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已经得到消息,现在奋武将军刘琦率军将零陵郡与长沙、桂阳隔开,自己又平定了五溪蛮族,已经将零陵郡彻底孤立起来,如果潘浚乘着战胜之威,想要逼迫刘度投降还是有可能的,更何况潘浚也向裴潜提出,他有一个表哥,名叫蒋琬,字公琰,正是零陵人,现正在刘度郡中做从事,平日里对张羡发动叛乱颇有不满,如若刘度坚决不肯投降,便以表哥为内应,生擒刘度,逼迫他投降。
裴潜听说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喜过望,立刻亲笔写下一封书信,表示钦佩和拉拢之意,要求潘浚一并交给蒋琬,然后就命令潘浚率领一万大军,前去泉陵劝降刘度。
潘浚恭敬地答应了一声,便持着兵符,挑选出一万大军,率领着这支队伍前往零陵治所泉陵。
在送走潘浚之后,裴潜当即向刘琦写信,请求将武陵治所迁至沅陵,并将自己与潘浚合作,大破五溪蛮族,又派潘浚到零陵劝降刘度的消息附上,命人快马前往酃县报告,同时又命临沅县令厨来向沅陵派遣援军,并调廖立来郡中任从事。
与此同时,裴潜立刻发布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以迅速安定民心,在民心初定之后又趁冬闲时期招募军队并加以训练,以积极备战。
直到此刻,整个武陵郡才被彻底掌握在荆州手中,从而成为了刘琦以后征战天下的第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当裴潜的消息送到酃县的时候,刘琦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裴潜竟然如此迅速的平定了五溪蛮族的叛乱,并且当机立断,又命潘浚出征零陵,由于心中已经明确说明,潘浚有其表兄蒋琬帮忙,刘琦立刻放下心来,因为刘琦自然知道蒋琬是什么人,绝对能够漂漂亮亮的完成任务,便积极的准备攻略桂阳,而当他听说于禁也派甘宁乘着临湘方面在攻取酃县失利的机会下攻占了益阳、威胁临湘的消息后,更加坚定了先取桂阳的决心。(如果各位大大看得爽,请收藏支持,另外请投几张免费的推荐票,老汉在此拜谢了)
第三十五章 诈降之计?
就在刘琦为攻取桂阳做准备的时候,潘浚率领着他的一万大军,日夜兼程。从沅陵入辰阳、镡成,又从镡成进入到零陵郡的都梁,潘浚摆出进攻都梁侯国的姿势,待得都梁相组织军队坚守的时候,再虚晃一枪,连夜横渡资水而去,等到都梁相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军已经进入到洮阳境内。
潘浚大军依然没有进攻洮阳,在来到湘水边之后,经过了一天的短暂休整,便涉过湘水来到了泉陵城下。
大军一路毫不停留,从开始出发到现在兵临城下,经过了近二十天的奔袭,走了近千里的路程,又是乘着夜色搭建营寨,只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便在第二天一大早包围了泉陵城。
刘度听说刘琦的武陵大军如同天降,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几天前,他刚刚率领着残兵败将从酃县撤退,这一次的攻城战不仅没有取得一点好处,反而将郡中仅有的两万大军消耗殆尽,现在城中仅有三千弱旅,如何能够抵挡来势汹汹的刘琦大军?他面对的可是可是连五溪蛮族都能征服的强大军队!
刘度想来想去,感觉自己一时没有了主意,连忙召集郡中大小官员,商议迎敌之策。
刘度首先低沉的开口说道:“大家也应该都知道了,今天拂晓,武陵方面的敌军已经将我泉陵团团包围了,我城中只有不足三千弱旅,如何能够抵挡?本官欲献了零陵,投降给刘琦,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却听得零陵郡的主簿李相忽然厉声说道:“太守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当初张羡大人对大人如此信任,并与太守大人结为姻亲,大人自当与张羡大人同心破敌,更何况我们现在已属朝廷,不久之后便会得到朝廷嘉奖,最起码也会让大人继续做一郡太守,而将军如果投降刘琦,不仅姻亲之谊断绝,还担负了一个反叛朝廷的罪名,一旦曹公挥兵至此,下官恐怕太守大人难逃干系,更何况,大人归降刘琦,能够保证那刘琦会把此郡依旧交予大人执掌吗?金旋岂不就是一个教训?”
“可是我如果不投降的话,对方定会乘势攻城,我泉陵如今兵微将寡,如何能够抵挡对方的虎狼之师?旦夕之间,城破人亡,你我下场岂不是更加凄惨?”
