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唐遗玉-三月果(1-4卷)-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望着李泰和杜若谨的背影在楼梯上消失,方才面面相觑起来。被李泰干晾在那里的李恪却不见生气,几句笑语便打破了一楼的沉寂,该去赏字画的去赏字画,该扎堆的去扎堆。

  遗玉脸色不变,心头却是有些迷茫,总觉得刚才李泰是不是瞪了她一眼?只这么一想,自己都觉得可笑,甩掉了脑袋里的荒唐念头。看着手里的印章又看看那张重新被人围起来的八仙桌,心里埋怨着李泰来的不是时候,撇了下嘴,叫来侍从去拿来湿抹布,把印子上的朱砂擦了干净。

  卢智站在边上看着,目光闪动,也没拦着,待她将印章收进荷囊,才道:“杜先生估计一时半会儿下不来,你还要留下看字画么,若不看了,咱们不如先回去?”

  “那就回去好了。”

  若是杜若谨知道他前脚上楼,遗玉尚没在画上落印就被卢智领走,不知会是何感想。

  ……

  天霭阁雅室

  杜若谨跟着李泰上了三楼,一进室内,绕过屏风便见早就在窗下摆好的一桌宴席,上面是天霭阁各式招牌的精致小菜,他眼中闪过一抹惊讶,对李泰这么突然地邀他共饮的目的,又不清不楚了起来。

  李泰径直在席案一侧的驼绒毯上坐下,抬手接过跪立在桌角的侍从递上的酒盏,对着站立在一边的杜若谨道:

  “坐。”

  “是。”杜若谨规规矩矩地在他对面落座,错开半个身子,忽然嗓子一痒,便侧头握拳抵唇轻咳了一阵,等胸闷之感稍退,才回头歉意道:

  “殿下恕罪。”

  李泰听着他的闷咳声,饮下一口酒,道:“今日宴展,都有哪几位学士在场?”

  “回殿下,是虞先生,房大人,颜学士还有盖学士。”听他所问,再看着眼前这人一脸的冷淡,杜若谨忽觉自己先前的臆测有些可笑,先前在楼下被盯那一眼,应是他的错觉吧。

  “何时收到的请柬?”

  “应是十月末。”杜若谨有一句答一句,半低着头,猜着李泰下面还会问什么。

  “你同卢智相熟?”

  杜若谨眼皮一跳,以为他是猜到了什么,整了整面色,才抬头浅笑道:“因为家父的关系,认识很久了,只是最近才熟悉起来。”

  李泰却没看他,手一抬,让侍从重新将空杯斟上,伴着潺潺的酒声,缓缓道:

  “楼下那幅画,本王收下了。”

  杜若谨闻言,借着扭头咳嗽的功夫暗皱眉头,却没疑作其他,毕竟学士宴上的佳作,在供赏之后被权贵收藏是件很常见的事。

  若别的画作也罢,偏偏这幅他自有用处,想到这里,他便为难道:“可、可是按学士宴的规矩——”

  “本王会让它在这里供赏七日。”李泰将酒杯凑到唇边,七日,这是他可以容忍的极限。

  好歹求得了七日,知事不可违,杜若谨低头答道:“此画能入殿下之眼,实乃若谨之幸。”

  哪知这场面话刚落,耳边便响起那低沉若鼓的嗓音:“不是入眼,是碍眼。”

  杜若谨盯在果盘上的目光一凝,疑是耳鸣的他,抬起头来,却被一双冷漠的眼睛紧紧擒住,这次离得近,那双青碧眼中的东西,他看的真切,仿若深山之中被踩到地盘的猛兽最常有的反应——是警告!

  “你且记住,本王不喜看见聪明人,做糊涂事。”

  “嗒”地一声,酒杯底座同桌边相碰,李泰长身而起,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开,那斟酒的侍从连忙放下酒壶伏在地上相送。

  室内安静了一阵子,那侍从慢慢跪坐起来,看着一脸愣神的杜若谨,唤道:“公子爷?”

