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应付爆炸引起减压的训练中,有一条基本规定,这就是,机组人员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弗农·德默雷斯特遵守了这条规定,安森·哈里斯和赛伊·乔丹也是这样。
他们必须立刻吸氧——甚至先于乘客。这样,他们才能确保头脑完全清醒,便于作出决定。
每一个驾驶员座位后面都挂着一个快速取用的氧气面罩,形状酷似捧球接手用的护面。哈里斯扯下他头上戴着的无线电耳机,伸手向上面去摸面罩。
他用手一拉,夹子接着松开,就把面罩戴在脸上。这个面罩除了同飞机的氧气供应系统相接外,还装有一个麦克风。这时耳机已经摘掉,哈里斯为了继续收听,调整了选择器,启动上方一个扩音器。
坐在哈里斯身后的赛伊·乔丹也以同样快速的动作这样做。
紧接着,安森·哈里斯又出于条件反射开始照顾乘客。一般来说,气压出现故障时,舱内的氧气系统会自动启动,但是作为预防措施,在驾驶员的头上方还装有一个超控电门,以防氧气系统失灵。它确保释放乘客用的面罩,接通氧气。哈里斯打开了这个电门。
随后,他用右手放在风门杆上面,把四个风门杆全都拉开。飞机的速度慢下来了。
不过,飞机的速度还要进一步降低才行。
哈里斯把风门杆左侧的空中刹车手柄朝自己这边一直拉到底,这时机翼面上的阻流片向上翻,形成阻力,使速度进一步降低。
赛伊·乔丹关掉了警报喇叭。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操作程序一直都是自动的。现在需要人来作出决定了。
关键的问题是要让飞机在更安全的高度上低空飞行。它必须从现在二万八千英尺的高度下降三英里半,下降到空气密度比较高的地方,这样乘客和机组人员不必凭借补充氧气,就可以自由呼吸,维持生命。
但是,是徐徐下降呢,还是高速俯冲?这是必须由哈里斯来作出决定的。
一、两年前,驾驶员遇到爆炸引起减压的情况时,按规定是立刻俯冲。
但是,这项规定至少造成了一次飞机断裂的惨剧,而徐徐下降反而可以保住飞机。所以,驾驶员现在都知道要注意先检查飞机有无结构上的损坏。如果损坏程度大,俯冲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徐徐下降。
可是,这种办法也有它的危险。安森·哈里斯很快就觉察到这些风险。
毫无疑问,第2次班机在结构上已经受到损坏。突然减压就是证明,减压前不到一分钟发生的爆炸很可能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本来哈里斯可以派赛伊·乔丹到后面去了解一下破坏程度,但因为德默雷斯特不在,乔丹必须留下来。
不管结构上的破坏有多么严重,还有一个因素也许更关重要。机外的气温是摄氏零下五十度。从哈里斯所感觉到的严寒判断,机内的温度一定不相上下。在这么冷的情况下,没有防护衣服,谁也活不了几分钟。
所以,是眼看着就会冻死呢,还是碰碰运气,快速下降,究竟哪一个风险小些呢?
哈里斯通过对讲电话对赛伊·乔丹大声说,“通知空中交通指挥塔,我们准备俯冲!”这一决定只有在事后才能证明是对还是错。
与此同时,哈里斯驾着飞机朝右急转弯,并把起落架调到“放下”的位置上。俯冲前转弯可以起两个作用。没有系好安全带或站着的乘客或女乘务员靠转弯时的离心力能就地保持不动,而垂直俯冲会把他们抛到天花板上。
转弯还可以使第2次班机离开原来的航道,而且有可能躲开在其下方飞行的其他飞机。
放下起落架会进一步降低向前冲的速度,使俯冲更垂直一些。
哈里斯从头顶的扩音器里可以听到赛伊·乔丹的呼救声。“请求救援!请求救援!我是环美2次。爆炸造成减压。我们准备俯冲,俯冲。”
哈里斯猛地把操纵杆向前推。他朝背后嚷道,“要一万。”
赛伊·乔丹把这句话说完全了,“要求下降一万英尺。”
安森·哈里斯把雷达脉冲转发器的旋钮转到七十七,发出雷达呼救信号。
这时,地面上所有的监听屏幕上都会出现一对花朵似的信号,同时表示呼救和机型。
他们下降得很快,高度计象时钟的发条断了弦一样倒转。跌到二万六千英尺,到二万四……二万三……升降表显示出每一分钟在下降八千英尺……
这时,从头顶上的扩音器里传来多伦多航线中心的呼叫声:“你们下方的所有高度上都没有飞机。一切就绪后就报告你们的意图。我们等着。”……哈里斯已经慢慢把转弯拉平,开始朝下垂直俯冲。……眼下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寒冷的问题;只要他们能尽快下降到尽量低的高度,就有可能获救——只要飞机不断裂就可以得救。……可是哈里斯已经觉察到方向舵操纵和升降舵出了毛病;方向舵的动作不灵活,安定面调整片不听使唤。……二万一千英尺……二万……一万九千……从操纵杆上可以感觉到机尾已被炸坏;但到底坏到什么程度,过不了一分钟把飞机拉平时就可以知道。到时就会出现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关键部件损坏,他们就会继续朝下掉。……哈里斯多么希望右边座位上有人能助他一臂之力,可是已经太晚了,赛伊·乔丹已来不及走过来,而且第二驾驶员需要就地呆着,负责关掉空气入口,尽量输送暖气,注意燃料系统是否损坏或有无火警警报。……一万八千英尺……一万七……
