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货船会直接将这些物资运输到北部方面军,冈村宁次提出的要求是增强北部方面军武器。
其中就有一款武器,冈村宁次的需求量很大,那就是狙击步枪。
五月十一日凌晨一点钟,从沁城突围出来的日伪军部队开始返回武城。
21师团,皇协军第七集团军开始执行封锁黄河南岸的守备任务。
此时第九军军部以及直属部队和54师部队渡过黄河,新编24师和47师依然留在黄河北岸。
但随着东路日军的猛攻,渡口已经被日军攻占,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不得已放弃渡河,开始向北撤离。
到凌晨两点钟,随着封门口阵地丢失,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只能够依靠王屋镇和邵原镇进行驻守。
王屋镇、邵原镇和封门口一样,都是属于源城管理,这两个城镇位于源城西部。
其中邵原镇与晋省垣县接壤,新编24师和47师撤离到这里,几乎已经没有继续后退的道路了。
因为垣县很早之前就被日军占领了,日军也有部队正顺着公路朝着邵原镇挺近。
35师团部队眼看着第九军主力无法渡河外,原田雄吉一方面命令部队占领渡口,一方面带领主力继续追击。
到五月十一日凌晨两点半,东路日军沿着封门口继续西进,王屋镇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
而西路日军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部队在路过垣县后,他们开始向东推进,邵原镇成为他们攻击目标。
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即将面临日军两面夹击。
第1022章节制三个师()
东路日军部队攻占了第九军掌握的黄河渡口,至此,中条山守军渡河要点基本上被切断。
只要邵原镇和王屋镇被日军部队攻占,那么日军便可以从内线形成对第十四集团军的合围。
面对如此的局面,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只能够命令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放弃渡河计划,让他们迅速与十四集团军取得联系,同时保证十四集团军后路。
五月十一日凌晨三点半,随着黄河渡口基本上被日军掌握。
北部方面军中将司令官多田骏开始下达命令,他命令西路日军37师团主力,36师团一部约两万人兵力,北路日军41师团以及配属机关枪,炮兵等辅助部队约两万五千人部队,开始从南向北对中条山西部实施拉网式扫荡,争取将围困起来的华夏国守军全部歼灭。
而独立混成16旅团与35师团主力,21师团一部,骑兵第一旅团一部约三万兵力则是从东西两侧对邵原镇,王屋镇实施夹击,攻占这两个地方后,切断十四集团军后路。
33师团一部,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一部,骑兵第四旅团一部,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约两万兵力,则是对十四集团军正面阵地实施攻击,联合35师团等部,将十四集团军合围起来。
第一战区针对日军的行动以及目前的态势,他们也急忙开始做出调整。
被围困在中条山西部的第三军等部队得到了突围命令,但他们想要从日军铁桶般合围中突出去,显然很困难。
相比中条山西部的第五集团军,十四集团军这里的情况还算不错,他们这里不是日军主攻的方向。
所以第一战区命令十四集团军坚守阵地,若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向北边突围。
十四集团军有98军,15军,43军,93军四个军部队,他们面对的只有日军33师团一部,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一部一万日军,在作战中,他们是明显占据优势的,日军不得不抽调部队增援33师团部队作战,以对十四集团军构成威胁。
而随着第九军两个师无法渡河,开始与十四集团军取得联系后,华夏国守军数量再次增加。
远在陪都的卫俊如为策应中条山西部作战,他做出一个大胆的部署。
十四集团军继续坚守阵地,抵抗日军33师团部队攻击。
苏阳指挥豫北支队,第十师,新编24师,47师部队则是对东路日军实施打击。
在卫俊如看来,只要东路日军遭到苏阳部队打击,那么西路日军或许会抽调部队赶来增援。
西路日军离开中条山西部,那么中条山西部被合围的守军,安全突围出去的可能性自然会增加。
五月十一日早上四点钟,卫俊如开始给苏阳直接下达命令。
他要求苏阳指挥部队,对东路日军实施打击,以吸引西路日军来源,策应友军第五集团军各部突围。
同时十四集团军继续坚守阵地,策应苏阳部队行动。
