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艿校肆侥眩沤鸸钩几且夜媳沓瞥迹晌鸸氖艄说惹柚拢训啦桓寐蠲矗俊
说到这里,金尚宫起身来,指着殿上众臣骂道:“就是你们这些朝臣,一口一个大义,一口一个颜面,私下里却为了一己私利,争权夺势,阻拦王上与金国结盟,现在倒好,引金兵入城了,更是骑虎难下!”
李珲叹口气,摇头不语,看得出很是后悔。柳承宗闻言皱眉道:“金尚宫,此时重提旧事,于事无补。”
金尚宫点点头,拂袖道:“好,不提旧事,今夜冒大不韪而来,乃是想要提醒王上及诸位,这些金兵定有所图,当早作打算!”
柳承宗叹口气道:“金尚宫果然聪慧,人虽在深宫,但也能看得出来。今日引金兵入城后,这些金兵居然提出在王城之下驻扎的要求,我等被逼无奈答应,也看出此事不妥,我等正是在为此事发愁。”
金尚宫秀眉微蹙道:“听闻这些金兵都是明军服色入城,还带了火枪?女真人也有火枪了么?”
郑仁弘道:“小人与金国使者商谈时,也曾问过此事。说是昨夜这批金兵在城外大破明军三千,因此缴获了不少火枪。眼下金国大汗皇太极正大肆仿制明军火器,已经组建自己的火器营,是以这些女真人有火器也不足为奇。”
金尚宫冷笑道:“白日里我也曾出宫见过那些王城脚下驻扎的女真人,也到金国使者下榻的柳絮院看过那些女真兵,难道你们就没注意到,这些女真兵擅用火枪更胜刀弓么?”
此言一出,众人大吃一惊,柳承宗急忙问道:“请金尚宫言明。”
金尚宫举起右手道:“我注意到这些女真兵右手食指上有厚厚的茧子,这明显便是常年惯用火枪造成的。还有每当我们靠近这些女真兵,他们很是戒备,而且他们戒备的时候,居然都是紧握火枪,而不是去取背上的弓箭,也不是取腰间的跨刀!这便说明,他们更擅于用火枪,而不是刀弓!女真人向来号称以刀弓取天下,女真人即便要学明军用火器,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惯用火枪的只有明军!”
众人都是大惊失色,柳承宗急忙道:“金尚宫的意思是,这些人不是女真人,而是明国人?!”
金尚宫冷笑道:“你们还不算太蠢!不过也不用心急,我已经派李尔瞻出城打探消息,这个时候也该回来了。”
说话间,北派大臣领袖李尔瞻快步来到殿上,不及见礼便急忙道:“王上,大事不好,今天入城的不是女真人而是明军!”
李珲闻言差点眼前一黑,昏晕过去,金尚宫急忙扶住他。柳承宗急忙喝问道:“何以见得?快些说来!”
李尔瞻道:“下午我奉命出城查探,循着昨夜火光方向找到了昨夜厮杀的战场。此处乃是汉城北面一处山村,可到了那里一看,满地死尸皆是女真人!虽然整个山村已经被火器烧为平地,尸首也是焦黑不全,但在那里都找到了女真人的衣甲、旗号、令牌等物!昨夜被歼灭的不是明军,而是金国军队啊!”
这一下顿时让殿上众臣炸开了锅,李珲瘫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
“乱什么乱?!给我安静!”金尚宫娇叱一声,殿上渐渐安静了下来。
“慌什么慌?!就算他们是明军,入城的只不过五百人马,此刻当立即调派内禁卫军,包围他们的驻地!拿下假扮金国使者的明国人以为人质!号令四门各军严守岗位,城内各处军马都做好应战的准备!”金尚宫大声喝道,跟着拜倒在李珲面前,口中道:“王上,情势危急,当立刻下令出兵!否则就太晚了!”
话音才落,殿外夜空中忽然飞起三声响箭来,那响箭上绑了烟花,到了半空后,砰砰三声炸了开来,绚烂的焰火之下,朝鲜王宫内外尽然一起火光大作,喊杀声震天阶而来!
金尚宫见状,跌跌撞撞的奔到大殿门口,见得此情此景,凄然一笑道:“罢了,罢了,想不到这明军如此之快,大势已去……”
第344章 李沆的抉择()
夜二更天,汉城王都宫城敦化门前。
朝军敦化门守将李沆战战兢兢的站在城门洞子里,四周将士皆举火把,望着陆续通过敦化门进城的明军和绫阳君所部军马,李沆心头暗叫侥幸。
半个时辰前,宫城外飞起三声响箭,炸开烟花后,整个汉城好像忽然热油泼水般沸腾了起来,外城各处城门皆举火,宫城四门都有乱军冲击。喊杀声、枪炮声四起,黑夜里李沆登城头而望,只见四面城内街道上皆是高举火把的人流。李沆知道,这些人流可不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是军队!
