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争鸣-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宇流明对着陈孙又是一躬身,口中说道:

    “启禀大人,现在民团首领朱挺、卫灌具已收押,民团尚需一人暂时统领,下官以为龙马乡耆长吴二牛足以胜任,请大人定夺。”

    陈孙心道:好人做尽了,好处也是要占尽,这民团首领的位置落到你的手里,到时候却要我来背这个得罪警备团团长汪广浩的‘黑锅’。想到这里顿时觉得有些郁闷,但是此事确实是宇流明一手促成,却也不好否了对方的提议,只得故作大度的摆了摆手,说道:

    “此事,就由宇流明巡检一并办了吧。”

    只见宇流明得到陈孙默许,随即回身对二牛说道:

    “陈县令有令,命吴二牛暂代会泽县民团营长一职,代职期间务必忠于职守,约束部众,不得生事。”

    二牛闻言,心下大喜,连忙躬身道:

    “下官领命。”

    宇流明点点头,继续说道:

    “还不去,招呼你的部署,整好队列准备领取本月饷银。”

    在场众多乡勇一听,今天到衙门口生事不仅不治罪,还有饷银可拿,个个无不喜笑颜开,纷纷按照二牛的要求,排成几列纵队,安安静静的等待着衙门发饷。

    接下来的事情便不用宇流明再去操心,他简单向二牛交代了几句之后,便和县令陈孙等人返回衙门之内。

    次日,二牛耆长正式前往民团上任。上任伊始,二牛营长便一改往日民团懒散的作风,召集全员在营地之中进行操演。这一操演却是坏了,平日里这些乡勇懒懒散散,久不习练,三五成群的打架闹事在行,这列阵操兵的活计却是基本上一窍不通。操演刚一开始便出了洋相,百十来号人乱哄哄的挤在一团,听到队列命令却是完全无所适从。

第107章 练兵() 
次日,二牛耆长正式前往民团上任。上任伊始,二牛营长便一改往日民团懒散的作风,召集全员在营地之中进行操演。这一操演却是坏了,平日里这些乡勇懒懒散散,久不习练,三五成群的打架闹事在行,这列阵操兵的活计却是基本上一窍不通。操演刚一开始便出了洋相,百十来号人乱哄哄的挤在一团,听到队列命令却是完全无所适从。

    主持操演的二牛见状,不禁皱了皱眉眉头,然后立即把自己从龙马乡带来的二十名精状汉子叫到自己身旁。这些人有些是原先就是二牛手下的老人,还有一些是新近招募的人手,这些人却都是经过二牛调教有那么一些粗浅的战阵常识的。二牛让这二十人把民团分成二十个小组,每组六到七个人,然后让这二十个人按照他们在龙马乡训练的法子,对这些乡勇进行操练。

    如此安排之后,这一天的操练才算是正式开始。但是接下来的训练却是让这些民团的兵卒更加的吃不消,光是上千次的武器劈砍、突刺,就已经让这些人累的软倒在地上,一个个哭天抢地的哀嚎。看着眼前这幅场景,二牛只是皱了皱眉头,冷冷的丢下一句:

    “明日继续。”便离开了营地。

    第二天,训练量又发生了变化,除了上千次的武器劈砍、突刺以外,二牛又命令手下的精壮带着这些民团的兵卒来到城外进行了五公里的越野。

    第三天,越野训练又增加了‘负重’的项目

    到了第七日,民团之中终于有人吃不消了,有几个胆儿大的跑到二牛那要求退出,没想到二牛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这下,民团当中一些原本心思动摇的兵痞、混混全都跑到二牛那儿,一窝蜂的想要退出,二牛却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短短两天之间,从民团当中被遣散的就有八十余人,整个民团的规模缩水了三分之二。

    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泽县的官员们就常常能够看见二牛带着不到五十人的民团队伍在空荡荡的营地当中挥汗如雨的进行着疯狂的训练。后续还是有一些零星的民团兵卒因为受不了二牛安排的大强度训练,先后离开了民团。民团的人数渐渐的减少到了三十余人才最终的稳定了下来。宇流明又命二牛将这三十余人的背景一一探查了一番,发现留下来的这些人大多均是家中一贫如洗,连田地都已经贩卖光了的家伙,这些人如果离开了民团,恐怕立刻就会断了生活来源,所以虽然在民团的训练非常的辛苦,但是这些人却能够坚持下来,毕竟在这里还是能够有口饭吃。

    到目前为止,对于民团的整编才算是基本达到了宇流明的要求。但是当陈孙得知二牛竟然将县里的民团裁撤掉了三分之二,却有些坐不住了,连忙找到宇流明。宇流明却是一脸无辜的模样,口中说道:

