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乾听得大喜,拱手道:“如此乾便替老师多谢征东将军了。”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又与孙乾拉扯了几句之后,忽然指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曹植道:“先生,此是犬儿曹植。自小顽劣,操这个当父亲的每日忙于公务,对其也是疏于管教,倒是想问找个名师来好好教一下他。康成公乃是当世儒宗,学究天人,只不知犬儿可有幸拜在他门下?”
“这……”孙乾也被曹操突如其来的一手打了个措手不及,愣在当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
感谢大家的支持~~终于冲上首页了!同时也感谢各位书友在书评区的留言~~都已经加精了~~如果没加那应该是这周的精华用完了~~下周补上~~见谅!!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五十三章 曹家的处境,时代的悲哀
曹操此言,可是一下子将难题抛给孙乾了,如若回答不能,那么孙乾也猜不出盛怒之下的曹操会做出些什么。但要他说可以,他却又不敢,毕竟人家要让儿子拜自己的老师,郑玄的脾气孙乾可是清楚的很,自不敢贸然代郑玄决定了。
左思右想之下,只能无奈答道:“曹公,此事乾也做不得主,还得回禀老师方能定夺。”
主位上,曹操听得孙乾此言,嘴角泛起一道弧线,暗道:“等的就是你这句!”想罢,曹操便笑道:“这个自然。”说完指了指曹植说道:“这个小子,虽不算资质绝佳,倒是能读几本书,只不知能不能入郑君法眼。”
见到曹操露出一副慈父望子成龙的模样,孙乾也没有起疑心,反而笑道:“四公子天资聪敏,况且又有仁爱之心,长大之后必成大器。”
孙乾此言说得圆滑,既没有许下一定成功,也没有得罪曹操,这可算是做使节的人必备的手段了。曹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点头。
曹操也不急,又与孙乾开始东拉西扯,这一次说的内容不外乎是如何教子,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完全不见了征东将军的威势,只余下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模样。可怜孙乾年纪不大,连妻也是刚娶,怎会有曹操如此丰富的教子经验。对于曹操的问题,孙乾只能以自己的学习经历来回答,而大部分时间,整个大帐就变成了曹操教子经验讲堂一般。
孙乾被曹操一番胡吹海扯弄得云里雾里,最后听着听着几乎都忘记了自己来此的目的,仿佛真是来参加曹操举办的亲子教育讲堂一般。那边主位之上,曹操见到孙乾已经完全投入其中,嘴角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冷笑,却是止住了话题,沉默了一阵,凝声道:“先生,康成公乃是当世儒宗,如若只由先生去拜请,未能显示操的诚意。如今这里离栖迟岩也不远,不若就由先生带路,操备上厚礼,带上这小子去拜会康成公,如此方显诚意。”
曹操之前一大番的言论,确实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此言一出,孙乾只以为他是为了曹植着想。于是也没有多考虑,便点头道:“愿为曹公效劳。”
听得孙乾答允,曹操得意地向着旁边的三名谋士打了个眼色,三人只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曹操留下孙乾继续胡吹,而让荀攸等人出去准备礼物。等了约一个时辰左右,荀攸便进来禀报道:“曹公,礼物已经准备好。”
曹操听得大喜,对孙乾道:“事不宜迟,先生我等现在就出发吧。”说完便拖着曹植走下主位。
孙乾虽然暗暗疑惑,但并没有深究,微笑着点了点头便和曹操父子一同走出大帐。一出去,但见整整三大车礼物就摆在帐前,除此之外,前面还有几辆马车。于禁领着近百名士卒护持车队,还有荀攸、刘晔、郭嘉等已经在马车旁边等候,典韦则不动声色地站到曹操身后。
孙乾见得如此大阵仗,忍不住皱眉道:“曹公,家师喜欢清净,这会不会太多人了?”
曹操呵呵一笑,摆手道:“先生放心,他们只是负责运送礼物,并不会上山的。”说完对着孙乾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孙乾这时虽然已经感觉到不妥,然而正所谓骑虎难下,他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况且就算曹操去拜访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便信步上了其中一辆马车。曹操向郭嘉打了个眼色之后,自己便和曹植登上最中间的马车。郭嘉会意,跟着上了孙乾所乘的马车,荀攸和刘晔两人乘一辆。
后面于禁、典韦以及一众士卒则是步行护持。如此,一行人便浩浩地出了大营,往城南那座大山上的栖迟岩而去。
当然,曹操为了不让城上的徐州军看出自己的目的,因此让夏侯渊在他们出发前对下邳发动了一次进攻,分散下邳城上守军的注意力。这次进攻,曹军又损失了数百人,代价不可谓不大,因此在马车中,曹植明显见到曹操拳头紧握,少有地露出紧张之色。
曹植见得,便以小手拍了拍曹操,说道:“父亲,莫要担心了,奉孝先生算无遗策,这次一定能成功的。”
曹操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哈”地大笑起来,边笑还边拍着曹植的脑袋,说道:“植儿说得对,为父看得还不如你通透。”
曹植其实是猜不出曹操此话的意思,他方才之言只不过是本着对郭嘉这汉末顶级谋士的信任罢了。那边曹操笑完之后,却是叹了口气道:“植儿,为父这次却是误了你的前途。”
曹植不解地抬起头,眨着眼睛问道:“父亲何出此言?”
