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二战风云-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卷 第二章 莫斯科的初春

三月初的莫斯科,仍旧感受不到丝毫春天的气息,无论是高高耸起的屋顶,还是道路两侧光秃秃的白桦树上,都还残留着皑皑的白雪。

肃穆庄严的克里姆林宫正门前,今天显得热闹非凡,无数的莫斯科市民云集于此,远远看上去,整个红场都人山人海的,看上去像有什么庆典。在靠近正门的巨石阶梯上,成群的记者簇拥在那里,翘首企盼的,似乎在等候着什么人到来。

在最高的那一层阶梯上,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等人齐聚在一起,一个个有说有笑的,似乎心情很愉快地样子。而在他们的身边,竟然还站着几个西装革履的家伙,这些人的打扮,同在场的诸多苏联高层领导人格格不入,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局外人”。不过在这些人中,有两个却是在场的那些记者们所熟悉的,这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国务卿赫尔,另一个则是英国外相艾登。他们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肯定有什么事关国际问题的新闻要出现,因此众多国家的记者才会云集于此,像要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在将近九点半钟的时候,红场的东入口处,缓缓驶来几辆灰黑色的伏尔加轿车,车头上那飘扬的镰刀、铁锤的小旗子,在劲风的吹拂下,显得还有那么几分气势。

看到缓缓驶来的车子,原本在红场中负责维持秩序的苏联大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在最短地时间内。为车子的行进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几辆车子缓缓驶到克里姆林宫的台阶下,专门负责的警卫疾步走上前去,为车内的人拉开了车门。随后,在第一辆车上,一身戎装的楚思南面带微笑,大跨步地走了出来,在他的身后,紧跟着走出来的则是波波夫中将。而在第二辆车上,走下来的却是同样一身戎装的崔可夫,以及温文儒雅地苏斯洛夫。

当四人从车上走下来的。原本就人声鼎沸地红场上变得更加喧嚣起来,尤其是那些等候已久的各国记者们。更是迅速地围拢上来,如果不是有那些警卫的阻拦。估计这人流就要把楚思南几人踩死。

今天是楚思南以及崔可夫等人从北方前线返回莫斯科的日子,而凑巧,今天也是赫尔与艾登访苏的日子,因此,在这莫斯科红场上,才会出现这么隆重的一幕。

“南!”迎着楚思南,一个人影出现在他的面前。却是阔别已久的吉尔尼洛娃。

“嗯,”楚思南伸手揽住吉尔尼洛娃地胳膊,同时面带微笑的朝他所经过的每一个人打着招呼。

“你怎么和波波夫乘一辆车来的?”吉尔尼洛娃俯身凑到楚思南的耳边,在作出一个亲吻的动作地同时,却小声地说道,“这会让你很尴尬的。”

吉尔尼洛娃显然也得到了什么消息。她在借这个机会,提醒楚思南。

“我自有安排。”楚思南回赠她一个吻,同时小声回答道。

夫妻俩的这一番亲密举动。自然引来了四周记者地频频拍照。在不久前时代周刊的介绍中,人们都知道楚思南有一个温柔贤惠的苏联妻子,而他的这个妻子,似乎还在苏联政府中担任一个很重要的职务。不过具体是什么职务,却没有人知道,苏联高层对这个女人的身份,遮掩的很密实。

“那自己多小心,千万不要冒失了。”吉尔尼洛娃又小心的补充了一句,然后便很自觉地退后一步,站到了楚思南的身后。

“楚,你们夫妻果然恩爱啊,”原本在楚思南身后的崔可夫,趁这个机会上前几步,走到和楚思南并肩的位置之后,笑呵呵的说道,“说实话,很让人羡慕。”

“瓦西里,你就别取笑我了,”楚思南闻言转过身,耸耸肩之后对崔可夫说道。

“我可不是取笑你,”崔可夫伸手在楚思南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别有深意的说道,“我的确是很羡慕你,而且还很佩服你,你做的一些事情,我自信不一定敢去做。”

崔可夫说着,用眼角的余光瞟了瞟走在最后面的波波夫,他话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已经昭然若揭了。

楚思南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隐意,他若无其事的笑了笑说道:“你太过讲了,我们大家都是朋友了,而且还是在北线战场上并肩作战过的战友。我到现在都还没来得及谢谢你呢,要不是你在关键时刻对我们的支援,我们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崔可夫从楚思南的这番话里听出了另一层的含义,他把“并肩作战过的战友”这句话说得很重,其用意应该就是指出一点:波波夫和他楚思南是这种关系,所以他就要冒着得罪人的危险,去力保这位战友。

