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英国的收购也进行顺利,这得益于撒切尔夫人政府推行的国营企业的私有化运动,大量的军工企业被卷入其中。阿拉伯航空旗下的英国肖特飞机公司成功的完成了对英国的霍克?西德利公司股权的收购,他们持有了霍克?西德利30%的股权,这家公司著名的鹰式教练机,海标枪导弹的生产商,并且在民用客机的机翼制造和设计方面也有领先优势。
同时肖特飞机公司正在计划收购史密斯宇航公司,预计收购金额可能超过40亿美元。这次收购包括史密斯宇航公司的飞行管理系统,电力管理和机械驱动系统以及空中平台处理系统。史密斯航宇公司是史密斯公司,他们的业务主要是为航空公司提供飞行软件,空中平台处理系统,动力供应,转化,分配和驱动产品,飞行控制系统,起落装置应用软件,各种发动机部件等,业务涉及到商业飞机,包括波音737和空客A320以及许多军用飞机。
一旦收购成功,肖特飞机公司将实力大增,如果完成对霍克?西德利的完全收购后,它会成为英国乃至欧洲的大型航空企业。
以上的收购虽然成功,但与阿拉伯航空工业公司在意大利的收购项目来说,都显得不值一提了,阿拉伯航空在意大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对阿尔塔利亚公司和马基飞机公司的收购。这两架公司是意大利著名的航空企业,后来都并入了芬梅卡尼卡公司和菲亚特公司宇航公司一起成立了著名的阿莱尼亚宇航。
65亿美元收购阿尔塔利亚和马基飞机公司的壮举让阿拉伯航空工业的实力大大加强,如果它能够成功的将英国的肖特飞机公司和霍克?西德利公司进行整合,那么这个公司将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航空制造企业。刘明甚至想让它在吞并史密斯公司后再和VI进行合并,组建一家类似于未来的世界第一大军事防务公司EADS的强大军工企业。
不过现在没人知道VI和阿拉伯航空其实是一个老板在幕后操纵,如果真的泄露出去,对它们的发展会有很大麻烦,因此刘明只好放弃了这个伟大的计划。刘明感到非常可惜,如果成功的话,那么这个新的公司将一点也不比洛克希德或者波音公司差,它将成为未来的欧洲防务巨擘,甚至将可能成型的EADS扼杀在摇篮里……
世界第一军火巨头啊……多么有诱惑力的想法!刘明摇头感叹一下,将合并计划放进了办公室的书桌里。
对于伊拉克的迟疑,里根以及美国政府很是不满,不过伊拉克很快递交上来大笔订单,还是让他的眉头放松了一些。不过看到这个订单上的货物,他又开始皱眉思考了。
订单上的最多的就是军火武器,对于武器贸易,美国人是很高兴接受的。但是问题在于伊拉克进口的可不是普通武器,伊拉克人竟然要求订购2架E…3望楼空中预警机和4套AN/APY…1/2水平旋转雷达系统,订购100台F110…GE…100发动机,40架AH…64阿帕奇武装攻击直升机,大批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和AGM…65小牛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
对于发动机和炸弹、导弹等武器,美国人乐意卖给伊拉克赚取美元,但是预警机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他们就有问题了,这是美国第一流的高科技,如果落入伊拉克手中,后果如何,这让美国政府心存疑虑。于是经过一番考虑后,美国人表示,愿意出售发动机,炸弹、导弹,并愿意用新式的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攻击直升机替代阿帕奇,但是发动机和预警机恐怕有问题。
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后美国方面批准了武器出口计划,伊拉克将获得价值15亿美元的精确制导弹药,价值8亿美元的200台F110…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和价值2亿美元的两套AN/APY…1预警雷达系统,此外伊拉克还将向美国购买20架CH…53直升机及配件,价值5亿美元……
第四十九章 柏林墙下
那堵墙必须要推倒,这就是我想对他们说的话。————罗纳德?里根。
1987年的国际大气候终于发生了变化,引导这种变化的开始是一个小的,但是有标志性的事件。
1987年11月24日,罗纳德?里根总统访问联邦德国,他参加德国银行界的人物的邀请晚宴时,遇到了著名的银行家迪特尔夫妇。里根的一位年轻幕僚向迪特尔夫妇问道:“你们对柏林墙真的感到适应了吗?”
