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本敏没有继续说什么了,而是守在电台旁边,等待着前线传递过来消息。
晚上十一点,游击纵队司令苏阳通过电台与常德厚等人取得联系,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游击纵队在皖省汴河区域设置前线指挥部,由苏阳来负责,负责全局指挥作战,游击纵队副司令兼任第三支队支队长的楚民海,则是统一指挥游击支队,第三支队进行作战。
游击支队在徐城的司令部则是由政委常德厚来负责,参谋长赵乐荣来负责协助指挥,他们主要负责指挥第一支队,第二支队,173师在徐城的防御作战。
根据两地的作战情况,苏阳拟定了徐城作战以固守为主,少数部队到外围策应的防御方案,而皖省汴河区域的作战,苏阳则是强调以游击支队固守阵地,第三支队外围积极作战,对日伪军有生力量实施打击的攻击方案。
游击支队最精锐的部队自然就是第三支队了,对于这个支队,苏阳也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第三支队的骑兵旅和特战旅能够联手作战,获取战果。
一道道命令从苏阳前线指挥部这里下发,而此时在相城这里,日军骑兵部队已经与重炮兵和装甲兵会和到一起。
日军骑兵部队到达相城后,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和两个装甲车大队已经做好了准备,稍作休整后,日军部队浩浩荡荡开始出发了。
重炮兵部队是被一个骑兵联队,一个机械化步兵大队严密保护起来,剩下两个骑兵联队则是分散在四周进行警戒,反坦克炮队和装甲车大队一起行动,他们沿着公路,迅速朝着汴河推进。
一门门火炮被卡车拖拽着,部队推进速度不慢,小伦达次骑着战马,不时朝着四周进行观察。
第1815章 决战开始了()
日军骑兵部队护送重炮兵和装甲兵朝着汴河推进,只要这股援军赶到汴河,日军攻击力肯定会暴增。
但是他们的举动,很快就被第三支队的侦察部队发现,楚民海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此时第三支队下属的特战旅和骑兵旅都在汴河一带进行休整,同时他们派遣了大量侦察部队,以侦察了解日军举动,有第三支队在外围进行策应作战,游击支队固守汴河阵地,自然也是轻松很多了。
楚民海知道日军大量重炮兵由骑兵护送来到汴河这里,他知道这些重炮兵部队一旦来到汴河后,必定会增强日军战斗力,而且游击支队固守的阵地已经是遭到炮击,摧毁了很多,要是日军重炮兵赶来助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楚民海所思考的第一时间,就是打掉日军这股重炮兵部队。
但现在特战旅和骑兵旅部队是需要策应汴河阵地作战的,毕竟如果单单依靠游击支队的话,他们很难同时挡住日军22师团,铁石部队的攻击,只要第三支队主力转移,游击支队阵地随时都会被夺取。
楚民海和两名旅长进行商议后,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够给苏阳发电,汇报情况了。
苏阳目前是在前线指挥部里的,他和参谋处长沈洋正带着人员制作作战沙盘。
楚民海电文发过来的时候,作战沙盘刚刚制作好,沈洋开始在上面进行标注敌我双方的态势。
随着相城被日军70师团控制后,皖省游击支队和第三支队是彻底和徐城主力部队脱离联系,而留在皖省的物资,也根本就无法运输过去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在70师团控制相城之前,已经有部分百姓运输物资通过这里,开始朝着徐城运输。
这些物资虽然不能完全补充徐城苏阳部队的需求,但至少可以保证他们短时间内有所弹药供应。
苏阳得到楚民海的汇报后,他和参谋处长沈洋经过商议后,决定抽调一部采取行动。
“日军骑兵部队护送重炮兵和装甲车来到汴河这里,定然是要加强攻击从而对我们实施打击,现在我们不能让他们来到这里参战,第三支队不能全部离开汴河,但是可以抽调一部对他们进行牵制打击。”
苏阳给了楚民海明确的指示,要求楚民海抽调部队对日军部队实施牵制打击。
楚民海得到苏阳的回电后,他和周宝国与王猛进行商量,随即他们快速抽调部队,展开行动。
1943年七月六日晚上十一点,第三支队抽调三个特战连,三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一个营部连,一个迫击炮连组成了作战支队,这个作战支队由骑兵第一团的团长李俊来指挥,从而对日军部队实施打击。