曹操轻叹道:“康成公乃是当世儒宗,如若你能拜入他门下,他日成就不可限量。如今为父借你名义去康成公那里搜捕陶谦,就算康成公再宽宏,我们曹家也已经开罪于他,你也不再可能拜他为师。”
听到曹操的原因,曹植用他特有的童声,发出稚嫩的笑声道:“孩儿觉得父亲是想得太多了,康成公虽然是当世儒宗,其学问绝顶教出来的徒弟未必就好。孩儿看方才那个孙先生,就不如公达先生、奉孝先生他们多矣。”
曹操却是不置可否地摆手道:“植儿你还小,不懂这些。我们曹家始终是宦官之后,与袁家那些豪门大族相比只能算是寒门小户。关东诸侯各个都是显赫豪门出身,也只有如此背景方可得到更多的支持。如若汝这次能拜在康成公门下,对我曹家大业绝对大有裨益!”
听到曹操之言,曹植心中暗道:“靠,原来老爹打的是这个主意。”
曹家的确属于寒门,名声不显,对早期发展极为不利。而像袁氏兄弟,借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一开始投效的人就多如牛毛,短短数年就可称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与袁家相比,曹操这边的确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也怪不得曹操会生出壮大曹家名声之心。
毕竟,现在掌握天下大势的乃是豪门世家,历史上曹操一生都想改变这种状况,可惜大势岂是这么容易改,最后也不得不与天下世家妥协。而曹魏的江山,也在这种妥协中被豪门司马氏篡夺,这是曹家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五十四章 栖迟岩书院
事业刚起步的曹操,对于以寒门抗衡天下豪门很有决心,只看其所颁布那唯才是举的求贤令便知道。这求贤令打破了豪门世家赖以出仕的举孝廉的垄断地位,对豪门世家出仕道路的打击可想而知。
不过这时候的曹操虽然有决心,但是已经意识到一味对抗是不可行的,因此也在寻求妥协的手段,希望以一手软一手硬的方法来对付豪门世家。
一般情况下,曹操这种一手软一手硬的方法可以说是对付任何人和事都万试万灵。不过这万试万灵要建立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使用者手段和经验丰富。这对曹操本人来说并非什么难事,不过一旦曹操本人去世,后继者就未必有如此厉害的手段和魄力了。这种情况下,平衡往往就会被打破,使得后继者反而受制。
曹植很清楚曹魏的结局,历史上的曹丕远不如曹操英明,完全被司马懿玩弄于股掌间,最后连江山也拱手相送。曹植身为曹家子弟,自然不允许曹家那悲惨的结局重现。
此时听得曹操有跟世家妥协的意思,眼珠子一转,而后说道:“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
对于这个聪明的四子,曹操还是十分喜欢的,虽然他经常做出些会让自己大发雷霆的事,但最后静下心来一想,凭心而论曹操也觉得曹植的做法十分正确,因此对曹植喜欢之意就更深了。此时听得他有不明,便和声问道:“植儿有何不明,不妨直说。”
曹植脆生生道:“孩儿不明的是,父亲缘何这么惧怕豪门世家。按三哥的话,既然是敌人就要打败他,他不服就打到他服,如若还是不服那就斩草除根好了!战场上一向都是这样的。”
听得曹植那孩子之言,曹操不禁莞尔,最后想了想便说道:“你三哥平日只知道好勇斗狠,莫要学他。而且世间敌人也有很多种,很多敌人往往表面上对你恭敬,实际上是暗地里才在你背后捅刀子,植儿你需要谨记!”
“呃……”曹植心中苦笑,本想劝曹操坚定对付豪门世家,不想反被教训了。其实曹植也无奈,年龄太小很多话都不敢说出来。这时候有些小聪明,会是神童,得到别人称赞,然而聪明太过,那就是妖孽了,下场可是会截然相反。
左思右想,曹植也找不到更好的突破口。不过现在曹操还未迎汉帝,又未曾与袁绍反面,这方面的事情还未需要曹操作出抉择。因此曹植也决定放一放,等过多数年,自己长大了再向曹操献策解局不迟。
如此,父子二人也不再纠结于这些事。曹操趁着在马车上的时间,对曹植的学问进行一番问答考校,虽然这次是打着拜师的名号去,但到时还是需要争取些时间拖住郑玄,如若曹植的知识水平太低,献丑了那就不妙。
经过近一个时辰,曹操一行才在孙乾的带领下到得南山上面一片建筑群前。众人皆下了马车,曹操便皱着眉头问孙乾道:“公佑,这里就是康成公隐居之地?”
