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了异响,阿秀第一个跑出了院子,就看到李初蹲在一具尸体前,在尸体身上翻动着。
三把手刀,两把匕首。
三个人身上的银钱加在一起,才三十两。
一枚带有楚字的身份牌。
手刀和匕首都是普通的大宋制式装备,没多大关系,银两李初顺手扔给了呆愣的阿秀。
唯一的就是这枚楚字身份牌了,卓茂的两个同伙身上,没有搜到令牌,那么说来,这令牌应该是比较尊贵的一种身份象征,李初将他收好,也许以后还能起到一点作用。
“阿秀,去找几根绳子来。阿承、阿康,你们两个带着阿宁回去,没我的允许,不许出来看,听话!”
阿秀看到地上的三具陌生的尸体,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招呼的杨承他们回院子里去,并给李初找来了一捆大麻绳。
李初又找来了几块砖头,将带到了河岸边,然后连同阿秀一起,将三具尸体都搬运过来,每一具尸体上,都绑上沉重的几块砖头,然后抛向了河水中。
这个过程中,阿秀一句话也没说,一句话也没问,只是皱着眉,李初吩咐什么,她就干什么。
河水比较深,哪怕是枯水期,这里的水流量也比较大,不怕里面的尸体被发现。
虽然说,直接往河里抛尸是最方便的,水流将尸体冲走,可谁知道会被冲到哪里去,万一这要是被人发现了,运气不好的话,恐怕会引来一点麻烦。
绑上重物体沉河,是最安全的,没人会知道。
这三个家伙,也他妈是蠢货!
不管是上一辈子,还是上上辈子,从小到大,就还没人敢用刀子架在自个脖子上威胁过,还楚王,还工部尚书。
明知必败的,不可能还会傻乎乎的加入进去。
更何况,这一来得置阿秀于何处?
如果李初选择拒绝,估计这三人,就会拿阿秀等人来要挟了。
本来,对情况未知的李初,还感觉有点棘手,毕竟楚王现在的声势强大,可这三个蠢货倒好,居然傻乎乎的将自己的底全泄个精光。
在猜出是西边来人时,李初是真担心。
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被楚王给盯上了,不过,通过之前那卓茂的几番言语,李初猜出来,这卓茂,多半是自己的主意。
毕竟水泥、电灯,也就才这两日出现。
楚王在西边,距离这边也有好些距离,不可能知道这边的消息后,来回动作会那么的快,估计多半,是这卓茂,今日发现了这水泥的特点,然后私自做的决定。
如果真要是楚王下的令,今儿个就不会就只来这三个人;
直接干掉,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是个最好的选择了,但愿,这三人应该没有把这边的消息告诉其他人。
不过,这也让李初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大宋朝,第一次感受到了威胁,李初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看来,有些事情,得要提上行程了。
……
在河边将搬运尸体时沾染的鲜血清洗一下,又将沾血的衣服挖了个坑埋起来。
坦克附近的地面,也被李初重新翻动了下泥土,遮盖了地上的鲜血。
机枪弹壳也被他悄悄的收了起来,打的都是穿甲弹。
坦克炮塔上的高射机枪,是为了防空而配备的,射速非常的快,一个呼吸的时间就打出了数十发,除了打在三人身上外,地上还有不少的弹孔,不过现在已经被清理了。
可惜了,这要是突击步枪,就不用浪费这么多子弹了。
说到突击步枪,李初好像想起来点什么,爬到坦克内部,认真的寻找了找,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把德国g36式突击步枪,还有一把p8式手枪。
g36突和p8手枪都是德国正规军现役装备的武器。
果然,真如他猜测的一样,眼前的这辆豹1中型坦克不是刚生产出来的那种,而是系统直接从后世德国的现役部队中直接拿过来。
这是一辆已经处于备战,或者作战状态下的豹1。
除了枪支外,李初还在里面翻到了几个弹匣,2个g36的弹匣,是stanag弹匣,每个有40发子弹。1个p8手枪的弹匣,每个月有15发。
嘿嘿,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啊。
李初得要给系统点个赞,明明是抽中一辆坦克,结果不但送坦克,就连坦克的配装机枪也给送了,这还不算,就连不算配装的突击步枪和手枪都直接送了。
太慷慨了。
突击步枪李初还是先放在坦克里面,将手枪带了出来,别在腰间,弹匣也带上,这个可以用来近身保护用。
唯一可惜的就是弹匣太少,连同枪身内的弹匣在内,也才2个,一起才30发。
而定制系统中,也不知道是个什么鬼原因,还是有什么平衡限制,一发普通的子弹,其定制购买价格,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仅仅是子弹,但凡是热武器,1900年以后的面世的,一个比一个高,那后面一串串零,都看的让李初眼花。
或许,或许有生之年,或许在人生迟暮的时候,李初才可以买到一把热武器留给子孙。
这也是或许,也许以后不小心解开了这个限制,降价了也不一定呢?
