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我知道了,谢过师弟。”戏志才对着姓张的书生行了一礼说道。
“那好,师兄我要去送信了,先行别过。”姓张的书生对着戏志才躬身一礼便匆匆离去了。
“师弟请便!”直到目送姓张的书生离去,戏志才才起身。
看着戏志才跟刚刚的那个姓张的书生只见那彬彬有礼、长幼尊敬的样子,刘琦不由的感叹,古代虽然没有现代那么的发达,但是古代的礼节之类的东西是后世所缺失的。
后世的众人只知道什么英国的贵族有礼节,觉得ri韩人懂礼貌,殊不知中国古代的礼节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雅、有礼的礼节,而中国的贵族形成自己的那一套礼节之时,英国的什么贵族还不知道在哪里玩尿泥呢!而那ri韩也只不过是受到中国影响而邯郸学步罢了,现在的所谓ri韩的祖宗也不过是一群野人罢了。
“刘公子,刘公子,你没事吧?”戏志才见到刘琦在那里发愣,不由的出生提醒道。
“额。。。。哦,刚刚子聪想到了一些事情,不由的走了神,不知明德先生唤我何事啊?”刘琦从自己的想象之中回过神来,急忙歉意的对着戏志才问道。
“我们向书院走吧,现在老师正在给几位师弟讲课,我可以现在带你们先上书院之中参观一番,不知刘公子和诸位意下如何?”戏志才对着刘琦说道。
“求之不得。”刘琦和众人赶忙说道,有这样的机会众人当然不会错过。
于是接着戏志才带着刘琦等一行人向着小山之上的颍川书院走去。
走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够看到颍川书院的大门,只见大门之上龙飞凤舞的用小篆写着“颍川书院”四个字,儒雅之中透漏着苍劲有力的感觉。
“好字!”看着门楣上写着的这四个字,刘琦不由的出声感叹道。
“这位小兄弟也懂书法?”这时一个声音从众人背后传来,众人不由的循声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身着深蓝se大袍的相貌英俊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此人脸上一脸方正,浑身上下透漏着一股与他的年龄不怎么相符的沉稳气息。
“元常,原来是你,我说这个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呢!”戏志才回头看到来人,急忙高兴的开口说道。
“明德师兄,你竟然回来了?”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见到戏志才也是一惊,不过马上就大笑着走了过来,显然很是激动。
两人走上前来见过之后,由于两人都是激动万分,所以两人一时并没有说话。
“明德师兄,你离开这么久,我们都甚是想念你呢。”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先开口说道。
“是吗?这段时间老师可好?你们可好?”戏志才看到年轻人也是非常的激动,关心的问道。
“自然都好了,师兄你外出游历一去就是一年,你这一走倒是轻松了,可把我们给害苦了。”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仿佛想起了什么,一副苦瓜脸的样子说道。
“怎么了?怎么这么一副样子?”戏志才奇怪的问道。
“还不是奉孝那个小鬼嘛,整ri跟我们问东问西的,师兄你在的时候还能压得住他,你这一离开奉孝就改缠着我们问各种问题,着实让我们苦不堪言哪!”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向着戏志才诉苦道。
“哈哈哈哈。。。。。。奉孝那个小鬼还是像当初那么调皮吗?”戏志才见到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的样子,不由的哈哈大笑道。
“何止调皮啊,那就是个鬼jing灵,反正他问的那些问题我是给他回答不上来。”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无奈的说道。
“好吧,等一会儿见着奉孝了,我替你好好‘教训’一下他。”戏志才不由笑着说道。
“还是师兄有办法,师兄一回来奉孝那个小鬼应该就不会再缠着我们了。”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一副解放了的样子说道。
“好吧,好吧,老师不是正在讲课吗?你今ri怎么没有前去听讲呢?”戏志才仿佛想起了什么疑惑的对着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说道。
