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图志-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有杨耿统领三千郑氏明军,协同朝鲜大将金自点镇守汉城北面重要屏障议政府,陈晖统领三千郑氏明军,协同朝鲜大将李时昉镇守汉城北面另一处要地北汉山城!

    另外有郑芝鹗统领一千明军会同朝鲜大将李诚所部朝军镇守汉城南面要地富川城,郑芝彪统领两千明军会同朝鲜大将宋成庸所部镇守汉城南面另一处要地南汉山城。

    郑冲则与郑彩统领三千精锐掷弹兵为战略机动力量,李荟手中也有一万精锐的内禁卫朝军为战略机动部署,两支军队郑冲所部部署在皮岛,李荟所部屯守汉城左近,等候战局的变化,再决定将这一万三千人投入战场。

    郑冲将郑芝鹄所部五千明军都部署在汉城,他深知在鸭绿江沿岸部署的五处城防其实并不能完全拦住后金军的脚步。明军在鸭绿江一线采取的是守势,后金军完全可以包围五处城池后,分兵南下,继续侵入朝鲜。若是后金军攻陷汉城,或是逼得朝鲜国主李倧南逃,这将极大挫伤明、朝联军的士气,所以汉城是必须要守住的。

    假如后金军一旦围住鸭绿江沿岸五处明军要地分兵南侵,郑冲将在汉城及附近北汉山城四处要隘继续与后金军僵持,只要能守住三个月时间,后金军一定会撤兵!只要后金军胆敢深入朝鲜境内,势必陷入僵持消耗的局面,郑冲就是打算利用朝鲜与后金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

    同时,郑冲将郑氏明军部署在汉城左近,其实算是有些私心,他将郑氏兵马部署在了二线,而鸭绿江前线则留给了东江镇的明军。后金军一旦南下,最惨烈的战事一定是发生在鸭绿江一线,郑冲可不希望郑氏的精锐拉到一线去消耗。

    不过为了安抚东江镇诸将,郑冲还是决定随时准备支援鸭绿江一线,他将自己麾下三千掷弹兵精锐和朝军内禁卫一万精锐部署在汉江港,便是随时打算坐船北上应援。他和李荟手中这支机动力量是打算通过水师转运来及时部署到需要的战场。

    其四,郑冲号令朝鲜八道各处朝军立刻收缩兵力,集中兵力镇守八道各处重要的城池、要隘,准备让后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为汉城之下的决战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最后,郑冲还向朝鲜八道军民发出号召,将粮食和各种物资尽快收藏起来,不让后金军找到,同时号召朝鲜民间各自组织义军团练,准备迎接即将入侵的后金军。

    后世两次后金军入侵朝鲜时,朝鲜正规军虽然一败再败,但朝鲜民间百姓不堪忍受后金军的烧杀抢掠,还是组织起了不少义军对抗后金军,郑冲自然不会忘了利用这一点。只要这回后金军入侵朝鲜,两国之间战事一起,这仇恨会在战争中越滚越大,将有利于彻底将朝鲜纳入大明的掌控之中。让朝鲜为大明耗尽最后一滴血,这是郑冲乐得其见的。

    散会后,李荟等朝鲜将佐拜辞而去,明天他们便会得到李倧的旨意,随后便奔赴各处准备战事去了。

    李荟等人走后,郑冲又单独留下邹维琏、侯隆、郑彩、郑芝鹄等一众明军主要将领单独议事。

    “此趟水师不但要负责转运兵力,还要负责各处物资转运,水师与陆师必须密切配合!”郑冲敲着桌子,再一次重申了此趟大战的关键所在,“这一仗打的就是消耗和后勤,我军整个后勤便全赖邹大人和侯监军了。”

    郑冲将大军的后勤交托给了邹维琏,这位朝鲜备胡经略深明大义,他在福建抗击红夷时,就曾经很好的配合郑芝龙,眼下在朝鲜,他也是当仁不让的做起了他更熟悉和拿手的后勤之事。

