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大明中兴-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鞍傩铡背褰诵坛。耙寰诖嘶共凰偎偻督怠!闭庀滦坛【透伊恕0傩占涌斓耐丶遗堋S捎诰亢脱靡墼缫炎咴叮坛∴性拥纳簦歉疽蔡坏健JO录父龉糇邮挚凑獬∶婺睦锘构艿昧死钭猿桑粝碌度鐾染团堋�

    “大哥,大哥,我来救你了。”三十个人中冲出一人,摘下头套,正是红狗子,红狗子拿刀赶忙砍李自成身上的铁链,可是这囚犯的铁链可够粗的,砍了三次都没断,这可把这三十个义军急坏了,他们还要去接应城门口的义军,赶忙来帮忙。一顿的乱砍,这才把铁链打开。

    “红狗子,真的是你,你别管我了,我会连累你的。”“没事,大哥,我背你。”红狗子蹲了下来,背起了李自成,就跟三十个义军急忙去跟城门口的义军汇合,准备攻打城门,“大哥,我不叫红狗子了,我有名字了,义军首领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刘宗敏。”

    “刘宗敏,有名字了。好。”“快,红狗子。”路上又冲出了一个人,刘宗敏和李自成顺着喊声望去,来接应的正是三腿子身边又有几个义军。就这样两个人轮流背着往城门口赶。

    城门,张献忠带兵到了米脂县城,排开阵势。知县大人站在城头上还以为义军一到马上就进攻了。没想到义军那边没进攻,阵前骑马上前一个人,此人正是汪兆麟。他叫大声叫唤:“义军已到此,知县大人快出来受降。城头上的兄弟们,朝廷几个月都没有给你们发军饷,你们还给朝廷卖命做啥,再看看你旁的知县大人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又处处剥削你们,打骂你们,你们为这种人卖命不值,来我们义军吧,加入着每人十钱入伙费。”

    此时城头有点骚动了。汪兆麟看在眼里,此时身边兵士扛出了两箱银子:“城头的兄弟,看到这两箱银子吗?这正是你们天天保护的知县大人,向义军献上的银子。看到了没,就这种人,城头的兄弟们,为这种人卖命值得吗?”这招太厉害,城头的军士开始互相交头接耳了。

    “别听他们了,这是造谣。”知县大人看到两箱眼熟的银子,马上就感觉不好,这下急了。

    “当当当”“啊”城门口传来了喊杀人,城内着火了,浓烟滚滚。汪兆麟一看,就知道是城里的义军发出的信号:“攻城。”义兵盾牌手在前,第一波义兵开始抬着木质的楼梯往上城头上冲。后面弓箭手压制城头。

    城头的军士们,这些兵由于缺乏粮饷,也偷懒不训练了,纪律性就更别提了。刚刚被汪兆麟的喊话已经将信将疑,这城门口又乱起来,前面又是一群义兵黑压压的一片开始攻城,心里咯噔一下,想这下完了。这攻城战不到半个时辰米脂县就失手了,知县此时已死在血泊里,两眼瞪得圆圆的,插入他胸膛的刀不是从前面过来的,而是被自己的军士从背后一刀插入。

    张献忠的义军进入米脂县后开仓放粮,清理贪官污吏。那位盖虎和他爹也得到了应得的惩罚。三天后,李自成身穿义军的兵服,跟义军一起离开了让他无比伤心的米脂县,此时他除了造反,已无路可走。

第四十三章科技研究院() 
京城内一处地方已官满为患,“哔哔啪啪”鞭炮不断,几个人正在挂起一个牌匾:科技研究院。今日是科技研究院挂牌的日子,工部尚书刘廷元与工部侍郎徐光启正站在门口迎接朱由检。

    “这依山傍水的地方,可是朕亲知给你们挑选的,怎么样,还满意吧。”朱由检走进研究院。

    “满意,满意。”刘廷元和徐光启紧随其后。

    科技研究院不只有研究和生产枪炮,还有农业,化学,数学等一些研究房间,这几日也陆续来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当然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枪炮。徐光启一一介绍着这些房间。朱由检今日一是过来看看,并再送来一笔银子,二是主要还是了解一下火炮和*。崇祯二年的已己之变,能否挡住后金,除了京军外,这两个火器也至关重要。

    徐光启心里明镜着,各个房间介绍完后,直接领着朱由检到了制造火炮的生产房间,一架架半成品火炮排放着。“徐大人,霰弹有进展了吗?”朱由检非常盼望后金入侵时,霰弹能研发出来。这样配合*一起使用威力就更大了。

    “进展缓慢,微臣正竭尽全力,要在实心弹内加入铁丸或者是石头,还要让其在空中爆炸,表面看上去感觉挺简单,实际上这个跟实心弹,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炮弹打出去是在空中飞行,飞行多久爆炸,这要精确计算,每个炮弹从发射到爆炸这个不能误差太多,如果炮弹还没打到敌人的头上就已经爆炸了,很容易造成误伤。”徐光启细心的回答道。

