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撒儿编造这样一篇谎言,目的是骗王汗,使王汗放松警惕。成吉思汗事先已告知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这两位间谍,他二人先行一步,大军随后就到。他命此二人完成使命以后立即返回到下克鲁伦河之阿儿合勒苟吉与他会面,向他面呈收集到的情报。密使派出以后,成吉思汗便调动全军,从巴勒注纳湖畔起程,来到下克鲁伦河河谷,扎营于阿儿合勒苟吉,等待密使返回。
且说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二密使于大军起程前几天出发,昼夜兼程,顺利来到王汗处。二人见了王汗后,即按合撒儿的吩咐向王汗转达了合撒儿的话。此时王汗已确信成吉思汗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便高枕无忧,升起他的金帐,盛宴为乐。他接见了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两位密使,对合撒儿的话深信不疑,当即表示欢迎合撒儿回来。他对二位密使说:〃汝二人可传语合撒儿,令他但来无妨,无须顾虑也!为令彼放心来归,我遣亦秃儿坚前往接应,以此为信可也。〃
于是,作为和解和原谅的保证,王汗派亦秃儿坚为使,带去一只牛角,角内盛有些许他王汗的指血(就像他前不久刺破手指,盛其血送与成吉思汗一样),送与合撒儿,以达城申信。亦秃儿坚领了钩旨,上马前去寻合撒儿。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正要返回复命,便上马同亦秃儿坚并马而行。三人来到阿儿合勒苟吉附近,亦秃儿坚并没有发现那里驻扎着成吉思汗的大军。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最后才发现了成吉思汗大军,但为时已太晚,已来不及返回克列亦惕部营地去报警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他那么晚才发现成吉思汗大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种说法是,合里兀答儿一直在注意观察远方的目标,因而首先看见了成吉思汗的军旗。他担心亦秃儿坚也会看见那面军旗,担心亦秃儿坚看到军旗后会突然拨回马头逃回去报告,便心生一计。他突然滚鞍下马,假称一颗钉子扎进了马蹄,请亦秃儿坚帮忙按住马蹄,以便拔出钉子。如此这殷,合里兀答儿便擒住了亦秃儿坚。但据《蒙古秘史》记载,事情却比这种说法更多周折。《蒙古秘史》记载说,在接近阿儿合勒苟吉时,亦秃儿坚突然发现了成吉思汗大军,便立即掉转马头,打马飞奔回逃。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也立即回马往追。合里兀答儿的马跑得快,转瞬间便追上并超过了亦秃儿坚。但合里兀答儿胆怯,不敢与之相搏而换之,只好催马拦住亦秃儿坚的马头。其间,察忽儿罕已纵马从后追来,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亦秃儿坚坐骑的臀部。那马中箭,疼痛难忍,一阵乱跳,将亦秃儿坚掀下马来。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二人一齐扑上来,擒住了亦秃儿坚并将他解押到成吉思汗面前。成吉思汗命令将俘虏交与合撒儿处置。办事干脆果断的合撒儿并不与亦秃儿坚答话,当即抽刀,手起刀落,斩了俘虏。
