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妫奚不愧是妫览的心腹,立刻就猜出了妫览此举的意图,主要是想着把孙翊之妻徐氏一起带走,可是妫奚知道时间紧迫,根本容不得他再去太守府将徐氏带出来,便上前劝阻道:“将军,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就算全力以赴,也都不容易从陆逊麾下大军中逃走,何苦为了一个女人而置性命于不顾?”

    可是这时候的妫览早已色迷了心窍,再加上他料想陆逊的大军并不会来得这样快,所以还是决定先将美人带走再说。

    所以妫览立刻板起脸来训斥道:“大胆,你这小子胆子倒是不小啊,如今竟然管起老子的闲事来了,哼,如若不是看在你平常对本将恭顺的份上,今日就饶你一条狗命,再有胡言乱语,定斩不饶,还不速速下去集结兵马?”

    妫览不顾暗中叹气、一脸失望的妫奚,然后自己昂然直往太守府徐氏的内室而去。

    只见妫览来到太守府后,对着徐氏喊道:“夫人你应该不会忘记当初你所答应的事吧?如今刘琦大军破了句容,离秣陵不过半天路程,为今之计,本将要率众人离开秣陵,你反正早晚是我的人,便随我一起走吧。”

    却见徐氏略想了想,便点头说道:“将军之话未尝没有道理,妾身愿意随将军离开,不过由于将军催逼的太急,妾身还有一些重要物事要带走,不知将军可愿帮妾身一个忙,将这些物事帮妾身带走。”

    妫览立刻答应了下来,随徐氏进了内室。

    可是没想到妫览刚刚踏进内室,便见内室的户牖全被关上,然后便听得徐氏喝道:“孙高、傅婴两位将军何在?可速斩逆贼妫览,为先夫报仇。”

    接下来妫览便感到室内传来了一道寒光,然后感到脖子一疼,随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新年新气象,合不来打赏;新年新岁好心情,给点推荐行不行?嘿嘿,新年第一天,老汉恭祝各位书友在新的一年里春风得意、财源滚滚、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感谢这么多天来一直默默关心支持《荆州》的各位书友!

第一百七十四章 孙权的哀叹

    孙高和傅婴在斩杀了妫览之后没多久,就得到了陆逊率军来到秣陵城下的消息,他们与徐氏互相对望了一眼,都在商议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办?

    孙高首先打破了沉默,对徐氏说道:“夫人,如今陆逊大军兵临城下,凭我们手中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头些日子我们派人去向宛陵侯求救,可是宛陵侯说他也爱莫能助,因为刘琦大军时时刻刻都在威胁山阴,他根本就无法抽出兵力来帮助我们,让我们自己募兵讨贼。如今我们之所以能够杀了逆贼妫览,却是拜陆逊所赐。但陆逊可不是妫览这等庸才所能比的,他既然能率军奇袭吴郡,那就必然会有非常之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还请夫人给拿个主意。”

    徐氏默然片刻,缓缓说道:“妾身只是一个妇人,能拿的什么主意?还请两位将军想想办法吧。”

    “其实,夫人也当知道,如若当初吴侯不死,我江东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一步,末将并不是说宛陵侯在才能上比不过吴侯,只不过他的心胸略微狭隘了一些,比如大都督周公瑾吧,如果不是他设计调走程普等老将,周都督能够被逼无奈,兵行险招,向黄祖诈降吗?如若春谷一役不败,丹阳局势能出现如今的困局吗?当初宛陵侯一天向周都督下了六道调集援兵的文书,可是后来大家也看到了,虽然诸暨的敌军实力不弱,可是却一直没敢进攻山阴,这就足以证明,即便是周都督不派援兵,山阴也依然不会有危险。”