    “这民团之中大半皆是朱、卫二人的亲信,如今朱、卫二人被县令拿下,这些人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所以大多数心怀去意,还有一些人对我们更有怨怼之心。若是我将这些人强留下来,只怕是容易生变啊。”

    陈孙闻言,眉头一皱,口中说道:

    “那如此,本县民团人数本就稀少,现在再这样一裁撤,只怕是连日常的治安都难以维持,更惶论说要抵御盗匪了。”

    宇流明淡淡的答道:

    “陈县令切莫忧愁,这人虽然少了,但是现在每月州府拨下来的饷银还是那么多,咱们从这银子里拿出一部分用来招募人手,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自然会有人前来投效,而且新招上来的人必然也比原先靠着攀附卫、朱二人的关系进来的人要可靠。”

    陈孙闻言,不禁点点头,吩咐宇流明立即去办。接下来一日,会泽县城里便贴出了招募民团乡勇的告示,而招募的乡勇待遇和原先一样。原先那些受不了大强度训练而离开的自然不会再去应募,但是会泽县中贫困户却是不少,虽然听说新任的民团首领最喜折腾人,但是能拿固定的饷银总好过在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因此倒是有部分人前去应征。

    不过民团这次招人却是出奇的严苛,前去应征的人士都要经过好几层的筛选:首先是看身体四肢是否健全,有残疾的不收;其次是看身体是否健壮,孱弱多病的不收;最后还要查户籍,只收家中少田的贫困户。经过这一番折腾,又淘汰掉了不少人,半个来月基本上招上来了八十余人,民团的总数又回升到了百余人的规模。而这百余人的民团士卒在二牛高强度的训练之下,战斗力和原先朱挺、卫灌二人所带领的民团却是有了天壤之别。

    当民团的管理开始逐步的步入到了正轨之后,接下来,宇流明却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放在了会泽县的农业上。夏天很快就会过去,那么接下来就是比夏粮征收更为重要的秋粮征收。会泽县的水稻和麦子是一年两熟,在夏季的阳光和雨水的灌溉之下,秋季的粮食收获会远远超过夏季。

    会泽县下辖的几个乡镇现在都已经进入到了秋粮征收前的准备中了。这一次,各个乡镇的官吏出奇的繁忙,因为宇流明巡检大人在取得了县令陈孙大人的首肯之后,他的职权范围又增加了一项临时性的工作,就是专司巡查全县各镇秋粮征收事宜。至于这一次为什么陈孙又把如此重要的权力放心的交给宇流明,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这个家伙后台硬,而且有县丞周汉臣的一力帮衬,另外一方面,秋粮征收本身也是一个苦差事,各乡各镇都有一些个地主豪强不服管束,敢于抗税的是大有人在,所以陈孙倒是乐的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宇流明,自己当然也是存了看戏的心思。

    不过这一次宇流明倒是没有贸然的完全照搬龙马乡的模式,毕竟会泽县的情形要比原先龙马乡复杂很多。原先在龙马乡自己的死敌实际上只有杨柏一个人,当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完全没有妥协的可能。而且这是巴蜀杨家的旁系,自己放手对付人家能够得到郡守褚怀远的全力支持,但是全县的地方豪强可不止杨系这一支,要是把全县的豪强都得罪了,那就算郡守大人不免自己的官,只怕自己在会泽县也将寸步难行。

第108章 宁静的日子() 
不过这一次宇流明倒是没有贸然的完全照搬龙马乡的模式,毕竟会泽县的情形要比原先龙马乡复杂很多。原先在龙马乡自己的死敌实际上只有杨柏一个人,当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完全没有妥协的可能。而且这是巴蜀杨家的旁系,自己放手对付人家能够得到郡守褚怀远的全力支持,但是全县的地方豪强可不止杨系这一支,要是把全县的豪强都得罪了,那就算郡守大人不免自己的官,只怕自己在会泽县也将寸步难行。

    所以,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宇流明定下的策略是,除去龙马乡之外,其他乡镇基本按照原先的政策收取秋粮,不过整体上缴数目要在往年的基础上上浮20%,具体数额由各乡里正自己往各家富户摊派。政策制定下去之后,宇流明自己也没闲着,却是命令二牛时不时的带上二三十人的民团士卒跟着自己,全副武装的在各乡各镇巡视,美其名曰:巡查乡间治安。其实更大的成分是向各乡的富户、豪强展示武力。

    不过这样一来,效果倒是出奇的好,原本宇流明在龙马乡的一系列作为已然令会泽县的诸多富户、豪强心中凛然,现在他带着手底下这一帮人“凶神恶煞”一般,往各乡这么一转,基本没有敢于公开抗税的情况出现。