  “……唔,倒杯酒给我。”

  “是。”

  酒杯入手,酒味入口,杜若谨方才轻松了一口气,扶着额头,遮去眼中复杂和诧异,片刻后,方才喃喃自语道:

  “果然不是错觉啊……呵……”

  但凡是好事,总要连带着些麻烦的,这是常识。卢智曾淡定自若地告诉他这句话,却没说过,若被人警告了,该当如何?

  ……

  怀国公府向黎院

  遗玉和卢智从天霭阁回来,便去到院里的小书房,路上俩人多谈了今天的学士宴,回到家中,才商量起有关虞世南一事。

  “你是担心师从虞先生,会同吴王关联上?”

  听了遗玉的解释,卢智确认道,见她点头,方摇头一笑,“你这脑袋,有时就是想得太多。”

  遗玉扁嘴道:“哪里是我想得多,你不觉得虞先生突然开口收我做内门生,有些蹊跷吗?”在宴上她是被这好事砸晕头,这么一路回来,已经清醒不少。

  卢智伸手制止她下面的解释,快速道:“你该不是觉得,虞先生是受了吴王属意,想要拉拢咱们怀国公府,所以从你下手。”

  不奇怪被他猜出心中所想,遗玉疑惑道:“你不这样觉得吗?”

  被她反问,卢智一脸古怪地瞧着她,这把她看的皱起眉头,才哈哈大笑起来。

  “大哥笑什么?”遗玉莫名其妙道。

  卢智又笑了一阵,方才渐渐止住,开口道:

  “小玉啊小玉,看来我是有必要寻个时间专门给你讲讲这京中的关系来往了一一你可知道,虞先生同咱们家,是何关系?”

  遗玉有些呆呆地摇头,整个卢家本就是她所知历史中的一个异数,她还真不知道,怀国公府同“五绝”虞世南是个什么关系。

  “大伯正室的娘亲是虞老先生的嫡女。”卢智笑眯眯地故意拗口说到。

  遗玉脑子转了个弯儿,方才张大嘴巴.伸手指着卢智,道:“大伯母是虞老先生的外孙女。”

  闹了半天,是姻亲啊!

  “这京城之中,虽有党派,可来往界限却不是那么分明,虞先生眼下看着,是同吴王相交匪浅,可他也是我们卢家的姻亲,有了这层关系在,还有什么必要借由认你做学生拉拢怀国公府?且不论虞先生是否有意参加到这党派之争中去,单凭大哥所知,不论从人品还是文学造诣,他都当得那‘五绝’的美称。小玉,是你妄自菲薄,也小看了虞先生。”

  话到最后,卢智的语气已经变得严肃起来,遗玉被他说的低下头,心中不由生愧,明明是她钦佩的一位老人,她自己却先不信了起来,这算是什么事儿啊。

  卢智见她惭愧,也没急着出声劝慰,端起平彤煮好的热茶轻吹着,屋里静默了半晌,才听遗玉小声道:

  “大哥,的确是我多想了。”

  卢智最是明白她这知错就改且不吝低头的性子,心下满意,但笑不语地接过另一杯热茶,推到她面前。

  两兄妹坐着安安静静地喝了会儿茶,遗玉的心态好转了一些,方才记起另一桩事来。

  “对了,大哥,那炼雪霜你可有坚持涂抹?”

  卢智清了清嗓子,答道:“在用。”

  “有效果吗?”

  “嗯。”

  “那一盒子够用吗?”

