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最强兵王-第6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了解到比林河情况后,苏阳立即联系史密斯,他觉得比林河目前处于旱季,喝水干枯,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优势。

    所以苏阳向史密斯建议,英缅军主力可退守到锡当河区域,固守锡当河大桥,以确保仰光城安全。

    而且就算英缅军部队无法守住锡当河东岸区域,关键时候也可以迅速转移到西岸,将大桥炸毁,以争取重新部署时间。

    锡当河只有一座大桥,这里是险地,英缅军驻守这里,至少可以阻挡日军一段时间。

    史密斯和苏阳取得联系后,他立即来到现场进行考察,了解比林河情况后,史密斯开始与胡敦联系。

    但在二月五日,韦维尔亲自来到缅国,在缅国这里,韦维尔召集英缅军主要军官。

    在会议上,韦维尔在详细了解缅国作战情况后,他当即表示会马上抽调英军装甲第七旅,澳军63步兵旅迅速增援缅国作战,同时他要求尹英俊17师师长史密斯指挥英印军16,48旅,英缅军第二旅将部队集中在比林河,以对抗日军部队。

    史密斯当场建议将部队集中在锡当河驻守,但是遭到韦维尔的反对。

    史密斯只能够无奈答应在比林河设置阵地,以阻击日军部队。

    苏阳得到英缅军要在比林河设置阵地阻击日军部队后,他一方面与胡敦取得联系,希望胡敦能够更改部署,一方面苏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比林河这里没有任何险地,日军一旦攻击,英缅军很难抵抗。

    胡敦接到苏阳电文后,他要求苏阳不要干涉英缅军作战,并且他希望苏阳能够带着部队撤到仰光城,以便承担部分英缅军阵地,好让他手上掌握一定数量预备队。

    二月八日,苏阳告别史密斯,开始带着特战大队,野战补充团朝着仰光城撤离。

    英缅军的失败在苏阳看来已经是必不可免,此时苏阳能够做的,就是第一时间赶到仰光城,以确保这里物资安全。

    1942年二月九日,日军南方军根据大本营下达作战命令,开始发电15军,南方军大将总司令官要求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指挥日军33师团,55师团,应以最快速度夺取仰光城,以解决缅国英军部队。

    饭田祥二郎则是立即给33师团和55师团发电,他要求在十日晚上立即采取行动,33师团从东面渡过怒江,比林河想仰光城推进,55师团从南面向锡当河穿插,切断英缅军部队后路,配合33师团作战。

    二月十日,苏阳带着特战大队和野战补充团来到仰光城这里,他们接替英缅军第一师一部分阵地。

    不过苏阳没有忘记自己主要任务,他命令特战大队立即展开行动,全面搜索仰光城所有物资位置。

    同时苏阳在没有得到胡敦授权情况下,他抽调张大海第一团部队,以最快速度赶到仰光城。

    苏阳不在乎仰光城得失,更不在乎英缅军损失情况,他只是对这些的物资有兴趣。

    二月十日晚上,33师团部队渡过怒江,因为这里没有多少英缅军部队驻守,33师团进展很快。

    到二月十一日凌晨两点多,日军33师团快速朝着比林河推进,在中将师团长樱井省三指挥下,33师团先头部队在凌晨四点多开始到达比林河东岸,他们与这里驻守的英印军17师部队开始发生激战。

    赶到比林河33师团先头部队只有213联队,但是英印军17师三个旅上万人部队面对213联队打击,他们愣是节节后退,不断丢失阵地,随着33师团后续部队赶来,英印军压力可想而知。

第1201章亚历山大() 
日军33师团213联队三个大队齐头并进,他们全部投入到作战中,英印军17师目前虽然下辖英印军16旅,英印军48旅,英缅军第二旅上万人部队,但是面对213联队,他们依然是无法抵抗,节节后退。

    天色渐渐变得明亮起来,十一日早上六点钟,日军214联队开始赶到前线。

    213联队和214联队联手作战,两个联队迅速击溃英印军部队,他们将英印军部队逼迫到比林河西岸。

    英印军17师师长史密斯急忙组织部队进行抵抗,他将两个英印军旅直接部署在比林河西岸进行防御,同时命令英缅军第二旅部队担任预备队。

    日军部队开始对比林河进行强攻,随着史密斯进行部署,倒是暂时挡住日军部队攻击。

    只是在下午两点的时候,日军33师团炮兵部队赶到战场,三十六门75mm山炮对比林河西岸实施密集炮击。

    一颗颗炮弹落在阵地上,日军部队在山炮兵联队掩护下,开始展开集团冲锋。

    双方激战到晚上八点钟,英印军伤亡超过上千人,阵地逐渐被撕开口子。

    比林河因为是旱季,河水干结,根本就没有任何险要,日军部队逐渐渡河,迅速冲入到英印军阵地上。

    55师团是一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部队,但33师团部队不同,这支部队被苏阳部队歼灭后,他们是再次组建的部队,33师团重新组建,他们是抽调各个师团精锐老兵和军官组建而成,部队里面只有少量新兵。

