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将水师,东南红夷趁势发难,东南局势再次糜烂,这又该如何是好?”
张凤翼总算是说中了要害一回,崇祯闻言又犹豫了起来。作为皇帝,崇祯的性格就是这样,多疑又犹豫,反复无常。
见崇祯开始犹豫起来,邹维琏马上说道:“皇上,郑氏之内精兵强将颇多,就算郑芝龙要坐镇东南,只要旨意一到,他也会派其余将领率军北上。郑氏水师兵精粮足,足可两面应战的!”
张凤翼冷笑道:“郑氏之内,除了郑芝龙谁还能领军?”邹维琏立刻道:“他长子郑冲便可!”
随即邹维琏拱手向崇祯道:“皇上明鉴,郑家长子郑冲,上一趟海战中便骁勇善战,斩将夺船,诛杀海上巨寇刘香,勇武不凡。适才听黄老太傅书信所言,此子更是文武双全,足可胜任!”
邹维琏提醒之下,崇祯这才回过神来,吩咐曹化淳道:“你把黄老太傅的第二封信也念一念。”
当下曹化淳便将黄汝良的第二封信朗声念了出来,这第二封信中黄汝良细说了郑冲文武才干,便是在着力举荐郑冲。众大臣听了之后,心下都暗道:“原来黄老太傅早有举荐书信到来,看来这回皇上是下定决心了。这郑冲年纪轻轻,便已经简在帝心了。”
但也有不少人暗暗吃惊,须知黄汝良在朝中时,想来苛求严谨,极少夸赞人的,这郑冲居然能得他如此褒奖,难道这人真是文武奇才不成?
曹化淳念完之后,崇祯环视一眼后道:“黄爱卿致仕后便在泉州安平居住,和郑氏打交道极多,他都这般说了,众爱卿以为如何?”
温体仁立刻道:“臣以为邹侍郎所言极是,可下旨意,教郑氏分兵北上,先剪灭建奴水师,之后是留在北面恢复江东,继续坐镇北疆海域,还是战事一完便命其南归,可视稍后战况而定,此时不宜仓促决定。”
崇祯却已经抚掌笑道:“温卿家所言,甚合朕意。”
邹维琏见崇祯松口,这才松了口气,却不想身旁的张凤翼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时候却又来了一句:“皇上明鉴,这郑氏此趟赈济救灾,居然能一下拿出三十万两银子,可见郑氏在东南敛财甚巨,当派人稽查才是!”
群臣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纷纷在心中向张凤翼老头竖个大拇指,这老头不怕死的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了。
崇祯微微一鄂,这时候他才想到这一节上,是啊,郑家怎会如此有钱?
邹维琏一看崇祯面色微变,就知道事情要遭,急忙道:“启禀皇上,崇祯元年招安郑芝龙时,便曾在招安旨意上说过,郑氏过往所犯之事,一概不予追究,恩准郑氏保留一应家财。这郑氏当年在海上是做过海寇,而且也兼做海商,是以积攒下不少家财。记得崇祯三年时,郑氏在安平置业,宅院豪阔,当时也曾有言官奏报上来,皇上也曾过问此事。那时候熊文灿曾上疏细细陈述此事,道明郑氏家财来源,更说明郑氏置邸安平,便是表明此生忠于大明,不会再下海为寇。皇上曾御批:郑氏过往一概不论。此趟风灾之上,郑氏能将从前家财捐纳出三十万两赈济灾民,更加彰显其忠君报国之心,怎么到了朝堂之上,便成了中伤之辞?如此岂不是令人寒心?”
邹维琏的话说得很明白,这些钱财是郑氏从前的资财,招安的时候大明朝已经承诺过,从前不论,家财可保留,郑氏有钱又如何?难道朝廷还想秋后算账不成?那朝廷诚信何在?
第184章 倒戈的水师()
皇极殿上崇祯回过神来,嗯了一声,但却不置可否。张凤翼咬牙道:“皇上,郑氏养兵多年,耗费甚巨,就算是金山银山也都该掏空了,何以还有这许多钱粮捐纳?”
邹维琏眉头紧皱,有些想不明白这张凤翼何以偏偏咬住郑氏不放,当下急忙抢着道:“皇上,郑氏在东南抗击红夷、清缴海寇,屡战屡胜,领东南半壁安稳,若东南无郑氏,朝廷又需要耗费多少钱粮才能平定海寇、驱逐红夷呢?”
崇祯见两人有些争执起来,微微皱眉,有些不满起来。曹化淳当即轻咳一声,尖声尖气的道:“两位大人,早朝奏对,谨记君臣之礼!”
