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臧霸也不在意,随口问道:“章老弟,不知你们可还有大哥、二哥?”
曹彰听着,愣在当场,曹植怕他露出破绽,当即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大哥和二哥,却是死于战1uan……”说完,脸上还露出黯然之色,曹彰听完,立即配合。
臧霸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不能继续跟二人瞎扯,于是直接问道:“章三老弟,不知对于某的提议,汝以为如何?当然,你的兄弟也可以一并投效温侯,我家军师乃是当世有名的智者,章四老弟聪明,想来军师定会乐意指点。”说完,目光却是已经落到曹植的身上。此时臧霸已经清楚,章四虽然是弟弟,但拿主意的显然是他,故此对曹植也开出了条件。
其实无论臧霸开什么条件,结局早已注定,曹植之所以跟臧霸瞎扯,就是为了看看能不能得点好处。听到臧霸的话,曹彰直接拿目光望向曹植,一副任凭他拿主意的模样。曹植却是沉吟了一下,说道:“臧将军,皇叔待我等兄弟不薄,今日我家三哥立功,亦有奖赏。贸然弃之,倒是显得我等不义,还请臧将军见谅。”
嘴巴虽然如此说,但曹植眼中却露出贪婪之色。臧霸当过贼匪,自然认出这种眼神,心中却是不屑道:“原来是想讨价还价,哼!同是兄弟,一个武艺不凡,性格直爽,另外一个却贪婪如斯!”臧霸心中已有评价,当即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几块金条,说道:“章四老弟所言奖赏,我家温侯亦有,甚至可数倍于刘玄德。”
曹彰没有料到,臧霸会忽然拿出几块金条来,眼珠子当即直了。他虽然是曹家三公子,然而一个月例钱就这么一点,又不像曹植有自己的产业,加上年纪小,更没有机会进府库见识那些金银珠宝。此时见着三块金条,惊愕实属正常。
只不过这惊愕只是在曹彰脸上稍稍停留了一下,很快就消散。这金条虽然贵重,但曹家显赫,不愁吃不愁穿,加上曹彰并非贪婪之辈,故此惊愕过后很快就恢复正常。
曹彰的表现可谓全部落入臧霸的眼中,见到其从惊愕到平静,臧霸心中是满意地点了点头,暗暗评价道:“此子虽见财帛而不动心,确实是可造之材!”反倒是另外一边的章四,嘴角已然流出点点晶莹,而臧霸恰好见到他用衣袖抹口水的一幕,心中厌恶之情更浓了。
心中虽然不喜,但臧霸还是强忍着这种心情,笑着问道:“不知章四老弟以为如何?”
曹植装作受到惊吓,继而恢复正常,而后沉吟了一下道:“这奖赏虽好,只不过对我三哥却没有大用。臧将军言温侯会指点我三哥武艺,但温侯何等大人物,他岂会有这样的闲暇……”
未等曹植说完,臧霸却是已经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说道:“这是某来时温侯所给的,上面记有温侯练戟的心得。温侯知道章三老弟也是练戟,有心提携后辈,这心得,就送给章三老弟了!”说完直接将绢帛递给曹彰。
见着臧霸递过来的绢帛,曹彰脸上满是错愕之色,不信地指着自己说道:“给我?但是……”
未等曹彰说完,臧霸便将绢帛放在案桌上,笑道:“温侯说了,你的资质很好,此时年纪尚小,还有进步的余地。无论你投不投效他,这份心得都送给你!”
曹彰盯着案桌上的绢帛,犹豫道:“但是……”
刚想说下去,那边的曹植却是按住他的手臂,笑道:“既然温侯如此大方,三哥你就收下吧。”
曹彰脸露复杂之色道:“四弟……”
曹植没有看他,转而向臧霸拱手道:“臧将军,皇叔待我等兄弟不薄,我等决不能背他。这金子,你收回去吧。”
臧霸闻言,半眯着眼睛盯着曹植,凝声说道:“你……”
不等臧霸将话说完,曹植轻笑道:“臧将军,你也不想三哥投效温侯之时,背上叛主之名吧。就算温侯不在意,但是我相信三哥他也不愿意!”
曹彰听到,会意地点了点头。同时说道:“俺虽然是粗人,但也知道无功不受禄,这份心得臧将军替俺还给温侯,替俺对他说一声感谢他的看重。”说完却是学着曹植的模样,将手中那绢帛递回给臧霸,只是脸上满是不舍之色。
臧霸并没有接,反而盯着曹彰问道:“老弟决定了?”这问题有点多余,曹彰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臧霸见着,哈哈一笑,将手中那绢帛递回给曹彰说道:“温侯说过,无论老弟会不会相投,这份心得都送给老弟。某跟温侯已经有一段时日,很少见他如此看重一人,老弟日后成就当不可限量!”