仅从这方面来说,崔可夫就觉得自己应该佩服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尽管从政治的角度讲,两个人并不处在一个阵营里,甚至还是针锋相对的对头。

如果没有那该死的政治斗争,崔可夫觉得自己可定能和面前这个黄皮肤的年轻人成为朋友,而且还是那种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朋友。就像之前在北线指挥作战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思路就和自己是那么的相近,在很多方面,自己不用说,作为军事委员的楚思南,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安排。说实话,崔可夫至今都认为,和楚思南这样的军事委员作搭档,真的是一件很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他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可以同这位年轻人一起上战场,一起指挥作战。

“楚,”崔可夫用力地握了握楚思南的手,然后叹口气说道,“老实说,我和怀念你在北方面军担任军事委员的那段日子,我也由衷地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

楚思南明白崔可夫是在好意的提醒自己,在波波夫这件事情上要慎重从事,如今反悔还来得及,否则的话,一旦因此得罪了某些人,那今后估计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那好啊,”楚思南装作若无其事的笑了笑,然后说道,“我也希望还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可要把丑话说在前面,我这个人做事可是很鲁莽、很感性的,你到时候可不要害怕我会牵累你啊。”

楚思南的话,令崔可夫几乎有了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很感性?”直说他崔可夫胆小怕事不就得了吗?中国人真是狡猾,骂人都拐弯抹角的,不着痕迹。

“哈,楚,你太狡猾了,”崔可夫血气上涌,他伸手在楚思南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同时放声笑道,“给我用激将法,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你看我崔可夫是那种胆小怕事的人吗?你放心吧,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还能并肩作战的。”

第七卷 第三章 挖个坑给你跳

崔可夫的话,令楚思南感到一阵儿欣喜,不错,他就是希望崔可夫能够和他一起努力保住波波夫,而且他相信,只要崔可夫也站在他的一边,那么无论是图哈切夫斯基,还是布柳赫尔,就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

当然,他也知道以崔可夫的经历,他要想让这招激将法起作用,是几乎没有什么可能的,他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崔可夫心里还残存着的那一股子军人豪气。如今看来,他有些成功了。虽然崔可夫没有给他什么承诺,但是从他那番话中,却能听出一个意思,那就是他会看情况来的。

“嘿嘿,看情况来?我可不给你这样的机会,我需要你马上表态。”楚思南心中有些阴险的想到。他在拉着波波夫和他同乘一辆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那就是利用记者与媒体的力量,先把波波夫的功绩问题坐实了,从而让图哈切夫斯基或是布柳赫尔,都无法以这方面的问题为借口,处理波波夫。

如今看来,他的猜测还算准确,在此时的克里姆林宫门口,云集的并不仅仅是苏联国内的记者,还有很多来自美国、英国的记者,这样一来,他的计划就可以全部施展开了。

当楚思南和崔可夫亲密交谈的时候,围拢在四周的记者们纷纷把手中的相机对准了他们,并频频的按动快门,有些心思活泛的人,应在构架着这次新闻播报的内容了。在之前时代周刊地砖刊登载中。曾经言及楚思南与崔可夫关系不睦,并言之凿凿的分析说,这一方面同苏联权力高层的势力分割有关,另一方面也同两人的军籍出身有关。在苏联,一个军事委员和一个指挥官之间的关系,就很少有和睦的。

如今,这两位风云人物联袂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而且彼此间的关系看上去却是和睦无比,且不管这是不是在惺惺作态,反正记者们觉得有看点就好了。

“楚。瓦西里,”在这个功夫。原本站在高出台阶上的图哈切夫斯基等人也快步走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科涅夫。首先招呼道,“欢迎你们回来,你们是当之无愧地苏联英雄,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科涅夫说地声音很大,看来是有意要说给那些记者们听得。“原来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有新闻炒作这一说了。”楚思南心中闷闷的想到。

科涅夫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和楚思南握了握手,同时。却将目光朝波波夫地方向瞟了一眼。

