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55章 水月师叔(1)() 
陈仓道,略阳山,赵子龙盘坐在山腰的一块巨石上,闭目养神着。

    勾连汉中和关中的通道,目前而言,只有三条:东边西城县左近的子午谷,出入口在褒中县的褒斜道,还有一个就是陈仓道。

    陈仓道的出入口,在汉中地界便是勉县,在关中就属于陈仓。

    不过,在褒斜道的马驿栈道附近山谷中,却有一条小道,向西可以勾连陈仓道。

    数百年前,高祖爷创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时,修的是褒斜道的栈道,却是从陈仓道出兵,这才一举杀入关中的。而高祖爷就是在马驿这个地方,突然大军西转,沿着这条小道走上了陈仓道的。

    这条小道,在后世又叫连云道,但是在这时却还没有名字。

    略阳山,就是这条山间小道的必经之地。

    赵子龙盘坐在山腰的巨石上,就等着钟繇一头撞过来。五百骑兵,被他安置在三里外设伏。待会儿,钟繇过来时,这五百骑兵就会堵住钟繇的退路;而他赵子龙,就在略阳山下狙杀钟繇。

    猛将,一般都比较有性格。

    譬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下,一般都不斩杀老弱妇孺。

    赵子龙却喜欢为死在他的枪下的那些英雄人物,选择死亡方式,或者说选择墓地。

    钟繇虽不是猛将,也不是一方诸侯,却倒是也是叱咤了一方风云的任务,赵子龙觉得,这样的人物死在他的枪下,他就很有必要为他选择一处上佳的墓地的。

    而略阳山下的这个圆形小山谷,就是赵子龙为钟繇选择的葬生之所!

    稍倾,盘坐在巨石上的赵子龙耳朵突然一动。

    一片沉重的呼吸声,还有凌乱的脚步声,正在迅速接近着。

    赵子龙没有起身,盘坐在巨石上就能眺望好远。向东南方向看去,那里是褒斜道的马驿方向,却有一群民夫正在这条小小山道中,向陈仓道斜插着。

    从褒斜道的马驿左拐,沿着这条小小的山道斜插到陈仓道,这多是猎户或者大军突袭什么的干的,即便是商旅也不会走这条道的,一群民夫又怎么可能走这样的一条道?

    来者就只能是钟繇和他的亲兵营了!

    赵子龙心中暗道了一声“军师果然神机妙算”,然后又不由得为钟繇稍许的默哀。

    果然,没过多久,这群“民夫”就抵达了略阳山下。

    看着眼前的这处小山谷,再看看前边和后面的狭窄而蜿蜒的山道,钟繇正准备下令,让大家伙儿好好歇一口气呢,接下来可就需要一口气赶到陈仓道的略阳驿站呢。

    “钟繇将军,赵子龙奉我家军师之令,在此恭候将军多时矣!”

    这个声音的突然出现,钟繇便知道大事不妙,亲卫营也十分慌乱。

    赵子龙的声音,他们又怎么可能不认得?

    赵子龙的骁勇,他们又怎么可能不铭记于心?

    大家扫视四周,很快就发现了赵子龙的身影: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上,赵子龙正手握长枪而立!这时,又是一阵喊杀声,从他们刚刚经过的山谷中传来。

    很快,一彪轻骑就堵在了他们进谷的山道上。

    前后赵子龙虎视眈眈,后有数百轻骑堵截,钟繇知道,今日他只怕多半无法幸免。

    当然了,是被擒做俘虏,还是被杀,这就是选择问题了。

    “赵将军,不仅仅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今日既被将军围困于此。那好,不仅仅这就束手,还请将军带我去见你家主公刘玄德。”钟繇起身,向山腰处的赵子龙拱手道。

    大丈夫能屈能伸,既然被赵子龙给围困了,束手被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如今,大汉这个天下还没有亡!

    占据汉中的刘玄德,如果不想给朝廷摸黑,轻易也不敢拿他这位扬州刺史怎么样的。最多,也就是被刘备羁押一段时间,最后不还是要将他钟繇恭送道许昌么?

    只可惜了,钟繇的这个想法,也太一厢情愿了些。

    倘若此时,站在半山腰的是刘备,或许还真就不敢轻易杀掉钟繇。

    但是现在,站在半山腰的却是赵子龙。

    他才不管杀掉钟繇会不会给朝廷摸黑呢!

    反正军师的将令,就是不让钟繇回到关中。

    怎么才能不让钟繇回到关中?

    在赵子龙想来,唯有死掉的钟繇,才无法回归关中的!