见到曹操的神色,孙乾哪里不明白曹操的意思,于是笑道:“非也,这里其实乃是乾如诸师兄弟学习的地方,老师不时会到这里来讲学。平日就隐居在离这里三里以外的深山中著书。”
听到孙乾的解释,曹操才了然,不过当孙乾转身在前引路的时候,曹操眉头皱得更紧,这片建筑的出现可是完全打乱了曹操的布置。向荀攸打了个眼色,让他去拖住孙乾,自己则是不动声色地走到于禁身侧,轻声道:“文则,这里地方大,人多,搜查的时候务必要仔细,不可放走一人!”说到最后,曹操声色俱厉。
于禁却是脸l主公,他们可都是康成公的弟子,如此做恐怕……”
曹操盯着于禁,语气有些森然道:“能不惊动他们就尽量不要惊动,若是无法,也就只能用强了,陶谦这个老匹夫,本将志在必得!”
“诺!”
就在此时,那边孙乾却是快步来到曹操身边,惊喜地说道:“曹公大喜啊。”
曹操立即住嘴不言,神色也恢复正常,不解道:“何喜之有?”
孙乾笑逐颜开道:“方才听一位师弟说,老师今日会在书院的大殿开讲。”
曹操一听,大笑道:“果然是大喜之事。如此,公佑汝且先着一下,曹某着人打点好礼物。”孙乾微笑着点头退开。
曹操立即招过典韦吩咐道:“汝引十人,从山路上绕过这书院,到郑康成隐居的地方搜查一番。切记不可乱了那里的摆设。”
典韦压低声音应道:“诺!”
转过头来,曹操脸上已经重新泛起笑意,拉着曹植和荀攸、刘晔、郭嘉三人一同上前,于禁则在后面装模作样地指挥士卒们卸下礼物。
这时,书院内已经有一人迎了出来,荀攸上前递上拜帖道:“我家主公,大汉征东将军、兖州牧曹孟德求见康成公。”
那名出迎的人听得来的是曹操,却是愣了一下,目光已经落在旁边的孙乾身上。见得孙乾轻轻点头,那人接过拜帖,拱手回礼道:“请曹将军和诸位大人稍后,在下去禀报老师。”
荀攸微微一笑,点头道了句“有劳”,便回到曹操身侧,与众人一同欣赏这附近的风景。
说起来,郑玄隐居这地方倒也不差,周围山清水秀,风景秀美,徐州境内有此美景的山并不多。而且这座山还不算高,出入也方便,旁边就是治所下邳,要置办些生活用品也简单。
欣赏了好一阵之后,那边迎客的人已经回来,先是神色古怪地瞥了曹操等人一眼,继而才拱手道:“曹将军,诸位大人,老师有请。”
曹操也不客气,携着曹植便和荀攸三人一齐昂首而进。后面的于禁会意,留下十人在书院大门前之外,便领着其余士卒,人人捧着一个盒子跟在曹操身后而进,速度快得那迎客的士子想拦也拦不住。
最后,那迎客之人与孙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操一行数十人,悉数进入了书院之中。见到如此阵仗,孙乾已经意识到不妙了。但他也无法,只能硬着头发对那迎客之人道:“关上大门,先进去再说!”
——————————————————————————
今晚凌晨还有一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帮小弟下周再次冲上首页新人榜~~感谢感谢~!!!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五十五章 凭什么?
荀攸和郭嘉二人随着曹操一同进入了学宫之内,看着学宫内的清幽环境以及周围的摆设,二人仿佛回到了当初在颍川书院求学时的情景一般,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像荀彧、已逝的戏志才等皆是颍川书院所走出来的高徒,惜乎颍川书院已经毁于黄巾之乱中,现在只余下残垣败瓦了。
郑玄讲学这个书院,其实建起来也就短短三、四年左右。当初郑玄避难入徐州,隐居在栖迟岩,徐州士子闻得郑玄隐居于此,纷纷来到求学。郑玄的名声何等厉害,来求学的士子前后竟多达三千人,被这些人打扰了清净,郑玄又怎么能著书。但这些士子都是出于一片求学之心,郑玄也不忍心赶他们离开,于是在山中一平坦处搭了一个草庐,每隔一段时间便到此讲学。
一众学子见到,也自觉地不再上山打扰郑玄清净,平日就在草庐旁边读书,每当到郑玄讲学之时,草庐内外坐满学子,情况鼎盛,这便是如今这书院的前身。不过这时代能读书的,家境一般都不错,家里人得知这里的情况之后,便出资建了这座书院,除了最开始郑玄吩咐搭建那草棚他们不敢拆除之外,周围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已经截然不同了。
由于郑玄隐居之处乃是栖迟岩,因此这些学子便擅作主张,帮这里命名为栖迟岩书院。
曹植跟着曹操一行来到一座简陋的草棚前,一眼就见到草棚上面苍劲有力地写着“栖迟岩书院”五个大字!
