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大明中兴-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几个,如果跟他单打独斗,谁能生擒他。”崇祯转头向跟随的那几个锦衣卫道。

    白无常回答道:“这里怕没人能生擒了他,但是他也杀不了我们任何一人。”

    崇祯一笑:“又是个平手。好了,郭大人我看这赌场不错,是个增加赋税的好法子。让大明一些大城市都办起来。”

    郭允厚道:“是,微臣回去就跟首辅大人商议。”

    又走了几步,崇祯轻轻的对王承恩说:“今日赌博的事,回去不能跟皇后说。”

    “奴才,明白。”

    一路平安无事回到乾清宫,打开门只见六部和首辅都在等候,神色慌张,崇祯问道:“都在,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六部和首辅齐齐跪下,首辅成基命哭泣道:“皇上押送江南赋税银两丢了。”

    崇祯大惊:“什么,江南的银两丢了,怎么丢的。”

    工部尚书上前道:“回皇上,据报押送江南赋税银两的船只在途中遇到水怪,突然下沉,船上的五百押送官兵和银子全部落水,第二日附近府衙派人打捞装银的箱子,却啥都没捞到,一箱箱白银不翼而飞。”

    “混蛋,什么水怪,怕是有人在作怪吧,这边的事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南巡了。王承恩,孙老爱卿什么时候到?”崇祯问道。

    “孙大人,三日后到京。”王承恩。

    “好了,由于有了募捐的银子,如今也没啥大战打,国库的银两应该够用,大家不用着急。都回去吧。”崇祯现在怪谁也没用,这事一定有人在搞鬼,对手是谁暂且不知,希望乘这机会彻底把南方搞定。

    六部和首辅见皇上没有责怪,顿时松了一口气,急忙退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准备南巡() 
三日后孙承宗返回京城,崇祯立即召集首辅,六部,及保皇派的所有人到乾清宫对崇祯这次南巡做准备,此次南巡表面是为了查寻江南银两的下落,整顿江南官场。实际是为了铲除东林党,并利用江南的各个势力群阻击江南匪寇,造成两败俱伤的效果。这需要非常高的技巧,需崇祯亲自一步步推动。

    所有人都到齐后,崇祯道:“各位爱卿,如今大明后金已退,九边得到安定,满将军和秦将军正在抓紧整顿兵马和安顿百姓,另外除九边外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在孙传庭和其他四位巡抚的努力下,匪寇基本已清楚。朕用了二年的时间终于安定了北方,如今只要推广和大面积种子高产农作物,让百姓修生养息两三年,应该能确保百姓的温饱。那么百姓造反之事就将在大明北方彻底根除。”

    这是开场白,皇上预测的基本大家都能想到:“皇上圣明。”

    崇祯又道:“那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南方。朕要亲自去南京坐镇指挥剿匪并整顿江南官场,少则半年,多则三年。而这边的事,文事由首辅成大人全权处理,兵事由孙老爱卿全权处理。希望各位能精诚合作。”

    “臣等定能精诚合作,等待皇上归来。”

    “卢大人,青龙营依然是大明最精锐的兵马,这次南巡抽调一万人马跟朕随行。青龙营剩余其他兵马没朕的指令,任何人不得调动,三年内就在京城内操练。还有从京军中再筛选出六万人马,给你三年时间组建白虎营,白虎营以后就让赵率教,率领。”崇祯对着卢象升道。

    卢象升站出来:“微臣领命。三年后必要跟皇太极再一决高下。”

    “孙老爱卿,原本朕是想让您去九边帮帮满桂,可是朕想来想去还是让你留守京城,除了青龙营和白虎营外,大明北边的兵马都听你调遣,大明北方如今是百废待兴,朕希望三年后北方兵马能恢复到原来的八成。您老的担子不轻。”

    孙承宗道:“臣定鞠躬尽瘁。”

    “首辅和六部折子依然不能断,朕会在途中和南京处理国事。工部的枪炮研制不能断,兵部要全力支持孙大人。户部这三年内除了工部的花销外,其他能减少的,特别皇家的采购能减的就减少些。”

    “臣等领命。”

    “好了,除了孙老爱卿和袁老爱卿留下其他人回吧。”崇祯接下来是要了解一下南方的情况。

    就剩下孙承宗,袁可立和王承恩三人。崇祯道:“跟朕说说你们知道南方的一些事。朕好有所准备。”

    孙承宗先道:“南方是个表里不一,刀光剑影的地方,老臣真担心皇上的安危。老臣先跟说说南方的情况,袁大人到时再补充,另外希望皇上能再考虑一下。”