“但是……”曹彰见着,欲言又止。
这边曹植却是劝道:“三哥收下吧。”
曹彰回头望着曹植,见他认真地点了点头,才接过绢帛道:“如此替俺多谢温侯!”
臧霸闻言,点头微笑。随即说道:“时候不早了,某也要离开,希望下次见到老弟的时候,我们不会是敌人吧!”说完却是收起案桌上的金条长身而起。
曹植见到,笑道:“臧将军,我送你。”
臧霸颇有深意地盯着曹植一眼,拱手道:“有劳!”
曹植直接跟臧霸走出行军帐,臧霸无视周围的兵卒,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曹植跟上之后到得一僻静处,臧霸却是回身道:“不必再送了。”说完便要离开。
曹植见到,却是压低声音快说道:“三哥他性情耿直,不肯背主。若是温侯能击败皇叔,那么小人跟三哥当会顺时而降。”
听着曹植的话,臧霸不动声色地从怀中将那几块金条掏出来塞到曹植的手上,小声说道:“如此就有劳老弟对你三哥多加劝道了。”
曹植快接过金条收起,露出明白的神色说道:“将军放心就好。这事关小人兄弟的前途,小人自晓得。”
见到曹植如此上道,臧霸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飞快消失在黑暗之中。当臧霸走后,曹植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旋即收敛,快返回行军帐内。
曹彰见到曹植回来了,担心地问道:“四弟,那个臧霸没对你如何吧?”
曹植将藏于衣袖中的金条抖了出来,笑道:“那傻鸟已经被骗走了,三哥你就放心好了。”
曹彰见到那几金条再次出现,惊讶地指着曹植道:“四弟你……”
曹植无所谓地摊手道:“三哥喜欢就拿去吧,反正这东西本来就是吕布给你的。”
曹彰轻轻摇头道:“四弟,俺说的不是这个。”
望着曹彰眼中的担忧,曹植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笑道:“三哥你就放心好了,吕布麾下,也就陈宫见过我们,还有一个张辽。只不过那时候我们还小,此时他们根本认不出来,这身份之事不必在意。况且他们知道了又如何,我就不信臧霸还可以如此轻松找到我们!”说完,眼神不住闪烁。
曹彰闻言,拍了拍胸口道:“说得也是。方才那臧霸进来,确实吓了一跳,他名声在外,俺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对手。”
曹植听到,翻了翻白眼道:“就是因为知道你打不过他,故此才要骗他,不然的话,早就将他拿下了!”
曹彰挠了挠头道:“说得也是。”
曹植沉吟了一下,说道:“臧霸来访,非同小可。走,我们去找妙才叔!”
“哦!”生这么大的事,曹植要去找夏侯渊实在再正常不过,因而曹彰只是应了一声,便跟在曹植身后。
曹植见着,翻了翻白眼道:“三哥,你怎么说也要将那些赃物也拿上吧。”说完,指了指案桌上的金条还有那卷绢帛。
曹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上去将金条、绢帛一股脑地揽在怀中,跟着曹植急急离开了行军帐,往夏侯渊所住的大帐而去。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劝降向县
第二百九十二章 劝降向县
大帐之中,夏侯渊一脸惊讶之色道:“什么,臧霸来找你们?还替吕布招纳子文?”说完之后,却是仰天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听到这世上最好笑的笑话一样。
下面,曹植和曹彰相视苦笑,确实吕布派人来招纳曹彰,夏侯渊听到有此反应亦不出奇。曹彰摸了摸鼻子,上前将金条和绢帛放到夏侯渊跟前,说道:“妙才叔,这是臧霸留下的。”
夏侯渊止住笑声,目光自动略过金条,直接将绢帛握在手中,打开看了起来。只看了一阵,夏侯渊眼中就闪过一丝异彩,抬起头用似笑非笑的神色对曹彰说道:“子文,看来吕布很看重你嘛,连其练戟的心得都交给你了。”
曹彰尴尬一笑道:“妙才叔,你就不要再取笑彰了。”
夏侯渊笑了笑,将绢帛递回给曹彰,说道:“这心得既然是吕布给你的,就好好练吧,别辜负了吕布的一番好意,到时也好在战场上给他一个惊喜!”说到这里,夏侯渊的嘴角忍不住再次扯了扯。
曹彰闻言,却是浑不在意地接过。
夏侯渊见着,笑容很快就收敛,轻叹口气,转而神色郑重地对曹彰道:“吕布的为人虽然不如何,但是论武艺,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为叔亦自叹不如。子文你可要努力!”
听着夏侯渊说得郑重,曹彰也认真地点头道:“妙才叔放心,彰自晓得!”