弹壳也被李初仍在了坦克的收集堆里。
出来后,李初又回院子里换了一身衣服,阿秀也换了一身衣裳。
然后两人重新将篷布,把坦克给遮盖住。
这刚盖好,前边就传来了一些急促的脚步声。
夜晚中,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不可能不惊到附近的村民,他们都是寻着声音跑过来看是发生了什么事。
好在这边该处理的也就处理了。
就是这空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不得已,李初又从定制系统中订购了一瓶清新空气喷雾剂。一瓶全部喷光之后,再加上这河边也不时时吹来阵阵冷风,这时空气之中也就没有了任何的血腥味了。
“小初啊,发生啥事情了呢?”
最先赶到的还是李汉一群人,他们离这里最近,也因为那天李初给工钱大方的原因,颇为在意这边,听到声响后,就立即赶了过来。
“无妨,聚电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炸了一声电响雷鸣。
有劳各位乡亲们关心了
这么晚了,还让乡亲们担心,过来一起喝杯热茶吧。”
聚电时发生意外,炸了?
李初这一解释,还真有几个人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因为这两日李初不就是搞这个聚电照明吗,这雷电乃天上神威之物,发生点意外,炸响了,想来也正常吧。
就是,就是这声音,咋就跟平常打雷时不一样呢。
不过这个解释,还算是说得通。
见李初没事,李汉也没进屋,便带着人回去了。
大家都散去后,夜黑又恢复了宁静。
院子里的气氛,却颇为沉重。
杨承、杨康和阿宁,都被暂时的赶回了房间。
李初进屋后,阿秀就从后面将门关起,并且在里面加了门栓。
“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李初感觉到,这一刻的阿秀,又变成了前些日子前,那个用长棍痛揍自己的沉痛,只是这一次,却耐下了性子,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在这个两人空间里,询问缘由。
杀人了,事情可大可小。
若是战时,杀的是外敌,那自然是功劳。
可是平时,尤其是这种生活安稳的县城里,杀人了,可就是一件大事了。
阿秀这边刚关好门,院子中,杨承、杨康和阿宁三个小家伙就偷偷的从房间中溜了出来,三个人侧耳靠在客厅的门边偷听。
阿秀的表情非常的认真,眼中还带着一丝悲鸣。
看的让李初心痛,他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经过都告诉了阿秀。
“真的不会有事吗?”
“嗯”李初点了点头,道:“被知道的可能性不到一成,我估计那个家伙不会将这件事告诉别人,你且安心,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就好。”
“哎,你呀你,太冒险了。”
阿秀平复了心情,眼前这个男人,他越来越看不懂了,单就这个冷静和分析,都不在是他以前认识的那个游侠儿了。
也不知这将来,是福,还是祸!
阿秀打开门,却看到了三个小脑袋往自己身边倒过来……
(ps:说在作品后面的话,关于时间的问题,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梁山起义、方腊造反的时间,不会跟历史或者水浒传中一样,为了更加配合书中情节故事,发生的时间上,会有一些小出入,还望各位莫怪莫怪莫怪!)
第二十八章:家人,未来!
厅堂中。
四方桌边,杨承、杨康认真端坐一席。
阿秀跟阿宁,同做一席。
今晚,是这个家庭组建以来,第一次家庭会议。
桌子上,放着一张白纸,一直毛笔。
“阿秀,从你开始,你说说,你的愿望,梦想,是什么?”
李初认真的看着她,颇为期待的想听到她内心的愿望。
“愿望吗?这个啊?”
阿秀抬头望了望屋顶,摇着头说:“我暂时还没想到,一定要回答吗?”