合里兀答儿和察忽儿罕向成吉思汗报告说:此时王汗无备,正设金帐大筵,可速往袭而围之!成吉思汗然其言,下令进兵。全体骑兵得令上马,兼夜疾进。主儿扯歹和阿儿孩二人为先锋,队前开路。
当时克列亦惕部驻扎在者折额儿温都儿山附近之折儿合卜赤孩峡口。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成吉思汗会来突袭,遂仓卒抵抗。但他们抵抗得很顽强,足足抵抗了三天三夜。成吉思汗的军队将他们团团围住,猛烈进攻。最后,克列亦惕人疲惫不堪,只好缴械投降。除了王汗和桑昆等几人以外,克列亦惕人全部落网。王汗和桑昆带少数几个人在战斗中乘夜色逃脱。
如前所述,成吉思汗的这一胜利应归功于他事先制定了非常正确的战略:精心隐蔽地夜行军;完全出敌不备地发动攻击;像铁桶一样将敌人紧紧包围在一个隘口里。这是成吉思汗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而且可以说,在他一生取得的重大胜利中,这一次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胜利,因为,正是这次胜利最后确立了他在牧民中的霸权。
大获全胜以后,成吉思汗便犒赏三军。首先受到他犒劳的是巴歹和乞失里黑这两位牧民。在克列亦惕部潜师奔袭成吉思汗前夕,这两个牧民曾及时给成吉思汗报信,因而有救驾之大功。成吉思汗慷慨地酬谢此二人:将王汗的金帐及帐内一切应有什物,金制酒具器皿,王帐里的仆人(均是属于克列亦惕部之汪豁只惕人),都赏给巴歹和乞失里黑。更有甚者,他二人还得到了〃带弓箭〃和〃吃喝盏〃的特权。这可能是指他们有权拥有带弓箭的贴身护卫队,有权带兵器赴王室宴会,有权在王室宴会上拥有供自己斟酒的酒壶。最后,巴歹和乞失里黑还得到了同样令人羡慕的如下特许权:战时可以随意取其所获战利品,猎时可以随意取其所捕杀之猎物。最后这一特权是特别令人羡慕不已的,因为在当时,除了个别情况以外,臣民所缴获或所捕杀的全部战利品和猎物,都必须统一登记上交,然后由汗或其他首领统一分
配。除了实物等奖赏以外,成吉思汗还发表了热情的讲话,感谢他二人。他说:〃巴歹和乞失里黑有救我性命之功!缘他二人之功,获长生天之护佑,我得以战胜克列亦惕部而至此高位矣。久后我子孙之子孙,居我位者,须代代省此二人为我所立之功劳也!〃成吉思汗竟如此善于笼络人心,得人死力。
曾进行过英勇抵抗的克列亦惕人现在已老老实实归顺了成吉思汗。他们中有一名将官,名叫合答黑把阿秃儿,是克列亦惕部下属之只儿斤部人。他在此次战争中的前后态度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合答黑把阿秃儿在战败被擒,被押到成吉思汗面前时说:〃我所以连战三日三夜者,乃为本汗故也。我何可舍弃本汗而令其遭擒焉?是以尽我所能,拼死力战,以尽可能久地拖延时日,使本汗得以乘隙逃远也。而今,若赐死则死之,若蒙思赦,则愿忠实为汝效力。〃成吉思汗向来敬重敌人阵营中的忠志之士。他听完合答黑把阿秃儿之言,便说:〃仅顾自己逃生而不顾主子安危,绝非大丈夫之所为。此人对主子忠心耿耿,真乃大丈夫也。〃
成吉思汗高度赞扬合答黑把阿秃儿的忠勇精神,下令赦免之。他委任给合答黑把阿秃儿的职务进一步体现了他这位征服者的宽宏和高尚的胸怀。读者当还记得,在同克列亦惕人首次交战时,他手下的优秀战将之一忙忽惕部首领忽亦勒答儿身负重伤,不久即死去。但成吉思汗并没有忘记这位英勇的将领的孤儿寡妇。此时,为报答总亦勒答儿的捐躯,他命合答黑把阿秃儿带领只儿斤部百人于忽亦勒答儿之妻儿处效力。并规定:合答黑把阿秃儿之子孙当为忽亦勒答儿之子孙效力,代代相传下去!