    在巡察各乡的同时,宇流明又带上书吏王匡前往各乡里正所在馆驿,命王匡带着一干书吏核对各乡土地数目和相关人员户籍,一方面在深入调查、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杜绝各乡官吏随意调整和收回乡民租种的公田,另一方面又是监察是否存在地方豪强强迫乡民出让或者以多种方式变相侵占乡民土地以及侵吞、截留、挪用公田等问题。这一系列举措好比悬在各乡官吏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斩落下来,一时间,会泽县的各乡里正更是人人自危,卯足了劲开始准备秋粮征收的各项事宜,生怕出现丝毫差错,让巡检大人给揪住‘小辫子’。

    另外,基本已经养好伤的林青宇流明也没有让他闲着,给他拨了二十名民团士卒,命他带着这些人跟着鲁彦师傅也在各乡查看,主要是看各乡农田水利以及农耕器具是否存在问题,及时予以修补。

    此外,宇流明又利用空余的时间,带着暖暖和赤哥他们专门去了一趟龙马乡南面的穆图村等几个彝族部落聚居的村子,自从在宇流明的引导下开始自己种植粮食以来,部落已经基本上没有人会再挨饿了,所以宇流明的到来自然得到了村里人的热烈欢迎,色目嘉老族长更是带领众头领、村长亲自到村口迎接。

    暖暖则是兴奋的拉着宇流明在村子里四处转悠,带着宇流明四下查看这段时间以来村子的各种变化。宇流明被暖暖的小手拽着,在村子里逛了大半日,一边和暖暖嬉戏打闹,一边留心着村子里的各种情况。渐渐的,他发现村子里的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比以往几次自己前来的时候多了。尽管大家的生活依然十分的贫苦,但是每一位村民却都看到了希望,以前大家都是在这蛮荒之地,在生死边缘挣扎,除了生存生命中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但是现在大家有了希望。

    在农田里,村民们挥汗如雨的干着农活儿,但是大家却有着闲情在空闲之余,插空互相的说笑。精状的彝族小伙子也会时不时的想方设法凑到心仪的姑娘身边,用尽各种方法想要吸引姑娘们的注意。姑娘们虽然不会明着表示什么,但是从她们眉目之间的笑意能够轻而易举的发现此刻她们心中雀跃的情绪。而村里的老人们则是非常豁达的看着年轻人在农田中互相的调笑,他们考虑的更多的则是什么时候把哪家的闺女娶过来,给自己的儿子生娃,或者是要给自家闺女选个真正的如意郎君。

    美好的时光总是非常的短暂,宇流明在穆图村待了两天之后,必须要返回县里了,意外的倒是暖暖和赤哥带着好些个彝族精状小伙子非要跟着宇流明会县里,说是愿意在宇流明身边效劳。赤哥和那些小伙子倒也罢了,关键是暖暖却也偏偏死赖着让宇流明带着她回县里,而且貌似色目嘉、色目南山两个人似乎对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

    色目嘉老族长乐呵呵的说:

    “这丫头,在山里野惯了,她愿意去哪就由得她,巡检大人倒是不用太在意分心照顾这丫头。”

    色目南山则是恶狠狠的对宇流明说:

    “你要是敢让我闺女受半点委屈,我就亲自带着族人到县里找你算账!”

    眼见没有办法摆脱这丫头,宇流明只得又带着暖暖返回县里。

    秋粮征收尚未正式开始,但是当代大儒赵熙奉皇命巡视南疆的文书已经到达了建宁。一向偏远的建宁很少能够赶上朝廷天使前来巡视的状况,至少本朝是没有过的,所以当这个消息正式传开的一刻,建宁地区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已经陷入到了一种坐立不安的状态当中。

    说起来也着实让褚怀远有些笑话建宁地区的官员没有见过世面,现在每天官员们谈论最多的便是大儒赵熙来到建宁后要如何接待,不少人还跑到郡守大人面前旁敲侧击的打听天使抵达建宁的日期,并一本正经的请示相关的接待事宜。面对这种情况,褚怀远统统都是回复:安心办好自己的差事,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看着这些每天喜形于色的官员,褚怀远的心中却有些凝重,因为他能够看出,这次朝廷突然派遣赵熙前来南中巡视,只怕是有的放矢,原本在巴蜀杨家的阴霾之下,南中已然颇不平静,这样一来只怕这潭水会越来越浑了。

    无论建宁地区的官员有多么的躁动,该来的始终要来。就在所有人都望眼欲穿的情况下,大儒赵熙的车驾终于姗姗而来,抵达了永昌。这一日,永昌城全城都弥漫在一种亢奋的气氛当中,城内的官员早早的就穿着上了自己最是得意的一套官服,早早的就在城门外的长亭迎候,周遭的百姓虽然被士卒驱赶到了道旁,但也是三五成群的驻足在不远处不肯离去。