作战支队立即展开行动,几个连的部队开始对日军实施游击作战,不过因为日军保护的很严密,各连都没有找到太好的机会,所以始终都没有取得太大的破坏,不过因为有这几个连的牵制,日军行进速度开始减缓。
到晚上十二点,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得到小伦达次的汇报后,知道他们部队遭到了苏阳部队袭扰后,永津左比重是迅速做出反应,他命令22师团主力逐渐朝着骑兵部队靠拢,以接应骑兵部队返回汴河作战。
22师团中将师团长吉田三郎下达了作战命令,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搜索联队全部出击,数千日军部队迅速朝着小伦达次指挥的骑兵部队靠拢。
第三支队发现22师团部队调动起来后,楚民海立即命令特战旅火速出击,特战旅部队立即对22师团实施拦截。
七月七日凌晨十二点开始,第三支队特战旅和骑兵旅部队开始全部展开行动,与日军铁石部队、22师团、骑兵部队交战,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和装甲车大队无法按照指定时间到达汴河参战了。
永津左比重是不断抽调22师团和铁石部队朝着骑兵部队驰援过来,他希望重炮兵和装甲兵迅速朝着汴河靠拢,但楚民海指挥的第三支队,死死牵制日军部队,防止这些援军及时赶到汴河区域。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天色不知不觉的变得明亮起来,火红的太阳逐渐升起。
一道道金色光芒照射在地面上,七月份的天气也渐渐变得灼热了。
皖省汴河这里,日军和苏阳部队的作战依然是在持续,到现在日军22师团和骑兵部队已经会和到一起,永津左比重亲自指挥这些部队,他希望这些部队能够迅速赶到汴河,从而将主力集结起来,对游击支队阵地实施打击。
但楚民海第三支队在这里却是抽调了骑兵第一团,36团,山炮营来对他们实施牵制,拖延他们速度,防止他们迅速赶到汴河区域。
骑兵第一团和36团部队是以游击作战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不断袭扰日军部队,有效牵制了日军行进速度。
皖省的作战处于白热化,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妄图想要将主力集结在汴河区域,从而对苏阳部队实施围歼的想法完全破灭,日军部队是无法集结全部到一起进行作战。
而此时在徐城这里,日军12军各部已经是按照指定地点集结起来了。
战车第一师团,战车第三师团,27师团,36师团已经开始到达指定位置,自行火炮第一联队,火箭炮第三联队也设置好了炮兵阵地,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战斗中。
徐城外围目前是由李振华指挥的第一支队三个团,173师三个野战团来负责守备的,因为12军日军部队主要是部署在徐城北边这里,所以游击纵队司令部是抽调了第一支队三个团,173师两个团在徐城北侧驻防,其中173师515团则是在徐城西南方向警戒皖省日军部队。
第一支队的新编第二旅担任第一道防御阵地警戒,173师513团和514团担任第二道防御阵地警戒,第一支队的新编第一旅则是担任第三道防御阵地警戒,同时外围阵地与城内炮兵团取得联系,他们可以获取炮兵团支援。
苏阳指挥部队进入到徐城后,在徐城附近构筑了大量永久性国防工事,各部都是经过加固后进驻到阵地里面的,这些阵地是可以直接承受住日军重炮炮击和空袭的。
第一支队和173师联手设置了三道防御阵地,每道防御阵地有三个核心阵地,这些核心阵地都是在高地上建立的,具备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即便阵地失守,这些核心阵地也会掌握在守军手上,从而协助城内部队进行防御。
日军重兵集结在徐城外围后,第一支队和173师迅速进驻到阵地里,他们做好了防御准备。
最让游击纵队官兵们感动的是,在目前日军摆明了要对游击纵队实施围歼的时候,而桂军部队也已经停止了和日军在皖省作战,双方在皖省已经对峙的情况下,173师官兵们做出了明确表态,他们会留在徐城,与游击纵队并肩作战。
173师的表态支持,让游击支队的官兵们备受感动,尤其是他们主动要求将部队部署在城外防御,更是让游击纵队的官兵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军,他们是有援军可以支援的。
