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将-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给老子杀,给老子杀。”阿术手中的长枪如长了眼睛一般,眼前自不量力的宋军骑兵如飞蛾扑火一般向着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扑过去,死亡一个接着一个,但宋兵却是前赴后继,没有任何迟疑,没有任何畏惧,以至阿术也怀疑自己面对的是不是向来懦弱的宋军。

“当”的一声,清脆的响声打断了阿术如流水般的攻击,阿术的长枪终于在瞬间停顿了片刻,一个勇敢的宋军小将手执一把重刀,战马的速度虽快,但这员小将的骑术不错,瞄准阿术的长枪,重刀砍在长枪的中部,竟然直接把长枪砍断。

阿术大吃一惊,他刚才一直对着前方的宋军杀戮,没想到旁边冒出了一员小将,而阿术身边的亲兵一时没能赶上,更让阿术不悦的是,这把长枪跟他南征北战,从来没有被对方靠近的机会,没想到这次竟然被对方砍断。

阿术倒也不慌,但收起了轻视的态度,对方兵不畏死战必勇,自己倒也不能仅凭一夫之勇而取宋军,然而让阿术更加郁闷的是,宋军小将砍断自己手中的长枪之后并没有和自己交战的意思,而是直接向他的亲兵冲过去。

他身边的亲兵因为阿术的长枪被砍断而慌忙上前接应,哪里想到对方竟然放弃阿术向他扑过去,阿术身穿大将的盔甲,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功劳,然而对方看也不看阿术,直接向自己杀过来,慌忙之间连忙举起马刀向上挡去。

“当”的一声,亲兵手中一轻,马刀竟然被对方的重刀轻易砍断,亲兵反应也算快,在马刀被砍断的瞬间身体往后昂,满以为可以躲过宋军小将的重刀,没想到宋军小将的反应更快,在砍断对方马刀的瞬间,仿佛是知道对方有这一招,手腕一转,手中重刀直愣愣的砍向仰卧在马背上的阿术亲兵。

“嘭”的一声,双方错开,亲兵胸前被砍开,对方用力之重,差点把阿术亲兵砍成两段,但纵使没有砍成两段,也是没有了活路,亲兵受了重伤,再也控制不住战马,“啪”的一声掉了下去,如败絮一般,他身后的同袍,仿佛要迫不及待的把他送去见长生天,战马毫不留情的落在他胸前。

“啪”的一声,马蹄竟然准确的落在他心脏之处,阿术亲兵竟然能够听到自己的死亡,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奇怪之事。

阿术看到宋兵竟然没有恋战,甚至对方就算是知道自己为军中大将也不贪功,这已不仅仅是军纪问题,而且说明了宋军的军纪已渗透在他们的骨髓之中,阿术虽是担忧,但也只有鼓起劲儿向前冲锋,毕竟一旦停滞,宋军的速度就算是自己也来不及躲闪。

“大帅,小心。”身边一个亲兵突然大喊一声,阿术还没来得及反应,亲兵突然从战马跳下去,只听到“嘭”的一声巨响,陪伴阿术征战数十年的亲兵竟然从地上再次飞上来,携带了无数的泥土和尘埃,浓烟瞬间弥漫在身边。

而此时,胯下的战马受惊长啸,前蹄双双向上,差点把阿术从战马上掀下来,此时身边的亲兵再也顾不得杀戮,惊魂未定把阿术围了起来,别以为死了这么多大将伯颜也没什么动静,若是连阿术也遇难,恐怕大伙吃不完兜着走。阿术这才定眼看去,救了他一命的亲兵被宋军的火药炸得四分五裂,就连他胯下的战马也倒在地上,偶尔长啸。

幸好阿术所在的位置已是大阵的边缘,而且宋军也没有任何纠缠的意思,阿术双眼无神的看着宋军骑兵从身边呼啸而过,偶尔抛过来的火药、火油使得身边的亲兵不断倒下,阿术竟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纵使他经过的战争不计其数,但碰到宋军这种无赖的打法,饶是阿术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也是一时无计可施。