    崇祯微微一笑:“说吧。”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开始阐述他对南方的了解:“大明建立时定都应天,建立南直隶。后因明祖迁都北京,可应天依然保存着六部。但是除了兵部尚书外,其他五部都是个摆设的职位。如今真正管控南直隶的人物是这三个人:兵部尚书史可法,司礼太监韩赞周,还有守备南京将军赵之龙。南直路兵马达到近三十万。但是战斗力有多少不得而知。湖南主将是黄朝宣,湖北主将金之纯,江西主将郭维经,浙江主将张国维,福建主将陈锦,贵州主将任先觉。这六省兵马在十万以下,这几位将领还算不错,但是底下的士兵有多少能打战,老臣不好说,云南就黔国公拥有的十几万人马。这就是江南的兵马情况。”

    崇祯拿来地图一一标识:“这次沉船的水域就在南直隶还没到山东的徐州地界。徐州知府是谁?”

    袁可立回答道:“徐州知府李广仁,这次报上来的就是他写折子。”

    崇祯一一登记好后又问道:“这是表面的,暗地里有没有什么势力?”

    孙承宗道:“暗地里的就不好说了,东林人士在江西,浙江,福建,南直隶当官的人数众多。李广仁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贵州地区常有杀手出没,搞得贵州是鸡犬不宁,湖广地区好点,但据老臣了解两地官商勾结十分厉害,虽说是鱼米之乡,可是百姓是苦不堪言。福建海贼活动十分猖獗。南方地区确实非常混乱。皇上此次南巡只要平安回来就行,要彻底解决老臣认为很难。”

    “恩,朕知道不容易解决,不过朕还是要走一趟的。老爱卿放心,不是还有人保护呢,再说了朕不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只要能安全到达南京,朕就没事。”崇祯不觉得有多危险,至于这些势力就是要推动他们狗咬狗。

    “另外,两位老爱卿对这次的江南银两丢失一案怎么看?”崇祯问道。

    孙承宗回道:“老臣认为此事毋庸置疑的是人为的,而非什么水怪。但对手敢如此胆大妄,说明对方的势力必然十分强大,老臣认为得派得力干将彻底调查,老臣推荐洪承畴当此重任。”

    袁可立见皇上紧缩眉头,说明对孙承宗的回答不是很满意,上前替孙承宗解围道:“老臣认为银两的丢失时间正是后金大战之后,国库空虚之时,对手用心十分歹毒。从这点分析上看,说明对手对朝廷有一定的了解,应该不是武林人士所为。再从丢失的地点是南直隶而不是山东地界,说明对手觉得在南直隶下手比在山东下手容易得多,而徐知府李广仁是东林人士,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东林人士所为,一种就是有人嫁祸给东林党。无论哪种估计都跟东林党脱离不了关系。只要盯住李广仁就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这话说得孙承宗很不是滋味,如果这次真的是东林党干的,无论皇上做什么都不过分。崇祯听袁可立分析后,很是满意:“袁老爱卿说得有道理,行了,就这样,袁老爱卿和王承恩跟朕一起下江南。都回去准备吧。”崇祯对这次下江南还是很有信心的。

    孙承宗无奈的摇了摇头和袁可立出了乾清宫。现在这边搞定了,接着需要出宫找个人结伴同行:“王承恩,这次南巡一万人马目标很大,需要做第二套方案准备,把七个密探全部带上,另外安排一下,朕要出宫找八大晋商当家的。”

    王承恩道:“奴才这就安排。”

    八大晋商如今基本成为了皇商。事情也是多得不得了。范芊芊每日都是忙的头晕脑胀,今日算比较空闲在屋内清算去年的账目。突然门一开,崇祯偷偷的从后面抱起了她,亲了一口。

    “啊,皇上,你干嘛呢,你看你一来这本帐又得重新算。”范芊芊虽说嘴上不情愿,但是身体没有拒绝。

    崇祯把芊芊转了过来面对着他:“行了,别算了,都快装进钱眼里了。计算那么清楚干嘛。又不愁吃,不愁穿的。”

    芊芊靠着崇祯道:“你有户部给你算账,民女这边谁给算啊。”

    崇祯把她搂着坐在床边:“请人呗。你又不是请不起。”

    “不行,请谁都不放心,不是自己的钱算不好的。”芊芊起身道。

    “还是装钱眼里了不是,不说这个了,这次朕邀请你去江南,玩个一年。”崇祯说出他的来意。

    芊芊用手摸了摸皇上的额头:“皇上你没发烧呀,说什么胡话,离开京城一年?请问你立太子了吗?不对,现在皇子才两岁吧。”