早在傍晚时分,李沆就觉察出汉城内外诡异的气氛,传令兵频繁出入内禁卫都监兵统领李兴民的帅府,帅府四周明显加强了戒备,同时加强戒备的还有在宫城内的几处宿卫值舍。
汉城此刻有内禁卫军一万五千余人,其中有三千余人乃是属于镇守宫城的都监兵,统领乃是李兴民,而李沆也是隶属于李兴民麾下。
李沆乃是宫城四门之一敦化门的守将,当他发现宫城内外气氛陡然突变后,在酉时末刻,他也收到了李兴民的将令:亥时备战,听命行事!
没有言明为何备战,也没言明听什么命令行事,虽然不知道敌人是谁,但李沆隐约猜测到这和白天驻扎宫城外的那批神秘明军有关系。
今天一大早就听闻有一支明军护送大明使者入城了,北派领袖、重臣郑仁弘、内禁卫大将姜铮权亲自迎接入城,虽然这支明军规模很小,但李沆在宫城上见过这支军队,的确是一支强军!
他们穿着明军战袍,行军、列队与明军一般无二,而且他们身上衣甲肮脏不堪,身上血腥味和杀气很重,看起来像是才经过一番激烈厮杀一般。
入城后,他们便在宫城四门外几处校场分头驻扎,进入校场军营后,这些人就再也没出来过,看样子是厮杀疲累了,正在修整。
李沆多方打听才隐约得到些模糊的消息,说这些明军乃是后金军装扮,其实是护送后金使者入城商谈结盟之事的。李沆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参加过当年的萨尔浒之战,是被俘后从金国放回的俘虏军官之一,他对后金军和明军都比较熟知,一看就觉得这支后金军队更像是明军,因为他们几乎人手一支火枪!
李沆和其他军官在午后聚集议事时,讨论过此事,但谁也不知道这支后金军的来历,很快从帅府中传来军令,教各部不得议论这支军队。
从那个时候起,李沆就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如何明哲保身,否则他也不会平安从萨尔浒之战中平安脱险了。于是李沆遵守命令,号令麾下按兵不动,但没有放松各方消息的打探。
汉城的局势从三天前就开始陡然紧张起来,似乎一个多月前传来明军水师大举北上的消息可以坐实了,明军就是冲着当今国主而来!但当时朝军的准备仍然不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朝军的准备仅仅只是调集了其他几道兵马加强汉城及周边的防御,没有号令水师主动出击。
在李沆看来,增加陆上防卫,朝鲜水师防守河口、港口,这种做法相当愚蠢,朝鲜三面临海,你陆上防卫能防住所有的海岸么?朝军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派出水师,尾随监视明军水师动向,一旦有什么变故,先在海战中拒敌,而不是龟缩在陆上和港口内任人宰割。
但李沆人微言轻,提议也没得到上级将官重视,而且朝廷严命不许主动挑衅明军,作为一名朝鲜将领,李沆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
说也奇怪,随后一个月,明军水师北上去了皮岛,也没再有什么消息,但最近三天内,忽然形势急转直下,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明军一路在仁川登陆,两天内攻陷富川城,围困了南汉山城,另一路明军在汉江口大破朝军水师,继而攻陷了议政府,后续兵力正朝北汉山城急进,汉江上明军内河水师正朔河而上,直逼汉城!
在这种局面下,李沆已经闻到了危险的气息,若是国主能当机立断,今天便领一万内禁卫军放弃汉城,退守江原道,并迅速召集其余八道兵马勤王,或许事情还有转机。但偏偏这个时候,朝中却没有丝毫动静,反而迎接一支奇怪的后金军入城。
接到李兴民的将令后,李沆沉默了,他猜到今晚或许他将再次面临生死抉择,就像上一趟萨尔浒恶战一般,是选择和金应河将军一样与后金军血战至死,还是选择和主帅姜弘立一样投降被俘,死或者生!
子时之前,李沆都是在焦急不安中渡过的,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今晚朝中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巨变。李沆陆续从其他将佐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消息,都是极为严峻的。
其一,都监兵统领李兴民的态度极为暧昧,连续发布了备战号令,却没有知会宫中侍卫统领朴泰桓与外城统领朴泰熙;其二,外军金景瑞所部一万余兵马也发布了备战号令,今夜都驻守各处城门,并在亥时派兵封锁了通往宫城的主要路口;其三,白天里,西人党联结南人党等诸大臣,往来信使颇多。
从种种迹象分析,子时过后,大乱将至!而李沆猜测,此趟变乱,是冲着国主李珲来的。
对于李珲,李沆内心中的评价是功过参半的,李珲虽然不是什么明君,虽然他杀弟幽母、背弃大明、勾结胡奴、横征暴敛,但他总算令朝鲜自萨尔浒之战后,没再卷入明金的战事中,至少让朝鲜保持了十余年的和平。从这点上来说,李珲至少是个合格的君王。可惜朝鲜是个小国,夹在明金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总有一天还是会被逼着做出选择的。
三声响箭在半空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后,外城和宫城外都大乱起来,李沆按照原来军令,号令早已经在城头布防多时的士兵们准备应战,同时他在焦急的等待这李兴民的将令!