  “嗯,”卢智将茶饮尽,扭头看了一眼窗外天色,道:“当是吃午饭的时候了,早上祖父交待中午一同用饭,咱们且去前院饭厅吧。”

  遗玉没有察觉到被转移了话题,肚子有些饿的她,点点头,便回房去净手,准备到前院吃饭去。

  ……

  一大家子坐在饭厅里面,遗玉自顾埋头吃饭,听赵氏同窦氏的斗嘴,卢智在一脸浅笑地端着碗,银箸多是夹着赵窦二人之间的菜肴,没人看出他是认真地看热闹。

  “行了!吃饭时候还那么多话。”卢老爷子照旧在两人争的差不多的时候,开口打断,俩儿媳妇当然不敢顶嘴,互看二眼,便老实低头去吃饭。

  “太老爷,大老爷!扬州来信了!”一嗓子喊得满屋人扭头去看,便见府上一名管事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啪!”卢中植对下人很是严厉,见这没规矩的,当即板起脸色,那管事今儿也是没眼色,浑然不知地挥着手里的信跑到饭桌前面,喘着粗气儿道:

  “是、是急信,有章子!”

  听到这里,卢中植脸色仍沉,却暂不同他计较,伸手接过信来,见着那上面的急信章子,疑惑地撕开来看,薄薄的一张信纸上,没几个字,却让他看后,眉头一皱。

  一桌子的儿孙都注意着老爷子脸色,见此,胆子大些的卢荣远开口问道:“爹,怎么了?”

  遗玉咽下刚才喝下的一口汤,侧目正看见卢老爷子从信中抬头,目光从她的脸上移到她身旁的卢智脸上,最后看向老二卢荣和。

  “你的一房妾室,有了身孕。”

  第360章 逝

  因扬州传来的急信,饭桌上的气氛当即变得复杂起来,遗玉手指拨弄着碗上的银头箸,打眼一扫,便觉有趣。

  这一桌上,要说最高兴的,当数正一脸红光地捏着信笺反复确认的卢家老二卢荣和,也难怪,就算是妾生,那总归是年过已四旬的他的第一个孩子,怎么能不高兴。

  而其他的人虽脸上也带着笑,却各不相同了。卢荣远和卢景姗在卢荣和审对了那信上的孕期,确认之后,方才恭喜出声,赵氏干笑了两声,卢书晴是自顾吃着饭,卢智则要了那信过来看了几眼,同样道了贺。

  “大嫂,前儿吃饭时候你还提起这事,没想真叫你说中,当真是呈你吉言了。”窦氏脸上挂着三分假笑,冲赵氏道。

  “是二弟有那福气。”赵氏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却周到。

  “既然人怀上了,那便接回来往吧。”向来话少的卢老夫人一脸慈态地开口道。

  “是,娘。”卢荣和喜气地应下,余光瞄到卢老爷子的脸色,微一怔,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瞄了一眼卢智,脸上过分的笑容瞬间收敛了许多。

  卢智将信递还给卢荣和,顺手夹了一箸菜放进遗玉跟前的碟子里面,两兄妹对视,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一桌儿孙,皆未发现,从刚才起便沉默不语的卢老爷子,每在他们低头之后,望过去的目光,却是带着几分难懂之色。

  ……

  午饭后,没多久,这偌大的府里,有关卢荣和妾室怀孕的消息便是人尽皆知了,有想讨喜的管事跑到卢中植那里,提议是不是该去宗祠烧上几柱香拜谢祖先,却被训斥了一顿。

  因此,十几年没有遇上这种喜事的怀国公府,在躁动了一个午间后,却没有该有的喜庆和热闹。

  宅西院中,暖厅里,只有卢荣和夫妇两人在摆酒小酌,窦氏看着捏了那封信一个中午的卢荣和,边给他斟酒,边笑声道:

  “熬了这么久,总算是盼来个孩子,若是个儿子,那夫君便是后继有人了。”

  卢荣和略一皱眉,道:“你是打算养在你名下?”

  窦氏奇怪地看着他,“你说什么呢,这是咱们头一个孩子,不养在我的名下,还能叫个妾占了去?”

  “这——”卢荣和犹豫道,“当是要同爹商量过才行。”

  窦氏脸色上顿时没了笑,“要是爹不允呢?”