楚思南知道科涅夫是在用这种方式询问自己,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因此他也笑了笑,然后大声说道:“斯捷潘诺维奇,您实在是过奖了,这次北方战役的胜利,可不仅仅是我或者是崔可夫同志的功劳。如果没有方面军全体红军战士的英勇拚杀。没有全体指战员的上下一心,没有最高统帅部方面的大力支持与英明领导,我们怎么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您说是吧。瓦西里?”楚思南伸手拍拍崔可夫地肩膀,笑呵呵的说道。

“不错,”崔可夫点点头,面带微笑的回答道。“毕竟在一场规模如此庞大的战役中,单靠指挥官一个人的才能,是不足以谋求胜利的。”

“嗯,”楚思南趁势说道,“如果说到真正地苏联英雄,我想有很多人比我更有资格获取。像在布拉耶夫斯基鏖战中勇做先锋、重创德军精锐步兵师的第二十师师长巴季茨基同志;率领集团军在德战区英勇作战、有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波波夫、伊捷申科、马盖耶夫、斯科坦金等同志;在沃尔霍夫河西岸坦克会战中表现出色地索科洛夫同志,等等等等。这些同志无疑都是处在一线的指挥官,他们担负着更多的责任,承受着更大的危险,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所以,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称赞的人。”

“我相信,瓦西里也会赞同我的看法的。”楚思南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这头狡猾的小狐狸!”崔可夫在心里把楚思南狠狠地鄙视了一下,嘴上却不得不赞同道,“没错,从更多方面来讲,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站在楚思南的身后,吉尔尼洛娃将前面几个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在这个时候,她一方面在为楚思南的做法感到担心,另一方面,也在为楚思南的成长而感到欣慰。从楚思南刚刚为了保住波波夫,而玩的这一手类似于“捆绑销售”的伎俩上,她能看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自己的丈夫在政治敏感性和技巧方面成熟了很多。他把对波波夫功绩称赞,同其他诸多的将领捆绑在了一起,并由此让崔可夫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崔可夫除了表示赞同还能说什么?他总不能在承认别的将领的功绩时,单独把波波夫列出来加以批评吧?如果那样的话,相信那些西方的记者们立刻就会从中察觉到什么,然后对此刨根问底,到最后,难堪的只能是整个统帅部。而如果崔可夫只是单方面的表示赞同,那么在国内外媒体的渲染下,波波夫就是一个应该受到奖赏的人,虽然他今后的去向还不好说,但是至少不会受到什么过分的处罚了。

“南在收买人心啊。”吉尔尼洛娃最感到欣喜地,就是这一点。在这一段时间里,吉尔尼洛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楚思南在军方地位的变化。当初,楚思南还呆在莫斯科的时候,除了有什么会议之外,很少有军方的人到家中拜访。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北线战役结束之后的这段日子,到家中拜访、探询的人那是络绎不绝。像此时正受图哈切夫斯基器重、并传言将会被破格授予少将军衔的第二十七师师长巴季茨基,他在返回莫斯科第一天里,就找上门来拜访,言辞之间充满了对自己丈夫的敬仰孺慕。如果不是提前得到了一些风声,吉尔尼洛娃甚至会以为他是听从了图哈切夫斯基安排,前来拉拢楚思南的呢。除了巴季茨基之外,像什么梅列茨科夫、扎波罗热茨以及大批隶属北方面军、别洛耶湖区方面军的将官们,也纷纷前来拜访。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楚思南在军中的人员还是相当好的。

虽然目前吉尔尼洛娃还不敢肯定自己的丈夫是在有意的收买人心,但是如果事情能照这样发展下去,那终有一天,他会在苏联的军中拢聚起一批足够强大的追随者。到那时候,什么图哈切夫斯基,什么布柳赫尔,都不一定敢与轻易动他了。

吉尔尼洛娃相当期盼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

第七卷 第四章 重返克里姆林宫

楚思南的话,在众人中引起的反应绝对不是相同的,和吉尔尼洛娃的欣喜表情不同,当图哈切夫斯基与布柳赫尔听到波波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两人的脸色都不约而同的变了变,很显然,他们都对楚思南这种做法感到有些不满。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两人都不能多说什么。

因为一向以来布柳赫尔都把楚思南当作是自己人,因此在这个时候,先出来表示迎接的,自然也会是他。

几步走到楚思南的面前,布柳赫尔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面带宽慰的微笑说道:“楚,好样的,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这场战役打得漂亮……”

“是啊,”没等布柳赫尔把话说完,紧随而至的图哈切夫斯基就插进来笑道,“和你相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就都该无地自容了啊,哈哈哈……”

楚思南狂汗,他听得出来,图哈切夫斯基如今已经彻底对他失望了,因此,也把他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了。当着在场的这么多苏军老帅们,图哈切夫斯基来上这么一句话,这不是明摆着要给他楚思南树敌吗?