苏阳得到卫俊如电文的时候,他正商讨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目前新城日伪军部队被打退,他们短期内是不会来犯了,苏阳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东路日军了。
东路日军目前有35师团主力,21师团一部,骑兵第四旅团一部他们兵力在两万多万。
但苏阳手上有五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的兵力,他有信心对付东路日军部队。
不过想到从晋省赶来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苏阳很郁闷,如果独立混成16旅团与东路日军会和到一起,那苏阳就没办法应对了,除非苏阳能够指挥更多的部队。
在苏阳联想这些问题的时候,卫俊如的电文发来了。
新编24师,47师,第十师,豫北支队全部交给苏阳指挥。
正可谓正想要睡觉呢,却有人主动送来了枕头。
有了这几个师部队协助,苏阳有把握完成卫俊如交代的作战任务。
得到卫俊如的电文后,苏阳先是将主力集结在阳县的第十师部队全部调动了沁城这里。
随即苏阳让方天翼和钱庄负责对第十师其余两个团进行补充,招待师长陈节文。
他自己则是亲自前往到王屋镇和邵原镇,与新编24师和47师的师长见面。
之前苏阳曾经到过第九军阵地,对于第九军各师情况也有些了解。
在和总部取得联系过,苏阳更清楚了第九军部队情况。
新编24师是以残部组建的部队,下辖三个团,老兵数量比较多,但武器装备很差,全师有六千多人。
47师前身是浙军,战斗力不强,在中央军系统里面属于杂牌中的杂牌,武器装备更差,全师有六千人。
这两个师有一万多人部队,但重武器没有多少。
现在他们虽然驻守王屋镇和邵原镇,可他们自己都清楚,守住这两个城镇很难。
而且第九军军长裴同野也给他们指出一条道路,那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就朝着邵原镇和王屋镇北边山地地区撤离,会和十四集团军后,暂时跟随十四集团军突围出去。
47师的郭贻衍师长和新编24师的张东凯师长得到裴同野的电文后,两个人彻底松了一口气。
他们将面对东路两万多日军,西路五千多日军联合攻击,如果他们要死守城镇,两个师非得拼光不可。
现在他们军部转移到黄河南岸,官兵们士气低落,接下来连吃饭都是问题,他们没有信心守住阵地。
裴同野的电文让他们彻底放心下来,现在就算他们撤离,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随着卫俊如的电文下发后,两名师长立即在王屋镇见面,他们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张东凯不断吸着香烟,他站在窗户面前,目光朝着外面看了过去,脸上表情凝重。
郭贻衍默默叹息,一会看看张东凯,一会朝着地图看了看。
“卫长官这是要拿咱们兄弟的命来做赌博,西边那里的战局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了。我们留在这里,岂不是要全军覆没。苏阳司令的确有很出色的指挥能力,而且他的部队也很能打,可是这里有三万多日军啊,还有航空兵助战,我们想要合围他们,这几个师根本就不够小鬼子消灭的。”
张东凯丢掉了烟头,他狠狠在地面上踩了几下,皱着眉头说道。
“新编24师,47师,第十师勉强才一万八千人,算上豫北支队我们兵力不过三万人,这三万人如何给三万多日军带来打击,别的不说,小鬼子的航空兵和装甲部队,我们就没有办法应对。最主要的,继续在这里消耗下去,我们连吃饭都是问题。”郭贻衍皱了皱眉头,他也点头说道。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表情都不是很好。
他们指挥的部队虽然名义上是中央军,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杂牌军而已。
武器装备差,兵力少,而且现在士气低落,连续的作战让官兵们很疲惫。
他们很清楚,小鬼子只要展开攻击,他们最多坚守一天时间就得放弃阵地。
“师座,苏阳司令来了。”就在他们抱怨的时候,一名传令兵迅速赶来通报说。
郭贻衍和张东凯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立即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看到苏阳后,两个人立即朝着苏阳敬礼。
几个人开始来到了新编24师的师部里面,因为现在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都师隶属苏阳指挥,两名师长开始向苏阳介绍他们部队情况,他们在汇报的时候,说出了不少的困难。
“两位,你们的情况我了解一些,现在卫长官将你们留下来和我一起打击东路日军部队,在你们看来,这肯定是要失败的作战,你们觉得留下来作战,肯定会被歼灭。但你们想想,即便你们会和十四集团军后,你们又能够安全脱身吗?”