场面立时冷场,迪特尔夫妇以及他们的客人们均面面相觑。里根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终于有位衣冠楚楚的男士举起了臂膀指了指,大声说道:“我的姐姐住在那个方向20英里的地方,但我们已经有20多年没见面了。你认为我们对此能习以为常吗?”
他的话犹如打开了闸门,众人纷纷开始情绪激动的发言,紧接着,另一位男士开始讲话,他说:“每天早上我在上班的路上,总是要通过一个岗楼。每天早上同样的士兵总是要用双筒望远镜盯着我看。那个士兵和我讲同样的语言,我们有共同的历史。但是我们之中一人是动物园看守,另一人是动物,而我从未确定彼此的角色。”
就连迪特尔夫人也挥着拳头愤怒地说:“如果这位戈尔巴乔夫先生真的要‘公开性’和‘改革’的话,那么他就应该有实际行动,拆除这堵该死的墙。”
眼前的一幕让美国的年轻幕僚非常尴尬,但一旁的里根总统却看着这一切,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5日,罗纳德?里根总统在摄像机面前,背对着勃兰登堡大门,面对着聚集的人群,发表了那场历史上存在的著名演讲。他面对着镜头,冲着柏林墙大声疾呼:“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想为苏联和东欧谋求和平、繁荣和自由的话,到这扇大门这儿来吧,打开这扇大门,拆掉这堵墙吧。”
这声音一出,全场几乎都震惊了,如此直白,没有委婉、一相情愿,只有事实。这是里根的风格!这是一个领袖西方世界的超级大国的风范!
里根的这句话让德国和欧洲人对他的好感大大上升,联邦德国、英国甚至荷兰和挪威的媒体都对里根的演讲进行了全文的转载,里根在勃兰登堡大门前的演讲形象被刊登在了头版头条之上。
而凭借着这次演讲,里根这次访问得到了极大的成功,联邦德国中央银行,英国银行和挪威、卢森堡、荷兰等9国的财团决定联手对美国进行总价值为239亿美元的投资刺激计划,这将大大帮助处在困境中的美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进行复苏。
里根的另一项目标得到了加强,北约防务的协作程度得到促进。美国军队和北约军队在德国境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以增强对抗苏联军队入侵的能力。而边境另一端的苏联驻德国部队也针锋相对的进行了军演,两方隔着柏林墙剑拔弩张,一点没有推倒阻碍,和平相处的意思。
…………
里根对美国的改革计划全面启动,他进行了很有魄力的改革,以星球大战计划为基础,以振兴美国军事力量为核心,大规模使用国家订货刺激军工产业,以实现美国的经济复兴。
而在外交上,他以勃兰登堡门前的演讲为开始,全面强化与北约盟国的关系,开始在欧洲及其他地方,对苏联的势力发动反击。尽管美国的经济并不景气,但里根通过近乎于发动战争的方式强化人们对苏联的仇恨,以对外冲突转移国内矛盾。
这些计划是行之有效的,很快苏联人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苏联海军的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和波罗的海一再的受到美国海军、挪威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组成的联合反潜阵线的拦截。而在空中,美国战机经常飞抵波罗的海上空,对苏联领空进行窥探。
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美国开始在土耳其和德国部署新式的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它不在中程导弹裁减条约之中,因此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发展。
…………
面对美国的攻势政策,苏联政府此时是内郊外困,要想对抗美国巡航导弹和空军的优势,苏联在技术上暂时还做不到。制造大量的新式战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原材料,苏联国内的生产能力暂时不够。而在财政上,由于里根的行动,欧洲10国对苏联进行了财政上的制裁,使得苏联无法从欧洲的银行中获得新的贷款,这影响了苏联很多计划的实行。
这种情况让戈尔巴乔夫非常懊恼,但是又无可奈何,里根的政策太咄咄逼人了。苏联此时尚未从阿富汗抽身,加上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巨大损失,加上今年苏联全国的粮食生产再度欠收,这一系列的情况综合到一起,使得苏联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美苏两国此时的境况都很困难,就好像两个巨人一个生病,一个受伤,经过一番搏斗都滚到悬崖边上。他们都衰弱了很多,但现在受伤的坚持着向生病的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生病的此时已经无力还手,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
刘明看着这个错综复杂的局势,他感到自己出手的时候到了。此时的苏联如果不上去拉它一把,可能就此沉落解体。而他选择的方式,则是非常独特的,因为——1988年来了,美国的总统大选就要开始了…
第五十章 大选前奏