刘度叹了一口气,无奈的看了李相一眼,忧心重重地说道。
却听得李相笑道:“大人不必忧虑,下官有一计,可破敌军,保我零陵。”
“哦?说来听听。”刘度不由得精神一振,连忙惊喜地问道。
“呵呵,此事易耳,现在敌军势大,更兼携战胜蛮人之余威,士气高昂,诚不可与之争锋,连太守大人都想过要归降,敌将自然也能想到这一节,只要太守大人命使者到敌营之中,向敌将写下降书表示愿意归降,敌将必定不备,此时大人只需二三十名小卒便可轻易斩杀对方主将,届时敌军群龙无首,自会大乱,大人再遣精锐乘机破之,何愁不胜?”李相淡淡一笑,一脸自信的说道。
刘度闻言大喜,连忙握住李相的手,激动地说道:“先生此计,真乃高明,如若此次能够守住零陵,先生之功当居首位,将来我定上表朝廷,对先生重重封赏。”
李相欣然拜谢,过了片刻又说道:“既如此,事不宜迟,太守大人当立刻写下降书,约对方约好受降时间,然后再用计斩杀敌方主将,如此一来,大事谐矣,不过我们当寻一名能言善辩之士,以免在对方盘问之下露出马脚。”
刘度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一名身长七尺、面如冠玉的书生说道:“此事非姜公琰不可,还请公琰持着本官书信去见对方主将,表明我军归降之意,如若成功,本官必定不吝厚赏。”
这名书生正是蒋琬,零陵湘乡人,乃是潘浚的表兄,一直以来就很不赞成刘度追随张羡反叛。因为根据他看来,曹操虽然势大,又有天然的政治优势,可是因为北有袁绍,南有吕布、张绣等人,连中原之事都忙得焦头烂额,哪里有时间抽出兵力来救援荆南?而张羡割据荆南四郡,虽然看起来气势汹汹,可是如果单独面对刘表大军的征讨,最终必定会失败。
蒋琬也为此多次劝刘度,劝他谨守臣节,千万不要自取败亡。可是刘度根本就听不进去,他自恃有曹操做后援,根本不将刘表放在眼中,还将蒋琬狠狠训斥了一顿。
直到最近刘度率兵攻打酃县,这才知道荆州士兵竟是何等精锐?而对方一个年轻公子哥一般的刘琦,竟然有如此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还是诡计百出,那些虚虚实实自己根本就分不清,而对方深夜劫营一事更是自己终生无法忘却的苦痛,一夜之间,近两万大军损失殆尽,仅剩下了不足一千弱旅,随着自己返回了泉陵。
对方那些神出鬼没的战术计策,精明强悍的士兵给自己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何当初蒋琬会劝自己不要追随张羡。
不过现在自己已经上了贼船,就算抽身也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刘度只好决定做最后一搏,按照李相的计策,用诈降计擒杀刘琦,彻底解决一郡之危。
虽然自己种种没有接纳蒋琬的计策,向敌军表示投降,但是刘度却也终于明白,这个蒋琬虽然年轻,却富有远见,的确是一个优秀的人才,所以继续重用蒋琬,并于昨日升任他为功曹,并将献降书的重任交给了蒋琬。
蒋琬虽然感念刘度对自己厚爱,但却知道张羡最终必败,便一直在筹划着自己的出路,并顺便想办法尽量保住刘度一条性命,以报昔日恩情,现在见刘度派自己前往敌营中送信,实在是正中下怀,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由于当天白天潘浚率军包围了泉陵城,目的主要是威胁对方投降,并没有下令攻城,所以局势还不是那么紧张,过了午后便收兵回营了,但是潘浚在临走时却留下了一句话:“明日正午之前,如不见开城投降,必定率军攻打,一旦城破,尔等尽皆性命不保。”
蒋琬却在城头上看得分明,敌方的主将竟然是自己的表弟潘浚,心中更加惊喜,暗道这一次真是天助我也,便默不作声的做好了筹划,准备献计取了泉陵。
当天晚上,蒋琬缒城而下,带着刘度写好的诈降书前往潘浚军中,自称是零陵太守派来的使者,有要事要见主将潘浚。
当侍卫将表兄蒋琬到来的消息报告给潘浚的时候,潘浚惊喜地说道:“表兄既来,大事谐矣。此次吾定当会生擒刘度,一举拿下整个零陵,为主公平定长沙和桂阳扫清障碍。”
潘浚口中的主公,其实是指刘琦,虽然荆州的大多数官员都直接称刘表为主公,刘琦为长公子,但是像裴潜、徐庶、于禁等亲信都是在私底下称刘琦为主公,这一是因为他们都收到了刘琦的赏识和重用,心中早已把刘琦作为唯一的效忠对象,二是刘琦作为荆州的长公子,自然会毫无争议的成为荆州牧刘表的继承人。
潘浚虽然多年未见表兄之面,但还是强行压抑住了想要亲自出去迎接的激动,命侍卫把蒋琬请进来。
蒋琬的脸上无喜无悲,缓缓走进了军营,对着潘浚施礼道:“下官乃是零陵太守刘度帐下的从事,奉命来见将军,献上降书,约定明日午时打开城门,向将军投降。”
潘浚命人接过书信,略略扫了几眼,便笑道:“表兄此来,莫非是考校小弟不成?小弟虽然愚笨,却也能断定此必是有人献计诈降,不知小弟说的是也不是?”