“大帅,先撤出战场。”身边的亲兵百户不由提醒,他们在双方的冲锋中停了下来,要不是处于大阵的边缘早已被宋军冲破,眼看自己的兄弟被宋军压得毫无还手之力,亲兵百户不得不擅自替阿术下令,他一边提醒阿术,一边命令亲兵簇拥阿术退出战场。

等阿术离开战场,这才发现宋军骑兵的先锋已突破大阵,而紧跟在身后的宋军骑兵也是不断加速,蒙古骑兵虽然精锐,但无奈宋军不按照常理出牌,火药、火油不断向大阵中扔去,也不怕伤了他们自己人。

眼看宋军就这样突破大阵,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阿术一辈子上战场,无疑这次最为无奈,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宋军骑兵突破大阵而出,自己则只能拼命收拢余军,粗略算了一下,五千骑兵竟然伤亡了三分之一,伤亡得最多的并不是被火药炸死,也不是被火油烧死,而是被大刀、长枪等武器杀死,也就是说宋军几乎是以硬碰硬,就算是宋军停下来跟自己实打实对战,自己也赚不到便宜,而且自己还赚了以逸待劳的便宜。

若是所有的宋军骑兵都如这伙骑兵一样,那么别说自己,就算是伯颜也是凶多吉少了,力挽狂澜只不过是痴人梦话,还不如尽快寻找退路,阿术不再追击,而是等候八十八将军的骑兵前来汇合。

还不到一刻钟,八十八的余军终于赶到,两军汇合竟然只有一万余人,这多少也让阿术心里好受一点,但他却打不定主意是赶去和大军会师,还是伺机寻找战机。

阿术稍微犹疑,身边的八十八脸色突然变得苍白,指着前方的手指有些微微颤抖,阿术侧耳倾听了一会,脸色也开始变得不自然起来,他虽是百战老将,但毕竟年纪大了,如今才听到轰隆的马蹄声汇成了一条洪流,正向自己方向冲锋。

“莫不是宋军的主力。”阿术仿佛是咨询万户八十八,但又仿佛是自言自语,除了宋军骑兵之外,元军就算是全部骑兵集合起来,也没有这么多人,如今的阿术,心里却提不起抵挡的念头,只是希望八十八能够给他一个台阶下。

八十八也会做人,连忙点头,道:“大帅,宋军兵多,我军不可力敌,还不如先撤出战场,寻找机会再战。”

阿术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点头,道:“将军说得很对,宋军来势凶猛,我军不必要做无谓的牺牲,不如先避其锋锐,伺机潜伏左右,待得宋军骑兵筋疲力尽再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好为兄弟们报仇。”

## ## ##

忙兀台就这样冲了上去,他身边还有五千余人,跟着忙兀台一起冲了上去,即使他们面前的骑兵比他们多了不知多少,即使他们面前的骑兵手执短枪随时向他们发起攻击,即使他们刚与宋军骑兵进行了一场战争,但他们还是毫无畏惧的冲了上去。

“骑兵,冲锋。”忙兀台大声呐喊,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愤怒发泄出去,这是自己战场,这是自己的尊严,即使敌人比自己人数再多又怎样?即使是有死无生的战场又如何,老子就是要冲锋,这是蒙古帝国的尊严,这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草原儿郎的尊严,草原的儿郎,只有战死沙场。

手中的巨斧仿佛和他心灵相通,在夕阳下发出妖娆的光芒,锋利的刀锋竟然还带有一丝寒气,面对眼前的宋军而虎视眈眈,它仿佛要用血来洗刷它身上的寒气,那带着热气的血,会给它带来温暖。