张凤翼和邹维琏听了,连忙拜伏在地,不敢再多说什么。大明朝官员争执甚至直接动手的不在少数,他们通常会在散朝后争执甚至动手,也有在内阁班房或是各衙门内争执动手的,但很少会在皇帝面前失仪,更不会在早朝上争执动手,堂堂皇家的威仪还在呢。
见两人收声,崇祯重重的哼了一声,坐回龙椅上,正要开口训斥几句时,忽听得殿外有值门太监尖声道:“兵部有八百里急件到!”
殿上众臣均是心头一惊,均想道:“难道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所谓八百里加急,指的是明朝官方的通讯手段。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三百里的速度传递。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到八百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般来说,八百里加急通常用于外敌入寇、地方骚乱等紧急大事。
崇祯元年,为了节省开支,大明朝对全国驿站进行了精简,因此逼反了李自成等人。虽说是精简,但并非全都裁撤,驿站传递军情、消息的基本功能还是保留了下来。特别是传递紧急军情上,崇祯朝甚至更加重视,规定地方若遇紧急军情,必须八百里急递进京,若有怠慢军情者,是定斩不饶的。
是以当听得是八百里紧急军情时,众大臣都有些惊慌起来,纷纷想道:“是建奴又入寇?还是反贼出川了?”却没有一个会想是东南红夷打来,众大臣虽然对郑氏的财雄势大眼红,但还是相信郑氏镇守的东南是不会出问题的。
崇祯将训斥的话咽下,涨红了脸急忙喝道:“快递进来!”便有值门太监火速带着兵部衙门值守的兵部主事进到殿上。原来这种紧急军情是直接呈送内阁的,但因早朝未散,军情便送到了兵部,兵部值守的兵部主事不敢怠慢,火急送进宫来。
军情呈上至温体仁手中,按照规制该他这个首辅向皇帝禀报的,当下温体仁拆了军情的火漆封皮,将公文取出来,略略扫了几眼后,面色大变,急忙禀报道:“启禀皇上,天津左卫急报,昨天傍晚时分,叛贼耿仲明等率领建奴水师炮轰大沽海口!”
此言一出,众大臣皆是惊得呆了,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刚还在说只怕建奴有了水师会渡海来袭,不想这时候便已经成真了。
“什么?!来了多少战船?有建奴登岸了么?!”崇祯面色大变,站起身来连声问道。
温体仁额头也出了一层细汗,三角眼一转,急忙道:“回禀皇上,公文上言道,建奴船队炮轰之后,大沽海口炮台便即用炮火弓矢还击,很快将敌船击退。来袭贼船有二十余艘,但远海之上帆影朦胧,似乎还有不少贼船停在外海。是以大沽海口守将火急禀报天津左卫参将,那参将已然调集军马火速赴援,并八百里军情先报军中。”
崇祯握紧拳手连声又问道:“天津左右两卫可能守得住?是否要调集各地军马赴援?还有京城是否要戒严?”
温体仁微微一顿,也不敢开口接话,生怕出错主意要担责任。一时间,大殿上安静了下来,崇祯见无人答话,心头更是有气,重重的哼了一声。
还好这时候还是邹维琏挺身而出,朗声说道:“皇上,此时当先传讯各部军马,做好准备,等待天津那边的消息,若需增援,立即开拔便是。耿仲明贼子投降时,带过去的大小战船共一百八十余艘,料想才过两三个月,必定不能添新船。建奴不习水战,此趟前来定然只有耿仲明等贼将所部,不过万余兵马,战力不如建奴。天津两卫共有兵马一万六千余人,定可阻截其登岸。还请皇上宽心,先等天津卫消息,再做定议。”
崇祯闻言稍稍松了口气,也觉得邹维琏分析得对,当下恢复了镇定后,便即命先散早朝,教兵部先下军令给京城、京畿附近各处军营兵马,做好出兵准备,等候天津卫的进一步消息。
果然到了午时左右,又有天津卫八百里军报到来,带来的消息是建奴水师见天津卫有了准备,便在天亮之后扬帆南下,估摸着应该是往山东半岛而去,天津卫参将已经命人快马一路向南传递警讯,只是不知能否赶上。
崇祯在乾清宫内坐卧不宁,内阁六部重臣们也都在场,人人都是一脸忧色,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建奴有了水师之后,开始对大明北面沿海进行骚扰,漫长的海岸线难道处处都要设防不成?
“皇上,眼下冬日一天冷似一天,想必不久之后海面封冻,建奴水师自然退去。”张凤翼眼看崇祯黑着脸,小心翼翼的宽慰一句。
不想崇祯怒目而视,喝道:“海面封冻!海面封冻!要是开春之后呢?”张凤翼顿时没了话说,低下头身体微微发颤起来。
崇祯跟着又喝问道:“登莱水师怎样?能与建奴水师一战么?”