    孙高顿了顿,又说道:“这就足以证明,宛陵侯故意以请求援兵为借口,削弱周都督的力量,而他做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当初的一则传言,那就是,宛陵侯派人暗杀了吴侯,宛陵侯因为担心周都督会因为吴侯之事向他问罪,所以不惜冒着前线战败的风险也要削弱周都督的力量。而有进一步证明,那则流言其实是真实的,宛陵侯果然派人暗算了吴侯,午后因为了解宛陵侯的性格,为了保住众兄弟,这才不顾张长史拥立太守大人的建议,而选择让宛陵侯做继承人,要想佐证此事也不难,夫人只需对照吴侯与宛陵侯的内外政策变化便可。”

    徐氏闻言面色不变,淡淡说道:“我家夫君本来就没有此能力统率江东众文武,让二伯去做,岂不是能够人尽其才?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却见傅婴抱拳说道:“这是夫人胸怀宽广,不去争夺,可是夫人又没有想过?如若是太守大人继承了吴侯之位,即便不能开疆拓土,但最起码会诚心对待周都督这些老将吧?只要倚重他们,想必就算镇南将军刘琦再有奇才异士,也没那么容易攻破春谷的,到时候我们以三郡之地,百万之众,内事生产,外联曹操,也足以自保了,断不会如今日这般,将整个江东之地几乎丧尽。而孙氏族人如今也是人才凋零,宛陵侯两位亲弟弟,四将军被当做质子送到了许都,太守大人却又遭此横祸,反不如如今的长公子母子,还能保得孙氏一脉。”

    徐氏这才面色一变,默然沉思起来,如今她已然怀有身孕,如若不向刘琦大军投降,恐怕自己终将难免一死,这样自己讲连为丈夫孙翊留下一条血脉都做不到,想自己的丈夫想他的父兄一般,也是一位英雄豪杰,怎能没有后嗣?

    所以徐氏缓缓说道:“那么依着两位将军的意思,我们该当如何呢?”

    只见孙高不客气的说道:“末将认为,宛陵侯无容人之量,根本就无法保住江东之地,我们不如响应绍公子,向陆将军归降,如此一来,虽然我们失去了江东之地,也可延我孙氏一脉,让太守大人也有后嗣继承。更何况以如今的局势,我们就算是顽抗到底,恐怕最终也根本无法保住江东之地,这几日末将早已打探出来,陆将军之所以能奇袭宛陵,实是因为广陵太守陈登与镇南将军早有约定,夫人想想,我们连镇南将军都抵挡不住,一旦广陵太守再率军相助,我丹阳一郡如何得保?”

    徐氏默想了半晌,最后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既如此,那我们就就按照两位将军的主意,开城向陆将军投降吧。只不过二伯对先夫如此信任,将丹阳数县交给其防守,如今江东正在危难的关头,我们却背弃之,实在有些惭愧。希望镇南将军将来能够善待江东孙氏,这样一来我心中还略略有些安慰,否则的话,恐怕妾身将来在九泉之下无脸面对尊舅、二伯与先夫。”

    孙高和傅婴闻言也是面有愧色,如果能有其他的办法,他们也不愿背叛江东孙氏,但明明知道注定要灭亡,还要做那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反抗,不仅导致自身灭亡,甚至连江东孙氏都会因此而遭受灭族之祸,实在是没有任何的价值。

    如今徐氏答应了下来,他们的心中也是略安,当下便由孙高将妫览的首级取下,傅婴以夫人徐氏的名义整顿军马,又命人到牢中放了步骘,这才命人打开城门,向陆逊投降。

    孙高与傅婴自缚其身,见将旗之下立着一位年轻英俊的少年将领,连忙跪倒在地,恭敬地说道:“末将傅婴(孙高)参见陆将军,如今妫览多行不义,末将等人奉故丹阳太守夫人徐氏之命,已将其斩首,末将等人料也无法抵抗镇南将军虎狼之师,便劝夫人归降,愿奉吴侯为孙氏族长,共同讨伐宛陵侯孙权、替故吴侯孙伯符伸冤昭雪,还请将军念在我家夫人一片忠顺之心,善待我家夫人,保住太守大人一条血脉,则末将等人必定誓死效忠。即便是在九泉之下的太守大人,也定然会感激镇南将军与将军高义。”

