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好月圆-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初云尽职的扮演这“推销小姐”这个角色,笑眯眯的同杨夫人介绍道:“若是夫人再让唐大夫替您做个刮痧,我敢保证您这腰酸背痛的小毛病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犯了。”
杨夫人闻言马上催促道:“真的?那还等什么,快让唐大夫接着替我刮痧吧!”
“不着急,”宋初云笑眯眯的露出商人本色,客客气气的对杨夫人说道:“刚刚唐大夫替夫人做的精油开背,是为答谢杨夫人前来为本店开张捧场所赠,接下来夫人若是还要接着做刮痧,那这刮痧我们可是要收银子的哦!”
宋初云边说还边可爱的对杨夫人眨了眨眼,道:“小妇乃是一市侩的生意人,一心想着不能一直做赔本的生意,还望杨夫人多多包涵。”
杨夫人闻言莞尔一笑,道:“我还当是什么难事儿呢!展少夫人你开门做生意本就是求财,我也没理由一直占你便宜是不是?既然唐大夫和展少夫人为我如此操劳,我当然得给些银子答谢了,展少夫人你不必过意不去,该收多少银子就收多少银子。”
杨夫人如此开明反倒让宋初云有些过意不去,连忙说道:“刚刚的精油开背是不要银子的,是我们新店开张请夫人您来免费体验一番,一会儿夫人您再做的刮痧才要收取银子。”
杨夫人点头:“没问题。”
“那就请杨夫人先起身喝杯茶歇息下,一会儿再请唐大夫替您刮痧。”
说着宋初云便把杨夫人扶了起来,同时细心的替她把披在身上的薄被子裹起来、护住春光,杨夫人一坐起来就有小丫鬟端来云记特制的奶茶和糕点,放到软榻旁的桌案上供杨夫人吃喝,杨夫人只喝了奶茶一口便赞道:“这茶的味道竟如此奇特,甜中有涩,涩中又隐约有着一股花香,让人忍不住想喝第二口。”
“这是小妇开的茶水糕点铺里特制的奶茶,夫人若是喜欢便多喝几杯。”
大概是因为点了熏香,室内比较干燥容易让人感觉口渴,杨夫人一口气就把一杯奶茶都喝光了,并吩咐小丫鬟再添一杯来,而宋初云这时才想起她忘记告诉杨夫人,这奶茶和糕点也是要收钱的……




第二十七章     镇院之宝
宋初云心想这杨夫人也不缺那几个钱,于是也就没把心里想的说出口,只招呼唐大夫继续替杨夫人做刮痧,这刮痧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不是只有现代才有刮痧,只是古人都是有病才会去请人刮痧,平日里没病没痛都不会想到用刮痧来排毒,不过幸好古人也懂得刮痧,否则宋初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教人刮……
因为这开背和刮痧宋初云虽然在现代做过几次,不过她也只知道做这些的具体步骤、以及除了经验丰富的中医外还要借助什么东西,其他那些具体操作的事项她是一点忙都帮不上,所以见唐大夫拿起那刮痧专用的牛角片儿后,宋初云便打算退出添香阁了。
但宋初云在退出去前,还是体贴的同杨夫人提醒了句:“杨夫人,这刮痧可能会让您感到有些疼痛,不过只要您忍过去了,事后全身都会舒服很多。”
因有开背这个先例让杨夫人的腰不再酸痛,所以杨夫人听了宋初云的话满不在乎的回道:“不碍事,只要事后舒服就好。”
舒服这一点宋初云还是敢保证的,这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
同时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以及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前面几项宋初云也不知杨夫人有没有犯,但这肌肉酸痛杨夫人却是有的,于是宋初云对杨夫人保证道:“做完刮痧夫人您定会觉得更加舒服,唐大夫说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和酸痛的作用,这点正适合夫人您。”
杨夫人说道:“既然唐大夫说了有效,那就是刮的过程中再痛我也忍下了。”
宋初云闻言才放心的出了添香阁,改而去幽兰阁看魏夫人,这幽兰阁和添香阁一样飘着淡淡的香气,这是宋初云特意交代丫鬟放进熏香炉里的薰衣草香料,甚至魏夫人眼下枕的枕头,里面也是塞满了野生风干的薰衣草。
其实严格说起来,宋初云对魏夫人的毛病算是最有把握的,因为宋初云还没穿越前就患有和魏夫人一样的毛病———偏头痛,宋初云在现代时可以说是深受偏头痛的困扰,也曾经认真的查过一些和偏头痛有关的资料。
所谓“偏头痛”其实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属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所以对偏头痛不能小视。