日军部队已经是来势汹汹,通过侦察兵知道守军防御部署后,12军司令部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内山英太郎和寺垣忠雄是直接做出了详细部署,他们针对徐城外围的防御,提出分割围歼的策略。
其具体部署是,以战车第一师团、战车第三师团直接从侧翼突击,27师团和36团从正面攻击,自行火炮联队和火箭炮联队则是负责支援,独立混成第六旅团担任预备队。
12军是打算以两个步兵师团正面牵制,两个战车师团直接从侧翼突破,打入到守军纵深阵地,彻底将其分割,然后在配合步兵师团,直接对分割后的守军实施逐个围歼。
六点钟开始,自行火炮第一联队,火箭炮第三联队开始对制定目标实施炮击,而十几架轰炸机也来到了战场上空,一枚枚航空炸弹落在了地面上,巨大爆炸声响起,守军阵地上随即陷入到一片火海中。
紧接着,日军27师团在中将师团长竹下义晴指挥下,三个步兵联队直接朝着新编第二旅阵地猛扑过来,27师团直属的榴弹炮联队,搜索联队,工兵联队,直接配合作战。
三十六门105mm榴弹炮实施炮击,密集炮弹落在新编第二旅阵地上。
小鬼子的侦察搞的很出色,他们是直接锁定新编第二旅三个核心阵地,驻屯步兵第一,第二,第三联队,分别对三个核心阵地实施打击,榴弹炮联队在后面进行掩护,搜索联队的坦克装甲车,工兵联队的工兵则是跟随作战。
一辆辆坦克装甲车冲锋在道路上,工兵跟随在后面,阵地外围设置的铁丝网开始被破坏。
紧接着坦克和装甲车加速前进,工兵部队作朝着四周扩散,查看是否有雷区。
确定安全后,一批批步兵按照指定路线推进,他们直接朝着核心阵地涌动而来,决战开始了。
第1816章 徐城外围作战()
1943年七月七日早上七点钟,隶属中部方面军的12军部队,在中将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少将参谋长寺垣忠雄指挥下,开始对第八路军游击纵队所驻守的徐城展开攻击。
27师团充当攻击急先锋,其所属驻屯步兵第一,第二,第三联队超过一万人步兵在坦克装甲车以及工兵掩护下,直接对徐城外围阵地实施攻击,三个步兵联队猛扑第一道防御阵地新编第二旅驻守的三个核心阵地。
激烈的枪炮声不断响起,炮弹就如同暴雨雨点一样落在阵地上,弹片四处飞舞,硝烟弥漫。
紧接着36师团下属的222,223,224联队则是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跟随在27师团身后推进,其所属的榴弹炮联队同样也是做好了射击准备。
到早上七点半,随着内山英太郎的作战命令下达后,日军27师团和36师团部队进行联手,两个师团直属的两个榴弹炮联队七十二门榴弹炮同时对新编第二旅驻守的阵地实施炮击。
两个搜索联队的二十四辆八九式坦克,二十四辆九二式装甲车全部参战,六个步兵联队超过两万人兵力,他们以大队为编制,十八个步兵大队形成十八个梯队,展开波浪式攻击。
日军部队就如同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朝着新编第二旅核心阵地冲击而来,双方陷入到激烈作战中。
新编第二旅下辖两个团,全旅有七千余人,面对超过两万步兵,数十门榴弹炮的袭击,全旅防御阵地压力很大,尤其是三个核心阵地这里不断遭到日军冲击,部队几乎是将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全部调动起来使用。
在旅长陈江南的指挥下,新编第二旅六千多官兵固守阵地上,与日军27师团和36师团激战。
日军这两个师团全部都是美式武器装备,在火力上丝毫不处于劣势,一挺挺12。7mm口径重机枪不断进行射击,一门门迫击炮和战防炮接连不断朝着阵地发射炮弹。
一颗颗炮弹落在了地面上,爆炸声响起,弹片四处飞舞,如果不是阵地提前是受到了加固,恐怕日军如此规模的接连炮击,阵地早已经被摧毁了。
激烈的作战从七点钟持续到八点钟,新编第二旅数千部队是被死死牵制住,各处阵地压力很大,对于战士们来说,小鬼子仿佛是无穷无尽打不完的。
这一波小鬼子的攻击刚刚被打退,战士们甚至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下一波的小鬼子就直接冲过来了。
轻机枪的射手和加兰德步枪手几乎是打一枪就要换一个地方,否则一旦被日军锁定,不是被日军集火攻击,就是遭到日军炮弹袭击。