“骑兵,冲锋。”忙兀台挺着胸膛迎着风冲锋,蒙古骑兵的小盾牌虽可以挡住弓箭,但对于加速冲锋的宋军骑兵来说作用不大,那带着速度的短枪,力量大得已不是小盾牌可以挡住,不断加速的骑兵,赋予了短枪实实在在的力量,即使蒙古骑兵能够挡住第一轮攻击,但第二轮呢?然而自己却是不怕,对于久经杀戮、征战沙场的蒙古老兵来说,死亡不过是一种解脱罢了。

幸好在宋军骑兵攻击之前,蒙古骑兵得以立国的最重要武器:弓箭已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密密麻麻的弓箭,如飞蝗一般迎着夕阳,带着蒙古骑兵的尊严和骄傲,带着草原儿郎的自信和光荣,向着光芒飞去,向着汹涌奔驰而来的宋军骑兵飞过去。

血,开始在战场上肆意的流淌,杀戮的火焰被点燃,嗜血的兴奋如精致的马鞭一样抽打着蒙古儿郎,即使面对死亡,他们依然不离不弃,搭弓放箭,熟悉的动作,手中的弓箭就如同他们的双臂一般自如,一支支箭羽带着闪亮光芒的箭头飞向前方的宋军。

没有任何的怜惜,没有任何的迟疑,每一刻都是死亡,每一瞬间都是死亡,每一个刹那都是死亡,由于伤亡带给宋军的愤怒,他们手中紧握的短枪更加用力,他们把身上的每一丝力量都抽调出来,灌注在这沉重的短枪之中。

“骑兵,冲锋。”这是吕武的呐喊,短促而有力,他迎着蒙古骑兵的弓箭冲上去,坚硬的盔甲为他挡住了每一支意图想在他身上占便宜的弓箭,他身边的亲兵,尽量靠在他身边,想挡住他眼前,然而吕武并不担心蒙古骑兵的弓箭,他对身上穿的特制的盔甲充满了信心,当初在吕武和元将大战,正是这结实的盔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虽然他也佩服蒙古骑兵的勇气,但看着不断倒下的兄弟,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深吸了一口气,把全身的力量都汇集在手中,他突然昂首、抬头,手中的短枪如飞蛇向着远处的蒙古骑兵飞过去。

“奶奶的,中了。”吕武再次抽出身后的短枪,他向来自持臂力,如今在战马的加速中,短枪竟然飞出了前所未有的距离。

“漂亮。”许文德不服气,他不是均州军的亲信,如今想要在均州军面前立下大功,他自认臂力不在吕武之下,也学着吕武的模样想好好表现一番,其实不断加速的骑兵,等他做好姿势时已几乎到达一般宋兵便可以达到的射程,让他郁闷了一番。

忙兀台隐约看到短枪飞翔,他身边一个亲兵没有来得及呻吟便倒了下去,他知道宋军骑兵的距离已不远,他如箭头一般冲在最前面,他须发飞扬,他眼里充满的暴戾,这是他的战场,这是他的战场。

“骑兵,冲锋。”

第二卷 正阳 第一百九十章兵临城下(70)

第一百九十章兵临城下(70)

张芳是临安人,正儿八经的临安人,他生在临安、长在临安,娶妻生子都在临安,临安有他的家,有他的根,他熟悉临安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他甚至熟悉临安每一个角落的气味。伯颜对临安发起孤注一掷的攻击,说不担心那就是奇怪,当初张贵派遣先遣队进入临安,张芳就想领队回去,然而张贵救过他的性命,并且授予重用,牛富到骑兵后,他身为牛富的副手,还是逼着自己选择留了下来,当然陪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副将胡明伟,那个年轻得不可思议,在淮南战场立下显赫功劳,又在救出三万禁军降军时出谋划策的少年将军,立功不少,如今颇得张贵的重用。