当看到李初一脸期待,阿秀认真的在思考,当眼睛看到杨承、杨康和阿秀三个小家伙身上时,阿秀莞儿一笑,有了答案:“只要阿承、阿康和阿宁三个,都过上好日子,过的快乐、幸福,这就是我的愿望。”
李初笑着摇了摇头,这个愿望,还真符合她的秉性脾气。
于是李初拿起毛笔,在白纸上,认认真真的写下了‘阿秀希望全家人都过的快乐、幸福’;
当然,李初那歪歪斜斜的丑字就不要再提了。
阿秀说完了,下面就该轮到杨承了。
李初将目光看向他,问:“轮到你了,阿承,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早在李初提出让大家说出心中梦想愿望时,杨承早就磨刀霍霍,急不可耐了,见姐夫终于问到了自己,非常高兴的大声讲愿望喊了出来:
“我要当大将军!”
“我要像爹爹、祖父们一样,我要上阵杀敌,我要报效国家,我要当大将军,我要再兴我杨家门楣!”
当大将军?再兴杨家门楣?
好志气,没想到这家伙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李初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我们的阿承,要当大将军!”
李初又在纸上记下了,杨承要当大将军;
“那么,阿康你呢?”
“我要东华门唱名!”
杨康一字一字,铿锵有力的说。
东华门唱名,这是什么?
李初没有立即下笔,而是疑惑的看着杨康问:“东华门唱名,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这一句,李初倒是懂了,虽然不知道东华门外是什么意思,但是状元唱名,李初还是知道的,也就是说,杨康的梦想和愿望,是想当状元郎了?
不错不错,李初非常开心。
“咱们家不仅要出一个大将军,还要再出一个状元郎了。”
李初笑了笑,在纸上写上:‘杨康想能东华门唱名’。
“到我了,到我了。”
李初还没问,小阿宁就手舞足蹈的欢呼起来,也不用李初问,一股脑稀里哗啦的就将自己的各种小愿望说了出来:比如,晚上不想那么早睡,睡不着,让大姐不要再按着她睡觉。
比如,想要好好多吃的糖果子,要好多好多好玩的。
还要……
小阿宁的愿望真多,说的阿秀都不禁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妹妹,见阿宁还要再说,阿秀果断的将她的嘴给堵上。
“阿宁啊,你这些都不是什么有意义的愿望哦,你想要的这些,将来都会有好多好多的,那你确定要把这个当做梦想吗?”
听说将来能有好多好多糖果和布娃娃,阿宁又迟疑了。
“愿望,是能够实现的吗?”
阿宁好像在做选择判断,既然将来都能有的,许愿的话会不会显得浪费啊?
“你不说,你又怎能知道它不能实现呢,万一要是实现了呢?”
“这样啊”阿宁沉吟着,小脑袋里转个不停,她看到了杨承和杨康,突然惊喜的拉住李初的手臂摇曳道:“姐夫,我想到我的愿望了。”
“我要跟二哥一样,我也要当大将军,我还要跟三哥一样,我也要东华门唱名。”
李初捂脸……
阿秀撇过了脸去。
杨承闪了一个白眼。
杨康一甩衣袖,有些不悦的道:“不行,哪里有女人当状元之理!”
“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当状元了?”
阿宁双手叉腰,两只眼睛瞪大的跟杨康对视。
“胡搅蛮缠,自古以来就没有这个理!哼!”
