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正是奥斯曼需要的技术。”怪不得中国人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制造了那么多的大炮,这种方法的铸炮速度不要太快了。

    对比这个时代奥斯曼人铸炮时候的低效率高耗费,中国人的效率和耗费简直就是受到了真神的祝福。

    “我需要面见皇帝陛下!”赛利姆握紧了拳头。

    他身边的陪同人员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微笑,“这种事情没必要面见陛下。我国的福建省遭受了台风灾害,陛下现在很繁忙,需要处理很多很多的事情。您的这种要求外交部完全可以决定。”中国正在全面淘汰旧式的铸造火炮,这铁模铸造法也就远没有过去的绝高地位和保密价值了。只要奥斯曼人愿意付出一笔小钱!

    赛利姆摇晃着脑袋,他要面见陈鸣可不仅仅是为了这种神奇的铸造法,还因为他对于火箭弹的眼热。赛利姆不止一次遐想着,如果奥斯曼人拥有了火箭弹,那么战争中的他们会是如何的强大?

    因为赛利姆的坚持,他的请求还是转到了陈鸣跟前。

    “朕没时间见他。什么事儿,让他给外交部谈。”

    福建的灾情才是他这段日子最关心的事情,后者的赈灾过程中,倒是还没有发现有干伸手的蛀虫。国安、警察和经济犯罪侦查处的人,全都睁大眼睛,紧紧地盯着钱粮物质。

    而陈鸣要关注的却是整个政府体系在灾情发生之后的一些事情,还有移民。

    这种突发的灾情对于所有人都是一种考验,有的人可以从中脱颖而出,就比如泉州知府王杰,他就很有头脑,发现暴雨不止的时候就立刻下发命令到各县,要求地方乡官巡查乡里,严防房屋塌陷和注意防洪。等到暴雨连将,等到台风也吹刮过来的时候,王杰已经知道灾祸不可避免的了。他就紧急传令下属各县,注意防风防洪,还传书相邻府县,并且发快报送往福州。同时联系泉州的大户,安排房屋,准备干净的衣物和燃料,准备好柴米油盐……

    虽然泉州在这一场灾难中也受创不小,虽然这王杰的一系列措施明显带着两分对工商的歧视,他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爱心都给了受难的农民,对于那些在台风中遭受损失的工厂主不理不问,但他的表现在陈鸣这里也明显是加分了。

    而有的当官的,难民都涌到衙门口了,他还没有把粮食从粮库里调入来呢,还没有想到腾出所有可以腾出的地方来安置难民,这样的官儿,那就活该回家卖红薯去。

    两年前陈鸣组织人手编撰的《灾情防患手册》就已经刊发全国,陈鸣要求所有的地方官员都要用心研读这本灾情防患手册,以在灾情来临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到上面的知识,建立起一套合适的抢险救灾机制。

    这王杰做的就很好。泉州近期连续降雨,那就下发防汛通知,让地方政府安排人手,密切关注雨情,严格落实防汛防滑,24小时值班和乡官公员带班制度,做到责任到人、人员到岗、措施到位,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第一时间处置险情、灾情。

    虽然这样的要求不可能真的确实落位,可看一看泉州,乡官公员至少做到了蹲点督促村民防汛工作机制,组织起了人力对一部分房屋及危险地段进行了排查和维护,并且为村民们讲解了防汛防滑告知书及宣传手册,还组织起了防汛抢险队和救护队,制定了防灾预案。这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全中国的地方官员都有王杰这样的水准,原时空里多灾多难的乾隆年间,陈鸣也能放松下一大块负担。

    这历史上的乾隆朝虽然是满清的巅峰,可只要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时间段里中国究竟发生了多少水灾旱灾。

    这里头有一部分是**,但是水灾可以是**造成的,旱灾和地震那真就是大自然灾害了。

    陈鸣可以在这个空间割掉了满清的狗命,但他不可能逆该大自然的演化,很多的**他可以消除,天灾却绝对会降临。当初就是基于这个考虑,他才让人编纂了《灾情防患手册》,还在各地大建粮库和水利设施。

    但在灾情真正降临的时候,就比如眼前这一处,一个个白痴官员还是扎陈鸣的眼睛。

    在泉州登陆的台风并不是继续向着内陆扫荡,而是沿着海边从泉州进入了兴化。

    暴风来临的时候,雷电交加,黄豆大的雨滴没有间断的落下来,打的人生疼。

    无数柳条的杨柳仿佛一个疯子,挥舞着绿色的长边抽搭着天空。大腿粗细的树木被拦腰折断,呼呼地风声就像有无数人在你的耳边呐喊。

    天昏地暗,阴云盖顶。

    就算这风暴扫荡过去后,倾盆大雨也会哗啦啦的洗涤着所有它能够看到的世界。(。)

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诞生记() 
“哈哈,尊敬的大使阁下,碰壁了是不是?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中国人根本就不重视帝国。这就是中国人对于帝国的蔑视的最好证据。”

    “拒接帝国大使的请见,只因为一场风暴?”