偏头痛约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出现一侧头部一跳一跳的疼痛,并逐渐加剧直到出现恶心、呕吐后,感觉才会有所好转,宋初云就曾经几次因头痛而吐了几次,只是当时宋初云还不知道偏头痛竟能够发呕吐,还以为自己是吃坏了肚子才会呕吐,后来是查了资料才知道呕吐是由偏头痛引起的。
也正是那一次呕吐让宋初云开始重视偏头痛,并上网查了许多和偏头痛有关的资料,在得知这偏头痛以现代社会目前的医术无法治愈后,宋初云便自发收集了一些小法子,每每开始头痛时便用这些小法子来缓解,尽量减少发病的次数。
这犯偏头痛时往往会觉得精神十分紧绷,所以宋初云通常会把卧室里的窗帘都拉上,关掉一切会发出噪音的东西,然后点起含有薰衣草精油的香薰炉,并让自己放轻松的躺在床上,尽量掏空脑袋里的东西,枕着薰衣草枕头,安安静静的在淡淡的薰衣草香气中睡上一觉。
一般情况下,偏头痛在安静、黑暗的环境内会慢慢的有所改善,若是条件允许,在安静黑暗的环境内睡上一觉则更能缓解头痛,所以宋初云才会把魏夫人安排在这间光线昏暗,且四处都挂满遮光绸布的幽兰阁里。
加上薰衣草的香气会使人放松精神、慢慢入眠,塞了薰衣草的枕头更是清香宜人,有宁神镇静、放松身躯和呵护安抚情绪的功效,这些正是魏夫人眼下所需要的。而替魏夫人安排好这些后,宋初云刻意先去看了王、杨二位夫人,给魏夫人留了足够的睡眠时间,一直到魏夫人休息得差不多了,才最后来到这幽兰阁。
宋初云事先吩咐了丫鬟春雪,让她在魏夫人大约睡了一炷香的功夫后,慢慢的、轻轻的替魏夫人按摩两鬓,慢慢的把她从睡梦中唤醒,这样的叫醒方式很温和,也会让魏夫人觉得很舒服……
而宋初云时间也掐得很准,她忙完其他事宜进去看魏夫人时,魏夫人恰巧睁从睡梦中醒来,宋初云忙关切的问道:“怎么样?头痛可有缓解?”
魏夫人先深深的吸了口气,吐出来后,一脸惬意的回道:“嗯,短短的阖了会儿眼,醒来后疼痛马上减少了许多。”
宋初云笑着说道:“这偏头痛很折磨人吧?我以前也经常患,每每都是痛得痛不欲生。”
宋初云的话让魏夫人深有同感,连连附和道:“对对对!这小毛病不常患,可一患起来就让人十分难受,你说在脑袋里头闹腾着,大夫也没办法医治啊!”
宋初云闻言默默的在心里想道:连现代社会的西医都没办法对付偏头痛,最多也只能给患者开个止痛药来暂时止疼,这古代的中医就更没办法了。
不过这偏头痛的诱因虽没有明确的被研究出来,但但凡犯偏头痛的人,大多会有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压力过大以及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以前宋初云每每出现这些症状,若是时间允许都会去美容院做耳烛,以减缓偏头痛带来的种种不适。
所谓“耳烛”,又名“香薰耳烛”、“芳香耳烛”或“耳烛排毒棒”,也有人俗称它为“颅内净化耳烛疗法”,这些名字多少都带了“烛”和“香”这两个字,而这两个字也正是这一疗法的重点,其实耳烛疗法简单来说就是用香薰和蜡烛,从耳朵里排出脑袋里积压的毒素,让人脑能够得以释放和减压。
而这释放和减压,正好就能缓解偏头痛带来的各种症状,所以宋初云对这“香薰耳烛”的排毒方法十分青睐,为了确保安全还曾经去查过香薰耳烛的由来,以及使用它排毒的原理等。
宋初云记得百度大神是这样告诉她的———据印第安古书记载,“耳烛”最早出现在西伯利亚、北美、南美州印地安部落,是他们忌神前的一个净身仪式。
据说那些印第安部落的巫师,在主持祭祀之前必须沐浴净身以示虔诚,而沐浴净身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头部的排毒,因为印第安人相信只有将头部毒素排清了,才能提升灵性与上天沟通。
这个传说辗转证明了耳烛的起源地是北美、南美洲,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是没有耳烛疗法的,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那些西方国家古时候肯定也没针灸、刮痧这些技艺,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一些自己民族特有的,治病排毒的秘密技艺。
虽说宋初云穿越到的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宋初云事先却是十分认真的去查证了一番,确定了这个朝代没有“香薰耳烛”这一疗法,于是宋初云便打算把这“香薰耳烛”作为天仙阁美颜院的镇院之宝!