    邹维琏却有些为难的说道:“这几日来汉城,沿途所见,朝人正在春耕,存粮不多,而且各地朝鲜百姓生活困苦。李珲当政时,为了修复北汉山城、南汉山城以及朝鲜损毁的王宫,大肆横征暴敛,估摸着朝鲜也没多少钱粮。适才老夫已经和金鎏大人约好,明日会同朝鲜户部清理一下朝鲜的赋税,商定两军的钱粮供给,也不知道朝鲜的钱粮能支撑战事多久。”

    郑冲却笑了笑道:“李倧这趟杀了八十多名朝鲜宗室、重臣,从这些人家中一定抄到了不少的钱粮,邹经略不妨多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钱粮。”

    邹维琏闻言一拍脑门笑道:“正是,老夫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一旁翟申递过一份厚厚的卷宗道:“邹经略,此乃这几日我锦衣卫买通朝鲜官吏得来的钱粮清单,便是这几日李倧派人抄家所得,邹经略一定用得上。”

第356章 郑芝龙密令() 
邹维琏结果那卷宗略略看了几眼,最后倒抽一口凉气道:“想不到朴承宗、郑仁弘这些人家产钱粮有这么多,折合白银居然高达八百万两之巨。”

    郑冲微微笑道:“千里做官只为财,这个道理在朝鲜也是一样的,八十多名朝鲜宗室、重臣被抄家,才抄出这么点钱粮来,我倒还觉得少了。”

    翟申躬身道:“请总兵大人放心,我锦衣卫还在配合朝鲜大宪司对这些犯官及家属拷问,但有遗落的家财一定会让他们都吐出来!”

    说到这里,邹维琏不由得很是佩服郑冲,在别人眼中唯恐避之不及的锦衣卫,到了他这里却变成了为他所用,当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当下邹维琏笑道:“差点忘了,老夫这便提笔写奏折往京城,奏请皇上开辽东镇锦衣卫千户所,这样翟千户在朝鲜便能一展所长了。”

    翟申大喜,躬身道:“愿追随两位大人在辽东立功报国!”

    侯隆忍不住插口道:“咱家也上一道奏折帮衬,翟千户放心,辽东镇锦衣卫这里,我也会禀明东厂王承恩王公公,让他也帮着说话,此事必成!”

    郑冲笑着提笔也书信一封后道:“这封信明日差船只送往皮岛,让咱们东江镇知府陈启新也上一份奏折,再给咱们的温首辅去一封信,此事才能叫必成。”在场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顿了顿郑冲续道:“明日我也会拜会李倧,毕竟要让李倧把抄家的钱粮拿出来打战,还是要李倧心甘情愿的。人家毕竟是朝鲜国主,好不容易发一笔横财,还有大批的反正功臣要赏赐,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让他把钱粮吐出来的。”

    邹维琏颔首道:“这倒是,他新国主登位,要立威,也要赏赐,花钱的地方可是不少。”顿了顿邹维琏有些担心的说道:“在朝鲜备胡实在是担忧这钱粮之事,四十多年前在朝鲜备倭时,就是因为朝鲜战乱后,赋税钱粮锐减,我朝不得不花费了许多钱粮支援,方才得了此战之胜。老夫担心今岁侥幸有抄家的资财支撑,还能熬得过去,要是明年因战乱而导致朝鲜赋税钱粮大减,又该如何支撑明年的战事呢?”

    郑冲缓缓说道:“邹经略忧虑的是,但此事我已经有了计较。这趟郑度随军北上来,我郑氏便是想将朝鲜海贸繁荣起来,朝鲜、大明、日本、琉球几处海贸只要做得好,也能得许多钱粮。朝鲜一旦战起,将来必定也会缺粮,我还打算从福建、台湾运粮过来,这样才能保证朝鲜不至于闹粮荒。”

    邹维琏有些苦恼的道:“只不过这海贸也需朝鲜有产出之物做交易,若是年年战乱,也怕朝鲜入不敷出啊。”