    “没跟你开玩笑,是真的,去应天,那边朕还有一个皇宫呢,这次去江南当然不单是玩,主要还是要办正经事。”崇祯握着她的手,让她坐在大腿上。

    “这还差不多。可是去一年,我这边怎么办呀。还有皇上南巡不是有一堆人跟着,可能还有皇后吧,我去凑什么热闹。”

    “江南危险很大的,朕可能不会跟他们一起走,出了北直隶后,偷偷溜出来跟你一起走。一路游山玩水到徐州查个案子,然后再到南京。这一路上如果没有个女人照顾着怎么行,再说你又有武功,女扮男装保护朕,多好。”崇祯很认真的说道。

    范芊芊手掌伸了过来:“要我保护也行,给银子。我是大掌柜的,不当掌柜,当皇上的贴身侍卫,还要洗衣做饭。一年一万两。算赔偿我的损失。”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还跟朕分什么银子。等这次南巡回来,朕把你接近宫去,当朕的爱妃,到时候再跟朕要银子吧。”

    “谁当你的爱妃,我可没答应。我这辈子不嫁人。就当个守财奴守着这范府。”

    崇祯假怒道:“不可以,朕要的女人,敢不答应,造反啦你。”一把抓过来直接把她抱上床。

    “皇上,别闹,行了,民女答应你去江南行了吧。”

    “不行,去江南回来当朕的爱妃,还要给朕生几个皇子。”

    “皇上,你这是得寸进尺。嗯呢。”

    大白天的,看她答应去江南,也不欺负她了:“行了,答应了就行。这几日准备东西吧。朕还有事先走了。”

    “等一下,前几日听宫里传来说,去年大战后,皇上如今国库空虚,不只需不需要民女做点什么?”见皇上要走,芊芊跑上前问道。

    “不需要,没事宝贝,银子朕还有,不用担心。还有你们可以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只跟大明内做生意,应该往外扩张。走一走丝绸之路,当年郑和走的海路都去走走。等天下平定后,朕带你一起漂洋过海。见那无边的大海去。”

    “又说胡话,皇上真舍得那个皇位?”

    “舍得,朕舍得。等百姓安稳,大明强大了,朕一定带你去。相信朕。好了,亲一个。走了。”抱了芊芊又亲了一下,开门离开。

    欢乐总是短暂的,不过她已经很满足了,皇上答应她,抛弃皇位,带她漂洋过海,知道这可能是哄她的话,但是内心还是希望那一天真的会到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可怕的东林党() 
崇祯回到乾清宫,立刻召见曹化淳和骆养性,因为在跟范芊芊瞎闹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范芊芊能武能文,那么东林党呢?回想刚才袁可立所说的跟东林党有关,崇祯发现了一个重大疏漏,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以为东林党都是文人。但是东林党既然能跟阉党对抗那么久,难道都只是握笔头的人吗?如果这件事是东林党所为呢?那么东林党的问题就远不止在朝堂上,上几个折子弹劾官员那么简单。

    曹化淳和骆养性跪着叩拜。崇祯道:“袁可立说这次江南税银一案,可能跟东林党有关,你们都是多年跟东林党交道的,你们怎么看东林党这些人的?更直接点,朕问你们东林党有没有这种实力干出这种事。”

    骆养性道:“东林党势力确实很庞大,魏公公在的时候,锦衣卫跟东厂合作的次数不少,也杀了不少东林党的人,行动中经常发现有武林人士参与其中,至于这件案子跟东林党有没有什么关系,微臣只能说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

    “不错,精辟。既然能建立学府,培养官员,那么勾结一些武林人士,甚至培养些死士那是完全有可能的。”虽说骆养性说的不多,但是说道点子上了,“曹公公,你怎么看。”

    曹化淳当年发配到留都应天待罪,回想起过往依然历历在目:“东林党和魏公公的事,奴才一直不想说,但是今日皇上突然问起这事,奴才不得不把一些事情跟皇上说说,有些话语可能会颠覆皇上的认知,请皇上先恕奴才无罪。”

    曹化淳能说出这种话那么事情就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说,今日大胆的说,朕绝不怪罪。”