毕竟宋初云要把美容、美*体和为身体排毒这些观念在古代推广出去,单凭面膜和这个朝代已有的刮痧按摩等,还不足以吸引古人的眼球,毕竟这精油开背只要是大夫一看就知道它的原理,想要抄袭也十分容易。
宋初云在现代时做过几次香薰耳烛,也因感兴趣而去查过和耳烛有关的一些资料,所以对如何进行香薰耳烛、以及进行香薰耳烛这一疗法的步骤十分清楚,当然也是因为这香薰耳烛本就不像开背那些是个技术活儿,操作过程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加上耳朵附近一共也就只有那几个穴位,所以宋初云才会大胆的想在古代试着推行香薰耳烛。
这香薰耳烛最重要的便是那特制的耳烛了,没有耳烛就无法对耳内进行排毒,宋初云听闻印第安人当时的耳烛是用燃烧稻草杆来代替的,但生在有高科技社会的宋初云,自然知道那燃烧稻草杆其实只是迷信的做法,并没有真正的功效。
宋初云知道在现代各大美容院里,真正用来做耳烛的“烛”可不是普通的蜡烛,它是由天然不漂白的有机纯棉织布,加以天然植物鼠尾草、洋甘菊以及圣约翰草等制成的长柱形物体,严格说起来和人们日常点的蜡烛完全不同……幸好宋初云以前曾经查到耳烛简单的制作方法,眼下才能在古代把耳烛制作出来。
…………………………………………………………………………
小云还真的患有偏头痛,于是很想把自己查到的一些方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本章部分资料是由“百度”提供,特此说明。



第二十八章     香薰耳烛
这耳烛疗法中的耳烛宋初云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宋初云根据在现代得到的种种知识,早在美颜院正式开张前,就已先寻了材料尝试了无数次,最终才把这耳烛疗法中最关键的东西“耳烛”给制作出来。
这耳烛其实懂得它的制作原理后,做起来并不会十分困难,一找到做耳烛最重要的材料“艾草”后,基本上这耳烛制作出来就没什么难度了。为了确定这个朝代艾草的功效,宋初云还做足了功课,把从唐大夫那儿借来的、和草药有关的医书都翻了个遍,并彻彻底底的把艾草这一草药的功效给查清楚了。
这艾草其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宋初云穿过来的这个朝代随处可见,并不是什么名贵的药材,但在这个朝代却是十分重要的民生植物,大夫一般会将艾草采来用于针灸术的“灸”。
宋初云也是细细的问过唐大夫,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针灸”,其实按其字义分成“针”和“灸”两个部份,当中的“针”顾名思义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则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
穴道受热固然会有刺激,从而达到针灸的效果,但并不是随随便便的纸或草药点燃了都能做为“灸”来使用,艾草这一草本植物的特殊气味,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宋初云知道在她所知的那些历史朝代里,民间的大夫很多时候都会用到艾草这一草药,尤其是大夫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一定会以艾草作为燃料使治疗效果更佳,这其实和拿艾草来作为制作耳烛的主要材料,然后再点燃耳烛来替耳朵排毒是一个道理。
话说宋初云让人买了些艾草回来后,即刻就让秋荷把那些艾草给捣成汁,随即吩咐小丫鬟去寻了些粗布和蜜蜡回来,待小丫鬟把粗布和蜜蜡买回来后,秋荷那边也已把艾草加水捣成了一小盆汁,宋初云按着记忆里的方法直接把粗布浸泡在艾草药汁中。
宋初云先把粗布放在艾草汁里浸泡了几日,浸泡够了再把它取出来风干,待粗布干了再小心翼翼的把它卷成空心圆筒状,最后以蜜蜡来密封成圆筒状的粗布的外层,这样最原始、最简单的耳烛便制成了。
宋初云制成耳烛后,自然是先寻了个可靠的人做了一次香薰耳烛,确保自己制作的耳烛点燃后,能慢慢的把人耳朵里的污垢和毒素吸出来,才敢正式在天仙阁美颜院里推广开来,也正是因事先已找人操作实验过,眼下宋初云才敢替魏夫人做香薰耳烛。
宋初云稳了稳心神,把做香薰耳烛的步骤在心里默默的再回忆了一遍,确认无误了才对躺在软榻上的魏夫人说道:“请夫人侧起身来,把头侧靠在枕头上。”
魏夫人心里虽觉得奇怪,但还是乖乖的照着宋初云的话做了,待魏夫人躺好了宋初云才接过丫鬟递来的一条丝帕,一边轻轻的替魏夫人蒙上眼睛,一边柔声细语的问道:“夫人可信得过小妇?”
宋初云突然问这话让魏夫人心里顿觉十分诧异,但她对宋初云的底细、以及她之所以到京城来发展的缘由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也算是对宋初云一家知根知底了,于是魏夫人压下心头的诧异,据实说道:“展少夫人乃是我家老爷从福安城邀请到京城合伙做生意的人,我又怎会信不过呢?”