    而他们组建后立即划归给北部方面军战斗序列,参加数次作战,部队有丰富作战经验。

    33师团部队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比55师团更加凶悍,英印军部队坚持几个小时,伤亡就很大了。

    而且215联队迅速加强骑兵联队朝着英印军侧后迂回,他们胆子很大,想要一口气吃掉英印军。

    十一日晚上十点钟,英缅军第二旅开始与迂回215联队遭遇,双方开始展开激战。

    当日军骑兵联队赶到战场后,英缅军第二旅部队当场溃败,旅长哈里斯根本就无法将部队收拢起来。

    日军骑兵部队和步兵互相配合,英缅军第二旅开始遭到屠戮,部队迅速朝着锡当河撤离。

    英缅军第二旅部队无法阻挡日军迂回部队,史密斯师长得到哈里斯汇报后,他立即发电胡敦,详细汇报情况。

    仰光城,英缅军总司令部里,胡敦得到部队必须要撤离请求后,他脸上露出不可思议表情。

    他看了看时间,在比林河这里他集结三个旅上万人部队,可是在日军打击下,他们坚持一天一夜便被击溃了。

    这样的事情让胡敦无法接受,可是他也清楚,如果自己不下达撤退命令,那么这三个旅肯定会被全歼。

    十点半,胡敦开始下达撤退命令。

    英印军17师下辖的英缅军第二旅,英印军16旅,英印军48旅开始撤离比林河,他们开始朝着西边锡当河撤离。

    这三个旅上万人部队开始成了被日军驱赶的羊群,他们争先恐后朝着锡当河撤离。

    连续几天时间,这些英缅军和英印军部队狼狈撤离,日军33师团则是在后面进行追击,55师团部队也开始派遣部队进行穿插,这些部队付出不小伤亡代价。

    到二月二十二日,英印军48旅部队迅速赶到锡当河西岸,而英印军16旅和英缅军第二旅部队,则依然在撤离路上。

    此时日军55师团先头部队已经赶到这里,此时他们只要将锡当河大桥炸毁,那么英缅军第二旅和英印军16旅部队就会彻底被日军部队歼灭。

    但这个大桥是锡当河唯一的大桥,日军还想要通过这里直接前往仰光城,所以他们没有炸毁。

    不过英印军48旅旅长琼斯准将立即和史密斯师长商议,他是担心大桥被日军夺取,那么仰光城唯一天险都要没有了。

    在这样情况下,即便还有两个旅部队没有渡过大桥,在二月二十三日,英印军48旅开始炸毁大桥。

    渡过锡当河的唯一桥梁被炸毁,两个旅部队只能够采取游泳等方式渡河,但他们遭到日军射击,损失很大。

    大桥被炸毁,日军部队暂时无法渡河,这倒是给英印军争取一些时间。

    到现在,日军33师团和55师团陆续杀到锡当河东岸,只要工兵部队架桥完毕,他们便能够迅速渡河,直接逼近仰光城,而以英印军部队情况来看,只要日军部队渡过锡当河,仰光城肯定会迅速丢失。

    在这样情况下,英缅军总司令胡敦不得不开始向华夏国求援,他们希望华夏国部队能够迅速进入到缅国参战。

    1942年二月二十六日,最高统帅部驻滇省参谋团在英军代表候滕开始回到滇省,向最高统帅部汇报英军请求。

    自此,华夏国开始与英军取得联系,双方开始进行沟通,详细商谈华夏国部队进入到缅国作战事情。

    经过双方一番讨价还价后,远征军第五军,第六军,66军,快速反应纵队余部,陆续开始进入缅国参战。

    但是,双方都是有不同算盘。

    英军主要想法是,在作战部署上,在作战失败情况下,要有利于英军部队向印国撤离,而远征军主力则是掩护英军撤离,他们不是要与远征军联合,而是用远征军当一个掩护撤离部队使用。

    远征军因为缅国关系着华夏国生命交通线,他们务必要确保缅国安全,但是远征军都是华夏国主力,他们不想这支部队受到重创,所以远征军部署是,力求与日军主力进行决战,不轻易前进和后退,联手英军以击破日军部队。

