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士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喊声:“有!”

刘一民这才满意地笑笑,说道:“我很高兴,很满意。从同志们的呼喊声中,我看到了我军又一支百战精锐的雏形,我无限期待。好了,第一次和游击支队的同志们见面,我也得有见面礼不是?大家说说都想要什么?”

这下热闹了,战士们纷纷呼喊:“枪”、“手榴弹!”

刘一民一直在笑,等到战士们的呼喊声停止了,刘一民才又说道:“好了,八路军教导师为了祝贺新四军游击支队胜利东进,决定给游击支队按照日式装备配齐武器弹药,机枪、小钢炮、三八大盖一样不缺。另外,每个战士一夏一冬两套军装、五块大洋。一会儿,这些装备、资金全部交给彭司令,发到每个部队。以后啊,我就等着听同志们胜利的消息了。”

刘一民说完,就挥手让部队解散。这下,整个部队欢呼雀跃开了。老红军、新战士全都激动了,一堆一堆地扎堆议论,有了这么好的武器,该去收拾哪一部分鬼子呢?

刘一民事情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当场接见了游击支队连以上干部。这些干部中,除了第一团团长张太生外,第二团团长滕海清原是四方面军的,打仗勇猛顽强,多次负重伤,后来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名将,经历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传奇,是抗大毕业后分配到竹沟去的。第二团政委谭友林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出身于红二、六军团。只有第一团政委李跃的情况刘一民不熟悉,他本人又外出执行任务,没有见到。

张震、肖望东也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干部,都到红军大学学习过。在这里遇见年轻的老校长,倍感亲切,围着刘一民又是谈工作、谈思想,又是询问泰西战役情况,热闹的很。

战争年代,生死悬于一线,见到这么多红大走出来的干部,刘一民也很高兴,叮嘱他们要把从红军大学、抗大学到的战略战术活学活用,与豫皖边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里是大平原,有利于日军机动。这样就得想法挖路壕、挖地道,要把路壕挖成新的交通网,让小鬼子的坦克汽车掉到里面出不来,从而限制日军的机动能力。另外一点,就是时时刻刻不忘政权建设。没有政权,永远都是客军、游击部队,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政权,才能坐稳屁股,把豫皖边区甚至整个淮北地区变成我们的根据地,解决部队生存、发展必须的粮食问题、兵员问题。

后来,刘一民专门和彭雪枫、吴芝圃就根据地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际上就是刘一民在陕西、山东搞的那一套经验。不过,这淮北地区有点复杂,不可能搞土改,我军口粮现在还主要靠买。针对这一问题,刘一民要求彭雪枫、吴芝圃立即着手建立地方政权,建立财税体系,认真执行减租减息政策,在发展部队、搞好武装斗争的同时,要想法设法组织生产,解决军队和老百姓吃饭问题。一句话,就是共产党的根据地,民众生活要有保障,要比国军控制的大后方强。

刘一民特意对吴芝圃说:“老吴,别人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这个秀才扯旗一呼,就应者云集。这说明团结抗日符合人民意志。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的政策要体现人民意志。只有这样老百姓才拥护我们,跟我们走。我在长征路上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希望同志们认真思考、体会。”

吴芝圃是老党员,以后的放卫星是条件发生变化后出现的事情,现在的他可没有后来的毛病。听了刘一民的话,吴芝圃紧紧拉住刘一民的手,连说谢谢刘一民同志的提醒,谢谢八路军对游击支队的雪中送炭,一定认真学习落实刘一民的指示,把豫皖边区坚持好、发展好。

刘一民当即命令随军南下的辎重一团给新四军游击支队配齐武器弹药,拨付10万元法币作为经费,另外给每个战士发五块大洋、两套军装。陈同和倪华选派的医生、护士也奉命赶到。

一时间,游击支队鸟枪换炮,战士们穿上新军装,扛上三八大盖,兜里还装进了5块大洋,一个个喜滋滋的,见人都是一面笑。吴芝圃、张震、肖望东和几个团长更是乐得几乎要跳起来,十万法币,全套的日式装备,一个小型的野战医院,天神啊,这是什么待遇啊,简直是八路军的主力师么!

