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残-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自潮州方面的一营后援人马已经抵达了广州城外,而正在昔日怒风营的旧营里待机,就等周淮安拿到大将军府出具的通行状了,

    如今的三江巡防军,实际另领有潮、循两州,约十县的大部分地界;在编有七个营头约莫八千军额。其中的后、中、新三营,都是清一色基本配备齐全的战兵三团(每团约三百员),基本无甲或是少甲的驻队一团(约240…260员);而其余四营都是战兵两团、驻队两团的编制。

    其中战兵队是全脱产操练待命的机动序列,而驻队专门负责驻地占领和治安维持,以及后勤和运输单位的日常保卫工作,仍旧要参加一些定期的集体生产活动。

    此外,另有不计算在军额内的散编驻队十余团,主要是将那些零零散散的护卫队、哨粮队什么的整合起来的,一方面是作为预备队性质的补充团,一方面也是作为日常军队相关劳役的主要力量。

    至于那些长短期征募的民夫或是长期随军的役丁什么的,则是全部被归到纯粹的后勤和地方生产序列当中去;只是在军事管制体系下,继续保持集体生活和劳动的制度和习惯而已。

    而除了潮循的两处州城之外,其他在外的八个县城里,也按照其户口田产的多寡和特色物产的种类贫腴,来轮流安排驻防的力量;大者驻留战兵一团,驻队两团,小者驻留战兵一旅,驻队一团;以谷物产出的半年周期为一轮。

    此外,在南北两个较大的路口官寨和沿海的一处港市当中,也各有一团战兵和一团驻队长期留守,兼带保护在附近尝试性的屯田自支。而当地以乡镇市邑为基本单位,所征收的田出(粮食作物)和市税统一归公;至于由此获得其他的“杂收”,则留半作为驻兵的勤务补贴和定期的加食。

    这样层层分工的构建和布置下来,虽然账面上的军额还有八千多人,但是实际上需要维持和追加投入的资源,反而只有同样规模别部义军的六成稍多;因为周淮安根本不吃空头,也不给手下吃空头的机会,再加上组织制度和军令系统的改良,进一步降低了军队驻防的日常运营成本和其他的虚耗。

    而且随着地方营生的收益逐渐增加和积累下来,他不但没有从中取利,反而还要自己想办法弄出财货和资源来,长期的补贴那些超编的部队人头;结果就是他身边的生活水准和品质,也是相当的“清简单调”著称一时;而在大多数稍有所条件和机会,就恨不得极力堆砌起各种排场和奢华享用的义军军头里,显得尤为异类起来。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 
    广州外郭三重的子城内,清怡坊四时馆前门的街头小市上人头潺动,而烟火气息缭绕在上空,构成了长久挥之不去的薄霭。

    而混迹在其间做青衣小帽小厮打扮的少年贝沓石,也从来没有想过一天,自己可以靠到处品尝吃食来执行任务了;什么汤牢丸,什么水糕子、什么贴鱼饼、什么杂串子,什么拔生膏、什么脆生煎、什么酿螺狮。。。吃得他简直是嘴中都根本停不下来了。

    这与当初他在木器作坊混迹在一众学徒中,累死累活还要勾心斗角相互提防戒备战战兢兢的日子,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别。他一边做如实回想着,一边却是身手敏捷的像是一条机灵游鱼一般,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当中见缝插针式的穿梭而过;

    时不时还在那些摊位和铺子之间,给惊起数声“夭寿仔”“死扑街的”等呵斥和叫骂来,就像是一个为了赶着主家交付勾当,而慌不择路赶时回家的真正小厮一般的,最终消失在人群中又重新出现在了一个对角辟巷里。

    而在这里已经蹲了好几个不同打扮的少年人,对着他的身后比划了好几下,从外间的暗哨那儿确认没有人跟随,也没有眼杂的人注意到之后,这才重新围到了转回头来的贝沓石的身边,露出某种雀跃预盼的表情来。

    “这是现做的芝麻烧,还有蛤蜊夹子呢。。”

    贝沓石手中的纸包和线绑的荷叶团子,被他们给迫不及待的接了过来,而撕开大口的开吃起来。

    另外一个与他搭伙而穿得一身破烂的探报队少年卫小狗,则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这才慢条斯理的走了出去算是接替了他原本的街头游哨位置。

    与出身船户人家的他不同,卫小狗曾是个混迹街头的扒手兼乞儿,因为交不上群丐团头所订立的日常份子,而导致他左手少了一截小指。饥一顿饱一顿的,还时常受到丐群里的欺负,而被几度被打的死去活来差点而就没能挺过去。