    朱由检也知道这科研啊,没办法,急不得:“没事,缓慢就缓慢,徐大人的能力,朕是了解的。可能是朕心急了。”

    “不过皇上,虽说霰弹的进展缓慢,可是实弹的射程在各位匠工的努力下,有提高了。”

    “哦,这是好事。继续努力。好了,带朕去看看你们研发的*,这是今日朕主要看的。”实心弹对后金骑兵用处真不大,空中爆炸和落到地面上再爆炸的杀伤力是两个概念。实心弹除了守城,攻城有点用外,其他用处不大。不过也得安慰安慰他们,毕竟是人家辛苦得来的成果,提高射程,聊胜于无。

    朱由检和徐光启退出了生产火炮房间,来到*的房间,徐光启拿起一个*,慢慢的讲解:“我朝*有两种;这种是踏发式*,如果大量使用,是可以阻击后金骑兵的冲击。这种*,用生铁铸造,如同碗口一般大小,腹内装填*,上面留一细口,穿出引线。临战前选择敌人必经要道或自己阵地前方容易接近的地方,将几十个雷连接在“钢轮发火”装置的“火槽”上,挖坑埋设,表面施伪装物。待敌人无意中踏上钢轮机,即可同时发火,杀伤面积相当大。”

    徐光启放下这个*,又从旁边拿来一颗*,继续讲解到:“而这颗是一种绊发式*。用一口大瓷坛,内装*,用土将坛口填紧,留一小眼装引信埋入地下,再在地面放一堆碎石,同时埋设钢轮发火机一个,与坛口引线连接,在地面安设绊索,或用长绳由远处拉发。当敌人脚碰触绊索时,钢轮自动发火,引爆*,*坛炸起,泥土碎石陶片四处迸射,杀伤威力也很大。”

    “恩,好,不过朕想问问有没有一种*是:人,马踩上去都不会爆炸,但是如果有东西比如炮弹狠狠的砸下去,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爆炸的*呢?”虽说*是很好的防守火器。但是大面积铺设,只能用于阻挡后金骑兵,但是如果后金有意避开,就无法大规模的杀伤他们。

    “微臣不明白皇上的用意是什么,但是皇上你要的这个*的原理,微臣听明白了,皇上您是想让*承受到一定大的压力后才进行爆炸,同时这个*和周遭的*的导火线又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只要一颗因承受重大的压力后爆炸,周遭的*也随着引爆。”徐光启略微思索了一下。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你想,如果把后金骑兵都引进来后,再用实心炮弹打出去,只要实心弹咂中一个*,那周遭的*全部爆炸,那对后金骑兵的心里和阵型的影响有多大。”对科研这块徐光启果然一点就通。

    “微臣明白了,这个应该不会太难,只要对*的导火线的形状和钢轮发火机的保护层进行改进,应该就能行。”徐光启觉得这个问题不大,只要把*的导火线和钢轮发火机等一些主要的地方重新改造加固一下,保证能承受住一定的压力就行,花个一年半载的应该就能研究出来并生产。

    “好,其他都可以先放放,这个东西希望尽早能造出来,并生产,能不能打败后金得全靠它了。”朱由检听说这个改造不难,大喜过望。

    后面朱由检又到了造枪房间,这房间除了堆积着退下来的大量的火线枪外,啥都没有。因为徐光启对朱由检花的那两张所谓的图纸,还在研究中,这原理都还在研究,那就更不要说改造了。不过在朱由检的建议这些退下来得火线枪留下少部分进行研究即可,剩下的熔掉,先用于*和炮弹的制造。这样也能减少一些花销。

    参观完后,朱由检还是很满意的,对战胜后金终于有点信心了。

第四十四章满桂() 
这转眼间到了崇祯元年三月,骆养兴,毛文龙,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满桂都已回到京城。但是朱由检可暂时没空招他们上朝觐见。因为这几天朱由检正和内阁几位大人商议;从大明内挑选百名商人进京商议商税的事情。

    乾清宫,“差不多了,就这样吧,就这百人进京,如何?其中这八个人,一定想办法让他们务必进京,东厂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朕要在这次商议期间,来个敲山震虎。这是就交于户部,礼部共同处理,首辅也要注意关注。”终于敲定人选。特别是八大晋商私底下于后金通商,这对大明的危害,甚至远大于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人投敌,得尽快解决。

    “臣遵旨。”首辅,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纷纷下跪,随即退出大殿。

    王承恩看着三位离开后,提醒了一下朱由检:“皇上,骆养兴,毛文龙,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满桂前两日都已回到京城,是否宣他们觐见。”

    朱由检喝了口茶;指的大殿内一堆的册子,都是商人的花名册:“你看,被这些商人,商税搞的,把这事给忘记了。毛文龙,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是否都上任了?”