几个人马上围着彭雪枫讨论开了,从怎么扩军、练兵到建立政权,全部议了个遍。最后,彭雪枫兴奋之下,给主席、老总和新四军军部拍去了电报,详细报告了教导师对游击支队的支持、补充情况,报告了刘一民视察部队和与接见干部时的讲话精神,郑重向中央、八路军总部、新四军军部保证,坚决执行中央东进抗日决定,配合八路军南下部队作战,发展壮大豫皖边区根据地。

毛泽东接到彭雪枫的电报后,哈哈大笑,对陈云、张闻天说,刘一民简直就是我党我军的财神,所到之处大受欢迎。看来得让他多到一些地方走走,那样的话,小鬼子会哭的更惨,我军各部队会发展壮大的更快。

朱、彭二位老总发来的电报再次肯定游击支队东进的重要性,要求彭雪枫抓住教导师南下诱敌的机会,迅速建立根据地,待教导师北返时,留下一支主力部队,编入游击支队序列,扩大和巩固淮北地区根据地。

新四军叶、项首长直接给刘一民发了电报,说已命令新四军各部积极配合教导师南下部队作战,请刘一民在可能的时候到新四军军部做客。

心里高兴的彭雪枫、吴芝圃,请示刘一民,把游击支队和随刘一民行动的骑兵旅暂时混编,让主力带一带新部队,哪怕是几天时间都行,让战士们感受一下主力部队作风和战斗力。

刘一民想着要在青龙集住几天,观察日军动向,就应允了彭雪枫的提议,让他和胡老虎商量,直接实行班与班对接,骑兵旅一个班带游击支队一个班,包思想教育、包战术动作训练,争取让游击支队短时间内战斗力有所提升。

一个暂时汇编,让游击支队的战士们彻底开了眼界。

骑兵旅在教导师各主力旅中,人数较少,但老战士比例高。培养骑兵不容易,养骑兵更不容易。不说别的,光是消耗饲料就是个大问题。特别是现在,天寒地冻,没有青饲料,战马那么娇贵,完全靠精饲料拌草料喂养,费用就更大了。除了装甲团,教导师里最花钱的部队就是骑兵旅了。

作为骨干突击力量,骑兵旅的武器装备这一年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士们都是一色的骑步枪、东洋马刀,各班还装备有八一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实现了刘一民要求的在马背上开炮、马背上机枪射击的要求,火力也很强大。特别是成立炮兵团后,整个骑兵旅的火力上了个台阶。速度快、火力猛、突击能力强,就是现在的骑兵旅的真实写照。

胡老虎接受任务后,积极落实,很快就完成了部队编组。这下好了,白天战士们在一起手把手教授切磋,晚上一起围着火盆搞诉苦,新老战士踊跃发言,气氛相当热烈。两支部队、战士们之间水乳交融。

考虑到华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刘一民给中央和总部发了封电报,简单报告突破陇海路后与彭雪枫游击支队会合的情况,然后就建议加强豫皖地区力量,抽调河南籍、安微籍干部回中原局分配工作,抽调部队加强这一地区武装力量。教导师拟抽调一个旅与彭雪枫率领的游击支队会合,成立二级军区,以彭雪枫为司令员,以调入部队首长为政委,统一领导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这一地区部队可以划归八路军序列,也可以划归新四军序列。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建议中央和总部抽调骨干干部和部队南下,到豫南、豫东、皖东北创建根据地。教导师计划再抽调一个旅加强苏北力量,也可以抽调部队加强皖东北力量。上述部队调动,以中央和总部命令为准。

主席回电指示刘一民,待摆脱日军重兵集团攻击后,即可抽调部队加强豫皖苏敌后斗争力量,眼下的任务是要吸引日军重兵集团南下,确保山东各根据地的稳定,务必聚精会神,不能分心。

刘一民在青龙集并没有住多长时间。没办法,小鬼子不配合。

日军各师团追击到徐州后,发现八路军再一次突破津浦路南下,等于大本营策划的以徐州为饵吸引刘一民主力攻击徐州的作战计划流产了。这一次,日军学精了,不再跟着八路军的指挥棒转了,反而在徐州集结兵力,准备抓住刘一民南下的机会,对山东各区分区清剿,彻底荡平山东的抵抗武装,恢复山东治安。

这哪行啊!刘一民的本意是要再次牵着日军重兵集团的牛鼻子往南走,保护山东根据地。小鬼子不上当,就意味着刘一民战略上的失败。要是任由小鬼子重兵集团对山东实行分区扫荡,那山东根据地就困难了,搞不好还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刘一民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与彭雪枫分别时,刘一民再次叮咛他,豫东日军因为惧怕八路军教导师主力攻击,已收缩进重要城市和交通线上,此时正是发展豫皖边区的大好时机,先扩大队伍,把根据地建起来,坐稳屁股,然后再整训主力,在战斗中锻炼部队。