    双方作战指导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后续作战中,双方将会有很大分歧。

    而随着锡当河英印军17师在锡当河惨败,大英帝国十分震怒,即便韦维尔想要维护胡敦,但现在也没有任何办法了,他不得不撤销胡敦职务,而让亚历山大担任英缅军总司令。

    二月二十八日,胡敦被撤销英缅军职务,而亚历山大则是立即前往仰光城就任。

    在亚历山大还没有到达仰光城之前,他的幕僚已经提前赶到这里,而且召集各部军官进行作战会议。

    快速反应纵队苏阳,也开始受到邀请,参加这次作战会议。

    在前往仰光城的路上,苏阳看到了一辆辆崭新的坦克装甲车。

    仰光城,英缅军总司令部里,此时英缅军第一师师长史考特,英印军17师师长史密斯等将官全部来到了这里。

    目前在缅国盟军部队数量开始增加,除了陆续赶来的华夏国远征军部队,还有新增援来的英军援军。

    英缅军第一师目前有英缅军第一旅,第二旅,13旅。

    英印军17师目前有英印军16旅,48旅,澳军63步兵旅,英军第七装甲旅。

    “呵呵,这些侏儒倒是有一定战斗力,不过现在他们末日已经来临了,我们英军第七装甲旅有上百辆坦克装甲车,他们在这些坦克装甲车打击下,将不会有任何还手余地。”

    “的确如此,不过我不明白华夏国部队到这里来做什么,难道他们想要替日军收尸吗?虽然我们之前作战很不利,但随着援军赶来后,日军的末日即将来临,华夏国部队不会有任何作用。”

    “的确如此,华夏国部队几乎都要将自己国家全部城镇丢失,他们来到这里又能够做什么呢,真是不知道胡敦将军是怎么想的,他们一点价值都没有。”

    英军将官们聚集到一起,他们开口议论起来。

    当苏阳来到会议室里面的时候,这些将官们更是朝着苏阳看了过来,脸上露出惊讶表情。

    当场有将官立即站了起来,他怒目朝着苏阳看了过来。

    只是苏阳还没有等他开口说话,苏阳指了指自己领章。

    这名准将看到苏阳领章上军衔后,他愤愤朝着苏阳敬礼,随即坐在了椅子上。

    很快,身穿英军中将军服的亚历山大开始来到会议室里,亚历山大朝着四周看了一眼,直接来到地图面前。

    在场将官们纷纷起身,他们朝着亚历山大敬礼。

    “我特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华夏国快速反应纵队司令苏阳中将,此次苏阳中将参加我们的会议,主要是因为在接下来作战中,苏阳将军部队会跟随我们一起参加这次作战。”

    亚历山大朝着众人回礼,他开始来到苏阳面前,直接向众人介绍说道。

    胡敦虽然是被撤销了英缅军职务,但他还是回到了韦维尔身边,继续担任韦维尔的参谋长。

    亚历山大来到缅国之前,是特意和胡敦见过面,双方进行商谈,胡敦向亚历山大推荐了苏阳。

    所以亚历山大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特意将苏阳部队算到里面,而这次作战会议,亚历山大也开始破例让苏阳参加。

    “总司令,我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难道您是让华夏国部队跟随我们一起作战,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我认为他们没有任何资格与我们一起作战,与他们一起作战,我们能够取胜的作战,也会失败的。”

    亚历山大的话音刚刚落下,有英军将官立即站了起来,他朝着亚历山大敬礼,随即说道。

第1202章撤退名将的部署() 
英军装甲第七旅旅长杰克逊轻蔑朝着苏阳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不屑表情说道。

    和华夏国部队联手作战,在杰克逊看来,这简直就是巨大耻辱。

    堂堂大英帝国的强悍部队,竟然要和连自己国家都被日军侵占大部分的华夏国部队联手作战,杰克逊心里有很大抵触。

    亚历山大的话音刚刚落下,杰克逊便站了起来直接反驳,他不愿意和华夏国部队一起联手作战。

    亚历山大皱了皱眉头,他朝着杰克逊看了过来,脸上露出些许不悦表情。

    不过其实从心里面,亚历山大也不愿意让华夏国部队参加这次作战中,只是听了胡敦建议后,他觉得华夏国部队至少可以利用一下。

    当然这些话亚历山大肯定不能直接说出来,他朝着杰克逊瞪了一眼,直接回到了地图面前。

    “杰克逊旅长,华夏国苏阳部队是有很强战斗能力的,他们协助我们作战,将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帮助。这件事我已经做出决定,你反对也没有任何作用。我希望你们知道,缅国这里我们必须要守住,现在日军部队不是很多,我们要集中所有部队,彻底将他们击败,你们明白吗?”