这个答案告诉了那些一直以来充满焦虑、恐惧和怀疑的人们,我们可以将双手放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将它再次带向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巴拉克?奥巴马。
*********************************************************************
1988年到来了,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年份——大选年。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将为未来四年的白宫主导权展开激烈的争夺。选举如战场,这就是两大竞选阵营每四年一次的决战
美国总统竞选已经超越了美国未来政治的本身,成为了一项全球关注的活动,因为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超级大国,美国的对外政策将严重的影响世界的走势,所以新任总统的党派和政治观点则会受到各国的关心。
而总统选举本身早已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游戏,它也超越了选举本身。调动全国资源支持总统候选人的是其身后一个分工缜密、利润惊人、有着近4万从业者的竞选工业。这些被称作政治顾问的职业竞选专家负责向总统候选人和其助选委员会提供包括民调分析、媒体传播、直邮、筹款、事件和对手对策分析等专业服务,这个经济现象被称为选举经济。
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力量的强弱将决定总统竞选是否成功(注:奥巴马这次全胜也得益于他的超强筹款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团体都会在大选当中有所行动,通过捐款给候选人来为自己未来的利益提供保障。比如犹太团体就把这个手段运用的出神入化。
预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通常从大选年的年初开始,到年中结束。预选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政党基层会议和直接预选。前者是指两党在各州自下而上,从选举点、县、选区到州逐级召开代表会议,最终选出本党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后者在形式上如同普选,一个州的两党选民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选出本党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是大多数州目前采用的预选方式。
预选结束后,两党将分别在七、八月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但这一次双方的候选人似乎还没有经过党内选拔就已经呼之欲出,共和党内的候选人中现任副总统乔治?布什呼声最高。他跟随里根担任副总统八年,有着丰富的执政经验,而且还担任过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在党内和国内都有很大的号召力。
而民主党方面则是上次惜败于里根的参议员萨姆?纳恩,萨姆?纳恩目前在民主党内有着坚定的支持率,而且其人比乔治?布什要年轻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位参议员的政治观点和现任的总统完全不同,他主张将美国的精力由冷战中与苏联对抗转到国内的经济问题上来,这在普通民众中有着良好的反应。
选战尚未开始,民主党参议员萨姆?纳恩就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了来自几家大公司的代表,在他的接见结束后,两个人留了下来。
萨姆?纳恩搓着手,微笑着走进书房问道:“你们对现在的行情怎么看?”
留下的两个人是来自东山基金和东风投资两个金融巨头的代表,皮埃尔?罗布森和普雷斯特?沃克,这两个人在上次他的选举中出了大力,并且提供了高达1500万美元的竞选基金。他们和萨姆?纳恩的关系已经非常熟悉了,萨姆?纳恩甚至在东风投资中挂了一个顾问的名头,不过现在为了参加竞选,他已经把这个兼职推掉。
皮埃尔转过身子,他肥胖的身子把沙发给弄得轧轧作响,他的脸上露出一阵微笑,说:“刚才这些人很有意思,只是不太明白事理……依我看,金钱政治有可能实现,但是我不会把这件事说得透彻……政治家应该讲究含蓄……”
萨姆?纳恩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他沉默了片刻问道:“这一次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总统竞选了,如果失败恐怕党内没有人会再次把我推出来。那么现在你们该把你想说的话一股脑儿说出来。你们终究拿定了什么主意?可以提供多少竞选资金。”
听了他的这句话,皮埃尔?罗布森和普雷斯特?沃克严肃了起来,皮埃尔开口说道:“我对您的当选有着充分的信心,这么说吧——我们愿意全力支持您的竞选活动!”
“我们也愿意加大对您的支持力度,请您相信,东山与您是站在一起的。”
“那么——”萨姆?纳恩问道:“你们所说的这个全力支持是什么程度呢?”