第六七九章 安丘事变(一)

就在刘一民开始行动、准备攻日军之不得不救、诱敌重兵集团南下的时候,鲁中安丘西南山区厉文礼部却形势不稳了。

日军占领济南后,日军济南特务机关长大桥熊雄领着他的一帮子特务回到了济南。

这大桥熊雄,不但狡猾凶残,而且性格坚韧,想干的事情非要努力干成不可。

上次八路军攻占济南,寺内寿一秘密授命喜多诚一通知济南的特务机关撤退,算了是救了这帮狗特务的命。重新回到济南后,大桥熊雄一心报复,恨不得把山东的共产党杀光杀净!但是济南的情况兜头泼了他一盆凉水,偌大的城市,竟然空空荡荡的,不要说共产党了,连小商小贩都跑的无影无踪,想随便找个人杀杀都办不到。

这个时候,大桥熊雄想起了冈村宁次指挥第二师团进攻冀鲁边时下达的命令,当时他还觉得冈村宁次纯粹是啰嗦,和支那老百姓客气什么,不烧杀抢掠的话大日本皇军来中国干什么?到了现在,面对着空空荡荡的济南城,大桥熊雄才明白了冈村宁次的高明之处,没有人,占一座空城有什么用?

大桥熊雄给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发了封电报,电报上说,济南的老百姓全跑了,美丽的济南城犹如死城。必须得向杉杉元司令官建议,约束军纪,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皇军的形象,吸引老百姓回城。不然的话,济南城作为城市的功能就丧失了,纯粹是一座兵营,而且还是一座没吃没喝的监狱一样的兵营。

大桥熊雄在电报中重弹以华制华的老调,说是满洲国之所以现在治安如此稳定,关键就在于推出了溥仪这个儿皇帝,重用了一大批中国人组建各级政权、军队和治安机关,让满洲的老百姓知道他们是在皇帝的统治下,而不是在大日本帝国的统治下,这样老百姓的反抗心理不重,那些抵抗分子很难在老百姓中间寻求到支持。山东目前的局面很糟糕,共产党、八路军已经在老百姓中生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就是因为皇军在山东没有找到有威望的中国人做朋友。象马良之流,名声太臭,不但帮不了皇军,还容易败坏皇军的形象。要想彻底铲除共产党、八路军的势力,必须按照满洲国的作法,找出老百姓认同的人,帮皇军治理山东,以中国人来对付中国人。

大桥熊雄电报上说的话可以说是废话,小鬼子在策划卢沟桥事变前都是这样干的,象冀东的殷汝耕,早早地就被小鬼子网络了,山东的马良也是这样。小鬼子不是不想找出有威望的人来当汉奸,问题是也得人家愿意才行啊!只要稍微有点民族气节,谁愿意让祖宗八辈蒙羞、让子孙后代丢人啊!象阎锡山,小鬼子战前都拉拢诱惑,使尽了手段,但阎锡山就是不敢当汉奸。而且现在还领着晋绥军与小鬼子打仗呢!

虽然是废话,但也确实是解决山东问题的一个根本性办法。因此,喜多诚一接到大桥熊雄的电报,直接就去找杉杉元了。

杉杉元是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也是侵华战争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所谓的以华制华,也都是出自于他和他的同僚之手。这老鬼子,虽然被从陆相位置上踢了下来,当了倒霉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但考虑问题的层次高,都是战略意义上的问题。

杉杉元老鬼子做梦都想着多弄出来一堆汉奸帮他打八路军,喜多诚一一报告,杉杉元就连声喊哟西,说是这个工作必须尽快进行。要物色一批有威望的中国人出来替皇军工作,要拉起十万、二十万甚至一百万、二百万的治安军,协助皇军对付八路军。

喜多诚一听的头疼,觉得杉杉元大将考虑的太远大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在山东建立起基层政权和治安军、警备队,帮助皇军控制山东。说什么拉起一百万、二百万的治安军,有那么多武器弹药么?

