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雪岩 (共五部)-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我乱说。』

『刘三哥,我再请教你,』张秀才将声音放得极低∶『你看大局怎么样?』

这话就不好轻易回答了;刘不才拿眼看一看小张——小张会意,重重点头;表示但说不妨。『我从前也跟张大爷一样,人好象闷在坛子里,黑漆一团;这趟在上海住了几天,夷场上五方杂处,消息灵通。稍微听到些,大家都在说∶』这个「不长的!『

一面说,一面做了个手势,指一指头发,意示『这个』是指长毛。张秀才听罢不响,拿起水烟袋,噗噜噜、噗噜噜,抽了好一会方始开口。

『你倒说说看,为啥不长?』

『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尽的——。』

刘不才的口才很好,何况官军又实在打得很好;两好并一好,刘不才分析局势,将张秀才说得死心塌地。他也知道他们父子的名声不好,必得做一件惊世骇俗,大有功于乡邦的奇行伟举,才能遮掩得许多劣迹,令人刮目相看。现在有胡雪岩这条路子,岂可轻易放过?『刘三哥,我想明白了,拜托你回复雪岩,等官军一到,撵走长毛,光复杭州,我做内应。到那时候,雪岩要帮我洗刷。』『岂止于洗刷!』刘不才答说,『那时朝廷褒奖,授官补缺,这个从军功上得来的官,比捐班还漂亮些!』果然,等杭州克复,张秀才父子因为开城迎接藩司蒋益澧之功,使小张获得了一张七品奖札,并被派为善后局委员。张秀才趁机进言,杭州的善后,非把胡雪岩请回来主持不可。

蒋益澧深以为然。于是专程迎接胡雪岩的差使,便落到了小张身上。

到得上海,先在『仕宦行台』的长发客栈安顿下来;随即找出刘不才留给他的地址,请客栈里派个小伙计去把刘不才请来。

『我算到你也该来了,果不其然。』刘不才再无闲话,开口就碰到小张的心坎上,『我先带你去看舍亲,有啥话交代清楚;接下来就尽你玩了。』『老刘,』小张答说,『我现在是浙江善后局的委员,七品官儿。这趟奉蒋藩台委派,特地来请胡大人回杭州;要说的就是这句话。』『好!我晓得了。我们马上就走。』

于是小张将七品官服取出来,当着客人的面更衣;换好了不免面有窘色,自觉有些沐猴而冠的味道。

刘不才倒没有笑他;只说∶『请贵管家把衣包带去,省得再回来换便衣了。』

小张带的一个长随张升,倒是一向『跟官』的,名帖、衣包,早就预备好了,三个人一辆马车,径自来到阜康钱庄。

胡雪岩跟一班米商在谈生意,正到紧要关头;因为小张远道而来,又是穿官服来拜访,只得告个罪,抛下前客,来迎后客。

小张是见过胡雪岩的,所以一等他踏进小客厅,不必刘不才引见,便即喊一声∶『胡老伯!』恭恭敬敬地磕下头去。『不敢当,不敢当!世兄忒多礼了。』胡雪岩赶紧亦跪了下去。

对磕过头,相扶而起,少不得不家几句寒暄;然后转入正题。等小张道明来意,胡雪岩答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事,已经在预备了。世兄在上海玩几天,我们一起走。』

『是!』

『好了!』刘不才插进来对小张说,『话交代清楚了;你换一换衣服,我们好走了。』

于是刘不才带着小张观光五光十色的夷场;到晚来吃大菜、看京戏。小张大开眼界,夜深入倦,兴犹未央;刘不才陪他住在长发客栈,临床夜语,直到曙色将明,方始睡去。这时的胡雪岩却还未睡,因为他要运一万石米到杭州,接头了几个米商,说得好好的,到头来却又变了封,迫不得已只好去找尤五;半夜里方始寻着,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