见夏侯渊吩咐完了,曹植却是cha嘴道:“妙才叔,这次臧霸能够轻易找到植和三哥,证明大营的守备不足。此次臧霸只是来招纳三哥,没有歹意,若来的是刺客,那就麻烦了,请将军明察!”
听到曹植说到这个,夏侯渊脸上也露出凝重之色道:“此次臧霸之所以能成功潜入,怕是与陈公台有关。本来某就奇怪,陈公台怎会深夜到访,原来为的是这个。不过子建所言亦有理,普通士卒的守备意识实在不够,此事本将会如实向司空大人禀报!”
曹植听完,没有多言,只是默默点头。事实也怪不得夏侯渊,曹军虽然名为精兵,实质上这些兵也就是仗打得比较多,经验丰富的老兵罢了。虽然不知道这次陈宫用的是什么方法打探到自己和曹彰所在,但那些士卒的意识显然不够。但这也是汉末三国之中的普遍现象了,当初李肃也是轻而易举就找到吕布,将他说降呢。若是丁原的士卒警惕性高点,或许李肃就进不了营,也就见不着吕布,如此也可能改变历史。
不过现实是,这时代的兵都是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要让他们拥有这种意识,很是困难。而且一旦有这种意识,就证明这些士卒智慧不差。这在作战时特别是强攻战时是大忌,因为这些士卒会十分珍惜性命,会裹足不前。这也是为何,将军都喜欢用愚兵而不喜欢用聪明的兵的原因了。
对于这问题,也只能靠曹操下达一些命令,以为预防。当然要完全避免,可能性不大。因此,听完夏侯渊的话之后,曹植也不打算再纠缠下去。
吕布招纳曹彰之事,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影响不大。接下来几天,夏侯渊都让刘备派人到城下搦战,只不过韩暹打定主意,不作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渊和吕布两路大军,都不再出去,双方之间变成了对峙状态。
不过这种对峙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大约五天左右,杨奉、桥蕤两路援军来到虹县城下。城内韩暹见到,底气便开始足了。不过就在三将准备开战,拿“刘备”这路大军开刀的时候,却徒然现,“刘备”的大营空无一人!
却是在两路援军赶到之时,夏侯渊已经按照刘晔所献之计,留下空营,连夜撤兵。
杨奉三将打了个空,心中郁闷可想而知。只不过“刘备”虽撤,但吕布所部仍在。吕布的部队人数比他们三将的兵力加起来还要多,因此三人并不敢放松。不过吕布仿佛无意开战一般,每日只找麾下健将邀战,耀武扬威一番之外,并没有兵力调动的现象。三将见着,也不理会,战况再次陷入了对峙状态
虹县这边陷入了对峙状态的同时,向县城下。
徐晃手握大斧,凝视着向县那不算高大的城池,背后是曹军之中最为精锐的虎豹骑,人人都神情肃穆地盯着向县县城。而向县县城,也对城下忽然出现的部队感到震惊,此次杨奉去援虹县,可是带走了最为精锐的三千人。此时城内,只余下两千人,但这两千都是战斗力不强的人,此时却是大惊失色。
曹纯,轻轻策马到得徐晃身边,向着徐晃点了点头。徐晃会意,直接策马上前,大声喝道:“兄弟们,可认得某!”说完将手中那大斧高高举起!
向县县城上,原本慌1uan的守军望着城下大喝的徐晃,先是错愕了一下,继而纷纷惊呼道:“啊……是徐将军啊……徐将军……徐将军……”
接二连三的呼叫声响起,听着这声音,徐晃已经知道城上的守军认出了自己,心下大定。等了片刻,城上却是有一名校尉露出头来,抱拳大声问道:“徐将军,你不是已经投效了曹bsp;听到这人的声音,徐晃大声应道:“李成,告诉兄弟们,这次某回来,是给大家带一场富贵!”
那李成也没有料到,徐晃竟然会认出自己,他之前仅仅是一名小兵,也就是来到淮南这边后,才被提拔的。想到这里,心中不免涌起了受重视的感觉,毕竟连杨奉,也未必能每次认出自己来,徐晃仅听声音就可以认出,差距可想而知。
不过李成能被杨奉提拔,还是比较理智的,凝声道:“徐将军,虽然你以前厚待我等兄弟,但此时你我乃是敌对,将军还是请回吧。若要攻城,兄弟们亦奉陪到底!”此言一出,城上城下却是鸦雀无声。
听得李成强硬,徐晃也没有在意,反而大声说道:“李成兄弟谬矣!你们知道现在的形势吗?”顿了一下,接口说道:“袁术称帝,乃是公然谋反,你们帮助袁术,乃是助纣为虐!而且此次曹司空亲率十七万大军,征讨淮南,另外尚有温侯、刘豫州、孙讨逆(孙策)三路大军为辅。你们应该清楚,当初袁术七路大军入徐州,大败于温侯之手吧。而曹司空,可是击败过温侯的人,他们联手,你们还能抵挡?而且大家都非淮南人,袁术只当你们马前卒,根本没有将大家视为亲信,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你们来守此小城。”
听到徐晃这一席话,上面的士卒却是已经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了。李成等几个校尉听到,脸色微变,立即喝止,不过效果微乎其微。
徐晃见到,知道已经有效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某与你们一样,都是河东人!或许你们不知道现在河东的情况,自从司空大人接掌河东之后,那里战1uan已经消弭。而且司空大人仁义,非但没有杀白波余部,还分给他们田地。某知道,大家不少亲人都在河东,若是投效司空大人,便可跟失散的家人团聚了!”