    以至于最后还被当作替罪羊打倒捆绑起来,而送到牢狱当中去为团头顶罪。本来他只剩下过堂等死的命数了,但是义军/草贼突然就杀到了潮州来了,一时间再没有人顾得上他这个无关紧要的小贼了;等到城破后他们这些狱中之囚更是被开释了出去。

    然后按照他们案牍上的罪名重新被核理和问讯,大多数有所冤屈或是被胡乱入罪的人都得以被放走,甚至还有发给一点干粮作为回乡之资;有伤有病的也被包扎或是得到了简单的救治,因此,许多人都当场请求要留下来,哪怕是给义军做点最微贱杂活作为报偿也好。

    而卫小狗因为年纪尚小,直接被询问了几句就给放出来了,拿着这一袋子干粮在街头走着走着吃了大半之后,他突然发现自个儿已经无处可去了,于是又回头找了那些靠手牢狱的义军;却发现现在那里已经被义军重新关上了许多,原本身家尊贵或是高高在上的人物。而像他这年还没长成的半大小子,没有特别的情由和事迹做投献,人家也根本不收。

    于是,在义军占据了潮州州城数日之后,游荡在街头的群丐很快就被人给编管起来;而手中有人命被揭举出来的团头和几名粗壮的成员,很快就被砍了头。而其他的丐群也强制发配劳役赎罪,而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唯有他和几个较为年少的街头孤儿,因为揭举了群丐的恶迹和罪行,属于还可以挽救一二的类型,而被义军收容了下来;

    然后在军中严酷而紧密的日常操练当中,被迅速消磨去过往的大多数恶习和积弊还有自卑,而迅速蜕变成一个立誓要为天下受苦人讨回公道的义军士卒。所以他更需要立下功劳来证明自个儿。

    他还记得那位大人,在点校他们这些士卒时说过震耳发聩的话语。

    “表面上看,欺压你们的乃是这些大户和胥吏。。”

    “但是根子上则是大唐朝廷治下,这混帐透顶的规矩制度,在维护和纵许着这些抽骨吸髓的祸害”

    “世世代代的鱼肉和盘剥走你们的最后一点指望。。”

    “我们义军军要打击的目标,不是仅仅只是针对某家某姓的势力,”

    “而是针对的是这个世道,这个扭曲败坏的吃人世道!”

    “凭什么宗族尊长压榨旁支庶出就合理合法?”

    “凭什么官吏和豪强就可以滥用律法,对普通百姓为所欲为?”

    “凭什么穷苦人家的孩子再努力再拼命,却只能吃糠吃稀,”

    “却必须世世代代的把自己劳作的所有,进献给那样什么也不做就坐着享受的贵人?”

    “还要欠下他们一屁股的债,靠卖儿卖女粉身碎骨也没法偿还下去。。”

    “凭什么说这样的压榨压迫,就是合理合法的,是所谓的天理天道?”

    “所谓的天补平均,就是代劳老天破灭这个不公平的世道,革了朝廷时代自称的天命和气数。。”

    “为世上大多数受苦之人,闯出一条可以安居乐业活下去的路子,”

    “当最终山顶雪崩的时侯,是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也被称为《天(补)平(均)九问》,而随着那些来自怒风营和讲习所出来的说书人,而在义军士卒当中广为流传起来。虽然限于他的水准只知道这听起来很有道理而已,但是也不妨碍他那颗跃跃欲动的心思勃发了。

    他正在想念着这些种种,而一边慢慢挤过人群的间隙,向着四时馆的墙根下靠拢过去,那里有个眼界很好的位置,方便观察着出入街市上的形形色色人等。因为,这四时馆乃是靠近港市方向的子城当中一大馆驿,周边更是各色行栈、邸店、客舍的汇集所在,也是他们这次监视和探查的重点区域。

    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靠近自己选定的位置,就突然被街上涌过来的一行人,给横冲直撞不由分说的挤到一边去,差点儿没有摔了个马趴,就连脚下的草鞋都被踩掉了;只见,领头的正是一名背甲挎刀的义军头目打扮,手里还擎着作为开道的小旗;而身后跟着商旅打扮的十数人,看起来就是一伙新进来到广州的行商及童仆而已。

    只是当他重新挤过去想要把鞋捡回来的时候,却突然身子一僵;因为,其中一名脚夫打扮的粗壮汉子仅仅是看了他一眼,就让卫小狗儿头皮发麻而只觉得背上毫毛都要站立起来了,就像是一只受惊炸毛的真正狗儿一般的,连掉落的草鞋都不敢捡了,而赶忙退缩到墙角上做出畏缩的样子来。