“今ri老师只叫了荀家几位师兄师弟前去了,好像今天要讲内政治理之类的东西,你也知道的,老师对于荀家众人一向是单独授课的,谁让他们人多能够凑起来一个班的人数呢。”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向戏志才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我知道了。”戏志才听到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所言,顿时点了点头说道。
“对了,小兄弟,刚刚你还没回答我呢,你也对书法有研究吗?”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突然想起来自己过来的重点了,急忙扭头对着刘琦问道。
“略知一二。”刘琦对着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自信的说道。
“真的吗?那我们有机会切磋一番如何?”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兴奋的说道,显然对于书法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有着异乎常人的兴趣。
“求之不得。”刘琦听到身着深蓝se大袍的英俊男子很高兴的回答道。
“来,我来给你们介绍,这位乃是我的师弟,钟繇钟元常是也。”戏志才说罢刘琦等人急忙向钟繇失礼,钟繇也赶忙回礼。
“刚刚与你说话的这位小兄弟,乃是当今荆州刺史刘表的公子刘琦刘子聪是也。
这位是陈宫陈公台,这位是赵云赵子龙,这位是。。。。。。”戏志才一个个的向钟繇详细介绍了一番,钟繇也一一回礼见过。
第一百六十一节 书痴钟繇()
“所谓‘相请不如偶遇’,刘公子,今ri我们相见也是缘分,既然你说你对这书法之上也有所研究,那么刘公子在这上面肯定也有所造诣了,还请刘公子赐教。”钟繇一脸兴奋的对着刘琦说道。
刘琦不由暗暗苦笑,原本想着就这么搪塞过去了,哪成想这钟繇竟然不放了,非要刘琦现在就和他探讨一番。
刘琦原本对于书法这东西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不过由于前世的时候老头子从小就强迫刘琦学习,说什么“此乃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作为中华儿女定当努力学习”,刘琦也就半推半就学习了很多年,后来去了部队之后,刘琦的首长对于书法也是痴迷的很,所以刘琦也投其所好,更加努力的练习书法以便能够收到重视。
现在想想这已经是前世的事情了,让刘琦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此时想到这些不由的有些痴了。
“刘公子,刘公子。”钟繇不由的提醒刘琦道。
“哦,不好意思元常兄,刚刚子聪想起一些事情,多有怠慢,还请不要见怪。”刘琦歉意的对着钟繇说道。
“无妨,无妨,李公子,我们就在此切磋一番如何?”钟繇满脸渴望的对着刘琦说道。
“好吧,恭敬不如从命了。”刘琦见到钟繇一直在坚持,不好推脱,只能答应下来。
“这边请。”钟繇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木屋说道。
“请。”刘琦谦让道。
钟繇和刘琦当先一步走了了过去,而赵云等其他众人不由的也都跟了过去。
“元常,你这岂不是在欺负刘公子吗?都知道你钟元常在书法之上颇有造诣,就连当初蔡伯喈大师都对你称赞有加,而刘公子现在不过是个尚未弱冠的少年罢了,你如何却是这样提议呢?”戏志才没好气的对着钟繇说道,因为戏志才对于钟繇是非常了解的,在戏志才看来钟繇的这种行为颇有一种“以大欺小”的感觉。
“这不是刚刚刘公子承认说自己在书法之上颇有造诣嘛,又不是我强迫刘公子的。”听到戏志才所言,钟繇不由的脸上一红,有些像是狡辩的说道。
“明德先生,这元常兄也是痴迷这书法时间久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够与他一起探讨的人激动所致,子聪愿意与元常兄探讨一番。
刚刚二位所说元常兄曾经被蔡伯喈大师称赞过,实不相瞒,蔡伯喈正是家师。”刘琦向着戏志才为钟繇辩解道。
“嘶~”戏志才和钟繇都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气。
“蔡伯喈大师是你的老师?”戏志才和钟繇都不由的异口同声的问道。
“自然,子聪怎么会拿这件事情撒谎?”刘琦看着戏志才和钟繇的样子不由微微一笑道,并没有在意他们言语之中的那股难以置信的质疑。
“无怪乎名师出高徒啊,既然刘公子是蔡伯喈大师的弟子,那么想来在这书法上的造诣应该是不会差了。”钟繇不由的兴奋的说道。