杨康转过了身子,背对着阿秀。
“哼,你越不让我当,我就偏要当,我要当女状元,我要当女状元……”
阿秀最先受不了了,捂着阿宁的嘴,将她直接抱离了屋子,往厢房去了。
李初苦笑的摇了摇头,最终在纸上写下了‘阿宁的梦想是无忧无虑玩乐一世’。
将纸张轻轻拿起,在上面轻轻的吹了吹气,好让墨汁干透,将纸张朝向了白炽灯,看着里面,每个人的愿望和梦想,这日后的道路,任道而重远呐。
让杨承和杨康回屋睡后,李初独自一个人做在桌前,呼出了定制系统。
下午的宣传单,还没设计完成。
这夜深人静时,李初将宣传单的内容进行完善。
……
早上,李初朦胧的醒来,听到院子中,不时时传出阵阵呼喝声。
穿衣起来开门,看到杨承光着膀子,在院子中打拳。
出拳有力,而且很快。在这寒风中,杨承的额头却是一片汗水,估计这孩子很早就起来了,应该是昨晚的梦想和目标,让这孩子有了更大的动力。
不过这身板,看起来有点瘦弱。
练武一道,李初不是很懂,但是也知道,人在锻炼的时候,尤其是高强度的锻炼,体内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也需要大量的补充,不然长期以往,则会造成营养跟不上。
更别提,杨承现在的年龄,放在后世,正是青春期的时候,对钙类的吸收,得是正常人的三倍。
今天开始,得要为阿承制定一番滋补计划了。
杨康也起来了,精神看上去不是很好。
电灯虽然在晚上带来了光明,但是也造成了一个坏习惯,昨晚,杨康看书看的很晚,虽说读书要勤奋,但是现在这样,已经严重影响了休息,反而不美。
熬夜这种状况,必须要制止,并且要扼杀在摇篮中。
李初考虑,如果在劝说不成的情况下,是不是该安装一个定时熄灯的控电装置。
阿秀同阿宁也起来了,阿秀忙着在做早饭。
只有阿宁这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天真无邪的冲着李初笑了笑,向李初问好:“姐夫,早上好哟。”
第二十九章:组建班底
(感谢书友:挖洗拍狼、飞飞天啊哥、老牛努力工作、属猪的小阳的打赏支持!)
ps:有个书友提到了烧陶瓷的时间和工艺步骤问题,这个,小狼得要道个歉,这一块没有认真去查资料,太想当然,想简单了。不过,毕竟内容已经发出去了,而且后续情节伏笔也要出来了,要按正当做法的话,周期太长了。
所以,只能是抱歉了,希望大家这个就纯当几天就可以弄好吧,哎,这是我的疏忽。
另外还有书友问了金针菇的事,金针菇,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菌类食物。
今日状态非常差,下午又有事情耽搁了,今天就只有一更了,抱歉!
……
“阿承,过来把汗擦擦,穿上衣服,别受凉了。”
李初拿了一方毛巾扔给了杨承,向他说:“你替姐夫跑趟腿,去村子里,找李汉,李大哥,你跟他说,让他把村子里,能出来做工的人,都一起叫到这里来。”
“嗯,好。”
杨承擦了身上的汗水,穿好衣服后,就往李村去了。
李初洗漱完后,将厅堂屋子里,那张四方桌搬了出来,摆在院子外的空地上。
阿秀煮好了粥,给李初端来,他就站在桌边,顾不得热滚滚的,几口就下肚了。
杨康今天被李初抓了壮丁,被拉到了桌子边,让他坐着,然后在桌上,铺开了一张大纸,裁剪成十多张a3那么大的纸张,叠好放在桌子上。
李初知道自己的毛笔字丑陋不堪,就不丢人了。
让杨康来帮他代写,写什么呢,写合同!
李初念,杨康写。
别看这家伙现在才12岁,可这一手毛笔字,可比李初强多了,起码端端正正,规规矩矩,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合同内容倒简单,无非就是签订劳动务工合同之类。
让那边写的同时,李初也将宣传单从定制空间中放了出来。
这是李初昨儿一夜的劳动成果,将整个宣传单全部内容制作完成,然后交由定制系统负责定制印刷切割。
考虑到以后要更换版面,李初这一批,定制的数量不是很多,一共也才五万张。
每两千五百张为一个堆包,每一个堆包有30厘米厚,长宽是a3的尺寸宽度,一共是二十个堆包,被李初摆放在了四方桌的后面。
没过多久,杨承就回来了。
后面跟着李汉一群人。
听到有工活要干了,个个都非常激动,听说所有空闲能出来做工的人都可以来,整个村子都是沸腾了。
有工上?
各家各户,都找上了李汉,都想让自己去。
李汉也弄不懂李初的意思,既然李初说让能做工的人都叫来,他索性将大家都来了过去,反正到时候要多少人,全听小初的。
即使一些没被选上,反正村里离这也才几步远。
李初看了一下李汉带来的人,看人头数估计有四十多个。
差不多了。
李初让李汉将这群人排成三排站好。
看着这歪歪斜斜的,李初也不指望这群农民出身的,第一次就站的非常整齐。今天,只不过是个测试和筛选,具体能不能达成聘用,还得看他们各人。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