在场的众大臣们皆是沉默不语,登莱水师?黄龙战死之后,黄蜚率领的登莱水师就只剩下不足百艘战船了,四百料以上战船少得可怜,自保都成问题,哪里还能主动出击?一场山东兵变,耿仲明等人投降,几乎已经摧毁了登莱水师!
邹维琏急忙道:“皇上,登莱水师还需时日才能有一战之力。当务之急还是该尽快调东南郑氏水师北上,不论如何,先将建奴水师剪灭才是上策!是否恢复东江,待得剪灭建奴水师之后再议也无妨。”
温体仁也不犹豫了,当下道:“臣附议!”顿了顿温体仁近前低声道:“皇上,郑氏在东南势大,此趟令其分兵北上,也可起削弱郑氏之效啊。”
崇祯闻言,便点头道:“卿言甚是。”其余六部阁臣们见皇帝和首辅都商量好了,便纷纷上前附议,最后就连张凤翼也都无奈附议。
崇祯环视众大臣后,忍不住长叹一声,最后才道:“也罢,便命福建郑芝龙分派水师船队北上,剪灭建奴水师!”
邹维琏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郑氏水师若能北上,事情便有了转机,只要郑氏船队能歼灭耿仲明所部,立下功劳,后面由郑氏主持恢复东江镇之事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是以现下也不必纠结谁来出任东江镇总兵一职。
当下内阁拟票,草拟诏书,很快便将诏书拟好,最后崇祯命曹化淳用了印玺,便将圣旨八百里加急发了出去。至于沈犹龙上奏的福建整顿军务之事,崇祯自然也是照准。
崇祯六年十一月末,投降建奴的耿仲明、孔有德两员叛将率领所部水师,突袭大明北部海疆,先扰天津卫,而后一路南下,山东沿海各处都是一片烽火示警之声。
十二月初,耿仲明、孔有德领军在防卫虚弱的青岛湾登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直接威胁即墨等地,明廷陆上官军疲于奔命,但赶到即墨之时,建奴水师又扬帆北返了。
却说孔有德、耿仲明赶在海面封冻前回到了镇江口,便有后金四大贝勒之首的大贝勒代善亲自到镇江口迎接凯旋的耿仲明、孔有德二人。
在水师营地内,代善在帅帐内犒赏二将,在场后金诸将皆是笑逐颜开。
“今趟二位将军突袭明国北疆海域,收获颇丰,更让明军疲于奔命,大汗知道此事后,高兴得睡不着觉啊。”代善举杯笑呵呵的对两个汉奸说道。
耿仲明献媚道:“此都赖大汗神威庇护,方才有此趟战功。”
代善摆摆手道:“我临来时,大汗交代过了,此趟功劳就是二位将军的。想我大金从前没有水师,也曾受了皮岛水师多少窝囊气,如今二位将军到来,不但皮岛上的明军不敢妄动,还能主动出击,威胁明廷北疆海域,实在是大快人心啊。大汗说了,今后我大金国水师便多赖二位将军操持,还有火器营、火炮营等,也要多多请教二位将军。若是能替我大金国练出水师精锐、火器精锐来,封王都不在话下。”
二将大喜过望,起身相谢,眉飞色舞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数内也陪同代善前来的还有一个汉奸文臣,便是范文程,他见二将得势,心头颇为不快,当下便微微笑道:“二位将军切莫高兴得太早,听闻明廷东南还有郑家的精锐水师,该部在东南屡败红夷,若是该部北上而来,水师该如何迎敌呢?”