尤五对米生意本是内行,但松江漕帮公设的米行,早已歇业,隔膜已久;而且数量甚巨,并非叱嗟可办。他这几年韬光隐晦,谨言慎行,做事越发仔细;没把握的事,一时不敢答应。

『小爷叔,你的吩咐,我当然不敢说个「不」字;不过,我的情形你也晓得的,现在要办米,我还要现去找人。「班底」不凑手,日子上就捏不住了。从前你运米到杭州进不了城,改运宁波,不是他们答应过你的,一旦要用,照数补米?』

这是当初杨坊为了接济他家乡,与胡雪岩有过这样的约定。只是杨坊今非昔比,因为白齐文劫饷殴官一案受累,在李鸿章### 那里栽了大跟头,现在撤职查办的处分未消,哪里有实践诺言的心情和力量。胡雪岩不肯乘人于危,决定自己想办法。

听完他所讲的这番缘由,尤五赞叹着说∶『小爷叔,你真够朋友;不过人家姓杨的不象你。他靠常胜军,着实发了一笔财;李抚台饶不过他,亦是如此。如今米虽不要他补,米款应当还你;当初二两多银子一石;现在涨到快六两了,还不容易采办。莫非你仍旧照当初的价钱跟他结算?』『那当然办不到的。要衣他照市价结给我。不然我跟他动公事,看他吃得消,吃不消?』

『钱是不愁了,』尤五点点头,『不过,小爷叔,你想办一万石米,实在不容易。这两年江苏本来缺粮,靠湖广、江西贩来;去年李抚台办米运进京,还采办了洋米,三万人办了两个月才凑齐;你此刻一个月当中要办一万石,只怕办不到。』『不是一个月。一个月包括运到杭州的日子在内,最多二十天就要办齐。』『那更难了。只怕官府都办不到。』

『官府办不到,我们办得到,才算本事。』

这句话等于在掂尤五的斤两。说了两次难,不能再说第三次了;尤五不作声,思前想后打算了好久,还是叹口气说∶『只好大家来想办法。』

分头奔马,结果是七姑奶奶出马,找到大丰米行的老板娘『粉面虎』;将应交的京米,以及存在怡和洋行的两千石洋米,都凑了给胡雪岩,一共是八千五百石,余数由尤五设法,很快地凑足了万石之数。

米款跟杨坊办交涉,收回五万两银子;不足之数由胡雪岩在要凑还王有龄遗族的十二万银子中,暂时挪用。一切顺利,只十三天的工夫,沙船已经扬帆出海,照第一次的行程,由海宁经钱塘江到杭州望江门外。

小张打前站,先回杭州,照胡雪岩的主意,只说有几百石米要捐献官府;再用一笔重礼,结交了守望江门的营官张千总,讲好接应的办法,然后坐小船迎了上来复命,细谈杭州的情形,实在不大高明;胡雪岩听完,抑郁地久久不语。

既是至亲,而且也算长辈,刘不才说话比较可以没有顾忌;他很坦率地问道∶『雪岩,你是不是在担心有人在暗算你?』『你是指有人在左制军那里告我?那没有什么,他们暗算不到我的。』『那末,你是担啥心事呢?』

『怎么不要担心事?来日大难,眼前可忧!』

这八个字说得很雅驯,不象胡雪岩平时的口吻,因而越使得刘不才和小张奇怪。当然,刘不才对胡雪岩,要比小张了解得多,『来日大难,这句话他懂,因为平时听胡雪岩谈过,光复以后,恤死救生,振兴市面善后之事,头绪万端。可是,眼前又有何可忧呢?』我没有想到,官军的纪律亦不比长毛好多少!『胡雪岩说,』刚才听小张说起城里的情形,着实要担一番心事。白天总还好,只怕一到了夜里,放抢放火,奸淫掳掠都来了!『怪不得他这样子忧心忡忡,不管他是不是过甚其词;总不可不作预防。小张家在城里,格外关切,失声问道∶』胡先生!那,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一个。不过要见着「当家人」才有用处。』整个杭州城现在是蒋益澧当家;小张想了一下问道∶『胡先生,我请你老人家的示,进了城是先跟家父见见面呢?还是直接去看杭州的「当家人」?』