    郑冲闻言,不慌不忙的阴测测一笑道:“要是朝鲜支撑不下去,那就让李倧出让一些矿产来,听闻朝鲜可是多金银铁矿的啊。”

    朝鲜矿产主要分布在朝鲜东北部与西南部,东北部以铁矿为主,西南部以金、铁多金属为主。在后世,郑冲曾今好奇朝鲜为何贫穷,是以专门查阅过朝鲜及韩国的矿产分布及历史。

    朝鲜有丰富的铁矿,有茂山铁矿、德岘铁矿、利源铁矿、介川铁矿、虚川铁矿、下圣铁矿、五龙铁矿、殷栗铁矿、载宁铁矿等。其中茂山铁矿埋藏量约28亿吨,是朝鲜最大的铁矿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矿山,开采极为方便。

    除此之外,煤炭资源也极为丰富,朝鲜煤矿分布很普遍,根据区域划分有四大煤田,分别是平安北道南部、平安南道北部和南部、咸境北道北部、咸境南道南部。

    还有金银,朝鲜自古以来就有“金银之国”之称,金矿分布广泛,有大小金矿床140余处。典型矿床有云山金矿、造岳金矿、宜川金银矿、成兴金银铜矿、笏洞金银铅锌矿、遂安金银铅锌矿、竹大金矿、天山金矿和九龙金矿等14个金矿山。

    有了这些矿产,郑冲相信能支撑明军的战事,有他在朝鲜,四十年前那种又花钱、又出人抗击倭寇的局面绝对不会再出现,朝鲜需要提供大量的钱粮来支撑战事!

    郑冲来朝鲜的目的就是殖民,要是不占朝鲜矿产,那还叫什么殖民?而且这一切都披上了天朝备胡这么一个光面堂皇的借口!

    回玉河馆的路上是郑芝鹄、七娘与郑冲一路,行到半路,郑冲坐到一处凉亭内歇息,七娘不敢怠慢,随侍左右。郑芝鹄知道郑冲有话说,笑了笑也随后进了凉亭。

    “七娘是我的人,叔父尽管放心。”郑冲坐下后,看着郑芝鹄笑了笑。

    郑芝鹄打量了桑七娘几眼,忍不住笑道:“想不到你的口味又变了,喜欢小的了啊。”

    郑冲微微一笑道:“老的败火,小的补身,各有千秋。”

    郑芝鹄憋了一口气,最后才哈哈大笑道:“这才像咱们郑大少爷,果然还是那个风流少年郎啊。”

    七娘听着这调戏之语,俏脸微微一红,但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她纹丝不动,依旧仗剑立于郑冲身后。

    “郑家大少爷?”郑冲笑了笑,看着郑芝鹄缓缓说道:“叔父,这趟北上,我父亲为何这么大手笔,派了这么多人和船给我?”

    郑芝鹄微微一鄂,摸着鼻子笑道:“这个问题你不是该去问你二叔、我二哥么?”

    郑冲摇摇头道:“父亲的脾气我最清楚,二叔性子直,不及叔父你七窍玲珑,有些话父亲会和你说,但绝不会和二叔说。”

    郑芝鹄摆摆手道:“约定北上不是你和你父亲早就商定好的策略么?这么多人和船归于你麾下,难道你不高兴么?”

    郑冲双手环抱,淡淡的说道:“郑氏的根基始终是在东南,这一点上,父亲是绝不可能改变。去岁年末,我一意孤行,独自北上,颇有些逼宫的意味,逼着父亲不得不答应我郑氏插手辽东。原本我想着开春之后,父亲即便能按原来商定好的策略,派出兵船北上,那也只是做给朝廷看看,不会派多少兵船北上,但想不到父亲这么大手笔,着实有些令我意外。”

    郑芝鹄似笑非笑道:“谁让你在辽东打了这么大个胜仗?皇上平台召见,官拜辽东总兵官,这架势不让大哥派兵都不行了。”

    郑冲摸着鼻子笑道:“于是我变相的又一次逼迫父亲做了违心之事,不管我打多少胜仗,也改变不了郑氏根基在东南的事实。父亲派兵北上,不是为了辽东,而是另有他意,对吧叔父。”

    郑芝鹄摸着下巴道:“阿冲,都说知父莫若子,你所料不差。那你能猜到大哥的意思么?”