    毕竟,作为一个长久混迹街头的乞儿兼扒手,最是擅长趋利避害的本事和眼色。日常里通过细微处察言观色的手段,来确定那些是合适的目标,那些是毫无油水的存在,那些具有得不偿失的风险,那些又是不能冒犯的对象。

    毕竟没有这种眼力的人,早就因为各种意外而变成街头上的倒尸;他可是亲眼看见过昔日一名同伴,因为贪心而摸了某位游侠儿的囊袋,然后就被对方回头找上来不由分说的砍杀在了巷子里;对方一刀又一刀的虐杀之下,让血溅满了整面墙,也躲在不远处瑟瑟发抖的卫小狗,当场就吓得屎尿齐流。

    还有另一位颇为照顾他的年长同伴,因为没能忍住诱惑而偷了某位大官人物件;结果事后追拿起来,给团头绑起来亲自送到了对方的庄子里,用狗活活的撕扯着咬死当场。

    而这次对方偶然显露出那种引而不发的煞气,同样让卫小狗想起了过往的种种;那给他一种断然是有许多人命在手而早已漠然生死视之的错觉。也仅有在他身处过的军营当中才会看得到类似的存在;这不由得让卫小狗一颗心眼儿骤然提了起来,这也许就是自己想要发现的可疑人等。

    。。。。。。

    这一行人一直来到了四时馆建筑群深处,一处相对清净的小院当中;小心的拍门对过口号之后,才被人开门迎了进去,然后前广州都督府的孔目官,如今的商馆行东周深,就被各种混杂的味道给熏的眉头都要皱了起来。

    他很有些不满意的看了眼被掀翻得满地都是的酒肉,还有那些横七竖八在室内的精壮汉子,躺在他们之间几名体无完肤的女子,已经是有出气没进气的形同尸体一般。

    “这城中的风声是越来越紧了。。昔日的关系和渊源和越发不好用处了。。”

    随后他还是按耐住性子,而对着这些手下低声的交代着。

    “是以你等需得稍安勿躁。。。继续耐心等待时机。。”

    “诸门草贼的盘查是越来越严,越来越有章法和手段,许多大盗、亡命之属,都因此失了风。。”

    而他还有没能点出来的言下之意。

    自从那些草贼在岭南道越发的坐大难治,以及重新开埠的一系列举措和装模作样的鼓励招徕通商、海贸之后,城中那些经年的海商大族或是巨贾之家,及其相应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能够提供的协力和资助也就越来越少,甚至开始阳奉阴违甚至公然拒绝他一些要求了;

    而他们这些忠于朝廷的忠义之士,原本有些如鱼得水而活动自如的地下环境,也变成越发困难和举步维艰起来。毕竟在明面上虽然是有着种种不共戴天的仇隙和抵触,但在势比人强之下除了少数有着血海深仇少数强硬派外,剩下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和草贼所掌握的,来自海上通贸所代表的财路过不去的。

    只是碍于过往牵扯不清的干系和渊源,以及朝廷的最后一点积威和侥幸;又抱着一拍两散两败俱伤的投鼠忌器之心,才没有撕破最后一点脸面。

    因此,如今他的心情委实很不好;虽然说,这段时间下来死在他手下指使的草贼头目,怕没有双十之数,轻重伤及者更甚于此;但是外部的境况却是依旧在日益恶化,贼势也愈发的嚣张,就连还在坚持抵抗的桂管、扈管之地都传来了噩耗。

    “所以这一回,来自安南的行款之人必须死在这里。。”

    周深最后斩钉截铁的道。

    “须得我等,全力以赴不惜此身。。”

    “我已然重金收买和刺探出对方的居处了。。届时自有人做那声东击西的佯动,来配合你们的行事。。”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 
    “勿论此番成败与否与否,这广府都不能再留下去了。。”

    周深斩钉截铁的补充到,然后一一打量着这些人的面孔,这已经是他可以依仗的最后力量了。

    他们既有积年彪悍的老海匪,也有凶煞残狠的亡命之徒或是独行大盗,更有昔日军中久经战阵的敢死之士和牙兵健儿;这些年替他私底下做尽了杀人越货毁家灭门的勾当,手中犯下的人命和血案也是累累之数。

    “我等的约定也就到此为止。。事了就此各奔前程好了,”

    说实话,他暗地里也是很有些挫败的感觉;自己在广府多年的经营和积威,居然还抵不过草贼之中那个“鬼和尚”,在这几个月时间内所带来的变化;无论是聚民屯田还是开海通贸,或又是开矿营造;这种循序渐进又堂而皇之的阳谋手段,也是躲在阴暗角落里的他们这些残余反抗力量,无法阻挡和对抗下去的。