    亚历山大瞪着眼睛,朝着英军将官们看了过来,他脸上露出异常严肃表情。

    目前英军在马来国惨败,继而退守新加城,但是在新加城这里,随着日军25军部队登陆后,英军不得不选择无条件投降,退守到新加城的数万盟军部队,再次成为日军俘虏。

    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这是一个殖民强国,可是在东南亚战场上,英军出现前所未有的惨败。

    败给英军一直都看不起的日军部队,这让大英帝国颜面无存,所以在缅国这里,大英帝国是有一定野心的。

    亚历山大这次接替胡敦指挥英缅军,他是得到命令,在缅国争取击败日军,从而挽回大英帝国颜面。

    当然这个亚历山大在大英帝国里面也算是有些名气的,他曾指挥过敦刻尔克大撤退。

    让亚历山大到缅国指挥作战,大英帝国有两个方面考虑,他们希望亚历山大能够在缅国获取战果,而在缅国作战不利的情况后,亚历山大这个擅长指挥撤退的将官,也可以将缅国英军安全撤回印国。

    只是英军多数将官都是打心里看不起华夏国部队,而且苏阳部队到现在都没有和日军进行过大规模作战。

    不过因为亚历山大语气严厉,他们纷纷开始敬礼答应下来。

    亚历山大朝着将官们点了点头,他拿起指挥棒,开始在地图上面详细部署起来。

    目前日军33师团和55师团部队先后到达锡当河东岸,只要渡过锡当河,日军便可以迅速对仰光城展开攻击。

    不过英军部队在撤离的时候,他们将锡当河上唯一大桥炸毁,目前日军部队需要修筑桥梁才能够通过锡当河。

    而在暹罗的15军中将司令官饭田祥二郎已经开始下达命令,55师团加强刚刚结束新加城作战赶来支援的战车第一联队,他们在工兵部队协助下架设浮桥,随后渡过锡当河,对沃镇实施攻击,以夺取沃镇。

    目前缅国独立部队和日军55师团先头小股部队渡过锡当河,到沃镇一带实施侦察。

    沃镇位于仰光城西北方向八十多公里,饭田祥二郎让55师团先行渡河夺取沃镇,目的就是切断仰光城向北撤离道路。

    而33师团部队则是等到55师团部队渡河夺取沃镇后,迅速渡过锡当河,直接向仰光城推进,以夺取仰光城。

    饭田祥二郎的胃口很大,他不但想要夺取仰光城,而且还想要将这里的英缅军以及英印军部队全部歼灭!

    亚历山大来到缅国之前已经了解日军情况,知道日军部队可能会进驻到沃镇后,亚历山大立即做出部署。

    他准备集中主力部队,主动出击沃镇日军55师团,争取将55师团歼灭在沃镇这里,然后回过头来在收拾33师团。

    亚历山大做出讲解,这次出击主力是以英印军17师加强澳军63步兵旅,英军装甲第七旅,苏阳野战补充团,第一团,特战大队从仰光城出发,经过勃固向沃镇出击,从而将55师团围歼。

    英缅军第一师抽调英缅军第一旅,第二旅从仰光城出发,向北推进,从南边协助英印军17师攻击沃镇日军。

    亚历山大抽调五个步兵旅又两个步兵团一个装甲旅部队从西边南边两侧对沃镇攻击,以围歼日军55师团。

    这个作战计划得到在场英军将官赞同,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完善的作战计划。

    只不过苏阳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很显然,此番亚历山大是以英印军17师为主要作战兵力。

    别人不了解英印军17师,苏阳可是很了解这支部队,他们下辖的英印军16旅,英印军48旅受到打击很大。

    而在南侧担任作战的英缅军第二旅部队,同样是受到一定程度打击。

    亚历山大这个集结主力围歼日军55师团于沃镇,在苏阳看来,不过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现在想要堵截日军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主力固守仰光城,从而等待后续华夏国部队援军赶来。

    不过苏阳并没有提出这一点建议,因为苏阳清楚,即便自己说了,亚历山大也不会听从。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做好消灭日军的同时,也应该做好失败的准备,鉴于马来国和新加城失败教训,我们应该根据战场情况变化,立即烧毁所有物资,以免这些物资落入到日军手上。”

    亚历山大部署完毕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