喜多诚一忍不住提醒杉杉元,当务之急是在山东寻找有威望的中国人出面组建政府,为皇军征粮收税,对付土八路。至于扩大治安军规模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杉杉元嘲笑喜多诚一战略地不懂。嘲笑完,杉杉元当即口授电报,建议大本营加快与蒋介石政府的秘密谈判,如果蒋介石执迷不悟、拒不投降,应尽快启用汪精卫,由汪精卫出面组织统一的中央政权,把华北的王克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南京的梁鸿志的维新政府合二为一,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

口授完电报,杉杉元对站在一边目瞪口呆的喜多诚一说:“喜多君,军纪的事情我会命令各部队注意的,不过仅限于那些对大日本友好的地方。山东地方政权的事情有你和第十二军司令部负责办理,拿出具体计划。这一次,一定要找到老百姓都信服的人来帮助皇军控制山东。”

喜多诚一晕晕乎乎,他想不到大桥熊雄一个简单的电报,竟然引起司令官的高度重视,进而要启用汪精卫来组建统一的中央政权,一脚踢开王克敏和梁鸿志。看来,司令官阁下就是司令官阁下,这见识、谋略比自己要厉害的多了!

晕晕乎乎的喜多诚一说了哈伊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给大桥熊雄发了回电,要他制定具体的方案,不能泛泛而论。拉拢什么人、付出什么代价,要计划翔实,迅速上报。

大桥熊雄接到电报后,仔细考虑一番,把目标锁定在了国民党第八专区专员、保安司令厉文礼身上。道理很简单,厉文礼有人有枪,是国民党系统在山东最大的一股武装了。根据情报,厉文礼本人对共产党没有好感,曾经亲手抓捕处死过三任中共潍县县委书记,只要他愿意与皇军合作,必定有对付土八路的办法。而且,厉文礼的官声不错,在潍县办了许多实事,有号召力、影响力。让他出面,比马良之流官声极差、坏事做绝的家伙更有人望。还有一点,那就是前期已经在厉文礼部做了大量工作,厉文礼手下的个别干部已经和自己派去的特工联系上了,有工作基础。

大桥熊雄迅速给喜多诚一发去了电报,计划策反厉文礼。

喜多诚一比大桥熊雄还狡猾,看完电报,在地图上找到了厉文礼部所在的安丘西南山区的准确位置,然后又找到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和副参谋长武藤章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批准大桥熊雄的计划,策反厉文礼。具体行动方案由大桥熊雄和现在驻守潍县的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木村兵太郎中将制定,并负责执行。原则上采取一文一武两手准备,诱降不成,就调集部队打垮厉文礼部,将其俘虏,逼其就范。

山下奉文对诱降厉文礼一事非常重视,认为只要厉文礼一投降,就可能带动残存在山东的国军武装力量投降。这些人如果当了大日本帝国委任的山东各级官员,他们的部队如果成了山东治安军,比那些被刘一民消灭了的流氓无赖、没落军阀要强的太多太多。只要皇军及时训练他们的部队,招兵买马充实力量,他们就会成为皇军的得力臂助,比马良的治安部队战斗力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山下奉文考虑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厉文礼所部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很容易摸清八路军的情报。只要该部投降,日军就等于在山东多了无数双眼睛,日军再和八路军作战,就不可能再向县长这样,盲人瞎马,步步被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山下奉文亲自给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木村兵太郎发报,要他务必配合大桥熊雄,完成诱降厉文礼的任务。

有在厉文礼不活动的特工做眼线,又有华北方面军的大力支持,大桥熊雄就带了一群特务去了潍县,开始策反厉文礼了。

元月31日这天,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八区专员、保安司令厉文礼一大早就心烦的不行,坐在司令部里闷着头抽烟。

厉文礼自从放弃潍县、逃到安丘西南山后,好不容易站住了脚,结果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抓住台儿庄会战前的间隙,集中力量对山东占领区实施第一次重兵围剿。日军第十六师团对鲁中南山区展开了拉网式的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厉文礼的部队都是民团性质的,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整训,就遇上这么大规模的日军扫荡,部队损失将近二分之一。好不容易熬过去了,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又大举进军山东,很快就控制了沂蒙山区。虽然八路军对他比较客气,并没有缴枪整编,但是他的活动范围、控制区域却被大大压缩,这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在接下来的事情不用说了,八路军消灭了第八师团,引来了日军重兵集团第二次洗劫山东,厉文礼所部再次遭受打击。好不容易等到刘一民施展牵牛战术,把鬼子重兵集团引走了,厉文礼刚想把自己的第八专区好好整顿一下,扩大势力范围,结果八路军主力又回来了。虽然厉文礼当时不知道八路军主力隐蔽在鲁东南和泰沂山区,但是有一点他体会的很深,那就是派粮派款不容易了。直到考斌之团被日军几乎全歼、八路军发起胶济路战役,厉文礼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身边的共产党、八路军实力壮大到了如此大的地步。

厉文礼这个人啊,有文化有胆识,军事民政都来得。胶济路战役结束后,八路军曾经派人来找他,想请他参加鲁中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