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市,好歹是主教直接管辖的地方,他手下的兵士,有权盘问每个进入城市的人来自哪里,准备做什么,可以登记每个在城里过夜的人口,可以抓捕每个闹事和违反主教法令的人。
而城市周围广阔的乡村却可以说是处在混乱的战国状态——光是图尔内斯特教区就存在两家伯爵和二十家男爵,还有许多独立的骑士领地,这些领主在自己的领地颁布和实行各自的法律,经常彼此攻杀,至于教会,恩,他们
经常主动代替教会收取十一税,然后慷慨地把这些税收装进自己的腰包。
罗怡也曾想过在乡村设立联防制度,登记人口,训练民兵,在每个村庄和路口设哨兵,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这一套在解放区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她仔细想了一下就发现这根本不可行。
理论上,主教是图尔内斯特教区的领主,他有权管辖属下的贵族们,但是实际上,那些贵族们都是些连国王的话都是高兴听就听,不高兴听立马扯旗造反的主儿。而且他们自己就经常干些拦路打劫欺凌妇女的勾当,搞民兵联
防,这不正好和这些贵族对着干么?他们能够允许自己属下的领民们反过来限制自己吗?
再说,就是贵族们看在教会和叮叮当当的东西的面子上,同意了搞民兵联防,而他们自己也懒到不出来打劫,窝在家里当宅男,那路上还有那么多外来人呢!
图尔内斯特教区的经济不是封闭的自然经济,它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仰赖外国的商人以及本国四方来的朝圣者、商贩,农民工。
和一直享受和平的中原大地不同,在纽斯特里亚的土地上,成群结队武装人员呼啸而过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风景——地方贵族、高级教士甚至富裕商人,个个都养了一群全副武装的打手,不带着他们就不敢出远门——叫那些
联防队如何分辨哪个是刺客,哪个是强盗,哪个是偶尔兼职强盗的香客?
“喵喵的,等我有了权,先把这些无法无天的贵族和强盗骑士都推平了。”大魔王愤愤地想,“这也配叫国家!简直就是阿拉伯部落地区嘛!”
可惜现在她还没权。
所以她只好给主教又制作了一件内甲让他贴身穿着。
“每天都要穿,睡觉也要穿!”魔王吼道。
“太重了!穿了这我什么都干不了!”
“还没有日本女人穿的十二单重你也好意思叫!”
然后她转身,用两只手指头堵着耳朵缓步走开,表示自己不接受主教的任何后续意见。
现在,主教算是意外地摆脱了他过去痛恨的下乡活动,但是他现在居然更加痛恨起不能下乡了。
啊,他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
他还没来得及给芒村的小礼拜堂施加祝福,而那是瓦拉特女男爵期盼已久的。
他还没来得及去做计划的实验性布道,这是他发现了魔鬼本质后精心预备的布道。
他还没来得及去探望蓝村的村民,去年他到那里做布道和祝福的时候,曾经答应过他们今年还要再去他们真不知道会如何失望呢!
他还没来得及
他不得不在城里度过收获节了。
以前这个节日他总是在乡间度过的,他带头割取第一颗谷穗而人们都把这作为好运的象征而欢呼——现在他只能坐在教堂里等人家把谷穗送来了。
但是在找到幕后黑手之前,他只能被困在城里。
对主教的谨慎周密的防卫持续了很久,然而并没有发生第二次刺杀事件,人们也就渐渐松懈下来了。
143 甜蜜的事业()
四方前来图尔内斯特的朝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祈求家人恢复健康的,他们会把药草放在圣徒奥布里的棺材之前,希望药草能够因此沾染灵气——这是中世纪的一种古老风俗。
现在主教改革了这个风俗,他用切成小块的麦芽糖取代了这些人自备的药草,在祭坛跟前分发给需要的人们。
得到麦芽糖的人被叮嘱将它磨成细腻的粉末,加煮沸的水喂给病人。
纽斯特里亚早就用麦芽制作啤酒,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日常使用的甜食来源除了蜂蜜就只有用葡萄汁制作的甜味剂。
葡萄汁甜味剂一向被视作蜂蜜的廉价代替品,人们依着古代帝国传下来的法子,将葡萄榨出的汁液脱水至原来体积的一半,然后将这种浓缩液体封在密封的陶罐中浸入冷水——据说用这样的法子可以将葡萄汁保存一年不会发