    “哈哈,这理由是多么的可笑。每一年中,中国都有十个左右的台风形成,难道中国皇帝一年中要用去一半的时间来处理台风的相关事务?”

    “我们应该立刻返回帝国!我们应该对这个不尊重帝国的国家说“不”!”

    赛利姆求见中国皇帝的请求被拨回的消息传到奥斯曼使团之后,巴耶塞特·图松·穆拉德兴奋了。

    虽然巴耶塞特的话直接被赛利姆和穆斯塔法当成了放屁,这个家伙来到中国之后就只在捣乱。虽然一切都在规则的范畴之内,可这样做更恶心人。

    还好中国人很‘大度’,很明白朋友是谁,敌人又是谁,不计较这个。而且巴耶塞特本人也十分倒霉,他在参观紫金山天文台的时候从高高的台阶上滚落了下来,当时周边一个外人都没有,巴耶塞特连一个攀咬的对象都没有。

    几十层高的台阶当然要不了巴耶塞特的命,只是这位使团的副使大人打哪以后就只能卧床休息了。

    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奇怪。

    但赛利姆又不是圣人,他才不会去追究真想,为了巴耶塞特而跟中国闹得不愉快。

    “混蛋。”看着对自己的话置之不理,如是无物一样打自己跟前走过的赛利姆和穆斯塔法,现在只能拄着一副拐杖的巴耶塞特气的恨不得把胳膊吱下夹着的拐杖塞进赛利姆的肚子里。

    巴耶塞特背后的米尔扎眼睛里绽放出了一抹一闪而逝的幸灾乐祸。当初他可被巴耶塞特奚落的不轻,那么现在的巴耶塞特比他又能好多少呢?

    他是身份更加尊贵的副使大人,不一样被中国人整的生活不能自理吗?

    巴耶塞特说自己踩到了小珠子,而那小珠子就是中国人有意放置的。赛利姆和穆斯塔法根本不相信,这话就算是真的他们也不会相信,何况巴耶塞特一点证据都没。米尔扎倒是相信,因为他很清楚中国人的阴损,他身上的伤势可还远没有好呢。

    这些中国人别看表面上满满的笑意,很可亲,甚至给人一种很好欺负的感觉,但当他们下手的时候一点也不会留情。

    福建?那也就是广州后的第二个奥斯曼使团停靠的大陆口岸厦门的所在省份了,那是一个不大的地方,可是那里居住的人口却高达800万人【包括湾湾】,这已经可比拟奥斯曼帝国三分之一的总人口了。甚至已经很接近奥斯曼人的主体民族人口了。

    虽然这个数字对比中国的总人口来说无疑是很小一部分,可是受灾的人群也是有着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技术,中国的皇帝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对福建的灾情视若不见呢。

    而且来到中国这几天,赛利姆、穆斯塔法,连同遭暗算的巴耶塞特等人,所有的人都在想尽办法的了解中国。

    这个古老帝国的皇帝拥有着神灵一样的权威,拥有着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和欧洲的国王们想都想不到的绝对权力,可同时,被中国的皇帝一手栽培出来的内阁也一样拥有着绝大的权力。外交部是直接属于内阁领导的,之前中国皇帝接见赛利姆,那是直接越过了内阁这一层权力机构的。如今只是把一切恢复了正常。

    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的谈判由内阁来负责,只是最后的谈判结果交由皇帝来审阅批准。

    赛利姆和穆斯塔法回到房间,又香又浓的阿拉伯咖啡已经被仆人送了上来。在天方世界,在奥斯曼帝国,咖啡就像中国的茶叶一样与整个文明久久的纠缠在一块。

    但是现在脸上带着愁容的赛利姆却没有去喝上一口的心情,浓浓的咖啡香气缠绕在鼻子上,也不能勾起他半点的渴望。

    穆斯塔法没有见过铁模铸炮法,但他跟赛利姆一起亲眼见到了火龙弹。穆斯塔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说:“很显然中国人不会出让火龙弹的制造方法。这种武器从出现的那一日起,就是中国人手中的绝招。这几年里他们用极大地精力来保护这个秘密。虽然我坚信这个秘密注定不会日久天长。但只要这个秘密一天没有泄露,他们就可以像一个神灵那样蔑视着其他国家。”