哈里斯拿定主意在下降到一万四千英尺时,就开始改出俯冲,但愿能在一万英尺拉平。……这时飞机已经到了一万五千英尺……一万四千英尺……他当即开始改平。
操纵杆很紧,但是还听使唤。……哈里斯使劲往回拉操纵杆。俯冲开始平缓,操纵面稳住不动,飞机逐渐改出俯冲。……到了一万二千英尺,飞机下降得更慢了……一万一千英尺……接着下降到一万英尺,五千英尺!……
最后,一万英尺!
飞机终于拉平了!至此,一切都顺利。在这个高度,空气正常,可供呼吸以维持生命,不需要氧气供应了。机外空气温度表的读数是摄氏零下五度——比冰点低五度;虽然还很冷,但已不象高空那样致命的寒冷了。
俯冲自始至终用了二分半钟。
头顶的扩音器又响了起来。“多伦多中心呼叫环美2次。情况怎么样?”
赛伊·乔丹答了话。安森·哈里斯插话说,“我们在一万英尺拉平,正朝二七○返航。由于爆炸,飞机受到结构性破坏,破坏程度不明。请告天气和跑道情况,要多伦多、底特律市和林肯空港的情况。”哈里斯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足以容纳“波音707型”飞机的、拥有他所需要的特殊着陆设备的大型空港。
弗农·德默雷斯特在砸坏的驾驶舱门和外面的碎片堆上往前行进,匆匆走进驾驶舱,一下坐到右侧他的座位上。
“我们在想着你啊!”哈里斯说。
“我们能控制住飞机吗?”
哈里斯点了点头。“如果机尾不掉,我们就没事了。”他报告了方向舵和安定面调整片失灵的情况。“有人在后面放了个鞭炮吧?”
“差不离。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我可没有去量一量有多大。”
他们两人心里都明白,这种漫不经心的样子都是勉强装出来的。哈里斯还在稳住飞机,设法使高度和航道平稳。他深思熟虑地说,“原来的计谋不赖啊,弗农。本来是可以实现的。”
“是本来可以实现的,但是,没有成功。”德默雷斯特转身对第二驾驶员说,“回经济舱看看损坏的情况,用对讲电话向我报告。尽量帮助那些人,我们要知道有多少人受伤,伤势如何?”同时,他第一次流露出心中的痛苦。
“另外看看桂温的情况怎样?”
多伦多中心发来了安森·哈里斯刚才要的空港情况:多伦多空港仍然关闭,跑道上都是厚厚的积雪。底特律市空港的所有跑道都不对班机开放,但铲雪车将铲净三号跑道左侧,供紧急进近和着陆用;跑道上有五、六英寸积雪,雪层下面是一层冰。底特律的能见度,在有雪花的情况下,是六百英尺。
林肯国际空港的所有跑道已经铲净,可供使用,三○号跑道因被堵塞,暂时关闭。林肯的能见度是一英里;风向西北,风速三十节,有阵风。
安森·哈里斯对德默雷斯特说,“我不想抛掉燃料。”
德默雷斯特理解哈里斯的用意,点头表示同意。即使他们能控制住飞机,但由于携带的燃料多——这些燃料本来是供他们飞到罗马之用的——不管怎样降落,飞机都是超载的,困难就很大。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抛掉多余的燃料可能招致更大的危险。飞机后部因爆炸所受到的损坏可能造成电气部件短路或金属摩擦,还可能产生火花。在飞行中抛燃料时,一丁点火花就可以使飞机着起熊熊大火。两个机长都认为,还是避免着火,宁愿着陆时困难一些。
不过,这个决定也意味着只有在毫无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才能在最近的大空港底特律降落。由于飞机的重量大,他们必须快速降落,充分利用每一英寸跑道和所有的制动力。他们所需要的底特律市空港最长的三号跑道,其左侧的积雪下面还有冰,这种情况加在一起是最糟糕的。
不管第2次班机在哪里降落,还有一个未知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控制飞机的能力到底会受到多少限制。他们已经知道方向舵和安定面调整片有问题,但坏到什么程度还不得而知。
就降落而言,林肯国际空港提供的条件是最安全的。但至少还得一个小时才能飞到那里。他们目前的速度是二百五十节,比他们在高空飞行时慢得多,而且安森·哈里斯还在降低速度,避免飞机在结构上受到更大的损坏。
可是即使这样也有困难。他们现在是在一万英尺低空飞行,四周大风雪翻滚,阻力很大,不象早些时候风雪是在他们下方很远的地方。
关键的问题是他们能不能再飞一个小时?