  卢老爷子不允,卢家上下哪个敢违,她这也算明知故问,见卢荣和沉默不答,本就因这个妾怀了身子压着火气的窦氏,当下不管不顾地尖声开口道:

  “爹自然不会允,他心心都是那一家子,哪里会管咱们这些年忍了多少苦楚!”

  “够了,别说了。”是人都有私心,窦氏的话,卢荣和就是先前没想过,眼下有了子嗣之望,怎会不多想,可在他心里,还是更重那份兄弟之情的。

  “不说?我现在不说,你且糊涂着,等到时候再说也晚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爹的身体前阵子便差起来,眼瞅着年纪大了,还不知有个几天活头,你若再不争,哪日他归西,这家业爵位,半点儿都轮不到你头上!”

  “啪!”卢荣和脸色铁青,一巴掌拍在了茶案上,冷眼看这妇人,“今天的话,我只当你喝多了,若再乱说话,你就回扬州去养着吧。”

  说完,他便起身离了屋,留下一脸呆愣的窦氏。

  ……

  宅东院中,卢书晴回了闺房午睡,卢荣远夫妇两人坐在正厅喝茶,赵氏打量了自家夫君,不经意地开口道:

  “二弟有了后,你就这么高兴?”

  卢荣远一脸当然,道:“这么些年,咱们家好歹是有书晴在,可老二他却是膝下半个儿女都没的,如今好不容易怀上个,我怎么能不高兴?”

  “说的也是,”赵氏笑了笑,“这胎若是个男的,那就更好了,弟妹只需养在她名下,却比咱们家强了。”

  卢荣远闲闲品了口茶,道:“搞不懂你们妇人,这有什么好比的,八字仅画了一撇,说不定生个小闺女呢。”

  “不是比不比的,你想,若二弟家有了子嗣,那咱们家岂不是显得冷清了,”赵氏语气顿了顿,道:“不如、不如咱们在族里,再抱个小子回来,上次祭祖时候,我同六叔公打听了,正有合适的。”

  听她说完,卢荣远便两眼一瞪,道:“瞎闹腾什么?你忘了爹说过,不让咱们再抱孩子回来了。”

  “那不是以前么,眼下、眼下人都找回来了,”赵氏含糊地暗指了卢氏一家,“爹应当不会再同咱们计较这个。”

  卢荣远想了想,还是摇头,“还是算了,要不要儿子,也没差什么。”

  赵氏听了他这句,差点暗咬破牙,忍着冒上来的气儿,道:“哪里没差了,谁家都有儿子,就咱们家没有,这家业爵位,不需个儿子继么,外人终究是外人,别到了最后,连个送终的都没!”

  卢荣远就是脑子直,也大概听出她的意思,再瞪了她一眼,道:“昨日是不是你嫂子来过了?我不是告诉过你,少跟她来往!你若再听她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以后就别出门,也别见人了!”

  “你、你一一”赵氏气没憋住,两眼当即下泪,一扭头便奔屋里哭去了。

  卢荣远将手里的茶标重重放在桌上,叹了口长气。

  ……

  “……然后二老爷便怒气冲冲地走了……然后大夫人便回屋去哭了。”卢智等卢耀讲完最后一句,便挥手让他退下,看着一脸复杂的遗玉,笑道:

  “我早说过,安生不了几日。”

  “你还笑得出来。”

  “我不让你听,你偏要听,听了不高兴,还要我跟着你不高兴不成?”卢智道。

  家业大了,是非便多,怀国公府从一开始,便不是铁抱的一团,若在扬州还好,偏现在回了京城,卢中植是年纪大了,总有一天这真刀实枪、真金白银拼回来的世袭国公爵位是要下传,按道理,只能传给嫡子,可卢家眼下的情况,却着实是有意思。