在早上八点钟的时候,内山英太郎根据前线汇报,知道徐城北侧外围第一道阵地守军被彻底牵制,他立即开始下达了作战命令,早已经待命多时的日军战车师团开始出动。
战车第一师团在师团长星野利元指挥下,战车第三师团在师团长西原一策指挥下同时从侧翼攻击。
两个战车师团所下辖的六个战车联队全部出动,每个战车联队下属的三个中型坦克中队,一个轻型坦克中队,一个炮战车中队按照战斗队形前进。
日军第一战车师团所属的中型坦克中队全部装备十二辆九七式坦克,轻型坦克中队装备十辆九五式坦克,炮战车中队则是装备四辆75mm自行火炮,战车第三师团中型坦克中队则是装备十二辆八九式坦克,其余编制相同。
这就意味着日军每个战车联队装备有五十辆坦克自行火炮,六个战车联队足足有三百辆坦克自行火炮。
日军六个战车联队投入到作战后,他们迅速从侧翼展开攻击,一辆辆坦克快速沿着道路推进,他们很快就遭到了反坦克战壕的阻碍,星野利元和西原一策则是迅速将工兵队派遣出去,两个工兵队两千多工兵迅速前往。
随着工兵到达地点后,一道道反坦克战壕开始被填平,坦克继续朝着前面推进。
到上午九点钟,日军战车师团开始从侧翼对新编第二旅部队实施打击。
日军一辆辆坦克不断对侧翼阵地实施打击,这些坦克展开集火攻击,给阵地上官兵带来很大伤亡。
驻守在侧翼的新编第二旅32团不但要挡住正面日军步兵攻击,还要挡住侧翼战车部队攻击,压力很大。
没有多久,32团驻守的核心阵地四周就遭到日军装甲部队切割。
一辆辆日军坦克在阵地上来回穿插,为避免遭到日军分割包围,团长宋和峰迅速命令部队朝着核心阵地驻守。
到九点半,日军战车第一师团在中将师团长星野利元指挥下,他们将32团和新编第二旅主力联系切断。
紧接着,星野利元迅速命令机械化步兵大队,反坦克炮队等直属部队迅速赶来支援。
半个小时后,宋和峰32团部队被日军战车第一师团牢牢合围起来,32团将部队收缩到核心阵地上。
核心阵地是一处高地,这里易守难攻,不利于日军战车师团行动,所以星野利元也没有展开攻击。
不过星野利元第一时间与军司令部进行汇报,内山英太郎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
七月七日上午,日军12军是对徐城外围展开一系列的行动。
日军两个美式武器装备师团,两个战车师团积极配合作战,他们接连获取战果,而在外围作战的第一支队支队长李振华和173师陈树民师长展开几次反扑,想要对日军部队实施打击,但都被日军阻拦下来。
日军这次配合十分默契,他们装甲兵在作战中发挥很大作用。
两个战车师团不但是快速突破切割守军的机动力量,同时也是压制守军反击部队的绝对主力。
作战持续到中午十二点,12军部队取得很大进展,新编第二旅驻守的第一道防御阵地,完全被日军夺取。
新编第二旅部队没能够及时后撤,不过万幸的是苏阳在阵地上设置的核心阵地足够坚固,新编第二旅主力是退守到核心阵地上,不过三个核心阵地之间联系被切断,而且每个核心阵地都处于日军重重包围下。
此时双方的部署是,新编第二旅旅部直属旅部营五百人,山炮营三百人,32团第一营,33团第四营驻守在中央核心阵地上,32团和33团分别驻守在东西两侧核心阵地上。
这三个核心阵地之间联系被日军切断,新编第二旅三个核心阵地上守军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
日军夺取第一道防御阵地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些核心阵地的坚固程度,尝试几次攻击后没有取得进展后,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是做出了部署,他抽调战车第三师团一万多部队切断三个核心阵地之间联系,同时对核心阵地上的守军实施监视,他则是准备继续指挥27师团,36师团,战车第一师团对后续阵地实施打击。
只是当日军部队继续对173师513团和514团驻守的第二道防御阵地实施打击后,新编第二旅驻守的三个核心阵地迅速展开火力射击,密集火力朝着日军攻击部队侧后湿湿的阿继,日军攻击部队付出一定伤亡代价。
很快日军部队就遭到了前后火力打击,内山英太郎看到这种情况后,他迅速叫停了部队攻击。
到这个时候,内山英太郎这才意识到苏阳部队这些核心阵地的重要性。
12军司令部里,参谋长寺垣忠雄站在地图面前,脸上露出异常凝重表情。
“司令官阁下,我们虽然夺取了徐城外围第一道阵地,但是守军主力却龟缩在三个核心阵地里,我们原本以为他们不会对我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