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二战风云-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笑。”

图哈切夫斯基笑了笑,快步走到自己地座位上,先朝会议厅里忙碌的无关人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然后才坦然坐下,看了对面的布柳赫尔一眼,说道:“瓦西里,算来你我自从离开卢比杨卡监狱之后,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好好的在一起坐过了,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彼此间说说心里话了。”

布柳赫尔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困惑,不过他很快笑道:“如今的情况不同过去了嘛,当初在牢中的时候,咱们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家都清闲得很啊。如今呢,身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公事繁忙了,尤其是德国人还濒临城下,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了。”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布柳赫尔也同时在心里飞快的思索着,他想不明白图哈切夫斯基为什么会有今天这种举动,难道他真是想和自己叙叙旧?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自从重回克里姆林宫那一刻起,这种可能性就已经不存在了。

“是啊,我们现在的时间是不多了。”图哈切夫斯基耸耸肩说道,“不仅仅是我们,还有雅基尔他们,这段时间里,瓦西里你恐怕也没有什么时间和他们深谈了吧?”

“咯噔!”

布柳赫尔的心里一声巨颤。

“米哈伊尔,你到底什么意思?”听出图哈切夫斯基话中有话,布柳赫尔脸色都变了。他怀疑对方这话中所指的,是雅基尔他们在立场上有了自己所不了解的变化,毫无疑问,这对布柳赫尔来说,是真正致命的。

“噢,我没有别的意思,”图哈切夫斯基摆摆手说道,“我只是一时间有些感慨罢了。”

尽管图哈切夫斯基如此说,但是布柳赫尔仍旧没有能够安下心来,他坐在座位上,眼睛紧紧的盯着对面的“老朋友”,似乎想要从他那张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这一看之下不要紧,布柳赫尔禁不住大吃一惊,如果不是对面这个人和他太熟悉了。他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坐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当年那个堪称“红军第一美男子”的图哈切夫斯基。那张曾经堪称迷人地脸上,此时看上去竟然是如此的苍老,那一道道深刻的皱纹;那干裂而苍白的嘴唇;那浮肿的双眼,这……这真的是米哈伊尔吗?他什么时候老成这样了?!

这只是半年的时间而已,布柳赫尔震惊之下,在一瞬间就遗忘了刚才自己心中的担忧,他呆呆的看着对面的图哈切夫斯基,一种心酸地感觉不知不觉的涌上心头。毕竟曾经是一个战壕中地战友,同时。又是同病相怜的难友,虽然这半年来。两人之间为了权力二字大动干戈,彼此间勾心斗角、暗拼刀枪。但是此刻一看到图哈切夫斯基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步入了垂垂暮年,布柳赫尔地心里怎么可能好受的了?

其实图哈且夫斯基的苍老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显现的,自从出狱之后,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过度的劳累、日复一日的忧心,再加上他自己的病情,就使得整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迅速地衰老。更何况昨夜又一宿没合眼,他的面色看起来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这种情况布柳赫尔先前并没有发现罢了,从出狱之后到现在,由于政治上站在对立的舞台上,布柳赫尔在这半年时间里,根本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图哈切夫斯基的身体状态。他的目光甚至都没有在图哈切夫斯基的脸上停留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又能发现什么?

“米哈伊尔。你,你这是怎么啦?!”在巨大地震惊之下,布柳赫尔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我?什么我怎么啦?”图哈切夫斯基没有反应过来,他在自己的身上看了看,困惑的问道。

“我是说你地脸色,你看起来似乎……似乎……”布柳赫尔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话。

尽管布柳赫尔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图哈切夫斯基还是明白了他要问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对于图哈切夫斯基来说是一个绝对的秘密,他不想更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哦,我没什么,只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好罢了,”图哈切夫斯基摆摆手说道。

“噢,是这样吗?”布柳赫尔怀疑道。

“嗯,”图哈切夫斯基漫不经心的哼了一声,然后说道,“你不想知道我为什么没有睡好吗?”

