴的那些茶货,我让人运到了北方,三四年来北半个中国都没见过新茶,我们的茶货一到,听说连皇上和后宫里的皇后皇贵妃都惊动了,这批货卖了好价钱,银子都回来了!东家,今年咱们大德兴是个前所未有的大年啊!”
  致庸和茂才相视一笑。致庸道:“好,赶年前把账好好算算,和诸相与家的账都清一清,咱们不欠人家的银子过年!”
  曹掌柜连连点头。
  致庸接着道:“还有,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乔家的规矩,要请各路大掌柜吃一顿团圆年饭,这事你派个人好好替我张罗。今年我们的生意不错,大家都高兴,一定要把这顿饭搞得丰盛些,让大家吃好,哈哈!”
  曹掌柜见他这般高兴,立马答应下来。
  致庸好一阵忙活,半下午才赶回乔家大院。茂才因为要安排老父亲过年,也赶回家去了。
  致庸突然心中一动,吩咐长栓把车赶往书院。他远远地听着院墙内传来的读书声,笑了:“长栓,听见没?这是世上最好听的曲子,美妙之极。”
  长栓捂着嘴笑,致庸突然却皱起了眉头。
  晚饭后,致庸在书房检看景泰的书,景泰和元楚侍立在旁。致庸生气地将景泰的书扔到地下,大为生气道:“景泰,这就是四大爷每天让你和元楚念的书?”
  景泰有点害怕地点点头。
  致庸大为不满:“这是给孩子们念的什么啊?这种八股文,是那些为了骗到一官半职的人写的狗屁文章!你和元楚要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圣贤书!来,我给你们找好书!”
  他指指书架上的四书五经及辞赋选集之类的书道:“以后要多念诸如这样的书。景泰,你和别人不同,你将来是要接管我们家家事的。我们是商家,念书不是为了考功名,是为了通过知识熏陶人的志向和品行,记住了吗?”
  景泰点点头:“二叔,记住了。”
  致庸接着转向一旁的元楚:“元楚,你呢?”
  元楚想了想,摇头道:“舅舅,舅舅的话跟元楚没关系。”
  致庸一愣,惊奇道:“我刚才说的话怎么就跟你没关系?”
  元楚道:“舅舅,景泰长大了要去经商,我长大了要去考功名,我才不去经商做我爹那样的人呢。”
  致庸大笑:“好小子,敢说你爹的坏话。经商的人难道就是坏人?小小年纪,怎么也。一脑子浆糊。”
  元楚看看他,认真道:“舅舅你又错了,元楚是神童,元楚脑子不是一盆浆糊。”
  致庸有点不高兴了:“那你愿意读这些八股文了?”
  元楚笑了笑,道:“舅舅,元楚也不愿意,乔家家塾我可只去了一回。”
  致庸又是惊奇又是好笑,连声问为什么。
  元楚皱着小眉头,一只手指八股文,一只手去捏鼻子:“这种书太臭,元楚不是不想读,是元楚一闻见它脑子就疼。”
  致庸大笑:“你读什么书脑子才不疼?”
  元楚先是不做声,接着打开自己的书包袱,把《楚辞》、《诗经》、《全汉赋》等一本本取了出来,道:“读我自己带来的书,脑子才不疼,心里才觉得畅快。”致庸一本本翻看,又惊又喜:“元楚,你小小年纪,都能看懂?”
  元楚老老实实道:“也有看得懂的,也有不甚明白的,比如这《全汉赋》。可就是不明白,看着也喜欢。”
  致庸一下将元楚举起,大声道:“好孩子,说得好,你脑子不是一盆浆糊,舅舅脑子才是一盆浆糊!”
  如玉出现在门口,笑道:“二弟,你又娇纵他了!”
  致庸放下元楚,想了想道:“不行,三姐,不能再让他跟着四哥读那些臭八股了,我得给他们请好老师,请名师!”
  如玉眼睛湿润起来,道:“二弟,你也别太宠他,别忘了他只是个孩子!”
  致庸连连摆手:“不不不,三十年后,你还敢说他是个孩子?眼下正是乱世,做官要人才,经商要人才,做文章更要人才,就是农民种地,也要人才!谁又敢说三十年后元楚不会成为治国经邦的大才?
  就是景泰,也不能再让四哥教他了!”
  第二节
  第二天一大早,当长栓把马车停下,茂才撩起帘子一看,忍不住皱眉道:“这怎么到平遥了?”
  致庸在一旁笑道:“本来咱们就是要来平遥呀!”
  茂才盯着他看,突然道:“东家,今儿我没吃早饭,饿了,让长栓给买两个火烧去。进平遥之前,你得让我知道,你今儿让我跟你干吗来了。”
  致庸不愿说破,先是吩咐长栓去买火烧,然后道:“茂才兄,我们今天是来告诉广晋源的成大掌柜,让他给我们准备银子。”
  茂才哼了一声:“要是只为这个,东家就用不着茂才了,我也就不跟你进去了。我家正忙着修房子,你还是让我回去吧。”说着他便要下车。
  致庸一把拉住他,笑道:“茂才兄,茂才兄,有些事情我不是还没想好吗?没想好怎么跟你说?”