蒋琬呵呵笑道:“我就知道表弟一向心细,绝不会轻易上当,今日果然被我猜中,但是如若不联合愚兄,这一次表弟自然仍会成功,却也少不了一番损失,贤弟放心就是,明日生擒刘度,一切都在我。不过愚兄却有一事相求,还请表弟准许。”
潘浚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说道:“小弟知道表兄是要替那刘度讨得一条性命,但小弟也只能答应表兄,他不会被我处死,我还会尽力为他求情,但真正的决策权掌握在奋武将军手中,最终还是要由他说了算,不过小弟根据我家将军的性格分析,刘度应该还是有可能保住一条性命的。”
蒋琬想了想,知道潘浚说的也是实话,便不再多言,辞别了蒋琬,然后默默离去。
在返回泉陵之后,蒋琬将潘浚答应接受投降的消息告诉了刘度,刘度闻言心中大喜,便与李相密谋如何擒拿敌方主将,解决一郡危机,蒋琬虽然心中暗暗冷笑,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最后还获得了一个统兵掩杀溃散的敌军的差事。
蒋琬在回去之后,又暗暗嘱托心腹,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他与潘浚内外联手,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专等着刘度上当中计。
“刘太守,请你不要怪我,这都是大势所趋,就算我不答应帮忙,凭我表弟的优势兵力,也定能乘机攻占零陵,只不过是会造成一些损失而已,更何况,我这也是顺应了荆州的民意,保我一郡百姓少受战乱之苦,这一次我负了你,日后定当相报,更何况从另一个角度说,其实也算是救了你,不仅救了你的性命,更保住了你的名声,让你不至于成为一个为了一己私利而让整个零陵遭受战火的独夫。”蒋琬神色复杂的看着夜色,默默的感慨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六章 平定零陵
第二天正午时分,刘度就见潘浚如约出现在泉陵城下,看着潘浚身边只带了少量的亲兵相随,其他的士兵都在吊桥外等候,刘度就更加放心了,他肉袒面缚,口衔玉璧。颈上套着太守阴,手中牵着羊,后面车上拉着一口棺材,来到城门口处,对着潘浚下拜道:“下官有眼不识泰山,竟敢冒犯将军,实乃死罪,今日愿举郡相投,愿将军不要相拒。”
潘浚连忙下马,快步走向刘度,笑着还礼道:“刘太守何必客气?太守大人愿意归义,末将求之不得,何敢相拒?”
刘度见潘浚下马,离自己已然不远,连忙下令道:“蒋琬何在?还不速速动手?”
说完之后,立刻站起身来,向着后方逃去,这逃命的速度让潘浚都有些自叹弗如。
可是刘度却没想到,蒋琬嘿嘿冷笑着看着自己,然后把手一挥,就见十几个剽悍的士兵赶上前来,非常麻利的擒住刘度,并且顺势摘下了他脖子上的太守印,转身交给了蒋琬。
“蒋琬,你这是在干什么?”站在蒋琬身旁的李相见异变突起,连忙对着蒋琬喝道。
却听蒋琬淡淡说道:“李相,你难道以为我不知?你其实是张羡派来监督刘太守的,当初如若不是你以刘太守家人相威胁,刘太守也不至于随张羡走上了这条死路,现今我蒋琬感念刘太守知遇之恩,特来助刘太守寻找一条新的生路。李相,受死吧。”
蒋琬声音刚刚落下,便见身边的两个雄壮的侍卫忽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掉了李相的头颅。
看到主将被杀,李相的那些亲兵立刻冲上前来,欲为李相报仇,却不料蒋琬早就布置好了一切,他将身轻轻后退,便见上百名精锐士兵持刀剑从后赶来,围住李相的亲兵展开了屠杀。
蒋琬的亲兵都是经过他亲自选拔和训练的,每一个无不以一当十,乃是精锐中的精锐,对付起来李相那些草包亲兵可以说是毫不费力,转瞬之间就将李相的亲兵给杀散了。
就在这时,蒋琬的声音传了过来:“刘太守,实不相瞒,这位荆州主将乃是下官的表弟,姓潘明浚,武陵汉寿人,你已经无路可走了,还是归义吧。现在荆南四郡已经有武陵重新归属刘荆州治下,长沙、零陵和桂阳已经被各自孤立起来,张羡败亡是早晚的事情,你又何必如此固执?”