家人!这是所有人的软肋,徐晃此言一出,城上当即炸开了锅,就连一些校尉,也不能保持平静了。
杨奉虽然是董卓旧部,但他乃是白波出身,是当年董卓屯兵河东时投效的,因此麾下大部分都是河东人。这也是为何,刘协东逃之时,杨奉可以轻松联系上白波余部李乐、韩暹等人的缘故了。而白波军跟一般的黄巾区别不大,军中除了青壮是战斗力之外,还有许多老弱以及妇女。当年杨奉见到曹操强势入主,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之后便只带青壮东逃,投效袁术。而那些老弱,则在徐晃的请求之下,让曹操将他们安置在河南、河东等地。这些老弱里面,自然有不少是这些城上守军的亲人了。当初杨奉为了怕这些人逃窜,因而捏造了他们的亲人都被曹操坑杀的消息,因而这些人才死心塌地跟着杨奉。不过现在,谎言却是被戳穿了。
这些士卒大部分都由徐晃训练,却是深知徐晃为人,知道他不会说谎。此时听得其所言,又岂会不1uan。
效果已经十分明显了,徐晃决定再加一把火,轻策马匹上前,大声说道:“兄弟们,司空大人曾经说过,诸位也是救驾有功之人。现在你们只要打开城门,迎我军进城,我徐晃向大家保证,当初救驾之功劳奖赏,帮大家领回来!”
哗啦……
这一次,城上所有人都不能保持平静了,大义、弃子、形势、家人、奖赏,这些东西不停地刺激着城上守军的神经。徐晃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地在城下等候。而他也见到,以李成为,几名校尉已经聚集在一起小声商议了。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有一把不和谐的声音大喝道:“怎么回事,都反了吗?”
徐晃听着,眉头却是皱了起来,后面曹纯听见,脸色也跟着沉下来,紧张地盯着城上。
很快,二人便见到一名将军打扮的人,来到城头之上,大声喝问道:“城下何人?”
徐晃离城比较近,隐约听到李成答道:“禀将军,是徐将军。”
那将军明显是一个大嗓门,闻言之后嚷道:“徐将军?哪个徐将军?”
李成继续答道:“是徐公明徐将军。”
“公明将军?”听得这话,那大嗓门飞快地从城头上探出头望下来,当见到徐晃那标志性的大斧时,却是回头问李成道:“公明将军来此作甚?”
李成闻言,欲言又止,当见到那大嗓门脸色沉下来,才咬牙答道:“劝降!”
这一刻,向县县城的气氛却是凝固了,所有守军都将目光投向那大嗓门将军。特别是一些校尉,已然握紧了兵器,死死地盯着他!
就在几名校尉即将要难之时,那大嗓门却是嚷道:“妈拉个巴子,你们都愣在这里作甚!公明将军来劝降,还不去开城门请将军进来?”
“呃……”闻得此言,城上的守军表情同时凝固,这个结果与他们料想差太远了。
见到众人还不动,那大嗓门怒喝道:“你们这群狗娘养的,不服吗?你们都忘了公明将军当年怎么待我们?是不是想去杨奉那厮处告状,哪个敢去,俺先劈了他!”
听到这大嗓门怒骂的声音,李成等人却是哭笑不得,最后李成抱拳道:“将军,我们正准备开城,不想将军就来了……”
未等李成说完,那大嗓门就喝道:“既然要投降,还不快点去!莫不是要公明将军久等?”
“是是是……”几名校尉闻言,不敢再废话,连忙赔笑着下城头去了。
而此时,城下的徐晃却是一脸哭笑不得,这大嗓门他记得,名叫蛮头,是一名匈奴胡人。为人虽然粗鄙,但是却很讲义气,原本徐晃还以为他战死了,不想却是随杨奉来到此处。徐晃与他,倒不算熟,不过知道他人脉很广,故此方才听到他出现,才皱眉。因为这种人脉广的人,若是他不肯降,恐怕会带动全城士卒,没想到结果却是如此出人意料。
有了那蛮头指挥,向县的城门很快就打开,那身高七尺,满身绒毛的蛮头却是当先大步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