    他可以挑动那些对方的豪族、土绅,乃至乡里的胥吏来暗中对抗和破坏,草贼所施行的清田丈亩的举措,乃至煽动乡人去抵制和骚扰、破坏,那些圈地屯田的作为;乃至暗中使人辣手处置其中敢于声言与之共处的出头者,来杀一儆百。

    但是却无法改变,一旦让草贼认真起来对待这件事情,就此聚合了足够的力量,又招徕了足够的流口之后,无论是明面上的阻挠和抗拒,还是私底下的械斗和争执,都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和用处了。

    尤其是那个“妖僧”在潮、循两州十县针对豪强、大户的酷烈作为,也给那些驻留地方的草贼头领们,开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和先兆;也让许多乡里在兵火中苟存下来的土豪、大族吓破了胆或是人人自危起来。毕竟在私底下阴奉阳违的推延拖阻手段,与明面上可能死全家的公然对抗,完全就是两回事了。

    尤其是草贼重整了驿路和关卡之后,他甚至连大多数地方上的消息递送,乃至暗中的遥控指挥都已然没法再做到了,反倒是他派出去的许多信使,就此音讯渺无没能在回来;而失去了幕后给他们出主意的领头人,和私下武力上的支援,这些四散在对方的土豪大户们,也就形同一盘散沙而只剩下了一些消极应对的手段了。

    他固然还可以恐吓和袭击那些,城邑里试图与草贼做买卖的商贩之属,用各种私下里的残酷手段来以儆效尤;但是却没有办法阻挡那些海商之家、世贾大族,对于重开海贸的求利之心;正所谓是挡人财路若杀人父母,就算是掌握在些最微贱泥腿子出身草贼手中的钱财,那也是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财货。

    事实上,当因为战火而流离在岭东境内的流民,大都被这些草贼给招徕走或是强制收容、编管进了各处的作坊、工场和矿山之后;他和他的手下们可以居中挪谕腾拿的空间和机会,也就大大的缩减起来,以至于只能困守在这广州城内的一隅之地。毕竟,没有足够混乱局面作为掩护,又怎么谈得上浑水摸鱼的机会呢。

    现在甚至连那些旧属的胥吏都开始不好用了;因为这些草贼居然开始在城中举办讲习所,而培养和教导自己的人手,来逐步取代各处底层的旧属吏员,以便推行各种新举措;这一方面另那些原本出工不出力的胥吏们,有些紧张和自危起来而害怕失去生计,在一些事情上多少变勤勉起来而不再拖沓和推诿;一方面也变相的导致了消息来源的缩减。

    毕竟能够依靠昔日的渊源拿捏他们,来顺水推舟的提供些许消息和便利是一回事;但是为了鞭长莫及的朝廷讨逆平贼事业,不惜丢掉自己世代的营生乃至性命的结果,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而他们固然可以凭借多年沿袭下来的公中惯例,暗中威逼利诱的水磨手段或是设局构陷,收买拉拢其中的个别甚至是一小群人,但是却没有办法一下子把成百上千的人,都给一起拉拢和转变成自己的同情者和协力对象。

    若是他们尚有这种实力和资源的话,也就不用屈尊在这广州城里行那谋刺、袭击的冒险之事,而是直接拉起一支人马来公开驱逐和打击这些犯境的草贼了。

    因此,周深也只恨自己没有早早就发觉和决心剪除,这个看似不算起眼的祸害;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的演变到现在的局面,就算他想要搭进去全部身家和人脉,也已经无法挽回了。现在只要是明眼人都可看出来,草贼在岭外的割据之势已然初成。

    因此,就算是他曾经的上家和盟友,也不得不放弃了想办法离开广府了暂避一时了;但是别人固然可轻易说走就走的出奔,他作为昔日本地出身的孔目官,兼带多方势力的居中协调人,却是与地方的牵扯和羁绊实在太深了。就算最后能够和其他人试图逃离沦陷的岭南之地,也意味着他放起来一切根基和经营,而在陌生异地寄人篱下重新开始的莫测前程;

    更何况那些人事前并没有通报自己一声,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带着财货和人手随船出海,脱离了这处越来越无可作为的险地;未尝也是一种对他所坚持的一贯行事,变相的不满和放弃。

    所以他很有些不甘心,而想要在最后努力上一次。最起码也要让这些草贼不能轻易的统合起岭南五管来,而始终在后方留下个牵制和对立的所在;至于因此可能造成的徒多死伤和刀兵之灾,那也是身为大唐子民所必需为朝廷奉献的代价之一。

    为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