字迹虽无斑驳之色,然而浑然天成的隶书体上面,锋芒内敛,透显着一股圆润之意,可见写字之人绝对是已经历过风霜的老人。可惜上面并无落款,让众人猜不出写字之人。
曹操也驻足欣赏了好一阵之后,才脸露微笑,昂然走入草庐内。
进到草庐内,众人一眼便落到主位那个老人身上,曹操脸容一肃,与荀攸等人齐齐向着那老人恭敬地行礼道:“谯郡曹操,颍川荀攸(郭嘉)、淮南刘晔见过康成公!”
周围一众士子听得除了曹操之外,荀攸和刘晔都来了,都发出了一声低呼。这时,寒门出身的郭嘉名声未显,但出自颍川荀家的荀攸以及汉室宗亲后裔淮南刘晔的名声却是极为响亮,乃是当世有数的名士之人,自然让这些求学士子惊叹。
见到四人如此郑重行礼,曹植也跟着拱手,不过眼珠子却是偷眼打量主位上那个老人。
然而面对四人行礼,老人却是侧身让过,不咸不淡地答道:“老朽山野之人,当不起曹征东和诸位大人如此大礼。”
听到郑玄的回答,曹操几人的心不由得“咯噔”地急跳几下。正常情况下,郑玄确实应该避而不受礼,毕竟曹操乃是朝廷命官。然而如此不咸不淡的回答,显然就是在说,老头子我现在不满意你们。
郑玄的不满,就连曹植也听出来了,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不过曹操此行另有目的,因此对于郑玄的不满只能选择无视。只见曹操淡笑道:“康成公乃是天下儒宗,操等自小便读郑学经书,犹如严师,自然当得起此礼了。”
“哼”郑玄听得,只是冷哼一声,淡淡道:“曹征东劳师动众来到徐州,不好好地去攻打下邳,来老朽这里作甚?老朽可没有杀汝父,曹征东不会也想找老朽报仇雪恨吧!”说完,郑玄对着曹操冷笑不止。
看着郑玄的态度和语气,曹植心中暗骂道:“靠!这老头吃了火药不成,我老爹与你无仇无怨,用得着这样挖苦?”
不止曹植,就连荀攸三人听得之后,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然而作为当事人的曹操,却是向着郑玄展颜一笑,拱手道:“康成公言重了,本将此次来徐州,并无伤害徐州百姓分毫,相反还接济了不少穷苦百姓。至于报仇一事,操身为人子,父亲被害自然要找出凶手,以尽孝道。康成公乃是当世儒宗,当熟读《孝经》操此举亦是尽人子之道。”
相较而言,曹操此话十分得体,而郑玄方才之言却是有失儒宗风度了。郑玄也没有料到这个曹操竟然如斯厉害,双目闪过一丝精芒,默想了一阵之后,语气转和道:“既然如此,不知曹征东这次拜访老夫所为何事?”
曹操淡然一笑,以手指着旁边的曹植,笑道:“此乃犬儿曹植,自小顽劣,康成公乃是当世儒宗,操身为人父却是想让小儿拜入门墙。”
“嗯?”听到曹操之言,郑玄先是惊讶,继而露出了然之色道:“原来你就是曹植。”说到这里,郑玄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语带不屑地问曹植道:“要老夫收你入门墙可以,但老夫门徒众多,凭什么要收你这小小孺子?”
郑玄此话说得高傲,配合上他的身份,却是给曹植一股盛气凌人的感觉。曹植虽然明知道这是郑玄不满曹操本人,为了拒绝他而刻意装出来的,但心中的气还是不打一处来。
一千八百年后的曹植自小就是天才,长大以后也是知识界的一颗明珠,从来都是众星捧月的中心。重生之后,虽然受限于年龄,不能展现太多才华,然而无论是在父亲曹操,还是二荀、郭嘉等顶级谋士眼中,都是神童。
这时骤然被一个老头子看扁,虽然曹植知道他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心中怎么都是不服。
想到这里,曹植抢先曹操一步,上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