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王朱聿键。在南明监国的有三个潞王朱常淓,淮王朱常清,鲁王朱以派弟弟朱以海。组织过人马抗清的也有三个:崇王朱由樻,益王朱由本,沐王:沐天波。这些王爷里面最有钱的是周王朱恭枵。还有一个荣王朱慈炤就是后来很多人盗他名号的朱三太子。刚好十个,加上唐王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镆和鲁王朱以派,总共十二人。
王承恩见皇上对着这些人的名字发愣了近半个时辰,然后在十二个人的名字上画了圈,知道皇上在思考,不敢打扰,在旁边等着。崇祯一抬头,见王承恩还站着:“让你等久了,就这十二人,通知下去,让他们上京面圣。是该他们为大明出出力的时候了。”
“奴才这就去办。”王承恩不知道崇祯帝要这十二位回京做啥,但是重新启用各地的王爷来解决如今大明的局面也许是条路子,乱世最亲的莫过于自家人。
关锦宁方面,孙承宗接到崇祯的信,有点无奈,好不容易得到的营口,既然要放弃。不过皇上说得也有道理,如今九边还需时间恢复。大明境内匪患是该乘这次大胜的机会解决。所以暂时无法顾及后金,也无法增援营口。但是广宁还是要尽可能的守住,毕竟广宁对双方的影响十分重大。当孙承宗宣读这消息的时候,很多将领开始都不理解,在孙承宗解释下,基本都能理解皇上的难处。不过有一个除外,那就是吴三桂,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根本不懂这些,知道皇上要放弃营口,把吴三桂气得直跺脚,可是皇上的命令不能不遵从。但是吴三桂的心里估计已经骂了无数遍崇祯孬种,顺带把崇祯的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任命()
己巳年十一月初一,这是大喜的日子,京军和青龙营凯旋而归的日子。崇祯亲自到北京城外一百里的迎客亭下迎接凯旋的将士。当日皇帝出城自然还有几千的卫队和一千多名锦衣卫和东厂太监的保护。另外还有众多的官员和百姓也在此地聚集等待着这些亲人的回归。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们高兴不起来了,因为无论是京军还是青龙营的回归,只见人人手里捧着一个个骨灰盒,后面更是众多的伤员和担架。英雄回归是寂静的,并不是欢快的,一将功成万骨枯。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从欢乐的迎接到哭泣声一片,有时候就是会转变这么快。
崇祯带着百官上前,对着这些英雄,深深了鞠了一躬:“是你们保护了大明,朕在这里感谢你们。朕会为你们立碑让百姓们和后代都记住你们今日的的不朽战功。”
卢象升带头上前跪拜:“谢皇上。”见卢象升跪,其他人也一一跪拜。
“不过,皇上,后金退了,皇太极退兵了,被我们的勇士们打退了,我们赢了。皇上。”卢象升道。
“对,卢大人说得对,我们赢了。朕为你们骄傲。”皇上明白了卢象升意思。
百官也听明白了高喊道:“皇太极退兵了,我们赢了,大明赢了。”这时所有士兵百姓也开始欢呼高喊:“皇太极退兵了,我们赢了,大明赢了。”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崇祯这次真的哭了,在所有的官员面前哭了,对旁边的王承恩小声道:“大明有救了。”
整整半个时辰的欢呼,即使皇上回宫了,士兵回营了,骨灰埋下了,依然能听到“我们赢了”的声音,这句话绕梁三日般久久不能散去。大明的勇气回来了,大明的信心回来了,大明百姓看到了希望了,这一战用十几万人的生命终于唤醒了大明百姓的战斗意识。这就足够了,崇祯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庆功宴安排在了晚上。现在还早,崇祯带着这些凯旋的将领直接来到军机处。崇祯让秦良玉和马祥麟坐在左手边第一,第二位,袁可立坐右手边第一位,其他人按职位高低坐下。崇祯走到面前给秦良玉鞠了个躬,把秦良玉给吓得自己站起来:“皇上,这使不得,老奴可承受不起。”
崇祯起身道:“不,秦将军,能带领白杆兵救出青龙营,这乃是这战关键之所在。若没有将军高义出兵,这场战斗不知还要打多久,百姓如今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朕这一拜,是替百姓的一拜。同时如果没有将军出兵相救,这里将少了五人,大明将损失五员大将,来,你们五个应该都给秦将军鞠一躬。”
卢象升,孔友德,尚可喜,耿忠明,周遇吉见状也连忙起身,走到秦良玉面前一一鞠躬致谢。秦良玉一一扶起:“老奴承受不起。”
崇祯重新入座:“言归正传,这次战斗无论大明还是后金,双方打得都是惨烈,伤亡也很大。但是最终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打退皇太极。也就是说明后金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那么为啥以前的战斗几乎都是失败呢?来说说,咱们共同总结一下。”