酵变质——然后用它腌制蜜饯,也用它在烹调中调味。
但是这种调味剂的口感么
罗怡只能说,纽斯特里亚的厨子原来也不是没有在烹调上动过心思,不过不过她还是不评价成果了。
纽斯特里亚没有甘蔗,其气候也完全不适合栽培甘蔗,所以罗怡寻找了甘蔗的替代品,甜菜。
甜菜已经由雅各布的生意伙伴送来,在布拉德领地试栽。不过这个年头的甜菜的主要用途还是作为蔬菜,要改良到适合榨糖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在能榨糖的甜菜出现之前,她把目光瞄到了麦芽糖上。
麦芽糖在中国被称为饴糖,是用小麦芽中的淀粉酶将谷物淀粉转化糖的产物,旧时送灶时用来粘灶王爷嘴巴的就是这个了。
制作的时候先将小麦芽切碎,然后与富含淀粉的谷物搅拌均匀,经发酵后可得糖液,然后过滤糖液,熬煮脱水,冷却后即成糖块。
在礼拜后分发给普通香客的,是切碎的小糖块。
免费分发的糖块数量是有限制的,日常三十块,礼拜日六十,遇到大节日发一百块,先到先得。
而做出额外奉献,投钱进教堂奉献箱子的人,有权转动一个圆盘。
圆盘上画着圣灵、救主、众天使、圣奥布里与众圣徒等的标志,每个投过钱的人,不论多少,都可以转动一次这个圆盘。
等他们转动圆盘后,看圆盘上的指针指向哪个标志,就可以得到与这个标志相同的一个小糖画。如果没有正好对准哪个细小的标志,就只能得到普通的小糖块。
这些糖块被朝圣者带回家后,得到了许多好评——糖被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称赞为万灵药(欧洲那时候还没有糖),在后来的岁月里也被视作药店必备的商品,不是毫无理由的。就是在中国,麦芽糖也被评价为健脾开胃,润
肺止咳的好药。
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营养不liang,一块美味的糖果可以迅速提神,而且又是从圣奥布里跟前求来的,可以在民众心里起到充分的安慰剂效果。
而转圆盘的活动在中国吸引了大把小孩子用鸡毛和破布向小贩换取麦芽糖,在图尔内斯特这种办法也魅力不减。
圆盘前终日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都相信,糖画的疗效比糖块好,糖画的圣人等级越高,效果就越好。
至于把这些糖制的“圣人”磨碎吃下去是否牵扯到亵渎
也只有罗怡这种彻头彻尾的异教徒才会想到这个方面。
因为在圣礼上,教徒们本来就要分吃象征救主血肉的面饼和酒,这次不过是把面饼和酒改成了麦芽糖而已,有什么不对呢?
他们既然会相信自己吃了救主的血肉,那么吃个把圣徒也不在话下啊!
何况,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还流行吃木乃伊治病呢!
当时认为,把古老的埃及木乃伊磨碎,放在酒里喝下去,能治疗各种病症。
上流社会的人们,甚至会举办专门的宴会,宴会上,抬上来一具从遥远的埃及运来的木乃伊,当中切开磨碎撒入酒中,主宾一起举杯将这具千年古尸送入自己的五脏庙
可怜那些古代埃及的贵人,辛辛苦苦花钱把自己做成了木乃伊,在千年的时光中保持了不朽,结果却是被大英帝国的“文明人”拿来开办宴会,在绅士淑女们的肠胃中化作粪肥
会吃人类尸体的,不光有雨林里的生番,还有大英帝国的绅士淑女们。
既然连维多利亚时期的“文明人”都能风度翩翩地吃下千年古尸,那么,吃几块做成圣徒形状的糖果算得了什么?
主教还没叫他们把这些糖块观想成人肉和人血再吃呢!
而那些在图尔内斯特大教堂奉献过圣礼的人,则得到为他们特制的vip糖块作为谢礼。
这些糖块有的制作成这些贵族的家族纹章,有的制作成城堡和城市,有的制作成天使——都是立体产品,外面又淋上蜂蜜来增加甜度——麦芽糖的甜度还不如蔗糖。
现在图尔内斯特教区的蜂蜜产量在列国之中也是有名的了,托广泛种植的豆科牧草的福,这一带地区的蜂蜜产量大大增加,吸引了各国的商人前来购买。
蜂蜜含有蜜蜂分泌的天然防腐剂,可以放置几年不会腐坏,非常适宜长途运输。
这些蜂蜜既可以用来制作甜食,又可以用来防腐,制作药丸,销路广泛,是一门国际大生意。
在图尔内斯特教区,这些蜂蜜除了日常食用外,还被用来提高本地葡萄酒的品质——这些葡萄酒现在也被认为可以治病了。
这一看法大大增加了图尔内斯特所产葡萄酒的销量和价格。
至于这些葡萄酒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用途——连罗怡都没想到,这些葡萄酒被认为具有安产的神效!