    曹化淳说道:“皇上要问东林党有没有这个能力,就得从说起东林党的问题说起,可能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东林党背后的一个重大的势力;当年奴才被赶去应天,看着一路望着江南繁荣景象的时候才顿时醒悟先皇启用魏公公打压东林党的用意。东林党和魏公公所为的阉党之争跟历朝历代的党争决然不同,以前的党争都是为了某个人谋求最高权力而引起的,比如后宫干政,皇子之争,武将文臣之争。其实都是为了那个人能在朝廷上直指皇位或者是拥有皇权的地位。但是这种党争解决的问题也很简单,把那个人拿掉,这个党就会立即衰弱,并彻底灭亡。但是东林党不是,东林党领袖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是并没有影响东林党的存在,为啥,因为东林党不是个党,而是大明官商勾结出来的一个东西,它今日可以叫东林党,明日也可以叫西林党。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一个人要夺取皇权,而是一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协商后得出最有利的结果,来决定大明走向。而这群人就是奸商。

    另外从另一方面讲任何的黑暗势力哪个不需要银子,但是都是抢夺而来的吗?当然不是,很多都是从商人手中得来的。当黑暗势力需要银子而奸商需要谋求一些东西的时候两者之间就能达成一致。那么黑暗势力,东林党,商人,三者之前自然就有了有共同的联系。所以皇上问说东林党有没有这个实力,奴才认为那是一定的。”

    “说得好,没想到曹公公既然有这种见解。看来东林党的问题,朕要重新衡量了。朕下江南后,你们先放下手上的事,俩人全力调查东林党,朕归来之时,就是东林党覆灭之日。”东林党确实太可怕了,有钱,有权,有兵都归集一党,曹化淳的话说得崇祯都有点不寒而栗。

    “皇上圣明。”

    “行了,都退下吧。朕南巡,南方的锦衣卫和东厂都要动起来。朕到时候可能随时都用到。”

    “臣等告退。”曹化淳和骆养性纷纷退出乾清宫。

    如果真如曹化淳所说那么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和天启的木匠皇帝称号也不是那么简单了,从曹化淳的理论往下推,就是当年东林党势力遍布朝野,成为了一党独大,又因为这群人操控着黑暗势力,导致整个朝堂上全是东林党的声音,如果有不同的声音出来就马上轻者罢官,重着死亡。这也就能解释为啥向孙承宗这种人都要加入东林党了。

    万历当时几十年不上朝,恐怕是因为上朝也没有用,一切都是东林党说得算,一切大明军政全都是东林党一党的主张,那真的是这样要皇上又什么用,以其见这群人天天在前面演戏,还不如不见来的清闲,当时皇权是属于完全架空的状态。这也就能理解为啥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却大明没有灭亡,那就是因为有个党在操控着大明,而这党人数众多,多到可以完全驾控整个王朝的走势。

    如果说万历是逃避,而天启的做法就非常激进的一个字“杀”,但是皇帝是不能干这种事的,于是就把魏忠贤推上了前台,只要东林党敢胡说八道的,就杀,至于怎么杀天启都不管,然后自己偷偷去做他的木匠,用这种玩物丧志的方法隐藏了自己,让外面的人全部以为是魏忠贤干的,实际操控阉党的人是天启帝。曹化淳把一切都看明白了,说以才会让崇祯恕他的罪才肯说出。

    “王承恩,朕休息一下,一个时辰后带那些哑士进来。”崇祯闭眼休息一下,但是内心还是依然考虑着东林党的事,如果这是真的是东林党所为,那么他这趟南巡怕会有生命之危,孙承宗的担心不无道理,可是东林党在一日,皇权就会面临重大的威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崇祯休息一个时辰后,二十二个哑士,走了进来,其中有两位走在最前面,崇祯一看明白这两个应该是最厉害的,这二十二个哑士,个个虽说瘦小,但是寒气逼人,整个乾清宫都感觉道一丝丝凉意,可能因为杀的人太多的缘故,觉得这些人如同行走的僵尸一般冰冷。

    崇祯站了起来:“站着就行,不用出声。你们只要忠心为朕办事,朕不会亏待你们的,为了试试你们的手段,先替朕杀个人,王承恩,把那些画给他们。”

    这些画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人脸画。王承恩每人一张分给他们。崇祯继续说道:“一人一张都看清楚了,就是这个人,这个是一个商人,非常有钱的商人,府中肯定有死士,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朕要接到刑部,大理寺调查后的结果是意外死亡。这是朕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王承恩,让他们走吧。”

    说实话崇祯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好感,在加上全部都是不能说话的,也没啥可聊的。跟哑士的见面自然就是如此的简短,等崇祯说完后,乾清宫悄无声息,二十二人不单口中无声,脚下也无声,如幽灵一般,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

    送走二十二位哑士后,王承恩进来问道:“皇上这么快就要对东林党动手了?万一被东林党察觉,奴才怕在南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