    “奥斯曼帝国对于中国的利益虽然很大,但也很难让中国出让这种有着战略意义的武器。”

    穆斯塔法说话中,脑子里闪过火龙弹爆炸的场面,那真的是真神震怒啊。不能获得这种武器确实很可惜,但现在是奥斯曼要巴结着中国,一切事儿能忍的还是要忍下来。

    再说,人家中国说的也对,就是伊斯坦布尔那四面通风的破漏子,火龙弹的制造方法传过去了,顶多一个月,整个欧洲大国就都人手一份了。

    所以啊,现实点。“我们虽然不能获得火龙弹的制造方法,可必须跟中国人达成协定。这种可怕的武器一旦被欧洲人掌控之后,中国的保密就不再拥有意义,那么他们就必须第一时间为我国提供火龙弹的制造方法。”

    既然不能得偿所愿,那就退而求其次。

    作为第二副使的穆斯塔法用事实证明,自己虽然是个龙套,确实一个有头脑的龙套。

    陈鸣没时间去详尽关注中奥谈判,可这并不是说他对中奥谈判进程是就一点也不知道。赛利姆对火龙弹起了念头,黄松第一时间就把事情通到了陈鸣这里,就是陈鸣亲口否决的。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和重视后,陈鸣对于奥斯曼人的关注也就跟缅甸战争差不多了。

    时间过去了十二天,在台湾登陆,然后转战福建的台风消褪了。

    国家收拾残局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财迷心窍的人依旧是有,陈鸣都想不到,短短的几天里就已经有人玩起了以次充好的把戏。

    在国安、警察和侦查处三双眼睛的注视下,还有人向救灾物资伸出了手,还有人敢胆大包天。

    人的贪婪真的是无有止境的,淋淋鲜血也不能完全将贪婪吓灭。虽然这个数字在减少!

    这几年里因为经济问题而犯罪落马的官员数量在不断降低。

    陈鸣更新了行贿受贿的相关法律,如果有人对比行贿,你自己上报警局,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获取同样的金额。而行贿者呢,如果他们的行贿成功了之后,再出首检举受贿之官员,不仅之前的行贿罪完全消除,拿回自己送出去的钱,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金额奖励。

    这样的法律法规让中国官场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在受贿的时候风险大增,一定程度上是清廉了吏治。

    五月中旬,陈惠再一次出游了。南京城的军民官商已经熟悉了这一幕,太上皇几乎年年出游么,只是这一次太上皇选择的去处不是杭州,也不是北方,而是往武汉去了。从武汉到南阳,然后去老家鲁山。一同去的还有很多老人,包括李氏那老两口。今年冬天他们就不回南京了。

    自从去年开始踏入中国舞台,李家这一年来发展的速度很快,因为他们背后有九州商会的支持么。

    从九州商会获得了大批资金的支持,又赶上了权贵重臣们收紧银根,出手大批的企业股份和工厂,李家趁机分了一杯羹。到现在,他们在江南这块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区域已经具有了一席之地。只是多少外来者都梦寐以求的地位!

    虽然江南一直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市场,本地商团的力量还要被外来者压制。但是新朝都已经立鼎四年了,上海、宁波的风水宝地早就被人分吃了,这种情况下李家人想要插足中间来,如果不是他们的背景实在雄浑的无以复加,哪有那么轻松。

    李老秀才夫妻俩也是躺赢的人生赢家,有福之人。

    女儿为他们挣来了绝对的资本,儿子用小命洗刷了当年的耻辱,现在整个生意也是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在主导,他们俩在渡过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也很自然的上了陈惠那艘名为‘享受’的大船。

    送走了老爹一行人,陈鸣回到皇宫内就又埋头桌案看起了小说集。这可不是他在偷懒,也不是他在不务正业,而是真真的就在进行着很有意义很有意义的一项政务。这些小说都是教化司递上来的,很多小说的内容已经改变成戏曲,流传全中国了。那么为什么不把他们改成小说,发行天下,这样不是能让流传的范围更广吗?

