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思忖了半晌,褚怀远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认真的在书信之上做好批注:文中之意,可酌情通报郡内各县,至于其余四郡不必知会。
褚怀远吩咐侍从将宇流明的书信交郡长史程潜阅办。随后,褚怀远便没有再理会宇流明书信的事情,而是再次陷入到对于接下来如何应对沈江明咄咄逼人的攻势的思考当中。
又是一个多月之过去了,南疆区域之内竟然再没有下过一次雨。随着时间的推移,旱情已经是越来越明显,各地农田失水严重,土地干裂、庄稼枯萎,不少河流已经开始断流。当褚怀远接到各县上报的夏粮征收数据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此次夏粮征收上来的粮食数量竟然不到去年的一半!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旱情,南疆五郡各级官员都有些措手不及。南疆虽地处蛮荒,但老天爷还算眷顾这片土地,气候向来是风调雨顺,谁也没有想到会遇上这样的大灾,由于事前并没有任何的准备大家都慌了手脚。
此时再想着采取蓄水的办法抵抗灾害已经晚了,五郡之内多地已经开始出现了饥荒。老百姓吃不上粮食饿着肚子,便要想着法子寻找出路,既然自己家没吃的了,就去有粮食的地方,灾民就这样形成了。各地的灾民从四面八方开始汇集,一开始是几个乡,然后扩大到几个县,最后在各郡当中都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灾民潮。此时此刻,在南疆的大地之上,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难民潮。这些人潮漫无目的的在四处游弋,他们当中有青壮、老人和妇孺,有的人走着走着便一头栽倒在路边再也没有起来,而还剩下一口气的其他人则是麻木的看上一眼,然后继续他们漫无目的的旅途。这些人潮就像蝗虫一样,一旦听闻哪里有粮食,便瞬间蜂拥而至,将该地区的粮食席卷一空之后又裹挟着更多的人奔向下一个目标。
很快,灾民所带来的混乱在南疆的各地蔓延开来。越隽郡内首先出现了灾民杀死官员抢夺官粮的暴行,接着是朱提、牂柯南疆原本在平定林震之乱后,才刚刚恢复的秩序在这场天灾的面前再次崩坏。
此时,建宁郡的状况要稍好于其余四郡。由于宇流明的提前示警,而褚怀远又将旱灾的预计提前转发郡内各县,使得建宁郡内不少县级官员提前引起了重视,自然就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使得旱灾来临之际不至于措手不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对于建宁郡造成的危害仍然在持续的扩大,而最为致命的却是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四郡的灾民在本地已经无可就食的情况下,已经渐渐开始有向着西南的建宁郡汇聚的趋势。
在越隽郡的最南端宁南县,饥肠辘辘的灾民们一个个衣衫褴褛的伫立在县衙之外,不少人在哀声祈求着县令大人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这些人当中既有外地逃荒而来的灾民,也有受干旱所困而粮尽的本地住户。但是,无论灾民的哀告是如何的凄婉,县衙的大门却是始终紧闭着。
终于,守在县衙外的灾民有些忍耐不住了,几名青壮汉子大着胆子来到县衙大门前,用力的拍打着厚厚的门板,口中喊道:
“县令大人,救救我们吧,我等已经数日水米未进了。”
“县令大人救救我等百姓吧”
“恳请大人发发慈悲”
不知过了多久,县衙大门在灾民们不懈的拍打之下终于缓缓打开。此时,从门内走出来一个胖乎乎的书吏,此人一见到眼前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身上衣不遮体的灾民,脸上顿时露出一股子厌恶的神色,口中说道:
“尔等粗鄙之人,啸聚在县衙门前意欲何为?”
灾民中一个青壮壮着胆子说道:
“启禀大人,我等具是临近地区的灾民,老天不仁使我等今夏颗粒无收,而家中粮食早已吃尽,今日我等汇聚于此恳请县令大老爷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胖书吏轻蔑的注视了一眼眼前的青壮汉子,口中说道:
“好大的胆子,你叫什么?”
“草民名叫许汉明。”
胖书吏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口中说道:
“许汉明,你一介草民竟敢妄言开仓放粮,把县令大老爷置于何地?”
许汉明辩解道:
“非是小民斗胆妄言,实在是大伙儿多日水米未进,再这样下去怕是要饿死人啊!”
胖书吏说道:
“放粮赈灾县令大人早有筹划,尔等不必在此请愿,且自行散去回去等消息便可!”
许汉明连忙问道:
“书吏大人,请问大老爷何时开仓放粮?”