第109章 天使驾临() 
无论建宁地区的官员有多么的躁动,该来的始终要来。就在所有人都望眼欲穿的情况下,大儒赵熙的车驾终于姗姗而来,抵达了永昌。这一日,永昌城全城都弥漫在一种亢奋的气氛当中,城内的官员早早的就穿着上了自己最是得意的一套官服,早早的就在城门外的长亭迎候,周遭的百姓虽然被士卒驱赶到了道旁,但也是三五成群的驻足在不远处不肯离去。

    褚怀远站在众多官员的首位,他眼角的余光四下的扫视了一下站在自己身旁的同僚,只见这些官员个个面孔之上均是一副雀跃之情,还时不时有人会举目向着道路远处张望,期盼着朝廷天使的车驾。

    这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嘟哝了一句:

    “来了,来了,快看”

    褚怀远向着官道的远方极目望去,隐隐看见一队人马簇拥着一辆车驾沿着官道向着永昌城缓缓而来。眼见车驾越来越近,前来迎接的人们纷纷不自觉的探身向前张望,使得人丛当中竟然引起了一阵骚动。褚怀远见状,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朗声说道:

    “肃静!成何体统?”

    此言一出,原本微有骚动的人丛顿时陷入一片沉静,但是众多官员往向天使车驾眼神中的那一丝希冀却是越发的明显。天使的车驾沿着官道缓缓向前,距离众人所在的长亭越来越近,众多迎候的官员们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终于,车驾在长亭前缓缓停了下来。褚怀远向着车驾深鞠一躬,然后朗声说道:

    “建宁郡守褚怀远恭迎朝廷天使。”

    褚怀远身后的官吏同时躬身行礼,口中不约而同的说道:

    “恭迎天使!”

    车驾旁的一名侍从轻轻的撩起车厢前的帘子,只见,一个银发老者衣袂飘飘、迈步而出,目光炯炯的注视着眼前的众多建宁官员。他缓缓的从车驾上下来,身形刚一落地,他那瘦削的身躯便即挺拔而立,仿佛一颗苍松矗立在危涯之上,一股逼人的傲然之气让在场之人禁不住心中一凛,这便是蜀中大儒赵熙!

    赵熙一露面,褚怀远等一众官员连忙又是一拜。赵熙点点头,抬手挥了挥袖摆,口中说道:

    “诸位免礼,老夫此次奉皇命前来南疆,自建宁郡始,朱提、越隽、牂牁等四郡均要亲自巡视,所过之处一切从简,不得扰民。”

    褚怀远与身后官员又异口同声的说道:

    “下官遵命。”

    接下来,建宁郡的各级官员便随着褚怀远上前来和赵熙见礼,赵熙先是和褚怀远一番寒暄,话说褚怀远年少游学时,所治经典为诗书,均是儒家著作,而赵熙作为蜀中大儒曾经为这两篇经典做过批注,褚怀远在拜读的同时,还曾亲自赶往蜀中聆听过赵熙的讲学,所以二人交谈时,褚怀远对赵熙执弟子礼,赵熙对褚怀远的态度也颇为亲切。

    一番交谈后,却有一人来到赵熙身旁,此人身着朝廷六品官服,相貌倒是平常,但是神色间却显露出几分淡漠,双目中偶尔闪过几丝精光,让人顿时产生几分距离之感。

    赵熙看了一眼此人,随即向在场的众多官员介绍道:

    “诸位,我来介绍一下,此次老夫经益州入南疆巡视,刺史杨雄大人派遣这位韦通判一路护送侍候。”

    不待赵熙详细介绍,那人便自己向着眼前的众多建宁官员一拱手,口中说道:

    “在下江州通判,姓韦,上盛下昌,见过各位同僚。”

    江州通判,那就是巴蜀杨家的人。这是在场所有官员的第一感觉,一时间气氛顿时有些凝固。不过韦盛昌却似神经比较大条,完全没有感受到当前这种尴尬的气氛,只是一脸淡然的和众位官员一一打招呼。在场的众多建宁官员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得打个‘哈哈’敷衍两句,不敢与这人太过亲近。

    见此情景,倒是褚怀远开口打破了僵局,只听他说道:

    “韦通判一路护送天使南来巡视南疆,当真是劳苦功高,稍后本官自当安排馆驿供通判歇息,待通判返回蜀中之时,本官定当亲自相送。”

    谁知那韦盛昌却是脸色一端,口中说道:

    “郡守大人有所误会了,下官此次奉杨刺史之命随赵熙大人前来南疆巡视,从头至尾下官都必须和赵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