袁可立先站起来道:“老夫先说一点,因为皇上早就料到皇太极今年必有一战。所以无论是死守四城的方针,还是火炮和武器的准备上都十分到位。虽说后期出现些意外情况,但是大体上并没有慌乱。”
袁可立说完,卢象升站起来道:“皇上,臣也说一条,皇上高瞻远瞩建立青龙营,使得除关宁铁骑外,再多了一支可战之兵,青龙营被围困之时,虽说那些日子十分艰难,但是臣最后统计了一下伤亡,基本跟后金的伤亡持平。这才使得青龙营能坚持到白杆兵的到来,否则早就被歼灭了。”
“还有地雷的使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得青龙营史无前例的几乎歼灭了八旗正蓝旗的兵马。”孔友德道。
“还有一点,皇上非常重视百姓,几乎让所有的百姓安全的转移,使得百姓非常主动的给士兵提供后勤保障。”满桂再守城的时候,因他为了掩护百姓而受伤的,使得百姓为了感谢皇上,感谢满桂,这次都非常主动的做饭和担起了救护的工作。
耿忠明也想说说,可是站起来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说啥:“皇上,臣嘴笨,不知道说啥,反正我觉得我们在座的将领带兵能力比后金的将领强。”
接下来一个一个的发言。每个人几乎都说了一条。最后其实就是几条:战前准备充分,武器精良,同心同德,将领能力水平高超,百姓支持。崇祯点点头道:“恩,大家都能从这场战斗中学到些东西,这很好。否则这场战就等于白打,十几万的将士就白白牺牲,总结出来的东西大家都要牢记,另外战争不是儿戏,所以要有战必胜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胜利才能减少百姓的痛苦,为战斗牺牲的人才有价值,后金这次伤亡这么大,估计可能会再次征讨朝鲜和蒙古各部,来解决后金所需,不过大明如今也需要时间,就让皇太极再嚣张几年吧。袁爱卿,如今京军战斗力如何?还能抽出十万人马吗?”
袁可立不知道皇上要做什么,心里盘算了一下道:“京军如今经过了这次战斗,战力明显提升,但是如果直接面对后金铁骑估计还是不行,如今能战的估计也就是十万左右,不知皇上要做什么?”
崇祯喝了口水道:“战斗还没结束呢,大家别忘记固原还有二十五万匪寇。朕想乘这场战斗的彻底稳定大明北方。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带十万京军出战呢?”
孙传庭回归后官复原职,如今是兵部侍郎,这次也没立啥大功:“微臣愿往。且在座的也别跟我争,我与洪承畴有点交情,我两合作最合适不过。”
其他人正要起来领兵,听孙传庭这一讲,觉得还真是他最合适,固原有洪承畴和曹文昭,对于这些辽东将领都不是很熟悉,到时候磨合也需要些时间。于是也就没人争了。崇祯见状微微一笑:“也好,孙大人等今日庆功宴后,给你十五天的时间除了青龙营外,其他人京军随你挑选,至于武器,甲胄,火炮有什么需要找工部要,还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只要朕能做到都给你安排。等下你留下来,我们再具体商量一下。除此之外,山西,山东,河南也需有人去整顿并推广种植农作物,孔将军,尚将军,李将军三位能否走一趟?”
孔友德,尚可喜,李如桢上前领命:“臣领命。”
“好,孔友德任命山西巡抚,尚可喜任命山东巡抚,李如桢任命河南巡抚。这三省就交给你们了。如有任何困难可以直接写折给朕,朕一定给三位最大的支持。”崇祯开始布局。这次一定要彻底稳住北方。
“毛将军和耿将军两位京军这次伤亡十多万人,亲人的安抚和战士的抚恤,任务依然繁重。另外京军还需增兵,这些事情就交于两位。”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毛文龙起身领命。
“满将军等伤好了,九边依然离不开将军,九边地区的百姓重新迁移,另外还需重新增招九边的士兵,这些重担还得将军帮朕分担。另外等孙老大人回京后,朕会让他也去九边,希望两位依然能精诚合作,两三年内恢复九边的战力。”
“皇上放心,臣的伤已无大碍,庆功宴后即可安排百姓重回故里。”满桂起身领命。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秦良玉站起来道:“皇上,老奴有个请求。”
“秦将军,有话请说。”崇祯对秦良玉依然十分尊重道。
“如今犬儿也不小,是该让他走出去的时候,不知皇上是否可以给犬儿安排个职位。”秦良玉最担心的就是他这宝贝儿子,老大不小了是该让他独立的时候了。
“这是好事啊,大明正需要人才,这样把,满将军到九边一个人怕会忙不过来,你跟满将军一起吧。”崇祯一听原来就这事,李如桢去了河南,满桂没了帮手,九边这么大的地方全压在满桂身上,确实过重,正好让马祥麟去。
“谢皇上,臣领命。”马祥麟一听要去九边内心也十分开心,另外跟着满桂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好了,除了孙将军,其他回去休息,晚上朕大摆庆功宴,各位一定好吃好喝好,开心起来。”崇祯见大家也累了,早点让他们回去休息。
“谢皇上。”一个个离开军机处。
见都走了,崇祯才转头问了孙传庭道:“将军此去陕西担子不轻,不知将军可有打算?”