胖书吏本意便是要把围在衙门前的灾民打发走了了事,哪里有什么开仓放粮的具体日期,眼见许汉明纠缠不休,口中说道:
“你这贱民忒不知好歹,开仓放粮的日期岂是你可以过问的,速速离去”
第240章 宁南惨案(2)()
胖书吏本意便是要把围在衙门前的灾民打发走了了事,哪里有什么开仓放粮的具体日期,眼见许汉明纠缠不休,口中说道:
“你这贱民忒不知好歹,开仓放粮的日期岂是你可以过问的,速速离去”
说话间,胖书吏转身便欲离去,许汉明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拽住胖书吏的袖子,口中焦急的说道:
“书吏大人,人命关天啊”
这许汉明一时惶急之下,竟然将胖书吏的衣袖撤掉一块,胖书吏见状眼神中顿时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口中说道:
“放肆,贱民敢尔”
许汉明眼见自己闯了祸,顿时也懵了,仓皇之下只得跪倒在地上口中连连告饶。胖书吏则是气急败坏的对着站在衙门口的两名衙役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打!”
两名衙役闻言顿时抄起手中的木棍对着跪在地上的许汉明便是一顿乱棍。许汉明连日饥饿,此时又如何经得起这般殴打,身上一连吃了数棍,顿时便软到在地上不住哀嚎。此时围在一旁的灾民见状,纷纷出言告饶,请胖书吏出言罢手。
胖书吏此刻正在气头之上,全不理会一旁众人的告饶,指着地上惨叫不止的许汉明,口中喝到:
“打,给我往死里打!这种天生的贱种,留在这世间也是祸害!”
正在这时,人丛当中猛然冲出一个身影,扑倒在许汉明的身上,口中呼喊道:
“狗官,不要打我哥哥!”
胖书吏细看来人,却是一个更为年轻的青壮汉子,身形也较许汉明要瘦小几分,但是此人眉宇之间却与许汉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想来是许汉明的弟弟。胖书吏此刻心中是发了狠,指着两名衙役吼道:
“连这小兔崽子一块儿给我打,小贱种!”
两名衙役闻言对着许汉明的弟弟又是一顿乱棍,直打得对方发出连声惨叫,那叫声凄厉之极使得在场众人无不心生恻隐之心。原本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许汉明眼见自己弟弟被打,惊怒之下双目圆瞪面色狰狞的仰天吼道:
“我弟汉文何辜?老天爷!你睁开眼睛看看这该死的世道,这鱼肉百姓的狗官吧”
许汉明凄厉到了极点的怒吼顿时点燃了在场所有灾民的怒火。在场的灾民们原本都有平静的生活,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旱灾所摧毁,没有了粮食,眼看着亲人一个接一个因为饥饿而离世;为了生存,逃荒的道路上忍饥挨饿备受欺凌;此时此刻又在这里遇到了视人命如草芥的官吏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所有灾民都在这一刻产生了同仇敌忾之感!
人丛之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杀了这狗官,开仓放粮!”
在场数不清的灾民也发出了同样的怒吼:
“杀了这狗官,开仓放粮!”
刹那间,围在县衙外的灾民同时涌向了站在大门前的胖书吏和两个衙役。原本得意洋洋的胖书吏顿时愣在了原地,眼见蜂拥而至的人潮,口中喃喃的说道:
“民变是民变,天爷,激起民变了”
话音未落,胖书吏和两名衙役便被汹涌的人潮所吞没了。无数的拳头雨点般的落在三人的身躯之上,仅仅只是片刻之间,县衙门前便已经多了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眼见打死了人,愤怒的人群似乎略微清醒了过来。在场众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此时此刻都有些懵了不知如何是好。此时,衙门内的人也已经被惊动了,闻讯赶来众多的衙役眼见门前被打死的三人都吓傻了。其中一名衙役口不择言的说道:
“你等打死官差便是乱民朝廷定要治治尔等死罪!”
此时,许汉明在弟弟许汉文的搀扶之下站在众人面前,这个时候的许汉明浑身是伤,但是神情却甚是坚定。当他看到自己的弟弟同样如自己一般遍体鳞伤的时候,冰冷的目光之中射出了仇恨的光芒。
这个时候,那名衙役犹自不知死活的说道:
“你们所有人都要被治罪,首恶绞刑,余者斩监侯,女子均要发配充军为奴!”