为酬报孙勒都部塔孩把阿秃儿之功,成吉思汗赏给他一百名只儿斤人。其他克列亦惕人(诸如昔日克列亦惕部落联盟下属之董合亦惕人和土绵士于人等)都分别被赏赐给了各位有功将士。
这也是成吉思汗对克列亦惕人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他竭力分化瓦解他们在政治上的统一,将他们分而治之,使他们融人蒙古族。他把克列亦惕部各家作为仆人或被保护者分属给蒙古各氏族。然而,念及过去曾同克列亦惕人并肩战斗过,成吉思汗对这些克列亦惕人又相当同情,因而在具体实施这些措施时并不是那么严格。事实上,读者从本书后文的叙述中就会看到,后来有许多克列亦惕人在成吉思汗的军事和行政机构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同塔塔儿人的命运和后来乃蛮人的命运相比,应当承认,克列亦惕人在不幸战败以后所得到的待遇是比较宽厚的。
第三十七章 克列亦惕部公主的命运
在处理战败的克列亦惕人问题上,成吉思汗表现得比较温和和宽容。他之所以持这种态度,很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克列亦惕部亲王之一,王汗的亲弟弟札合敢不一直同成吉思汗保持着友好关系。在成吉思汗讨伐蔑儿乞惕部时,札合敢不曾离开其兄来为他助战。那是札合敢不同成吉思汗的首次合作。王汗曾杀害了其他几个弟弟,这一点是札合敢不无法忘记的,所以他多次反对王汗,甚至一度同克列亦惕部的几位贵族(额勒忽图儿,忽勒巴里,阿邻大石)一起策划推翻王汗的阴谋。阴谋败露之后,札合敢不无路可走,只好逃往乃蛮部避难。因此,这次征服克列亦惕部以后,成吉思汗特别宽待他,仍让他管辖原属于他的那部分克列亦惕人。札合敢不有二女,一名亦巴合别乞,一名莎儿合黑塔尼别乞。成吉思汗纳亦巴合别乞为侧室,幼子拖雷纳莎儿合黑塔尼别乞为妇。这种双重的姻亲关系进一步巩固了成吉思
汗同札合敢不之间的融洽一致的关系。不过,这里要先交待一点,那就是,此后没有多久,札合敢不就对这种特别优待感到不满足了,甚至策划反对成吉思汗,最后同成吉思汗分道扬镰了。成吉思汗命主儿扯歹去解决扎合敢不。主儿扯歹采取诱敌深人的办法,设埋伏擒获了札合敢不。
成吉思汗虽曾纳札合敢不之女亦巴合别乞公主为侧室,但最终并未将这位公主占为己有。他不久就将亦巴合别乞送给了主儿扯歹,就像他以前曾送给主儿扯歹一匹好马一样简单随便。不过,他这样做也是神灵所使。一天夜里,成吉思汗在可怜的亦巴合别乞身边休息。他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梦。于是他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所以,他从恶梦中惊醒过来以后,便对亦巴合别乞说,他对她一直是满意的,但上天刚才托梦给他,命他将她让给另外一个人。他请亦巴合别乞不要怨恨他。说完,成吉思汗便朝门口大声问今晚是谁在此带班站岗。当时主儿扯歹正在站岗,便在门外应声说是他主儿扯歹。成吉思汗命他进门来,对他说要把亦巴合别乞公主赐与他为妻。主儿扯歹大惊,一时说不出话来。成吉思汗见状,便说此话当真,君无戏言,叫他不必惊慌。然后,他又转身走向亦巴合别乞,亲口证明她品行端好,无可指摘,贞洁如初,美貌殊群。他把亦巴合别乞住的这座帐殿及其所属仆人、衣物、用具和马群全都作为礼物留给了亦巴合别乞。他只向她提出了两个要求:把她作为嫁妆带来的两百名年轻仆人留给他一半。在其父送给她的嫁妆中,还有两名烹调技术十分高明的司厨,一个名叫阿失黑帖木儿,另一个名叫阿勒赤黑。成吉思汗要求亦巴合别乞将阿失黑帖木儿送给他。