虽然葡萄酒里加了蜂蜜是增加了不少营养成分,可是安产是从何谈起啊,不危害产妇就不错了,大魔王想不通。
好吧,鉴于放血在中世纪被认为是有效的医疗方法,维多利亚时期的医生会给产妇来一剂鸦pian,这些低度葡萄酒对产妇的危害还不算最厉害
144 积极生活()
除了蜂蜜以外,靛蓝也成为了图尔内斯特城的一项大宗商品。
纽斯特里亚诸国种植和使用蓝草可谓历史悠久,据记载甚至早于教会踏上这些国家的土地,在古代帝国的大兵到来的时候,就看到本地的土著脸上用蓝草涂上了图案。
但是,作为颜料使用,和作为染料使用是截然不同的。
后者必须能耐得住水洗。
从古代帝国到罗怡大魔王穿越到纽斯特里亚,这里的工匠都不懂如何用蓝草来染布,而仅仅将它作为一种颜料来使用。
如何将蓝草制成靛蓝,公元前的中国和印度走了不同的道路,中国使用浸水石灰法,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记载,印度则使用尿发酵法,制成的靛蓝是泥状的染料,比蓝草方便运输、贮存和使用。用的时候,用酒糟发酵
,再添加石灰成为靛白,将织物在靛白中浸染后,取出置于通风处氧化,则靛白会重新转化为不溶的靛蓝,如此反复数次,可染出鲜明且不容易褪色的深蓝色。
现在图尔内斯特出产很好的靛蓝,这种作为染料的植物,在商业上与甘蔗、棉花具有一样的价值。
蜂蜜和靛蓝是新开发的大宗商品,而图尔内斯特传统的羊毛贸易,大魔王也没有轻易放过的想法。
在废除贸易特许状后,大量小商贩、甚至一些大生产者都得以参与市场,不再受垄断中间商的盘剥。羊毛市场更多的参与者不但意味着图尔内斯特城旅馆、餐饮等行业的兴旺(一个大商人再怎么奢侈他也只有一个肚子,而小
商贩再怎样节省他至少能为图尔内斯特带来粪肥),而且利润在竞争中渐渐流入了生产者手里,刺激了羊毛业的兴盛。
大魔王对羊毛贸易的计划是两头抓。
她一方面设立种羊繁殖场,希望能培育出高质量的羊毛,高品质的羊毛非常值钱,希罗多德曾经记录过养羊人为了保护高品质的羊毛,给绵羊穿衣服,而牧羊人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衣服穿。
培育的方法是精选良种和用高蛋白的豆科牧草做饲料。
后者是借鉴了中国培育湖羊的办法,用湖羊的毛制作的毛笔被认为是羊毫中的上品,而湖羊之所以有这个声誉,是因为当地人用高蛋白的桑叶喂羊,使得湖羊的毛色有特殊的光泽和独有的透明尖端“颖”。
现在图尔内斯特教区没有桑树的种植,所以罗怡就用同样富含蛋白的牧草作为饲料,期望能改善本地——她自己拥有的——羊毛品质。
另外一方面——她想把羊毛的精细加工工业搬到图尔内斯特来。
出口原材料,再怎样赚的也有限,就她在各项手工业行业中的观察,原材料与制成品的差价可不是一点两点。然而羊毛精细加工工业是技术要求很高的手工行业,休说纽斯特里亚,就是附近的几个邻国都没有掌握。
她已经派出了产业间谍去替她招揽人才。
这种产业间谍历史上很多,有盗取金鸡纳霜的,有偷取威尼斯玻璃配方的,不一而足,而中国也深受产业间谍之害——当年中国对外的一大贸易商品是茶叶,因此英国就绅士地派出间谍,走遍中华大地,偷取优质茶种在殖民
地印度种植,结果是中国对外茶叶贸易一落千丈,国家财政与农村经济进一步崩溃,而印度取代了中国成为国际优质茶叶产地。
不过,这些精通羊毛精细加工的手工业者都不是一天练就的,能不能招揽到——反正网是撒出去了,总比没撒好。
大魔王忙于商业开发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
主教既然被困在了图尔内斯特城里,他就致力于图尔内斯特城的改造。
现在,图尔内斯特的城墙已经装不下暴涨的人口了,何况预计还要修建许多的公共设施和新行业的大作坊。所以,在市政会议上,在城墙之外修建新区和第二道城墙的计划被提了出来。
在这次会议上,罗怡吃惊地得知,图尔内斯特大教堂与图尔内斯特的城墙居然不像她先前以为的,是用石头建造的,而是用一种特殊材料——几乎可称之为水泥——建造的。
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图尔内斯特城附近一座小山的出产,那座山,人们称之为红山。