    陆逊连忙走上前来,扶起二将,并亲自为他们解下绑缚,然后说道:“二位将军乃忠良之辈,逊早有耳闻,今日能得两位将军辅佐,实乃万幸。既然我们从此是一家人了,二位将军又何必客气?请二位将军放心,我家主公以诚待人,说过的话绝对算数,夫人既然愿意归顺,我家主公必定信守然诺。本将这就向我家主公请示,相信很快便会安排好夫人以及腹中胎儿的待遇问题。”

    之后陆逊又分别令傅婴和孙高官居旧职,依旧统率本部兵马,又同随着二将一同归降的步骘进行了一番交谈,发现此人是个人才,便委任他暂领丹阳太守一职。

    步骘本来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只可惜命运多蹇,一开始因为进言遭到吴景的囚禁,后来好不容易被放出来,却又因为向孙翊进言而再次遭到囚禁,在这次被放出来之后便感到心灰意冷,决定日后明哲保身,再也不多说话了。

    可是没想到这一次自己归降之后,立刻就受到了重用,竟然被委任暂代丹阳太守一职,心中不由得感动万分,向陆逊抱拳说道:“请将军放心,下官一定不负将军所托,发挥出下官最大的能力,将丹阳治理好。”

    陆逊连忙谦逊的还礼,之后便留下孙高、傅婴二将镇守秣陵,这才命人将徐夫人随军安置到吴县,与孙绍母子团聚。

    由于丹阳东部诸县归顺,溧阳、芜湖二县已然无险可守,二县县长无奈之下,只好举众归顺,如今的丹阳郡,就剩下了周瑜率军镇守的宛陵一个孤城,日后就算孙权不败,周瑜也绝对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这样一来,刘琦麾下大军已经彻底完成了目前的战略意图,将周瑜完全困在宛陵城内,接下来就是要集结丹阳东部诸县和吴郡的力量,与驻守在诸暨的蒋琬大军会合,攻克孙权所镇守的山阴,彻底削除割据江东的孙氏集团。

    当惊闻徐氏归顺陆逊之后,孙权根本没有为自己不敢发兵支援丹阳而有一丝的悔恨,反而大骂徐氏不守妇道,竟然无耻的变节投降,根本对不起三弟孙翊的恩情,不配做孙家的儿媳,所以,在盛怒之下,他宣布自己以孙氏族长的名义将大嫂孙顾氏、弟妹孙徐氏逐出家门,不再承认他们是孙家的儿媳妇儿,同时以从父的身份发表文告切责侄儿孙绍,要求他改过自新,“或许还可为孙氏后人,如若怙恶不悛,将来一旦身死,九泉之下有何颜面见父祖耶?”

    可是在内在心之中,孙权已经赶到了一抹浓浓的悲凉,他知道,自己的路不会太长了,如今敌军已然得到了整个吴郡和除了宛陵之外的整个丹阳。而接下来,刘琦肯定是要大举进攻山阴了,一旦山阴城破,那就标志着自己掌权不到半年的江东孙氏集团将会彻底覆亡。

    “如果当初我不派人刺杀兄长,虽然我可能一生都无法执掌江东大权,可我江东也有三郡之地,完全足够割据一方,一旦汉室灭亡,我便可封王做公;如果当初我选择相信周公瑾,他就不会兵行险招,这样我依然可以固守江东,成为一方群雄,唉,真没想到,我一直忌惮的周瑜竟然是如此忠诚,到如今明知没有任何希望,却依然坚守宛陵,如此忠贞之人竟然被我猜忌,实在不该。唉,我先是不相信兄长,后又不相信周瑜,结果导致了如今的局面,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怨不得人。只不过我日后到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父亲和兄长?”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困山阴