  茂才把手抄在袖口里,干脆闭目不语。
  致庸只得道:“好好好,我本来想过了年再跟你说。我是东家,年前就该想好明年的生意怎么做,这也是规矩呀。”
  茂才慢慢睁开眼睛:“今年东家刚和茂才一起开辟了江南到恰克图的茶路,明年不想再走这条茶路了?”
  致庸摇摇头:“怎么不想?当然想,而且要往大了做!你忘了,我在恰克图答应过拉斯普汀先生,让他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茶商呢。不过我想,今年我们疏通了茶路,明年别人也去江南贩茶,我们再想做独家生意是不能了!”
  茂才有点不耐烦:“东家要有了新的打算就直说,干吗绕弯子呢?”
  致庸笑道:“茂才兄,今年咱们疏通了茶路,明年我想去湖州疏通丝路,去苏杭二州疏通绸路……”
  茂才拉长声调道:“是吗?东家的心可够大的。天下最大的生意除了粮油,就是丝茶,茶叶东家已经做了,还要继续做,现在又想去做丝绸生意了。行,这些生意我都支持你做,可我怎么琢磨着你好像话没说完呢?”
  致庸看着他笑,就是不接口。茂才拿出旱烟袋,磕了磕,慢悠悠道:“东家,有什么话,就一块儿说出来,甭藏着掖着了!”
  致庸有点不好意思:“茂才兄,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说出来万一做不成,你不是让我在你面前没面子吗?”
  茂才长长地吸了一口烟:“要不要我替你说出来?你心里那点事儿,茂才胸中明镜儿似的!东家,自从我们在恰克图见到票号,这事就像一只小兔子,一直在你心里乱拱,一天也没有消停过。是不是?”
  致庸刚要说话,却见长栓倒腾着两个手捧着火烧跑回来,没好气地扔给茂才。
  茂才也不介意,接过火烧,大口嚼起来,赞道:“好吃!这平遥的火烧,就是好,要是再加上点儿平遥牛肉,就更好吃了!”
  长栓调笑道:“要不要再给你来一碟儿老陈醋,来一壶杏花村的好酒,再来二两花生米?”
  茂才也不动声色道:“那就更好了!可惜东家不发话,你弄不来!”
  致庸也笑,看着茂才,心中却有点复杂起来。
  茂才也不再多说,三下两下吃掉一个火烧,将另一个揣起来,接着道:“长栓,别愣着,快赶车进城,东家今天是办大事来了,他想知道人家广晋源票号是怎么开的,他这个人,想把天下的好事一下子都收入囊中!”
  短短两年间,致庸已经名声大噪,广晋源总号大掌柜成青崖亲自带二掌柜、三掌柜,将他和茂才迎了进去。
  成青崖沿着长廊边走边说:“敝号早已接到恰克图分号的专信,乔东家托敝号汇兑的银子,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致庸站住恭敬道:“成大掌柜,致庸今日来到宝号,一是要兑取那笔银子,二也是想来开开眼。当年姜升阳老先生在我山西众商家之中,慧眼独具,识见精深,又敢为天下先,一手创办万川汇票号,开了票号业的先河。成大掌柜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承姜先生的事业,创立广晋源票号,为不少商人开了便利之门,一些地方只要带着一张广晋源的银票就能畅通无阻。成大掌柜,这件事可是自古以来从没有过的大事,功在当代,惠及千秋啊!”说着他深深地作了一揖。
  成青崖听着这些话颇为受用,客气道:“乔东家言重了。老朽虽然孤陋寡闻,却也听说祁县乔家出了一位少年英豪,胆识过人,南下长江北上恰克图,为天下茶商疏通了茶路,今日一见,乔东家果然气宇轩昂,风采照人,真应了一句古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
  致庸哪里敢受这些话,谦虚了半天,又恭敬道:“致庸去恰克图之前,虽也听说过票号,但走包头、下江南,都无缘与票号业务有什么干系。直到这次在恰克图真正见识了票号,大开眼界,此后一直想来贵号总号瞻仰。今日终于有了机会登门,老前辈能让人带致庸前后看看吗?”
  成青崖心中已经颇为得意,当下道:“乔东家已经成了小号的相与,看看又有何妨?老朽就带你们到各处走走!”致庸、茂才连忙站起称谢。
  成青崖领着致庸和茂才一路介绍:“乔东家,这是前柜,敝号就是在这里和相与商家办理汇兑。当然了,要是像乔东家这样的大主顾来,里面还有雅室。”
  致庸一路看去,频频点头,又请教道:“成老前辈,有件事我想讨教一二。譬如致庸今天不取这笔银子,把银票留下,银子存放在贵号,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来取,能行吗?
  或者我以后做生意,也像我们祁县的水家、元家、邱家在贵号恰克图的分号那样,做完了买卖不付给对方现银,只写一封信到此地贵号总号,由此地贵号总号将我存在这儿的银子支付给人家,行不行?”