    郑冲缓缓说道:“我和父亲之间,总有一道迈步过去的坎,那便是嫡庶之别。”

    郑芝鹄皱眉道:“这点大哥倒是从未提起过,以你的才能、功绩,难道还担心日后争不过你二弟么?”

    郑冲笑了笑道:“不错,以我的才能、功绩,若无二弟,我的确便是郑氏最好的继承人。但现下有二弟在,而且我的才能和功绩也过于突出了。”顿了顿郑冲轻叹一声道:“一门父子二人皆是总兵,为皇上所忌,为朝野所忌,为家人所忌,有时候自己拿到的,却未必是父亲想给的。”

    郑芝鹄缓缓颔首道:“你能想到这一层的确不容易,寻常人若是有你这般威势,早就得意忘形不知所以了,你居然还能想到这么多。”

    郑冲续道:“我也只是易地而处设想一下,便可猜得父亲心思。若是父亲忘了那嫡庶之别,那这趟派你们北上,也不会给你一道密令了。”

    郑芝鹄哑然失笑道:“什么密令?我怎么不知道?”

    郑冲缓缓说道:“北上的这批兵、船若是折损超过三成,叔父便会拿出我父亲的密令,让二叔带着兵、船撤回福建,可是如此?”

    郑芝鹄呆呆看了郑冲半晌后,才点点头道:“是,我是有大哥的密令,密令上也的确有这么一条。”

    郑冲抱拳道:“多谢叔父坦诚。我猜密令中还有一条,一年后,不论辽东胜败,也不论我郑冲是生是死,叔父你也必须带北上兵、船悉数退回福建,对吧。”

    郑芝鹄一摊手道:“不错,郑氏不能在辽东耗这么长时日。”

    郑冲点点头道:“好,但我有个请求,相请叔父答应。”

    郑芝鹄道:“你是担心此战开始之后,我因为有了密令之顾,会缚手缚脚,关键时候不敢拼死一战,对么?”

    郑冲笑道:“叔父明白人,若是担心战损超过三成,就因此畏首畏尾的不敢拼死力战,的确不是我想见到的。”

    郑芝鹄奇道:“阿冲,保存我北上郑氏兵力,若是战损超过三成,那我只有遵命将剩下的兵船带回福建去了啊,难道你就不怕无兵失势么?我是想多帮衬你些时日啊!”

    郑冲淡淡一笑道:“无妨,叔父只需记得,战端一启,拼死力战就是了,什么三成战损,都忘了便是。若是战后真的战损超过三成,叔父领兵自回福建就是了,我绝不阻拦。”

    郑芝鹄嗯了一声,笑道:“好,一言为定。”两人约定好后,郑芝鹄便告辞而去。

第357章 公子的家事() 
郑芝鹄走后,七娘还在回味刚才那番话,有些没醒过神来。

    “这几天辛苦了。”郑冲抬头看了看七娘笑道:“不知道你领悟了多少。”

    七娘微微一鄂,郑冲不等她答话,接着说道:“这些天你随扈左右,我的一切事都不曾瞒你。我亲自挑选的四人中,以你最为聪慧,难道你就不曾看出什么来么?”

    七娘心头突突直跳,若是一般女子还道郑冲是想表白什么,但七娘知道公子爷这般严肃绝对不会是想儿女私情,当下咬牙道:“公子的一切布置都是在为更好的控制朝鲜做准备。”

    郑冲欣然一笑道:“不枉是我看重的人,果然知道我的心思。”顿了顿郑冲缓缓续道:“我郑冲虽是郑氏长子,却是庶出,我那二弟才是嫡子。郑氏基业皆在福建,那份基业想来多半是会传给我那二弟。我舍不得郑氏基业,又不想骨肉相残,你若是我当如何?”