李兴民最新的将令迟迟没有到来,李沆却在敦化门等到了数十名身着明军服色的人马!他们是从宫内过来的,李沆一眼就认出他们是白天护卫所谓的后金使臣入宫的那群士兵!
果然是明军!在城下见到这群明军主将时,李沆从他们的语言、装束和行为再次断定,而来者似乎也不再打算隐瞒什么,他们的主将是那个令朝鲜人敬畏参半的人物——新任大明平辽总兵官郑冲!
李沆虽然没见过郑冲,但他认识平辽总兵官印信,还有明朝皇帝钦赐的大将军印及尚方宝剑!当年在皮岛和明军交涉时,李沆在毛文龙那里见过这些东西!
明军还是和以前一样霸道,但这次却多了一些虚假的礼数。这位大明总兵官很客气的命令李沆打开敦化门,放外面的乱军入城!
李沆只犹豫了一盏茶时分就打开了敦化门,接应外面的乱军入城,并且和城外乱军一样,临时找到些白纸、白布,在上面写上一个斗大的义字,贴在胸前,以分辨敌我,这就表示李沆所部已经彻底投向了宫城外的乱军。
站在城门洞子里,迎接城外军马次序进入宫城,传令兵这时才姗姗来迟,李兴民的命令果然是打开四门,迎接城外军队进入宫城!
李沆暗暗惊出一身冷汗,还好他嗅觉敏锐,否则真被李兴民坑死了,要是刚才他领兵抗拒,也不知道现在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李将军,我们要进昌德宫,总兵大人请你派人引路!”来传令的明军护卫是个很年轻的少年,长得很是文秀干净,倒不像是个士兵,而像个大姑娘。李沆并不奇怪明军中会有女人当兵,记得大明朝就有一位女将军秦良玉,她的麾下就有女兵。
领路这种事李沆还是很愿意做的,因为风险小回报大,于是李沆将敦化门的守御职责交给其他将领后,很愉快的带着十几名亲随当先给明军引路。
近距离见到这位大明年轻的总兵官,李沆总会被他身上那股凌厉的气势给震慑住,他有很强大的自信,同时又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安心,觉得跟他一同行事,就没有什么危险。
郑总兵为人很客气,一路上和李沆聊天,也什么都聊,李沆还是头一次遇上在兵变这种紧张气氛中,何人聊家常的人。郑总兵身边一左一右紧跟了两名女子护卫,虽然穿的都是军服,但李沆看得出来,两人都是女兵,只不过其中一个颇为柔弱许多,而且一看就像是他们朝鲜女子。
赶往昌德宫的路上,李沆见这些乱军很快攻占了各处要道和宫门,但这些乱军没有胡乱杀人,没有胡乱点火,更没有胡乱抢劫,没有一点乱军的样子。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拨乱反正,废黜昏君!
李沆知道他们是拥立绫阳君李倧的,也猜到为何这些乱军没有胡乱烧杀抢掠,因为绫阳君很快要在这里登位,假若弄得一片狼藉,收拾起来也很麻烦。
很快便到了昌德宫外,这里宫门紧闭,朝鲜王宫里的內侍卫做了最后的抵抗,他们关闭了宫门,守在墙头上放箭阻挡敌人靠近,但很快被明军和乱军的火枪、弓箭压制,随后明军安放火药,炸开昌德宫大门,守在大门后的一百多名朝鲜內侍卫全部被明军火枪手击毙!