    “钟将军说笑了。”

    “赵子龙在此恭候将军多时,就是奉了我家军师之令,特来送将军上路的。”

    “这处山谷,就是在下为将军所选了上佳墓地。以此山谷为埋骨之所,想来将军在黄泉路上,也不会感觉屈辱的。”赵云握枪拱手,回绝了钟繇想要被擒的要求。

    赵子龙又不是傻子,若他将钟繇给擒回去,主公还需好吃好喝的招待钟繇不说,最终不还是要将钟繇给释放掉的么?如此,他赵子龙现在的这一番功夫白费了不说,军师想要让西凉军占据关中的大计,岂不就是要落空了?

    赵子龙可是知道的,军师促使与西凉军结盟,并让西凉军占据关中,这可不是损害主公的利益,而是让西凉军在关中为主公这个小集团挡刀!

    有西凉军挡在关中,他们刘皇叔这个小集团,就能在汉中安稳发展许多年。错开刘表和刘璋不说,将来不管是谁想要攻打汉中,就必须先打下关中再说。

    听到赵子龙的回答,钟繇都有点不敢置信了。

    赵子龙居然拒绝他钟繇做俘虏?

    钟繇心中凄凉,什么时候他钟繇居然连想要做俘虏都不得了?

    “赵将军,这是要逼我钟繇鱼死网破么?”钟繇决然道。

    他钟繇身边,可是还有两百多武者亲卫的!

    原本,跟随钟繇逃出定军山的亲卫有三百多人,但是这一路上,许多亲卫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也不知道是掉队被敌军给截杀了呢,还是逃散了的说。

    现在,以这两百多武者亲卫作最后垂死挣扎;就算最终依旧难逃一死,但那又怎么样?

    不还是能溅赵子龙一身的血么?

    想要他钟繇束手待毙?

    不可能!

第256章 水月师叔(2)() 
定军山下,大战已经落下了帷幕,钟繇残军最后大都束手而降。

    战斗到了后来,就算将士们多是傻子,也都该反应过来了,他们的将军都不见了,而他们这下大头兵却还在定军山下死命厮杀,这是为了什么?

    随着西凉军从背后杀入了战场,就算是钟达想竭力再多争取一点时间,也办不到了。

    最终,钟达被马超一枪刺杀于马下,钟繇残军也尽数缴械投降。

    天黑之前,关平押解着数千俘兵,回到了定军山大营。

    再然后,赵子龙也带着五百轻骑回营了。

    “禀军师,赵云回营向军师绞令:钟繇已经授首!”

    进营之后,赵子龙直接就向诸葛孔明绞令。

    大营中,马腾、韩遂、马超作为盟友客方,也赫然在座;关平、周仓、霍峻等人陪坐一侧。

    听到赵子龙的禀报,马腾惊喜问道:“果真?钟繇的首级呢?!”

    钟繇带进汉中的三万大军,已经全军尽没,现在只要确认钟繇真的死掉,他马腾做梦都能笑醒的,等回到陇右之后,他们西凉军就可以势如破竹的吞并整个关中了。

    对马腾的这种追问,赵子龙心中是有点鄙夷。

    人家钟繇好歹也算是一方英雄人物,英雄谢幕却还要被取走首级?

    反正这种事情,他赵子龙是干不出来的。

    “在略阳山下的那个小山谷中,末将已经将钟繇和他麾下战死的数百亲卫,一起掩埋了。”

    赵子龙回道。

    当时,钟繇和身边的两百亲卫,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自然是绝地反击的。

    只是,奈何他们遇上了他赵子龙。

    从山腰的大石头上跳下去的瞬间,赵子龙就斩杀了钟繇。

    然后,那些没有斗志的亲卫,也被赵子龙斩尽杀绝。

    本来,那些亲卫是可以放过的。

    毕竟,钟繇都已经死了,这些亲卫杀与不杀的其实并不重要。

    但是,谁能保证那些亲卫中,没有想着为钟繇复仇的?

    今日他赵子龙放过那些亲卫容易,他日万一这些亲卫中有人想着为钟繇复仇,从而行刺主公刘皇叔呢?即便是他赵子龙,面对出其不意的刺杀时,也有可能防不胜防的呢!