“这……”刘度闻言,不由得犹豫起来,苦笑着说道:“不是我不想归顺,而是小女现在正在张羡府上为媳,一旦本官投降,恐怕小女性命不保,因此我才犹豫不决。”
只听得蒋琬叹道:“当初下官就苦劝大人,休要追随张羡作此反叛之举,后来大人欲将小姐嫁给张羡之子张怿的时候,下官又是苦劝,怎奈大人不听,致有今日之祸。然则大人如若不降的话,恐怕遭受灾难的就不只是小姐了,连府上满门都有杀头之祸,何去何从,大人自己做个决断吧。”
就在这时,潘浚忽然说道:“既然如此,刘太守可做一个宁死不降的义士,本将便将太守大人投入牢中,张羡听闻大人忠义,必不肯杀小姐,待得将来破了长沙,救出小姐,再来放出大人,不知大人可愿意?只不过末将要提前声明,这样一来大人便无法再为太守。”
刘度想了想,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愿意按照将军说的办,嘿嘿,这一个太守之位虽然重要,却如何能比得过小女的性命重要,请将军这就把本官投入牢中吧。”
潘浚和蒋琬忽然一脸敬意的看着刘度,拱手道:“请大人放心,我们必定竭尽全力,救出小姐,以全大人之义。”
说完之后,潘浚便命人将刘度押入牢中,并叮嘱狱卒细心照料,不能让这等义士受委屈。又命人将刘度的家小保护起来,一切吃穿用度全由官养。
刘度对潘浚和蒋琬下拜,然后就被投入了牢房之中,每日里企盼着女儿能够活着回来。
潘浚将刘度押入牢房之后,便率军入城,暂时执掌太守之印,并传檄各县速来归降。各县县令县长见太守刘度被俘,己方也都完全陷入荆州军的包围之下,只好选择归顺,短短半月之内,除了之前早就归顺了霍峻的湘乡县,营浦、泠道、始安、零陵、洮阳五县以及都梁、重安、夫夷、昭阳、烝阳五个侯国尽皆归降,只有营道县仗着交州牧张津的支持还在负隅顽抗。
这时候潘浚又听从表兄蒋琬的建议,留蒋琬镇守泉陵,自己亲率五千精兵急攻营道,经过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营道城下,营道县令张岂根本没有想到潘浚能够来得那么快,大惊之下连忙逃入交州,后依然被张津任命为营道县令,不断率兵进攻营道县,却在一次进攻的时候遭遇荆州伏兵,身中流矢而亡。
潘浚在攻下营道县之后,就知道张津肯定还会派人进攻,便命人在始安、营道、领导、营浦等地建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并积极的招募士兵进行戍守,把整个零陵南部打造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后来这道防线不断的打败张津的入侵,成为保证零陵郡内百姓安定的一道坚固屏障。
自从攻下了营道县之后,潘浚在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复了整个零陵郡,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对刘琦来说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武陵虽然地方广大,但是经济生产落后,人口稀少,只有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但是零陵却有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无论户数还是口数都是武陵郡的五倍以上,如此罕见的户口数即便是比起南郡来,还要多出将近一半,是整个荆州除了南阳和长沙之外的第三大郡。
更重要的是,占据了整个零陵郡,就使得荆州军从两面包围了桂阳的赵范,具有无比重大的战略意义。
潘浚在平定了整个零陵郡之后,开始颁布了一系列安定民心的措施,这些措施与裴潜当初在武陵的做法如出一辙,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很快让整个零陵郡再次迅速的转入了安定平和的局面,甚至后来即便是有战争,也只是在最南端的几个县之间进行,其他的大片地区都是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与此同时,潘浚还召集中部北部地区各县令长和各国的国相,令他们集结各县国之中储存的粮草,又积极的征兵训练,将大军和粮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酃县,并派蒋琬亲自率精兵到酃县,刘琦会攻桂阳。
蒋琬尊奉潘浚之命,经过五天的行军就来到了酃县城下。
蒋琬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并将令符交给守军验看完毕,便率领五千大军和一车粮草进入了酃县。
刘琦听说蒋琬到来,立刻亲自迎接慰劳,当即拜蒋琬为酃县县令,领别部司马,统帅大军五千,并有权参议军事,在听蒋琬详细说明了潘浚平定零陵的过程之后,当即向父亲刘表上表,表举潘浚为零陵太守。
蒋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