此时许汉明冰冷的眼神扫过那名叫嚣不休的衙役,最后落在衙门口的牌匾之上。只见上面气度森然的刻着四个大字‘明镜高悬’,但是在这一刻这四个字在许汉明眼中,在所有的灾民眼中显得是如此的可笑。
老天爷不开眼,偏又赶上这暗无天日的世道,还让我们这些本本分分的百姓怎么活?在老天爷眼中,在官老爷眼中,我们这些贱民的性命就如此的低贱?这世间还有一条能够让我们走的活路么?
许汉明的内心在疯狂的呐喊,但是表面上却只听他淡淡说道:
“大家是为救我许汉明才杀了这三人,事已至此我等索性就冲入县衙杀了这帮鱼肉百姓的狗官,打开官仓大家填饱了肚子再作计较!一切都有我许汉明担着!”
下一刻,灾民的怒火再次被点燃,愤怒的人群犹如开闸的洪水一般冲进了县衙之内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灾民们打开了官仓平分了仓内储存的粮食,大家一时之间面面相觑却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此时,众人都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许汉明。许汉明在弟弟的搀扶之下,环视众人一圈然后,漠然的说道:
“留在这里迟早是个死,要么被官兵抓住治罪,要么就在这里活活饿死。我们要活下去只有去南面,一路之上我就听说建宁那边遭灾最轻,损失也最小,那里有粮食,在那里我们才有希望”
这一日,宁南县自县令以下四十余名官吏被乱民尽数杀死在县衙之中。现场惨不忍睹,死去的官吏尸体都被乱民糟蹋得面目全非,要么耳朵被咬掉了,要么眼睛被挖出,要么身躯被钝器击打成了肉泥而近千余乱民在抢夺官粮之后向南面逃去。消息传至南疆各地,五郡郡守无不震惊,此事件亦被称为‘宁南惨案’!
发生在宁南县的事情只是一个缩影。数日之后,四郡灾民开始大量的向着最南面的建宁郡涌来。
会泽县位于建宁郡东北部,面对南来的灾民首当其冲,短短数日之内便有近万灾民涌入境内。这样的情况同样在宇流明的意料之中,对此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第241章 救灾()
发生在宁南县的事情只是一个缩影。数日之后,四郡灾民开始大量的向着最南面的建宁郡涌来。
会泽县位于建宁郡东北部,面对南来的灾民首当其冲,短短数日之内便有近万灾民涌入境内。这样的情况同样在宇流明的意料之中,对此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在前期,宇流明便已经对全县的存粮及分布进行过详细的清点,然后根据存粮数量对县城及全县各乡镇能够容纳的灾民数量进行过全面评估。当大批的灾民进入到会泽县境内之后,二牛率领的民团立即将这些散乱的灾民进行严格控制,随后按照先期评估的情况将灾民进行分流,然后命各乡镇以每人每日一顿稀粥的供给量对灾民进行赈济。此外,对于严格控制灾民的涌入数量,超过会泽县容纳能力的其余灾民,则命令民团士卒将这些人驱赶到其他县。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在于境内灾民始终保持在一个可承受范围之内,其次是将灾民打散之后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因为赈济不均而引发民乱的可能性。
这一日,当许汉明和许汉文两兄弟带着宁南县的千余灾民来到会泽县境内的时候,立即便有几队士卒围了上来。士卒当中为首之人问道:
“你们是哪里来的灾民?”
许汉明答道:
“我等自宁南县而来,路经贵地想要讨些吃食以求活命。”
“你们有多少人?”