第185章 监军王太监()
面对范文程这个资深汉奸奚落式的问话,两个新汉奸心头虽老大不高兴,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因为范文程乃是最早投降后金的文臣,很早就跟随努尔哈赤,现在也很得皇太极信任,算是开国元勋、汉臣文官之首。两个新汉奸潜意识里对文官还是存在极大的敬畏和忌惮,这是在明朝那边长期形成的,一时间也改不了。
当下孔有德和耿仲明对望一眼后,耿仲明说道:“范大人所言极是,长江水师那些小舢板只怕才来海上,自己就被风浪打散了。如今明国还有一战之力的水师,也就剩东南八闽之郑氏。但眼下天寒地冻,辽东沿岸各处封冻在即,只怕这郑氏船队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北上。就算北上,也不能靠近海岸,奈何我不得。”
孔有德也道:“正是,何况郑氏乃是闽党,明廷之内闽党并不得势,郑芝龙要北上,只怕许多人都不会答应。咱们都知道明廷之内派系太多,崇祯小儿生性多疑,而且郑芝龙乃是南方水师,南师北调,牵连甚广,恐难成行。”
范文程点点头道:“两位说得有理,但开春之后,海面冰封解冻,也难保郑氏水师不会前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要做好准备,修造战船,整顿军械,训练士卒,以备万全。切莫郑氏真的北上之时,乱了手脚。”
范文程也觉得郑氏水师不会在冬日北上,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开春,海面解冻之后,才会北上。
代善闻言也颔首道:“范先生说得在理,二位切莫轻敌大意。”二将不敢违拗,起身恭敬应了。
范文程又道:“此趟二位来降,本该早领两位北上盛京拜见大汗,但先前二位初至,寸功未立,便是到了大汗面前,也难讨到好的封赏。因此让两位领水师打大金旗号,突袭明国,如今两位此事办得漂亮,那明天咱们便启程往盛京,引两位拜见大汗,自然加官进爵。”
二将躬身谢了,满脸喜色。稍后代善宴请二将,宾主尽欢,席间还将此趟抓来的多名明国女子带至帐内,命其歌舞助兴,以供一群禽兽淫乐。
酒宴之后,二将分送了几名抢来的美女给帐内诸后金文臣武将,代善等人都是笑纳了,范文程也分得两名明国女子,但只是客气接受,却不如何欢喜。
二将告退之后,代善挥退帐内众人,诸将各自搂着分到的女子下去歇息,帐内只剩下范文程、代善两人。
“范先生,这两人可是真心投降?”代善低声问道。
范文程答道:“这两人好色爱财,贪恋权势,更兼此趟已经打着我大金旗号劫掠过明国,看来是真心投降的。不过若是日后二人权势增大,难免不会心生二意,这两人当即用且防!”
代善缓缓颔首,面露喜色道:“先生说得极妙,难怪大汗此趟命先生辅佐我来接纳二人投降,此等关节上还是先生拿捏得定。”
原来今岁耿仲明、孔有德率众来降,皇太极虽然心中欣喜若狂,但也颇为疑虑,只恐二人不是真心投降。皇太极此人才能比崇祯要高,胸怀也比崇祯要宽阔一些,但后金此前才吃了一个暗亏,是以不得不小心行事。
崇祯元年,后金大将刘兴祚受袁可立诱降,背叛大金,归降投明,令后金上下大为震惊。刘兴祚可是最早归降后金的汉将之一,后金给予刘兴祚优厚的待遇,努尔哈赤以姻婿待之,却想不到刘兴祚也会叛金投明。这一滑稽而沉痛的“反间计“使金人老羞成怒、倍感屈辱,一直是金人一块无法愈合的历史硬伤。
虽然后来刘兴祚还是被后金军马击杀,但让皇太极对任用汉人,特别是任用新降之人产生了疑虑。是以这趟耿仲明、孔有德来降,皇太极命代善、范文程率领吴赖、白格、塞古德等人一起,拿着汗谕前来探查及接纳投降。
到了镇江之后,范文程老谋深算,却不出示皇太极汗谕,反而先是命二将打出后金旗号,南下劫掠明国沿海,说此乃纳投名状,要二将袭击明国,才能相信二将是真心归降。
两个汉奸为了取信后金,便按范文程所言,冒着海面封冻无法归港的风险,南下劫掠明国。也是老天不开眼,今年的海面封冻晚了些,二将劫掠了一番后,居然又顺利回到了镇江。
见二将果真劫掠回来许多人口、财帛,更献上不少明军首级,范文程和代善这才疑虑尽去,答应接纳二人归降。范文程这趟略施小计,便让明廷被叛军水师袭扰了一回,损失惨重,又辨明二将投降诚意,自以为这趟他一石二鸟得计,却想不到后来会给后金引来一个煞星来!
次日天明后,代善、范文程等自引孔有德、耿仲明二将往盛京拜见皇太极去了。众人未到盛京,皇太极早得代善、范文程派人来详细奏报,知道二将是真心投降,大喜过望。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当场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副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命其二人统领水师、组建后金自己的火器营。
两个汉奸为了保住自己权势,知道自己后路已断,便疯狂的帮助后金操练水师、火器营,希望后金能战胜大明,这样才能自保,于是两人成为后金屠戮汉人最凶残的帮凶之一,此乃后话。
却说大明朝廷八百里急诏在十二月下旬方才到达泉州,沈犹龙、郑芝龙等在泉州的大小官员都跪接了圣旨。朝廷旨意言简意赅,教郑氏分一支水师北上,剿灭建奴水师,同时恩准了沈犹龙、郑芝龙所请的整顿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