相反,亦巴合别乞的妹妹莎儿合黑塔尼别乞作为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的妻子却成了成吉思汗家族中的一员。莎儿合黑塔尼别乞聪明、稳重,有政治头脑,50年后,她在成吉思汗家族中发挥了头等重要的作用,确立了蒙古帝国的最后方针。她是蒙哥汗、忽必烈汗和旭烈兀汗的母亲。此外,还应该指出一点,她是一位虔诚的聂斯脱利派基督教徒,她保护了基督教堂。在蒙古帝国(无论是在中原、波斯,还是在北亚),基督教长期受到保护和欢迎,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祖先是克列亦惕人的蒙古帝国的各位王后。
第三十八章 〃汝竟踏碎此死者之头颅矣!〃
征服克列亦惕部之后,成吉思汗率部前往阿卜只阿…阔迭格儿山附近过冬(公元1203…1204年冬)。阿卜只阿…阔迭格儿山靠近〃骆驼草原〃,位于蒙古东部克鲁伦河河口与哈拉哈河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克列亦惕部君主、不幸的王汗和他的儿子桑昆的结局十分悲惨。经过三天三夜的抵抗,他们的军队最后都放下了武器。他二人在部下纷纷缴械投降前夕侥幸逃了出来。王汗慌慌张张向西逃窜,最后来到了涅坤河河畔。这条河是克列亦惕部和乃蛮部的界河,其东是克列亦惕部地盘,其西是乃蛮部地面。河水湍急,从杭爱山奔腾而下,由北向南注入位于戈壁滩边缘的一个成湖。该湖的周围生长着芦苇和枝柳之类的植物。王汗来到汉坤河河边,正渴得嗓子里直冒烟,便一头扑进河里大口喝水。唱毕起身,正准备上路,抬头看见附近有一个乃蛮了望哨所。这个哨所由乃蛮部的一名将官看守,守将名叫豁里速别赤。这时豁里速别赤也发现了王汗,便过来将他抓住。王汗急忙解释,说自己是克列亦惕部王汗。但是,豁里速别赤根本不相信他的话,怀疑他是一个草原劫掠者或奸细,便不分青红皂白赏他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然而,自称是克列亦惕部王汗的不速之客被豁里速别赤斩杀的消息很快就在乃蛮人中间传开了。乃蛮王塔阳闻讯,将信将疑,一定要弄个明白,要了解死者是否真是王汗。乃蛮王后古儿别速对此也很好奇。关于这个古儿别速,有些资料说她是塔阳汗之母,而另一些资料则又说她是塔阳汗之妻。实际上,她很可能是塔阳汗的父亲的妃子之一。塔阳汗的父亲死后,古儿别速也就成了乃蛮新汗家族中的〃名誉皇后〃。不管怎么说,古儿别速是一个才智过人的女人,在乃蛮部诸头领中似乎享有很高威望。听说被杀的那个逃难者确实是王汗,古儿别速甚觉遗憾,她说:〃王汗乃昔年年迈之大汗也。可取其首级来。若果是王汗之首级,我等当祭之。〃
塔阳汗也责备豁里速别赤杀害王汗,他说:〃为何杀此年迈之大汗耶?汝本该带活王汗来见我也!〃塔阳汗命豁里速别赤将王汗头级取来,装人遗骸盒,置于大白毡上,就像让王汗坐于王位一样。古儿别速叫人取来王室宴会用的酒,命乐师奏哀乐,井亲自奉盏祭王汗的头。谁知这王汗之头一经受祭,竟然微笑(或者说是冷笑)起来。塔阳汗一看,觉得这种微笑是对他的侮辱或者是一种不祥之兆,便将王汗头扔在地上,抬起一脚,将那头颅踏碎。塔阳汗手下最优秀的将领可克薛兀…撒卜刺黑当时在场,见塔阳汗如此之亵读行为,甚觉恐怖,便道:〃汝竟踏碎此死者之头颅矣!近者犬吠之声甚恶,此兆大祸将至,毁灭在即也!〃
且说王汗的儿子桑昆,他并不那么相信乃蛮部的慷慨宽容,逃出后便同其父分手,选择向东南方向逃窜的路线。他在东南荒凉的沙地和碎石滩上流浪着(蒙古人称戈壁滩为〃川勒〃)。从一个有水源的地方流浪到另一个有水源的地方,靠猎取野味充饥,饥一顿,饱一顿,情形很惨。一天,桑昆发现远处有一群野马。那些野马受到虹蝇骚扰,烦躁不安地站在那里。桑昆见状,便下马伺而进之,欲有所获。此时桑昆身边有一名马夫,名叫阔客出,随他流浪到此。阔客出对这种穷苦的流浪生活早已感到厌烦,于是乘此机会,骑上桑昆的马,打马而逃,前去投奔成吉思汗。阔客出在逃走之前,曾同其妻谈到自己的打算。其妻竭力劝阻他,要他对桑昆尽到作奴仆的责任。但阔客出根本不听,舍其妻而去。他来到成吉思汗面前,竭力表白自己如何舍弃桑昆前来相投,以为自己是有功之人。然而,听了阔客出的表白以后,