  成青崖笑道:“当然行哇,乔东家,看来你对我们这一行已经有点了解了。”
  他解释道:“我们做的是这种生意,第一敝号可以为相与商家办理异地汇兑,这是票号的主营业务;其次我们还兼营钱庄,供客商们把银子换成制钱,或者把制钱换成银子;再其次,我们吸收各相与商家一时用不了的存银,存在我这里安全不说,我还给利息,同时也对相与商家放贷,你做生意没钱,我可以先放贷给你。乔家在包头开有复盛公钱庄,后两宗买卖你一定熟悉。不过加上异地汇兑这一宗买卖,钱庄就变成了票号,这么说吧,以后乔东家但凡在生意上有和银子打交道的事项,敝号都可以一体办理!”
  茂才在一旁仿佛很无意地打听道:“成大掌柜,这门生意里头,有银子赚吗?”
  成青崖不禁得意道:“生意场上有句话,叫做无利不起早。像乔东家此次从恰克图将银子汇到平遥来兑取,我们要收百分之二的汇水,这个你们知道;其次客户到敝号拿银子换钱,拿钱换银子,敝号接收存款和贷款出去,都有固定的收益。这么说吧,乔东家做的是钱变货、货再变钱的生意,我们做的是让钱变钱的买卖,都是生意,哈哈哈……”
  致庸鼓掌笑道:“成大掌柜,你这拿银子生银子的买卖,不该叫票号,该叫银号。”
  成青崖摆摆手:“那可不行,当初我师傅也想过这么叫它,可是东家说,叫银号太招摇,还是叫票号,于是成了票号。做这行得低调!”
  致庸一面听着点头,一面仔细地四下观察着。
  那一直跟着他们的二掌柜突然起了疑心,不放心地看着致庸,最后终于道:“乔东家,这里没什么好看的,前面请。”
  致庸和茂才笑笑,停留了一会才又往前走。
  成青崖面上的笑容少了许多,但仍带着他们继续参观:“……这里是存放款的地方,这边办理换钱业务。那一边,是代众相与办理信件邮寄业务的地方。这边是账房。里面还有银库和店内掌柜、伙计们起居的地方。乔东家,敝号大体上就这些了,里面请茶吧。”
  致庸和茂才走进账房时,注意到了一幅正楷小字,那幅字端正地贴在账房先生面前的墙上。
  两人互视一眼,致庸当即朗声念出:“实事求是。一意为公。随机应变。返朴归真。身体力行。立足不败。变通增益。以垂长久。”
  他笑着回头看着二掌柜道:“请教二掌柜,这幅小字是何意思?”
  二掌柜看看他,敷衍道:“啊,这是店训。乔东家,里面请。”
  致庸不再多言,随他走了进去,茂才却又回头朝那幅小字上多盯了几眼。
  几人终于进了雅室。致庸取出汇票:“成大掌柜,这儿是致庸的汇票,请成掌柜过目。”
  成青崖略略验看了几眼便道:“这个不会有错的。乔东家方才说要将贵号的银子存在敝号,乔东家用时再来支取,是否当真?”
  致庸点点头。
  于是成青崖将汇票交与二掌柜,吩咐道:“让柜上办去。乔东家一定很忙,尽快办完了好让乔东家办自己的事情。”
  二掌柜会意,转身走出,一进账房便悄悄地道:“大掌柜让快点给他办,办完了让他赶紧走,这个乔致庸今天来好像有别的意思。”
  账房先生点头:“明白,马上就得。”
  雅室内,致庸正在和成青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虽然致庸还是很想聊聊票号,但成青崖已经基本不接口了,只说些闲话。
  不多久,二掌柜便进门递过一张银票。成青崖接过那张银票,交给致庸:“乔东家,刚才你交给老朽的是一张汇票,这儿是我广晋源的一张银票,乔东家通过敝号从恰克图汇来的银子,除了若干汇水,已全部转为敝号的存款,你拿上这张银票,何时来支银子自用,或者支银子给相与商家都行。”
  他说着起身,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老朽近日有点难言之疾,就不奉陪了!”
  致庸也不得不站起:“谢成大掌柜。不过成大掌柜,致庸今日来,还有几句话想对老前辈讲!”
  一阵不耐烦的表情掠过成青崖的脸,但他想了想还是道:“乔东家还有话?
  就请讲吧。”但他不坐下,并且做出一种随时准备送客的架势,于是致庸和茂才也只好站着。
  致庸仍旧笑着道:“成大掌柜,自打在恰克图见识贵号的分号,致庸心中一直都藏着一句话,想到广晋源票号对大掌柜说出来!成大掌柜,致庸不才,认为广晋源票号已为我商家做了一件改天换地的好事,可惜目前这件好事的局面还不够大,能够从这件好事中获益的商人还太少,致庸为此深感惋惜!”
  成青崖有点听不入耳了,哼一声道:“敝号地面局促,成青崖人老德薄,做的事自然不入乔东家的法眼。”
  致庸连忙摆手:“晚辈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