『当然先看「当家人」。』

『好的!』小张也很有决断,『老刘,我们分头办事;等到上了岸,卸米的事,请你帮帮张千总的忙。现在秩序很乱,所谓帮忙,无非指挥指挥工人;别的,请你不必插手。』刘不才懂得他的言外之意,不须负保管粮食之责;如果有散兵游勇,强索软要;听凭张千总去处理,大可袖手旁观。『我知道了。我们约定事后见面的地方好了。』『在我舍间。』小张答说,『回头我会拜托张千总,派人护送你去。』于是,胡雪岩打开小箱子,里面是一套半新旧的三品顶戴官服;等他换穿停当,船也就到岸了。

虽说到岸,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沙船装米,吃水很深;而望江门外的码头失修,近岸淤浅,如果沙船靠得太近,会有搁浅之虞。

好在重赏之下,自有勇夫,张千总颇为尽心,不但已找好一所荒废的大房子,派兵打扫看守,备作仓库之用;而且也扣着小船,预备接驳。此时相度情势,又改了主意,下令士兵在浅河滩涉水负载,更为简捷。小船只用了一只,将胡雪岩、小张、刘不才和胡雪岩的跟班长贵送到岸下;交代明白,胡、张二人就由挟着拜匣的长贵陪着,先进城了。望见城头上飘拂的旗帜,胡雪岩感从中来,流涕不止,他是在想王有龄;如果今天凯旋入城的主帅,不是蒋益澧而是王有龄,那有多好?今日之下,自然是以成败论英雄,但打了胜仗的人不知道可会想到,王有龄当年苦守危城,岂仅心力交瘁,直是血与泪俱;所吃的苦、所用的力,远比打胜仗的人要多得多?这样想着,恨不得一进城先到王有龄殉节之处,放声痛哭一场。无奈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没有功夫让他去泄痛愤,只好拭拭眼泪,挺起胸膛往里走!

守城的已经换了班,是个四品都司;一见胡雪岩的服气,三品文官,与蒋益澧相同,不敢怠慢,亲自迎上来行了礼问道∶『大人的官衔是?』

『是胡大人。』小张代为解说,『从上海赶来的,有紧要公事跟蒋藩台接头。』

这时长贵已经从拜匣里取出一张名帖递了过去;那都司不识字,接过名帖,倒着看了一下,装模作样的说道∶『原来胡大人要见蒋大人!请问,要不要护送?』

『能护送再好不过!』小张说道,『顶要紧的是,能不能弄两匹马来?』

『马可没有。不过,胡大人可以坐轿子。』

城门旁边,就是一家轿行;居然还有两乘空轿子在,轿夫自然不会有,那都司倒很热心,表示可以抓些百姓来抬轿。可是胡雪岩坚决辞谢——这时候还要坐轿子,简直是毫无心肝了。

没有马,又不肯坐轿,自然还借重自家的一双腿。不过都司派兵护送,一路通行无阻;很顺利又到了三元坊孙宅,蒋益澧的公馆,投帖进去,中门大开;蒋益澧的中军来肃客入内。走近大厅,但见滴水檐前站着一个穿了黄马褂的将官,料知便是蒋益澧;胡雪岩兜头长揖∶『恭喜,恭喜!』这是贺他得胜,蒋益澧拱手还礼,连声答道∶『彼此,彼此!』