  卢荣远膝下无子,若是世袭了爵位,没儿子,他又要传给谁去,而卢荣和眼下,这妾室若平安顺产,生了个儿子,却不认在窦氏名下,以庶子的身份,对袭爵来说,卢家这二老爷,也相当于是没有子继。

  如此,卢中植这爵位传给谁,倒是个问题了,想要解决,也不难。这不,赵氏和窦氏已经想到,要么卢老大去族里抱养个儿子回来,要么卢老二把那庶子划拉给窦氏当嫡养。

  至于卢智,牵扯上爵位,那就更微妙了,虽名义上他是卢家的嫡孙,可不论是那亲外孙的身份还是眼下这假孙子的身份,都比不过一个现实一一他没爹。

  于是,卢家的家业和爵位,便是由这两兄弟取舍了,端看谁先住前走那么一步,谁先去争那一口。赵氏和窦氏,都是有心的,在这两人的有心鼓捣下,就不知卢家还能安宁上几日了。

  想了这么一大圈,遗玉最担心的,却只有一件事,“祖父的身体,到底是如何了?”她还记得在呈远楼有次就遇上卢老爷子喝汤药,说是风寒,后来见好了,便没再问。

  卢智笑容收起,目光闪了闪,道:“年纪大了,难免有些毛病,好好养着便是。”

  “嗯。”遗玉抿着唇,望着窗外的枯枝,胸口突然有些莫名其妙地发闷起来。

  ……

  朝阳院内室

  炉子里添了新炭,伴着火光,发出些“滋滋拉啦”的响声,落地的铜镜前,是一对相依的人影。

  卢中植手里拿着一只样式朴素的木梳,一下下地顺着眼前如瀑的银发,苍老的脸上,竟是在外不曾有的苍白病态,只那一双虎目,此刻却柔和至极。

  “青瑜,你说这世事,为何总是这般无常,我明明只想安稳地陪你度过这余下不多的日子,可这烦心的事,却总一件接着一件的来。”

  “青瑜,看着咱们的儿女一日日长大,成家立业,走的是,留的留,到了如今,眼见他们就要相争,我竟有些怕了。呵呵,有时回首,便像是场梦一样,若非是遇上了你,起了执念,谁会想到当年那纨绔的劣性少年,会风光半生。”

  “作为一个男人,此生足矣,若说还有什么遗憾,那便是这天下的人,都道我是忠于李家,忠于李世民,可谁又知道,我只是为你。”

  “青瑜,不管是当年丢下了岚娘那孩子,还是如今推了玉儿出去,我做了太多错事,我知道你是怪我的,虽然你仍然可怜我,留在我身边,可这么些年,你却都不愿意看我一眼……不过,你不看也好,你若不看,我在你心里便依然是那个为你跳湖寻簪的痴人,而不是这老态龙钟的瘸子。”

  “唉,青瑜,你怎么哭了。是我不好,提起伤心事,莫要哭,我帮你绾髻可好,呵,瞧我这记性,当真是老了,你那簪子都不见了……”

  卢中植低低叙了许久,声音渐小,低头靠在那银发披落的肩上,一梳缓缓到那银发尾端,便不再听得声响,须臾,这有些幽静的室内,才闻一声近乎飘渺的嗓音。

  “痴人,我如何能怪你……”

  铜镜之中,两人相依,那正面朝镜的,是一张陌生的妇人容颜,唯有眉梢翘起的部分依稀可辨模样,那缓缓睁开的星眸之中,滚落的不知是泪水,还是垂怜。

  第361章 卢家将变

  皇宫

  傍晚,借着一路石灯,可见一名体态微肥的宦官,正匆匆忙忙地沿着宫墙疾奔,穿廊走巷,直到了太极殿前时候,才缓了下脚步,擦了两把汗,他喘着粗气儿进到殿中,快步进了三道门,方屈膝跪在一间内室门口,冲着那道赭黄的人影,禀报道:

  “启、启禀皇上,怀、怀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