    七娘心头更是一惊,想不到公子居然会这般说,一时间有些惶恐起来,“公子家事,属下不敢胡乱猜测。”

    郑冲淡淡一笑道:“无妨,心中怎么想就怎么说好了,这些话只你我二人知道。你若是不敢开口,我反倒觉得你还对我有所保留。”

    七娘银牙暗咬,思忖一番后才谨慎说道:“属下想来,公子既然亲恩难舍,也不想断了手足情分,只会选择退让。但公子又是有鸿鹄之志的人,想来是打算在福建之外,另创自己的一份基业。看公子在朝鲜布局,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都是再为长久打算,属下猜想,公子的第一份基业便是朝鲜!”

    郑冲抚掌笑道:“不错,你天资聪颖,比张承寿他们都要看得通透,不枉我苦心栽培。”

    顿了顿,郑冲起身来踱了两步后道:“我父亲郑芝龙之所以能在福建呼风唤雨,全赖掌控了东南水师,对岸台湾又有红夷,养寇自重,所以才能保持威势不堕。而朝鲜此处,三面环海,陆上与建奴相接,若是养寇自重得好了,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此乃朝鲜此地的天时。”

    “朝鲜三面环海,交通日本、辽东、山东等地,物产丰富、金银铁矿极多,也正是海贸便利之处,此乃朝鲜地利!”郑冲缓缓续道:“朝鲜国民羸弱,国中上下法学中原,对大明有天然的亲近与自卑之感,我坐镇此处,掌控朝鲜此乃人和!”

    郑冲大手一挥道:“朝鲜之处,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开创基业的好地方,天予不取,是为大罪!我想做朝鲜正真的王,你以为如何?”

    七娘呆了一呆,连忙单膝跪地抱拳道:“公子抱负深远,七娘愿誓死追随,除死方休!”

    郑冲微微一笑,伸手扶起七娘来,接着说道:“你的忠诚我是知道的,你不必再表。我是问你,如今我在朝鲜的布局,还有什么纰漏没有?”

    七娘思忖片刻后,低声道:“公子如今虽能在朝鲜站稳脚跟,但麾下宿将精兵皆是福建来的援兵,而东江镇之兵也多为东江镇将门所控,其实公子的弱点乃是手上能掌控的心腹将士太少。那老太爷又有那密令,不论折损超过三成还是一年之后,郑氏都会召回北上援兵,只怕……”

    郑冲点头笑道:“小丫头说得不错,一言就点出了我的短处。不错,我麾下兵马一部分是东江镇兵马,一部分是郑氏北上援兵,一部分是朝鲜军。这三部兵马其实都不能完全效忠与我,能正真算是我麾下心腹将士的,便只有我麾下的僧兵营、护卫队、夜不收以及张永铲麾下数百水兵。小丫头你说我是不是很失败?”

    七娘却摇头道:“公子去岁年末才到东江镇,一船独进,能在短短数月就在辽东站稳脚跟,已经实属不易。其实在我看来,除了郑氏北援的兵马外,东江镇兵马、朝鲜军,假以时日,以公子的手段都可尽皆收入囊中。”

    郑冲负手苦笑道:“是啊,说来可笑,自家的兵马到头来却不能为我所用,真是莫大的讽刺。”顿了顿又道:“不过郑彩麾下那三千精锐我还是要留下,这三千人可是精锐中的精锐。”

    七娘点头道:“公子想要远离福建创建自己的基业,人财物上便要彻底独立。钱财方面相信以公子的才智以及朝鲜的物产、矿产,要办到并不难。物资方面,粮食、布匹、铁器、火器、火药也都可以在朝鲜另行置办,也不是什么难事。惟独这人才上便需要自己培养,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郑冲缓缓颔首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过呢,我也有信心能办到。此前我在皮岛办了少年军官团,便是想着手培养自己的亲信。不过这军官团毕竟格局太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