许汉明如实的答道:
“一千二百人。”
刚说完,许汉明就有些后悔,如此规模的灾民怕是对方不敢轻易接受吧。果然,只见那名士卒回身与身后众人开始嘀嘀咕咕起来。未过多久,只见那名士卒又来到许汉明面前,口中说道:
“你等千余人的灾民,只有县城有能力接收,你们跟我走吧。”
许汉明惊喜之下不禁又有些疑惑,这一路行来,所经各县遇有灾民无一不是避之不及,或者纵兵驱赶,这会泽县竟然会主动接收安置自己一行人,着实让人感到奇怪。不过当下只得带领众人跟着这数队士卒向前走着。
大约是在一个多时辰之后,正当众人走得人困马乏饥饿不堪的时候,会泽县县城的城楼映入了众人的眼帘。在城墙外,此刻有大大小小人数不一的灾民群体在城墙根儿下分布。虽然这些灾民如其他地方一样依旧是因为饥饿而面黄肌瘦,因为一路逃难而衣衫褴褛,但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这里这些灾民处于一种有序的安置状态。
这里没有哭泣和喧闹,没有争执和斗殴,与其他地方相比这些灾民的眼神中少了一份对生存的焦虑,多了一种莫名的平静,他们就这么静静的待在原地。
此时,带路的士卒将许汉明等人引导至城墙下的一处空地,让众人席地而坐,接着便嘱咐许汉明道:
“你等在此等候,不得随意走动扰乱城外秩序,稍后会有人给你们提供粥食。”
待士卒离去之后,许汉明与随行的一部分灾民都有些好奇的向四周张望,与其他灾民相比他们这些新来的与这里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而他们也明显的感觉到这里与其他州县的显著不同。
这个时候,只见城门之内缓缓推出一辆辆大车,每辆大车之上都放着几个大桶,大桶犹自冒着热气并时不时的传来稻米的香味。
桶内是粥!此时城外的灾民纷纷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大家都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那一辆辆热气腾腾的大车。只见车队在出了城门之后便有序的分散开,每一辆大车都有目的的驶往一处灾民落脚之地。
当数辆大车缓缓来到许汉明等人面前停住的时候,来自宁南县的灾民们顿时沸腾了。一路之上,灾民们早已经被饥饿折磨得快要发疯,饿极了有些人便啃树皮、吃草根、咽泥土,那种滋味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煎熬。而现在面对眼前几大车热气腾腾的米粥,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起无法掩饰的喜悦,更有不少人开始放声喊道:
“官府施粥了,这下有吃的了!”
“施粥了,施粥了”
“总算熬过来了,总算有吃的了,总算”
正当宁南县的灾民喧闹不已的时候,却猛然听见前来施粥的一员小吏向着众人呵斥道:
“你们这些新来的灾民休要喧哗!排好队列准备领取粥食!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小吏的呵斥顿时让众人安静下来,人丛当中偶尔零星的还有些人在窃窃私语,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再说话。许汉明在人丛当中举目四望,只见城墙根儿下来自其他地方的灾民早已经自行排成了整齐的队列,一个个的按照顺序来到施粥的大车之前,领取一碗大米粥之后又默默的回到墙根儿地下,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他们一边吃着米粥还一边用揶揄的目光打量着这些来自宁南县的闹哄哄的灾民,仿佛在说,这帮新来的没见过世面!
很快,许汉明也领到了一碗热腾腾的大米粥。他回到城墙根儿底下坐好,端起米粥放到嘴边大口的喝上一口,顿时感觉到一股热流顺着喉咙而下,穿过食道进入自己的肠胃,最后散入自己的四肢百骸之中,浑身的力气便回复了几分。当他狼吞虎咽的将大米粥喝完,顿时长舒一口气,把身躯靠在城墙上,只感觉到浑身上下暖洋洋的,无一处不舒坦。
有吃的就是好啊!心中这样感叹一声,许汉明回头看了看一旁正在狼吞虎咽喝着米粥的弟弟,只见他把最后一口米粥喝下肚,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顿时浮现出一脸满足的神情。许汉明伸手用衣袖拂去弟弟嘴角上的米粒儿,微笑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口中说道:
“吃完了就躺着歇会儿,保存好体力。”
许汉文乖巧的点点头,学着哥哥的样子,摆了个舒服的姿势依靠在城墙上,口中说道:
“哥,早知道这会泽县是如此好的一个地方,咱们就该直接来这里,不用一路之上受这么多罪了。”
正在这时,突然见不远处的人丛当中暴发出一阵喧哗。接着便看见一个瘦高个儿从人丛当中窜出,手里端着一碗米粥,一边跑一边把米粥往嘴里吞咽。而在那个瘦高个儿的身后不远处,有一名三十多岁的妇人眼含泪水正在焦急的追赶,口中不住的喊道:
“他抢我的粥,他抢我的粥,呜呜”
第242章 会泽县的小县令()
正在这时,突然见不远处的人丛当中暴发出一阵喧哗。接着便看见一个瘦高个儿从人丛当中窜出,手里端着一碗米粥,一边跑一边把米粥往嘴里吞咽。而在那个瘦高个儿的身后不远处,有一名三十多岁的妇人眼含泪水正在焦急的追赶,口中不住的喊道:
“他抢我的粥,他抢我的粥,呜呜”
就在此时,只见原本正在巡逻的数名士卒迅速的围了上来,三拳两脚便将那名瘦高个儿打翻在地,瘦高个儿手中的碗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尚未喝完的米粥洒了一地。一旁追赶而来的妇人眼泪汪汪的蹲在地上,不停的用手捡拾地面上的米粒儿,往自己的口中吞咽。
少顷,当士卒将抢夺米粥的瘦高个儿制服之后,只见一名书吏自不远处缓步来到现场。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