苏阳来到地图面前,他看了看地图,随即说道。
张东凯和郭贻衍都不愿意留在这里继续和日军作战,他们觉得朝着北边山区撤离是安全的。
但苏阳很清楚,他们继续朝着北边撤离,照样会陷入到日军合围中。
十四集团军现在能够承受日军的攻击,但日军已经开始增兵了,他们还会承受吗?
最重要的一点,十四集团军自身的物资补给有限,长时间的作战会让他们消耗很大。
一旦撤离命令下达,各部肯定会陷入一盘散沙。
47师和新编24师不过是第九军的部队,到那个时候,才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他们一旦被日军拦截,说不定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十四集团军成分更加复杂,47师和新编24师到他们那里去,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郭贻衍和张东凯不由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十四集团军98军是陕军,43军是晋绥军,15军是镇嵩军,93军是标准嫡系中央军。
这四个军都属于不同的武装,真到了撤离的时候,谁都不会带着新编24师和47师。
甚至有可能这两个师会被留下来,负责掩护这四个军部队撤离。
张东凯和郭贻衍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不由苦笑起来。
对他们来说,他们就是没人管的孩子,到哪里都不会被重视。
“苏司令,我们弟兄不是不愿意打鬼子,只是我们武器装备很差,部队连番作战,官兵们很疲惫。说实在话,我们现在能不能守住这里的阵地,都是一个未知数。”张东凯犹豫一下,他看着苏阳说道。
第1023章多田骏请辞()
张东凯和郭贻衍两个人继续说自己部队的难题,他们被苏阳的话说动了。
可是现在让他们留在王屋镇和邵原镇抵抗东西两面三万多日军,他们清楚自己部队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苏阳对于他们的诉说没有打断,而是拿出纸笔详细记录下来他们的困难。
等到他们诉说完毕后,苏阳看着这两名师长,直接说道:“你们两位请放心,我苏阳绝对不会故意消耗你们部队。我们第八路军光明磊落打鬼子,绝对不会得到指挥权就消耗友军部队。你们的困难我会尽量帮你们解决,现在我就可以给你们下达命令,放弃王屋镇和邵原镇,部队向北边山区撤离。”
张东凯和郭贻衍两个人不由互相看了一眼,他们脸上露出惊愕表情。
他们哪里想到苏阳竟然会直接下达这样的命令,直接放弃邵原镇和王屋镇。
“苏司令,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郭贻衍咽了一口唾液,惊愕询问道。
“豫北支队主力会和你们一样向山区撤离,我哪里会那军令开玩笑。我马上会联系豫北支队向山区挺近,你们部队现在就向北边山区转移。”苏阳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说道。
郭贻衍和张东凯两个人不由互相看了一眼,他们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随即两个人朝着苏阳敬礼。
“是,苏司令。”他们敬礼答应了下来。
苏阳朝着他们回礼,交换联络密码本后,苏阳开始离开了王屋镇。
五月十一日早上五点钟,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陆续开始向邵原镇以及王屋镇北边山区撤离。
而早已经得到命令的豫北支队支队长陈江南,副支队长梁乐贤,参谋长韩成云则是带领豫第八团,第九团,山炮团主力提前转移到山区这里,跟随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后勤处处长钱庄带领的后勤辎重部队。
第一团,独立团,三个炮兵营以及第十师部队,则是继续留在了沁城附近。
邵原镇和王屋镇相邻不远,而且有公里连接,这两个城镇属于易攻难守的地方。
与其让新编24师和47师部队在这里被动等着日军攻击,然后这两个师苦战放弃城镇,现在还不如提前保留实力,先将部队转移到山区休整,然后在和日军作战。
对于如何打击东路日军,苏阳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想法。
回到沁城后,苏阳交代了一番,开始找到了第十师师长陈节文。
当来到第十师师部的时候,苏阳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陈节文。