虽然发生了这么些事,但从爆炸和由爆炸引起的减压,到现在才过了不到五分钟。
航线管制中心又问他们:“环美2次,请告意图。”
弗农·德默雷斯特作了回答,他要求直飞底特律,同时继续检查损坏程度。至于在底特律市空港还是在别的地方降落,过几分钟再行通知。
“明白,环美2次。底特律已通知说他们开始从三号跑道左侧撤走铲雪车,准备接受紧急降落,直到另有通知为止。”
这时,对讲电话铃响了起来,德默雷斯特接了电话。这个电话是赛伊·乔丹从飞机后部打来的,他迎着呼啸的大风喊叫着,好让对方听得见他说的话。
“机长,后面这里有一个大口子,宽约六英尺,在后舱门的后方。厨房和厕所四周都给炸得一塌糊涂。但据我看到的,一切都还完好。方向舵的助力系统被炸得稀巴烂,但操纵钢索看来完好。”
“操纵面怎么样?你能看到任何情况吗?”
“看样子外壳鼓到安定面里,所以安定面给卡住了。除此之外,我只看到外面有些小窟窿和深陷的凹痕,我猜这是由于碎片反弹造成的。不过,部件没有松动——至少能看到的没有松动。我说,爆炸的主要力量大都是朝两侧扩散的。”
这正是D。O。格雷罗没有预料到的。他从一开始就犯了错误,打错了算盘,连爆炸都没有搞好。
他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懂得密封的飞机被炸开时,爆炸力就会被引向机外,大都扩散殆尽。另一个错误是他没有想到现代化的喷气客机多么坚固。
喷气客机的结构和机械系统是相互补救的,所以一处发生故障或损坏,不会使整架飞机受到破坏。只有当炸弹按计划或碰巧在某个薄弱的地方引爆,才会使客机遭到破坏。而格雷罗却根本没有这样的计划。
德默雷斯特问赛伊·乔丹,“我们还能飞一个小时吗?”
“我估计行。乘客的情况还不太清楚。”
“有多少人受伤?”
“我还说不上。我按你说的先检查了结构上的损坏。但情况看来不妙。”
德默雷斯特命令道,“你就呆在那里吧,该多久就多久,尽力而为。”
他担心他下一个问题的回答会是什么。他犹疑了一下才问,“你看见桂温吗?”他还不知道桂温是不是已经给一开始的爆炸气流吸了出去。这样的事过去发生过,包括挨近爆炸引起减压的地方,而又毫无防备的女乘务员。即使现在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桂温仍然是离炸弹爆炸的地方最近的。
赛伊·乔丹回答说,“桂温在,但我看她的伤势很重。我们这里有三个医生在护理着她和其他人。等我弄清情况后就向你报告。”
弗农·德默雷斯特挂上了对讲电话。尽管他刚才提了问题,也得到了回答,他还是抑制自己不去想私事,不动感情;这些事要留到以后才考虑。现在首先要在业务上作出一些决定,考虑飞机和机上人员的安全。他把第二驾驶员的报告的要点向安森·哈里斯重述了一遍。
哈里斯作了一番考虑,权衡了各种因素。弗农·德默雷斯特依然没有表示要亲自进行指挥,显然他是同意哈里斯到目前为止所作的各项决定的,不然的话,他是会说出来的。眼下,德默雷斯特看来准备让哈里斯决定在哪里着陆。
德默雷斯特机长的举止,即使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完全符合对一个鉴定驾驶员的要求。
“我们准备试一试在林肯空港降落,”哈里斯说。飞机的安全是最关紧要的;不管乘客舱的情况多么糟,他们还是希望大多数人能坚持下去。
德默雷斯特点头表示同意,并把这项决定通知多伦多中心。再过几分钟,克利夫兰中心就要把他们这架飞机接过去。德默雷斯特要求底特律市空港仍旧作好准备待命,以防临时改变计划,尽管可能性不大。他们还要求通知林肯国际,第2次班机需要直接对正跑道紧急进近。
“明白,环美2次。我们正在通知底特律和林肯。”接着他们就改变了航向,开始接近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呼伦湖西岸。