    “都上任了,据说和卢象升已经打成一片了,正在加紧操练京兵。”

    “好,这就好,这样,先让骆养兴觐见,再传满桂。”上次朱由检说要再查五军营,可是大明的事情是一堆堆的,都没空去。趁见他们的时候,再到五军营看看。离已己之变还剩下一年半的时间左右。需要开始准备应对。同时朱由检突然想到七月的蓟镇兵变和宁远兵变,这一发生兵变那就将是连锁反应,所以也要提前预防了。

    巳时,骆养兴已到乾清宫。

    “这次事办得挺顺利的,朕也听说,你这次去皮岛花了不少银子,不过花的好,朕要赏你,你这银子花的值,你这是给朕,给大明挽回颜面。百姓谢你,也就是谢朕,谢朝廷。朕赏赐的东西,等一下王承恩会带你去拿。”朱由检听说骆养兴既然在辽东的路上慷慨解囊,到皮岛还能替百姓着想购买蔬菜水果及生活用品,大赞了骆养兴。

    “谢皇上,这是微臣应该做的。”骆养兴心理乐坏了。

    “接下来要办两件事:第一,马上给朕选五十名锦衣卫好手来,朕要接见他们。第二件:除了八大晋商外,你们这次跟东厂一起合作,一起注意其他商人的动向。还有今日朕要再去一趟五军营,你也带些人一起去,就这样,你先下去领赏把。”

    骆养兴跪谢后。随后满桂踏入乾清宫。在21世纪的时候,明末英雄中刘云飞最喜欢的就是满桂,看着走进来的满桂就莫名的好感,那粗壮的双臂,一脸的络腮胡子,托着圆乎乎的脑袋,宽嘴巴高鼻梁,浓眉大眼,走起来虎虎生威。

    “微臣满桂,叩见皇上。”满桂跪下来。

    “满爱卿,快请起。”朱由检从龙椅处走了下来,“来,跟朕说说,辽东现今如何?”

    “这,辽东之事,微臣不好说。”满桂是个老实人,辽东问题太多了,他说了怕得罪人。

    “说,没事,实话直说,有朕给你撑腰,怕啥。”朱由检催促道,今天要他办一件大事,他要是对辽东吞吞吐吐的,那可不行。

    满桂一听皇上给他撑腰,突然腰板挺直了不少:“是,皇上,其他还好说,主要是是缺粮,缺银子。如今辽东是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关锦宁由于是抵抗后金的重要防线,相对好点。但是如今也是好几个月没发军饷了。士兵一日两餐,一稀一干,也颇有微词。其他的边境兵士能有顿干饭吃就算不错了。守边兵士都不容易。”

    “恩,朕知道了,朕对不住百姓和士兵啊。但是今日我要问你的是,这辽东有没有人克扣军饷,倒卖军粮的事情?如果有你大胆告诉朕。”

    满桂有点为难了,辽东大将克扣军饷是有的,他有点犹豫:“这,微臣没有证据,也不敢确定,只是听辽东官兵提起过,确实有人克扣军饷,倒卖军粮。”

    “恩,这就对了,大胆说。大明如今朝局问题众多,朕无法分身去辽东,朕想让你替朕走一趟,如何?”

    “替皇上分忧解难,这是微臣的职责。”满桂有点激动。

    “好,朕任命你为钦差,赐于你尚方宝剑,并允许你调动辽东除关宁锦外的所有兵马。到辽东替朕整顿军务,淘汰冗兵,重新整合边军,如有人阻挠,朕允许你先斩后奏,你可以从京军内挑选一千名士兵与你同行。等一下你去户部,就说朕的旨意,让他们把辽东的所欠军饷,一并让你带去。”朱由检把今日招他来得目的道出。

    “微臣,遵旨。”满桂如果刚刚有点激动,现如今反而重任在肩。

    “你此去辽东怕是凶险异常,务必保护好自己。整合边军时,如若出现后金大规模入侵,请爱卿记住,不必在乎城池丢失,只需层层阻击,拖慢后金行军即可。那怕退到京城朕也不会怪你。切勿让自己身陷险境,切记切记。”辽东关锦宁,和九镇及重要关卡的整合没个一两年时间是完不成的,但是已己之变是崇祯二年,也就是说很可能满桂还未完成任务,边关就已经告急。即使刚刚整合完毕的边军也根本抵挡不了后金的进攻。朱由检这才特意交代。

    “皇上,这是何意?如何可以让后金铁骑逼近京城?”满桂没想到皇上会说出这种话,什么叫一直退到京城?