于是小张抢上一步,为双方正式引见∶进入大厅,宾主东西平坐,少不得先有一番寒暄。

胡雪岩先以浙江干绅的身分,向蒋益澧道谢;然后谈到东南兵燹,杭州受祸最深。接下来便是为蒋益澧打算,而由恭维开始。

蒋益澧字芗泉,所以胡雪岩之称为『芗翁』;他说,『芗翁立这样一场大功,将来更上层楼,巡抚两浙,是指日可待的事。』『不见得,我亦不敢存这个妄想。』蒋益澧说∶『曾九帅有个好哥哥;等金陵一下,走马上任,我还是要拿「手本」见他。』浙江巡抚是曾国荃,一直未曾到任;现在是由左宗棠兼署。蒋益澧倒有自知之明,不管从勋名、关系来说,要想取曾国荃而代之,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胡雪岩另有看法∶『曾九帅是大将,金陵攻了下来,朝廷自然另有重用之处。至于浙江巡抚一席,看亦止于目前遥领;将来不会到任的。芗翁,你不要泄气!』『噢?』蒋益澧不自觉地将身子往前俯了一下,『倒要请教,何以见得曾九帅将来不会到任?』

『这道理容易明白,第一,曾九帅跟浙江素无渊源,人地生疏,不大相宜;第二,曾大帅为人谦虚,也最肯替人设想,浙江的局面是左大人定下来的,他决不肯让他老弟来分左大人的地盘。』『啊,啊!』蒋益澧精神一振,『雪翁见得很透彻。』『照我看,将来浙江全省,特别是省城里的善后事宜,要靠芗翁一手主持。』胡雪岩停了一下,看蒋益澧是聚精会神在倾听的神态,知道进言的时机已到;便用手势加强了语气,很恳切地说∶『杭州百姓的祸福,都在芗翁手里,目前多保存一分元气,将来就省一分气力!』『说的是,说的是!』蒋益澧搓着手,微显焦灼地,『请雪翁指教;只要能保存元气,我无有不尽力的!』『芗翁有这样的话,真正是杭州百姓的救星。』胡雪岩站起来就请了个安∶『我替杭州百姓给芗翁道谢!』『真不敢当!』蒋益澧急忙回礼;同时拍着胸说∶『雪翁,你请说;保存劫后元气,应该从哪里着手?』

『请恕我直言,芗翁只怕未必知道,各营弟兄,还难免有骚扰百姓的情形。』

『这——。』

胡雪岩知道他有些为难。官军打仗,为求克敌制胜,少不得想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老古话,预先许下赏赐;但筹饷筹粮,尚且困难,哪里还筹得出一笔巨款可作犒赏之用。这就不免慷他人之慨了;或者暗示、或者默许,只要攻下一座城池,三日之内,可以不守两条军法∶抢劫与奸淫。蒋益澧可能亦曾有过这样计诺;这时候要他出告示禁止,变成主将食言,将来就难带兵了。

因此,胡雪岩抢着打断了他的话∶『芗翁,我还有下情上禀。』

『言重、言重!』蒋益澧怕他还有不中听的话说出来,搞得彼此尴尬,所以招呼打在先,『雪翁的责备,自是义正辞严。我惟有惭愧而已。』

不说整饬军纪,只道惭愧;这话表面客气,暗中却已表示不受责备。胡雪岩听他的语气,越觉得自己的打算是比较聪明的做法;而且话也不妨得率直些。

『芗翁知道的,经商人。在商言商,讲究公平交易;俗语说的礼尚往来,也无非讲究一个公平。弟兄们拼性命救杭州的百姓,劳苦功高,朝廷虽有奖赏,地方上没有点意思表示,也就太不公平,太对不起弟兄了。』蒋益澧听他这段话,颇为困惑,前面的话,说得很俗气;而后面又说得很客气,到底主旨何在?要细想一想,才好答话。他心里在想,此人很漂亮,但也很厉害;应付不得法,朋友变成冤家,其中的出入很大,不可不慎。