随后李沆领着大明平辽总兵,在数百名明、朝联军的簇拥下,进入了昌德宫。
第345章 尚宫的条件()
拖着沉重的铠甲,李顺贞觉得行走越来越艰难,对于她一个娇滴滴的朝鲜深闺小姐来说,这幅铠甲已经足够压垮她了。但从敦化门入昌德宫开始,李顺贞一直都是在靠意志力支撑着脚步和身体,她很清楚眼前这位大明总兵官将要去昌德宫做什么事,这件事一旦做成了,她的父母家人都将平安无事。
所以李顺贞强撑着跟上队伍的速度,但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途中李顺贞开始掉队,她只觉得自己的双腿好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呼吸急促,身不由己,只想身子一软就倒在地上不起来了。
便在李顺贞即将软到的时候,一只大手伸了过来,扶住李顺贞的娇躯,耳边传来那个令人讨厌又安心的声音:“再坚持片刻,到了昌德宫,找个安全的地方,你就在那里等着和家人团聚即可。”
有了这句话,加上那支有力臂膀的支撑,李顺贞终于踏入了昌德宫仁政殿。
李顺贞第一次来到仁政殿,此前朝鲜宗室们的小姐入宫常去的是内苑,这仁政殿却是头一次来。到得殿上,只见此处一干朝鲜北派大臣聚集了许多,自朴承宗、郑仁弘、外戚柳氏兄弟以下,全都在殿上。
他们穿着整齐的朝鲜官服,一个个皆面色如常,好似已经接受了目前的局面一般,即便明军冲入大殿,明晃晃的刀枪环伺之下,一众朝鲜大臣依旧稳坐如故。
“诸位倒是很镇定啊。”郑冲让三娘扶李顺贞在大殿角落歇息,自己径直走上玉阶,随后披风一摆,看着阶下一众朝鲜大臣笑着说道。
朴承宗依旧镇定的跪坐在列,口中淡淡答了一句:“成王败寇,任凭发落。”
郑冲哦了一声,仗剑问道:“阁下是?”
朴承宗起身来,微微欠身道:“下国领议政大臣朴承宗。”
“原来是朝鲜领议政朴大人,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在下大明平辽总兵官郑冲。”郑冲客气了一句后又笑着问道:“不知贵国国主现在何处?”
朴承宗叹口气道:“主上在昌德宫后苑饮宴。”
郑冲点点头道:“贵主上心还真是大啊,都这般情形了,还有心思饮宴。”
朴承宗苦笑道:“大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宫城,自仁川郡登陆不过短短四天时日便站在了昌德宫中,我等措手不及之下,除了坐等发落,还能如何?”
郑冲微微欠身,笑了笑道:“承蒙夸奖。诸位在此地继续等候便是,本帅先去拜会国主。”
朴承宗忍不住道:“且慢,大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我等?”
郑冲咦了一声,回过头来笑道:“朝鲜虽是大明属国,但朝鲜将臣处置,还轮不到本帅下令,稍后自有人会来主持大局。”说罢郑冲哈哈笑着往后苑而去,朴承宗等李珲心腹大臣这时候方才面上变色,他们知道郑冲的意思,明军是不打算插手政变后的朝鲜政局了,他们的生死操控在绫阳君李倧和西人党手中了。
郑冲笑得很是得意,不想来到大殿门口时,却被李顺贞拦住去路,“你答应过我的,救出我的家人。”
郑冲本来威风凛凛的在朝鲜众臣面前潇洒走过,带着胜利者的狂傲姿态准备去见朝鲜国主李珲,不想李顺贞这小丫头忽然窜了出来,弄得他颇有些尴尬。
“你也在殿上等候,我不是已经给崔鸣吉书信了么?”郑冲皱眉道:“稍后会有消息来到此处,你就安心在这里等着便是。”说罢便想侧身让过。
不想李顺贞不依不饶,拉着郑冲披风道:“不行,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要是你把这事儿忘了,或着我找不到你了怎么办?”
郑冲无奈,只得怒道:“那好,你要跟就跟着来好了!”说罢当先便走,想不到李顺贞居然紧随其后跟了上来,令郑冲有些哭笑不得。
穿过昌德宫大造殿、仁政殿,来到昌德宫后苑,这里是一片花苑环绕之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颇为雅致。郑冲引一百余人闯入这里,惊得此处的内侍、宫女一片大乱。
杀掉几名不听话、胡乱逃跑的内侍和宫女之后,百余明军彻底占据了后苑,数十名内侍、宫女都拉到后苑的草坪之上跪着,等候发落。
郑冲却带着七娘、李顺贞等几名护卫,径直往后苑雅阁而去。来到阁楼上,只见当中一人四十余岁年纪,身穿朝鲜国君服饰,身旁一名颇为妖艳的女子陪伴左右,四周十余名宫女尚官正在歌舞助兴。
郑冲等人进到阁内,十余名女官皆是惊呼一声,立刻退到一旁跪地不敢起身,那国君却哈哈大笑起来,依旧搂着身旁妖艳女子调笑饮宴不止。
郑冲微微皱眉,回头问了李顺贞一句:“那人是李珲么?”李顺贞乃是宗室之女,见过李珲,当下微微颔首,郑冲又看着那妖艳女子问道:“那女人又是谁?”
李顺贞俏脸微红,没好气道:“她是妖女金狗屎!”
郑冲点点头,缓步走到近前,拔出腰间弯刀来,盯着面前的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