    所以,那些最后时刻都跟随在钟繇身边的亲卫,赵子龙是一个都没有放过的。

    汉中城外,一处山巅,一俄首女冠迎风而立。

    这位女冠,却是鹿门二代弟子水月。前段时日,水月奉了师命,前来汉中给师侄诸葛孔明送药,并顺便查探一番,刘皇叔麾下那些文臣武将的气数。

    汉中距离荆山深处的鹿门,有点距离,再加上水月下山之后,也没有那么急急忙忙的赶路,是以,从她下山到抵达汉中城,居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水月看来,师侄诸葛孔明受的那点小伤并不算什么,有灵药的话,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能痊愈。师门之所以还要给诸葛孔明送药,只是为了联络一下感情罢了。

    如今的诸葛孔明,对师门而言很重要的。

    水月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探刘皇叔麾下文臣武将的气数。一位君主,一位成就了通天气柱的君主,其麾下文臣武将的气数,很大程度上其实也能影响这位君主的成就的。

    他们鹿门选定扶持的诸侯,原本是刘表来者,再要么就是西川刘璋。

    现在诸葛孔明既然选择了刘备,而刘备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连通天之路都打开了,师门自然就要重点查探一下,刘皇叔麾下的文臣武将的气数了。

    水月抵达汉中城的时候,有点不凑巧,师侄诸葛亮居然前往定军山去了。

    孔明在汉中城有府邸,这是刘皇叔刚刚划拨给诸葛孔明的。

    但是,孔明现在不在家,其家眷这时还在隆中卧龙岗上,家中连个仆役都没有,水月自然不可能在这个空旷旷的府邸中等候诸葛孔明归来的。

    当然了,让她水月到定军山前线去,水月也是不肯的。

    于是,水月就在汉中城外的一座小山上,暂时隐居下来,静候诸葛孔明归来。

    反正,修行众人餐风露宿的,也是日常修行。

    清晨,水月结束了一夜的修行,然后站在山巅,又眺望着汉中城。

    在师门众多师兄弟师姐妹中,她是除开师尊之外,最擅长望气的。

    虽然说,修士只要修行到了阴神境,就都能利用阴神望气。但是,如今是大争之世,天机早已混淆,普通的阴神境修士,很难在这混淆的天机中,分清气数的。

    蓦然,水月眼神一跳,再次凝神细看着汉中城。

    就在刚才,她原本还有些不甚在意,例行公事般的查探汉中城的气机。但是却突然感觉到,刘皇叔的那根通天之柱上,气数居然又增添了数分!

    水月有点怀疑,刚才她是不是没在意看花了。

    这段时间,她居住在汉中城外的这处山巅,每天都会查探汉中城内的气机的。属于刘皇叔的那根通天之柱,她也是每天会扫视一眼的。

    通天气柱,唯有阴神境修士,才能利用法术或者阴神看得见。

    那根通天之柱上,气数虽然每天都会增长,却没有像今天这般(或者说是昨夜也有可能,)居然一下子就暴涨了数分的。气运又不是下雨天的河水,说暴涨就暴涨的?

    再次细看,水月终于确认了,自己刚才没有看错。

    刘皇叔的通天气柱上,确实在一夜之间就暴涨了数分气数!

    “这些平添的气数,从何而来?”

    如今天机混沌,再牛的修士也不敢贸然推算天机。

    不过,水月却是知道,前段时间,师侄诸葛孔明前往定军山去了,似乎是去解决钟繇入寇汉中来着。如是,水月都不需要推算天机,很快就知道了这几分气数从何而来的。

    “只怕是,钟繇已经身死了吧?”水月心中肯定着。

    大争之世,诸侯之间杀掉了敌方的大将,就能增加己方的气数,这在修士界而言乃是常识。

    孔明在定军山,若仅仅只是歼灭了来犯之敌,虽然也能令刘皇叔平添一些气数,却不可能一下就增长这么多的。只有钟繇身死,才能让刘皇叔一下子平添这么多气数。

    “看来,孔明不日就会归来了。”水月有点高兴想到。

    师侄诸葛孔明归来,她就可以不用在城外餐风露宿了。

第257章 休养生息() 
傍晚时分,一群轻骑便从定军山策马而来,在城门口耽搁了稍许,就很快进城了。

    水月站在山巅,远远就看到了轻骑护卫的几人中,那一身月白色骚包长衫的诸葛孔明。水月是没有见过师侄诸葛孔明的,但是诸葛孔明的一身装扮,还是有属于孔明的那一份气运,在她水月眼中,却是尤为显眼的。

    进城的这群轻骑,确实是诸葛孔明。

    定军山的防守反击战,昨天就落下来帷幕,按理,诸葛亮本应该在定军山还需要待几天,处理一下战后的各种事情,然后才会带着大军和战利品回归汉中城的。

    但是,马腾结盟心切,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将定军山的后续事宜,都交给赵子龙处理,然后他与马腾一起,在千余轻骑的护卫下,今日一早便向汉中城赶回来。

    定军山距离汉中城,也就百里出头,大半天的时间足以赶到。

    不过,如今已经是凛冬,天色黑得比较早,所以看起来是日落时分他们才入城的。

    汉中城,张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了,城中早已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甚至,因为刘皇叔与荆襄和西川都是同宗的缘故,不是敌对的诸侯,往来于荆襄、汉中和川蜀这条线的商旅,比之往年更多了一些。