“既然夫人信得过小妇,那待会儿小妇无论在夫人您的耳边做什么,还请夫人您千万莫要惊慌、身子更是不要随意乱动,否则小妇就不能把您的偏头痛治好了。”
魏夫人想着宋初云也没胆子把她怎滴,更不可能伤害她的性命,于是想了想便一口应了下来:“展少夫人既然已事先叮嘱过我,那我一会儿医治时,无论发生什么事儿我都不胡乱动弹便是,我相信展少夫人一定不会让我出什么事儿。”
“有我在,夫人您自然不会出什么事儿。”
宋初云之所以事先同魏夫人说了这么一番话,并取了丝帕蒙住魏夫人的双眼,其实是担心魏夫人待会儿见到自己在她耳朵上点耳烛,会害怕被耳烛伤了发肤而不肯接受耳烛疗法。
毕竟这古人的眼界没现代人那般开阔,承受力新事物的能力也没现代人那般强,见了这般奇异的耳烛疗法不担心害怕才怪,就是没做过耳烛疗法的现代人,头一次让人把耳烛点在耳朵上,多多少少也会感到有些心惊胆跳、生怕一不小心耳朵就让人给烧了……
且宋初云在现代时做过几次香薰耳烛,知道在做的过程中耳烛燃烧时,会让人逐渐感到耳洞内、甚至面颊处都有温热感,虽不会让人觉得发烫、灼热,但还是会让人听到“嗞嗞嗞”的物件燃烧声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耳朵边有东西正在烧着……
宋初云本是打算先蒙住魏夫人的双眼,待真正做的时候也不告诉魏夫人耳烛点在她耳上,直到做完魏夫人安然无恙、且也感觉到了明显的效果,那时再告诉魏夫人实情她应该比较能够接受这一新奇的吸毒方法。
宋初云边在心里想着待会儿如何瞒住魏夫人,边取了些精油沾在食指和中指上,轻轻的按摩着魏夫人耳边的一些穴,借着按摩这些穴位松弛她的神经,这也是做香薰耳烛的事先准备工作。
而被宋初云调教过的丫鬟一见宋初云替魏夫人按摩,就机灵的取了两条帕子过来,一条放置在枕头上,另外一条放在魏夫人的头发及颈上,丫鬟做完这些宋初云也已替魏夫人按摩完了,开始取出做香薰耳烛时需要的东西。
宋初云率先取出一个请人特制的、中间有个小圆孔的托盘,那小孔的大小正好可以让长柱形的耳烛穿过,宋初云取了火折子、小心翼翼的将耳烛较大的一个开口点燃,紧接着轻敲耳烛直至有轻烟从耳比较小的那个开口冒出……
冒出轻烟后,宋初云才慢慢的将耳烛较细的一端插入托盘中间的那个圆孔里,在这之前耳烛都还没靠近魏夫人的耳朵,待那耳烛穿过小托盘中间的圆孔一小段,且依旧没有熄灭缓缓的冒着轻烟,宋初云才慢慢的将耳烛较小的那一端开口、放在魏夫人的耳洞口,并将耳烛置在和地面成45度角的方位,且还必须让耳烛完全堵住耳洞、确保没有青烟能从耳洞里飘出来。
宋初云就这样托住耳烛和托盘,目不转睛的盯着魏夫人的耳朵,生怕一不小心会有什么闪失,虽然之前为了练习技巧宋初云已先替人做过了几次,但眼下真正给身子金贵的魏夫人做香薰耳烛,宋初云还是紧张得冒出了一层细汗,更是连眼都不敢随意眨一下。
不一会儿,魏夫人就以疑惑的口吻问道:“展少夫人,为何我觉得耳朵有些痒痒、热热的?”
宋初云忙说出了事先想好的台词,道:“没事儿,是我取了泡了温水的帕子敷在夫人您的耳朵上,兴许是那帕子布料粗有些刺耳,所以夫人您才会感到又热又痒。”
魏夫人“嗯”了声表示勉强接受了宋初云的解释,但没过一会儿她便又开口问道:“展少夫人,我似乎听到了烧东西才会发出来的‘嗞嗞嗞’声响,那是打哪儿发出来的?”
宋初云扯谎道:“是小丫鬟在往熏香炉里添加香料,那是香料燃起来的声响。”
就在二人说话间,耳烛较大一面已慢慢的燃烧到只剩下一小截了,看到耳烛差不多燃烧完了,宋初云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定眼一细看那小托盘,果见上面有许多耳烛燃烧后带出的污垢。
宋初云知道这些污垢是利用真空原理,点燃耳烛一边后从魏夫人的耳中吸出来的,这些污垢宋初云以前见过觉得没什么,但它们却让在一旁伺候着的丫鬟们忍不住惊叫了声,脸上更是一副惊奇不已的神情。
魏夫人一听到尖叫声就再也忍不住了,边伸手去扯蒙着眼的帕子,边问道:“展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