原来其实他对于刘琦能够在书法之上有所造诣也不是那么抱有信心的,不过是惊讶刘琦能够在看见颍川书院门楣之时,能够看出门楣之上的“颍川书院”四个字的不凡,当时就觉得刘琦在书法之上一定有着一定的造诣,不过却不是抱有多大的希望,只想着能够碰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一番就满足了。
不过现在听到刘琦乃是蔡邕蔡伯喈的弟子,钟繇不由有种捡到宝的感觉,天下人都知道蔡伯喈书法乃是一绝,那作为蔡邕弟子的刘琦想来也不会差了。
看着钟繇兴奋的样子,刘琦不由的无奈的摇了摇头,暗道自己真是给自己找了个事儿啊。
“既然刘公子乃是伯喈先生的弟子,想来也不会差了,元常和你的交流你倒也不算吃亏。”戏志才已经从刚刚知道刘琦是蔡邕弟子的信息之中回过神来,沉吟了一下说道。
“嗯,小子还请向元常先生讨教了,小子这厢有礼了!”刘琦对着钟繇说道。
“有礼了!”钟繇对着刘琦回礼道。
“既然刘公子师从伯喈大师,那么我请问了,刘公子对于这书法的历史又知道多少呢?”钟繇见到刘琦同意了,于是率先问道。
“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最早的古汉字,是商代中后期的刻在龟背之上用于占卜的文字和金文,而我个人叫前者为甲骨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xing。然而书法的艺术xing却随著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过于繁杂成为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而说到秦书,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此八体已经基本能够概括此时的所有情形。”刘琦向钟繇一一叙述道。
“敢问刘公子,此八体说是何人所创?简直将秦代之书法jing髓全部囊括了进去。”钟繇听到这里不由的双目放光的看着刘琦问道。
“额。。。。这个。。。。这是子聪在听到老师讲解之时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拙露之言,登不得大雅之堂。”听到钟繇所言,刘琦不由暗道一声坏了,此“八体说”乃是后世之人所提出的的,刘琦总不能说这是后人所说吧?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是自己所总结。
“刘公子乃是大才啊,谁曾想刘公子也是书法之上大师级别的人物啊,元常甘拜下风。”钟繇躬身一礼道。
而一旁的戏志才和陈宫也是惊异非常,虽然他们不像钟繇一样对于书法研究颇深,但作为读书人还是知道不少的,听到刘琦所说的这“八体说”当时震惊无比。
“不知道刘公子以为,秦代书法之中您对于哪种书体最为看重呢?”钟繇被刚刚刘琦所言激起了兴趣,继续问道。
刘琦不慌不忙,沉吟了一下对着钟繇缓缓说道:“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但我个人认为,最为意义重大的却是首推隶书。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刘公子也认为隶书之意义最为重大吗?在下也觉得隶书之意义在所有书体之中最为重要,隶书通俗易懂,实乃是今后文字发展之方向。”钟繇听到刘琦推崇隶书,不由的兴奋的说道。
看着钟繇兴奋的样子,刘琦不由在心中暗暗说道:我不禁知道你喜欢隶书,还知道你会在隶书的基础之上会创造出楷书。
一时之间,气氛热烈无比。
第一百六十二节 楷书的提前出现()
“刘公子刚刚只是说了那秦朝书法之历史,不知刘公子对于当今我大汉之书法有何见解呢?”钟繇刚刚听到刘琦对于秦朝书法的一番评论和描述,不由的更加起了兴致,于是继续对着刘琦问道。
见到大家一副聆听的模样,刘琦不由的在心中升起一种满足感,刘琦倒是没有拒绝,既然刚刚已经讲了那么多,索xing就接着讲下去了。
于是刘琦接着开口道:“我大汉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
自前朝以来,碑碣云起;这也是标志我大汉隶书在秦隶之基础上逐渐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尤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被家师视为“神品”。于此同时家师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
“的确,伯喈大师在这方面的作为实在是让我等难以望其项背啊!”说道这里,钟繇不由的感慨道。
“元常大哥不必挂怀,所谓‘长江后ng推前ng’,元常大哥有怎么会知道今后你的成就不会超过老师呢?”刘琦见到钟繇的样子不由的鼓励钟繇道,不过历史上的钟繇在书法的造诣上面的确是不差于蔡邕的。