果然,布柳赫尔显然也听出了图哈切夫斯基话语中的含义,他不经意的皱了皱眉头,然后淡然一笑说道:“米哈伊尔,你这么说倒是令我先感到无地自容了。是啊,同楚的出色表现相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倒是真的该退休了,我在考虑,是不是在我们接下来就要召开的统帅部会议上。应该重新作出一些调整,以便给楚这样大有作为地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呢?”

老狐狸毕竟是老狐狸,布柳赫尔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图哈切夫斯基的挑拨打消了,同时,还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这段时间以来,图哈切夫斯基同布柳赫尔之间的争权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两人都极力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一些重要甚至是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楚思南和崔可夫在北线战场上取得的巨大胜利,无疑是一个新地契机。

图哈切夫斯基要趁这个机会提拔崔可夫。而布柳赫尔则要趁机把楚思南进一步重用,这样一来。双方就争得不亦乐乎了。楚思南同崔可夫相比,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在这次北方战役中所获得功绩,要大于崔可夫。但是他也有一个短处,那就是在在苏联高层中的资历,远远比不上崔可夫地深厚。在此长彼消之下,楚思南与崔可夫基本上就处在了一个持平的水准上了。

在这段日子里。每当布柳赫尔提到要重用、提拔楚思南地时候,图哈切夫斯基一个派系的人,就会以楚思南过于年轻,而且还是刚刚被提拔上来的等等理由为借口,加以否决。此时,图哈切夫斯基自己说的话出现了纰漏。布柳赫尔怎么可能不趁此机会打上一钉耙?

“哦,是啊,是啊。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确应该多作考虑了。”图哈切夫斯基怎么会不了解自己对手的心思,他面不改色地应承了两句,然后转开话题,说道,“来来,楚、瓦西里,我先给你们引见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图哈切夫斯基说着,微微侧过身子,为跟随他身后的赫尔与艾登闪开了位置。

楚思南其实一开始的就已经看到这两位了,对于赫尔与艾登,他是早知其名而未亲见其人,此时他们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来恭喜北方战役大捷的?这显然不太可能。

不过因为有了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所以楚思南只是稍一考虑,就大其概地猜到了他们此次前来苏联的目的。他想,如果自己所料不差地话,这两位英美的重量级人物,应该是来苏联牵线搭桥的。而牵这个线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就要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然后制定一份《联合国家宣言》。

说实话,楚思南对这个宣言没什么兴趣,对由此而建立起来的联合国,也同样没什么兴趣,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联合国,在其成立的最初二十年间,就是一个美国人操控的傀儡,而在五十年后,又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摆设。不过这话说回来,现在的历史应该起了变化,也许这个联合国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也不一定。

不过,无论这个联合国会有如何的不同,楚思南也没有什么兴趣和这两个人打交道,因此,他只是同赫尔与艾登简单的客套了几句,便不再说话了。

场面上的客套持续了几分钟,在接受了众多记者的提问与拍照之后,图哈切夫斯基提议众人进入克里姆林宫的宴会厅,进行名为给英雄们庆功同时也是迎接远道朋友的宴会。

楚思南非常讨厌参加这种宴会,他觉得自己在这种场合中,非常的不自在,就好像被人家用绳子捆住一样,要注意这个要注意哪个的。这哪里像在战场上指挥战斗的时候那么自在,那么从容若定,那么潇洒自如?

“楚,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在宴会刚刚开始十几分钟的时候,布柳赫尔抓住一个机会,凑到楚思南的身边问道。

“不是,”楚思南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挠着脖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你知道的,我最不喜欢这种场合,感觉浑身都不舒服。”

“哦?”布柳赫尔先是一愣,继而开怀大笑,他对楚思南如此的坦白感到很满意,“不适应这种场合可不行啊,你现在的身份可不允许你有这种畏难情绪,要知道处在你这个位置上的人,时常参加这种宴会是无可避免的。专著工作是很好的,但是在工作之余也要注意交往嘛。”

“希望我能适应吧。”楚思南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