至此,已没有任何人敢忽视这个胡子还没有长齐的少年将军,反而被他的风度和本领所折服,独松关之战,除了骑兵之外的守军将近五万,当然在张弘范的攻击中伤亡不少,余者只有三万余人,不过这都是久经杀戮而幸存下来的老兵,战斗力自然不可一日而言,张芳和胡明伟对战后余生的三万余人进行整编,以牛富从江陵带来的士卒和在战场上立功的将士为主干,整编为一支带有均州军鲜明印记的队伍,合计有人数三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人,这次遵从命令率领其中三万将士回师临安,由于行程和速度的问题,直到前天才到达北门附近的落英山,被张贵派过来的使者拦住,并且在落英山附近隐匿下来。

均州军擅长隐匿,若是一般的军队、特别达到万人以上的军队想完全隐藏起来,那是一件非常艰难之事,问题是他们有张贵这个出色的将领,用树枝、树叶编织成的伪装使得他们可以很好的融入环境之中。

一般的军队之所以难以隐藏,生火烧饭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对均州军来说,却是可以轻易解决,油炸的快食面、卤水的猪肉、羊肉,还有加热用的石炭,使得他们甚至可以在敌人眼皮底下吃喝拉撒,前提是香味不能把对方吸引过来,至于御寒的衣服更是轻便,来自峰贴峡寨的茹鲜姑娘除了带来骏马之外,大量的羊皮最适合御寒,目前棉衣、毛衣都在研制当中,以后的小日子也是越来越好啊。

“兄弟们,都加把劲,我看蒙古骑兵说不定就是咱们这个方向。”胡明伟手里的工兵铲飞快的翻动,大块结实的泥土在飞扬,干枯的土地、干燥的空气,使得泥土变得硬邦邦的同时发出大量的尘土。

“浇水、浇水。”一旁的张彻不注意,吸了大口的尘土,差点没把他呛死,连忙大叫一声,他是张贵的亲兵,当初张贵南下池州带了十个亲兵,张彻就是当初的亲兵什长,如今于成已是名声在外,他虽也到了高位,但毕竟比不上于成的名气,心中多有不服,硬是留在张芳的步卒,寻找一战成名的机会。

张贵挑选身边的亲兵,多从军事学院挑选出来,张彻自然也不例外,他当初就是因为在军事学院的成绩优良,才被张贵选中,而且张贵向来把身边的亲兵当将领培养,所以就有了大旗、李成、吕武、陈大举、陆秀宗、文漳等人,至于黑帆、梁顾,奈何不争气,可以忽视不算。

张彻等人跟了张贵大半年,按理说一早就应该出去,所以等陈大举率领均州军骑兵来援,张贵把他们全部都放了出去,张彻、于成等人虽依依不舍,但知道这是张贵向来的习惯,于是暗下决心到了地方之后一定不丢张贵的脸。

“老张,”胡明伟也是一口尘土,他倒是有点故意捉弄张彻的意思,没想到连自己也遭了殃,他猛喝了一口水,问道:“其他地方都安排妥帖了没有?你说咱们把赌注都放在这里,万一蒙古骑兵饶了其他路,咱们不是功亏一篑?”

“什么功亏一篑,”张彻漱口,把嘴里的泥土都吐出去,算下来在军事学院张彻,还是胡明伟的师兄呢?只是他跟了张贵大半年,而胡明伟却到地方锻炼了半年,一个是书院派,走得是上层路线,一个也是书院派,但走得是下层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如今张彻也被放到基层锻炼,但胡明伟对他颇为尊重,他抹了一下脸,道:“按照奎祀军给的地图,这里是最适合骑兵运动了,蒙古骑兵若想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就会往这个方向走。”

“要是张大人能够把蒙古骑兵全部歼灭,那不知道要省下多少功夫。”胡明伟有点渴望的看着远处,突然心头一动,连忙拿出千里眼仔细看去,约莫数十里之外,被骑兵卷起的大量尘土,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晃眼。

“明伟,可看到了什么?”看到胡明伟脸色有些不自然,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身边的张芳颇为担心问道,张芳这几个月对均州军骑兵的战斗力也有了一定了解,但毕竟不属于骑兵范畴,也不知道这两个月来张贵对三万禁军骑兵进行整编后,禁军骑兵的战斗力有没有发生转变,若还是以前的战斗力,对上蒙古骑兵可占不了任何优势,反而更有可能吃上大亏。