    早在返回吴县之前,陆逊就将徐氏以及步骘、孙高、傅婴等人的情况详细的上报给了刘琦,过了没多长时间,刘琦的命令就下来了,孙绍的吴侯地位不变,同时孙绍之母孙顾氏也按照县侯的待遇,按月发放禄米,孙翊之妻徐氏按照亭侯的待遇发放禄米,其腹中胎儿若是男子,自出生之后便被授予关内侯的爵位,同样按月发放禄米。

    而步骘也被正式委任为丹阳太守,并加偏将军封号,孙高、傅婴升为裨将军,尽皆受到步骘的节制。朱治被授予荆州从事的职位,朱之前投靠陆逊的三名将领军职尽皆获得了提升,尤其是朱桓,竟然被直接从一个普通的校尉提升到了裨将军的位子,这让其他两人尽皆羡慕不已,而朱桓也从此对刘琦死心塌地的效忠,不仅如此,还带动了整个吴郡朱氏对刘琦的忠诚。

    除此之外,刘琦又专门给陆逊写了一封信,表彰陆逊在平定吴郡、接收丹阳等一系列事情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故特别任命陆逊督会稽、吴郡、丹阳诸军事,让他统一指挥会稽、吴郡以及丹阳东部诸县的力量,统率大军进剿孙权所占据的余暨、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郯县、鄞县等地,彻底消灭孙权在会稽的力量,然后最好活捉孙权,命他招降周瑜和麾下众将。

    陆逊知道,如今已经是建安五年二月,听闻河北的袁绍已经兵发官渡了,袁曹大战一触即发,除此之外,刘备势力也已经取得了三秦地区,自领司隶校尉、雍州牧,并且与西凉的马腾、韩遂等部建立了同盟,以对抗曹操,自己的主公必须尽快结束江东战事,然后将战场迅速转移到北方,否则的话,一旦袁绍和刘备联手将曹操打败,那么中原地带恐怕就没有了自己主公刘琦的份了。

    所以在领命之后,陆逊立刻下令各地整顿兵马,并且命步骘写下讨伐孙权的檄文,组织大军会攻会稽。

    其实步骘在受命写讨伐孙权檄文的时候,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他原本是孙权麾下一个不起眼的普通文官,但是心中却是坚定一个信念,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定将会在孙权帐下博得一番功名。

    可是没想到自己竟然在阴错阳差之下,反而写下檄文,声讨自己原先的主公孙权。

    虽然在感情上还是有些复杂的,但这却并不代表步骘会拒绝执行陆逊的命令,或者会在声讨檄文中对孙权会心存容让,作为一个为人方正、一丝不苟的饱学之士,步骘这一次可以说是挖空心思,写下了一篇酣畅淋漓的讨伐檄文。

    步骘在檄文中不仅揭露了孙权谋杀亲兄、夺取江东统治权、心胸狭隘、猜忌群下、不服王命等罪名。更是给他安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比如孙权故意将孙匡送往许昌做质子,指使妫览、戴员暗杀孙翊,已解除对自己的威胁,对待嫂子和侄子刻薄少恩等等。由于这些半真半假的罪名都是在相关事实的基础之上加工而成,再加上坊间早就有类似的传言,所以更加容易令人相信,檄文发布之后,即便是孙权麾下的一些心腹将领,虽然没有因此而动摇对他的忠心,却也相信这些事情就是他所为。

    陆逊看了步骘写下的檄文,不由得点头夸赞不已,立刻命孙高、傅婴、朱桓、董袭、朱才、徐矫等降将与自己麾下的将领陈武、吕蒙等人整备兵马,直接出兵占领了余暨,同时下令尚在剡县的蒋琬等众,立刻统率大军赶到山阴城下,配合自己完成对山阴的包围。