“为什么?是不是这段时间过于劳累了?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建议你还是适当的休息一下吧,你的脸色看起来的确很糟糕,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布柳赫尔说道。

“不,不,不,这和劳累没有关系,”图哈切夫斯基笑道,“我只不过是去看了一个人,和他聊了一些曾经的往事。哎,没想到太投入了,以至于这一夜没有合眼。”

“楚思南?!”布柳赫尔脸色顿时一变,他直觉的猜测道。

“不错,就是这个臭小子,”图哈切夫斯基似乎没有发现布柳赫尔的表情变化,他笑呵呵的继续说道,“哎,自从当初他投向你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和这个小子畅快的聊过了,说实话,昨天晚上我真的很高兴,这臭小子身上就像一种叫做‘年轻,的传染病毒一样,这么长时间了,我还从没有像昨天晚上那么精力充沛过。”

“是吗,那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布柳赫尔不动声色的说道。

“很多,主要是回忆一些过去的事情,”图哈切夫斯基瞟了他一眼,然后说道,“说实话,这个臭小子很投我的脾气,从他的身上,我能依稀找到一些我年轻时候的样子,尤其是那一付冲劲。我至今都相信,如果半年之前他没有选择跟随你,那么现在他应该是我最信任也是最器重的一个年轻人,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

“没想到你这么看重他,”布柳赫尔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然后从桌子上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仍旧滚烫的茶水,这才继续说道,“不过在我看来,他的野心似乎不小,而且办事也莽莽撞撞的。不是一个可堪重用地人。”

“野心?”图哈切夫斯基眨动着眼睛,似乎对这个突然词有些不理解,思考片刻之后,他才说道,“其实野心和上进心在大多数时候是很难区分的,关键要看这个人如何。臭小子在军事上的才华,我就不多说了,我想瓦西里你自己也应该很清楚,像他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了。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我们何妨多给他一些时间或者是空间去发展?”

“米哈伊尔,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又究竟想要对我说些什么?”布柳赫尔感觉自己要听不下去了。对方很显然是在着意的夸赞楚思南,与此同时。也在影射自己嫉贤妒能、没有容人之量。

“我想对你说的是,得绕人处且饶人,楚思南这件事情,你还是放手吧。”图哈切夫斯基微叹口气,说道,“正如我所说的,我们都已经老了。就算是你手中把握的权力再多、再牢固,那又如何?早晚有一天,我们不还是要把一切都交给他们年轻人?我们的苏维埃事业不是只限于我们一代,我们需要地是传承,是延续,是发展……”

“米哈伊尔。照你这么说,我们的年轻一辈同志中,就只有他楚思南一个人可堪大任。是个值得造就地人才喽?”布柳赫尔不以为然地说道,“我看不见的吧?是,我承认这个年轻人地确很有才华,眼光也很独到,但是要继承我们的事业,仅仅靠有才华有眼光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对我们的事业足够忠诚。可是你看看这个小子,他都作了些什么?他竟然在西伯利亚第二军区策动士兵哗变,而且还利用对安全委员会的控制,企图对莫斯科实施情报封锁。这是什么性质?这不就是反叛吗?”

图哈切夫斯基静静坐在座位上,听任布柳赫尔将话说完,这才语气平静得说道:“瓦西里,我承认楚思南同志在这两件事情的处理上是有些欠妥之处,而且从这方面来看,他不接受一定的处罚也是说不过去地。但是追根朔源,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就真的是要凭借着一个第二军区,哦,还有安全委员会来造反吗?我想他还不至于傻到这种程度吧?”

“那你说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的目的何在?!”布柳赫尔摆摆手,恼怒道。

“为什么?我想这一点,瓦西里你自己应该再清楚不过了。”图哈切夫斯基耸耸肩,说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布柳赫尔勃然作色,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说道。

“好,那我就来说说我是什么意思,”图哈切夫斯基慢条斯理的说道,“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第一,在楚思南同志还身在雅罗斯拉夫尔的时候,你无缘无故地软禁吉尔尼洛娃同志,这是为什么?难道你预见到他要在第二军区挑唆哗变了吗?第二,西伯利亚第二军区,作为我们后方的一个军区基地,这段时间以来,都是朱可夫同志在负责指挥的,楚思南可以说是从未到过那里,他以一个外人地身份,又为什么能够在那里轻而易举的挑唆起如此大规模的骚乱来呢?第三,你派去处理霍尔崔事件的阿巴库莫夫同志,他在这场骚乱中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为什么第二军区从普通士兵,到最军区最高指挥员,都欲除他而后快?第四,雅罗斯拉夫尔几个兵工厂的政治犯集中营又是怎么回事?”