    教化司的人在三年前就做出了第一批官方定义的小说,很多就是根据民间传下的话本编纂来的。

    而今年这批小说的政治宣传意味就更浓郁,因为今年的这十七本小说里,有十五本都是创新小说,十五本创新小说中又有十一本里头的主角是军人。

    陈鸣这是在塑造陈汉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在塑造中国这个时代的英雄。

    他们不是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强,不是关二爷、赵云、秦琼这些留名青史的名将,他们就是普通的士兵和中低层军官,就是普普通通平常人出身的小人物。

    将这些人塑造成英雄,虽然跟传统的‘造神**’有些不一样,甚至陈鸣自己也不敢保证效果如何,但总要试一试啊。

    英雄又不是小说。

    当年的旧式小说的主角那都是出身名门大派,有着各种牛逼的身份,但到了网络时代呢,草根崛起!

    实际上这英雄塑造也是一样。

    下这个决定的时候陈鸣就仔细的想过,越品越觉得如此一则。这当年的兔子,也的确是代表人民了。

    现在时代不一样,能不能那么强烈的草根代入感,陈鸣也说不定。

    在旧式小说大行的时候,冒出一个草根崛起来,未必就能真的崛起。所以今年的小说集他看的绝对认真。

    这十一本以军人为主角的小说中,光是牺牲的就有七名,其中五个人都死在了战场上,另外两个一个是转业警察,死在了与粘杆处的斗争中,另一个在发洪水的时候救人给冲走了。剩余的四个活人,两个人继续在军队,一个人伤残退伍,在家里干起了农场,一个转业成为了警察。

    十一个人的事迹全都可以查证,他们的履历与小说里的情节大体符合,但小说肯定是有艺术加工的。这就好比杨子荣和杨宗贵,那肯定是有区别的。

    同时间拿到这些小说的人可不止陈鸣一个。

    陈聪擦了擦水晶眼镜,对大儿子陈继卿道:“你去把刘文给我找来。”

    教化司和新闻出版署现在都处在刘文的绝对掌控中,不仅新旧儒家伸手不进去,就是其他人也插不进去手。

    这两个单位就好比兔子的光电,直接卡着所有‘意识’导向流入市场的渠道。

    别看陈惠是内阁首辅大臣,比刘文高出了好几个层次,但在真正的权利实施上也没有个卵用。

    很快,刘文就来到了陈惠的府上。

    南京城里的宋王府还是那样的质朴,没有太过华丽的装饰,看起来都还不如苏禄候的侯府。

    “刘文,这书里面的东西,是真有其事,还是胡编乱造的?”

    陈惠直接拿着一本书说道。

    刘文对这十七本书了如指掌啊,一看封面就知道里头的内容。“是丁晃啊。敢问王爷问的是哪一张?”

    “日月山那一章。”

    也就是整本书的最后一章,进军清海的丁晃就是在日月山一战战死,他亲自带领的一个加强队和超过二百的随军壮丁几乎全军覆没。虽然他们的牺牲也让满清在清海的支持者付出了不低于三百人的损失。

    “回王爷,日月山那一战的经过没有什么夸大。丁晃所部被优势敌人突袭后,确实奋战到了最后一刻。抵抗极为激烈,以至于后来投降的上百丁壮都被蒙鞑屠戮一空。而据参与过那一战的俘虏交代,在最后时候胳膊被砍掉了一个的丁晃真的引爆了炸药,与周边的蒙鞑同归于尽。”

    “唯一夸大的就是这一战的战果。据统计,那一战里被打死打伤的蒙鞑有三百人。”

    “三百人的战果你就大笔一挥的变成两千啦?整个青海蒙鞑都不到五千人!”这刘文倒是很能吹。

    一个被突袭的施工队,一个满打满算不过二百人的加强队,能在绝对优势的蒙鞑的突袭下,干死两千人。蒙古人要真废柴到这个地步,陈鸣还有必要顾惜他们吗?

    “王爷,您不该关注这一点。您应该看得是整本书的立意。《英雄之路》这本书描写的是丁晃如何从一个乞讨为生的乞丐,一步步成长为全军的战斗英雄,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有了几百亩地,一步步升上营官,成为了知县见到了都要作揖的贵人,最后为了保护施工工地的各类物质不落入敌人手中,毅然引爆火药桶,与敌人同归于尽,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

    “陛下说了。现在我国依旧在打仗,始终处在战争之中。国家需要英雄来凝聚民心,国民也需要英雄来鼓舞信念。这英雄不能是用荣华富贵衬托的英雄,而是从平民百姓中成长起来的英雄。”

    “要让老百姓看了后有熟悉感,有觉得就是自己身边的人的感觉……”(。)

第六百六十三章 条约和肥羊() 
承天五年六月,中奥在南京达成了《中奥同盟友好互助条约》:

    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俄国或其他国家直接间接的侵略行为。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俄国或与俄国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