于是他细想了一下,终于弄明白了胡雪岩的意思;谦虚地答道∶『雪翁太夸奖了。为民除寇,份所当为,哪里有什么功劳可言?』

『芗翁这话才真是太客气了。彼此一见如故,我就直言了。』胡雪岩从从容容地说∶『敝处是出了名的所谓「杭铁头」,最知道好歹,宫军有功,理当犒劳。不过眼前十室九空,这两年也让长毛搜括净了;实在没有啥好劳军的。好在杭州士绅逃难在外的,还有些人,我也大多可以联络得到。如今我斗胆做个主,决定凑十万两银子,送到芗翁这里来,请代为谢谢弟兄们。』这话让蒋益澧很难回答,颇有却之不恭,受之不可之感。因为胡雪岩的意思是很显然的,十万两银子买个『秋毫无犯』,这就是他所说∶『公平交易』∶『礼尚往来』。只是十万两银子听上去是个巨数,几万人一分,所得有限,能不能『摆得平』,大成疑问。

见他踌躇的神气,胡雪岩自能猜知他的心事,若问一句∶『莫非嫌少?』未免太不客气;如果自动增加,又显得讨价还价地小气相。考虑下来,只有侧面再许他一点好处。『至于对芗翁的敬意,自然另有筹划——』『不,不!』蒋益澧打断他的话,『不要把我算在里头。等局势稍为平定了,贵省士绅写京信的时候,能够说一句我蒋某人对得起浙江,就承情不尽了。』『那何消说得?芗翁,你对得起浙江,浙江也一定对得起你!』

『好,这话痛快!』蒋益澧毅然决然地说∶『雪翁的厚爱,我就代弟兄们一并致谢了。』接着便喊一声∶『来啊!请刘大老爷!』『刘大老爷』举人出身,捐出州县班子;蒋益澧倚为智囊,也当他是文案委员。请了他来,是要商议出告示,整饬军纪,严禁骚扰。

这是蒋益澧的事,胡雪岩可以不管;他现在要动脑筋的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诺言,有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解交藩库,供蒋益澧分赏弟兄?一想到藩库,胡雪岩心中灵光一闪,仿佛暗夜迷路而发现了灯光一样,虽然一闪即灭,但他确信不是自己看花了眼而生的错觉,一定能够找出一条路来。

果然,息心静虑想了一会,大致有了成算;便等蒋益澧与他的智囊谈得告一段落时,开口问道∶『芗翁的粮台在哪里?』

『浙江的总粮台,跟着左大帅在余杭;我有个小粮台在瓶窑。喏,』蒋益澧指着小张说,『他也是管粮台的委员。』『那末,藩库呢?』

『藩库?』蒋益澧笑道,『藩司衙门都还不知道在不在;哪里谈得到藩库?』

『藩库掌一省的收支,顶顶要紧;要尽快恢复起来。藩库的牌子一挂出去,自有解款的人上门。不然,就好象俗语说,「提着猪头,寻不着庙门。」岂不耽误库收?』

蒋益澧也不知道这时候会有什么人来解款?只觉得胡雪岩的忠告极有道理,藩库应该赶快恢复;可是该如何恢复,应派什么人管库办事?却是茫无所知。

于是胡雪岩为他讲解钱庄代理公库的例规与好处。阜康从前代理浙江藩库,如今仍愿效力;不过以前人欠欠人犹待清理,为了划清界限起见,他想另立一爿钱庄,叫做『阜丰』。

『阜丰就是阜康,不过多挂一块招牌。外面有区分,内部是一样的,叫阜丰,叫阜康都可以。芗翁!』胡雪岩说,『我这样做法,完全是为了公家;阜康收进旧欠,解交阜丰,也就是解交芗翁。至于以前藩库欠人家的,看情形该付的付,该缓的缓,急公缓私,岂非大有伸缩的余地?』

『好,好!准定委托雪翁。』蒋益澧大为欣喜,『阜丰也好,阜康也好,我只认雪翁。』『既蒙委任,我一定尽心尽力。』胡雪岩略停一下又说∶『应该解缴的十万银子,我去筹划;看目前在杭州能凑多少现银?不足之数归我垫;为了省事,我想划一笔帐;这一来粮台、藩库彼此方便。』『这,这笔帐怎么划法?』

是这样,譬如说现在能凑出一半现银,我就先解了上来;另外一半,我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