“你,你……”布柳赫尔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自己所作的事情图哈切夫斯基竟然全都知晓了,毫无疑问,就在昨天夜里,楚思南已经把一切都跟他交待清楚了。

“怎么,瓦西里,我的问题很难回答吗?”图哈切夫斯基一脸严肃的看着布柳赫尔,毫无感情地说道。

“哼,”强自按下不安的情绪,布柳赫尔讪讪的坐回自己的座位,然后说道,“我不想多做解释。这些事情都是统帅部大多数同志同意实施的,我……”

“不,不,不,”不等布柳赫尔将话说完,图哈切夫斯基就抢先说道,“据我所知,统帅部的大多数同志,都对这些事情茫然不知,如果通过表决的话,你的这些举措是不会得到通过的。”

端起面前的茶杯,图哈切夫斯基喝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你也许不知道,昨天晚上,我在楚思南同志的牢房里看到了谁。”

“谁?”布柳赫尔方寸大乱,他直觉的意识到情况不妙了。

“我看到了雅基尔和普特纳,当然,还有你最信任的科涅夫同志,”图哈切夫斯基叹口气说道,“你知道吗,他们对你这段时间以来的做法,也是相当不满的。”

“什么?!”布柳赫尔直勾勾的看着对面的老朋友,同时也是老对手,他几乎不敢相信对方所说的这些话是真的。

“瓦西里,”图哈切夫斯基长叹一声,然后说道,“这段时间你太劳累了,工作上犯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依我看,你还是退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吧。”

“这是你们昨天晚上商量好的决定吗?”布柳赫尔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他冷静下来,淡然一笑说道。“就算是吧,”图哈切夫斯基说道,“不过也是今天的会议上所要商讨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就不把这件事情拿到会议上去表决了,你……你也就不必参加今天的会议了。”

“恐怕是以后的会议都不要参加了吧?”布柳赫尔从座位上站起来,看似不经意的伸手抚了抚自己座位的椅背,同时笑道。

图哈切夫斯基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他。

“好吧,我同意,”少顷之后,布柳赫尔说道,“米哈伊尔,你赢啦,现在我退出了。”

第八卷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一章 苏米研究所

一九四二年的四月对于莫斯科来说,注定是晴朗的月份,这份晴朗不仅仅体现在明媚的阳光以及和煦的春风上,还体现在人们的脸上以及目光中。

多年来死气沉沉的克里姆林宫,终于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一个令所有苏联人为之敬仰的名字,频频在《真理报》上出现,而他所颁布的一系列条令、政策,则给无数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而这个名字,就是图哈切夫斯基。

在抹掉了布柳赫尔这个唯一的绊脚石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几乎是急不可耐的展开了对克里姆林宫乃至整个苏联的整顿。他的整顿涉及到了整个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从军队到集体化农庄;从最高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到各级地方苏维埃政府;从遥远的远东地区到仍旧处在德国人控制下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等等等。

在图哈切夫斯基的大规模整顿中,楚思南深切的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包容。

尽管布柳赫尔被免除了在最高统帅部的主要职务,但是他并没有被直接踢出克里姆林宫,作为国防部的只要领导,布柳赫尔仍旧是军方的一名要员,在这一点上,图哈切夫斯基还是留了情面,他终究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既然布柳赫尔都没有被彻底罢免,那么曾经和他“同流合污”的那些人,自然更加不会受到牵累,而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楚思南。

在布柳赫尔下去之后。楚思南就被释放了,他重新恢复了自己的职务,而作为他的妻子,吉尔尼洛娃自然也回到自己地岗位上。不仅如此,好色而倒霉的克留奇科夫也恢复了职务。

在图哈切夫斯基力主实施的整顿中,楚思南绝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他还是一个主要的参与者。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主要代表之一,楚思南是非常支持图哈切夫斯基的整顿提议的,在一系列整顿的方案中,楚思南本人也为图哈切夫斯基提供了不少的建议。