孙传庭上前道:“大明如今积贫积弱,百姓生活十分贫困,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庞大的匪寇。臣此去先解决了固原外的匪寇后,再用分化方针对匪寇逐一分解,争取在几月内把陕西内的匪寇主力清除掉。这是微臣暂时的想法。具体的方针臣回去再进一步研究。”
“恩。来。”崇祯拿出一帐大明北方的大地图,让孙传庭过来。
“大明的问题还是内部自身,所以将军此去,最重要的是让百姓都吃上饭。这此八大晋商会安排人跟随将军一起做好百姓种植的工作。这点是最最重要的。其二,将军带领十万京军前去,一定要尽快的跟叛军主力决战。务必击溃陕西境内的匪寇。其三,发动百姓,使用奖赏的方法,让他们举报或者劝解叛军内部因贫穷而走投无路的匪徒,让他们改邪归正。这样从根本断绝匪寇的兵力来源。”崇祯对孙传庭提出要求。
这时候王承恩对这皇上轻轻说道:“那人带到了,在外面候着呢?”
“知道了,让他在外面等着。”崇祯对王承恩说道。
第一百二十五章新的开始()
孙传庭看着崇祯,看来崇祯对匪寇十分的重视,否则不会如此的切中要害,大明盼来了一位明主乃大明之幸,百姓之福:“聆听皇上这段话,臣如醍醐灌顶般,只是这奖赏要如何做呢?赏赐金银?还是减少赋税?”
“当然是减少赋税,而且你还可以发动百姓,谁要是能劝说一个匪兵回家,那就减少一个月的赋税。这样一来百姓在能吃饱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愿意的。古代有个连坐的惩罚,朕来个连奖的赏赐。孙大人朕给你的特权如何?”
“谢皇上,能如此,臣心里有底了,臣一定剿灭匪寇不负皇上期望。”有这特权,那稳定陕西就不在话下了,孙传庭信心满满。
“好,来,匪寇一直以来是大明的心头大患,朕把一些想法,说出来供你参考参考,能不能用,到时候你自己按实际去处理。陕西匪寇如今匪首乃王嘉胤,第二位是高迎祥,你此去,尽量想办法先除去这两位,这样一来,匪寇一定会分崩离析,那么陕西剿匪就容易许多。除了这两位外,还有李自成,马守应,张献忠这几个也要特别主意,他们在匪寇中的威望和能力都非常突出。这些是锦衣卫调查上来的折子你拿去研究。至于作战线路,从北向南,逐一推进,拿一下一个地方就要清理一个地方的匪寇,不用太过着急,你要人朕给人,你要兵朕给兵。一步步推进,然后在这,这里有个车厢峡,如果将军能把匪寇全歼在这里那是再好不过,如果被匪首逃出陕西,那么将军就不要再追了,立刻往西,帮助山西孔友德,山东尚可喜,河南李如桢
他们三人一起巩固整个大明北方地区。朕到时候会任命你为四省总督,全权处理。”崇祯对孙传庭非常的信任,可以说历史上的大明的最后一个顶梁柱,这种人不重用说不过去。
“多谢皇上的信任,愿为皇上鞠躬尽瘁。微臣一定想办法尽量把匪寇全歼在陕西境内。”四省总督的职位,对孙传庭来说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皇上还能把所有的想法跟他分享在大明内没有几个,这让孙传庭感激涕零。
“好,不过一切还是要看实际情况,战场瞬息万变,朕这只是纸上谈兵。你回去好好再琢磨琢磨。另外有一个人要给你,王承恩,把他叫进来吧。”崇祯对着王承恩道。
门一开,走进来一个人,走到崇祯面前直接就跪了下来道:“皇上,罪臣知错了。”孙传庭看着这个披头散发的人,怎么感觉很眼熟,突然眼睛一亮走到面前一看果然是他:袁崇焕。
崇祯重新坐了下来道:“知道错了?你错哪了?”