陈节文脸色不是很好,28团的万团长轻声解释一番,苏阳这才知道陈杰为师长是带病指挥部队作战。
“苏司令。”陈节文看到苏阳后,他站了起来朝着苏阳敬礼说道。
苏阳急忙回礼,然后迅速示意陈节文坐下交谈。
两个人在第十师师部里面商谈如何作战的事情,对于打击东路日军部队,陈节文显然有过研究。
他提议趁着东西两边日军还没有会和到一起,提前出手对日军采取行动。
抽调小股精锐部队牵制王屋镇以东日军部队,集结主力向邵原镇以西地区集结,对即将赶来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实施打击,陈节文考虑很周全。
苏阳听到陈纪文的建议后,他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是准备将日军部队吸引到邵原镇和王屋镇以北地区,然后利用山地地区和日军部队进行决战。
时间不知不觉的渡过,苏阳和陈节文还在探讨中。
而在上午九点钟,东路日军在原田雄吉指挥下轻松攻占王屋镇。
到上午十一点钟,西路日军独立混成16旅团部队开始从晋省杀到豫省,攻占邵原镇。
中午十二点中,独立混成16旅团和35师团部队在邵原镇附近会和。
随着这两股日军部队彻底会和到一起,中条山作战,日军已经成功切断守军渡河向南突围道路。
他们在内线对华夏国守军实施合围,同时也夺取了不少战略要点。
日军36师团,37师团,41师团等部开始对中条山西部实施扫荡,他们开始对包围圈内的守军实施歼灭。
下午一点钟,连续作战的独立混成16旅团和35师团等日军进行休整后,他们再次得到了北部方面军司令部命令。
多田骏要配属35师团作战的21师团62联队,21炮兵联队留守黄河渡口,防止华夏国部队攻占渡口。
而35师团部队,骑兵第一旅团,独立混成16旅团部队,则是从邵原镇以及王屋镇北上,直接夺取横河镇,从而配合33师团对十四集团军部队实施夹击作战。
在给这些日军部队下达作战命令的同时,北部方面军也开始给21师团,皇协军第七集团军发电。
多田骏要求他们配合62联队等部队封锁黄河南岸,切断华夏国部队南北两岸联系。
日军21师团,皇协军第七集团军开始沿黄河南岸布防,重点对渡口实施守备。
35师团主力,骑兵第一旅团一部,独立混成16旅团,则是出发配合33师团夹击十四集团军。
北平城,北部方面军司令部里面,多田骏站在地图面前,看着豫省的位置,他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尤其是看着防御黄河南岸的21师团和皇协军第七集团军的位置,多田骏心里有说不出的不解。
21师团和皇协军部队来负责重要的岸防阵地,尤其是渡口也交给他们驻守,多田骏觉得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可惜的是,即便他不解愤怒,但对于代表参谋本部而来的冈村宁次大将提出来的作战建议,他没有资格否定。
跟随参谋总长杉山元来到华夏国的冈村宁次直接来到了北平城,而杉山元则是前往到了金陵市。
随着冈村宁次到来后,北部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得到调任,他开始担任12师团中将师团长。
而37师团原中将师团长安达二十三,则是成为了北部方面军新任参谋长。
冈村宁次来到司令部里面后,他了解中条山作战情况,直接开始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
多田骏虽然挂着中将司令官的职务,但还是要听从冈村宁次的安排,即便他有任何不满,也没有人会在意。
“大将阁下。”看到冈村宁次走了过来后,多田骏开始敬礼说道。
冈村宁次回礼,他朝着地图看了一眼,脸上带着平静的表情。
“多田骏司令官,我在国内对苏阳部队研究了几个月时间,而且数次找到石原莞尔将军进行相谈。中条山作战开始后,各部的作战情况我都详细看过,不知道你注意到在源城发生的一次小规模作战没有?”
冈村宁次看了看地图,他目光转移到多田骏身上,随即开始询问道。
“源城发生的小规模作战?”多田骏听后摇摇头,他指挥十万日军部队作战,小规模的作战他哪里会在意。
“苏阳部队曾经集结主力攻击源城,想要牵制东路皇军作战。当时驻守在源城的是62联队,以他们的情况来看,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守住源城。但是他们却守住了,苏阳部队随即放弃对源城攻击,而开始对21师团以及皇协军实施打击,最终造成21师团和皇协军的溃败,可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放弃源城作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