“我们基金的实力您是知道一点的,您可以想象我们的全力支持。我们第一期就将拿出1000万美元支持您的竞选活动。”皮埃尔?罗布森说道。
萨姆?纳恩听了吃了一惊,第一期就1000万美元,也就是还有第二期?他心中大喜,这时听到一旁的普雷斯特?沃克说道:“我们第一期也将拿出1000万美元来投入竞选,在您成为民主党候选人后我们还将继续投入。”
话说到这个份上,萨姆?纳恩信心大增。2000万美元的竞选基金打底,在民主党内没有任何人可以在预选阶段和自己争锋,不过他也知道高投入就是为了高回报,对方必定对自己有所要求。
他点点头,看着面前的两人,诚恳的说道:“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请告诉我,你们需要什么?”
第五十一章 千年一投
库尔德人、什叶派和逊尼派都是伊拉克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应该放下仇恨,拥抱未来,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伊拉克大选广告词。
******
刘明看着手中的协议,感到非常满意。萨姆?纳恩在与两大基金代表的谈判中承诺,如果他当选将适度开放美国的投资与金融市场,允许大笔国外资金进入美国从事投资与商业经营。在非国家安全领域,这些资金的流通将享受一定的自由和隐秘权。
这就为东山、东风等大型投资基金从国外募集资金提供了很大方便,也增强了它们资金流动的秘密性。
他愿意开放美国的部分实体产业来允许国外资金进入,当然大型的国防及战略工业领域仍然不会开放。在开放的实体产业中,伊拉克也是大有可为的,毕竟伊拉克的工业基础很薄弱,近年来虽然大力加强,但是仍然差距巨大。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大量的中小型工业企业都有着很强的实力,即使伊拉克无法收购的最核心领域的大型工厂和公司,对这些中小型企业的收购行动也能让伊拉克的工业水平大大增强。而且美国的军事采购很多都是从中小公司进行的,只要收购成功,这些公司一样可以为伊拉克带来世界第一流的技术和装备。
在刘明的授意下,东山和东风以及其他的基金都开始向海外转移资产,并且紧缩财政,这些投资公司实力都很强大,他们的紧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美国经济更加难受。刘明的目的就是不停的打击共和党,在大选前制造一种经济严重动荡的局面,这会使得共和党在总统选举中完全处在下风。
…………
第二天,圣城纳杰夫……
“长官——一切都准备好了!”尤尼斯走进来,向刘明恭敬的报告道。
听过这个声音,坐着谈话的两个人相视一笑,刘明对面坐着的正是什叶派穆斯林领袖西拉塔尼。西拉塔尼于1930年出生于伊朗的马什哈德,他从5岁开始研读《古兰经》,被称为天才的神学儿童,后来他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义的研究。
1949年,他在伊朗库姆地区的什叶派神学院学习,1952年移居伊拉克圣城纳杰夫。此后,他潜心研究哲学、语言修辞和法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融入《古兰经》的运用中。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为什叶派的大阿亚图拉。
在萨达姆政权时期,西拉塔尼被长期软禁在家里,不得与外界联系,致使他逐步淡出了伊拉克政坛。但是他在什叶派穆斯林当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受到大多数什叶派宗教领袖和众多部族领导人的支持,因此刘明上台后将他释放出来,允许他自由讲学,并且和他进行会谈,一起协商伊拉克的政治改革。
这一次是刘明准备在什叶派聚集的纳杰夫附近的一个县里,进行一次地方选举。这次地方选举是由当地人民自己提民的候选人,并自行投票决定最后的人选。刘明特地将西拉塔尼等什叶派领导人请来,还请来了库尔德人的领导人贾拉尔?塔卡巴尼一同观看。
刘明将把这次选举作为一个样板,明确的告诉这些人,伊拉克是所有人的伊拉克,不但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等所有民族都是伊拉克的主人。同时这也是一次尝试,如果新选出的当地领导能够热爱国家,并在大局上支持刘明,那么他不介意继续在其他民族地区推进这种民主方式。当然,如果效果完全相反的话,刘明也不介意象萨达姆一样使用铁血手段来对付反对派。
邀请贾拉尔?塔卡巴尼的行为是令人震撼的,就连美国的纽约时报都承认,“库赛?阿卜杜拉的这次行为是慷慨而勇敢的,这标志着他正致力于推动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因为贾拉尔?塔卡巴尼就在前年还在率领着游击队在北部山区于伊拉克军队作战。
刘明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在几年前的那次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