“皇上,臣写的什么五年平辽方略纯属胡说八道,一年多来臣看了来自大明各地的奏折,才知道大明最重要的不是该如何抵御后金,而是应该恢复民心,恢复农业,只要大明富强了,后金不要说十几万铁骑,就是百万铁骑,依然不是我大明的对手。皇上,臣知道错了,希望皇上给臣一次机会。臣一定不负皇上重托。”一年多的囚禁,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但是那小黑屋
对于袁崇焕真的是生不如死,这次皇上叫他来,他就希望能重新带兵。打死都不回去了。
袁崇焕是个人才,看来他明白过来了,不过这还不够,此人傲气还得再杀杀:“明白了是吧,很好。你是个聪明人,除了这些外你没有点问题?你为啥写五年平辽方略?想出名还是想要权?五年平辽,你还真敢说得出。你这是把朕的大明江山当你实验场吗?你把大明百姓当作什么了?那些都是人,一个个鲜活的人,不是你袁崇焕往上爬的工具。”
崇祯当面指出他的虚伪,这让他直接瘫在了地上,不过这不能全怪他,人内心的阴暗面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皇上,臣知罪。”
一边在旁的孙传庭真的越来越佩服崇祯了,没想到看人看得这么准,要是今天没在这里听这些,说真的他还挺欣赏袁崇焕的。崇祯喝了口茶道:“好了,知道错了就去改,给你两条路选:一个做个百夫长跟随孙大人一起去剿匪,一个是重新回去继续学习,你自己选。”
百夫长?孙传庭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接下来的事会让他更加诧异。“谢皇上隆恩。臣愿意跟随孙大人一起剿匪。戴罪立功。”袁崇焕只要不要在被囚禁就行,别说百夫长,就是一个平头百姓,他都干。
“恩,你下去准备吧。”崇祯点点头,让他退下。走出门后,袁崇焕如释重负,急忙回家,一年多了,家里人都不知道怎么样了。
等袁崇焕离开后,崇祯对着孙传庭道:“这人交给你了,别让他死了就行。他也许会是你的好帮手。”
袁崇焕当百夫长,孙传庭也不敢让他去冲锋陷阵,皇上这是有深意的:“微臣明白。”
“好,你也下去准备吧,记住了,匪寇出了陕西,切不可追赶。稳住北方这是你的头等大事。”崇祯再叮嘱一遍。
“微臣紧记。”看着孙传庭离开后,王承恩走道皇上面前问道:“奴才不懂,匪寇要是进入两湖那也不得了啊,那边可是大明的重要产粮地方,如果匪寇再往下就会直接威胁南京。皇上真的不管吗?”
“时间不够,三年内北方能安定下来,朕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南方?你认为南方是什么地方?朕如今还能管得了南方?孙传庭比你聪明,你看他连问都不问。如果匪寇能灭在陕西境内最好,如果天意让匪寇遛出陕西,那就让他们搅浑一下南方,
到时候所有的牛鬼蛇神就全冒出来了。明白吗?朕就说这么多,你啊,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闭嘴。别问,到时候自然能明白朕的意思。另外把曹化淳找来,朕要他办个事。”南方?如果说北方弱那是明显的,对手也是明显的,无非就是后金和匪寇。那南方到底有多少敌人,哪些是敌哪些是友,崇祯现在估计也不清楚,李自成也许是个投石问路的好石子。
半个时辰后,曹公公终于来了,崇祯问:“最近忙啥呢?”
“还是依照皇上的意思,查抄一些违法,通敌的商贩。不过现在越来越少了。”曹公公回答道。
“越来越少了?那是表面的,富贵险中求,你只不过把他们从明处赶到了暗处吧了,朕再给你提个醒,水路你查了吗?”违法乱纪的商人哪里查得完,崇祯笑道。
“水路?皇上提醒得对,如今大明水军早就烂到底了,谢皇上给微臣指明方向,奴才回去就让他们查。”
“恩,不过今天来不是为这事,朕要一支二三十个特殊的人,你帮朕去挑选一下,要求武功必须是一等一的高手,另外最好是哑巴。能做到吗?”崇祯看着曹化淳问道。
“皇上说的是哑士吗?”曹公公回问道。
“哑士?是什么跟朕说说。”崇祯还真不知道什么叫“哑士”。
“是,皇上,哑士乃是死士的一种,这种人很少人有,但是少不等于没有,这在黑市里面才有,大明如今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