山上有种砂岩,性质非常疏松,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地用凿子将其挖下粉碎,而这种砂岩粉末掺水后就会变得非常坚固,外观仿佛岩石一般。
西班牙格林纳达王朝的王宫,就是用这种砂岩水泥建造的。
靠着这种特殊材料,他们可以用远少于修建石头建筑的人工时间,修建起类似石头建筑的效果。
而且,这种材料因为是先粉碎后掺水,能轻松塑造形状,比在石头上刻花方便多了。
与修建新城区、建造城墙同时提上议程的是翻修图尔内斯特大教堂,在老主教掌管这座教堂的许多年里,他以修缮教堂为名向百姓收取了许多奉献,却谁也不曾看到动过一天工。
这种事情也不稀奇,圣经中就曾经记载,犹太国王看到圣殿破烂,就让祭司向百姓收银子修圣殿,过了许多年后发现,祭司们只管收银子不管修圣殿。国王为此停掉他们收银子的权力,叫他们必须把圣殿修了。然而,等新国
王上台,圣殿还是没有修。
现在,四方来的朝圣者十分众多,而图尔内斯特大教堂看起来却过于黯淡了,与它在香客心目中的地位不太相称。
主教很积极地推动这次修缮,太积极了——大概相比前一段时间忙碌的下乡亲民活动,现在困在城里的他太闲了,只能成天忙于这些事情——罗怡想。
还好,他的精力只是拿去折腾房子,没有折腾宅斗。
房子修的漂亮点可以多吸引游客和游客的银子,宅斗大概也就能为计划生育出一份绵薄之力吧。
虽然他们都笼罩在刺杀事件的阴影下,但是每个人都脚步不停地为自己接近目标而铺路。
而与此同时,男爵夫人的生父费萨尔伯爵的城堡里,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氛。
145 费萨尔伯爵()
作者有话说:
最近看了些评论,说我写的文粗暴鄙视古人,炫耀优越感。
感想有俩,一,同学们喷汪精卫汉奸喷乌克兰政府逗比的赶紧了,过两百年人家就是古人了,万万嘲讽不得,必须设身处地地写个万把字人家是如何深明大义迫不得已忍辱负重
二,陶立雪穆关保单大娘林大爷乐老儿抚宁长公主韩梅?等这些勇敢善良智慧勤劳热爱国家民族普通人却被旧的制度和旧的精英们侮辱和损害到绝境的原来都不算古人,赞美同情他们是不算赞美同情古人的,描写他们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基于同情、利用、情不得已而帮助和拯救了女主并且最终完成了女主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也不算是描写了古人的能力的,必须要赞美同情那些贪污国家资源忙于内斗搞得神州陆沉的逗比们——我坚持认为能把科技人口全部占绝对优势的国家葬送掉的是逗比——才算。
下面是正文
费萨尔伯爵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奥多、次子约翰和幼子亨利,女儿就是嫁给了布拉德男爵的玛丽莲。
这三个儿子都是后娶的妻子,里乌德的海伦娜所生,只有长女玛丽莲是早已去世的前妻,凯撒里亚的阿尔文娜所生。
起初,在继室生下继承人之后,费萨尔伯爵想过把长女送进修道院,然而女修道院长希望得到的比费萨尔伯爵准备送出的女儿更多,这一计划就取消了,随后,伯爵命令女儿和布拉德男爵缔结了婚姻。
随着儿子们日渐长大,伯爵准备给他们安排未来的出路。
长子,那是肯定要继承他的位置的,而次子和幼子按当时的风俗也可以得到土地,并在伯爵的推荐下在王庭中获得一个职位。
在跟随国王到图尔内斯特观看了神裁之后,费萨尔伯爵有了一个新打算——把次子约翰送进图尔内斯特教会。
他的想法很美妙,自己的女儿是图尔内斯特现任主教的保护人,自己的儿子肯定能得到姐姐的庇护,平步青云。
伯爵夫人海伦娜激烈地反对这个计划,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剃头当和尚,然而她嘴上是不会这样讲的。
“为什么不把他送到圣贡德大教堂?那里也有主教,并且毗邻您的领地,我乞求您,如果非要把我的儿子送进修道院,就请送往那里吧,至少我还能常常得见他。”说完,她就扑倒在伯爵脚下。
费萨尔伯爵见他的妻子出于做母亲的心不同意他对他儿子的打算,就生起气来:“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