    半月之后,陆逊大军与蒋琬大军在前后夹击,打败了主动出城作战的周泰、凌操部之后,顺利会合于山阴城下。

    如今的陆逊麾下有五万之众,吕蒙、陈武、黄忠、刘磐、杜袭、朱桓、董袭、傅婴、孙高、朱才、徐矫等将,其中不乏三国名将,再加上陆逊这样的智者进行统率,可以说是势如排山倒海,将山阴城如铁桶一般的围困了起来。

    这一次陆逊所采取的计策正是当初刘琦提出的围点打援,不过和刘琦那一次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陆逊的主要目的改成了破城,只留少数兵马阻击敌人的援军,把主力全都集中在山阴城下,决定以绝对优势碾压孙权,直接强行攻取山阴。

    这让整个山阴城的军民都笼罩在了一股悲凉绝望的气氛之中。因为谁都看得出来,凭借这陆逊手中的力量,就算是强行攻城都是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对方是一个曾经迭出妙计大破曹仁的顶级智者?

    所以,即便是那些还在做着誓死抵抗的那些将领们,也无一不认为这一场守城战他们没有任何胜算。只不过是出于对于孙权本能的忠诚,他们没有选择退缩和向敌军投诚而已。

    “主公,为今之计,我们根本无法对抗,还不如……”张昭来到大帐之中,一脸苦笑的看着默然无语的孙权,轻轻说道。

    却不料孙权哈哈狂笑道:“我孙权是什么样的人?我可是江东之虎孙文台的儿子,江东小霸王孙伯符的弟弟,我的父亲是被荆州将领射死,我的兄长也是因为连续遭受刘琦冷箭才身受重伤,因此给了许贡门客以暗杀的机会,我父兄尽皆之死尽皆与荆州将领有关,试问我怎么可能学孙绍小儿,向仇敌投降?尤其是向刘琦这个卑劣的小人投降?”

    说完之后,孙权迅速拔剑,斩下了案几的一角,怒声喝道:“滚!要不是念在你是我江东重臣的份上,我这一剑就剁下你的脑袋。诸官将再有言降刘琦者,与此案同。”

    张昭闻言,长叹一声,黯然退下。

    在回府之后,张昭便向孙权递交辞呈,要求告老还乡,却被孙权拒绝:“汝等平日里坐享富贵,如今我江东危难当头,竟然不顾廉耻,或献计归降,或致仕还乡,如何会有这般美事?今后再有人敢提出辞呈者,一律杀无赦,宗族尽皆屠戮,女眷尽皆被卖为奴婢。”

    孙权此令一下,众将官尽皆恐惧,再也没人敢提出投降或者辞职了,那些武将们尽皆想着拼死一战,也算是报答了主公的知遇之恩,而那些文臣们则尽皆默然长叹,一心等着刘琦大军杀进城,然后再举众归降。

    看着帐内那些文武众将,孙权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甘:“我麾下这些人才尽皆是我江东俊才,他们哪一个不是天下的良才?可是为什么依旧不能抵挡刘琦麾下的众文武?那个叫做陆逊的,只不过是陆家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头,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能有怎样的智慧?竟然就能深得刘琦的信任,独自统领五六万大军,那个黄忠,都是一个年近五旬的老匹夫了,能有怎样的战斗力?竟然连周泰都自承不是他的对手。还有刘磐那个莽夫,这小子的简直就是一个愣头青,竟然也敢在我江东的地盘上耀武扬威!”

    “还有吕蒙、陈武,这两个曾经都效力我江东麾下,如今竟然如此忘恩负义,他们在个人品行上比起徐盛等人,不知差了多少?还有朱桓、孙高、傅婴等辈,这些都是无名下将,竟然也都能做将军,可见刘琦军中无人,可是为何如今获胜的反而是这些薄情寡义之徒?这样的笑话要是说出去,会有谁能够相信?唉,只可惜这天下像周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