    当然了,这其中或许也有糜家发力的缘故。

    糜竺在襄阳待了几个月,终于再次恢复了他们糜家在各州郡的商队和商铺的联系。然后,天下四大豪商之一的糜家,再次焕发出惊人的商业能力来。

    入冬之后,糜竺就回到了汉中城来。

    嗯,其实也不能说是回到了汉中城。如今刘皇叔的大本营既然在汉中城,那么他们糜家的大本营理所当然的也就安置在了汉中城来;糜竺只不过是将他们的家业迁来了汉中城而已。

    街上的商铺栉比鳞次,即便是傍晚,却依旧人来人往。

    一路进城,马腾便一路羡慕。

    这在西凉,即便是陇右的那些大城中,也是很难看到的一派繁荣景象,

    不过,等他吞下关中之后,以长安和洛阳曾经为帝都的根基,他马腾的领地上未必就不能出现两座繁华的通都大邑!

    入城之后,诸葛亮就带着马腾,直奔太守府,也就是曾经的汉王宫。

    如今,这座汉王宫已经被修缮得一新,只不过还是作为太守府在使用。刘皇叔此时毕竟不能称王,就不能以王者宫殿的名义征用此宫殿。

    太守府中,刘备早就等候多时。

    诸葛亮今日要回汉中城,自然需要提前遣快马向汉中城告知的,否则一个臣子贸然带着大群军卒出现在君主所在的都城,这是叩城呢,还是回城?

    此时此刻,刘皇叔或许还注意不到这一点,但是身为臣子,就该恪守臣子之道。

    “寿成兄,久违啦!”

    刘备恭候在太守府门口,当诸葛亮与马腾一起到来时,他赶紧拱手拜道。

    昔日在虎牢关,他刘备虽然也参加了十八路诸侯会盟,但他却不是诸侯。当时的马腾,赫然坐在诸侯的大椅上,而他刘备却只能站在堂下静听。

    就这待遇,还是看在他刘关张三人骁勇善战呢。

    昔日的他,与马腾之间的地位差距,用云泥之别都不足以形容。

    但是,时至今日,他刘备也是一方诸侯,如今又坐拥了汉中数十座城池,麾下也算兵精将广,在实力和势力上已经不逊色于马腾了。更重要的是,他刘备如今还是当今天子的皇叔。

    在身份上,在地位上,他刘备如今已经隐隐有点凌驾于马腾之上了。

    所以,知道马腾亲来汉中结盟时,刘备这才没有出城相迎。

    当然了,这些细节,刘备原本是没有注意到的,他原本也打算出城迎接马腾来着。只不过,李严却熟悉这方面的事情,在他的提醒下,刘备这才知道,如今的他可以不出城迎接马腾的。

    “玄德贤弟,恭喜啦!”马腾却抱拳恭喜着。

    至于马腾恭喜的是什么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昔日织席贩履之辈,如今却成了当今之皇叔,又占据了汉中这块天府之国,这对刘备而言不是大喜事是什么?

    当然,这不是马腾嘲笑刘备,而是实打实的恭喜。

    主公刘备正在与马腾寒暄着,诸葛亮却悄悄的将李严拉到一旁,交代着接下来结盟需要注意的事情。与马腾结盟,虽然是他在诸葛亮一手促成的,但是结盟时的讨价还价,还有签署盟约什么的,诸葛亮却不准备再插手了。

    现在的诸葛亮,又不是前世的原主。

    若是原主的话,或许事必躬亲,既然是他诸葛孔明促成的结盟,自然就会全程参与进去。但是如今的诸葛亮,却不想像原主前世那般事必躬亲。

    如今,刘皇叔座下又不是没有人才,他若事必躬亲,这不是给人一副大权独揽的映像么?

    “现在,马腾想要回去吞并关中,就必须尽力安抚我汉中。是以,接下来在结盟谈判的过程中,方正兄可以尽量多的提出一些条件,想来马腾多半不会拒绝的。”

    诸葛亮低声叮嘱着李严。

    李严在襄阳是积年老吏,在接下来结盟的谈判过程中,自然会竭尽全力为主公争取最多的利益。但是,没有他诸葛孔明的交代的话,李严未必会知道马腾的底线在哪里。

    “哪些条件可以提,哪些条件不能提,还请孔明告知一二。”李严拱手恳请道。

    听到诸葛孔明将这件事情交给他来操作,李严真是有点喜出望外。

    如今,他李严算是新附于刘皇叔的文臣,时日尚短,没能立马就有所建树,现在诸葛孔明将结盟谈判的事情交给他李严来主持,这就是将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