    “朕相信,皇太极在辽东必有耳目,你整顿边军,他肯定不会等你整顿完毕,兵强马壮的时候才进攻的,如今后金已跟蒙古联盟,这辽东除了关锦宁外,其他都可能是皇太极的进攻的方向,边军是挡不住的。只有到京城,朕才有办法跟皇太极一决高下。好了,你下去吧,记住朕说得话,朕要你活着回来。”朱由检他知道满桂勇猛,一再提醒他不要盲干。

    “是,微臣记住了。”满桂本来还想要再说什么,但是皇上已经下逐客令了,他也只好退下。两年后,他再次见到皇上,想起今日皇上的先见自明,甚是钦佩不已。

    等满桂出去后,朱由检还是觉得满桂还是嫩了点,辽东还得有人去,让王承恩再传孙承宗。

第四十五章真假钦差() 
乾清宫,“老臣叩见,皇上。”王承恩让人请来了孙承宗。

    “老爱卿,快请起,刚刚朕任命满桂为钦差,巡视整顿辽东。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容老臣想想。”孙承宗花了半柱香的时间考虑后开口:“臣觉得他还是难以胜任,满桂虽说智勇双全,但是在辽东威望还不够高,如若遇到比他身份或官职高的人物给他下绊子,估计他难于应对。再说辽东问题牵扯的人甚多,即使有尚方宝剑,他也未必能调度得了辽东将士。难呀。”

    “是呀,可是如今又有谁合适呢?老爱卿可否替朕想想。”朱由检望着孙承宗。

    孙承宗也思来想去,也想不到好的人选,突然望了望朱由检,而朱由检一直望着他,突然有点明白了,皇上其实是要让他也去辽东,但是又因他年纪过大,不好开口:“除了老臣外,怕是无人能去,老臣就替皇上走这一趟如何?”

    你终于开口了,急死我了:“好是好,可是爱卿年事已高,若在去辽东,朕于心不忍啊。”

    这是托词,孙承宗听出来了:“想那三国黄忠,黄汉生年过七旬,还上阵杀敌,微臣替皇上走一趟,无碍的。”

    “好,老爱卿,忠心为国,朕甚为感动,朕即日封你为卫国公。”

    孙承宗连忙跪下来:“谢皇上。”

    “老爱卿,此去辽东,满桂在明,你在暗。这暗有暗的做法,朕特准你使用另一支特殊人马。王承恩,人来了吗?来了就让他们进来”朱由检望了一下王承恩。

    王承恩出去传唤,等他再进来后,跟他一起进来的还有五十位锦衣卫。孙承宗真是吓了一跳,皇上是让他带锦衣卫去辽东,这是破天荒的一次,要知道锦衣卫除了魏忠贤外,明朝历代没有哪个官员可以调动得了锦衣卫的。

    这五十位锦衣卫领头的有两个,一个朱由检见过,就是一起观花灯的“赛黑炭”。另一个与“赛黑炭”刚好完全相反,一身白衣,白鞋,甚至皮肤几乎都白无血色,此人武功不低于“赛黑炭”在锦衣卫里有一号,人称“白面郎君”。这两位在民间还有另外一个称号:黑白无常。

    “朕刚刚封孙大人为卫国公,你们与他一起去辽东。你们在暗中保护,不得有任何闪失,同时你们及辽东各个暗点的锦衣卫,都听令于孙大人。无条件听从,听明白了是无条件听从。这次辽东办好了朕统统有赏,如若办砸了,你们就不用回来了。”

    “臣等明白了,臣等定为陛下分忧,死而后已。”五十个锦衣卫齐齐跪下。

    “老爱卿,此去辽东,如若遇到阻挠,杀无赦。至于如何杀,就交于他们,切记不可心慈手软,爱卿若心软,后金入侵辽东将死更多人。”乱世用重典,朱由检怕孙承宗心软再次提醒。

    今天皇上所做的让孙承宗太过吃惊,但是他明白朱由检的话,辽东之行,如果因为他放过一个该死的人,那将会使成千上万的百姓,兵士受难,如果太平年代,这可慢慢再解决。但是如今辽东已糜烂,后金随时会入侵,那么这些百姓,兵士将会成为成千上万具尸体。这也是为啥朱由检这次让自己亲自带领锦衣卫去辽东,而不是跟满桂一样带兵士,其实皇上让他去就执行的任务就是一个字……杀,哪些人该杀,哪些人不该杀,就全凭自己把握。

    翌日,满桂带着尚方宝剑,及银两,同精兵一千启程赶赴辽东,五天后孙承宗告病请假,闭门谢客,这一病就是一年之久。两位钦差,是真,是假,亦假,亦真。

    午时,朱由检用过餐后,出了乾清宫,骆养兴已带领五百锦衣卫等候多时,等朱由检出来一同前往五军营。

    五军营内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