成吉思汗不禁勃然大怒道:〃此人竞舍弃其本汗于荒野,只身而来也。此等不忠不义之徒,焉可信用耶?〃成吉思汗立即下令斩了这个不忠于主人的马夫。与此同时,他命令,今后若见到阔客出之妻,宜奖赏之。
桑昆的马被阔客出抢走,只好徒步流浪。经过艰苦跋涉,他来到唐兀惕(或称西夏,在中国甘肃省额济纳一例)地界,在那里充当草寇,劫掠度日。不久,他被唐兀惕人驱逐出境。桑昆无奈,只得向西流窜到库车绿洲附近畏兀儿人居住的地方,在那以劫掠为生,最后为畏兀儿人所杀。克列亦惕部的最后一个王位继承人就这样完蛋了。
第三十九章 〃然地上则只可有一汗也!〃
克列亦惕部落联盟已被征服。这样,继占领了蒙古东部地区之后,成吉思汗又占领了蒙古中部地区。现在,整个蒙古地面就只剩下乃蛮部落联盟盘据的蒙古西部地区尚未被成吉思汗征服了。在乃蛮部统治的蒙古西部地区,东有抗爱山,西有准噶尔盆地,中有阿尔泰山(延伸人蒙古境内部分)以及上额尔齐斯河。克列亦惕部与成吉思汗争战,乃蛮部按兵不动,不加干预,眼看着克列亦惕部被摧毁。现在该轮到乃蛮部被摧毁了。
乃蛮部先王亦难赤必勒格在世时曾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君主。他去世以后,其子塔阳继位。同其父相反,塔阳汗却是一位颇有争议的没有威望的君主。他手下的将领可克薛兀一撒卜刺黑在责备他亵读王汗首级时就曾严厉地指出了他的不肖。可克薛兀一撒卜刺黑当时还特别引用亦难赤必勒格生前曾说过的话指斥塔阳汗无能。他说:〃亦难赤必勒格汗曾言日:〃我之古儿别速妃尚年少,而我已老矣。我之子乃低能之辈,彼能主我之百姓而使百姓免遭祸殃乎?'我塔阳汗汝其懦矣乎,除放鹰狩猎二事,余无所能也。〃最后这一句话是乃蛮部请将官对现在这位君主的评价。可克薛兀…撒卜刺黑毫不隐晦地当面道出了诸将私下发表的这一看法。
但是,尽管塔阳汗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那么懦弱无能,此时他却预感到了成吉思汗日益增长的力量所构成的威胁,并开始对这种威胁感到坐卧不安了。他说:〃天上可有日月二星,然地上则只可有一汗也!〃他决心趁现在还为时不太晚立即起兵打垮成吉思汗。但是,谨慎的古儿别速却竭力劝塔阳汗改变这一计划。她这样做并不是由于她尊重蒙古人,恰恰相反,她十分蔑视蒙古人,认为他们是蛮人。当时她对塔阳汗说:〃此等味恶而衣垢之鞑子,远离我国而居,乃我等之幸也。使彼等远居可也!可于彼处寻其略清俊之女,作为媳妇取来,使其挤牛乳羊乳。然须先教彼等学会盥其手足,而后方可使之挤牛羊乳也!〃这是突厥乃蛮人对上克鲁伦河流域的蒙古人的鄙视之词。乃蛮人在同畏兀儿的交往中已初谙文明,而且已部分信仰了景教。但是,这番话也反映出,古儿别速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有头脑的妇女,她更担心的是塔阳汗的计划会招致蒙古人大举入侵她的国家。
但是,塔阳汗并没因此而放松发动战争的准备工作。他强自作大,吹嘘说他要亲自攻人蒙古族居住的地盘,去〃取其箭筒弓矢来〃!为了寻求盟友,他派了一位名叫脱儿必塔失的密使前往汪古惕部去游说。像乃蛮人一样,汪古惕人也属突厥种族人,而且也信仰景教。江古惕部营于中国山西省北部归化和绥远地区,万里长城以北不远处。塔阳汗遣脱儿必塔失致语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