例如。为了恢复和发展战时后方农业生产,楚思南提出了集体农庄农户积极性提高的问题。按照他地提议。克里姆林宫颁布实施了《战时农业复兴若干举措条令》,按照这些条令。全国各地的集体农庄一律开始颁发粮食补偿金。

按照斯大林时期地农业政策,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基本上就是城市重工业地附属品,集体农庄中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要有一大部分义务上缴给国家,而且剩余的那一部分,即便是出售也价格低廉。正如米高扬在面对图哈切夫斯基质询时所说的,各地的集体农庄基本上都是在亏损。而农户们长期以来都是在遭受剥削。他们出售的谷物价格,只相当于成本的百分之十,而肉类则更低,只相当于成本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何来生产积极性?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各地的集体农庄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农庄中行政管理人员的编制庞大,非生产人员过多,说白了。就是吃饭得多干活的少。

同时,由于战争的原因,大量地农业土地被德国人占据、大批的精壮劳力被送上了战场,这也是造成农业生产水平急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三大问题堆积在一起,就造成了目前全国农产品短缺,粮食补给严重不足地状况。

针对这些情况,楚思南在私下的交谈中向图哈切夫斯基提出建议,目前三大问题中的第一个是最好解决的,既然农户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就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让他们看到提高生产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利益是什么?说白了,利益就是金钱。现在农户们所面临的状况,是多生产粮食也是生活困难,少生产粮食同样是生活困难,既然如此,大家所幸都怠工,都吃大锅饭。在这种情况下,谁会好好干活,多产粮食?要想扭转局面,就必须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多产粮食就能多赚钱,从而改变生活状况。

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目前国家在打仗,各方面的开销都很大,尤其是后方的军事工业,更是需要耗去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又从哪里去调拨这些收购粮食的资金呢?

从自己当初所处的那个时代里,楚思南很容易的就找到了办法,那就是国债。没错,就是国债,专门向农民发放的国债。国家从农户手中高价收购粮食,但是这些购粮款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先支付一少部分,剩余的由各级政府出面,向农户开具欠单,欠款在战争结束之后计息偿还。

楚思南所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如果放到今天来实施,那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农民会买账,这不就是***“打白条”吗?可是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在苏联的体制下,这对于长期以来都看不到改变生活状况希望的农户来说,这可是很新鲜的,是一件破了天荒的好事。同时,在克里姆林宫高层的决策者们看来,这种办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于是,这一项建议,很快获得了通过,并作为重要一项措施,被列入了《战时农业复兴若干举措条令》当中,而楚思南本人,也由此受到了图哈切夫斯基的称赞。

而楚思南在图哈切夫斯基整顿中提出另一项建议,是针对军队改革的。在经历了布柳赫尔争权事件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对军方高级将领的权限问题颇感忧虑,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以往那种为了限制一级指挥员而设置的军事委员制度已经落后了。各部队地指挥员往往都同军事委员利益相干,两者紧密结合,导致军事委员所谓的监督作用如同摆设。因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务必要对军队制度进行改革,以免出现部分军方将领权限过大、甚至是拥兵自重的问题。要知道苏联实施的是联邦制,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军队一旦出现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图哈切夫斯基这方面的考虑,楚思南提出了一项建议,那就是军事委员制度仍旧保留。但是对于各个部队军事委员的任职方式却要有一定的修改,而这项修改。就是军事委员的轮调制。对于一支部队来说,要想保持它的战斗力。那么就不能经常更换指挥官,这一点是绝对地。但是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大家时常在一起共事,很容易培养出过硬的感情,所谓地战友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情谊,这种感情一旦养成了,那么就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军队也是最容易出现派系分化地地方。

既然从保持部队战斗力的方面考虑,指挥员不能经常变动,那么就只有调动军事委员了。军事委员在部队中的权力很大,除了在指挥作战方面军事委员的职权低于部队指挥官之外,其他的各个方面。军事委员的权限都在指挥官之上。军事委员是党的代表,这些人在接受任命之前,都要通过安全委员会地细致核查。其中一大部分,本身就在安全委员会挂有职务。从某些方面来看,苏联军队中的军事委员,就有点像是中国明朝时期的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