两个驾驶员都清楚,第2次班机现在已成了地勤人员的注意中心。毗邻的各航线中心的管制员和主管人员都得开始紧张地工作,互相协作把第2次班机航路上的所有飞机调离,并通知前方各扇区,准备该机进近,把航路腾出来。他们的任何要求都得优先照办。
他们越过边界时,多伦多中心停止了通话,最后说了声,“晚安,祝一切顺利。”
过了一会儿,克利夫兰航线中心回答了他们的呼叫。
德默雷斯特通过原来安着驾驶舱门的门洞朝后面的乘客舱望了一眼,他看得见来回走动的人影,但看不太清楚,因为门被刮下来后,赛伊·乔丹立刻调暗了一等舱的灯光,以免反光影响驾驶舱的工作。看样子乘客正在疏导到前面,这说明有人在后面指挥——这个人很可能是赛伊·乔丹,他随时会再次报告情况的。甚至在驾驶舱内,依然感到刺骨的寒冷,后面肯定更冷。
德默雷斯特突然一阵心酸,又想起了桂温,不过他立刻咬了咬牙,清醒了一下头脑,全神贯注于下一步该怎么办。
自他们决定冒点风险在空中多呆一个小时到现在,才过了几分钟,眼下就得开始计划在林肯国际进近和着陆的问题。哈里斯继续操纵飞行;弗农·德默雷斯特挑了几张进近和跑道图表摊在大腿上。
林肯国际是这两个驾驶员的基地,他们对这个空港及其跑道和周围空间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所受过的训练要求他们对自己记住的东西加以补充和核实。
图表证明了他们两人原已熟知的情况。
由于他们必须高速超载着陆,所以需要使用最长的跑道。加上方向舵操纵片可能有问题,这条跑道还得是最宽的才行。除此之外,他们一定要正面顶风降落。据林肯国际的天气预报说,风向西北,风速三十节,有阵风。三○号跑道完全符合要求。
“我们要用三○号,”德默雷斯特说。
哈里斯指出,“不过刚才发来的报告说,这条跑道被堵,暂时关闭。”
“我听说了,”德默雷斯特咆哮着说,“那条见鬼的跑道已经堵了好几个钟头,就是那架陷在泥里的墨航喷气机堵的。”他折起林肯国际的进近图,别在他的操纵杆上。接着又气呼呼地嚷填,“去他妈的什么堵塞!我们再给他们五十分钟时间,让他们把那架飞机刨出来。”正当德默雷斯特揿下麦克风按钮,准备通知航线管制中心时,第二驾驶员赛伊·乔丹回到驾驶舱,他脸色苍白,神色惊慌。
11
在林肯国际机场大楼的主楼里,弗里曼特尔律师正感迷惑不解。
他是在想,梅多伍德的居民目前把中央大厅占了一大片,大示威闹得越来越欢,可是至今没有一个管事的人出头干涉。这天晚上的早些时候,埃利奥特·弗里曼特尔曾要求那个黑人警长允许他们举行一次谴责性的公共集会。他遭到了坚决的拒绝,而今他们在此集会,四周有一堆怀有好奇心的看热闹的人,却连一个警察都没有露面!
弗里曼特尔又想:这件事说不通啊。
可是事情就是那么简单,令人难以置信。
由埃利奥特·弗里曼特尔率领的代表团在会见了空港总经理贝克斯费尔德以后,从行政部门的夹层楼面回到主厅里来。电视工作人员在那里已经把他们的设备放好,这是弗里曼特尔在来机场的路上和他们讲好的。
其余的梅多伍德居民——原先至少有五百人,还有更多的人正在陆续前来。他们聚集在电视活动的周围。有一个电视记者对他说:“弗里曼特尔先生,我们全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啦。”
有两家电视台派了人来,计划分别拍摄采访的镜头,准备明天用。一贯非常敏锐的弗里曼特尔已经问清楚拍摄的影片将在哪个电视节目里播出,这样他可以根据情况来表现自己。他得悉第一个采访要放在观众最多的一个大众节目里播出,要求有争论,生动活泼,甚至令人震惊的处理手法。他准备做到三者俱全。
那个电视采访记者是个漂亮的年轻汉子,头发的式样象罗纳德·里根(美国共和党右翼,当过加利福尼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