刘琦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钟繇顿时惊醒了过来,赶忙起身对着刘琦施礼道:“今ri刘公子一席话,让元常犹如当头棒喝一般,若ri后元常能在书法之上有所成就,定然有着刘公子一般的功劳。”
“元常大哥言重了!”刘琦赶忙谦逊的说道。
“哎呀,我说元常,休得做那惺惺女儿家作态,我等正听到紧要处,却被你打断了,刘公子快快说来这之后还有些什么啊?”戏志才对着刘琦渴望的问道。
刘琦对于钟繇的打断丝毫不以为意,继续侃侃而谈道:“碑刻乃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我大汉碑刻上的隶书已经登峰造极,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
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xing与实用xing的联姻。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光武之后开始的。现在我大汉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提出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正前朝崔瑗的《草书势》。”
“刘公子,你所说的这些碑帖你都见过吗?其中有一些诸如《乙瑛》、《张迁》我也见过,不知其它这些碑帖都在何处呢?”钟繇渴望的望着刘琦说道。
“额。。。。。。这些我也没见过,只不过是听老师提起过,不过老师说他有的也没有见过,只是听闻而已。”刘琦赶紧又想了一个搪塞的理由道。
“哦,若是此生有幸能够见到这些碑帖的话,吾也不枉此生了。”听到刘琦所言,钟繇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失望之se,接着钟繇又向往的说道。
“总的来说,就我个人认为,最具有代表xing的我朝之书法特se,一类是隶书家,以家师蔡邕蔡伯喈为代表。
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我朝创兴之草书的诞生,相信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也是有着重大意义。因为它是一种能够高度ziyou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xing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刘琦一一讲解道。
“刘公子,不知这张芝是何许人也?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呢?”钟繇思索了半天,不由疑惑的问道。
“这个。。。。张芝乃是已故太常卿、大将军张奂的儿子。”刘琦硬着头皮说道,不过心中却在暗暗祈祷,希望这张芝此时已经将草书创造出来了吧。
“听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刘公子真可谓是学识渊博,不愧为伯喈先生的高徒,实在是让我等大开眼界啊!”戏志才此时突然出声感叹道。
“是啊,枉我研习书法多年,却不知这天下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书法大作,实在是井底之蛙了。”钟繇不由惭愧道。
听到戏志才和钟繇他们的感叹,刘琦不由的感到脸上发烧。
“刘公子,既然你能够将这书法之历史讲解的如此之透彻,想必在书法之上的造诣定然不凡,何不为我等写上一写让我等大开眼界啊?”钟繇迫不及待的突然对着刘琦说道。
听到钟繇的提议,众人轰然叫好,就连一直不知所谓的许褚也鼓起了掌,虽然这货也是被气氛所感染的。
刘琦也不好推辞,也没有想着推辞,刘琦此时确实在想着究竟该怎么写才能够震住这个时代的这些文人呢?
片刻,刘琦灵机一动,在早已铺好的绢布之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永”字。
“好字!”这时众人在脑中同时浮现出的想法。
“刘公子,不知道你写的这是什么?此乃亘古从未出现之字体啊!”钟繇说话都有些颤抖的死死盯着刘琦所写的“永”字向着刘琦问道,众人此时仔细一看,果然刘琦写出的字跟这个时代的小篆、隶书什么的都有着很大差别。
“这是我在隶书的基础之上自创的。”刘琦丝毫不为意的说道。
“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