这三人当中,就数张芳对战局最为担忧,所以接到张贵的命令之后,三万将士立刻分成六支小分队,在余杭门附近的险要地方设下防线,若是蒙古骑兵战胜,宋军骑兵逃亡,这些防线可以为他们提供保护,万一、张芳说的是万一,蒙古骑兵战败,这些防线又可以把蒙古骑兵的残军挡住,不让他们继续危害临安,要知道张芳就是临安人。

“打得激烈。”胡明伟把千里眼递给张芳,两人合作也有一段时间,胡明伟为人又是大大咧咧,自然不把什么礼仪放在眼里,反而张彻像是一个老派的军人,连忙向张芳行礼。

张芳回了礼,接过胡明伟的千里眼,仔细看了一会,而此时张彻也从怀里拿出千里眼,脸色低沉的看了一阵,良久才缓缓说道:“应该是张大人的骑兵占了便宜。”

胡明伟和张芳看着张彻,他们只是看到满天尘土,但却分辨不出输赢,再说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以千里眼的本领,最多也只能看到一两团巨大的尘土飞扬,就算是看到尘土,也几乎是靠蒙。

“那一团巨大的尘土,”张彻指着一个虚无的景象,像模像样分析道:“应该是张大人的骑兵,要知道蒙古骑兵虽还有六万人,但元军要发起孤注一掷的总攻,一定要牵制其他方面的力量,而且余杭门也不是元军能够迅速攻下,说不定按照蒙古人的性子,就连骑兵也会派去攻城,你知道在独松关时,张弘范就干了不少这种事。”

两人点点头,蒙古兵的战斗力要比蒙古汉军的强好几倍,独松关防线数次遇险,就是因为大量的蒙古骑兵充当步卒攻城造成,若是长时间不能攻下余杭门,伯颜派遣蒙古骑兵充当步卒攻城也是正常

“这样一来蒙古骑兵能有三万、最多四万人也算厉害。”张彻慢条斯理继续分析道:“张大人用兵多谋,可能会派遣陈大举率先攻击,打乱蒙古骑兵的布局,然后才是大军出动,若是按照时辰,日中时战斗估计已经打响,战争相持到现在,说不定走势就如张大人所料,蒙古骑兵的布局已经被打乱。”

“那么,很明显除了张大人的骑兵之外,蒙古骑兵集中不起这么大的部队,按照那股尘埃,至少有三万骑兵。”

“若是我军骑兵占了优势,”张芳马上想到了另一个可能,有些着急说道:“全歼蒙古骑兵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当初张大人也说了蒙古骑兵可能会脱离交战,再慢慢寻找战机,若真如此……”

“那么我们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胡明伟淡淡说道:“只要我们能够拖住蒙古骑兵,那么我们的骑兵很快就会过来接应,最多也就是半个时辰之事。”

“虽然我们的防线还没有修葺完好,但对付蒙古骑兵的溃军,拖住他们半个时辰,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张彻也不慌不忙说道:“附近的险要之处都被我们设置了防线,蒙古骑兵没路可走了。”

张芳看着胡明伟和张彻没有半点害怕的意思,反而他们眼里充满了欲望,战斗的欲望,不由暗骂了自己一声,张芳虽跟牛富配合了将近两个月,但均州军的那种气势、舍我其谁的气势、迎难而上的气势;均州军的那种信心、临阵杀敌的信心、杀敌必胜的信心,他表面上已学到了七八成,但均州军从骨子里头透出来的骄傲,他却是一点也没有学会。

“胡明、张彻,你们说得很对,”张芳想到这里,认真点了点头,道:“无论是谁,就算是伯颜过来,老子也一定要让他们吃不完兜着走。”

## ## ##

阿术觉得今日的自己就如一只丧家之犬,这或许就是自己人生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了,想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